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非軍隊之責,而是全民之任。無論軍隊、地方還是校園中的我們,都肩負著保衛國家安全的神圣使命。雖然個人之力有限,但眾人拾柴火焰高,只要每個人都貢獻自己的力量,國家安全之基將更加堅實,我們的國家也將沐浴在和平安寧之中,讓我們共享健康幸福的生活。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些有關于大學生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征文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篇:大學生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征文
國家安全入我心
國家安全是國家的基本利益,是一個國家處于沒有危險的客觀狀態,也就是國家沒有外部的威脅和侵害也沒有內部的混亂和疾患的客觀狀態。
我們黨誕生于國家內憂外患、民族危難之時,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有著刻骨銘心的認識。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對發展和安全高度重視,始終把維護國家安全工作緊緊抓在手上。改革開放以后,黨高度重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來抓,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營造了良好安全環境。
同形勢、任務、要求相比,“我國維護國家安全能力不足,應對各種重大風險能力不強,維護國家安全的統籌協調機制不健全”。基于這種形勢,黨中央深刻認識到:
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堅持國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開放和安全,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統籌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統籌維護國家安全和塑造國家安全。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就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10點要求:一是堅持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絕對領導;二是堅持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三是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四是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五是堅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六是堅持統籌推進各領域安全;七是堅持把防范化解國家安全風險擺在突出位置;八是堅持推進國際共同安全;九是堅持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十是堅持加強國家安全干部隊伍建設。這些重要思想,凝聚著我們黨探索國家安全工作規律的智慧和心血,是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豐富發展。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的憂患意識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精神特質。我們黨是生于憂患、成長于憂患、壯大于憂患的政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共產黨人的憂患意識,就是憂黨、憂國、憂民意識,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越是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是需要增強憂患意識,努力把保障國家安全各項工作抓實抓牢抓好。這就要求我們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積極探索實現國家安全的有效路徑,系統謀劃推進國家安全工作的新思路,將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二篇:大學生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征文
同心共筑國家安全
國無防不立,民無防不安。
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于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
當今社會可持續發展中,國泰民安無疑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保證人民安居樂業,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歲末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大江南北,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病毒面前,人民與國家緊緊相連,我們強化聯防聯控、群防群控,把群眾發動起來,緊緊依靠人民,構筑起與疫情斗爭的人民防線,廣泛調動各方面力量,使全黨全國人民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地向世界展現出中國速度、中國效率、中國力量!
前進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要將國家安全意識牢記于心,在推動社會發展、人民幸福的新征程上,安全是不容忽視、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只有把安全發展貫穿于各個領域和層面,才能織密國家安全的“屏障”;同時也要將國家安全意識落實于行動之中,國家安全事關國家的生存發展、社會的和諧穩定,我們不僅要在思想上增進認識,更要在行動上貢獻力量,我們從身邊小事小節上重視,例如餐桌上的光盤行動,亦是在為國家糧食安全做保障,為國家安全保駕護航,需要我們用自身的行動帶動身邊的更多人,讓每一個“你我他”的力量筑起國家安全的堅實堤壩。
無言的槍聲沉默了下來,無言的結局仿佛開始告訴我們,在和平安寧的環境下,依然有刀光劍影。隱蔽戰線上的較量從來沒有停止過,面對著共和國的下一代,我們應當記住:只要有國家存在,國家安全和利益就是一個永恒的命題。國家安全之使命擔當必將是我們新一代青年繼往開來的責任!
