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么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觀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觀后感的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篇一
感恩之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是我膽量做好自己每每我高歌這首曲子時,馬上想起了央視播放視頻的找尋最美麗孝心少年。。這歌原來是兒女唱給父母的,而今日,確是父母唱給兒女的。
教師開啟白板,使我們收看這套節目。其他班集體看過之后都淚流直下三千尺,看一下是不是能打動大家!但,接下去的事兒要我意想不到。
他的年紀跟大家一樣,只是有十二歲,但她們過得是幸福快樂的生活,而他艱苦樸素。為了更好地救得敗血癥的媽媽,他不顧一切獻出自身珍貴的骨髓,救自身的媽媽,痛疼顯而易見,但他沒有埋怨發牢騷,還是那麼頑強開朗。迄今我還記得他編的壯膽歌:
為了更好地我的媽媽我什么都不害怕
原先大白天我一個人在屋子都擔心
如今為了更好地我的媽媽我什么都不怕不怕啦
原來我一注射抽血化驗就擔心
如今抽我的骨髓救媽媽因為我不怕不怕啦
媽媽給了我生命
我想用我的骨髓救媽媽的命
我什么都不怕不怕啦
也有那姐弟倆上刀山、下火海,到山頂采荼葉摘苞米,還不遠千里入城賺錢,一上午的心力只獲得了四十一元,但她們卻心滿意足,為頭痛的姥姥拿藥,又不管不顧歇息回來。那時候,我們班全體同學都淚如雨下,為她們精神實質而打動。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沒有。孝,其實不是很難,可能是一杯開水,可能是一張成績表,也可能是給父母洗洗腳愛惜得來不易的日常生活吧!孝順自身的父母吧!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篇二
“古圣先賢孝為宗,萬善之門孝為親,禮敬尊親如活佛,成就生命大意義,父母恩德重如山,知恩報恩不忘本,做人飲水要思源,才不愧對父母恩……”父愛如山,母愛如海,父母的半輩子,都在為我們忙忙碌碌,每周、每月、每年,時時刻刻都有操不完的心。而我們能做的,就是來孝敬父母,孝敬長輩。讓他們能夠放下那顆操不完的心,健康幸福一輩子。中國人以孝為本,孝,是中國的根本。
昨天,我和父母一起觀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人——是年僅11歲,但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整個家庭重擔的女孩高雨欣。高雨欣的家住在黑龍江省望奎縣,對于她來說。暑假沒有一點兒玩耍時間,因為她要和媽媽一起為全家的生計忙碌。
在同學眼里,高雨欣是個堅強樂觀的女孩,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她就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全家的重擔。每天傍晚,在熙熙攘攘的望奎體育廣場,高雨欣和她的媽媽都會準時出現在街邊的夜市上,幫著媽媽開辦燒烤攤。“烤腸烤面筋烤肉串,烤腸烤面筋烤肉串,有,一串一塊錢。”這是高雨欣最常說的話。
她的爸爸很早就到外地打工去了,只有她和媽媽相依為命,前幾年,她的媽媽又被患有精神疾病的舅舅砍傷,右手落下了殘疾,因為右手殘疾,找不到工作,所以她的媽媽只能靠著低保和擺地攤兒來維持生計。不久后,好心人幫她置辦了燒烤攤兒,懂事的高雨欣擔心媽媽的身體,每當放學之后,就幫著媽媽一起做生意,每天都忙到10點鐘左右,即使是這樣,高雨欣的成績一直穩坐第一把驕椅,升學考試,竟然還獲得了四科全部滿分的好成績,讓人佩服。
吳林香,只有13歲的她卻勇敢地扛起一把鋤頭撐起全家。吳林香六歲時,她的父母離婚,從此她跟隨母親、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她的外公摔倒致使右手殘疾,從此穿衣、洗臉等基本的生活,均要人幫忙;接著她的外婆患腦溢血半身不遂。母親也緊跟著查出肺癌,已是晚期,雖動了手術,但已完全喪失勞動力,吃藥、打針都得人伺候。由于吳林香母親再婚,幾年前,還生下一個男孩,林香也從此多了一個弟弟。從此,她一人挑起了照顧外公、外婆、媽媽、弟弟的重擔。
