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錯誤和失敗,要有勇氣正視,不逃避、不推諉。只有真正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才能邁出改進的第一步。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2024-2025四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期末試卷分析,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2024-2025四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期末試卷分析1
一、成績統計
總人數 最高分 最低分 人均分 優秀率 及格率 綜合指數。
二、試題分析
本次四年級試卷,緊扣教材內容和《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以學生社會生活為基礎,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試卷內容涵蓋了四年級上冊四個單元的內容,考察很全面。試題既重視了對學生知識技能的考查,也注重了對學生學習過程與學習方法的考查。在考查學生品德素養的同時,側重于考查學生對班級體生活、班級競爭及為父母分擔家務的了解情況。試題題型結構和難度相對穩定,試題中的難、中、易比例較為合理。試卷共有五種題型:填空題、選一選、辨一辨、連一連、問答題。試題注重了知識的全面性、基礎性、實踐性,突出了學科特點,具體體現為:
1.題目內容覆蓋面廣,所考查知識點靈活,側重考查學生的實際生活能力和靈活運用能力。
2.題目的難易程度比較適中。既能夠面向全體學生,又能實現優、中、差兼顧,體現了學生的個體差異。
3.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體現了《道德與法治》幫助學生正確處理生活,培養學生正確的生活觀、價值觀這一學科特點。具體體現在:做家務有哪些好處以及如何保證班規的執行。
4.體現了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人生態度的考查。《道德與法治》學科的一大功能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生活能力,并將良好的道德內化為自己的品質,在此基礎上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生活能力。
三、卷面分析
從考查結果來看,學生失分量較大,分散在以下幾個題目:
1.第一大題填空的第3小題,“廣告主應當對廣告內容的負責。”第一空很多人都寫不到或寫錯,第5小題”地球變暖與大量排放的有關,還與人類對樹木的有關。”第一空格學生記憶出錯,所以失分嚴重。
2..第二大題選擇題的第1小題,考查的是看電視時與電視的距離,部分學生記憶不清而出錯;
其它幾題考察了學生對網絡的正確應用、班級班規的制定以及廣告的招數和垃圾處理辦法,除少數學生審題不細心出錯,其他學生完成都比較好。
3第三大題判斷題的第4小題“為講究個人衛生,在外吃飯最好用一次性碗筷。”這是考察學生對環保的了解和認識,但不少學生不能正確區分考察的內容,判斷為正確,故失分嚴重。其它題或多或少也有失分。
4.第四大題連一連,這題考察了學生對垃圾分類的了解。這是教材中第四單元第二課的內容,學生對于垃圾大概有哪幾類還是比較清楚,但是對于什么垃圾歸屬哪一類卻不能夠準確地分類,一次,有些連線不夠準確,特別是對其他垃圾的區分不夠準確,所以導致得分不全。
5.第五大題問答題,共兩小題。這題考查的是學生對網絡安全防護小技巧的了解,以及常見的污染現象知道多少,怎樣才能做到低碳環保生活。題目比較靈活,但也是課本上的知識的靈活運用,學生或多或少都能答一些,但仍有不少學生答題不完整或不答而失分。
四、主要成績及存在的問題
1.學生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對我們的生活、對當前的社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以及低碳生活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但偏遠的農村小學和街辦小學的學生差距較大,農村孩子的能力令人擔憂。總體而言,對于一些識記性較強的知識點,仍需加強記憶的準確性,尤其應加強對家鄉襄州的了解和認識。
2.學生的基本能力得到提升,有了一定的觀察生活、團結集體、勇于承擔的能力和意識,并習得了一些獲取正確知識信息的方法和渠道,這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同時,學生的集體意識、自我保護意識、環保意識和勇于承擔責任的意識也得到提高,懂得了如何處理生活中的一些事件。
3.學生的道德素養得到提高,具備了一定的是非判斷能力,養成了一定的良好行為習慣,學會了基本的交往技巧責任意識。但有一些學生出現了理論與實際相脫節的現象,表現為:生活中的行為習慣與所學知識不一致,沒有起到規范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作用。
五、改進建議
1.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與掌握,讓學生將課本上的基礎知識記牢,尤其是要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將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分析歸類,幫助學生辨識容易混淆的知識點。
2.理論指導行為,促進學生將所學的道法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行為,從而達到規范行為的作用。
3.培養學生遵守規則、勇于承擔、分析篩選有用信息、環保生活的意識和能力,養成關心父母,關心我們的生存的環境的良好習慣,并逐步提高獨立生活能力。
4.進一步加強培養學生良好的答題習慣,做到認真審題,準確理解題目的意思和要求,并能靈活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進行答題,能夠舉一反三。
2024-2025四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期末試卷分析2
