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通過寫心得感悟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么你知道心得感悟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秀心得感悟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對安吉游戲的感悟篇一
"安吉游戲"給了孩子最大的發展空間,最大程度激發了兒童的潛能,其所提供的開放環境是低成本高質量教育的保障。其對于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應對壓力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認知技能都至關重要。精神病學家斯圖爾特·布朗(stuartbrown)認為: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如果幼年時”沒有玩夠“,社交、情感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都會受到影響。
????"安吉游戲"的"放手",充分讓兒童與同齡人互動,孩子們逐漸會知道哪些東西是大家可以接受的,哪些是無法接受的,只有懂得和同伴交往并進行角色輪換,才能與同伴長期保持良好的關系,否則很快就會失去玩伴。孩子在玩耍過程中,很容易創造出富有想象力的玩耍方式,這可以使他們產生更多幻想,利于他們應對當前的困境,釋放壓力。
"安吉游戲"創造的"自然玩境",提供多功能、可移動、可組合的游戲材料,實現了游戲材料的功能最大化和區域功能的整合化。能給兒童帶來持久的興奮,當遇到挫折時,他們也不會像遇到數學難題那樣輕易放棄--這有助于培養他們堅持不懈的品質和談判技能。在于同伴玩的過程中要保持良好的氛圍還需要一定的交流技巧--這也許是最重要的社交技能了。
"安吉游戲"的玩是一種"玩中學",佩萊格里尼認為,在角色扮演游戲中,"如果孩子們必須要提及眼前不存在的事物,那么他們就得用一些復雜的語言,以同伴能理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想要說明的問題"。當兒童將一個虛構的圓錐體遞給同伴,并問:"香草還是巧克力?"時,兒童必須從場景中獲得線索:"你想要香草冰淇淋還是巧克力冰淇淋?"。
"安吉游戲"中的教師要做的是去觀察兒童,然后讓教師去適應所觀察到的實際情況。從“放手游戲”到“分析游戲”最后到“回應游戲”。教師則是找到了一條“分步遞進”的專業成長路徑。
游戲環境的創設及游戲中的安全一直是時刻困擾教師的問題。“安全與風險”是相對的,幼兒具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小步遞進式的自我挑戰能避免危險,而運動能力是控制風險的基礎,幼兒的運動能力是在挑戰性運動中逐步提高的。
“安吉游戲”的精神就是“真”,做事情做得“實”,我們要做的是真正以兒童為中心,讓孩子充分表現自身,讓老師去讀懂孩子、發現孩子。
對安吉游戲的感悟篇二
通過安吉游戲專題培訓后,我認為要實現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學前教育模式,真正讓孩子玩真游戲打造荊州特色學前教育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行.再絕妙的思想如果不執行也是空話一堆.執行時,沒有作用的對象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吹.因此教育行政部門對本轄區內學前教育的發展規劃很重要.要想達到自己的目標前景,必須因地制宜進行合理的規劃幼兒園.目前荊州幼兒園都集中在城鎮,到城鎮辦園肯定沒有幼兒活動的場所,既沒有場所,班額又大更談不上游戲和區角活動,于是孩子只能是在教室里靜止地坐著,做寫、畫、算、讀、唱等小學生的學習活動.
安吉縣一鄉鎮一中心、輻射管理行政村的學前教育辦學格局、村鎮一體化學前教育管理模式.限制了學前教育過早集中城鎮的問題,解決了幼兒園班額大人數過多的問題,開展游戲比較方便.如果荊州地區要想辦出自己的學前特色教育,除了在政策上支持鼓勵辦學有經驗的民辦園的園長到村小辦園外,還必須政府出資承辦村小園,配置一些專業素質好的幼兒老師,減少過度集中城鎮園的壓力.既緩解了校車上的安全隱患,又把真游戲還給了孩子.教師轉變角色觀念.在平時的教育中,老師還是知識型的灌輸者,引導者.主角總是老師,如果老師失去主角的演繹,很不習慣,總覺得沒有事干別扭.因此,老師在游戲中一定要轉變自己的角色:
1、放棄自己的立場,從孩子的本真中去理解他們,是教育工作者的真正使命.
2、孩子是游戲的主宰者,老師是為兒童提供游戲的材料、創設游戲的環境并保證他們游戲的時間,同時能敏感的解讀兒童游戲行為背后的發展.
3、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們游戲情節的轉換和想象替代越多,說明孩子的能力越得到了鍛煉,老師沒有看懂時千萬不要打擾.
4、在游戲教育中,老師不應急于鼓勵孩子做一些他們能力未達到的事情,同時也不必為孩子過多擔心,做一個好的觀察者比做一個錯誤的介入者作用要大的多.
5、老師不要因為擔心孩子的安全而終止游戲的進程.游戲的安全性是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悟出來的經驗,啥時能玩,啥時不能玩,孩子自由分寸.
6、老師不能因為怕擠就替孩子分配游戲的人數.按照老師分配的孩子如果根本不喜歡這種游戲,也就不會盡興地玩.同時,因為遇到了擁擠,孩子們才知道怎樣排除擁擠,教師也不能因為孩子爭搶而不讓他們在一起玩,因為遇到了爭搶,正是學習怎樣處理沖突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