20xx年,吳林香的媽媽因病去世,但是憑借著她尊老愛幼的高尚品德,讓她獲得了最美孝心少年的稱號。另外,還有,徐沁燁,邵帥、黃鳳許許多多的孝心少年,他們的家庭雖然不富裕,但是他們都明白一個道理:“百善孝為先”,“人人需要孝,孝字當頭,百孝為先”只有孝才能感染大地,感染周圍的所有人。
“諸事不順因不孝,怎知孝能感動天?”從昨天的觀看中,我明白了這個道理,另外我也不得不感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們應該學習這些最美孝心少年身上的優點,來彌補我們自己的缺點,總而言之,世界因為充滿了愛、孝、德,所以才會變得如此美麗!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篇三
伴隨著掌聲與贊嘆,夾雜著眼淚與感動,一個個樸實燦爛的笑容令人長久不忘。
——題記
20xx年,最美孝心少年在1月8日拉開序幕,一個個少年感人肺腑的故事。讓我思緒萬千。
來自內蒙古包頭的徐佳琦姐弟。八年如一日,照顧患病母親;四川涼山的彝族兄妹邱小華和邱萍萍,用稚嫩的雙手為家庭奔小康貢獻自己的力量;年僅16歲卻擁有十年采茶經驗的“茶園少女”王夢佳。面對破碎家庭,毅然選擇留下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重慶的“棒棒男孩”冉俊超與父親一起扛起家庭。用自己雙手改善生活。
而這么多孝心者中,一個“舞蹈家”吸引著我,來自山東泰安的七歲小女孩兒小俊熙患有嚴重狼瘡性脂膜炎,他的左腿萎縮嚴重,但他卻將“熱愛跳舞”四字刻在心中,跳舞時和常人無異,踏著輕快的節奏,活力四射,鏡頭面前。小俊熙跳舞十分沉醉,始終保持快樂的樣子,為了不讓腿再萎縮小峻熙不論刮風下雨都在熟悉的那條街上跳舞。有時峻熙奶奶常常因為小峻熙的腿傷心,而體貼的小峻熙也會時常做鬼臉逗奶奶開心。身殘志堅的小峻熙用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感染著所有人。
這些不畏艱難,踐行孝心,以樂觀的心態和稚嫩的肩膀扛起全家希望的感人事跡。用實際行動彰顯了榜樣力量,孩子們用孝行善舉喚起人們對家人和社會的強烈責任感,樹立了尊老敬長。不畏逆境,樂觀向上的精神。
含苞待放的花朵,終將挺過嚴寒,迎來屬于自己的春暖花開。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篇四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孝”這個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就是告訴我們要孝敬長輩,愛護兒童。
今天,我們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儀式,看完之后,我的心靈被這些孩子的孝意之心感動了!
其中最令我震顫的是一個名叫黃鳳的女孩,住在重慶,家里經濟條件很不好,在她6歲時,父親不幸摔傷,動彈不得,母親因此離開了他們當她聽說大城市上海能治父親的病時,他就讓焊工幫她焊了一張大鐵床,她就用這張大鐵床推著父親,帶著失明并且高齡的婆婆去上海治病,在無數好心人的幫助下,到達了離她家有五百多公里的上海。黃鳳她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把我感染了!
再想想我們,在家里是“小皇帝”,是“小公主”,每天飯來張口,衣來伸手,6歲正是我們在父母懷抱里撒嬌的時候可黃鳳卻要承擔起家庭的重擔,維持家庭經濟的來源。還推著一輛大鐵床向上海走去,這一路上,她的腳可能磨出了血泡,她的雙手也許有了很多老繭,但她總是樂觀的面對,在挫折面前永不低頭。而我們呢,現在想想還真有點自愧不如!
黃鳳當時才年僅6歲呀,本該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一個溫馨的家庭,可是,她這些都沒有,只有艱苦的童年,磨難是最好的老師,正是這些磨難,使得黃鳳變得如此堅強,讓她成為了家庭的頂梁柱!相反,我們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擁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父母為我們做的,好像都是理所當然的!
