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精神,源自中華傳統師道文化的深厚底蘊,如今在教育現代化的大潮中熠熠生輝。這份精神,更需我們每一位教師親身實踐,將其融入日常教育的點滴之中,用實際行動詮釋其深刻內涵,讓其在當代教育中煥發出新的活力。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些有關于讓教育家精神在普通教師生命中綻放觀后感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讓教育家精神在普通教師生命中綻放觀后感1
宣講結束后,與會師生紛紛表示備受鼓舞,要以宣講團成員為榜樣,把教育家精神內化為教書育人能力、教育教學方法,堅守三尺講臺,潛心教書育人,奮力答好“教育強國、四川何為”“強省建設、教育何為”的時代答卷。
“6位宣講者的講述讓我非常感動,他們踐行‘教育家精神’,在自己的崗位上弘揚著正能量。”要將教育家精神轉化為自己的理想信念,潛心育人,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個人力量。
“我們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更應該明白自己的初心使命,讓我們每個人用自己的微弱之光去托舉民族未來的點點星光。 ”
作為一名師范生,要向宣講團的6位優秀教師代表學習,提升教育理論素養,苦練從師技能,為實現“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而努力奮斗。
讓教育家精神在普通教師生命中綻放觀后感2
教育家精神要求老師要有“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要有對事業的愛,對學生的愛,對社會的愛。”她講述了一個小故事:“技能隊的小云來自農村,家庭困難。每天訓練很累,我心疼她,經常帶水果、雞蛋、牛奶,給她補充營養。她不喜歡吃雞蛋,我把雞蛋殼剝了,連哄帶騙讓她吃下。她在省級餐飲服務技能大賽中,獲得全省大賽第一名,并進入國賽。”20年來,王丹鳳看著走上省賽國賽領獎臺上的孩子們,感覺比他們還要驕傲,還要榮光。
劉秀祥被孩子們稱為“祥哥”,他靠讀書走出大山,后來又回到大山深處成為鄉村教師。曾經,為了勸返輟學的孩子,劉秀祥騎著摩托車挨家挨戶走訪,將自己的人生經歷錄入小喇叭,每到一個村就循回播放,告訴孩子們,讀書能夠改變命運。為了給孩子們建立自信心,祥哥每周組織一次主題活動,周末把孩子們帶到家做飯吃。“我的夢想就是在大山深處做教育的高地,讓山里的孩子享受更優質的教育。”
今日有幸遠程參與“教育家精神 2024年巡回宣講(廣西站)”活動,我內心感慨萬千。一直以來,教育家精神是植根于數千年來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優秀傳統文化,是立足于新時代教師群體的生動實踐,是優秀教師群體長期躬耕教壇的生動寫照,是廣大教師長期立德樹人實踐凝聚起來的價值共識。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應當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抱負,把“教育家精神”內化為教書育人的方式方法,努力成為“四有好老師”和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為推進教育強國建設作出新貢獻。
教育家精神是從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師道文化中走來,正在教育現代化進程中閃耀著時代光輝,更應體現在我們每一位教師的“當下行動”中。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要深刻領會教育家精神的精髓要義與價值內核,珍惜教師榮譽,躬耕三尺講臺,當好師者榜樣,堅守職業信念,把教育家精神內化為教書育人能力、教學方式方法,以實際行動投身教育強國建設的生動實踐,用熱愛堅守初心。
讓教育家精神在普通教師生命中綻放觀后感3
教師的大愛,教育家精神,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演講的6位老師,他們做的也是一線的教學工作,但他們都是懷著熱愛教育,本著育人的大愛精神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以愛育人,春風化雨,以自己的光照亮學生的成長之路,以自己的熱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腳踏實地地講好課,關愛每一位學生,做好本職工作,就是實踐教育家精神。
通過觀看全國優秀教師代表“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講后,我深受觸動,“教育家精神”這個詞語在優秀教師代表們一件件樸素、真實又感人的故事里變得具象化起來。作為一名教育從業者,我們務必要有堅定的信念、高尚的道德、扎實的學識、仁愛的本心。我們不僅僅要認真踏實地去講授課業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思考、探索和成長。
教育不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份責任。我們絕大多數老師終其一生可能只能做一名小小的教書匠,但是只要我們秉承“教育家”精神用心去對待我們的學生,能為學生的成長成才之路貢獻出我們的樸素卻堅定的力量,那也是偉大的,正所謂不求聞達于天下,但求無愧于此心。
讓教育家精神在普通教師生命中綻放觀后感4
“躬耕教壇”是一項充滿挑戰和使命的事業。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具備熱愛和責任感、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持續學習和自我提升、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及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質。
今天觀看了全國優秀教師代表“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講后,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優秀教代表蘇德礦、郭曉芳、萬榮春等前輩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和人生經歷,生動地詮釋了什么是“教育家精神”,他們不僅僅傳授教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思考、探索和成長。從他們身上我深刻感悟到教育不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份責任。作為一名基礎教育工作者,我深刻感受到了肩上的重任。我將以這次宣講為契機,持續學習和反思,不僅在專業知識上不斷精進,更重要的是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情懷上不斷提升,努力成為一名能夠引領和啟發學生的教育工作者。我將以這些優秀教師為榜樣,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努力將愛與責任融入到我的教育實踐中,為培養更多有理想、有能力、有責任感的新時代少年貢獻自己的力量!
