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社區融雪防凍工作對保障居民生活安全與便利至關重要。“社區融雪防凍工作的應急預案范文最新版”,為社區應對雪災提供了全面指導。它涵蓋了災前預警,提前發布雪情通知,讓居民做好準備;物資儲備,確保融雪劑、防滑墊、除雪工具充足;人員安排,明確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職責分工。災害發生時,迅速啟動除雪作業,保障道路暢通,加強對老舊房屋、弱勢群體的巡查。災后勤于檢查設施設備,及時恢復正常生活秩序。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社區融雪防凍工作的應急預案 篇1
一、工作目標
為了應對更長時間、更大范圍、更加惡劣的冰凍災害,進一步提高對抗凍救災工作的認識,確保抗凍救災工作及時、高效、有序開展,實現“保平安、保暢通、保供給、保穩定”的目標。
二、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成立鎮抗凍救災指揮部,由黨委副書記、鎮長任指揮長,成員。
指揮部職責:加強24小時值班;負責統一指揮全鎮的抗凍救災工作;調配抗凍救災力量;及時向縣及上級有關部門匯報災情和提供救災工作建議,協調、指導全鎮抗凍救災應急工作;積極組織協調人力、物力、財力,對災區實施有效救助;動員全社會力量投入抗凍救災工作。
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并設五個工作小組:
(一)綜合協調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工作職責:負責編排督促災害期24小時值班的相關工作,及時掌握氣候、雪情、冰凍情況等有關災情動態;負責收集全鎮的災情,統計、上報災情和救災工作情況;編發防凍抗災工作簡報、信息;起草有關防凍抗災工作的請示、報告,及時向省、市、縣各級政府部門通報災情及救災情況,以及對受災村戶進行業務指導和聯系。
(二)交通保障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工作職責:掌握全鎮的水上及道路交通運輸情況,及時通報全縣及我鎮水上和道路營運情況;協助交通部門維護交通安全及封鎖相關道路;查看危橋險路并樹立明顯標志;及時組織人力進行道路的除冰和救助。
(三)勘災救助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工作職責:負責對全鎮的五保戶、特困戶及危房戶、生活困難戶進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對五保戶已倒房有生活困難的,由鎮統一安排至敬老院,對生活困難戶由村統一安排好,并確保生活物質的供給;對倒房戶由村安排好生活住房后,鎮統一供給米2袋、被一床、人民幣200元進行統一慰問;統一對其它特困戶進行安置,并制定救災安置方案;對生活困難戶進行慰問,確保其生命安全和生活保障。
(四)生活保障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工作職責:帶領計生辦全體女干部及社區創衛辦下到9個社區,與社區干部一道對全鎮居民進行一次水、電、煤、氣及生活必需品的調查摸底,動員居民發揚友愛精神,相互提供救助,相互提供生活必需品;動員全鎮的蔬菜種植戶,特別是牛潭河、花果山的菜農為縣城提供蔬菜;為社區居民編發救災小常識,并進行生活自救;對鎮范圍內企業生產情況進行摸底;協助縣有關部門做好生活保障工作。
(五)救災搶險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計劃生育辦全體工作人員
縣城建設辦全體工作人員
村鎮建設辦全體工作人員
工作職責:負責對全鎮各種突發事件的現場處理;負責調度鎮民兵成立應急分隊;負責對全鎮抗凍救災的業務指導;全天候在鎮政府機關待命。
(六)督查組
組長:
副組長:
工作職責:負責對全鎮各單位部門的抗凍救災情況進行督查;負責對鎮機關干部的到位情況進行督查、處罰和通報。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鎮抗凍救災的值班,及時掌握情況和通報信息
(二)成立應急分隊,隨時進行應急處理
隊長:
隊員:計劃生育辦全體工作人員
縣城建設辦全體工作人員
村鎮建設辦全體工作人員
(三)切實保障城鄉居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對危房戶進行緊急維修,對生活困難的五保戶由鎮進行安置,切實做好受災群眾的安置。
