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后,我被“時代楷模”山東港口集團青島港“連鋼創新團隊”深深打動。團隊中,那拼命創新的勞模精神、不畏艱苦的勞動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無不震撼人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榜樣9人物介紹及事跡精神心得體會5篇,希望大家閱讀之后有所收獲。
榜樣9人物介紹及事跡精神心得體會一
《榜樣9》是中央組織部、中央廣電總臺聯合制作的專題節目,于2025年1月16日在中央電視臺播出。該節目邀請了以下人物參加錄制:
一、黨員榜樣人物
范振喜
身份:曾任周臺子村黨支部書記
事跡:1987年退伍回鄉后,整頓礦點、清理陳欠、治理濫砍亂伐,并立足村情創辦村辦企業。他身患重病,卻以頑強毅力帶領村民將一個特困村建成富裕村,村集體資產達8億多元,人均收入超萬元。
精神:一心為民、生命不息奮斗不止,體現了新時期中國農民的進取精神以及共產黨人“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奉獻精神。
錢素云
身份:北京兒童醫院重癥醫學科和內科教研室名譽主任
事跡:30多年從醫生涯中,26年堅守重癥監護病房,挽救無數垂危孩子的生命。多次臨危受命奔赴各地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參與災區救治行動。同時,還擔任首都醫科大學兒科系本科階段兒內科的開篇講者,培養后繼兒科人才。
精神:敬業奉獻、專業專注,展現了醫者仁心和黨員的責任擔當,始終踐行著為孩子健康成長保駕護航的初心使命。
覃大清
身份:水電工程專家
事跡:帶領研發團隊完成三峽電站、溪洛渡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等國家重大水電工程的科技攻關,攻克多項關鍵技術難題,使我國在巨型水電機組研發領域處于世界領先行列,并推動中國水電標準走向世界。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5項等。
精神:勇于創新、攻堅克難,將全部精力傾注于我國水電高端裝備事業,在科研一線埋頭苦干,詮釋了水電報國的赤子之心。
陳清洲
身份:福建省廈門市公安局集美分局情報指揮中心教導員
事跡:被稱為“亮燈警察”,3年間走爛27雙皮鞋,完善轄區交通安全設施,力促國道15公里路段全線亮起。此外,他還開通微博宣傳法律法規。
精神:敬業奉獻、為民服務,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不平凡業績,以實際行動踐行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展現警察的良好形象和責任意識。
劉小京
身份:農業科學家
事跡:雖未詳細介紹其具體事跡,但作為農業科學領域的代表,他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為農業發展做出了貢獻。
黃德寬
身份:清華大學教授
事跡:作為高等教育領域的佼佼者,他致力于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為國家的科技進步和人才培養做出了重要貢獻。
林則銀
身份:社區工作者(被譽為“社區天使”)
事跡:雖未詳細介紹其具體事跡,但作為社區工作的代表,她用自己的愛心和耐心為社區居民服務,贏得了廣泛贊譽。
二、基層黨組織代表
山東青島新前灣集裝箱碼頭公司黨委
作為基層黨組織代表,該公司黨委在推動企業發展、服務員工、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陸軍某邊防團紅其拉甫邊防連
長期堅守在祖國邊疆,在艱苦的環境下以戍邊衛國為己任,展現出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忠誠于祖國的衛士精神。以實際行動踐行著軍人的使命擔當,確保了邊疆的安全穩定。
這些榜樣人物和基層黨組織代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踐行宗旨、改革創新、擔當作為的高尚品質和精神風范。
榜樣9人物介紹及事跡精神心得體會二
近日,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制作了《榜樣9》專題節目,講述了范振喜、錢素云、覃大清、陳清州、劉小京等共產黨人和基層黨組織一心為民、砥礪奮進的動人故事。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廣大青年干部要讀懂“榜樣故事”,學習榜樣精神,汲取前行力量。在實際行動中見賢思齊,將榜樣力量轉化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不竭動力。