第三篇:大學生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征文
山河今有恙青年當自強
當代大學生是社會的希望,國家的棟梁,祖國建設的主力軍,這一群體素質的高低將影響著整個國家,影響著整個國民素質的水平。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的接班人。
2023年4月15日是第八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月,國家安全意識貴在深入,要在認識,重在行動。讓同家安全意識成為全民共識,把國家安全的群眾基礎筑牢,不斷擴大“我們”的主體,凝聚“共同”的力量,筑起國家安全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
俗話說:國富則民富,國強則民強,國家安全對于國安,民族的生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維護國家安全是大學生報效祖國,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體現。盡管現在我們的國家處于和平,但“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心系國家安全,自覺維護國家安全是對其的一個神圣職責,在當今全球化浪潮上,我國走和平道路征途中還會遭遇各種風險和挑戰的考驗,所以,維護國家安全是我們大學生履行義務,關心國家的必然要求。
居安思危,則終不危;操治而慮亂,則終不亂。國家安危系于每一位公民,作為大學生的我們維護國家安全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青年大學生應積極主動了解國家安全有關法律法規,明確什么是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公民和組織,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和權利,以及危害國家安全的法律責任等等。進一步增強法律意識和國家安全意識,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感,義務感和榮譽感。
國家安全絕不僅僅是軍隊的事情。無論是軍隊還是地方,以及正在校園的我們,在保衛國家安全上都義不容辭。我們雖然沒有很大程度地保衛國家安全,但只要我們都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國家安全就能鞏固起來,也能夠使我們的國家處于安全的環境中。讓我們有用健康,幸福的生活。
何其有幸,生于華夏,見證百年,愿山河無恙,祖國繁榮昌盛!
第四篇:大學生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征文
國家安全教育學習心得
國家安全是國家發展的最重要基石、人民福祉的最根本保障。從“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亂”的古訓,到今天一些國家和地區深陷戰火和苦難,都在告訴我們,沒有安全的基礎、穩定的環境,什么都搞不成。從這樣的意義來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的論斷振聾發聵、意義深遠。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面臨復雜多變的安全和發展環境,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任務繁重艱巨,抓實抓好“頭等大事”關系發展全局、國家命運、人民幸福。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戰略高度,準確把握國家安全的新特點新趨勢,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重大戰略思想,謀劃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國家安全道路,為新形勢下維護國家安全確立了重要遵循。以設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為契機,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全面實施國家安全法,深入開展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切實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是加強國家安全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認識到位,行動才會自覺,實踐才有方向。在我國長期處于和平發展、改革開放的條件下,在全面依法治國不斷推進的背景代繃緊安全之弦、凝聚安全共識的背景下:加大對國家安全法、反恐怖主義法、反問諜法等法律法規的普法宣傳力度,強化公民法治觀念,以法律劃定行為底線,向一切損害國家安全的違法行為堅決說不,才能讓法治力量為國家安全保駕護航:通過各種生動活潑、對接現實的宣傳教育方式,讓人們深切感知國家安全和個人安全密切相關,明確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和義務,才能樹立“國家安全、人人有責”的責任意識,將總體國家安全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構筑捍衛國家安全的銅墻鐵壁。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備則無患。確保國家安全和長治久安,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需要久久為功、馳而不息的不懈努力。“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讓國家安全意識在全體人民心中生根發芽,讓13億人民成為國家安全的堅定維護者,我們必將推動中華號巨輪在時代風云中破浪前行,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筑牢安全保障。
第五篇:大學生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征文
《守護中國有你有我》
在中國,是什么讓你倍感安全?是疫情下自我奉獻,救死扶傷的醫生!是寒風凜冽,戍守邊疆的戰士!是勇往直前,挺身而出的平民英雄!還是孜孜以求,在每個平凡工作崗位上恪盡職守的每一個人!沒錯,正是由于他們的守護,人民得以安全,中國得以安全!
什么是國家安全?你們以為國家安全離我們很遙遠,其實不然。“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的馳騁疆場是維護國家安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地學習國防知識是維護國家安全,擁有防范境外勢力的警惕意識和積極舉報亦是維護國家安全。因而,維護國家安全,有你也有我。
守護中國的安全,有那樣一群可愛的戍邊人!2020年,在祖國西部的邊境一場外軍蓄意制造的沖突當中,我們的邊防戰士正值青春年華,為祖國的領土安全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用一顆純粹的心和堅定的信念詮釋著什么是“清澈的愛,只為中國”!這些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人民不會忘記,中國更不會忘記!