觀看“教育家精神2024年全國巡回宣講(山東站)”直播,感觸頗深。6位優秀的宣講教師,他們工作在不同的教師一線工作崗位上,不忘初心,終身奉獻于教育事業。教師是為國家輸送人才的階梯,教師又是平凡的,平凡中透露著執著、奉獻,如陶行知先生所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不僅要關愛和尊重學生,還要不斷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躬耕教壇,甘做蠶燭,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和教育環境。
讓教育家精神在普通教師生命中綻放觀后感5
聆聽了教育專家的精彩演講,使我深刻認識到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塑造人格、傳承文化的重要陣地。今后我要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為培養更多優秀人才貢獻自己的力量!
為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中宣部、教育部于3月1日上午9:00-11:00.在湖南第一師范學院開展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講活動。省教育廳通過湖南教育發布(APP、視頻號、微博號)對本次宣講活動同步進行線上直播。衡陽市實驗中學采取多種形式組織教職工觀看學習。
這次教育家精神集中宣講活動請來教書育人楷模、優秀校長和教師等現身說法,講述潛心育人的感人故事,引導廣大教師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涵養高尚師德、潛心立德樹人,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教育事業。
不忘初心正師風,行穩致遠鑄師魂。新學期伊始,我們應當時刻銘記教書育人的使命,甘當人梯,以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心靈,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爭當“新時代大先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促進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在學校新的戰略發展機遇前,我們實中人更應齊心協力乘勢而上,再創實驗中學輝煌!
作為教師,我們與學生的接觸頻繁,關系密切,影響之深是無法用機械的數據來衡量的。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教師的魅力遠遠“凌駕”于他的工作能力之上。教師無時不在用自己的教育思想對學生說話,無時無刻不在用自己的教育行為引導學生,正所謂“身教重于言教”。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會上好每一節課,教好每一位學生,用人格魅力影響學生,用滿腔的熱情和發自內心的愛去感染學生。
讓教育家精神在普通教師生命中綻放觀后感6
聽了今天全國優秀教師代表“教育家精神”的講座后,感觸頗深。6位老師言為士則,行為示范,正其身、修其德。每一個平凡的老師都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起著不平凡的作用。我們要努力為學生做好錘煉品質的引路人,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奉獻祖國的引路人。我們要學習教育家精神,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言不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耘態度;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用“愛”與專業,“點亮”特殊孩子的未來。利用教育家精神提出“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邁向時代發展的前沿,終身學習,篤行不怠,開拓創新。
通過宣講優秀教師的教育教學改革成果、愛崗敬業感人事跡、引領學生追求真理、幫助學生成長成才等方面典型案例,用身邊人身邊事,激發我們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加強對幼兒的常規教育,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我非常榮幸地聆聽了六位宣講人的從教故事和心路歷程。他們把教育事業奉為畢生追求,用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始終如一的仁愛之心,帶領學生一步步走向成功。從他們身上,我深刻認識到了教師應保有扎實的躬耕態度,從工作和學習中的細微之處去發現和踐行教育,真心真意地將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作為一名青年語文教師,我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應因材施教、以文化人,帶領學生發現、感受、領悟“大語文”,在關愛和鼓勵中激發學生潛能,與學生共同進步。
觀看了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講,深深地觸動了我內心深處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與責任。教育家精神不僅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實踐,它激勵著我們為教育事業傾注更多的熱情與汗水。通過這次宣講,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們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任,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積極探索教育改革的路徑。我將以教育家為榜樣,在教育事業的道路上砥礪前行,用青春的熱情和汗水,為培養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棟梁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