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變他人之前,我們首先需要改變自己,這是成長的關鍵。注意總結的總結與應用;以下是一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練習,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頒獎典禮上的最美少年獎項篇一
昨天,央視播放了評選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典禮,當我看完十個少年的故事時候,我被他們孝老敬老的行為、被他們自強不息、陽光向上的信念所深深的感染,同時也心存一絲絲愧疚。
我想說,你們的孝心感天動地,你們的故事如燦爛的小花一樣璀璨,聽著主持人娓娓動聽的講訴,催人淚下,苦難沒有壓垮你們,你們用脆弱的身軀書寫大寫的孝字,大寫的人字。你們是我們學習的楷模,是你們讓家庭充滿溫馨,洋溢著濃濃的愛。你們的孝心雖不驚天動地,但濃濃的親情,偉大的精神卻感動神州,你們都是好樣的!愛的指引,帶我們眾里尋你;孝的承諾,溫暖了你我的心。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因為孝心是從古到今我們都應該具備的一項美好品德。我國現存最早的漢字文獻資料殷商甲骨卜辭之中已有“孝”字。《說文解字》解釋篆體孝字云:“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孝字寫的就是老人與子女的關系。《詩經》中有這么一段話:“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父母生我養我,拉扯我長大,呵護備至。我想好好報答,但父母的恩情如天一般,大而無窮,怎么報答得完呢!
“孝”,上為老、下為子,是上一代與下一代,融為一體,稱之為孝。由此觀之,也許可以理解為:子女須盡全力做好每一件可以做好的事,以期使父母不因為子女多擔操煩。
爸媽看著自己的孩子慢慢地長大,卻沒有發現自己在慢慢地變老,變得更需要孩子的關心和陪伴。在中國,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孝”字為先,這是我們傳統的美德。
看了十佳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感動之余,也有沉重。他們多數少年家庭遭遇變故,家長又多病纏身,這些弱小的孩子過早地扛起那么重的負擔,我們呼吁更健全的社會救助體系和醫療保障體系。
當聽到晚會現場,孝心少年的事跡感動了觀眾,不少人希望能資助孝心少年完成學業,到場公益企業中國化妝品領軍企業伽藍(jala)集團旗下自然堂也表示,將對特別關注孝心少年及最美孝心少年資助200萬元人民幣。這時我的心稍微得到了一些慰藉。
我內心發出的吶喊是:請用溫暖呵護他們的明天!
頒獎典禮上的最美少年獎項篇二
這個節目主要播出了十位獲得“最美孝心少年”榮譽的少年的故事,中間還插播了許多文藝演出。
首先,我認為,中間的文藝演出應該刪去。其一,節目的主旨是弘揚孝道,是以“最美孝心少年”為例的,所以只需要播出少年們的失落。其二,文藝演出的加入是為了烘托節目那感人的氣氛,沒有表達主旨,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雖然烘托了氣氛,但也使節目偏離了主題,引起了我的反感。
孝心少年們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我,在我的內心生根發芽。我想,他們那么偉大,總應該有些什么值得我們去學習吧!沒錯,我們就是要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堅韌的毅力、頑強的精神以及勇于擔當的品質。我們不能白說空話,孝敬父母,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還要付出實際行動。
我們要愛父母,心里想著父母,理解、關心父母。當他們忙時,我們要在行動上幫助他們,為父母分憂。我們也要努力學習、積極上進,讓父母為我們驕傲、為我們自豪!
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這個節目,給我帶來了頗多的思考與感悟,讓我最終明白了一個道理: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我們做善事的基礎。好好的贍養他們,也是我們無形之中的善舉。
還是那句話:百善孝為先。趁著父母都還健在的光陰,好好的孝敬他們吧!
