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夜夜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91在线电影-免费a网址-免费v片网站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最新初中化學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教案設計意圖(十四篇)

最新初中化學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教案設計意圖(十四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09 14:18:43
最新初中化學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教案設計意圖(十四篇)
時間:2022-12-09 14:18:43     小編:zdfb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初中化學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教案設計意圖篇一

一、單質碳的化學性質:

單質碳的物理性質各異,而各種單質碳的化學性質卻完全相同!

1.常溫下的化學性質穩定(為何碳在常溫下化學性質比較穩定?碳原子的最外層有4個電子,既不容易得電子,也不容易失去電子,因此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檔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書寫、古代書畫歷經百年也安然無恙、木質電線桿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燒焦可防腐都是利用這個原理。)

2.碳跟氧氣反應——可燃性:

①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碳在氧氣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熱量;

②在氧氣不充足的條件下,碳發生不充分燃燒,生成一氧化碳,放出熱量。 完全燃燒(氧氣充足),生成co2 : c+o2 點燃 co2 不完全燃燒 (氧氣不充足),生成co:2c+o2 點燃 2co

3.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應——還原性: 木炭還原氧化銅實驗現象:導出的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黑色粉末中有紅色固體生成。注意:

①碳單質作還原劑一般需要大量的熱,屬于吸熱反應,因此反應條件一般要寫高溫;

②操作時注意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

③配置混合物時木炭粉應稍過量些,目的是防止已經還原的銅被氧氣重新氧化。 還原性化學公式:c+2cuo 高溫 2cu+co2↑(置換反應)

4.應用:冶金工業

二、二氧化碳的制法

1、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原理、裝置、檢驗)

(1)發生裝置:由反應物狀態及反應條件決定: 反應物是固體,需加熱,制氣體時則用高錳酸鉀制o2的發生裝置。 反應物是固體與液體或液體與液體,不需要加熱,制氣體時則用制h2的發生裝置。

(2)收集方法:氣體的密度及溶解性決定: 難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排空氣法易中毒) 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它能溶于水且與水反應) 密度比空氣小用向下排空氣法

(3)化學實驗注意與結論 a需要研究實驗室制法的化學反應原理,就是要研究在實驗室條件下(如常溫、加熱、加催化劑等),可用什么藥品、通過什么反應來制取這種氣體。 b需要研究制取這種氣體所采用的實驗裝置。實驗室里制取氣體的裝置包括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兩部分。下面列出了確定氣體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時應考慮的因素。

①氣體發生裝置:a.反應物的狀態:固體與固體反應;固體與液體反應;液體與液體反應。b.反應條件:常溫;加熱;加催化劑等。

②氣體收集裝置:a.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用向下排空氣法。b.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與水發生反應時,可用排水法。

初中化學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教案設計意圖篇二

碳和碳的氧化物單元測試參考

一、選擇題:(每題2分,計30分。)請把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1.下列過程中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

a.石墨導電 b.金剛石切割大理石 c.用鉛筆寫字d.將石墨轉化成金剛石

2.在防毒面具中用于吸附有毒氣體的物質是( )

a.活性炭 b.金剛石 c.石墨 d.焦炭

3.取幾粒石灰石放入試管中,向其中加入幾毫升酸溶液,開始時有氣泡產生,一會兒后就不再產生氣泡,可能的原因是( )

a.裝置漏氣 b.加入的是稀鹽酸

c.加入的稀硫酸 d.生成的氣體被酸溶液溶解了

4.一氧化氮是一種無色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大,能跟空氣中氧氣迅速反應生成二氧化氮氣體,現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氣體,應采取的方法是( )

a.排水集氣法 b.向上排空氣法

c.向下排空氣法 d.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氣法

5.檢驗一瓶氣體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正確方法是( )

a.將燃燒的木條伸入瓶中,觀察木條是否熄滅

b.將燃燒的木條伸到集氣瓶口觀察木條是否熄滅

c.向瓶內倒少量澄清石灰水,觀察石灰水是否變渾濁

d.放入一只小動物,觀察小動物能否存活

6.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較多的二氧化碳氣體,一般不必使用的儀器是( )

a.錐形瓶 b.導管 c.水槽 d.長頸漏斗

7.試驗某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碳酸根離子,常需使用的藥品有( )

a.鹽酸 b.石灰水 c.石灰石和鹽酸 d.石灰水和鹽酸

8.將二氧化碳中混入的一氧化碳除去,得到較純凈的二氧化碳,應采用的方法是

a.將混合氣體通過加熱的氧化銅 b.點燃該混合氣體

c.將混合氣體通過澄清的石灰水

d.將集氣瓶口朝上,移開玻璃片使一氧化碳氣體自動逸出

9.下列氣體,不屬于溫室氣體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氣 c.甲烷 d.臭氧

10.下列各方案中,不能用于鑒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是( )

