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教案應該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和創新意識。教案編寫中應該注重使用多種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借鑒他人的教案經驗和教學思路,可以幫助你提高教學水平。
教育顧問的教案設計篇一
活動理念: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活動,教育學生學習正確對待偶發大事,得體地表達自己的不滿心情,有利于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往。
活動目標:
知道正確對待生活中的偶發大事;熟悉有話好好說,有利于雙方的溝通和交往。
活動預備:
1、有選擇的用多媒體展現和爭論學生填寫的內容。
2、先觀看和了解學生中曾發生過沖突。
活動流程:表演感受——模擬勸告——學會溝通。
活動指導。
指名同學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樣的問題(我們為什么要學習正確對待生活中的偶發大事。做到有話好好說呢?)。
師提問:在生活中,這種事情是難免發生的,你認為他們之間會發生什么結果呢?引導學生說,由于“說”的語言,語氣,語態不同,導致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學生說的也可以表演。
1、出示對話框。
2、學生依據情景,設想和填寫可能發生的.幾種結果。
3、自找伙伴選擇表演,進展比照感受。
你盼望這件事的結果是什么?讓學生說說。教師在學生說的”根底上進展小結:在生活中,難免會偶發不順心的事,但處理方式不同就會發生不同的后果。
王寧觀察朱靜手上有一本《西游記》,伸手就搶,誰知朱靜緊握著不放,兩人爭奪時,把書撕破了一頁。王寧趕忙賠禮賠禮,并說“我來幫你貼好。”朱靜不依不饒地說:“不行,要你陪新書;”同學在一旁勸告,朱靜就是不聽。
學生聽后,教師幫忙學生作以下分析:有犯難人的;有憐惜心愛人的物品的;有不服氣的。盡管王寧給賠禮賠禮,他還是得理不饒人,請同學們勸勸朱靜好嗎!
師小結:遇到此類事,要學會“得理。
應饒人”的處理方式,準時化解沖突沖突。
1、唐明有道題不會做,他拿過好朋友曾玲的作業就抄,曾玲觀察趕忙制止,唐明沒好氣的說:“真不夠朋友。”
2、寧潔的家庭作業本沒給家長簽字,挨了教師的批判。回家后,她悶悶不樂。媽媽關懷的問緣由,她不耐煩地說:“就怨你,昨天沒簽字。”
遇到這兩種狀況,你會怎樣說呢?可以模擬表演的。
師總結:
說氣話會使友情受到損害,沖突更加突出,所以有話要好好說才行的。
四、讓學生聯系生活說說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要解決問題,就要心平氣活地好好說說,這樣有利于與他人溝通和溝通,在相互理解的根底上化解沖突,學會處理問題。
1、例如:晚上,你和媽媽看為爭看電視節目而發生了沖突。你會怎樣說呢?
2、主動找與你有隔膜或有沖突的同學好好談一談。
說氣話會使友情受到損害,沖突更加突出,所以有話要好好說才行的。
四、讓學生聯系生活說說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要解決問題,就要心平氣活地好好說說,這樣有利于與他人溝通和溝通,在相互理解的根底上化解沖突,學會處理問題。
1、例如:晚上,你和媽媽看為爭看電視節目而發生了沖突。你會怎樣說呢?