更多。
頒獎典禮上的最美少年獎項篇三
10月10日晚8點05分,看了中央電視臺“眾里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動頒獎典禮,深深地被里面的“最美孝心少年”的行為感動了,他們盡管生活很拮據,生活的條件異常艱辛,但他們卻用他們瘦小的身影,單薄的肩膀,承擔起家庭的重擔;他們用清澈的眼神,稚嫩的心靈,面對那么殘酷的現實……對他們來說多么艱辛的生活環境都只是冰山一角,在他們心中,錢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親人能夠健健康康的,就算生活再苦,也希望自己不會被父母拋棄,他們用自己特有的自強不息、陽光向上、自立自強的人格魅力與生活的艱辛做斗爭,他們只是想要最簡單的生活。可是,就算是被愛的人拋棄,他們也在努力的活下去,把自己最美的留給最愛的人,最親愛的親人。
看到他們坎坷的經歷,我佩服他們不畏艱辛,小小年紀就擔負起家庭重擔的責任心,感嘆人的生存能力和適應能力。他們大部分來自偏遠的農村,環境塑造了他們堅強的品格和不畏困難的精神。看到他們的事跡,我同時想到了自己,雖然自己也生活在貧困家庭,但相比他們,自己真的比他們幸福多了,至少在自己成年之前,我得到了父母親完整的愛。以前也覺得自己是一個懂事貼心的好孩子,能夠幫助父母親減輕很多家庭繁雜的活,但現在感覺到自己有時真的是還不夠懂事,母親現在年齡已經很大了,我應該更懂事才行,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要肩負起更大的家庭責任,多為母親分擔,讓母親也能享受到幸福的晚年。
頒獎典禮上的最美少年獎項篇四
昨天晚上八點,中央一臺播放了,“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在這兒我最崇拜的人是一位小妹妹和一位哥哥。
這位小妹妹的名字叫做楊峻熙,她的腳從小就不好,可她的父母在外地打工,沒有時間照顧她,就把小峻熙讓奶奶照顧。小峻熙的奶奶,經常在家門口哭,當小俊熙看到了后,就會做鬼臉給奶奶看。小峻熙非常喜歡跳舞,這樣也可以盡量的恢復自己的腳,小峻熙的奶奶就把小峻熙每天跳舞的視頻,都發在網上。現在小俊熙已經有一百二十多萬粉絲了。
這位哥哥的名字叫做石培昊,現在在學習跆拳道,每次回老家時,都會幫爺爺奶奶摘瓜和搬瓜,并且搬瓜的時候,都選最累的丟瓜。石培昊哥哥嘴里說著不累,但實際上卻是非常累得。
我覺得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頒獎典禮上的最美少年獎項篇五
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觀后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于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于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后的基礎上發感想。要寫好有體驗、有見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觀后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將重點放在一個“感”字上。
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后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如一個同學在寫《一個獨生女的故事》觀后感時,先將整個故事從頭到尾講述了一遍,先寫張鳴鳴如何品學兼優,再寫張鳴鳴的父親突然去世,母親因承受不了這一打擊而重病纏身;接著寫張鳴鳴從自己學梳頭開始,怎樣擔負起繁重的家務,接受一個個嚴酷的考驗,然后寫她在社會的幫助下一天天長大。最后結尾時才寫到:我要向張鳴鳴學習,不被困難所屈服,從小要學做自己能做的事。針對這樣一篇結構的觀后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認真,記住了影片的情節,但從觀后感的文體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后一句“感”,雖然這句“感”的內容貼切,但文章沒抓住“感”這個重點,寫偏了,好像一篇電影內容簡介。我們應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占影片主要內容的四、五倍。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么細致的描寫。觀看了《偉人愛迪生》后,誰能用最簡單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有個同學說:本片主要講述愛迪生從一個身無分文的打掃地下室的清潔工成長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的過程;還有個學生補充說:主要講了他發明電燈的事,他給全世界帶來了光明。我將兩位同學的發言進行比較:前者準確些,后者只是無數發明中最突出的一項,并肯定他們能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然后讓學生抓住一點談自己的感受。如愛迪生刻苦鉆研的精神,不怕失敗的精神,敢于創新的精神等,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克服以敘述故事為主的毛病了,不僅突出“感”字,而且讀后能感人。
