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父母眼中如同珍寶,但絕不能因此嬌慣自己。“小皇帝”“小公主”般的生活是對父母之愛的辜負。百善孝為首,我們要將孝道銘記于心。從生活點滴入手,主動為父母分擔家務,尊重長輩的意見,關心身邊人的冷暖。用切實的行動展現對父母的心疼、對長輩的敬重、對他人的關愛,讓孝道之花絢爛綻放。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些有關于“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后感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后感 1
昨天晚上,我按照老師的布置和媽媽一起看了中央電視臺播出的《十佳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晚會》,我被那十個少年的事跡深深打動了……
六歲,一般的孩子還在媽媽懷抱里撒嬌,黃鳳,這個不幸而又堅強的女孩,從六歲起,就用她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擔——照顧因打工受傷臥床的父親。每天夜里每兩個小時她就給爸爸翻一次身,如今已經十六歲的她,悉心照顧病重的父親已經整整十年。小男孩趙文龍,從八歲開始就每周三次推著輪椅上的媽媽去醫院做血液透析,六公里的路,每周三次,走了三年,八千多里路啊,長長的路承載著多少他對媽媽的愛和期待!成績優異、從小和媽媽相依為命的女孩高雨欣,媽媽因右手殘疾找不到工作,她就幫著媽媽在路邊賣烤串,懂事的她平時連一根烤腸也舍不得吃……
愛,甚至可以是跨越血緣關系的。年僅十幾歲的王芹秀并非爸爸的親生女兒,是被父親從路邊撿來的孤兒。當她得知這一切后,對父親的愛沒有絲毫改變,而是更加懂得感恩了。當我看到小芹秀用一分一角的零用錢給親愛的爸爸買了一雙新鞋的時候,淚水打濕了我的眼眶……
這些孩子都跟我的年齡相差無幾,可是他們的父母卻大多重病纏身,甚至有幾個孩子的媽媽已經永遠離開了他們……當大屏幕上再次出現他們的爸爸媽媽時,他們無法抑制的淚如泉涌……我也禁不住模糊了的雙眼……他們的.不幸讓我為他們難過,但是他們的堅強和對爸媽的孝心更讓我由衷地敬佩!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有“二十四孝”的故事,今有我們無數的“孝心少年”。我想,別再總是說“等我有了能力再去回報父母”的話了吧,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學習這些“孝心少年”,從點滴做起,幫媽媽做做家務,給爸爸揉揉肩膀,一個微笑,一個擁抱,難道不就是現在的我們對爸媽最好的孝敬嗎?
讓我們快快種下愛的小樹苗吧,讓它生根發芽,讓它開出孝心、善良之花,讓我們在美德這片綠蔭的庇佑下幸福的生活!
“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后感 2
每一次當我觀看中央電視臺一年一度《最美孝心少年》的時候,我總是不能自已,時而心潮涌動,時而淚流滿面。頒獎中的每一位少年那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無不令我由衷地感到敬佩,百感交集,身心如同充電般能量百倍。
今年最美孝心少年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湖北恩施馬家寨土家族少女劉倩。
12歲的她本是豆蔻好年華,可是命運卻早早的無情的奪走了人世間最偉大的愛——母愛,父親因操勞過度患上了嚴重罕見的慢性鼻竇炎。病一發作就四肢無力,頭暈腦脹,痛苦地臥床哀嚎。這么多年,小小年紀的劉倩不但要勤奮學習功課,而且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幫忙做,甚至連自家田地里的農活也要幫父親操勞。
當看到小倩在玉米地收割玉米時,不小心割傷自己手的那幕,我至今仍然記憶猶新。記者問她:“疼嗎?”小倩的回答讓相仿年紀的我驚訝萬分。她說:“沒事!就是刮傷了一點兒。”記者再問:“你會告訴爸爸嗎?”她眼里噙著淚花,沉默片刻回答說:“人家都說,兒女受傷父母的心也會疼啊!告訴他,他肯定又要擔心啦!”