2、主動找與你有隔膜或有沖突的同學好好談一談。
教育顧問的教案設計篇二
(1)列舉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普及等教育迅速發展的史實,認識教育發展在“科教興國”戰略中的地位。
(2)了解我國文化藝術和體育事業的主要成就。
一、知識與能力。
(1)通過討論課中題“你認為***的三個面向中,哪一個是最基本的?為什么?”培養學生抓住主要矛盾的能力。
(2)通過討論當前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行途徑,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實踐能力。
(3)通過對文學藝術作品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文學欣賞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教師講解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有關課文以及觀賞音像資料,在互探索的基礎上,了解新中國成立以來,教育、文學藝術和體育雖然經歷了挫折,但仍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這些成就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對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人民教育制度的建立、“科教興國”的決策和***“三個面向”的指示,以及素質教育改革,使我國的教育事業得到較大的發展,教育的好壞關系到國運的興衰。
(2)認識到我國現代科技、教育、文藝和體育事業成就突出,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熱愛祖國的感情。
(3)通過介紹文學藝術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情節,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教育事業的發展。
1課時。
以學生閱讀、欣賞、討論為主,教師講解為輔。
課前引導:讓學生回顧第21課的主要內容,然后指出,科學技術的基礎在于教育,在科技和生產迅速發展的當今世界,經濟競爭實際上是科技競爭和民族素質競爭。新中國建立后黨和國家對教育事業高度重視,教育事業快速發展。
導入新課。
一、教育事業的.發展。
1、人民教育制度的建立。
2、黨的十屆三中全會以后,教育事業得到全面、快速的發展。
二、文學藝術的繁榮。
1、“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2、小說、戲劇、繪畫、音樂和舞蹈的突出成就。
三、中國成為體育強國。
1、全民健身運動的發展。
2、競技體育水平的迅速提高。
引導學生回顧21課的內容,將兩課內容整合成一個整體,并與各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情況聯系,說明教育、科技、文藝、體育事業的發展與政治、經濟的密切關系。
指導學生完成課后習題。
教育顧問的教案設計篇三
自然是如此美好,生活是如此安寧,然而,躲在和平、文明背后的火魔,正窺視著我們,在所有的自然災害中,發生頻率最和、高的莫過于火災,一個小小的火星,可以使人類創造的物質、精神財富化為灰燼,可以奪走人最寶貴的生命,對于火,兒童缺乏相應的防火知識和能力,因此,增強兒童的防火意識,提高兒童的防火自救能力,加強兒童防火教育是至關重要的。
1、通過對火災事件的了解提高學生的防火意識。
2、知道消防電話119,初步了解什么是消防。
3、結合日常生活,知道一些消防常識。
學習防火的生活常識,培養有關防范能力。
多媒體課件、布娃娃、選項牌等。
(一)火災現場圖片欣賞每幅圖片教室進行講說。
1、學生欣賞后討論:看了這些圖片,你想說什么?有什么感受?2、看到剛才的圖片,老師真是觸目驚心,俗話說:“水火無情”,如果對火使用不當或者管理不好,有時它也會成為我們的敵人。
(二)引出課題。
1、今天就請同學們和董老師走進消防安全的課堂,共同學習,珍愛生命安全第一(板書)。
(三)講授新課。
1、同學們都知道發生火災時,撥打電話“119”,你們知道我國的消防日是哪。
一天嗎?(11月9日),為了使“119”深入人心,于1992年11月9日起,將每年的'11月9日定為全國的消防日。
在家里應如何注意防火?(圖片)。
例如:
(1)媽媽在炒菜,鍋中著火,怎么辦?
(2)當聞到一股臭雞蛋氣味時,應怎么樣處理?同學們對預防火災的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一起來進行一個家庭消防知識競賽吧!
出處 www.cdxkw.cn
競賽規則:先把同學分成兩組;老師讀題,請同學們舉牌回答,哪組回答的正確率高,哪組獲勝。
3、在學校如何預防火災?
(1)不帶火柴、打火機等火種進入校園。也不帶爆竹等易燃的物品進入學校。
(2)不在學校,隨意焚燒廢紙等。
(3)打掃衛生時,要將枯枝落葉等垃圾作深埋或送往垃圾池,不要采取點火燒掉的辦法。
4、公共場所,我們應如何防御火災?