a.用鼻子聞 b.測定它們在水里的溶解能力

c.分別用燃燒的木條試驗 d.分別用石灰水試驗

11.鑒別co2、o2、空氣三瓶氣體時,最簡便且可行的.方法是

a.用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瓶中 b.分別加入石灰水并振蕩

c.分別滴入紫色石蕊試液 d.分別加入水并振蕩

12.二氧化碳能用于滅火,主要是因為( )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生成碳酸 b.二氧化碳能與正在燃燒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c.二氧化碳不能燃燒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不可燃、一般也不助燃

13.二氧化碳能用于滅火,主要是因為( )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生成碳酸

b.二氧化碳不能燃燒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不可燃、一般也不助燃

d.二氧化碳能與正在燃燒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14.1月格魯吉亞前總理在寓所中毒身亡,各種跡象表明他死于煤氣中毒,生活中的煤氣中毒就是一氧化碳引起的,其原因是( )

a.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c.一氧化碳將血液中的氧氣轉化成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能力很強,使血紅蛋白失去輸送氧氣的能力

15.實驗測得某樣品中只含有碳元素,則該樣品( )

a.一定是金剛石或石墨中的一種 b.一定是木炭或活性炭中的一種

c.一定是碳元素的一種單質 d.可能是一種單質,也可能是幾種單質的混合物

初中化學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教案設計意圖篇三

初中化學“單質碳的化學性質”的教案設計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單質碳的化學性質(穩定性,碳跟氧氣、氧化銅的化學反應)。

(二)能力訓練點

通過實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學習碳跟氧氣反應,由于氧氣量是否充足,會造成生成物不同,使學生知道化學反應的條件不同,對物質間的相互作用有不同的影響,對學生進行外因通過內因發生作用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育。

二、教學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

單質碳的化學性質。

2.難點

碳單質跟氧化銅、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

3.疑點

怎樣證明金剛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

4.解決辦法

(1)聯系生活實際,從學生已經知道的許多事實,結合教材中的插圖和閱讀材料,啟發學生運用已學過的知識,思考新的問題,做到溫故而知新。

(2)學生閱讀教材中的選學內容,啟發學生用化學方法證明金剛石和石墨的元素組成,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做好木炭還原氧化銅的演示實驗,提出學生應注意觀察的問題,指導學生學會觀察,啟發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本質上理解木炭的還原性。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具準備

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及藥品。

五、學生活動設計

1.學生閱讀教材第81頁第一段,舉例說明碳在常溫下穩定這一化學性質。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2.練習寫出本節所涉及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鞏固元素符號、化學式的寫法,掌握化學方程式。

3.學生閱讀教材第81頁選學材料,分組討論怎樣證明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4.學生觀察教師演示,觀察實驗中所發生的現象,分析討論在這個化學反應中有什么物質生成。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六、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單質碳在常溫下穩定,在高溫下化學活動性強。

(2)了解金剛石、石墨、無定形碳有著相同的化學性質。

(3)掌握單質碳的可燃性和還原性。

(4)初步了解化學變化的熱理變化。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理解問題的思維能力。

3.德育目標

使學生養成辯證地看待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良好習慣。

(二)整體感知

本節課主要學習碳的化學性質,是對以前學過的化學用語的運用和鞏固通過第一、二節對碳的學習,使對碳這種固態非金屬單質所特有的物理和化學性質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這是學好本章的基礎。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碳的單質有哪幾種?

(2)金剛石、石墨有哪些物理性質?為什么它們都由碳元素組成卻有不同的物理性質?

通過上節課學習,我們知道碳的幾種單質有不同的物理性質,是由于碳原子排列的不同。因為它們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所以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下面我們學習碳的化學性質。

1.碳在常溫下穩定、高溫下活潑。

(1)閱讀教材第82頁第一段,看插圖5

(2)舉例說明碳在常溫下穩定。

隨著溫度的升高,碳的活動性大大增強,在高溫下,它能和許多物質起反應。

2.碳的化學性質

(1)碳跟氧氣的反應。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什么?

練習寫出碳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在氧氣或在空氣中,當氧氣充足時,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如果氧氣不充足,則燃燒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注意聯系生活實際,以燃煤的火爐為例加以說明,并指出這兩個反應中有放熱現象。

配平碳不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閱讀教材第83頁選學材料,分組討論:怎樣證明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

將金剛石和石墨分別燃燒,其產物都只有二氧化碳。

(2)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應。

①演示,用木炭還原氧化銅。

②指導學生觀察思考:石灰水發生

了什么變化?試管里的粉末發生了什么變化?在反應中生成了什么物質?

