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過往階段內情況的深入分析與研究,提煉出具有指導性的結論。它是一份全面、系統的書面材料,通過它,我們能夠清晰地回顧以往的學習與工作歷程,汲取經驗教訓,為未來的發展指明方向,是時候細心撰寫一份總結了。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些有關于科技之春活動總結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技之春活動總結【篇1】
根據教育局《關于開展第xx屆“科技之春”進校園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從三月份起,我校認真開展為期一個月的“科技之春”進校園節活動,通過活動中使學校逐步形成“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風氣,培養了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了小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現將開展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抓落實、求實效
我們學校成立了科普月科普進校園活動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副校長任副組長,由少先大隊牽頭,組織班主任和科學課教師參加,領導小組負責活動安排,制定計劃,總結經驗。同時配套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各項活動都做到了定時間、定內容、定責任人,有計劃、有安排、有過程記錄、有經驗總結。完善了過程管理和檔案資料管理,總結了經驗教訓,促進了活動的有效開展。
二、明確目標內容,科學組織各項活動
在宣傳活動中,我們始終以形成“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良好風氣為指導思想,以宣傳普及科學文化知識為核心,用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
三、深挖活動內涵,務求活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
(一)開辟專欄,大力宣傳
利用學校宣傳欄開辟“科普園地”、利用國旗下講話、黑板報、科學課、懸掛的有關科學的名人名言向學生廣泛宣傳科普知識,比如,我
國取得的一些科技成果(如神舟系列飛船升空、兩彈爆炸、水稻大王袁隆平、超導、納米技術等)、z新科技動態等,并召開科普知識專題講座。通過廣泛的宣傳,讓學生了解了更多的科技知識,營造了濃郁的科技氛圍。
(二)開展豐富的科普活動
1、開展科普知識宣傳展覽活動。利用學校櫥窗開展科普圖片展覽;利用各班黑板報科學知識;利用學校廣播普及科學知識,多渠道、多形式地在師生中倡導熱愛科學、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精神。
2、利用學校優質的多媒體資源,根據學校計劃在電教室播放了科普知識宣傳影片。讓學生更直觀的了解到科普知識和科普技能,培養了學生熱愛科學。
3、在師生中開展科普征文比賽。以“學科學用科學”為主題,組織4—6年級學生參加了征文比賽,讓學生記錄身邊或日常生活中對科學的感性認識。此次征文涌現出來很多的優秀作品,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科學的熱愛之情。
4、組織開展科技手抄報、科技小制作、科技幻想繪畫等項目的比賽。在各班宣傳的基礎上組織學生積極踴躍參加手抄報、小制作、幻想繪畫比賽活動,活動共收到學生作品百余幅(件),43名學生獲獎。使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提高基本技能、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5、小學生科學知識競賽。學校組織近百名學生開展科普知識競賽,本次競賽題目范圍廣、內容豐富,為學生提供了一次展示自己豐富科普知識的機會,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科學、熱愛科學并懂得了科學。
通過這次活動的順利實施,我們也積累起了更多的.經驗,我們會在以后的科學教學和科技活動中引導孩子們親近自然,感受科學,養成熱愛自然的情感和不斷探究自然的興趣;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逐步養成科學思維方式,發展科學思維能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科學的態度,感受科學、科技與社會的關系,發展應用科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有關問題的能力。
科技之春活動總結【篇2】
今年,我縣按省、市關于舉辦“科技之春”科普活動的通知精神,結合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圍繞縣域經濟發展和提高全民科技素質,精心部署,周密安排,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
一、提高認識,加強科普宣傳活動組織領導
為了加強對科普宣傳活動的組織領導,我縣成立了由分管副縣長為組長,科技局局長、科協主席為副組長,縣級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科普宣傳活動領導小組,負責活動的組織協調、工作安排和具體實施。縣科技局作為“科技之春”科普活動主要責任單位,及時制定實施方案,建立工作機構,提供經費保障,以確保活動順利開展。
二、統籌安排,營造科普宣傳活動輿論氛圍
