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是一種靈活性和適應性的工具,也是一種組織和管理的工具。計劃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計劃書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四年級人教版語文教學計劃篇一
本班共48人,其中新插班1人。班里調皮的男生偏多,課堂上開小差的現象時常有出現。具體來說,班上的趙婧妤、羅晨、吳雨涵等十來個學生在語文學習上自覺性很強,基礎非常扎實;陳思宇、桃悅珊等幾個學生知識面廣,上課發言積極;在書寫習慣上較差的有葉睿、廖冠舟等幾個學生;在完成作業上不認真和拖欠的有盛星潔、刀榮興等幾人,需要加以引導、鼓勵,促進其進步。在這學期,應抓實基礎,培養良好習慣,提高寫作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培養優秀學生的同時,更要抓學困生,促進整個班級語文水平的提高。
四年級人教版語文教學計劃篇二
(一)、教學重點:
1、學習作者按照事物的發展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寫作方法。
3、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特點來表現事物的,并從中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
(二)教學難點:
1、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培養學生通過理解和想象,把課文的語言文字轉化成畫的能力。
2、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具體體會每篇課文清晰的思路。
3、按照"預習"和"閱讀提示"的要求獨立了解課文內容,并能提出幾個感興趣和不懂的問題,通過與同學討論解決。
4、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總結積累說明事物的方法。
四年級人教版語文教學計劃篇三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以積極、穩步、有效地實施深化新課程改革為主線,以教學為中心,務實創新,落實規范,提高效率,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為打造“優質均衡和諧教育”而努力。
二、學情分析。
四(2)班共有學生75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大部分學生性格開朗,學習興趣濃厚,樂于參加各項活動。在語文學習方面,本班兩極分化比較明顯:優秀生平時比較樂于表達,善于交流,知識掌握牢固;個別孩子對閱讀有濃厚的興趣,思維活躍;后進生上課好動,課后拖欠作業,學習質量不高。考慮到四年級是小學階段非常關鍵的一個學年,本學期仍要重視學生學習習慣與興趣的培養,加強硬筆書法的練習,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教材分析。
(一)基本結構。
教材設計了8個專題。依次是:走遍千山萬水、以誠待人、大自然的啟示、戰爭與和平、熱愛生命、田園生活、執著的追求、故事長廊。其中第三單元“大自然的啟示”和第六單元“田園生活”還安排有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專題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個專題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并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2—3篇,略讀課文1—2篇,精讀課文后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后課文連接起來,并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根據教學的需要,在一些課文后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鏈接,以提供課文的背景資料,并豐富學生的閱讀。
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有4個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另有“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或“成語故事”,這四項內容分別在全冊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
(二)教材特點。
本冊是在四年級上冊基礎上編寫的,教材的結構及思路是共同的,體現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它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
(1)導語導學,整合單元內容。
(2)精讀與略讀課文的聯系和整合。
(3)單元學習活動的貫通和整合。
2.安排“綜合性學習”,全面落實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目標。
3.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
4.豐富課本內容,拓寬學習資源。
四、教學目標。
本冊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閱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全面達到中年級的階段教學目標。
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個,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并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于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搜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五、教學措施。
1.強化學習習慣的養成。