(四)及時掌握城鎮生活物質的供求情況和緊急調度生活物質。
(五)對非法營運的車輛進行整治,及時打擊和進行緊急處理。
(六)對危橋險路設置安全標志,并派專人把守。
(七)發動各村群眾及時進行抗凍救災,發揮友愛互助精神,進行生活自救。
(八)對轄區內的突發事件進行及時果斷處理。
(九)對干部到位情況進行認真督查,發現干部不到位的,除進行通報批評外,每次罰款50元,造成較大損失和較大影響的,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社區融雪防凍工作的應急預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實現“數字晉城”為總目標,依托智慧社區綜合服務平臺,圍繞基層黨建、社區治理、居民服務和決策分析等方面,為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為政府提供相關決策的實時數據,進一步提升我區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增進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二、工作原則
(一)需求導向,便民惠民。以社區居民需求為導向,突出為民、便民、利民、惠民的基本要求,重點從社區居民“急難愁盼”的事情入手,通過提升平臺功能,打造便捷、安全的社區。
(二)整合資源,信息共享。最大限度整合市、區、鎮(街道)、社區各級各部門的社區服務資源,優化配置、提高效率,實現各類服務信息共享和有效對接。
(三)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發揮政府在智慧社區建設中的引導作用,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擴大社會合作,探索互利共贏的建設和運營模式。
三、目標要求
以我市建設“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為契機,依托智慧社區綜合服務平臺,圍繞基層黨建、社區治理、居民服務、物業管理等方面,面向群眾提供黨員活動、數字駕駛艙、疫情防控、宣傳公告、民情溝通、生活服務、安防監控、事件處置等多樣化的數字化服務。由市大數據應用局開發的“智慧社區綜合服務平臺”先期在我區西街街道前書院社區,開發區街道東圣社區、東謝匠社區,鐘家莊街道鳳慶社區、曉莊社區進行了試點推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為鞏固拓展智慧社區的建設成果,經研究,決定從20xx年12月起,在我區所有社區全面開展“智慧社區綜合服務平臺”的推廣工作,力爭用6個月的時間,完成覆蓋我區80%以上的社區,再利用6個月的時間對平臺進行完善,充分發揮數據要素價值,切實提升我區社區治理能力現代化、精細化和智能化水平。
四、工作任務
(一)全面完成社區數據錄入
通過制定統一的數據標準,加速采集整合社區各類基礎信息。全面完成基礎數據錄入。具體如下:一是由各社區梳理相關信息臺賬,編制數據資源目錄,將人口、房屋、車輛、設施、機構等數據錄入或導入平臺,形成社區全息檔案,不斷挖掘數據價值,更好的應用于社區治理和社區服務中;二是要基于智慧社區平臺全面集成社區安防監控、門禁道閘、電梯、環境監測等各類智能設施,對社區基礎設施進行智能感知與數據采集,為各類應用場景提供有效支撐;三是由各鎮(街道)、各有關單位利用智慧社區平臺與社區建立良好的數據互通機制,切實減輕社區的數據采集壓力。
(二)進一步完善系統功能模塊
在市大數據應用局的技術指導下,各社區依托服務平臺的功能模塊將疫情防控、網格管理、開辦證明、民情溝通、通知宣傳、平安管理、事件處置等常態化工作從線下搬到線上,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提升基層履職效能。要充分利用平臺加強黨員和黨組織的數字化管理,開展志愿活動各類黨建活動,不斷增強基層治理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工作優勢。要發動群眾力量,借助隨手拍、民情反饋、電子投票等手段,開展群防群治,提升社區自治水平,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區治理命運共同體。要推進各小區物業單位使用電子巡更等系統,提升小區物業服務水平。
(三)提高居民對平臺的利用率