我縣圍繞“創新驅動、引領發展”這一主題,進行統籌安排、精心組織,積極動員全社會力量,以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為宗旨,大力推廣科技成果,普及科技知識,提高全民素質。活動中共出動科技人員1000余人次,發放科技圖書、資料5萬余份(冊),展銷大宗糧油優良品種、中藥材、干果苗、特色農副土特產品等70余種,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82期,參訓人員達6000余人次,義診病人1500余人,參加科技創新大賽活動青少年達1.8萬人,在全縣掀起了科普宣傳活動熱潮。
三、精心組織,確保科普宣傳活動取得實效
一是繼續在縣電視臺開辦《紅土地》科普專欄,傳播農經信息、實用技術,報道致富典型、特色產業發展電視節目12期,深受全縣老百姓歡迎。二是加強信息化建設,利用縣、鄉、村三級科技信息服務網絡,及時準確地把技術、信息傳遞給農戶,架起了聯接企業和農民與市場的“互動橋”。三是充分發揮農業科技“110”作用,接受科技咨詢120余人次,實現了“農業與科技”、“專家與農戶”的對接,提高農民科學種田水平。四是按農事季節編印《農村科技信息指南》、《科普小常識》、《實用技術》等資料發放到農村,指導農業生產和產業發展。五是邀請縣內各行業專家深入銀木耳種植基地、茶葉生產基地、天麻栽培基地進行技術指導服務,讓企業和農戶掌握新技術、新方法。六是組織相關業務人員深入企業就項目申報、實施管理、知識產權保護等進行業務指導,提高了企業科技項目的管理水平和知識產權意識。七是組織科技小分隊走村入戶開展技術服務,宣講惠農政策,發放科普資料,切實解決了農民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八是協同衛生、計生部門深入鄉鎮開展送健康惠民活動,發放各類衛生資料5000余份,免費發放藥品30余種,義務就診1500余人次。
通過開展“科技之春”科普月活動,全縣掀起了學科學、用科學、愛科學、信科學的熱潮,全民的科普素養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科技之春活動總結【篇3】
今年,我縣按省、市關于舉辦“科技之春”科普活動的通知精神,結合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圍繞縣域經濟發展和提高全民科技素質,精心部署,周密安排,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
一、提高認識,加強科普宣傳活動組織領導
為了加強對科普宣傳活動的`組織領導,我縣成立了由分管副縣長為組長,科技局局長、科協主席為副組長,縣級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科普宣傳活動領導小組,負責活動的組織協調、工作安排和具體實施。縣科技局作為“科技之春”科普活動主要責任單位,及時制定實施方案,建立工作機構,提供經費保障,以確保活動順利開展。
二、統籌安排,營造科普宣傳活動輿論氛圍
我縣圍繞“創新驅動、引領發展”這一主題,進行統籌安排、精心組織,積極動員全社會力量,以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為宗旨,大力推廣科技成果,普及科技知識,提高全民素質。活動中共出動科技人員1000余人次,發放科技圖書、資料5萬余份(冊),展銷大宗糧油優良品種、中藥材、干果苗、特色農副土特產品等70余種,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82期,參訓人員達6000余人次,義診病人1500余人,參加科技創新大賽活動青少年達1.8萬人,在全縣掀起了科普宣傳活動熱潮。
三、精心組織,確保科普宣傳活動取得實效
一是繼續在縣電視臺開辦《紅土地》科普專欄,傳播農經信息、實用技術,報道致富典型、特色產業發展電視節目12期,深受全縣老百姓歡迎。二是加強信息化建設,利用縣、鄉、村三級科技信息服務網絡,及時準確地把技術、信息傳遞給農戶,架起了聯接企業和農民與市場的“互動橋”。三是充分發揮農業科技“110”熱線電話作用,接受科技咨詢120余人次,實現了“農業與科技”、“專家與農戶”的對接,提高農民科學種田水平。四是按農事季節編印《農村科技信息指南》、《科普小常識》、《實用技術》等資料發放到農村,指導農業生產和產業發展。五是邀請縣內各行業專家深入銀木耳種植基地、茶葉生產基地、天麻栽培基地進行技術指導服務,讓企業和農戶掌握新技術、新方法。六是組織相關業務人員深入企業就項目申報、實施管理、知識產權保護等進行業務指導,提高了企業科技項目的管理水平和知識產權意識。七是組織科技小分隊走村入戶開展技術服務,宣講惠農政策,發放科普資料,切實解決了農民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八是協同衛生、計生部門深入鄉鎮開展送健康惠民活動,發放各類衛生資料5000余份,免費發放藥品30余種,義務就診1500余人次。
科技之春活動總結【篇4】
中共西安市臨潼區仁宗鄉委員會
西安市臨潼區仁宗鄉人民**
為全面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科學素質,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加快打造“雜果之鄉、生態之鄉、人文之鄉、和諧之鄉”,著力推動實施“生態農業立鄉、特色產業富鄉、林權改制活鄉、重點項目興鄉、文化旅游強鄉”的發展戰略,按照市委辦公廳、市**辦公廳《關于開展第十九屆“科技之春”宣傳月活動的通知》(市辦字〔2011〕4號)、區委辦公室、區**辦公室《關于開展第十九屆“科技之春”宣傳月活動的通知》(臨辦字〔2011〕10號)和西安市臨潼區“科技之春”宣傳月活動組委會辦公室關于印發《第十九屆“科技之春”宣傳月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臨科宣組辦發〔2011〕1號)的統一部署,仁宗鄉黨委、**于3月20日起至4月11日組織相關人員深入基層,有針對性地開展了為期23天的內容豐富多彩、宣傳形式多樣的仁宗鄉第十九屆“科技之春”宣傳月活動。