①在教師的指導下,認真觀察實驗,討論并回答問題。

②練習寫出這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反應條件是什么?它屬于什么反應類型?

在這個反應中,木炭奪取了氧化銅中的氧生成二氧化碳,木炭是還原劑,具有還原性。氧化銅失去了氧被還原為銅。

在燃燒很旺的爐火里,添上大量的新煤后,溫度為什么會降低?

①下層的煤,燃燒時生成的二氧化碳,與上層新煤中的碳會反應生成一氧化碳,這個反應是一個吸熱反應,因而添加新煤后,爐溫會降低。

②碳燃燒時放出熱量,碳使二氧化碳還原成一氧化碳要吸收熱量。這就是化學反應中的放熱或吸熱現象。

討論如果沒有化學反應放出的熱能,世界會變成什么樣?

通過討論,使學生認識到利用化學反應放出熱能的重要性。

(四)總結、擴展

比較碳和氫氣的化學性質,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七、布置作業

教材第85頁習題1、2、5。

八、板書設計

第二節 碳的化學性質

一、碳在常溫下穩定、高溫下活潑

二、碳的化學性質

1.碳的可燃性。

點燃

c + o2======== c02(碳充分燃燒)

點燃

2c + o2======== 2c0 (碳不充分燃燒)

2.碳的還原性(用于冶金工業)。

高溫

cuo+ c ======== 2cu +c02 ↑

現象:(1)有紅色固體生成。

(2)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高溫

co2+c======= 2c0

三、化學反應中放熱或吸熱現象

轉化

熱能──→電能(如火力發電)、動能(如蒸氣機)等

四、小結:碳與氫的化學性質比較。

氫氣

常溫下

化學性質穩定

化學性質穩定

可燃性

點燃

c + o2======== c02

(o2充足)

點燃

2c + o2========== 2c0

(o2不充足)

點燃

2h2 + o2======== 2h2o

還原性

高溫

c + co2======== 2c0

高溫

c +2cuo========== 2cu+c02 ↑

點燃

h2 + cuo======== 2h20

初中化學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教案設計意圖篇四

復習課是一種重要的課型,尤其對初三而言。復習課也是自己平時較少去研究的課型,就是想利用這個機會給自己設定目標,好好靜下心來去打磨一下。我對復習課有一個想法:復習課不是“炒冷飯”,而是要用高質量的新問題去喚醒學生沉睡的心靈,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維,溫故重在知新。復習課一定要把舊知識重新打造、包裝,以全新的面貌引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學生才不會感到枯燥乏味,而樂于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

這次確定上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單元復習,還主要考慮到第六單元是初中化學的核心知識點,書中知識點多、雜,特別是書中涉及到很多化學反應方程式,而方程式的書寫是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與分化點。利用復習課再進一步錘煉一下學生的化學方程式。

我確定的復習目標是:

(1)掌握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

(2)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質,會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分析;

(3)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相互聯系及轉化途徑,學會知識整合與遷移。

課后進行了評課活動,結合評課與自己課后反思感覺這節課主要有如下不足之處:

(1)時間把握不夠精準,沒有進一步完善含碳物質的相互轉化關系圖,也就沒有完全完成既定教學目標。課后細想,在教學環節三“聽故事(“父女奪寶”),鞏固舊知”,用時過多。自己在講述故事時不夠精煉,讓學生分析問題時,學生思考的時間偏多。其實完全可以壓縮時間,因為一些學生在聽完故事后,就已經有了一些想法啦。時間少點完全可以搞定的。

(2)在找學生到黑板上書寫有co2生成的化學方程式時,學生只寫出了一個,此時應該利用這個機會,總結出符合要求的化學方程式,進一步完善碳物質的相互轉化關系圖。可惜,我沒有這樣去做。

(3)在處理練習:如何區分co2與co,這一問題時,很不到位。也許快臨近下課,時間顯得匆忙。

初中化學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教案設計意圖篇五

今天上了一節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復習課,一節課下來,感覺還存在一些問題,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改進和進一步推敲,也讓我對復習課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真正覺得復習課的重要,上好一節復習課意義真的不小,學生也能從中獲益很多。

整節課,我的設計思路很常規,主要是對知識點的梳理,小結,應用,以及提高,按部就班,平平穩穩,沒有什么大錯,但是缺少了創新和亮點,一味的講解知識點、做相應練習,顯得有點古板,沒有生氣,一堂課下來,比較枯燥,一部分學生收獲不大。