文圣孔子曾經說過:“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是呀,孝,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
讓我們引領未來,讓我們爭做最美孝心少年,因為孝意永駐!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篇五
主持人是:白巖松和歐陽夏丹。有十個孝心少年。
一個小女生,他的爸爸不能走路,聽說一家醫院治療的很好,就去了。醫生說不行了,武警來幫忙。現在已經快好了。這個小女孩叫黃風。
一個小男生,八歲就給媽媽治病,小男生的媽媽快樂,他就幸福。五年的時光給了媽媽,這一個小男孩的名字叫做趙文龍。
小女孩,在弟弟的眼里,即使姐姐,又是媽媽。長大了相當醫生,給他的媽媽治病。她的媽媽去世了,他在光盤后面寫了四個大字“我的媽媽”。小女孩叫吳林香。
小女孩的媽媽病了,但還是給他做十字繡。兩個月以后,十字繡完成了。他不想讓媽媽離開自己,她的幸福是媽媽活著,可是不幸去世了。這個小女孩叫徐新華。
弟弟和姐姐干活,奶奶的頭痛病又犯了,姐弟倆被上四十多斤的東西,到頭來卻換來四十多塊錢。弟弟寫了許多關于媽媽的詩。這個小女孩叫林章羽,弟弟叫何雨巡。
一個小女孩,八歲媽媽的手就不行了,就開始干家務活。他叫高宇欣。一個小女孩,他就覺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很珍貴。只要媽媽開心,他就開心,那年的生日禮物是全家福。她叫路玉婷。
一個小女孩,她的媽媽生病后,就開始干活。他已經失去了爸爸,不能再失去媽媽了,他的同學經常幫他。她叫龍花。
一個少年,媽媽得了病,要馬上做移植手術,那個少年,自己給媽媽捐骨髓。他成了的學生,他愛美術,他叫邵帥。
一個女生,他多做家務活,他的爸爸就少做一些家務活。又用了自己的零花錢買了一雙鞋子給了父親。它的名字叫做王芹秀。
我覺得這些人很棒最美孝心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篇六
按照老師的要求,10月10日晚上8:05我和爸爸媽媽準時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中央一套播出的20xx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
隨著評委們推尋出的十位最美孝心少年的陸續出場領獎,他們的孝心事跡漸漸的展現在我們眼前。自己患有先天性血管瘤卻要每天照顧患病媽媽的5歲女孩;看到用拾撿的廢棄材料為高位截癱的爸爸制作電腦架,幫助他開網店創業的陽光大男孩;看到了自己曾面對死亡卻與患病的母親不離不棄,夢想20年后成為一名廚師的堅強小姑娘;還看到了用勤奮撫慰重病的母親,用堅強安慰失去親人的父親,用琴聲延續著中華民族上千年孝行天下傳統美德的提琴女孩,他們面對艱苦的生活環境和家庭的不幸自強自立、勤儉節約,刻苦求學、樂觀向上、孝敬老人、愛護兄妹,很小就挑起家庭的重擔。他們真實感人的生活故事讓我和媽媽爸爸不時地流下感動的淚水。
看著他們的生活遭遇和堅強的意志,想想自己更覺得應該向他們學習,珍惜生活、懂得感恩,要勇敢的面對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晚會上,愛心人士給了每位最美孝心少年十萬元的捐助,實實在在的幫助他們改善生活,
看到這我真為他們感到高興。爸爸說自助者人助之,遇到困難只有自己不氣餒、不放棄,自強不息才會有更多的人幫助你。
另外我還覺得平時我們節儉一些,少吃一些零食、少買一些玩具,盡自己的能力多幫助身邊生活困難的人,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美好的。
總之這個節目讓我啊收獲很大,真正讓我理解了感恩和自強這兩個詞的意思。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篇七
最美麗孝順的年輕人自強不息、陽光向上、奮發向上的精神,為我無憂無慮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觸動。一想到過去,我就深感慚愧,因為我只關心吃喝玩樂,很少考慮父母的感受,家務也不夠主動,做的也不多。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以十大最美麗的孝順少年為榜樣,孝敬長輩,感恩父母,為長輩帶頭,為父母解決問題,努力成為一個內心真誠、愛得火熱的最美麗的孝順少年!