來自 www.cdxkw.cn
二、“感”是重點,不等于離開“觀”
略中國,如何在中國燒、殺、搶。抓不住影片的主題思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從中找了幾篇寫的好點兒的進行評講、引路。有個叫王天波的同學在題為《落后就要挨打》一文的結尾時這樣寫到:影片中那幾根石柱至今還挺立在圓明園的廢墟上,仿佛在警示人們“落后就要挨打”,我們作為新中國的接班人,一定要學好本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不讓歷史悲劇重演。在這段結尾中,習作者再次將“觀”到的“幾根石柱”抓住,發表“落后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于“觀”、“觀”服務于“感”。
三、要聯系實際而“感”
有個同學說,他自己原來就有類似的想法,每年三月五日,他都做一件好事,他認為自己就是雷鋒似的好少年了。還有個同學說,他為班級主動打掃過兩次清潔,有的一次也沒主動打掃,卻還被評為“紅花少年”。認為老師、同學們偏心。看了《四個小伙伴》后,他和四個小伙伴一樣,都認識到只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去做,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今天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我心有感觸,特別是孝心少年——高雨欣。
高雨欣,今年十一歲,她高高的個子,非常的瘦弱,腦后扎著一個小辮子,黑黑的皮膚,一看就知道她是一個從小挑水背柴十分能干的女孩。她八歲那年爸爸離開了她們,媽媽又不能做事。她就開始承當整個家的重擔。她白天拼命地讀書,一分鐘都不舍得浪費,每秒鐘對她來說都十分珍惜。到了晚上,她幫助媽媽一起賣燒烤,就算腿上被蚊子叮得一個個綠豆般的包,她都無暇理會。在這么艱苦的環境下,她的成績依然保持全學年第一。她也以總分400分的成績考了全省第一。媽媽為了獎勵她,特意烤了根她烤過無數次卻從來沒舍得嘗一口的香腸。她卻對媽媽說:“這是用來賣錢的,給妹妹和自己交學費用的,不能吃。”看到這里,我的眼淚不停的在眼眶打轉。
再來看看自己,自嘆不如,總是讓媽媽擔憂。曾經也想讓媽媽笑口常開,卻總是弄得她眉頭緊鎖。每當看到媽媽失望的表情,心里只有難過,想想自己同為學生,常常的抱怨作業太多,考試太多,學習累人,玩得太少。又常常跟媽媽頂嘴,氣得媽媽胃痛,可媽媽總是原諒了我。今后我應該做一個有孝心的孩子,不讓爸爸媽媽生氣,好好學習,不辜負父母的期望。
今天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典禮,他們孝敬父母、孝敬長輩;他們為父母排憂解難、幫父母照顧弟妹、代父母擔當家庭責任;他們自強不息、陽光向上、奮發有為。通過樹立新時期孝心好少年的.榜樣,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老敬老的社會風尚,弘揚社會主義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弘揚勵志成長、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奔跑女孩路玉婷:我和時間搶媽媽。趕著早起,趕著上學,趕著幫媽媽送票,趕著到醫院接媽媽回家。路玉婷的生活里,時間總是在奔跑中“趕著”。玉婷她的母親孫小艷被診斷為尿毒癥。媽媽每周透析要三次,送飛機票的工作沒法完成,但這是家里唯一的收入來源。路玉婷決定接過媽媽的工作,她開始了一年的休學打工。一年后,面臨中考,路玉婷回到學校,一邊照顧媽媽,一邊備戰中考。“六點半起床,做好早飯上學,午休期間騎車去給客戶送票,每周三次送媽媽去透析,再接回來。”。為了兼顧學業和媽媽,路玉婷只能“總是跑著”。
身邊總有一些人,會讓你感動;總有一些人,讓你感同身受;總有一些物質,能夠填滿你的心房。今天在我觀看完《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后,有一種名為“感動”的東西,占據了我的整個心房。
然而,最讓我受感染的就是在貧困中,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的朝氣驅趕種種不幸的這些少年們。
命運對待他們是殘忍的,無情的,而他們卻從來沒有抱怨過命運的不公,以燦爛如花的微笑回報這個世界。面對逆境,他們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的朝氣驅趕種種不幸,硬是打敗了厄運的痛苦。
現在好多孩子常常抱怨作業太多,考試太多,學習累人,玩得太少;我又常常和父母頂嘴,父母因為你們長出幾根的白發,是那么的刺眼。今后,你們也應該做個恪守孝道的好孩子,不讓父母生氣,好好學習,不辜負父母的期望!