以下就來談談本節課還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整節課,我以一道推斷題入手,這道推斷題將本單元所涉及到的物質幾乎包括進來,大部分方程式也都涵蓋在內,所以,這道題目作為引入我覺得是可以的,但是我沒能更進一步的去利用這個題目,回過頭想想,如果能夠就著這條題目,對本單元的知識做出一個框架,效果會大大提高。所以我的改進思路是,將推斷題中所有的箭頭去掉,然后讓學生自己來完成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讓學生自己將箭頭補上,那么,在補齊轉化關系的同時,學生就相當于把所有的轉化關系都過了一遍,并且沒有了條件限制,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散,能夠相處更多不同的轉化方法。

二、本節課,我絕大部分時間是在按照書本順序進行歸納和講解,沒有能夠跳出書本的束縛,所以顯得比較死板,在講解的過程中我也發現敘述的太多了,學生的積極性有所下降,下課之后,思考了這個問題,突然發現,在本單元的知識點當中,完全可以采用對比的方法進行學習和歸納,例如,可以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放在一起講解,都具有可燃性還原性;金剛石和石墨放在一起講解;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與實驗室制取氧氣進行對比;木炭、氫氣、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三個實驗裝置可以放在一起進行對比。這樣采用對比的方法,學生能夠清晰的比較出其中的異同點,而且記憶起來也比較方便,同時,也可以降低學生的厭倦感。

三、這節課里,在我的教學設計里沒有兼顧全體學生的學習能力,所選取的一些練習難度較大,基本為中考題,這樣的難度對于基礎不扎實的學生來說有點力不從心,從而使他們散失信心,一節課下來幾乎沒有收獲,這對我也敲了一個警鐘,在每一節課上,教師要照顧到全體學生,當然不是面面俱到,但是要能夠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這樣才能不斷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尤其是后進生。所以,我對教學設計進行修改,將部分題目的難度降低,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讓每個學生都有屬于自己的收獲。

四、在復習課上,我自己說的太多了,沒有把時間教給學生,實際上,一部分學生完全可以自己對知識進行很好的梳理,所以,在以后的復習課上,我要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主講,然后我進行補充小結,這樣學生更愿意去聽身邊的同學是怎樣講的,發言的同學也會對這一單元的內容更加熟悉,同時語言表達能力也會有所提高。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去學習和推敲,如善于創設情境,培養創新意識作為一名教師,要多為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創設一個適宜的情境,在教學工作中竭力提倡創新,善于接受學生新的合理化的建議,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和能力,養成創新習慣與膽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化學科學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和對化學知識及規律的擁有欲以及將所知化學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類的動機,才可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才能使他們產生創新欲望。從這個角度出發,教師可以集色、態、味、光、聲于一體的化學實驗給學生強烈的視覺刺激來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但這種好奇與興趣是本能的、不穩定的認識傾向,還應激發實際聯系理論,使學生搞清楚這些現象的本質特征,不能任其看熱鬧,讓其主動學習,方才會產生持久、穩定、強有力的動力并長期維持下去,能對知識進行熟練的調控運用。

例如理論聯系實際,講解化學對環境的不良影響和有效改造,它在工農業生產、環境保護、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侯德榜制堿法的化學故事能強化他們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從而產生富強而發奮學習的社會性動機等。另外,教師自身良好的形象,生動、準確的講授,熱情真誠的關心鼓勵,嚴肅認真的責任心,幽默大方的舉止等因素在培養和強化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動機也起著不可忽視的情感作用。

充分發揮實驗的作用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我覺得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尤為重要,在復習課上亦是如此,以實驗為基礎是化學學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學實驗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化學實驗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和技能,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訓練學生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價值觀。

另外,還要做到以學生為主。復習過程是一個信息交流過程,學生是主體,教材是客體,教師起著溝通學生與教材的作用。復習中切忌喧賓奪主,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學生有被動變為主動,由配角變為主角,真正做學習的主人。這一點我還需要多磨練磨練,我在課上自己說的比較多,這點做的不是很好。

同時也要以課本為主。復習時既要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又要會靈活運用基礎知識去解決問題,既要全面掌握,又要突出重點。因此,我們要扎扎實實地抓好課本知識點,把課本與資料有機的結合起來,使之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通過這一節課的教學是我認識到:

1、學生中存在著巨大的潛能

課堂是一個創造奇跡的神奇地方,學生在學習,教師也在學習,二者是互動的,通過上面的教學使我充分認識到了學生的力量,他們在無形中促使我進步。使我真正領悟到了“教學相長”的內涵。在這堂課中,我在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是直接給學生想要的答案,而是讓他們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癥結。對這種做法我也僅僅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去做的,還有一種隱憂:會不會找不到答案?會不會這節課的任務完不成?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余的。這種嘗試讓我更加相信學生中潛藏的巨大潛能。我會把這種做法繼續堅持下去。相信學生一定能行的!