"烤面筋,烤肉串,烤香腸!"每天傍晚,在熙熙攘攘的王魁體育廣場前,總能聽到一個十一歲小女孩的稚嫩哭聲。這個聲音來自黑龍江省望奎縣第三小學11歲畢業生高雨欣。高雨欣是一個很有能力的女孩。在同學眼里,她是一個樂觀自信的女孩。在媽媽的眼前是一個懂事聽話的孩子;老師面前是一個成績優秀的好學生。
每天晚上,在熙熙攘攘的王魁體育廣場前,高雨欣和媽媽準時出現在街頭夜市。十一歲是女生愛哭愛笑愛打扮的年紀,高雨欣不行,因為她想幫媽媽在王魁體育廣場前的夜市賣燒烤,不管刮風下雨...
高雨欣在一個悶熱的夏夜買了烤面筋、烤肉串、香腸,一邊賣給路人、路人。哦,天哪!高雨欣烘焙的時候不小心燙到了手指。記者問她疼不疼,她淺淺一笑,說:“沒事。”如果這件事換成小時候的我,我肯定會哭,讓媽媽安慰我,哄我。
高雨欣一邊幫媽媽賣燒烤,一邊沒有耽誤學習。她期末考試也考了全縣第一。她真是一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她也是我們在生活中學習的榜樣!
因為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要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孝敬父母,不是給他們買房買車買高端智能手機,而是給他們解決問題,做一個繼承“萬德之中孝為先”傳統美德的中國孩子!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篇八
近日,我在網上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晚會。
在無數次的海選之后,一共選出了十位“最美孝心少年”:黃風、趙文龍、吳林香、徐沁燁等人。
在這些人里,大部分都是父母離異或失去父母的孩子,他們也都和我差不多一樣,都是十幾歲的孩子,而他們卻做出了這些不平凡的事跡,所以他們使我十分的敬佩和感動。在這十位“最美孝心少年”立,最令我感動的是黃鳳。
在這個家里,她的父母離異了,母親離開了家,只留下了雙目失明的奶奶,在干活時摔了下來無法自理的爸爸和當時僅有5歲的小黃鳳。小黃鳳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也是這家里唯一的希望,而這個僅有5歲的小黃鳳卻悄悄的做了一個決定:她要推著這個家往前走。于是他勤工儉學,努力賺錢。終于,黃鳳在12歲的時候看到了希望,她從附近的村民得知上海的醫療水平很好,可以到那里去看看能不能治療好父親,就打造了一個鐵床,帶上爸爸和家里僅存的27元,出發了。一路上,有好心人捎了她們一段,有好心人給她們送了口飯,也有好心人讓他們住一宿,就這樣,一路坎坎坷坷的到了上海。可到了上海連續走了好幾家醫院都說不行,使黃鳳無奈的又一次將車推了回去。在后來了五年中,黃鳳幾乎是家—學校—醫院三點成一線的來回奔波,而且每夜都睡不好覺,因為每隔兩小時就要給父親翻身。當我看完了這段紀錄片后,我的眼睛竟然落下了淚水。
這種場景一次又一次的顯現在我的眼前,讓我十分感動。
在看完《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典禮之后,我明白了:“百善孝為先。”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篇九
“我曾做過這樣一個夢,我夢見爸爸站起來了!”這是十六歲的梁唯月一直以來最大的夢想,盡管沒有機會實現,但她一直努力堅持著。
在她很小的時候,媽媽就離世了,但命運的齒輪并沒有停止轉動,她的爸爸在工作時從高樓摔下導致下半身癱瘓,而弟弟的耳朵天生失聰。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中,梁唯月選擇了樂觀的生活下去。每天細心地照顧躺在床上的爸爸,當弟弟想媽媽了,她會強忍著思念的傷痛告訴弟弟:“你還有我!”。一天一天的過去,如今,梁唯月要上高中了,她想自己賺錢租房子把家人接過去和自己一起住,方便照顧。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她每天去工地上搬磚,一天兩千多塊,本應潤滑的小手上沒多久就布滿了老繭。在梁唯月身上,過早地背負了我們同齡人不該承受的壓力與責任。但,每當她踩著椅子望向屋內時,我從她的眼中看到了希望!