此次活動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促進重點區域突破”為主題,以貼近群眾、貼近基層、貼近生活為原則,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春耕生產、農業實用技能培訓、抗旱救災及疫病防治技術普及等為重點內容,緊緊圍繞我鄉現有的主導產業和“一村一品”有關項目,在全鄉掀起了“愛科學、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熱潮,達到了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普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的目的。現將此次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1、 我們要高度重視,密切配合,精心組織實施。
仁宗鄉黨委、**高度重視本屆宣傳月活動,下發了《中共西安市臨潼區仁宗鄉委員會西安市臨潼區仁宗鄉人民**關于開展第十九屆“科技之春”宣傳月的實施意見》(臨仁字〔2011〕8號),成立了仁宗鄉第十九屆“科技之春”宣傳月活動領導小組,組長由鄉黨委書記范相輝擔任,副主任由鄉長常文婷擔任,成員由4個分管領導組成。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鄉鎮黨政辦公室,主任由鄉鎮黨委副書記李梅梅擔任。3月17日,仁宗鄉第十九屆“科技之春”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會上對仁宗鄉本屆“科技之春”重點活動進行逐一安排部署,層層動員,夯實任務和職責。
開展宣傳月活動以來,我鄉認真組織,密切配合,精心安排好每次科普宣傳活動,領導小組成員高度重視,經常親臨活動現場指導工作,使得各項宣傳活動順利開展,確保每次宣傳活動達到預期的效果。據統計,此次活動中共出動宣傳車輛1輛,設立咨詢服務點12個開展西紅柿栽植技術、核桃雜果豐產栽培、土雞養殖、生豬養殖、小麥疾病管理等技能培訓和宣傳,懸掛科普宣傳橫幅標語19條,展出科普展版、版報16塊,放映科教電影2部,印發各種科普資料0.9萬份,圖書2000余冊。
40多名科技人員參加了活動,對近萬名干部群眾進行了宣傳教育。75%的群眾直接或間接接受了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了我鄉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
二、“科技之春”宣傳月重點示范活動開展的情況與效果
本屆宣傳月活動期間,我鄉共開展4項各類重點示范活動,重點開展了面向農民群眾、中小學生及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的科普宣傳活動。
(一)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活動
3月24日,區科技局、區科協、仁宗鄉**聯合在仁宗鎮茨林村召開番茄種植技術培訓會。區域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衛建軍和區域科學技術局副局長楊爭良應邀參加了培訓會議。西安金棚種苗****高老師從選種、育苗、疏果、施肥、澆水、病蟲害防治、植株管理、品種嫁接等方面為仁宗鄉廣大群眾講解西紅柿栽培相關技術要領。
3月25日,我鄉組織3名技術骨干,深入到我鄉土橋村和玉川村,走進田間地頭,分別就核桃樹復剪、新建果園指導、春季果園管理、花期防凍及授粉技術及抗旱保收等農民急需的生產和生活知識,扎實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通過分類和重點引導,使群眾掌握實際技能和知識,促**眾提高致富能力和水平。
3月28日至29日,我鄉抽調9名科技示范戶和鄉村能人成立實用技能小分隊,結合我鄉畜牧產業發展的需要,奔赴村組、田間地頭,采取進村入戶現場培訓、舉辦培訓班、展示宣傳板面、印發宣傳資料等形式,先后在仁宗、黃灣、茨林、張南幫等村開展以土雞養殖和生豬養殖為主的科技宣傳和培訓,并組織相關專家開展了以畜禽良種、飼養、秸稈青貯及疾病防治技術為主要內容的畜禽養殖技術宣傳活動,先后舉辦各類培訓班6期,培訓1200人次,印發宣傳資料5000余份。通過活動的開展,廣大農民的養殖技術得到了顯著提高,也得到了群眾的好評。
4月4日至8日,區石榴產業研究會會長柏永耀在我鄉對各村石榴種植戶進行優質石榴條修剪和嫁接,并給村民講授種植技術。
(二) 扎實有效的“三下鄉”服務
4月6日,鄉婦聯和鄉關工委分別組織鄉婦女之家成員和鄉關工委成員,以農村婦女學校為陣地,以創建社區示范家長學校為載體,深入農村、社區開展科技培訓、宣傳服務活動,受到了廣大婦女同志和家長的好評。
4月11日上午,仁宗鄉組織鄉農業科、財政所、計生服務站、綜治辦等10余名工作人員,在村組干部的支持和配合下,在土橋街道設立仁宗鄉第十九屆“科技之春”活動宣傳點向廣大群眾宣傳科技知識,開展科技咨詢和發送科技資料等活動。期間,鄉農業科同志就農民群眾關心的雜果栽植增產、蔬菜種植、小麥田間管理等問題向廣大群眾進行了耐心講解;鄉財政所的同志向群眾詳細介紹了農機直補、摩托車下鄉、家電下鄉的辦理程序;鄉計生服務站同志結合二季度的“三查”工作,就計生、婦幼保健和日常飲食保健等方面知識給廣大群眾做了細心講解,并發送部分計生用品;鄉綜治辦的同志宣傳講解了安全生產、反邪教、反恐、防盜、森林防火知識。本次活動共發放各種科普資料和專業技術資料近400份(冊),展示科技展板6塊,贈送科技圖書50冊,開展科技咨詢服務116人次,深受群眾好評。
(三)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