1)、在公共場所,要自覺遵守公共場所的防火安全規定。
2)、自覺保護公共場所的消防設施和設備。
3)、不攜帶火柴、打火機等火種和易燃品進入林區、草原、自然保護區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向有關管理人員報告。
4)、燃放爆竹,要到安全的地方放,不得在家里、油站、施工工地等場所附近燃放,小孩燃放時必須由大人陪同。
教育顧問的教案設計篇四
教學目的:
1、通過讀新聞、模擬表演、交通安全知識搶答等形式引起同學們對消防安全的重視。
2、通過本次班會活動,使同學們了解一些基本的消防規則,知道發生火災后應該怎樣做,平時注意怎樣預防火災。
課前準備:
1、讓同學們收集有關消防事故的新聞。
2、組織學生排演小品。
3、選好及訓練班會主持。
4、了解一些基本的消防知識。
活動過程:
(一)主持讀前些天發生的火災事故的新聞以引入主題。
1、主持人讀新聞。
2、主持人:大家聽了這則新聞有什么感想呢?
3、同學們議論,各抒己見。
4、主持小結: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火。但是火如果使用不當或者管理不好,就會發生火災,嚴重威脅人們的生活,給我們的生命財產和國家的建設發展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消防安全十分重要。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消防安全的有關知識。
(二)消防安全知識競賽(搶答形式)。
1、火災的預防包括哪些?
2、易燃物品應該怎樣放置?
3、平時用電爐取暖對不對?有什么影響?
4、蠟燭為什么要及時熄滅?
5、年齡小的同學為什么不能自己燃放鞭炮?
6、發生火災時,要撥打什么報警電話?并且要說清楚什么?
7、小學生能不能參加滅火行動?
8、從失火的樓房內怎樣逃離危險?
(三)看模擬表演,議一議:
1、表演內容:一名小學生放學回家路上同小伙伴一起到山上玩火?
2、議一議:
(1)表演中的'小朋友違反了什么規定?
(2)我們應該怎樣預防火災?
3、把小朋友的錯誤糾正過來。
4、談心得體會。
(四)模擬練習:
集體演示意外發生時應該怎樣做……。
(五)小結:
1、同學們小結:通過這次活動,你懂得了什么?
2、小結:消防知識我們一定要牢記,平時預防為主,因為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樂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希望同學們通過這次班會活動,學會珍惜生命,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
(六)課外延伸。
請你做個督導員,時刻提醒自己注意消防安全,給一、二年級的小同學做出榜樣。
教育顧問的教案設計篇五
1、認識擦地板的作用,教育學生自覺地積極參加家里和學校的'擦地板活動。
2、學會正確用運常用工具去擦地板。
課前準備。
每組準備拖把一把,抹地布一條,水桶一個。洗衣粉少許。
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明確要求。
(2)學生自主閱讀教材9至12頁。
2、引導示范動手實踐。
(1)教師講解和直觀示范相結合,讓學生明確并掌握擦地板的每一個步驟的道理和操作方法。
擦地板過程:
第一步:打掃地面,整理桌凳物品。
第二步:浸泡拖把。
第三步;有次序地拖地兩次。雙手一上一下握住拖把柄,身體向前微傾,量比均勻用力來回移動拖把,從一個角落開始,一邊拖一邊往后退,一般要拖兩次。
第四步:整理桌凳,晾曬拖把。將拖把清洗干凈,擰干,掛在通風的地方晾曬,等地板干了,再把移動的物品放回原處。
(2)實踐練習。按各組分定的區域學習擦洗地板。
溫馨提示:
a、特別臟的地方要放少許洗衣粉去擦。
b、拖把、抹布要勤洗,水臟了要及時更換,最后要換上一桶清水,把地板重新擦洗一次。
3、展示評比交流收獲。
(1)寫一寫:我的主要收獲,并與同桌交流分享。
(2)評一評:從活動準備情況、步驟方法、成果質量三方面進行小組自評。
(3)請拖得最干凈的小組說說收獲或體會。
4、拓展延伸實踐創新。
(1)小結:積極參加家里和學校的擦地板活動不僅能使地面保持清潔衛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而且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培養嫻熟的勞動技能。
(2)回家后按照拖地板的步驟方法做一次家務勞動。
教育顧問的教案設計篇六
一、教育目標:
(一)了解簡單的消防安全知識。
(二)學習自救逃生的本領。
(三)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及應對突發事故的能力。
二、教學準備。
(一)火災發生后人們的行為及其后果的圖片等。
(二)錄像。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回憶消防的相關知識。
1、消防員叔叔救火時會用上哪些東西?(根據回答在投影儀上展示相應的照片),請幾位幼兒用玩具時手機模擬撥打119電話,其余幼兒評判是否正確。
2、消防車與平時的汽車有什么不同?