相關閱讀:
9月27日,中央電視臺2016“眾里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錄制完成。悉心照料93歲奶奶和患病哥哥的田應志、堅持多年帶著年幼弟弟妹妹上學的余雖、獨自照顧奶奶日常生活的任芳芳、捐髓救母的李佳、給漸凍癥的舅舅帶去溫暖和希望的周蕊、為患重病母親唱歌進入《音樂大師課》的向小康、和繼母共同撐起六口之家的堅強女孩遲凱琳、跑遍深山為爺爺采藥的“小大人”張釗、替父母分憂照顧年邁外婆的姜沅昊、捐髓救父的曹胤鵬,這10位年度“最美孝心少年”受邀登臺,接受全社會的致敬和禮贊。頒獎典禮計劃將于10月中旬播出。
曹胤鵬|江蘇。
姜沅昊|河北。
周蕊|四川。
張釗|陜西。
遲凱琳|遼寧。
余雖|貴州。
李佳|四川。
向小康|湖南。
任芳芳|四川。
田應志|貴州。
席嘉琪|廣東。
賈志鐸|遼寧。
修玉善|山東。
段翔|四川。
鋼寶立德|內蒙古自治區。
趙凌云|河北。
李瑤|四川。
羅光志|貴州。
陸佳麗|貴州。
張超|內蒙古自治區。
張鐘文|河南。
楊鉛坤|四川。
李博恒|陜西。
尼博特爾|內蒙古自治區。
寧英杰|山西。
寧志軍|河北。
包繼翔|云南。
文敏|貴州。
王福祿|天津。
丁燕|四川。
更多。
頒獎典禮上的最美少年獎項篇六
昨天晚上八點鐘,我準時觀看了中央電視臺舉行的表彰《最美孝心少年》大型晚會。他們的事跡非常感人。
被表彰的十位少年都有著一種共同的品質——有擔當,自立自強,尊老愛幼,其中最令我佩服的是冉俊超同學的事跡,他的爸爸是搬運工,工作非常辛苦。他深知爸爸的辛苦,每到假期他就幫爸爸搬運貨物,上小學就能很好地照顧自己。他不但要自己做飯,還要給爸爸媽媽送飯。另一位讓我印象深刻的同學是黃將恒,她的爸爸是一位醫生,在2020年疫情到來的時候他奔赴武漢抗擊疫情。這時,她主動幫助媽媽做飯,做家務,照顧弟弟,讓爸爸能夠安心抗擊疫情。
通過觀看表彰晚會,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和他們比起來有些差距,不能照顧自己,也不能主動學習。他們在艱難的環境下,還能好好學習,我就更要加倍努力,好好學習。
受表彰的最美孝心少年,他們的共同點是有擔當,自立自強,尊老愛幼。我要學習他們,自立、自強、自律的精神,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一個愛學習懂禮貌的好學生。
頒獎典禮上的最美少年獎項篇七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講了一些少年的故事,里面有黃風、趙文龍、龍花等優秀少年。
黃風在家照顧站不起來的爸爸,她爸爸在一次外出打工時,不幸從樓上摔了下來,從此,她爸爸就站不起來了。趙文龍在家照顧有尿毒癥的媽媽,他每天都去街上買菜,回家做給媽媽吃。每天上學之前都要把媽媽送去醫院,然后去上學,放學再去接媽媽。從家到醫院要走6公里路,在這條夢想的道路上,他陪媽媽走過了8000公里。他還把幫助過他的人們都記在一個本子上,長大以后好報答他們,他也想幫助別人快樂自己。邵帥是一個陽光男孩,為了媽媽,他用自己的骨髓給媽媽做了手術。
最令我感動的是龍花,她的獎狀貼滿了墻,作為學習委員的她多么渴望上學,可她為了照顧病重的媽媽和年幼的弟弟妹妹,不得不放棄學業,但她沒有放棄夢想,能讓弟弟妹妹考上考上大學是她的夢想之一。她說到羨慕別的孩子可以無憂無慮的上學時,眼淚嘩嘩的流過她的臉龐,她做什么都是為了她的媽媽和她的家庭。
這一些些響亮的名字回蕩在我們腦海中,時刻提醒我們別忘了“孝心”這兩個字,俗話常說“百善孝為先”。我們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未父母做事,我也為我們中華民族有這樣的孝子感到驕傲!