和梁唯月相比,我感到了深深的慚愧與自責。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愛,有正常的物質保障,是家人眼中的小公主。正是因為這種強烈的家庭優越感讓我不知道滿足,一點不滿意便牢騷滿腹,責怪爸爸媽媽,而唯一沒想到的是自己的問題。看過梁唯月的事跡以后,我想,我要懂得珍惜,知足常樂,我們的親人不可能陪伴我們一輩子,也沒人有義務要對你好一輩子,什么事都要靠自己去努力。于是,條件優越卻還不知足的我與條件艱苦還積極樂觀的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所以,我要感謝給予我生命的父母,感謝嘔心瀝血教育我成才的老師,還有一切關心我的人們。我更要努力學習,不要做溫室中的花朵,不斷地超越自我,用實際行動回報那些為我付出的人們。感謝上天給了我優越的環境,我會在優越的環境中創造出更加優秀的成績!
我做了這樣一個夢:長大了,我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我擁有了一份好的工作,于是我把梁唯月一家接來和我住到了一起。通過治療,梁唯月的爸爸站起來了,弟弟能聽見我們的聲音了,通過努力我們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其實,夢想是指引我們飛翔的翅膀,插上夢想的翅膀讓自己去飛翔。不管前方有多么泥濘,多么艱辛,我們都會為了我們最初的希望而勇敢地走下去。追逐明天升起的太陽,追逐翱翔在天空中的希望!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篇十
12歲在許多人眼里,還是每天在家里安安心心玩耍的年紀,可對于重慶市忠縣馬灌鎮中學的吳林香來說,12歲,意味著是大人了,要承擔起家庭的重任。
20xx年,小林香的父母離婚,6歲的她隨母親生活。20xx年母親與繼父再婚,生下弟弟。然而,好景不長,外婆突發腦溢血全身癱患,臥病在床;母親也被確診為肺癌,而外公,右手殘疾,當時年僅12歲的吳林香,就這樣成了家里的頂梁柱。
吳林香每天早上5點起床,先給弟弟穿衣服,再給外公外婆穿衣服,如果有人問她每天這樣累不累,她總會說:“想著累,做起來不累。”
照顧家庭是繁重而又壓抑的,村民們看了都為她心疼。母親臥病在床的那段時間,小林香依然積極樂觀,她心里想著:只要好好照顧媽媽,媽媽是會好起來的。然而,20xx年年底,小林香最親愛的媽媽,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小林香在媽媽生前唯一的錄像后面,認認真真地寫下來幾個字:我的媽媽。
小林香在這樣悲慘的生活中,能夠依然保持樂觀,積極地面對生活,即使是大人也難以做到,更何況是一個12歲的小姑娘!比起小林香來,我們平時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又算什么呢?我們為什么不能像小林香那樣積極樂觀呢?生活中的小困難、小挫折就算是讓我們這些溫室里的小花朵經歷的一點小風雨吧,“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同學們,讓我們學習小林香的樂觀、堅強、孝順,做一個積極向上,心懷感恩的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篇十一
由中央電視臺打造的又一傳遞正能量的大型公益節目——《眾里尋你——尋找最美鄉村少年》于20xx年11月8日在中央電視臺播出。我看了之后一是被那些孩子的孝行所感動,一是為那些命運多舛的孩子感到慶幸,他們的生活雖然困頓,但是他們的精神世界卻是非常的富有,這些曾經的經歷將銘記在他們的內心深處,生發出道德的種子,開出鮮艷的道德之花,在陽光下煜煜生輝。
由央視策劃并啟動的大型公益節目《眾里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經過前幾個月的發動和申報,最后從上報上來的600多個孝心感人事跡中選出100位候選人,再由閆肅等10人組成的特邀委員會好中選優,最終確定10人為20xx年度最美小心少年,另外20位為特別關注孝心少年。
說實在的,我一個大老爺們不喜歡流淚,但是我最終也沒有能控制住自己,眼淚在一次次的視頻回憶中總不自覺的留下來,對于那些孩子來說,他們所經歷的對他們來說都不算什么,唯一讓他們牽掛的是親人,如何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既照顧好親人,安頓好生活又不耽誤自己的學習,成了他們一直思考的內容,匆匆的腳步努力在延長幸福的時光,走出了一個個感天動地的孝心事跡。
“百善孝為先”。什么是孝行?這600多個感人的事跡是最好的說明,或許,不止這些,還有更多,我們應該期待更多。