3、遇到火災應該怎樣撥打119電話?
(二)學習自救逃生的本領。
1、突發事故(配班老師運用煙霧發生器模擬火災):活動室某角落著火了,幼兒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撤離現場。
2、剛才小朋友是用什么辦法逃離的?
3、一起看看消防員叔叔的介紹,逃生時怎樣做才是又快又安全的。(播放逃生錄像:重點了解要盡量蹲下,甚至匍匐前進;用濕毛巾捂住鼻子;尋找安全出口快速逃離。)。
(三)設計安全出口標志。
1、從活動室出發到安全的地方——操場,一共有幾條安全通道?
2、這幾條安全通道上有安全出口標記嗎?
3、你想怎么來設計安全出口標志?
4、幼兒設計安全出口標志。
5、幼兒粘貼安全出口標志(提醒幼兒粘貼時注意箭頭的方向。)。
(四)逃生演習活動。
1、我們要來進行一次消防演習,你聽到警笛聲后怎么做?
2、通過錄像、音響、煙霧等模擬場景,幼兒進行逃生自救演習。
3、室外集中:你在逃生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是想什么辦法解決的?
教育顧問的教案設計篇七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熟悉一些特別的電話號碼:110.119.120.122,初步了解它們可以在緊急狀況下解決一些特別問題。
2、培育幼兒的自我愛護意識。
3、激發幼兒對消防隊員、警察、醫生等辛勤工作的人們的鄙視之情。
活動預備:
1、寫有110.119.120.122號碼的卡片,一套4張,每個幼兒一套。
2、電視錄像片,有關滅火、急救病人和抓小偷等內容。
3、操作卡片每人一套,模型電話機若干臺。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請幼兒觀看電視錄像片,激發幼兒的興趣。
(1)錄像中有哪些危急的.場面,我們遇到這樣的狀況應當怎么辦?
(2)“有什么樣的方法能最快地找到幫忙的人?”(打電話)。
2、請幼兒爭論有哪些電話號碼是在緊急的時候撥打的,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的用途。(不同的緊急狀況可撥打不同的號碼,緊急電話的共同特點是特別、易記、在緊急狀況下供應幫忙)。
3、請幼兒邊操作卡片邊說出應撥打的電話號碼。(如:看到火災的圖片,說出119的號碼)。
4、讓幼兒在嬉戲中學會正確撥打緊急電話的方法。
(1)嬉戲:報警(提示幼兒應在報警時說出自己的姓名,所在的位置,發生了什么事?)。
(2)分組在模型電話機上練習撥打緊急電話。
5、教師小結:這些報警、急救的電話肯定要記住,是我們國家規定的,沒有緊急的事情決不能任憑撥打。
教育顧問的教案設計篇八
開心上學、平安回家。
幫助孩子們正確認識上學放學路上的安全隱患,加強孩子們的安全意識,讓孩子們開心上學、平安回家。
過程:
一、談話導入:同學們,在我們班的.同學都是走讀的,甚至有的是自行上學和回家的,老師特別擔心這些同學的安全,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討論上學放學路上應該注意什么。
二、請生說說平時上學放學采用哪種交通方式?(步行、騎自行車、乘車)。
三、討論以上交通方式各存在哪些安全隱患?
四、觀看短片。
五、請生談談觀后感。
六、小結落實:
1、行走時,哪些情況最危險呢?
