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國家安全觀”內涵豐富,廣泛涉及當代中國國家安全的眾多要素、方面與問題。然而,無論我們從哪個維度來審視,人的安全,即國民安全,始終是國家安全最為核心的組成部分,更是所有國家安全保障活動與工作所追求的終極目標。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些有關于學習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重要論述的心得體會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重要論述的心得體會1
習近平指出,前進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認識和有力應對一些重大風險挑戰。要聚焦重點,抓綱帶目,著力防范各類風險挑戰內外聯動、累積疊加,不斷提高國家安全能力。他在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首次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概念,習近平的總體國家安全觀是對我們黨建國以來關于國家安全理念、認識的繼承和發展,更是對我們黨治國理政經驗的深刻總結,后來不斷豐富和發展。現就全面學習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以及十九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精神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充分認識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大意義。
所謂總體國家安全,就是把國家安全視為一個超級復雜的整體安全體系。我們黨歷來都高度重視國家安全問題,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同志就曾指出,中國必須建立強大的國防軍,必須建立強大的經濟力量,這是兩件大事。改革開放后,鄧小平也是強調,中國要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必不可少的條件是安定的國內外環境。這些無不說明國家安全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習近平總書記的總體國家安全觀是應勢而生,恰逢其實。當今,社會法治欠彰、腐敗多發,拷問著政治安全;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考驗著經濟安全;環境污染嚴重、霧霾圍城,考量著生態安全;國際地緣紛爭、霸權橫行,威脅著國土安全;國際竊聽風云、網絡泄密,挑戰著網絡安全。這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當前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總體國家安全觀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既重視國土安全,又重視國民安全;既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是集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社會、信息、科技、軍事、國土安全等于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體現了中國最高層對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的戰略判斷與未來保障國家安全工作思路的戰略前瞻,其意義之大不言而喻。
二、深刻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豐富內涵
“總體國家安全觀”具有豐富的內容,涵蓋了當代中國國家安全的諸多要素、諸多方面、諸多問題,但是,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國家安全中人的安全,即國民安全,都是國家安全最核心的構成要素,是一切國家安全保障活動和國家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
首先,面對當前日益復雜嚴峻的國家安全形勢,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通過“以人民安全為宗旨”的重要命題,強調了人民安全的宗旨性和目的性,又通過“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的論述,指出了其他方面安全相對人民安全而體現出不同方式的服務性和工具性。
其次,針對傳統安全觀和傳統安全實踐把國家領土安全作為國家安全重心的傾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既重視國土安全,又重視國民安全,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實國家安全的群眾基礎。”這就進一步說明,不僅要糾正傳統安全觀只講國土安全不講國民安全的傾向,而且還要糾正傳統安全觀在國土安全與國民安全問題上的主次不分,強調國民安全在整個國家安全體系中的主導性地位。
再次,仁愛善良和以民為本,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優秀的價值取向和思想主張。近年來,黨和政府在各項大政方針的制定中,在國內外國家安全事件處置中,都充分體現出“以人民安全為宗旨”的價值取向。前些年日本核泄露中的撤僑,利比亞內戰中的撤僑,敘利亞危機中的撤僑,以及今年馬航事件中的奮力搜救,大量事實表明,在走出國門的中國人越來越多的今天。
三、全面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有力舉措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我們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自覺地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采取有效措施,切實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樹立辯證統一的國家安全理念。為了堅持和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首先必須牢固樹立系統辯證、統籌兼顧的國家安全理念,運用系統思維、辯證思維、底線思維統攬國家安全的全局,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既重視國土安全又重視國民安全、既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既重視發展問題又重視安全問題、既重視自身安全又重視共同安全,尤其要注意克服只重視個人或局部利益而忽視國家安全,只重視經濟效益而忽視生態環境,只重視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發展等短視行為,不斷深化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自覺,切實做好國家安全各項工作。
二是構建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體系。要貫徹落實國家整體安全觀,必須建立統一、高效的國家安全體系。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黨中央決定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旨在更好地適應新形勢、新任務,面對中國的國家安全,加強集中和國家安全工作的統一領導、協調重大事項和重要工作涉及國家安全。要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加強頂層設計,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國家安全體制機制,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協調各方面資源,實現各層次、各部門要密切配合,敢于負責,敢于承擔責任,做好國家安全各項工作。下好國家安全戰略“一盤棋”,努力形成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強大力量。
三是提高有效應對的國家安全能力。全面貫徹國家安全觀,必須提高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經濟實力是最基本的力量。我們必須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社會生產力繼續推向更高的水平。科技實力是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的有力支撐。要提高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加快知識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國家武裝力量是維護國家安全和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必須加強國防和軍事建設,深化國防和軍事改革,不斷提高我們的戰斗能力和爭取戰爭的能力。人民是國家安全的智慧和源泉。必須加強人民的國家安全教育,提高國家安全意識,形成全民自覺維護的生動局面。