3月31日,針對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需求,我鄉與土橋初中合作舉辦“科教電影進校園活動”,通過**《宇宙人生真相》和《宇宙探秘》等科教電影,有效激發了學生們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此外,我們還積極開展“小發明、小試驗、小創新科普活動”,鼓勵轄區內中、小學組織青少年參與該活動,引導青少年養成良好的科學用腦和動手習慣,掌握獨立思考、勤于動手的科學方法,樹立團隊合作意識和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
(4) 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教育活動
按照《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中對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的要求,以提高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的科學決策、科學管理、健康素質和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做好工作的能力為重點,4月6日,我鄉組織全鄉干部通過遠程教育平臺**了“低碳經濟與‘兩型社會’建設”的專題科普報告。報告主要從氣候變暖對人類發展帶來的影響和挑戰,闡述了低碳經濟的背景由來、概念及基本內涵,介紹了當今世界低碳經濟的發展形勢和我國的應對措施,闡述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有關知識。科普報告內容詳實、生動、通俗易懂,贏得了全鄉干部群眾的熱烈掌聲。
總之,我鄉第十九屆“科技之春”宣傳月活動在區科技局、區科協的正確指導下,在仁宗鄉黨委、**的堅強領導下,雖已圓滿結束,取得了顯著成績,收到了一定成效,貼近群眾、貼近實際,群眾性、社會性科普突出,活動主題突出,針對性強,但仍存在諸多不足。在今后工作中,我們將積極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提高認識,開拓創新,緊緊圍繞我鄉著力打造“雜果之鄉、生態之鄉、人文之鄉、和諧之鄉”、奮力推動實施“生態農業立鄉、特色產業富鄉、林權改制活鄉、重點項目興鄉、文化旅游強鄉”的發展戰略的工作思路,進一步探索和創新科普宣傳的內容和形式,進一步整合社會科普資源,健全和完善科普組織網絡,把科普工作同仁宗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力求使“科技之春”這一科普品牌成為統籌仁宗科學發展、推動實現開放辦鄉的重要平臺,為推動全鄉經濟發展和促進社會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
中共西安市臨潼區仁宗鄉委員會
西安市臨潼區仁宗鄉人民**
二0一一年四月十二日
科技之春活動總結【篇5】
xx市科技教育領導小組:
為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普及法》和xx省《科學技術普及條例》,加強科普宣傳,推廣普及科學技術,進一步提高全民科學思想及科技素質,根據市委市**關于在全市開展20xx年度“科技之春”科普月活動的通知精神及活動安排,我委開展了以“科技進企業”為主題的科普宣傳活動,結合工業行業實際,向企業大力宣傳國家現行產業技術政策,推廣工業節能、環保、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發展等方面的技術經驗,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一、明確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國家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農村改革發展、圍繞廣大群眾實際需求,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加強科普宣傳,推廣科學技術,進一步提高全民的科學思想和科技素質,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創建和諧社會,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增強全市人民依靠科技脫貧致富的能力。
二、精心組織安排
市經信委高度重視,確定了分管領導,并指定有關部門負責這項工作。下發了《關于開展科技進企業活動的通知》,要求各區市縣經信局精心準備,落實專人會同當地科技、科協、工會、勞動保障等部門,制定好活動方案,落實好活動措施,認真開展好“科技進企業活動”。各區市、縣經濟和信息化局有關負責人親自參加了活動。
三、突出工作重點
以“科技進企業”為主題,緊緊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開展挖潛革新、技術改造、安全生產、技術培訓、崗位練兵和技能競賽等活動,努力培養企業的科技意識,增強科技理念,提高科技水平。大力向企業宣傳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結合工業行業實際,向企業大力宣傳國家現行產業技術政策、行業發展政策,著重宣傳推廣了工業節能、環保、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發展等方面的技術經驗,指導企業大力開展資源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做好節能減排工作。
四、宣傳成效顯著