(1)不遵守紅綠燈信號規定。
(2)橫穿馬路,或三五成群橫著走在非人行道上,這樣最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過后,馬路上車輛稀少,因為路中車少人稀思想麻痹,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險。
(4)行走時一心兩用,邊走邊看書,或邊走邊想問題,或邊走邊聊天,邊走邊玩……這樣做,可能車子不來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車子,因此也十分危險。
2、騎車安全。
(1)不滿12周歲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騎車。這是交通規則規定的。
(2)不打傘騎車。
(3)不脫手騎車。
(4)不騎車帶人。
(5)不騎"病"車。
(6)不騎快車。
(7)不與機動車搶道。
(8)不平行騎車。特別還要注意,在惡劣的天氣如雷雨,臺風,下雪,或積雪未化,道路結冰等情況下,也不要騎車。
3、乘車安全。
(1)上車前先看清公共汽車是哪一路,因為公共汽車停靠站,往往是幾路公共汽車同一個站臺,慌忙上車,容易乘錯車。
(2)待車子停穩后再上車或下車,上車時將書包置于胸前,以免書包被擠掉,或被車門軋住。
(3)上車后不要擠在車門邊,往里邊走,見空處站穩,并抓住扶手,頭,手,身體不能伸向窗外,否則容易發生傷害事故。
(4)乘車要尊老愛幼講禮貌,見老弱病殘及孕婦要主動讓座。
(5)乘車時不要看書,否則會損害眼睛。
七、總結:通過今天的安全教育中關于交通安全的主題班會的開展,是大家深刻認識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同學們在日常生活與學習,特別是上學和放學的路上,一定要注意交通的安全,時刻記得今天的班會開展的內容,時刻注意安全能讓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充滿著祥和、喜悅,老師希望你們學會保護自己,每天開開心心上學,平平安安回家!
教育顧問的教案設計篇九
1、使幼兒了解基本的交通規則,認識紅綠燈。
2、引導幼兒認識人行橫道,了解過馬路時走人行橫道的重要性。
3、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幼兒教材,字卡“燈”
1、談話:熱熱鬧鬧的大街上。
(1)提問:小朋友在大街上走時都看到過什么?
引導幼兒盡可能多的回憶,會用“熱鬧”形容大街上的場面;
(2)提問:“馬路的路口有什么?紅綠燈是做什么用的?”
引導幼兒說出紅綠燈,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道路;
(3)、提問:我們應該怎樣過馬路?
引導幼兒知道過馬路時要走人行橫道;
(4)、提問:如果沒有了紅綠燈會怎么樣?
引導幼兒通過討論知道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
2、請幼兒做小司機,每人取一本書。
3、請幼兒將書輕輕翻到第9頁。
提問:
(1)請你看一看,圖畫中都畫了什么?
(2)圖中畫的是哪里?
4、教師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5、教師提問:鼓勵幼兒大膽回答。
教育顧問的教案設計篇十
教學目標:
通過本次活動,使學生懂得學習要靠勤奮,不能投機取巧,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找到適合自己學習方法,努力學習,取得優異成績。同時使學生認識到沒有勞動,人類就無法生存,社會就不能發展的道理,更使他們初步了解我們的祖國,并通過多種形式的表演來歌頌、贊美祖國,從而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明確“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的目的與意義。
2、認識“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的本質特征。
教學準備:
1、準備活動中涉及《國歌》、《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視頻、文章、音樂、圖片。
2、指導學生收集有關神舟十號號及祖國建設成就的有關資料。
3、收集勤奮學習愛祖國愛勞動的名言、警句。
班會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我們__年__班同學召開的“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二、愛學習。
1、學生講述古代名人讀書的故事。
(1)孔子每事問。
(2)懸梁刺股。
(3)映雪讀書。
3、學生講述現代名人讀書的故事。
三、愛勞動。
師:五一國際勞動節,是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節日。20__年__月__日,在__,__萬工人舉行大罷工,要求實行8小時工作制。這一斗爭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后來,國際工人組織為了紀念這個有意義的日子,就把這天定為國際勞動節。
主持人:
“小喜鵲,造新房,小蜜蜂,采蜜糖。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要靠勞動來創造……”每當唱起這支歌,親愛的同學們,你會想到什么呢?對,小喜鵲靠勞動為自己建造新房子,小蜜蜂靠勞動換來甜美的蜜糖,是勞動為我們帶來幸福的生活,勞動最光榮!下面,由我們全班同學齊唱:《勞動最光榮》。
四、愛祖國。
搶答時間:
1、我們的祖國真美麗,我們都熱愛她。你知道我國國旗是什么嗎?