守護中國的安全,有一個充滿智慧的外交天團,他們代表著中國,向世界傳遞著中國聲音,分享著中國智慧,同樣也時時刻刻維護著中國的主權。他們面對西方的蓄意挑撥詆毀時常舌戰群儒,駁到對方啞口無言!“你沒有發言權,而中國人有發言權”,“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不要拿無理當真理,那謊言當武器”。這些都是他們維護國家主權的霸氣回應,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定決心!
守護中國的安全,有那樣一些見義勇為的英雄,你可曾記得生在市井,卻未曾放下心中豪情的呂保民。于人群中挺立,與危害社會安全的歹徒殊死搏斗,聚攏民間的正氣。你可曾記得河南南陽公交車上的熱心小伙,于暴徒橫行作惡之時,一招鎖喉,挽救了一車人的性命。其實,維護社會公共安全也就是在維護國家的安全。當我們的身邊出現危險時,每個人都挺身而出,那么壞人將無處可去,安全將無處不在!維護社會安全,我們義不容辭!
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和發展最重要的前提,它關系國家民生福祉,經濟發展,社會長遠發展,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維護國家安全從來都不僅僅是一個人的事,而是你我共同的責任。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保持一份光明,中國便不黑暗!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吧,在守護中國安全的路上,有你也有我!
第六篇:大學生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征文
新時代大學生國家
安全意識提升策略
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于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作為國家發展中堅力量的大學生更應該主動擔當起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與義務。
(一)增強社會支持力度,孕育良好社會風尚。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加強國家安全教育,增強全黨全國人民國家安全意識,推動全社會形成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合力”。為應對經濟全球化、市場經濟和不良媒體對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培養帶來的消極影響,需發動社會多方力量去應對。首先,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國家安全教育宣傳活動,充分發揮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指引作用,加強對總體國家安全觀核心要義、主要內容的宣傳普及力度,營造主動維護國家安全的社會風氣。其次,針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國家相關部門要在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指引下,依照國家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對不法分子意識形態滲透行為的防御和打擊力度。最后,相關部門要加強對負面信息、網絡不法行為和道德問題等的監管力度,對傳播負面信息的組織、平臺等及時查封,對錯誤、虛假信息及時封鎖,凈化網絡風氣,形成正確輿論導向。
(二)強化高校責任落實,加快補齊短板弱項。2020年9月,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提出要“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安全教育體系,為培養社會主義合格人才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堅實基礎”。高校作為開展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的主陣地需逐步完善各方面建設。第一,加強國家安全公共基礎課程的建設。通過開展集中、高效、多元的教學活動把學生“領進門”,激發學生主動性,增進大學生對國家安全內容和相關法律知識的認知。第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培訓。高校教師作為國家安全相關知識的主要傳播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提升自身維護國家安全的信念感和責任感。此外,高校需積極組織教師進行系統的國家安全教育培訓,建設一支政治立場堅定、理論儲備豐富、業務能力優秀、責任意識強烈的專業化教師隊伍。第三,積極拓展新型活動形式。高校須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積極創辦多形式的國家安全專題活動。
第七篇:大學生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征文
安全教育在我心
作為大一的新生,我們通過軍理課才真正的了解到與國家安全有關的話題。國家安全是國家的基本利益,是一個國家處于沒有危險的客觀狀態,也就是國家沒有外部的威脅和侵害也沒有內部的混亂和疾患的客觀狀態。我們生活在如此和諧安康的社會,對于安全多少會缺乏認識。