我們的家庭呢?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都很好,寬敞的房間,優越的學習環境,在和睦的家庭下茁壯成長。而他們從小就要吃苦耐勞,在條件惡劣的情況下,都能好好學習,所以我們要在這良好的條件下,努力學習,長大后為祖國增添一份光彩!
頒獎典禮上的最美少年獎項篇八
小小的肩膀撐起了一片藍天;弱弱的身軀背負著一個家;大大的愛心感動了你、我、他。你是我們的最美少年。
家庭的貧困并沒有讓你們放棄對夢想的追求;親人的離去也沒有將你們就此打敗;生活的苦難也讓你們迎難而退。你們的一舉一動教會了我們許多,你們讓我真正看到了偉大的感恩。你們用平凡的生活詮釋了“美麗”。
其中有兩個女孩最讓我記憶猶新。一個女孩不遠萬里從家鄉用板車推著已經癱瘓的父親來到了上海治病。也許女孩自己的身體都沒有板車之重,但是她卻要推著板車上的父親,帶著奶奶,用她細嫩的手臂,支起巨大的重量。跨過泥濘的山路,克服一切艱難和險阻,她毫無怨言的付出著。這不經讓我想到了自己,我會像女孩那樣做嗎?在平常的小事中,我應該多學會感恩,孝敬父母,珍惜與父親相處的一點一滴。另一個女孩是父母領養的孩子,但在她那個貧苦的小家中仍用自己的力量守候著父親與家。女孩和父親沒有血緣之親,卻仍孝敬著父親,那么我們是不是更要好好為身邊血濃于水的父母細心照顧。
少年們不僅告訴了我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更讓我們學會了在困難中的頑強,面對著夢想,我們應該堅持不懈,用一顆樂觀的心來面對生活。用愛心來回報那些愛過我們,也曾為我們付出過的人。
當最美孝心少年們站在耀眼的舞臺,接受著主持人的問候,領取他們的獎杯時,他們露出了開心的笑容,而我們也為他們開心,但我更要感謝他們,感謝他們讓我明白了孝的偉大,愛的無私,讓我看到了一份珍貴的美麗。
頒獎典禮上的最美少年獎項篇九
今天晚上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這個節目后,讓我最感動的就是一位已經上高中的姐姐和一位還在上小學的弟弟。
他倆每天凌晨5點起床,來到田里采摘玉米和茶葉。那玉米時賣的還蠻順利的,玉米一塊多錢一斤,當他們把所有玉米賣完就已經賣了二十多塊錢了。
雖然他們賣玉米的時候賣的十分順利,可是當賣茶葉的時候就不太順利了。他們在街上找了許多家店,可是那些店不是關門就是臨時有事。他們兩個找了許久,終于找到了一間沒有關門的茶葉店。
一開始店主對他們說:“你們的茶葉呀,一塊4毛線一斤。”弟弟覺得一塊4毛錢一斤太少了,所以他們就向老板砍價。
弟弟對老板說:“老板,你看我們在田里上上下下的跑來跑去,又在這里找了這么多家店,您就給我們多長幾毛錢也可以呀,求求您啦。”
店主實在是受不了弟弟的請求,所以他便對姐弟倆說:“好吧,那就兩塊錢一斤賣給你們吧。”
他們把框里的所有玉米跟茶葉都賣完,可是只賣了四十多塊錢。可姐他們姐弟倆卻1分開心,還在半路上擊了個掌!
在我們的城市里,還有許多人都像他們一樣有孝心!你知道還有誰嗎?