語文教學的難點主要是如何讓學生成為一個會學語文,用語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學中不僅僅是關注的知識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讓學生養成會學習愛學習的習慣,這學期將繼續關注以下良好習慣的培養:
(1)課前預習與課后復習的習慣。
(2)能夠自學課文的習慣。特別是精讀課文,如何讓學生自己抓住重難點,學會分析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達方法。通過略讀課文學習方法的掌握,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3)大膽表達自己思想的習慣以及主動與人合作的習慣。
(4)把寫作當成是一種樂趣。愛寫作也愿意寫作。
(5)繼續加強培養善于傾聽的習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2.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
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學習目標上,通過有目的學習,慢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冊教科書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了具體的學習情境,這種學習情境的創設主要是通過“對話”的方式來實現的。教學中,老師要創設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要重視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與文本作者對話、與學習伙伴對話、與自己的心靈對話,最終使學生達到和周圍人和自然萬物的對話,啟迪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進而掌握語文學習的規律。
四年級人教版語文教學計劃篇四
教學內容。
1
9.2---9.6。
1、觀潮。
2
9.7---9.13。
2、雅魯藏布大峽谷3、鳥的天堂4、火燒云。
3
9.14---9.20。
語文園地一5、古詩兩首。
4
9.21---9.27。
6、爬山虎的腳7、蟋蟀的住宅8、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
5
9.28---10.4。
語文園地二9、巨人的花園。
6
10.5---10.11。
國慶放假。
7
10.12---10.18。
10、幸福是什么11、去年的樹12、小木偶的故事。
8
10.19---10.25。
語文園地三13、白鵝。
9
10.26---11.1。
14、白公鵝15、貓16、母雞。
10。
11.2---11.8。
語文園地四17、長城。
11。
11.9---11.15。
18、頤和園19秦兵馬俑語文園地五。
12。
11.16---11.22。
20、古詩兩首21、搭石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13。
11.23---11.29。
23、卡羅納24、給予是快樂的語文園地六。
14。
11.30---12.6。
25、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2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27、烏塔。
15。
12.7---12.13。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語文園地七。
16。
12.14---12.20。
29、呼風喚雨的世紀30、電腦住宅31、飛向藍天的恐龍。
17。
12.21---12.27。
32、飛船上的特殊乘客語文園地八。
1821。
12.28---。
期末復習。
四年級人教版語文教學計劃篇五
教學重點:
1、隨著學生識字、寫字量的增加,識字的鞏固是識字教學的一個重點。
2、加強詞、句訓練。
3、要重視朗讀的指導和訓練。
4、加強習作與閱讀、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聯系。
5、養成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增加到課外閱讀量。
教學難點:
1、生字的認識與書寫。
2、朗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3、綜合性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4、習作興趣的培養,掌握習作的基本要領,初步掌握使用好詞好句。
五、教學措施:
1、通過多種激勵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比如老師在課堂上實施微笑教學;通過充分的認可學生,多表揚,再提一點建議的方法讓學生享受表揚的喜悅并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常與學生溝通帶他們去玩;把自己的讀書體會與他們分享等,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
2、注重對學生進行讀書指導。在課堂上要保證學生有充足的讀書時間,要指導全班學生把書讀通順、流利、連貫,對于簡單的課文更是要精講多練,省出時間讓學生讀書、思考。
3、加強學生的鋼筆字練習,指導學生寫好鋼筆字,利用每天下午課前10分鐘練習鋼筆字。
4、重視閱讀與習作的有機結合,處理好讀與寫的關系。這學期繼續讓學生每周寫一篇日記,引導學生做好語言的積累,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的方法;在閱讀指導時滲透作文選材、寫作方法、中心提煉的寫作指導。
5、加強對學生的課外讀書的指導,讓學生養成愛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堅持每天半小時讀書。
6、繼續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7、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書法比賽、朗讀比賽、作文競賽、講故事……。
六、教學進度表。
周次教學內容。
11古詩三首2桂林山水。
23記金華的雙龍洞4七月的天園地一5中彩那天。
36忘年牢7尊嚴測驗。
48將心比心語文園地二9自然之道。
510黃河是怎樣變化的11蝙蝠和雷達測驗。
612大自然的啟示語文園地三13夜鶯的歌聲。