她無時無刻不在為爸爸著想,卻忘記了自己的傷,自己的痛,多么懂事、堅強!而靜下想一想同齡的我們呢?也許這時候還依偎在父母的懷中撒嬌淘氣了,更有些人享受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公子、公主般的安逸生活。什么時候像小倩那般獨立自強過?什么時候體會過父母撫育我們辛苦?什么時候真正的為父母考慮過呢?我想,這正是我們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們值得好好體會和學習的寶貴地方呀!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看完這次的視頻,我真正的'感受了到皋魚說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對待父母的孝心其實也許就是父母下班后的一杯熱茶,飯桌上手藝拙劣的一道菜,父母睡覺前的一盆熱水……讓我們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平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點滴做起,從心中純樸自然的愛做起!做一名名副其實的孝心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后感 3
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源。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這句話是處事三大奇書之一《圍爐夜話》里所說的,它的意思是任何的善意都是以孝順為第一,淫邪為惡毒的源頭。經常懷有仁義孝順的心理,那么天下任何不正當的行為,都不忍心去做,所以孝是一切行為中的首位。
今天我們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其中孝女黃鳳深深地打動了我。一次意外的摔傷,爸爸高位截癱,媽媽離婚改嫁,當時年僅六歲的她獨自撐起一個家,八年如一日照顧著癱瘓的`爸爸和年邁的奶奶,十二歲時她用板車載著爸爸,帶著奶奶去上海求醫。茫茫人海中,一位12歲的姑娘推著癱瘓的父親,帶著年邁的奶奶,看到這,我不禁感動的已潸然淚下,她是多么的堅強啊!在眾多好心人的幫助下,他們來到北京武警總醫院治療,病情得到明顯的改善。
當然還有許多孝心少年的故事令我感動和震撼,他們有的貧困沒有學上,但我相信政府和社會各界好心人士會幫助他們,也完成他們自己的夢想。
‘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學’————俄國哲學家別林斯基挫折對于意志堅強的人來說是有益的砥礪,是激發斗志的源泉,對于懦弱的人來說是無盡的深淵。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天災人禍來了,是命運的安排,我們要面對現實,自強不息,勇敢努力的笑著活下去。我們以后也要關愛弱勢群體,樂于助人,人有善愿,天必佑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人生以德行天下。
“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后感 4
孝心,是天地之間最美的心。孝字,上面是老字的頭,下面是子字。從孝字就可以知道,我們應該孝敬長輩。《最美孝心少年》里面就有我們學習的榜樣。
這一年最美孝心少年里的王帥康,讓我印象最深。
今年11歲的王帥康,過早地經歷了生活的'不幸和磨難。2009年秋天,王帥康的爸爸患了嚴重的病,而去世了。在沉重的精神打擊下,奶奶患上了嚴重的心肺綜合癥。因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媽媽含淚改嫁他鄉。為了掙錢養家,年過七旬的爺爺跟隨同村的人一起打工。年幼的王帥康留在家里,承擔起照顧奶奶的重任。王帥康上小學一年級時,被醫生確診為馬凡氏綜合征。這是一種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患者身高會明顯超出常人,眼睛主要有晶體狀脫位或半脫位、高度近視等癥狀,并且常伴有心血管系統異常,嚴重者會危及生命。當爺爺提出要給他治病時,懂事的王帥康卻勸爺爺先給奶奶治病。在模糊的世界和病痛折磨中,王帥康沒有退縮,而是選擇堅強。在家里,他幫助爺爺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在學校,他刻苦學習,成績優秀。王帥康孝老愛親,堅強面對生活的事跡感動了無數人。
只有十一歲的王帥康如此堅強,我們何嘗不可以?他孝敬長輩,我們何嘗不可以?我們要學習他的精神,做一個孝順、堅強的好孩子。
“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后感 5
看到他們自強不息、陽光向上、奮發有為。通過樹立新時期孝心好少年的榜樣,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老敬老的社會風尚,弘揚社會主義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弘揚勵志成長、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
母愛。父愛,同樣是愛,生養。收養,同樣有養育之恩。親生與不親生是有區別的,但沒有區別的是撫摸的養育之恩和孩子長大后的一份孝。
在《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節目里有這樣的一個人‘王芹秀’這名字很平常甚至有點俗氣但這個少女的生活卻有點不平常,她是撿來的,她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小山村,她的養父有著重病而沒有結婚,家里有年邁的奶奶,她的養父不能干重活,所以家里的活幾乎都被年僅十三歲的王芹秀一手包攬,又是插秧的季節了,冰冷的水凍的腳發抖,但她依然堅定的不讓父親下水。