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網絡、黑板報、傳單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報道,營造良好的**氛圍,吸引社會各界來關心、支持和參與。此次活動,全市經貿系統共有82名機關干部參加,出動車輛142余臺(次),組織科技宣傳小組25個,分別深入到了151個企業進行科技宣傳。舉辦講座18場,參加講座1400余人,發放各類技術資料6200份,推廣新技術32種。
通過科技進企業活動,增強了企業的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意識,部分企業通過采用先進生產技術,提高了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從而使企業的生產效益得到了提高。我委還積極參加了在3月15日在xx市永興鎮舉辦的“科技之春”科普月啟動儀式暨科普趕場活動,在啟動儀式上,向當地農民贈送了1000多元的農用物資,發放生活節能宣傳資料4000多份,實踐了“****”重要思想,服務了“三農”,加快了我市依靠科學技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步伐。
科技之春活動總結【篇6】
根據教育局《關于開展第xx屆“科技之春”進校園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從三月份起,我校認真開展為期一個月的“科技之春”進校園節活動,通過活動中使學校逐步形成“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風氣,培養了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了小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現將開展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抓落實、求實效
我們學校成立了科普月科普進校園活動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副校長任副組長,由少先大隊牽頭,組織班主任和科學課教師參加,領導小組負責活動安排,制定計劃,總結經驗。同時配套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各項活動都做到了定時間、定內容、定責任人,有計劃、有安排、有過程記錄、有經驗總結。完善了過程管理和檔案資料管理,總結了經驗教訓,促進了活動的有效開展。
二、明確目標內容,科學組織各項活動
在宣傳活動中,我們始終以形成“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良好風氣為指導思想,以宣傳普及科學文化知識為核心,用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
三、深挖活動內涵,務求活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
(一)開辟專欄,大力宣傳
利用學校宣傳欄開辟“科普園地”、利用國旗下講話、黑板報、科學課、懸掛的有關科學的名人名言向學生廣泛宣傳科普知識,比如,我
國取得的一些科技成果(如神舟系列飛船升空、兩彈爆炸、水稻大王袁隆平、超導、納米技術等)、z新科技動態等,并召開科普知識專題講座。通過廣泛的宣傳,讓學生了解了更多的科技知識,營造了濃郁的科技氛圍。
(二)開展豐富的科普活動
1、開展科普知識宣傳展覽活動。利用學校櫥窗開展科普圖片展覽;利用各班黑板報科學知識;利用學校廣播普及科學知識,多渠道、多形式地在師生中倡導熱愛科學、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精神。
2、利用學校優質的多媒體資源,根據學校計劃在電教室播放了科普知識宣傳影片。讓學生更直觀的了解到科普知識和科普技能,培養了學生熱愛科學。
3、在師生中開展科普征文比賽。以“學科學用科學”為主題,組織4—6年級學生參加了征文比賽,讓學生記錄身邊或日常生活中對科學的感性認識。此次征文涌現出來很多的優秀作品,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科學的熱愛之情。
4、組織開展科技手抄報、科技小制作、科技幻想繪畫等項目的比賽。在各班宣傳的基礎上組織學生積極踴躍參加手抄報、小制作、幻想繪畫比賽活動,活動共收到學生作品百余幅(件),43名學生獲獎。使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提高基本技能、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5、小學生科學知識競賽。學校組織近百名學生開展科普知識競賽,本次競賽題目范圍廣、內容豐富,為學生提供了一次展示自己豐富科普知識的機會,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科學、熱愛科學并懂得了科學。
通過這次活動的順利實施,我們也積累起了更多的經驗,我們會在以后的科學教學和科技活動中引導孩子們親近自然,感受科學,養成熱愛自然的情感和不斷探究自然的興趣;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逐步養成科學思維方式,發展科學思維能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科學的態度,感受科學、科技與社會的關系,發展應用科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有關問題的能力。
科技之春活動總結【篇7】
學校開展第二十屆 “科技之春”進校園活動總結