(一)成績分析
從成績上優秀率與及格率低比較高,除試題比較容易外,最主要的是大部分學生對本冊品德與社會的學習內容已基本掌握,尤其是試題與現實生活結合甚密,學生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常識。因此,做起題目來比較得心應手。從做題情況來看,除部分學生因做題習慣比較差、審題不清,或因為平時資料收集較欠缺而失分外,大部分同學都能比較好地完成題目,得分率比較高。
(二)、各題的得分率分析
學生的試卷各題得分率如下:
略
(三)、學生答卷中反映的問題與分析
(1)個別學生審題意識還比較差,反映出學生做題的不認真與毛糙,如選擇題中第3小題中,題目要求是下面行為不正確的是(),答案應是選擇(d),但有幾個同學卻丟掉了’不’,從而選錯答案。
(2)教師對教材知識的擴展與延伸做的還不是很好,對一些資料的收集還沒有很全面,致使學生出現了知識的盲區。如第一大題填空的第三小題小題:()是愛,()是愛,()是愛,()是愛!很多同學都是想當然的填。
(3)由于試題答案存在不確定性,另外其他答案也有參考價值,致使學生選擇時不知選哪一個而出錯,如選擇題中第6小題,關心愛護小同學就要做到(c)很多同學選b或d。
(4)由于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較差、錯別字多,如簡答題中答案的組織太簡、語句不通順等造成失分。
(四)、今后教學建議
1、教師要在新理念的指導下,不僅要注重學生的知識學習,更要注重學生的基本能力培養,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2、認真分析本門課程的特點,抓住其生活性特點,教學過程中時刻注意結合現實生活教學,使學生既學知識,又指導或聯系生活。
3、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其良好的行為習慣,如:認真審題、認真做題、認真檢查的好習慣,使其發揮應有的水平,取得更為優異的成績。
5、改革課堂教學,優化教學過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努力提高教學成績,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6、深刻領會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精神,為學生終身學習著想,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樹立科學的學習觀。
7、培養他們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他們學會在實踐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使其會學。
8、加強過程性規范訓練,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要充分利用學習資料,規范訓練,培養學生審題細心,思考嚴密,做題認真,答案規范的良好學風。
2024-2025四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期末試卷分析3
一、考試基本情況統計分析
1、全卷基本情況
分數段
二、試題評價
我班學生應考數45人,實考人數45人,平均分61.40分,最高分73分,最低分40分,及格人數28人,及格率62%。本次模擬試卷分值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試題由單向選擇題、判斷題、雙向選擇題、匹配題、簡答題、案例分析題六部分組成,試卷難易程度為0.61。
試題基本特點
1.基礎性強,試題立足于基礎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密切相關,重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2.試題難易適中,考試內容大都為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的理解。3.題目設計比較靈活,命題類型比較多樣。出題方式多樣化,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新穎性。三、考生答題情況及錯誤原因分析
(一)各小題答題情況
在此次考試中學生的基礎題完成得較好,單項選擇題、判斷題學生十分不多,但雙向選擇題、簡答題、案例分析題得分率較低。特別是簡答題的第三題:五四運動中主要提出了哪些口號?大部分學生都空著,此題失分較多。
(二)錯誤原因分析
(1)個別同學不認真審題,書寫不認真,答題不規范。
(2)學生思維不靈活,把各個部分的知識點孤立地來看待,教師要在不能根據題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相應的對答。學生的知識點掌握不準確、不扎實。
(3)學生不太用舊知識來聯系新知,理解新知,真正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四、教學建議
(一)教學建議
1.在今后的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學生的知識學習,更要注重學生基本能力的培養,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2.研讀考試說明,優化教學,抓好每一節復習課,努力提高教學成績,提高一分三率。3.認真分析本課程的特點,抓住其生活性特點,教學過程中時刻注意結合現實生活教學,使學生既學知識,又指導或聯系生活。4.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其良好的行為習慣,如:認真審題、認真做題、認真檢查的好習慣,使其發揮應有的水平。5.查缺補漏,要求學生識記的知識利用晨讀、課余時間讓學生記下來。6.抓好后進生的輔導,加強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強調考試中學生一定要分點逐條書寫,注意條理一定要清晰。7.配合班主任抓好學生的安全、衛生、心理輔導等工作。(二)考試中所反映出的相關問題建議
有些學生填圖答題卡不規范,卷面不整潔。少部分考生答題沒有答在規定的區域內。
建議:平時加強答題卡的訓練,訓練規范答題,規范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