2、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點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難的一種內在的心理因素,是學習知識的動力。學生對他所學的知識一旦有了興趣,就會不知疲倦,越學越愛學。但興趣的調動和強化都離不開教師的培養和激發,因此,適時的給學生以鼓勵和引導,使他們樹立自信心,獲得成就感,使他們不斷發現、不斷探索、不斷進步的動力。

3、對教學中不足的改進措施

進一步專研教材、理解教材,認真分析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使教學設計更符合“綱要”的要求,符合學生實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對于教學時間的控制:主要從自身上突破,課堂上控制不必要的教學重復環節,精簡教學語言,把更多的時間讓給學生,使學生在課堂訓練中去體驗、感悟和消化知識。 同時,增加提高訓練的內容讓“吃不飽”的學生能夠“吃飽”,努力尋找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點適當、適量的給基礎好的學生進行提高訓練,還要在增強學習趣味性上下功夫。

有待反思的問題

“初中化學探究學習”在現行初中化學教材這棵“老樹”中“開出了新花”,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在實施過程中,同時發現了一些其它問題有待解決:

①如何讓學生在開始學習化學時,盡快具備進行科學探究學習的思維能力。

②學生學習的日益深入,想探究的實驗越來越多,非課堂內做探究實驗,在沒有教師在場的情況下,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何控制。

③學生對探究學習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興趣,由于時間概念淡,易影響其它學科學習。引起家長的反對這一矛盾如何解決。相信,經過更全面系統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初中化學探究學習”會取得更佳的教學效果。

初中化學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教案設計意圖篇六

⒈金剛石、石墨的物理性質和用途的比較

金剛石(由碳元素組成)石墨(由碳元素組成)

硬度最硬軟,在紙上可留下痕跡

熔點很高高、耐高溫

導電性不導電導電(良好)

導熱性無良好

用途鉆探機鉆頭、刻刀鉛筆芯、潤滑劑、電極等

結論碳單質的物理性質不同,是由于金剛石、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⒉木炭、活性炭

⑴木炭:有吸附作用,用于吸附一些食品和工業產品里的色素,吸附有異味的物質。

⑵活性炭:有較強的吸附作用,用于防毒面具、冰箱的除臭劑。

⒊同一種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的單質。

初中化學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教案設計意圖篇七

⒈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碳原子最外層有4個電子)

應用:解釋古代字畫為什么經歷幾千年而不變色?檔案資料為什么要求用碳素墨水書寫?

⒉碳的可燃性(相同的反應物,因反應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

充分燃燒c+o2點燃=====co2

放熱

不充分燃燒2c+o2點燃=====2co

⒊碳的還原性⑴c+2cuo2cu+co2↑現象:黑色粉末變紅色,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⑵c+co22co

初中化學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教案設計意圖篇八

⒈發生裝置的選擇依據

固體和固體反應:2kmno4k2mno4+mno2+o2↑

反應物的狀態caco3+2hcl==cacl2↑+co2+h2o

固體和液體反應

氣體發生裝置……2h2o2mno2======2h2o+o2↑

反應條件(是否需要加熱、加催化劑等)

⒉收集裝置的選擇密度比空氣大——向上排氣法

排空氣法優缺點:純度不高

密度比空氣小——向下排氣法需驗純,但較干燥

氣體收集裝置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難溶于水)優缺點:收集到的氣體較純,但含水蒸氣

初中化學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教案設計意圖篇九

初三化學《碳和碳的氧化物》優秀教案

一、二氧化碳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易溶于水的氣體,密度大于空氣,不支持燃燒。

2、化學性質

(1)co2 + h2o = h2co3 h2co3 = h2o + co2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色。

(2)co2 + ca(oh)2 = caco3 + h2o 能 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溫室效應

二、一氧化碳

1、可燃性: co + o2 = co2

2、毒性:一氧化碳能與人體內血紅蛋白結合,使人缺氧中毒。

3、還原性: co + cuo = cu + co2

實驗活動2 二氧化碳的性質和制取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學習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知道二氧化碳的性質和用途。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二氧化碳制取的學習,能設計和完成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

(2)通過二氧化碳性質的探究過程,學會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提高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質

教學難點:探究二氧化碳和水、石灰水的反應原理。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教學用具:

1、儀器:錐形瓶、長頸漏斗、止水夾、集氣瓶、火柴、蓋玻片、雙孔塞及導管、托盤天平、燒杯、礦泉水瓶、試管。

2、藥品及相關物質:大理石(或石灰石)、稀鹽酸、紫色石蕊試液、澄清石灰水、蒸餾水。

教學過程:

回顧一下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實驗室制氧氣的原料?化學方程式?實驗裝置?