誓把赤誠獻給黨,忠誠是共產黨員永恒不變的底色。無論是陸軍某邊防團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把“衛國戍邊”的誓言鐫刻在雪山之巔,還是讓黨旗在世界一流港口高高飄揚的山東青島新前灣集裝箱碼頭公司黨委全體黨員……不同的故事卻講述著相同的“一心向黨為國”的堅定信仰,生動彰顯著中國共產黨人在黨言黨、在黨愛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的崇高理想理念。廣大青年干部要涵養家國情懷、胸懷強國之志,自覺把對黨忠誠融入血脈、注入靈魂,將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當中,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用實際行動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奉獻更多的青春力量。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從幾次與病魔斗爭但依舊為鄉村事業燃燒自己的“鐵人書記”范振喜,到把每一次生命托舉當作使命的兒科“特種部隊”領頭人錢素云,再到一心為民的“最喜歡幫人的警察蜀黍”“亮燈警察”“尋人警察”陳清洲……他們把“小我”融入“大我”,以“無我”之境真心對群眾負責、熱心為群眾服務。廣大青年干部要秉持為民初心,厚植為民情懷,自覺把“民之關切”作為“行之所向”,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深入基層一線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出實招、見實效,努力變“基層呼聲”為“群眾掌聲”,確保群眾關切“件件有回應,事事有著落”,在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中勇建強國之功。
篳路藍縷,玉汝于成。覃大清為了我國水電裝備的“三峽夢”“百萬夢”,幾十年如一日在一線攻克了多項世界級前沿技術難題;劉小京扎根在野外臺站,經過5年科技攻關,為環渤海地區良田改造、鄉村振興作出重要貢獻……一次次難題攻克的背后,是奮斗者過硬本領、鐵肩硬脊的彰顯。廣大青年干部要以千斤擔當萬斤挑的干勁,在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不畏艱險、不怕艱苦,在多鉆“矛盾窩”、勇涉“深水區”、敢啃“硬骨頭”中不斷錘煉強國之技,讓青春在苦干實干、能干會干中閃閃發光。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榜樣9人物介紹及事跡精神心得體會三
范振喜,滿族,1962年6月生,中共黨員,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周臺子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最美退役軍人、新中國成立60年“三農”模范人物等。
1987年,他從部隊退役回鄉,兩年后被選舉為村黨支部書記,當時周臺子村人均年收入不足400元,村集體欠債8萬多元。為治窮,他把自家人的礦點收歸村集體,為村集體經濟賺得“第一桶金”。他身患重病仍拼命工作,帶領村兩委班子創業創新,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實施“村莊改造工程”,建設美麗鄉村;實施村民素質提升工程,為村里發展儲備人才資源;進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動“公益共有、福利共享、紅利共分”;推行集體集中養老,年滿60歲以上老人平均每年有6000元生活補助金,70歲以上老人免費入住老年服務中心。他還探索建立“村內重大事項逐戶征求意見”制度,對村民最關心的財務收支,實行村兩委、村監委成員“十三聯簽”制度,保證支出有序、入賬有據。每年“七一”帶領全體黨員在黨旗下重溫入黨誓詞,新華社等多家媒體以“農民鐵人”宣傳報道范振喜的先進事跡。
榜樣9人物介紹及事跡精神心得體會四
《榜樣9》專題節目讓我深刻感受到榜樣的力量。節目中的榜樣人物,如扎根鄉村教育的教師,面對艱苦的生活條件沒有退縮,以自己的青春和熱情為鄉村孩子鋪就知識的橋梁;還有科研工作者在科研攻關的路上默默無聞地奉獻了幾十年,為國家的科技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們的故事讓我明白,榜樣并不是遙不可及的,他們就在我們身邊,用平凡書寫偉大,用行動詮釋信仰。作為新時代的一員,我也應以榜樣為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努力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貢獻的人。
榜樣9人物介紹及事跡精神心得體會五
《榜樣9》專題節目讓我深受鼓舞,心潮澎湃。節目中的黨員和黨組織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努力。范振喜等榜樣人物的事跡讓我深刻體會到,作為黨員要心系群眾,以實際行動踐行宗旨。同時,我也被山東青島新前灣集裝箱碼頭公司黨委和陸軍某邊防團紅其拉甫邊防連等黨組織的先進事跡所感動,他們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為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些榜樣人物和黨組織的事跡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激勵我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堅定的信念、務實的作風積極投身到各項事業中去。
以上5篇觀后感均從不同角度對《榜樣9》進行了深入思考和闡述,展現了觀眾對節目中榜樣人物和事跡的深刻感悟和受到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