頒獎典禮上的最美少年獎項篇十
今天,我觀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在上課時只看了一半,回家后,我又在電腦上觀看了剩下的。
第一位孝心少年名叫王澤盼,他今年14歲,他的姐姐王婭梅患有先天性殘疾,背駝不能走路,今年15歲的她不到1.2米。王澤盼每天背著姐姐走兩公里山路去上學,他從頭到尾從來沒有說過一個“累”字,也從沒有丟下姐姐不管,他一味的幫助姐姐上下學。他馬上就要轉學到阿市中學了,他說了兩句話:“我不能放棄她,如果不背姐姐上學,他就沒有機會上大學了。只要你想讀書,我一直會背著你上學,陪你上大學!”聽了這兩句話,我感動得流下眼淚。我感受到了王澤盼對姐姐的那種責任心和不愿丟下姐姐的堅定。
第二位孝心少年名叫索朗曲珍,來自西藏拉薩堆龍德慶縣,她今年14歲。她住在sos兒童村,照顧6個弟弟妹妹與181個孩子為伴。她雖然失去了雙親,卻撐起一個更大的“家”。索朗曲珍也說過一句話:“感謝爺爺奶奶把我養大,感謝媽媽給我家庭的溫暖,感謝我的老師讓我學會了知識。也感謝社會上的所有愛心人士讓我重新過上了更好的.生活,等我長大了我也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讓他們也像我一樣獲得幫助。”是啊,一個人獲得的幫助,對他來說是一個報答。
一共有10位孝心少年,在這十位中讓我記憶最深的是黃海寧姐姐,她的父母工作忙,沒有時間照顧爺爺、奶奶、姥姥和姥爺,所以,照顧4位80多歲高齡的老人這個重任就擔在了海寧姐姐身上。她說:“他們一天天把我帶大,那么我也許也能,一天天的陪著他們變老!”
百善孝為先,我們要以孝心少年為榜樣,從現在開始,從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孝敬父母和長輩,讓孝心在幸福生活中開花、綻放,讓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頒獎典禮上的最美少年獎項篇十一
父母的孩子,我要向他們學習。
我最佩服石培昊,他不怕吃苦,不怕累的精神打動了我。他有一天說要給媽媽堅持送飯,這一送就送了一年。他還給爸爸說先給媽媽送飯,送完后再自己吃飯。有一天,和爸爸去鄉下摘瓜,爸爸在摘瓜時腰扭傷了,他告訴爸爸要幫爸爸分擔家務,感覺自己干活能行的。他先去趕羊,再去摘瓜,干得滿頭大汗,沒說一下自己累了,我覺得他很堅強,他那種勇挑重擔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學習。
我還喜歡冉俊超,他的爸爸干的是又累又辛苦的棒棒,可他從來沒有嫌棄過他的爸爸,反而是更加心疼他的爸爸了。他的爸爸天天跑幾十次,搬那么重的東西,為了家庭在拼命干。俊超也很棒,10歲的時候就和爸爸干累活,有時爸爸不讓他做,他就給爸爸做飯,他的孝心,打動了太多人,我以后也要像他學習,為家人分擔。
十二位孝心少年,每個人家庭都充滿艱難,但他們還是那么陽光向上,在貧苦的.地方成長,從不埋怨這個不好,那個不好。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現在,也做個孝心少年,好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頒獎典禮上的最美少年獎項篇十二
游拓楠是一位年僅十歲的小女孩,她三歲時媽媽不幸去世了,爸爸的腳也有殘疾。不過,她的爸爸為了養這個家,還是什么臟活累活都做,現在本該是玩性大發年紀的游拓楠已經早早懂事,每天早上賣報紙來為白發已經爬上發梢的爸爸減輕那并不寬厚肩上的負擔,小小年紀的游拓楠已經有了超越她年齡的成熟。她小小的身板支撐起了一個家。
我陷入了沉思……。
我們現在的生活這么幸福,這么美滿,比他們好很多,我們卻還不知足,還經常和父母吵架,讓父母傷心。現在想想,夏天我們在吹著空調玩手機時,他們可能在種地;我們在品嘗各式各樣的美食時,他們可能在喂豬;我們在寬敞明亮的大教室里學習知識時,他們可能在為了生計奔波。是誰給了我們這么好的環境,這么好的生活?是父母。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孝順?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有什么理由和父母吵架?我認為,孝心是一顆孝順父母的心。而孝行是做出真實的行動。為父母和爺爺奶奶捶捶背洗洗腳,讓家人感受到溫暖,這就是“孝”。
如果你現在還沒做到“孝”這個字,那么請從現在開始努力吧!