各鎮(街道)和社區居委會要加大宣傳力度,借助物業、社區工作者、網格員、樓棟長、社區志愿者等力量,通過張貼海報、線下活動、新媒體推廣等方式,積極引導、激勵社區居民注冊使用平臺。圍繞社區居民生活需求,規范引導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各單位在平臺上進行信息發布、業務咨詢、事項公開等工作,圍繞老百姓“吃、住、行、娛、購”等方面的需求,提供家政、配送、教育、醫療等增值服務,進一步提升信息化服務水平。
五、時間安排
(一)動員培訓階段(20xx年12月1日—20xx年12月31日)
召開全區智慧社區綜合服務平臺推廣工作動員部署大會,統一思想認識,全面吹響智慧社區建設的“集結號”。各鎮(街道)召開專題會議部署,由市大數據應用局負責對系統操作人員進行專業性、針對性、實操性專題培訓,明確細化智慧社區綜合服務平臺推廣的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
(二)推廣部署階段(20__年1月1日—20__年6月30日)
分批次為每個社區開通管理員賬號,并對社區數據進行梳理和接入,集成具備接入條件社區的安防監控視頻進行統一管理。1-2月份完成17個社區的部署推廣、3-4月份完成33個社區的推廣、5-6月份完成34個社區的推廣,各鎮(街道)要根據實際情況,明確3個批次的社區名單。由市大數據應用局每月安排固定時間對社區進行回訪,跟蹤社區的使用情況。
(三)總結提升階段(20__年7月1日—20__年12月31日)
每個季度組織召開智慧社區綜合服務平臺推廣工作會議,總結推廣過程中的經驗,挖掘新需求,持續完善功能,深化應用維度,通過場景的不斷疊加,形成社區治理、服務、運營三位一體的智能化社區新模式。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由區民政局牽頭抓總,各鎮(街道)具體負責智慧社區綜合服務平臺的推廣,各部門密切配合,各負其責,保障智慧社區綜合服務平臺在我區城市社區全面推廣,取得成效。
(二)強化工作落實。在平臺推廣過程中,區民政局根據工作進展情況定期組織召開智慧社區綜合服務平臺推廣工作協調會議,建立智慧社區綜合服務平臺推廣工作例會制度,分析研究全區智慧社區綜合服務平臺的推廣利用情況。
(三)營造推廣氛圍。各鎮(街道)要加強對全區智慧社區綜合服務平臺的宣傳和普及工作,鼓勵支持探索創新特色功能。組織協調各級主流媒體和各類新媒體,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全流程開展宣傳,宣傳智慧社區綜合服務平臺推廣建設的典型經驗,全面展示我區智慧社區綜合服務平臺開展情況和成效。
(四)嚴格安全管理。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增強社區居民、各級平臺操作員的信息安全意識。強化各類數據資源的安全管理和防護,在確保社區信息資源的開放性和互通共享的同時,保障數據和系統安全,防止居民個人信息和社區治理信息泄露,有效維護居民群眾合法權益。
社區融雪防凍工作的應急預案 篇3
根據中共**縣委宣傳部、**縣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關于印發《第二十九個“國際志愿者日”志愿服務活動總體方案》的通知(岳委宣發〔〕44號)要求,結合我局工作實際,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活動時間
**年12月5日
二、活動地點
**社區各居民小區
三、參加人員
(一)帶隊領導:
(二)工作人員:
四、活動主題
感恩奮進作貢獻,志愿服務我先行
五、活動內容
深入**社區區域,對亂丟果皮紙屑、隨地吐痰、亂涂亂畫等不文明現象開展勸導,引導廣大群眾維護公共環境的文明習慣;深入村改居區域、老舊小區院落等區域,全面清理城市街面、立面、“臟亂差”死角等,開展清除雜草、擦拭雕塑、鏟除小廣告等志愿服務活動。
六、相關準備
(一)活動人員通知、與**社區工作人員聯系由葉茜負責;
(二)現場照相、信息報道由王新斌負責。
七、活動要求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國際志愿者日”是我局為貫徹落實《**縣第二十九個“國際志愿者日”志愿服務活動總體方案》的一項重要舉措,亦是我局根據實際開展的一項重要的志愿活動,相關人員務必要高度重視,切實開展好此次活動。
(二)積極主動,相互配合。參與人員要服從安排,相互協調配合,積極主動投身到此次活動中去,確保此次活動順利開展。
(三)大力宣傳,擴大影響。大力宣傳志愿服務相關知識以及在活動中涌現出來的感人事跡和典型事跡,并注重信息收集并及時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