通過同學們預習課本知道了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和化學方程式。

(問)大家想想:能不能利用制氧氣的裝置來制取二氧化碳呢?

(答)可以。因為都是固體和液體反應,而且不需要加熱。

問題:怎樣判斷瓶中是否充滿了二氧化碳氣體?

(答):用燃著的木條伸到集氣瓶口,若燃著的木條熄滅,則證明收集滿。

動手操作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學生活動)

實驗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1、利用所提供的儀器或者自己選擇有關儀器,設計一個簡單實驗證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

學生經過討論給出方案:①將燒杯內盛放二氧化碳和空氣,放到天平上比較哪個重。②稱量燒杯(內有空氣)的質量,向燒杯內倒入二氧化碳,觀察天平的偏轉。

2、檢驗二氧化碳的水溶性

往盛有二氧化碳的礦泉水瓶中加入少量的蒸餾水,迅速擰緊瓶蓋,震蕩。觀察所發生的現象。

現象:礦泉水瓶變癟了

結論:二氧化碳__(溶/不溶)于水。

實驗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1、向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滴入2~3滴紫色石蕊試液,震蕩。觀察所發生的現象。

二氧化碳和水發生反應,生成了碳酸。碳酸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成紅色。

2、將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觀察所發生的現象。

石灰水中的溶質為氫氧化鈣ca(oh)2,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上述反應可用于檢驗二氧化碳的存在。

交流共享:

根據你所了解的二氧化碳的性質,談談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

當堂練習:

1、通過二氧化碳滅燭的實驗,發現二氧化碳的性質。

2、有兩個集氣瓶,分別盛滿了氧氣和二氧化碳,用哪些方法可以確定它們分別盛有哪種氣體?

3、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2)采用__法收集二氧化碳,原因是:_____

(3)收集二氧化碳__(能/不能)用排水法,原因是:_____

(4)二氧化碳驗滿的方法是:____

布置作業:完成實驗報告

初中化學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教案設計意圖篇十

碳和碳的氧化物

碳的幾種單質

1、金剛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質,可用于制鉆石、刻劃玻璃、鉆探機的鉆頭等。

2、石墨(c)是最軟的礦物之一,有優良的導電性,潤滑性。可用于制鉛筆芯、干電池的電極、電車的滑塊等

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學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分子的構成不同。

3、無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體和少量雜質構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強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鐵,炭黑加到橡膠里能夠增加輪胎的耐磨性。

單質碳的性質

1.金剛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兩種不同的單質,它們物理性質不同、化學性質相同。它們的物理性質差別大的原因碳原子的布列不同

2.碳的化學性質跟氫氣的性質相似(常溫下碳的性質不活潑)

①可燃性:木炭在氧氣中燃燒c+o2co2現象: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碳燃燒不充分(或氧氣不充足)2c+o22co

②還原性:木炭高溫下還原氧化銅c+2cuo2cu+co2↑現象:黑色物質受熱后變為亮紅色固體,同時放出可以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實驗注重事項:

①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因加熱時生成的水蒸氣至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使試管破裂);

②實驗結束時,應先把導管從石灰水里移開,然后再熄滅酒精燈(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試管,導致熱的試管破裂。)

木炭高溫下還原氧化鐵3c+2fe2o34fe+3co2↑

高溫條件下碳還原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c+co22co

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2co+o22co2

氧化物定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酸性氧化物和堿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屬于非金屬氧化物):凡能跟堿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屬于金屬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一氧化碳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于水

2、有毒:吸進肺里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人體缺少氧氣而中毒。

3、化學性質: (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①可燃性 ②還原性)

1)可燃性:2co+o2點燃 2co2 (可燃性氣體點燃前一定要檢驗純度)

h2和o2的燃燒火焰是:發出淡藍色的火焰。

co和o2的燃燒火焰是:發出藍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燒火焰是:發出明亮的藍色火焰。

鑒別:h2、co、ch4可燃性的氣體:看燃燒產物(不可根據火焰顏色)

(水煤氣:h2與co 的混合氣體 c + h2o高溫 h2 + co)

初中化學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教案設計意圖篇十一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單質碳的化學性質(穩定性,碳跟氧氣、氧化銅的化學反應),化學教案-單質碳的化學性質。

(二)能力訓練點

通過實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學習碳跟氧氣反應,由于氧氣量是否充足,會造成生成物不同,使學生知道化學反應的條件不同,對物質間的相互作用有不同的影響,對學生進行外因通過內因發生作用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育。