714小英雄雨來15一個中的呼聲測驗。
816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語文園地四17觸摸春天。
918永生的眼睛19生命生命測驗。
1020花的勇氣語文園地五21鄉下人家。
1122牧場之國五一放假。
1223古詩詞三首24、麥哨測驗。
13語文園地六25兩個鐵球同時著地26全神貫注。
1427魚游紙上28父親的菜園28父親的菜園。
15語文園地七測驗29語言兩則30文成公主進藏。
1631普羅米修斯32漁夫的故事語文園地八。
17測驗復習。
18復習。
19復習。
20復習考試。
四年級人教版語文教學計劃篇六
1、多讀多記,多積累語言。
2、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勇于探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
3、搞好各項班級競賽。從各方面嚴格要求學生,特別是優秀生,增加班級優秀生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競爭意識,努力在這學期的各項競賽都能取得比較好的成績。
4、加強后進生的轉化工作。由于后進生本身的一些特點,比如比較懶散,行動比較緩慢,理解力上相對而言弱一些等,同時后進生經常在無形中受到老師同學的歧視,后進生缺乏自信心。因此后進生轉化的工作,一定持之以恒。這樣才能意識到希望,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與學習的信心,進而提高學習成績。
5、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學校的工作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要想得到家長的支持,首先應該掌握學生的各方面的情況,在細節方面下功夫,發現學生有什么異常的情況及時跟家長取得聯系,繼而解決問題。取得家長的信任,那么有助于班主任開展各項工作。
6、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形式進行。培養習作興趣,提供和創造更多的習作機會,多組織展示和交流。
四年級人教版語文教學計劃篇七
1、鉆研教材,精心備課、上課,及時批改作業。
2、授課時,努力創設情境,采取多種多樣、生動有趣的形式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習知識。
3、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
4、對新知識點要增加訓練量。
5、勤于和各科教師和家長聯系,取得他們的配合和支持。
6、繼續做好差生轉化工作,使他們的成績再上臺階,從而提高整個班級的學習成績。
四年級人教版語文教學計劃篇八
本班大部分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積極性較高,基礎知識較為扎實。少部分學生學習習慣不好,主要表現在字跡潦草,作業不按時完成,平時沒有預習習慣,課外書看得少,日記寫得2、3句的流水帳等等,他們對學習的信心有些缺乏,這給他們的發展帶來困難。如何輔導好后進生,提高他們的學習動力,提高他們的成績是重中之重。整體來看考試成績十分不理想,簡直可以說是慘不忍睹,主要是因為該班學生學習習慣差,學習興趣不濃厚,基礎差。另外,四年級要完成由中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通過學習,要能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中年段的教學目標,為高年級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個基礎除了扎實的語言文字的基礎外,還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特別是學生在低年級,中年級養成的學習習慣,不管好與壞,到了高年級是不大容易改變的。所以說,四年級是很關鍵的一個學年。
二、教材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仍以專題形式組織內容:導語,課例(精讀課文,略讀課文,思考練習,閱讀鏈接,資料袋),詞語盤點,語文園地(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展示臺或成語故事等)。
三、教學目標。
本冊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課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達到中年級的上階段教學目標。
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課文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并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于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搜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10、教學活動中試機滲透安全教育,增強學生安全意識。
五、教學進度安排(略)。
四年級人教版語文教學計劃篇九
(一)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
1、讓學生與文本對話。學生閱讀課文,通過想象文中的描寫建立生活影像,通過對照文中人物的心靈來凈化自己的心靈,實現有意義的閱讀。通過對文章結構形式的揣摩和推測,理解文章的內容,達到和人物心靈溝通的境界。
2、讓學生與文本作者對話。作者寫文章是和讀者交流,學生邊讀書邊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過引導使學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意圖達成一致,讀明白作者的想法。
3、讓學生與學習伙伴對話。人教版教科書,在“語文園地”中安排了兩個學習伙伴:一個是小林,一個是小東。其實,學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個想象成自己,另一個就是自己現實生活中的學習伙伴。學生通過閱讀這樣的對話,能夠進入學習情境,也能激發自己的想象,能通過學習伙伴的對話,碰撞出思維火花,從而點燃學習語文的熱情。