她的'家里不是很富裕,但她的父親每天都會從生活費里省出一點錢給女兒當零花錢,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去,有一天,女兒拿著攢了三個星期的零花錢去了縣里給父親買了一雙新鞋,主持人問過她‘你有沒有想要自己買一些東西嗎?’她的答案是是這樣的‘沒有’我被她的答案震驚了我原本想著她一定也想給自己買一些東西吧。
我們也要用真誠的心和深沉的愛,愛護家人,孝敬父母、孝敬長輩;為父母排憂解難、幫父母照顧弟妹、代父母擔當家庭責任。
“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后感 6
今天,我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非常感動。“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字上面是一個老,下面是一個子。這意味著孩子要孝順長輩。古人不但創造了字,還創造了中華的傳統美德。
最美孝心少年有許多,悉心照料93歲奶奶和患病哥哥的田應志、堅持多年帶著年幼弟弟妹妹上學的余雖、獨自照顧奶奶日常生活的任芳芳、捐髓救母的李佳、給漸凍癥舅舅帶去溫暖和希望的周蕊、為患病母親唱歌進入《音樂大師課》的向小康、和繼母共同撐起六口之家的堅強女孩遲凱琳、跑遍深山為爺爺采藥的“小大人”張釗、替父母分憂悉心照顧年邁外婆的姜沅昊、捐髓救父的曹胤鵬,最令我感動的`是向小康,11歲。母親患間歇性精神分裂癥,父親打零工賺錢。媽媽發病時,她一遍遍深情呼喚;媽媽病情穩定時,她給媽媽唱歌,陪媽媽看電視,給媽媽講學校的開心事。 她成了媽媽的最佳護理,成了家里的核心。樂觀的她,她還被選入北京衛視《音樂大師課》,成為楊鈺瑩的學員。
看到了這一幕,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在家里,我不是吵著買這個買那個,就是偷懶。在他們面前,我突然感覺自己很渺小。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幫助爸爸媽媽分擔一些家務,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好好學習。
最美孝心少年的孝心感動著所有人,祝愿他們的生活越來越美滿!
“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后感 7
今天下午,我們全校師生組織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
孝,這個字的結構是上面一個老,下面一個子,意思是子女要孝敬長輩。古人創造的漢字中還包含有這么多中國人博大精深的品格呀!
中國十大最美孝心少年的感人事跡使我感慨萬千,不過最令我感動的還是梁蓉的事跡。梁蓉才5歲的'時候,母親就因為突發的腦溢血而導致左半身都癱瘓了。只有右半身可以動,而且還使不上勁。不久后,爸爸就不辭而別了。小梁蓉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上了免費的幼兒園。小梁蓉在幼兒園學會了拼音后,因為媽媽不認識多少字,小梁蓉就想了一個方法,那就是用拼音代替。于是他在藥上標上a、0、e的拼音。每一個拼音都有一種不同的含義。有一次,媽媽的病情又發作了。到了上學的時候,小梁蓉也不去上學,硬要在家中照顧媽媽。在剝土豆時,因為媽媽的手使不上勁,一個土豆掉到了地上。懂事的小梁蓉看見了,怕媽媽吃到泥,就立刻撿起來吃,媽媽看見了,怕梁蓉吃了臟,便又搶過來吃,于是梁蓉和媽媽就又搶著吃。一個擁抱、一聲媽媽流露出了她們的感情。
比起懂事的小梁蓉,我是多么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她五歲就會幫父母分擔,可是我在街上不是要買這個就要買哪個。我突然想起了方明老師在演講中講到的:孝心不分大小,孝心不在遠近,孝心不論貧富。我以后一定要多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要永遠牢記方明老師的這一番話。
“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后感 8
今天上午,老師帶領我們全班同學到多媒體教室看了《眾里尋你-2013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我被這些孝心少年的事跡深深地感動,更為他們面對困境自強不息,微笑面對的精神所征服。
第一個出場的“板車女孩”小黃鳳,她爸爸高位截癱,媽媽離家出走。她推著鐵板床把爸爸帶到上海治病,給爸爸喂飯、翻身、按摩,再苦再累也不放棄……
孝心少年趙文龍,他媽媽患上了尿毒癥,每周都要送媽媽醫院去做透析3次,送完媽媽后再去上學,放學后再去醫院接。還要給媽媽洗衣做飯,家里沒錢時,為了讓媽媽吃上肉,他還去撿垃圾賣。看到這里,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心酸的眼淚。
還有何秀巡姐弟,他們的媽媽因病去世,姥姥又年邁多病。他們既要上學,又要照顧姥姥,沒錢買藥吃,就一起摘茶葉、撿破爛,看完這個節目,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那些孝心少年的身影好像一直在我眼前浮現……
我想了很多:生活在這樣的幸福家庭中的'我總是我行我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從來不會考慮媽媽的感受。有時候還會因為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飯菜這樣的小事和媽媽爭吵,有時會因為作業多而亂扔本子和筆,還有時會和姐姐爭東西吃而吵架……想到這,我改變了,我甚至覺得自己很慚愧,以后我要向這些孝心少年學習,把這些壞習慣慢慢改掉,努力學習,孝老愛親,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