二、教學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

初中化學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教案設計意圖篇十二

九年級上化學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識點

一、碳的幾種單質

1、金剛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質,可用于制鉆石、刻劃玻璃、鉆探機的鉆頭等。

2、石墨(c)是最軟的礦物之一,有優良的導電性,潤滑性。可用于制鉛筆芯、干電池的電極、電車的滑塊等。注意:鉛筆里面其實不含鉛,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h代表hard,堅硬的;b代表black,黑的。6b最軟,顏色最深;6h最硬,hb軟硬適中。

3、無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體和少量雜質構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強烈的吸附性,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要強,如制糖工業利用其來脫色,防毒面具里的濾毒罐也是利用活性炭來吸附毒氣。焦炭用于冶鐵,炭黑加到橡膠里能夠增加輪胎的耐磨性。

4、c60是一種由60個碳原子構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質很穩定。

5、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學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分子的構成不同。

二、單質碳的化學性質:

單質碳的物理性質各異,而各種單質碳的`化學性質卻完全相同!

1、常溫下的化學性質穩定【為何碳在常溫下化學性質比較穩定?碳原子的最外層有4個電子,既不容易得電子,也不容易失去電子,因此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檔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書寫、古代書畫歷經百年也安然無恙、木質電線桿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燒焦可防腐都是利用這個原理。】

2、可燃性:

完全燃燒(氧氣充足),生成co2:c+o2點燃co2

不完全燃燒(氧氣不充足),生成co:2c+o2點燃2co

3、還原性:c+2cuo高溫2cu+co2↑(置換反應)應用:冶金工業

現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紅色,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2fe2o3+3c高溫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原理、裝置、檢驗)

(1)發生裝置:由反應物狀態及反應條件決定:反應物是固體,需加熱,制氣體時則用高錳酸鉀制o2的發生裝置。反應物是固體與液體或液體與液體,不需要加熱,制氣體時則用制h2的發生裝置。

(2)收集方法:氣體的密度及溶解性決定:難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排空氣法易中毒)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它能溶于水且與水反應)密度比空氣小用向下排空氣法

2、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caco3+2hcl==cacl2+h2o+co2↑

2)選用和過氧化氫制氧氣(制氫氣)相同的發生裝置

3)氣體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

4)驗證方法:將制得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驗滿方法:用點燃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證明已集滿二氧化碳氣體。

3、二氧化碳的工業制法:

煅燒石灰石:caco3高溫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應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5、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步驟

一檢、二裝、三注入、四收集

6、正確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圖錯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圖

7、制取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項

四、二氧化碳的性質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高壓低溫下可得固體――――干冰

2、化學性質:

1)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h2co3 == h2o+ co2↑碳酸不穩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co2+ca(oh)2==caco3↓+h2o本反應可用于檢驗二氧化碳。

4)與灼熱的碳反應:c+co2高溫2co(吸熱反應,co2是氧化劑,c是還原劑)

3、用途:滅火(滅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質,又利用其化學性質。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劑利用其物理性質。

4、危害及防治措施

溫室效應――原因:過多的co2、o3、ch4、氟氯代烷等

1、減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

2、開發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地熱等清潔能源。

3、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森林。

五、一氧化碳的性質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于水

2、化學性質:(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①可燃性②還原性)

1)可燃性:2co+o2點燃2co2(可燃性氣體點燃前一定要檢驗純度)

【h2和o2的燃燒火焰是:發出淡藍色的火焰;co和o2的燃燒火焰是:發出藍色的火焰;ch4和o2的燃燒火焰是:發出明亮的藍色火焰。】

2)還原性:co+cuo △ cu+co2 【非置換反應】應用:冶金工業

現象:黑色的氧化銅逐漸變成光亮紅色,石灰水變渾濁。

記住要領:一氧化碳早出晚歸,酒精燈遲到早退。

尾部酒精燈的作用是處理尾氣,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氣。

3)有毒:吸進肺里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人體缺少氧氣而中毒。

學習化學的方法

學好化學,就要課前預習,課時抓重點聽,筆記挑著做,課后自己回想,想不起的時候再向自己看書

如果有時間,建議自己總結知識,構建知識網絡圖,如果總結不出來,可以考慮用vcm仿真實驗,在總結方面效果很好,可以通過實驗幫你串起所有知識點

化學方程式是每一次考試的重中之重,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你可以去分析你所經歷的所有考試,你會發現,在你不會做的題目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化學方程式不會寫造成的。特別是化學的計算題,更是與化學方程式息息相關

化學基本知識點

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化。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穩定性等)

5、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

6、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組成,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

7、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8、原子:是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

初中化學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教案設計意圖篇十三

低碳生活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加深理解我國的資源、環境國情及相關的基本國策和基本發展戰略

