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領域推行減負提質,是讓學生擺脫過重課業負擔,實現全面發展的關鍵舉措。在實施過程中,學校和教師們不斷探索優化教學方法、合理布置作業、開展素質教育活動等。但回顧總結工作時,如何條理清晰地闡述措施成效、反思不足,從實踐中提煉經驗,成為一大難題。要是你正為撰寫工作總結發愁,不知如何梳理減負提質工作的點點滴滴,這里有減負提質的工作總結優秀范文三篇,從不同視角呈現工作思路與成果,為你提供借鑒。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來看一看。
減負提質的工作總結 篇1
在當前社會中,減負增效提質已成為各行各業的共同目標。在工作中,減負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效可以提升工作產出,提質可以提高工作質量。以下是本單位減負增效提質工作總結:
一、減負方面:
1. 優化工作流程,簡化繁瑣的手續和程序,減少不必要的環節,提高工作效率。
2. 合理分配工作任務,避免工作重疊和交叉,減少員工的工作負擔。
3. 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和技能提升,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減輕領導層的管理負擔。
二、增效方面:
1. 強化績效考核,激勵員工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出,實現工作目標。
2. 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工作效率,簡化工作流程,減少人力資源的浪費。
3. 加強團隊協作,充分發揮團隊的協同效應,提高整體工作效率。
三、提質方面:
1. 強化對產品和服務的質量管理,確保產品和服務的質量達到標準要求。
2. 加強對員工的素質培養,提高員工的專業素養和責任心,提高工作質量。
3. 加強對客戶需求的理解和反饋,不斷改進產品和服務,提高客戶滿意度。
在減負增效提質的工作總結中,我們發現,通過合理的減負措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通過增效措施,可以提高工作產出,通過提質措施,可以提高工作質量。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能夠不斷總結經驗,改進工作方法,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為企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減負提質的工作總結 篇2
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是國家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事關青少年身心健康和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民生工程,推進實施“雙減”工作涉及千家萬戶。這段時間以來,教師們深刻領會到“雙減”工作的重要性,把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和全面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作為工作根本,切實扛牢責任,著力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一、認真學習“雙減”政策,全面宣傳文件精神
1、校領導班子會進行相關政策學習。開學初,校領導班子首先組織進行了政策的解讀和學習,隨后,這些資料在教師大會和教研組會上進行了學習。
2、在暑期學習會上,對全體教師進行“雙減”政策的專題學習。
3、多渠道全面宣傳“雙減”政策。
開學后,學校采用更換宣傳欄,微信公眾平臺推送告家長書等渠道大力宣傳“雙減”政策。
二、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工作方案,確保減負提質
在認真領會政策之后,為了確保此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學校制定了切實可行的《xx小學20xx年下半年“雙減”工作實施方案》和《xx小學關于加強學生作業管理的要求和措施》等相關文件和規章制度。教師大會上,多次進行“雙減”政策強調學習,對“雙減”政策的解讀成為常態化,以確保教師吃透精神,立足課堂,減負提質。
三、扎實做好常規工作,有效落實雙減精神
1、結合實際堅持定期抓。本學期,教務處工作中,多次安排了此項工作,大大提高了教師的重視程度和政策的真正落地。
2、做好階段性調查與反饋。學校通過詢問了解學生教師的.作業布置情況以及進行作業檢查等活動,有效了解各教師的政策要求落實情況,推進減負提質工作的扎實開展。學校建立了學生作業統籌、公示管理體制,并實施學生作業統籌公示管理制度。教務處安排專人檢查督促,促使“作業革命”有效落地。