頒獎典禮上的最美少年獎項篇十三
昨天,我們全校師生在一起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里面講了十位心里充滿孝順心的少年們幫父母、兄妹做的一些事。看的時候,我發現大多數孝心少年是住在山里的。同時,還令我十分震撼,為什么呢?讓我來給你們說一說吧!我們先說說王安娜吧,她今年才六歲,五歲時就會做飯,她的媽媽在她幾個月大時離家出走了,爸爸因摔傷過世了,爺爺也不在了。家里面只剩下高齡的曾祖母和行動不便的奶奶。
她每天都要照顧兩位老人,還要天天做飯、洗衣服等等家務,可是年紀小的小安娜卻從不抱怨,還是那么積極樂觀面對生活,天天笑著面對陽光。我們再說說王澤盼,他的姐姐得了一種病,讓她不能下地走路了,讓渴望上學的姐姐十分傷心。過了一段時間,王澤盼的學校知道后,允許他姐姐上學。
就這樣,王澤盼用一跟繩子把姐弟倆綁在一起,每天背著姐姐越過高山上下學,一背就是一個小時多......但王澤盼為了完成了姐姐的心愿,不辭勞苦。通過這次觀看視頻,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幸福來之不容易,因此,我們要珍惜眼下的幸福,在學校尊敬長輩,在家里孝敬父母,并做一個感恩心的孩子。
頒獎典禮上的最美少年獎項篇十四
看了這個節目,我相信很多同學都被他們的孝所感動,會寫一些東西來贊美他們,而我也想這么做。但是,我更想說說生活。
優裕家庭的孩子層出不窮,生于貧困環境的窮孩子也比比皆是。“肥男有母送,瘦男獨憐俜”,富孩子是幸運的,他們如溫室花朵,鮮枝嫩葉,綠硬招人;窮孩兒更像那澗邊小草,憐痩多艱,風雨自搖。
窮孩子出門行動靠自己,她們能聽草長鶯飛,吹大把蒲公英,采摘七彩的花編制漂亮的花環,爬秀天大樹,涉廣闊的原野……從大自然中獲得無盡的樂趣和啟迪。她們將來回憶的將是多姿多彩的童年。
難怪有偉人曾說: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學。生活在給予富孩子溫存時也賦予窮孩子七彩的人生。
生活并不是不公平,那些生活貧困,但依舊保有傳統的少年們,你們同樣很精彩。所以,加油吧,努力去創造自己的閃亮人生.
頒獎典禮上的最美少年獎項篇十五
今天下午我們全校一起觀看20xx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上來領獎的都是很有孝心的孩子。讓我最難忘的是一個小女孩兒。她才六歲,卻能自己照顧家里的一個80多歲的老奶奶和一個90多歲高齡的曾祖母。但她一個人可以做所有的家務活。
例如:洗菜、切菜、割菜、洗衣服,還有給家里的老奶奶和曾祖母喂飯。但這些事情她都做得輕車熟路,好像已經做了無數遍。她的夢想是想變成一個”巴拉巴拉小魔仙”。那時我在想:她畢竟還是個六歲的小朋友,想法還太稚嫩,太天真;但我又轉念一想:這么天真的.一個小女孩兒卻那么的有孝心,真是不容易呀!還有一個小男孩兒,他的姐姐腿腳殘疾,不能走路。于是,他就每天背著她的姐姐上下學,他們的家離學校很遠,而且他們住在山里,還要走山路,所以從家里出發一個多小時才能走到學校。
而那時候他才60來斤,而他姐姐都有40多斤了。而且他每天要背兩個書包,可想而知他是有多累,但他卻沒有因此而抱怨,還是一如既往地背姐姐上下學。我被他們的故事感動了,我想:我也要向他們學習,學會感恩,也要做最美孝心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