2.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關注當前社會熱點話題,提高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從細節做起從自己做起的習慣,養成低碳的生活方式教學重點培養學生關注社會熱點,理解“低碳生活”的必要性教學難點體驗、反思生活實際,逐漸養成“低碳”的生活方式教學方式以當前社會熱點為導向,通過師生激情互動,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學過程一、

創設情境,導入課題孩子們,你們剛才聽了兩首很美的歌,也感受到里面那優美的自然環境。曾幾何時,我們的環境確實很美,但人類為了gdp的增長,向空氣中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給人類帶來了很大的危害。如:非典,冰災,甲流感等等,下面我們來看一組短片來了解一下。播放《什么是低碳生活――全球變暖的危害》

師:為了減少碳的排放,國家在行動! (點擊:溫家寶的報告及相關事例)

師: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中國,溫總理向世界莊嚴承諾:到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下降40%-45%。與此同時,在3月,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所作《政府工作策劃》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經濟”和“低碳生活”的概念。

師:于是“低碳生活”悄然進入了我們生活視野,今天一起來走近《低碳生活,我們共同的.選擇》這個話題,學習有關的知識。

師:首先我們來熟悉這個概念。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要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耗、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節約資源是最大的低碳行為,減少排放,保護環境的行為也屬于低碳生活的方式,說到底低碳生活是一種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

二、回歸教材師:

這么說來,低碳生活與我們的思想品德教材的什么內容有聯系呢?

生一起回答師:我們一起來簡單回憶如下

教材內容三、

理論升華師:我們剛復習了一下教材內容,下面我們談談“低碳生活”在什么現實意義?先小組內交流。四、反思生活師:可是在我們的身邊,總有些不和諧的音符,這是發生在我們校園內的一些事,它不是低碳的生活方式,再反思一下,我們身邊還有哪些生活方式不符合“低碳生活”的行為呢?生各抒己見師引導并及時總結

五、活學活用師:

其實,低碳生活要求我們從細節開始做起,讓我們加入低碳一族吧!在生活中我們該怎么做呢?下面一起來為低碳生活出謀劃策。通過栽種樹木來進行“碳補償”,國家倡導發起的“我的綠色,我的低碳”大型環保公益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活動分為“開車行千里,補種一棵樹”、“綠遍中國行”等系列,旨在通過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倡議每天出行的市民,換算行駛的里程數,為建設低碳城市自覺做出貢獻。隨著“我的綠色,我的低碳”大型公益活動的啟動,一系列參與性強的環保活動將陸續啟動。

我們學校決定開展“低碳生活,從我做起”教育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完成下列任務:

1、出謀劃策:學校可以通過哪些形式開展這項活動,請你提供3個金點子。

2、我在行動:列舉過好低碳生活的三個具體做法

3、理論支持:請為你的行動提供兩條理論依據。

先在小組內交流,過會兒我們再起來探討。生各抒己見師引導總結六、課堂小結這一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低碳生活的概念,回憶了我國的資源、環境狀況及相關內容,也讓我們明白了低碳生活要從細節開始,一起來加入低碳一族。

初中化學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教案設計意圖篇十四

碳和碳的氧化物課后檢測題精選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答案,每題3分共計60分)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目前人們已經發現了109種元s素,這些元素組成的單質只有109種

b.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純凈物

c.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不同,是因為構成它們的`原子不同

d.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組成的單質

與co2在性質上不同的原因是 ( )

2比空氣重 難溶與水 c.分子結構不同 d.制法不同

3. “煙草吞噬生命”。煙草燃燒能產生一種能與人體血液中血紅蛋白結合的有毒氣體,該氣體是 ( )

a.n2 b.o2 2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8x福利精品第一福利视频导航 | 国产亚洲精品在天天在线麻豆 | 成人免费观看www在线 | 午夜影院男女 | 国产精品麻豆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1区2区3区 国产精品1区 2区 3区 | 最近高清中文字幕大全1 | 久在线视频| 淫片网站| 免费成人一级片 | 人操人碰 | 免费看黄网站在线看 | 麻豆国内精品欧美在线 | 欧美一二区视频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riav | 青春草在线 | 最近免费的中文字幕一 | 18在线网站 | 免费污污视频网站 |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第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 草草线在成人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成人h片在线 | 久久久久网站 | 96xxxxx日本人| 欧美性受xxxx喷水性欧洲 | 99久久网站 | 国产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 久久一区精品 | 日日操夜夜摸 | 久久88色综合色鬼 | 国卡一卡二卡三免费网站 | 国产黄色片一级 |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视频一区 | 一个人看的视频免费高清在线 | aaa影院| 色偷偷88欧美精品久久久 | 99国产在线观看 | 欧美另类日韩中文色综合 | 日韩影院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