我們要知道祖國,知道祖國的歷史。培育愛國情操。愛國志士秋瑾說:但凡愛國之心,人不可不有,若不知本國文字、歷史,即不能生愛國之心也。學習歷史,了解祖國,是升華愛國情感的基礎。要學習中華民族建設祖國家園、創造燦爛文明的歷史;學習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的歷史;學習中華民族反對民族分離、維護祖國統一的歷史;更要學習和了解當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實踐。學習歷史,就會為祖國的今天而驕傲,為祖國的明天而奮進。今天的中國已不是昨天的中國,我們偉大的祖國已經在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進步,國力強盛等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跨進2l世紀的中國正如醒獅雄起,巨龍騰飛,生機勃勃。只要我們同心同德、萬眾一心、艱苦奮斗、開拓進取,必將在本世紀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成就。知道祖國,還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歷史,全面地、辯證地了解和認識中國國情。既要從中了解祖國的錦繡河山中激發熱愛之情,也要從中認識我國自然條件的一些不足之處增強憂患意識;既要為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而自豪,又要為中國近代以來的落伍而傷痛,從而轉化為奮發圖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動力。
在我心中,國防安全是一個國家強大的根本,國防教育事業是每個中國人都引以為豪的事業,國家安穩,人民才有了生命的保障,古往今來,有多少個國家都敗在戰亂的腳下,這些歷史教訓還不夠慘痛,還不夠我們吸取教訓嗎?
維護國家安全是我們每個人不可推卸的責任,國家安全與個人利益密切相關,“安全”是我們一直強調的話題,但未必能夠引起所有人的重視,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一個人來說只有一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做到不闖紅燈,不酒后駕車等。
大學生是國家興旺發達的生力軍。如果大學生都不能履行這些義務,還能指望誰呢?顧炎武說過: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讓我們時刻保持謙虛謹慎的作風,為國家的安全守護好屏障,為祖國的富強奮斗終生!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第八篇:大學生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征文
國家安全,你我同行
從前提起國家安全,我往往會想到人民解放軍軍隊捍衛國家領土、保衛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然而,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時代快速發展,“國家安全”早已不止代表國土的完整和軍事方面的安全,還包括經濟、信息、文化、科技、能源、生態等眾多方面,國家安全已經涵蓋了我們普通人生活方方面面的安全。因此,對于國家安全的變化,我們也應該給予充分的關注與認識。
2015年7月1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將每年的4月15日確定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2022年4月15日是第七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其中規定,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于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人民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都有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和義務。
當今時代,我國正處在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而國家安全是發展的最重要基石,人民福祉的最根本保障。因此,國家安全就在我們身邊。保護國家安全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也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每個公民都是國家安全的主角,在這個問題上絕對沒有“局外人”、“旁觀者”,也不容半點遲疑、半步妥協。
已經過去的2020庚子年春節,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到來給我們的祖國蒙上了一層烏云,籠罩著中華大地,一時間,天空黯淡,世界陰冷。然而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一群團結友愛、不怕艱難的人民,他們堅守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美德,盼望著”烏云”背后的燦爛的陽光。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勢嚴峻,在這場看不見敵人、沒有硝煙的戰役中,舉國上下,逆流而上,用全國人民的肩膀,眾志成城,扛起了愛的橋梁。
在這次公共安全事件中,我們在全力阻擊疫情擴散取得階段性成果時,也暴露出許多問題。現如今非傳統安全威脅越來越多,我們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全面應對各領域安全風險和挑戰。此后我們更應加強社會衛生安全方面的認知,以求更加全面地維護國家安全。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承擔起保家衛國的責任。夯實國家安全的社會基礎,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國才有家,國家安全靠你我攜手同行!
