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詐騙是借助電話、網絡、短信,編造謊話設局,遠程、非接觸騙取受害人打款轉賬的犯罪行為。不法分子手段多樣,常冒充公檢法、各類機構人員,披上“合法外衣”,或偽造成招工、婚戀、中獎等情形,極具迷惑性。民眾務必提高警惕,牢記不聽不信不轉賬,守護財產安全。 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些有關于最新寒假防詐騙安全教育知識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寒假防詐騙安全教育知識(速覽)
醫保、社保詐騙
冒充社保、醫保中心工作人員,謊稱受害人醫保、社保出現異常,可能被冒用、透支,之后冒充醫保、社保中心工作人員調查,以核查為由,誘騙受害人提供個人銀行賬戶關鍵信息實施詐騙。
【防范方法】接到此類電話、短信,請首先向醫保、社保等機構咨詢核實。
補助救助、助學金詐騙
冒充民政、殘聯等單位工作人員,向殘疾人員、困難群眾、學生家長打電話、發短信,謊稱可以領取補助金、救助金、助學金。要其提供銀行卡號,然后以到賬查詢為由,指令其在自動取款機上操作,將錢轉走。
【防范方法】補助、救助金均由當地民政部門發放,請首先向民政部門或所在社區/村委會咨詢,不聽從陌生人的指令、不執行不熟悉的網上銀行和自動取款機操作。
虛假網站、鏈接詐騙
犯罪嫌疑人通過群發短信、微信等發送虛假鏈接、網站引誘受害人點擊,并引誘受害人輸入個人銀行賬戶關鍵信息實施詐騙。
【防范方法】不要在電話、網絡上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銀行卡號、密碼等重要信息;對手機、電腦上的不明鏈接,請不要點擊,防止重要信息被他人竊取;如果發現感染木馬,在不使用已感染的手機、電腦操作前提下,立即更改密碼,并及時通知親戚朋友同事。
二維碼詐騙
通過各種渠道以降價、獎勵為誘餌要求受害人掃描二維碼加入會員,實則附帶木馬病毒,一旦掃描安裝木馬就會盜取受害人的銀行賬號、密碼等個人隱私信息。
【防范方法】不要隨便掃描二維碼,掃二維碼后先分辨網站真假,如果不能辨別,請不要安裝,以防被騙。如果發現感染木馬,在不使用已感染的手機、電腦操作的前提下,立即更改銀行賬號密碼,并重裝系統。
微信點贊詐騙
盜用或偽造商家公眾賬號,發布“點贊有獎”消息,誘騙受害人提交個人資料。后撥打受害人電話,聲稱已中獎。隨后以繳納“稅費”“保證金”等為由實施詐騙。
【防范方法】遇到此類事情不輕信、不轉賬、不匯款。
虛構色情服務詐騙
犯罪分子在互聯網上留下提供色情服務的電話待受害人與之聯系后,稱需先付款才上門提供服務,受害人將錢打到指定賬戶后發現被騙。
【防范方法】色情服務屬于違法行為,請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遵守法律法規、遵守社會公德,也會減少自己被騙的概率。
高薪招聘詐騙
通過群發信息,以月工資數萬元的高薪招聘某類專業人士為幌子,要求受害人到指定地點面試,隨后以“培訓費”“服裝費”“保證金”等名義實施詐騙。
【防范方法】遇到類似事件,請先通過“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企業的合法性,防止上當受騙。
防詐騙安全教育牢記四要
轉賬前要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核對對方身份。
微信支付寶要開啟轉賬延遲到賬功能,發現被騙可以及時撤回。
網上聊天要留意系統彈出的防詐騙提醒。
接到可疑電話或發現自己親友被騙的要及時撥打110.
防詐騙安全教育關注四不要
不要向他人透露短信驗證碼、銀行卡和身份證信息。
不要在任何網站接受通緝令、逮捕令和資產凍結令。
不要點擊不明鏈接。
不要將資產轉入所謂的“安全賬戶”。
防詐騙安全教育保持冷靜,確定損失
當遭遇了網絡詐騙,我們需要盡量保持冷靜,切莫慌張。首先,我們要確定自己的損失,如:錢財、物品等,可以的話,可以列出損失清單,供報案所用。如果被騙錢財物為游戲道具、游戲幣、賬號或其他虛擬物品,請先聯系該游戲、軟件或者網站的管理員進行處理。
防詐騙安全教育盡快報警,防止二次受騙
確定了損失之后,我們必須盡快報警,切不可再聯系網絡詐騙者,防止二次受騙,有的受害者損失心切,未經報案便私下聯系網絡詐騙者,并且輕信了其提供的退款、退物的謊言,二次受騙,使損失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