4、讓學生與自己的心靈對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別人有的感覺我有沒有呢?別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書的編者就是用這樣的閱讀提示語,給學生一個具體的環境,給學生一個心靈的啟示,讓學生去問問自己。教科書通過具體的語言,為學生營造了學習環境。最終使學生達到和周圍人和自然萬物的對話,啟迪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進而掌握語文學習的規律。
(二)促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語文學習有其內在的規律,語文學習也有一個基本的步驟。教科書的呈現方式就是讓學生從內心觸摸到語文,在實際的語文學習中能習得方法,慢慢找到學習規律。
(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加強基礎知識訓練,舉一反三,教會學生靈活運用,并以識字寫字、作文片段訓練為重點。
(四)認真鉆研教材,準確把握教學目標,不隨意拔高或降低教學標準。面向全體學生,扎實地進行語言訓練。
(五)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展開語言積累,學會觀察生活,積累習作素材,促進習作水平提高。
(六)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邊讀邊想象,鼓勵學生敢于發現學習中的問題,大膽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鼓勵每個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四年級人教版語文教學計劃篇十
四年級上冊教材與一、二、三年級教材是一脈相承的。
(一)加強目標意識,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
教材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樣三個維度提出了語文教學目標,而且提出了總目標和階段目標。這是我們把握教學目標的依據。
四年級上冊教材,既注意落實必須一以貫之的目標,又注意落實階段性比較明顯的目標。為了落實一以貫之的目標,首先在選文上下功夫,認真選擇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精神的文章作課文,使學生既能從中學習語文,又能陶冶情趣,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受到啟迪和教育。還在“語文園地”中系統地編進了古詩詞、名言警句、對聯、成語故事等,使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化。同時,在教材編排上也注意情感、態度與知識、能力之間的聯系,使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引導與語文學習能力和習慣的培養融為一體。對于階段性比較明顯的目標,就作為本冊的訓練重點,在教材中加以具體安排。既注意體現階段性,又注意階段目標之間的銜接與過渡,使課程標準規定的教學目標得到全面、準確的落實。
(二)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
的各項學習內容與學習活動,前后有聯系,有照應,做到環環相扣。這樣,就使整組教材以至整冊教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三)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
本冊教材,在編寫時既考慮有利于教師的教,又考慮有利于學生的學,努力使教科書既成為教師的“教本”,又成為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本”。這一特點在教材里有多種呈現方式:一是在課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自讀自悟;二是在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中,安排了引導自主、合作、探究的題目;三是在每組課文后面安排了學生對本組所學字詞進行自查自測的“詞語盤點”;四是“語文園地”中設置了“我的發現”“展示臺”“寬帶網”等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欄目。
四年級上冊的“我的發現”,在“發現”的范圍上有所擴展,安排了4個關于讀寫方法和習慣方面的發現,分別是:讀文章時要想象畫面,邊讀邊想提出問題,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認真、細致地觀察才能表達清楚。“我的發現”欄目的呈現方式也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吐泡泡形式改為小林、小東兩個孩子的對話。這兩個孩子,可以理解為學生自己和他的一個學習伙伴。教材中,他們的對話一般只是提起某個話題,開了個頭,為同學們交流某一方面的發現留有較大的余地。
(四)加強開放性,密切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語文學習是母語的學習,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以,語文學習決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局限于課堂,應該把語文學習引向生活,拓寬語文學習的途徑。本著這樣的思想,教材的編寫加強了開放性,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主要表現在:一是注意引導學生用生活中的實例,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二是從生活的實際需要中提煉口語交際話題,練習寫作;三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引導課外閱讀,重點推薦了《格林童話》和《愛的教育》,引導學生讀整本的書;四是通過綜合性學習,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這樣的編排,充分體現了聽說讀寫各項語文學習活動的綜合,課內外語文學習的緊密聯系,拓寬了語文學習的渠道,使學生在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