根據教育局《關于開展第二十屆“科技之春”進校園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從三月份起,我校認真開展為期一個月的“科技之春”進校園節活動,通過活動中使學校逐步形成“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風氣,培養了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了小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現將開展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抓落實、求實效
我們學校成立了科普月科普進校園活動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副校長任副組長,由少先大隊牽頭,組織班主任和科學課教師參加,領導小組負責活動安排,制定計劃,總結經驗。同時配套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各項活動都做到了定時間、定內容、定責任人,有計劃、有安排、有過程記錄、有經驗總結。改進了流程管理和檔案管理,總結了經驗教訓,促進了活動的有效開展。
2、 明確目標和內容,科學組織各項活動
在宣傳活動中,我們始終以形成“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 良好風氣為指導思想,以宣傳普及科學文化知識為核心,用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
3、 要深入挖掘活動內涵,爭取活動形式豐富多彩
(一)開辟專欄,大力宣傳
利用學校宣傳欄開辟“科普園地”、利用國旗下講話、黑板報、科學課、懸掛的有關科學的名人名言向學生廣泛宣傳科普知識,比如,我國取得的一些科技成果(如神舟系列飛船升空、兩彈**、水稻大王袁隆平、超導、納米技術等)、最新科技動態等,并召開科普知識專題講座。通過廣泛的宣傳,學生可以更多地了解科學技術,營造濃厚的科技氛圍。
(二)開展豐富的科普活動
1開展科普知識宣傳展示活動。利用學校窗口開展科普展覽;利用各班黑板報科學知識;要利用學校廣播普及科學知識,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在師生中倡導熱愛科學、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精神。
2按照學校的計劃,我們利用學校的優質資源,在電子教室里宣傳科普知識。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科普知識和科普技能,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能力。
3、在師生中開展科普征文比賽。以“學科學用科學”為主題,組織4—6年級學生參加了征文比賽,讓學生記錄身邊或日常生活中對科學的感性認識。征文活動中涌現出許多優秀作品,培養了學生對科學的熱愛。
4組織開展科技手稿、科技小制作、科技幻想畫競賽。在各班宣傳的基礎上組織學生積極踴躍參加手抄報、小制作、幻想繪畫比賽活動,活動共收到學生作品百余幅(件),43名學生獲獎。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可以提高基本功,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5、小學生科學知識競賽。學校組織近百名學生開展科普知識競賽,本次競賽題目范圍廣、內容豐富,為學生提供了一次展示自己豐富科普知識的機會,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科學、熱愛科學并懂得了科學。
通過這次活動的順利實施,我們也積累起了更多的經驗,我們會在以后的科學教學和科技活動中引導孩子們親近自然,感受科學,養成熱愛自然的情感和不斷**自然的興趣;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逐步養成科學思維方式,發展科學思維能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科學的態度,感受科學、科技與社會的關系,發展應用科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有關問題的能力。
科技之春活動總結【篇8】
三、取得成效
促進了農民科技素質的提高。活動期間,各科技人員注重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武裝群眾,用現代思想教育群眾,用科技進步的成果示范群眾,廣泛深入地培養群眾的科技意識和市場意識。
培育起了青少年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習慣。
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通過多種形式的培訓,普及了藤椒種植、生豬養殖等實用技術;通過各種宣傳活動,為農民科技致富提供了大量信息;通過科技人員的指導幫助和示范戶的榜樣力量,有力地指導農民推廣科技成果,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為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科技支撐。
四、存在問題
今年的“科技之春”活動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下幾個問題:一是受經費短缺的制約,推廣的實用技術還不能完全滿足群眾需要;二是科普人才短缺,科普志愿者力量薄弱,工作不盡如人意。
五、下步打算
一是繼續注重營造長期的科普氛圍,繼續組織農業技術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根據季節,手把手地教群眾技術。
二是要不斷創新科普形式和內容,提高科普活動的吸引力和公眾參與度,讓更多的人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