它代表的意義是什么?
國旗上的__有什么象征意義?
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由誰親手升起?
什么地方應升掛國旗?(看誰說得多)。
中小學生多長時間舉行一次升旗儀式?
2、主持人:我們熱愛祖國,要有自己的行動。我們該怎么做?
生1:我們要刻苦學習,掌握本領,報效祖國。
生2:我們要守紀律、愛勞動、講衛生、文明禮貌、團結友愛,健康成長。
生3:我們要努力學習,鍛煉體魄,勇奪奧運金牌。
生4:我們要勤奮讀書,考上航天大學,去研究載人飛船,讓__再創第一!
生5:我們要愛護環境,珍惜資源,讓祖國更加美麗。
主持人:同學們說得好,希望同學們會做得更好!
五、總結。
1、同學們在這節課中有什么收獲?
2、學生暢所欲言。
3、教師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許多名人刻苦學習的事例,我們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優良的品質。讓我們用知識作為我們飛向天空的翅膀,學習前人好學不倦的精神,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同學們是祖國的未來,我相信同學們,一定會刻苦學習,努力鍛煉,提高本領,報效祖國的!
教育顧問的教案設計篇十一
一、導入。
隨著交通事業的發展,道路上的車輛越來越多,交通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這就要求我們每個人不斷提高交通法制觀念,增強交通公德意識。
二、新課。
1、認識交通警察。
(1)學生自讀書。
(2)出示圖片。
(3)學生看圖說說:誰是交通安全的維護者?你心目中的交通警察是什么樣的形象?
教師補充:
交通警察是國家維護交通秩序和安全的武裝力量,他們是交通安全的維護者,不論嚴寒酷暑,他們都堅守崗位,指揮著來往的車輛和行人。只有服從交通警察的指揮,才會有良好的交通秩序,才能保證車輛和行人的安全。
2、認識交通標志。
(2)出示掛圖,請學生指出圖中的各種交通信號、標志、標線,并說出它的作用。
(3)在我們日常的.出行中,當看到這些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時,應該怎樣做?
(4)教師歸納。
其實,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交通標志和標線共有100多種,今天我們認識的只是其中幾種常見的交通標志。
3、過渡:為了保證交通安全,除了以上這些必要的交通措施外。國家還制定了相關的法律規定,這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
(1)出示圖片。
說出圖片上行為的對與錯,為什么?
(2)說說你在出行中,看到人們是怎樣遵守交通法規的?
(用具體事例、自畫畫或圖片說明,可以把圖片、自畫畫粘貼在黑板上)。
(3)請你對著圖上的內容,說一句贊揚或警示的話。
(4)怎樣把我們今天認識的交通標志和交通法規讓更多的人都知道?
老師提意:用我們搜集的材料制作一期《注意交通安全》的黑板報,向更多的老師和同學宣傳有關交通安全的知識。
教育顧問的教案設計篇十二
主題:開心上學、平安回家。
目的:幫助孩子們正確認識上學放學路上的安全隱患,加強孩子們的安全意識,讓孩子們開心上學、平安回家。
過程:
一、談話導入:同學們,在我們班的同學都是走讀的,甚至有的是自行上學和回家的,老師特別擔心這些同學的安全,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討論上學放學路上應該注意什么。
二、請生說說平時上學放學采用哪種交通方式?(步行、騎自行車、乘車)。
三、討論以上交通方式各存在哪些安全隱患?
四、觀看短片。
五、請生談談觀后感。
六、小結落實:
1、行走時,哪些情況最危險呢?
