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師生涯》講述了一名鄉村教師陳玉幾十年的職業生涯,他的一生全部奉獻給月亮灣這個貧困的山區,從最初的從一名風華正茂的青年到一名白發蒼蒼的老頭,他一生都在勤勤懇懇做一件事情:教育好自己的學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我的教師生涯》觀后感的內容,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借鑒或幫助!
《我的教師生涯》觀后感 1
《我的教師生涯》是一部以教育為主題的電影,講述了一位普通教師在職業生涯中的成長與感悟。觀看這部電影后,我深受啟發,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
首先,電影中的主人公以他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句話的真諦。他不僅傳授知識,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品德和人格,關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這讓我深刻體會到教育的意義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時刻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幫助他們成為有擔當、有責任、有作為的人。
其次,電影中的教師形象也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和陪伴者。他們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良好的溝通能力,更需要有一顆熱愛教育事業、關心學生的心。這讓我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關注學生的需求和發展,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
此外,電影中的情節也觸動了我對教育的一些思考。例如,如何處理學生的叛逆行為、如何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如何在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之間找到平衡等等。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在教育實踐中需要面對和解決的。通過觀看這部電影,我深刻認識到教育工作的復雜性和艱巨性,也更加堅定了我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信念。
最后,我想說,《我的教師生涯》這部電影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它提醒我要時刻保持一顆謙虛、好學的心,關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同時,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關注教育事業,支持教師的工作,共同為培養更多優秀人才貢獻力量。
《我的教師生涯》觀后感 2
《我的教師生涯》講述了一名鄉村老師跨越四十多年的愛戀與執著。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他從海外歸國,來到月亮灣這所鄉村小學任教,歷經新中國成立的各個時期,從刻骨銘心的初戀到結婚生子,直至成為白發蒼蒼的老人。
電影主要展現了陳玉老師默默無聞的一生奉獻,他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那首《讓我們蕩起雙槳》貫穿全片,輕輕訴說著陳玉老師敬業奉獻、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觀影之后,我感觸頗深。
人生有多種活法,有人追求轟轟烈烈,有人選擇平平淡淡。轟轟烈烈的人生如同起伏的山川,雖巍峨壯麗,卻也可能面臨掉入深澗的無奈與痛苦。而平平淡淡的人生未必乏味,柴米油鹽勾勒的小日子未必是牢籠,它也可以是我們雖不起眼卻樂在其中的小幸福。
陳玉老師的一生,看似充滿波折,但我更多體會到的是一種簡單到極致的平凡與偉大。他如同時代波濤中的一粒鵝卵石,隨著時代的步伐,經歷了時代的無奈、壓迫,以及解放后的再次教書育人。他的經歷和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一樣,沒有與眾不同,沒有特殊奇遇。而他的一生只有一個簡單的愿望:教育好學生,讓學生成為有用之人,并盡情發揮自己的天賦,同時努力成為一名稱職、優秀的老師。無欲無求,從風華正茂的青年到白發蒼蒼的老人,他一生勤勤懇懇,教書育人。雖然生活簡單、平淡甚至清貧,但陳玉老師的內心卻是踏實、幸福的,甚至比那些“風云人物”更加安心、快樂。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每個人的心都被厚厚的利益和欲望包裹,教師群體也不例外。像陳玉老師這樣清心寡欲、一心為學生的老師雖然仍有,但已不普遍。
我相信智慧的中國不會只有一個諾貝爾獎得主。作為一名師范學生,假如將來我也成為一名老師,我愿成為像陳玉老師這樣稱職的好老師,教育好我的學生。
《我的教師生涯》觀后感 3
看完這部電影后的這幾天,有時總是不經意的想起和思索這部影片,想起這部影片,腦海中反復回蕩著這幾個字:平凡中的偉大,同時這部影片也反映出社會背景的變化,樸實的愛情、親情……
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了這部影片,每每看到那些在我們眼里看來特別幼稚、無知的場景時,同學們往往是忍俊不禁?!段业慕處熒摹分v述了一名鄉村教師陳玉幾十年的職業生涯,他的一生全部奉獻給月亮灣這個貧困的山區,從最初的從一名風華正茂的青年到一名白發蒼蒼的老頭,他一生都在勤勤懇懇做一件事情:教育好自己的學生,平凡的一生無聲地演繹了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的經典。
本人就讀的是師范專業,在放這部影片前,老師對我們提出了幾個問題,從教職業的特點,時代性,生活來觀看這部影片。雖然看電影時許多場景令我忍不住笑,但是縱觀其中的時代跨度,很多東西都使我忍不住心痛,給我印象極深的是陳玉教書的學校有一面土坯墻,上面有醒目的標語。在這一切不好的背景下,令人感動的是陳玉永遠不變的奉獻的心,他的那份堅持,對學生的愛,幾十年如一日。因為對學生的愛,他遭受到不少迫害,失去了回城的機會,失去了愛情,也使自己這一輩子生活在月亮灣。我不知道自己將來會不會走上教師崗位,但是陳玉那種為孩子的付出,堅守教師崗位,甘于平凡的精神深深的鞭策著我。
是的,也許在這個社會,像這樣的老師只是極少的。有人說,山村教師,依山而立,雄壯的骨骼挺拔如松,高潔的靈魂燦爛似霞,從燭光中走出不倦的身影,在陽光下撐起一片知識的綠蔭;一群燦爛的文字跋山涉水,穿透堅硬的黑板,走過殘喘的桌椅,破舊的教室,大面積攻占貧瘠與愚昧的堡壘。
在這部影片中,我們處處都能看到鄉村教育的落后,這也反映出鄉村教育和教師需要關注與關懷。
在這部關于教育的影片中,我們也體會到那份樸實的愛情和親情,周敏對陳玉愛情的始終不渝,辭世之際,陳玉找出落滿灰塵的手風琴,為她深情的拉起了琴。琴聲回蕩在天際,久久不愿散去……這份相濡以沫的感情也使我為他們為之感動。陳玉對兒子的愛,葉寶富父親對其的愛,吳春燕對女兒張曉陽的愛……
總之,這部電影拍得樸實、感人,表現出了平凡中的偉大,表現出了創作者對鄉村教育的關注,也使我備受感動,領略到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