第九篇:大學生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征文
國家安全與我同行
國家安全是人民安居樂業的基礎,是每個國人必備的,從小就要培養愛國意識,牢固樹立國家安全保護意識,每年4月15日是國家安全教育日。如今,“國家安全”早已不限于“保衛國家不受侵略”的意思,而拓展到了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網絡空間等各個領域,它與我們每個人生活都息息相關。
翻開歷史的畫卷,一幕幕悲慘的歷史畫面呈現在我們眼前,最讓我們記憶猶新的是慘無人道的“南京大屠殺”,赤裸裸的“九一八事變”,這些錚錚記憶時時刻刻都在警醒著我們。南京大屠殺是侵華日軍在當時犯下的大規模燒殺搶虐戰爭與反人類罪行。日軍暴行的高潮從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開始持續了6周,長達四十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讓無數家庭支離破碎,遇難人數遠超30萬,舉國悲痛。這些記憶至今還讓我們心有余悸,都是國弱人窮帶來的歷史悲劇,我們通過電視、網絡和書籍對這段歷史進行了一定了解,更讓我們增強了歷史記憶和國家安全危機意識。正所謂“國危則無樂君,國安則無憂民”。人民群眾是維護國家安全的主角。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國家安全法將每年的4月15日定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正是為了增強公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增長國家安全知識、提升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
在新時期,我們每個人更應該看清歷史,銘記教訓,從自身做起,時刻警醒,嚴于律己,增強安全和危機意識,堅決不做危害國家和人民安全的事。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漸漸變成了文字,文字漸漸變成了概念,概念漸漸地模糊了,但勿忘“昨天”,勿忘那曾經的傷痛,勿忘“昨天”,是為了讓我們正視今天,是為了讓我們挑戰明天。國家安全,人人有責,但我認為國家安全,不僅僅是責任,更是一種義務。我們是祖國的一份子,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以祖國沒落有恥,以祖國興盛為榮。
生于泱泱華夏,喜逢盛世,何其有幸,何其幸運。作為新時代青年的一員,我將不負韶華,砥礪前行,為守護國家安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十篇:大學生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征文
山河雖安,心中仍有狼煙
回望來時路,從鴉片戰爭、甲午慘敗到辛丑之潰,從日本全面侵華到朝鮮戰火燒到鴨綠江邊,歷史給予了我們深刻的啟示,擁有強大堅固的國防力量,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有安全保障,人民才能擁有和平安寧的生活。當前大國博弈日趨激烈,霸權主義與冷戰思想仍在彌漫,世界局勢動蕩不安,我們所面對的是更加嚴峻復雜的挑戰,需要承擔的責任也更加艱巨。如今,山河雖安,但我們的心中不能沒有狼煙。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國家安全作為頭等大事,著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國家安全作出戰略擘畫、全面部署,形成了總體國家安全觀。總體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維護各領域國家安全,構建國家安全體系,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
國家安全覆蓋方方面面,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北京2022冬奧會的志愿服務中我看到組委會對疫情防控的嚴格要求,每場比賽前對各國運動員的是否有反華辱華等傾向的詳細了解和重點關注,對看臺觀眾區域橫幅、海報等內容的緊密關注,這都體現著對國家安全的高度重視,也保障了這樣一場簡約、安全、精彩的體育盛會的順利進行。在寒假的海南之行中,我和同伴登高瞭望海上的五個島嶼,景區內時刻有工作人員強調監督島嶼涉及軍事機密不可拍照,以及只有中國公民才能進入的西沙群島,處處體現著對國家安全的維護。在游覽景區了解軍事知識的過程中,我們也思考討論大學生參軍入伍的意義:大學生參軍入伍從根本上提升了軍事人員的文化層次,更好地適配當今軍事裝備的高速現代化趨勢,是我國強軍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能夠促進國家安全建設。
明者遠見于未萌,智者避危于無形。新時代賦予國家安全新的內涵,也賦予全國人民新的使命。國家安全離我們并不遙遠,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常體現。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也應積極承擔起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通過專業知識學習實踐、志愿服務與軍事知識培訓等多種形式維護國家安全。唯有常懷憂慮,居安思危,學習、了解國家安全知識,才能踔厲奮發,篤行不息,建功立業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