(1)不遵守紅綠燈信號規定。
(2)橫穿馬路,或三五成群橫著走在非人行道上,這樣最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過后,馬路上車輛稀少,因為路中車少人稀思想麻痹,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險。
(4)行走時一心兩用,邊走邊看書,或邊走邊想問題,或邊走邊聊天,邊走邊玩……這樣做,可能車子不來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車子,因此也十分危險。
2、騎車安全。
(1)不滿12周歲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騎車。這是交通規則規定的。(2)不打傘騎車。
(3)不脫手騎車。
(4)不騎車帶人。
(5)不騎"病"車。
(6)不騎快車。
(7)不與機動車搶道。
(8)不平行騎車。特別還要注意,在惡劣的天氣如雷雨,臺風,下雪,或積雪未化,道路結冰等情況下,也不要騎車。
3、乘車安全。
(1)上車前先看清公共汽車是哪一路,因為公共汽車停靠站,往往是幾路公共汽車同一個站臺,慌忙上車,容易乘錯車。
(2)待車子停穩后再上車或下車,上車時將書包置于胸前,以免書包被擠掉,或被車門軋住。
(3)上車后不要擠在車門邊,往里邊走,見空處站穩,并抓住扶手,頭,手,身體不能伸向窗外,否則容易發生傷害事故。
(4)乘車要尊老愛幼講禮貌,見老弱病殘及孕婦要主動讓座。
(5)乘車時不要看書,否則會損害眼睛。
七、總結:通過今天的安全教育中關于交通安全的主題班會的開展,是大家深刻認識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同學們在日常生活與學習,特別是上學和放學的路上,一定要注意交通的安全,時刻記得今天的班會開展的內容,時刻注意安全能讓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充滿著祥和、喜悅,老師希望你們學會保護自己,每天開開心心上學,平平安安回家!
教育顧問的教案設計篇十三
1、初步了解鼻子的結構、功用和保護鼻子的簡單方法。
2、了解關于鼻子的一些有趣知識。
:氣味不同的.四種液體、ppt課件。
一、了解鼻子的結構。
1.教師在投影儀上畫簡筆畫:鼻子,讓幼兒說說畫得是什么?(鼻子)。
2.和一名平時膽小內向的幼兒碰碰鼻子,以示友好。問:我倆剛才碰了鼻子的哪部分?(鼻尖)那順著鼻尖這道高高的梁叫什么?(鼻梁)鼻子兩邊的像飛機翅膀的叫什么?(鼻翼)那鼻尖下面的兩個小洞洞是(鼻孔)鼻孔里有(鼻毛和鼻涕)。
二、了解鼻子的功用。
1.討論:鼻子有什么用?
請幼兒捏住鼻子試試什么感覺?
出示四種液體,讓幼兒通過聞味來判斷它是什么?(醋、酒精、汽油、香水)。
2.小結:鼻子有兩個作用:一是呼吸。二是聞氣味。有些氣體是有害健康甚至有毒的,所以我們在聞不知名的東西時,要把小手當成小扇子來扇著聞,這樣才能保護自己。
三、你們的鼻子出過問題嗎?來說說。
1.你們的小鼻子有沒有不舒服的時候?(流鼻血了;鼻塞不通了;流鼻涕)。
2.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問題?(碰傷了,上火了;感冒了.......)。
3.那我們該怎么保護它呢?
小結:.......
四、了解關于鼻子的一些有趣見聞。
1.出示課件讓幼兒觀察并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小結: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五、活動結束:讓我們出去讓小鼻子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吧。
:這是一節大班的健康活動,在活動中,我應用了談話法、演示法、實驗探究法等等引導孩子對鼻子的結構、功用、保護方法有一個系統的整體的感知。在活動的最后,我提供了一些圖片如東西方人不同的鼻子、大鼻子和小鼻子、還有印度人的鼻環等等,讓讓孩子去了解一些有趣的知識,拓寬他們的視野。活動很吸引孩子們,只是我覺得好像是內容略微多了一些,活動進行了32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