今天我們提倡孝道,大力弘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卻一直囿結在說教的怪圈。老師一味的空洞說教,讓孩子學會了選擇性遺忘,家長的說教卻在自己的言行中土崩瓦解。其實不需要的過多的說明,孝道很簡單,就是那種從內心深處迸發的最為樸素最為純真的親情,并由之主導的行為就是孝道,從有孝心到有孝行,自然的流露,不加任何的雕飾,這就是孝道。大到救人,小到一句問候都是孝道的內容。不僅對自己的家人,還能推及他人,這也是孝道。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孝為德之本。我們的社會已是千瘡百孔,病入膏肓了。什么官二代、富二代充斥的人們的眼球,什么拜金主義,什么享樂主義*屁理論,讓每一個人都變得浮躁。過去的那種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一家包餃子,前后左右鄰居吃的民俗已是離我們遠去了。我們倡導孝道,就應該從自身做起。
學校是開展德育的最佳場所,作為老師,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有能力有責任做好學校的德育工作。
德育的途徑有很多,我覺得活動是最好的載體之一。上好一節品德課,說是一種方法,能讓學生明理,但僅僅明理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導行。每個村子都會有一些空巢老人或者孤寡來人,我們可不可以把課堂搬到他們的家里,幫助他們打掃到掃衛生,拾掇拾掇院子,走出教室,德育才會有更好的實踐天地。
育人不僅是智育,更多的應該是德育,在每一個孩子心中種下德的種子,小心呵護精心培育,不久的將來,當我們老去時,我們能享受到的也是我們今天所努力實現的。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篇十二
今天,我飽含深情,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節目催人淚下,發人深省!
最令我感動的是吳林香小朋友的事跡了。在小林香媽媽肺癌晚期,面對癱瘓在床的爺爺、雙目失明的奶奶和年幼無知的弟弟,她用弱小的身軀支撐了整個家。忙農活、干家務、做飯、煎藥、照顧弟弟……里里外外,無微不至,只有在夜深人靜時,疲憊不堪的她才能攤開書本……小林香苦不苦?苦!累不累?累!但小林香堅定地說:“媽媽將我養大,我要回報!”苦難并沒有壓彎小林香的脊梁,她始終堅定、樂觀、微笑!
深秋的早晨六點鐘,天蒙蒙亮,爸爸媽媽小心翼翼的起床,今天的我,卻早早醒了,我知道,他們起床,是為了一家的生計奔波,他們小心翼翼,是怕驚醒沉睡的我,但是今天的我,卻怎么也睡不著了,仿佛一夜之間,我成長了許多,也成熟了許多,林香的身影始終在我眼前浮動。從小到大,父母為我付出太多,我卻沒為父母做過什么。以后,父母累時,我會奉上一杯熱茶;家里凌亂時,我會拿起掃帚;上學時,認真聽老師的話,好好完成作業,一句“爸爸媽媽我愛你們”,都是對他們的報答,也是對孝道的詮釋!
父愛如山,母愛如水!我要把女兒的愛,化作一股清泉,滋潤父母的心田;我要把女兒的愛,變成一縷清風,拂去父母額頭的皺紋;我想做一把大傘,為父母遮風擋雨;我更要把這份愛,化為陽光雨露,灑向大地,灑向人間!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篇十三
13歲本應是無憂無慮的年紀,趙文龍卻因為家庭變故,使這個小小少年過早地承擔起家庭的重擔。
家住昆區少先路31號街坊的趙文龍,是包鋼八中初2五班的.學生,趙文龍的母親李英從小患有脊椎裂,不能行走。20xx年,又被查出患上尿毒癥。如今,李英只能依靠每周三次的血液透析維持生命。因為無法承擔家庭的重負,20xx年趙文龍的父親選擇了離婚。從10歲起,趙文龍就用稚嫩肩膀扛起了一家之主的重擔。面對生活的艱難,他從不抱怨,讓媽媽快樂是他最大的心愿。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
我們都知道,可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黃鳳。吳林香。邵帥。龍花。徐沁樺。趙文龍。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可他們真正做到了。我們是溫室里的花朵,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又怎么能體會他們對父母親的那份愛那顆孝心。
他們只是一個個普通而平凡的人。學生,但他們卻有著不平凡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