學習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重要論述的心得體會2
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和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保證國家安全是治國理政的基本目標。總體國家安全觀,就是系統、全面地定位和把握國家安全問題。總體國家安全觀,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家安全觀,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的具體應用,是我們黨成功維護總體國家安全的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也是我們黨在深入分析我國所面臨的新形勢新特點而得出的科學結論,是中國國家安全理念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必須堅持國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國家安全制度體系,加強國家安全能力建設,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總體國家安全觀深刻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我們應對國內外安全挑戰、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經驗的深刻總結,是我們黨的重要理論創新成果之一。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是國家安全環境新變化的必然要求,是我國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點所決定的。當前,我國仍處于社會轉型期,各種矛盾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對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形成新挑戰。不僅如此,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期,正重疊于世界結構、秩序和規則的重構期,這也從外部對我國的國家安全提出了挑戰。這些新特點新趨勢,都要求我們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努力打造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于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以確保國家總體安全,確保和平建設和發展的環境。
以人民安全為宗旨,是我們黨的性質的本質要求。維護國家安全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保障人民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為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開辟通衢大道。這既是國家安全的根本目的,也是國家安全的最堅實基礎。以政治安全為根本,就是確保國家領土主權、政治制度、意識形態等免受各種侵襲、干擾、威脅和危害。國家政治的核心是國家政權,政治安全直接關系到國家政權的穩固。在這個意義上,所謂政治安全就是政權安全,政權安全在國家安全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和最高層次。政治安全的標準,就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性質、堅持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不動搖,就是確保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絕對鞏固。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不斷提高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為此,各級黨政部門必須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準確把握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戰略部署,提高綜合治理能力,提高應對各種復雜情況的能力。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大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發展的定力,毫不動搖地持續增強綜合國力,不斷夯實經濟實力,千方百計加強科技實力,提高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全面提升外部安全、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國民安全、傳統安全、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是確保民族復興的國家安全總戰略。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構建符合當代安全需求的國家安全總體系,是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有力保證。
學習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重要論述的心得體會3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必須堅持國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國家安全制度體系,加強國家安全能力建設,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這需要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也需要全體國民攜手共建。
新形勢下,我們要認識到我國面臨的新挑戰。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黨要鞏固執政地位,要團結帶領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證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他特別提醒全黨,今后一個時期,可能是我國發展面臨的各方面風險不斷積累甚至集中顯露的時期。面臨的重大風險,既包括國內的經濟、政治、意識形態、社會風險以及來自自然界的風險,也包括國際經濟、政治、軍事風險等。我們必須把防風險擺在突出位置,“圖之于未萌,慮之于未有”,力爭不出現重大風險或在出現重大風險時扛得住、過得去,確保黨和國家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我們必須認識到安全對國家發展,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意義。安全是發展的保障。但現如今,我國的國家安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威脅就在我們身邊。
就經濟安全方面來說,科技安全是支撐,我國在一些核心技術方面仍然受制于人,美國發起的貿易戰就是實證。面對世界經濟發展和中國經濟發展狀況,原先的發展模式已不能適應新的發展態勢。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經濟發展結構的調整,我國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我們轉變發展理念,崇尚知識,重視教育,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 就文化安全方面來說,蘇聯的解體就和美國的和平演變政策不無關系。現如今,美國又把文化滲透的毒劍伸向了中國,甚至提出了令人觸目驚心的“奶頭樂”戰略,及像安撫嬰兒一般,給人們嘴里塞一個“奶頭”,讓大眾沉溺于享樂和安逸中,不知不覺喪失思考能力。“奶頭”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發泄性娛樂,比如開放色情行業、鼓勵網絡游戲、鼓動口水戰等。一種是滿足性游戲,比如拍攝肥皂劇和偶像劇,大量報道明星丑聞、娛樂八卦,播放真人秀和綜藝節目。這樣一來,消遣娛樂及充滿感官刺激的產品堆滿了人們的生活,人的信仰、意志和思想在無形之中被漸漸消磨。
面對參差不齊的文化,我們不能不引起重視,提高眼力,增強辨別能力。捍衛文化安全,守護精神家園,人人有責。
總體國家安全觀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生態、軍事、科技等方方面面,涉及國內國際等空間維度,也涉及現在與未來等時間維度,為維護國家安全作出了全面立體的頂層規劃和統籌設計。只有我們切實行動,攜手共建,才能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守護和捍衛國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