3、立足課堂,努力向常態課要質量。學校實行領導分年級包抓,促進教師關注常態課的質量。同時,學校先后開展了新進教師展示課、骨干教師示范課、市縣教壇新星、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推評課等活動,要求教師相互學習,大力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
4、提升課后服務水平,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本學期,學校嚴格落實“5+2”課后服務要求,實施“1+x”課后社團服務模式,提高課后服務質量。開設閱讀、寫字、籃球、田徑、啦啦操、壽州鑼鼓、電子琴、繪畫、心理輔導、武術、信息技術等興趣小組,做優社團活動,培養孩子各種興趣。
四、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強組織領導,深度細化責任,跟蹤檢查,督促到位,完善層層追責制度,杜絕“形勢一片大好”的放任思想,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2、鞏固“雙減”成果,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校本研修,不斷探索,積極提高課堂效率和作業管理水平,提升課后服務質量,杜絕雙減工作表面化、形式化。
3、深入推進家校聯動機制,加大家訪力度,建立教師全員家訪制度,增加家訪次數,豐富家訪內容。定期召開多種形式的家長會,積極向家長、社會征詢意見,不斷改進工作方法,以深入推進“雙減”工作。
總之,自從“雙減”政策落地以來,學校思考了很多,也做了很多,以后將不斷努力,以“雙減”工作為契機,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負擔,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減負提質的工作總結 篇3
本學期,“減負”的呼聲處于風口浪尖的位置。如何解決學習時間過長、家庭作業太多、睡眠時間太少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本學期,我校根據教體局的工作部署,提出了“綠色減負”的口號,從“綠色作業制度”、“綠色評價體系”、“綠色監控通道“三個方面開展了系列活動。
一、完善“綠色作業制度”,將減負與教學有機結合。
1、開學初,完善了《臺湛路小學作業布置、批改與講評規范》,并且組織全體教師學習,為“綠色作業”活動的有效開展定下了主基調。
2、開展了“零作業日”的活動,即沒有書面作業,代之以形式多樣的實踐性作業。例如:一年級學生在陌生人面前讀剛剛學會的拼音,中年級學生動手做科學實驗,高年級的學生自己組織宣傳普通話活動……學生充分發揮自主能動性的同時,也在寬松的氛圍中將課本知識的學習融入了生活之中。
3、獨創了“快樂作業”活動。“快樂作業”的作業設計上求“新”。施行雙休日作業、節日作業。“快樂作業”的作業布置上求“變”。學生自主選擇作業,必做題與選做題,文字題與操作題,學生自選完成方式,充分尊重學生興趣與選擇。“快樂作業”的展示上求“真”。學校深入班級,傾聽學生的意見,選取班級中學生最喜歡的作業、學生最希望展示的內容,由高年級學生和老師一起,進行錄像,并借助學校的“星光演播室”,進行“情景再現”,讓全校學生觀摩學習。
二、構建“綠色評價體系”,將減負與評價有機結合。
1、學校開展了“學生學業評價”工作,每個孩子都有一張“學生學業評價”卡片。評價內容涉及課堂常規、書面作業、實踐能力、合作水平四個方面。學校每兩個月由任課教師同各班的學生評價員一起對本班學生的各科學業情況以等級進行評價,然后,將各科綜合情況填寫在這張卡片上。學生自己根據表現,在卡片上寫出自己的不足以及努力方向。學期末由教師對學生的學期情況進行綜合評定。這種評定方式,不必排名次,學生就能知道自己學業上的不足,明確奮斗的目標。這種評價的方式,減輕了學生的心理負擔,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對于學生健康成長有著很好的推動作用。
2、學校開展了“星光少年”評比工作。“星光少年”評比,每兩月一次,學生可以爭“品德星”、“學習星”、“守紀星”、“健體星”、“特長星”。學校的每位任課教師都參與評價,每個學生都有表決權,每一個孩子都有“閃光”的機會。它對于塑造學生健康的心態具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三、開辟“綠色監控通道”,將減負與監控有機結合。
1、組織了學生“記作業本”的檢查與反饋,針對發現的個別教師布置作業中出現的機械性內容過多、實踐性內容過少;只有學生必做的內容,沒有學生能力提高的選做的內容的現象,進行了個別指導,并且跟蹤了整改情況。
2、開展了作業月檢查活動。學校將《同步》和《配套》的作業批改情況,列入了每月必查的內容。全體干部在檢查當天反饋檢查結果,并提出整改要求,隨后隨機檢查,跟蹤整改效果,為“綠色作業”活動的有效開展保駕護航。
3、開展了減負調查問卷活動,通過隨機抽取學生調查,了解學校“減負”工作的落實情況。
4、堅持“巡課制度”。每天檢查按課表上課情況,關注課堂教學的質量;每天落實一小時體育活動,規范體育活動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