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植物觀察日記篇一
第一段:介紹植物觀察日記的背景和重要性(200字)。
植物觀察日記作為一種記錄植物生長和發展的方式,廣受教育工作者和愛好者的青睞。每天觀察、記錄和思考植物的變化,不僅可以增加我們對植物的了解,還可以培養我們的觀察力和思考能力。植物觀察日記,正如字面意義上的理解一樣,是一種記錄植物生長情況的方法,這個方法需要我們不僅觀察植物的外部形態,還要注意植物的內部結構和生長環境等。通過日記的記錄,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長規律和植物與環境的關系。
第二段:分享觀察過程中的發現和體會(300字)。
在觀察植物的過程中,我發現了很多有趣的現象。例如,我注意到一棵松樹的葉子在夏季會變得更加蒼翠,并且呈現出濃密的綠色。而在秋天,這些葉子則會逐漸變黃,并最終脫落。這個觀察結果引發了我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命周期的思考。另外,我還發現了不同植物的生長速度和特點的差異。有些植物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長大,而有些植物則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達到成熟狀態。這個差異讓我意識到了植物的生命周期與其它生物的差異之處。
植物觀察日記對個人成長有著積極的影響。首先,通過觀察植物的生長和變化,我們可以培養自己的觀察力和細致入微的能力。觀察植物時,我們需要仔細觀察植物的外部形態、顏色、葉形等細節,并注意到這些細節的變化。其次,植物觀察日記可以培養我們的思考能力。通過觀察植物的變化,我們可以思考其背后的原因,例如陽光、水分、空氣質量等因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最后,植物觀察日記可以促進我們與自然的聯系,增加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通過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我們更能夠體會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力量。
第四段:總結植物觀察日記的意義和啟發(200字)。
通過植物觀察日記的實踐,我深切感受到了植物的美妙和生命的力量。植物觀察日記不僅幫助我們了解植物的生長規律和與環境的關系,還有助于培養我們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熱愛之情。通過觀察和記錄,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變化和不同種類之間的差異,從而拓寬我們的知識面和視野。同時,植物觀察日記也提醒我們要更加珍惜和保護自然環境,促進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第五段:對未來的展望和個人感想(200字)。
在未來,我將繼續堅持植物觀察日記的實踐,并進一步擴展自己的植物知識和觀察技巧。我希望通過觀察和記錄植物的生長過程,不僅能夠深入了解植物的奧秘,還能夠加深對自然環境的認識和尊重。同時,我也希望通過分享自己的觀察和體驗,能夠激發他人對植物世界的興趣和熱愛,共同呵護我們的地球家園。植物觀察日記,不僅是一種記錄植物生長變化的方式,更是一個探索自然奧秘和培養自身素養的過程。我相信,通過持續的觀察和思考,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的世界,為保護環境作出更大的貢獻。
植物觀察日記篇二
上個星期五的語文課,教師布置我們動手嘗試栽培豆芽。所以,我回家拿了個有土的花盆,種了三顆黃豆,放在陽臺上讓黃豆暖和暖和。
日記二。
今日,我去看黃豆。咦,土里種黃豆的地方怎樣長出了彎彎的細絲?我急忙地問媽媽這是為什么。媽媽笑著說:“這說明黃豆已經發芽,快長了。”我聽了一蹦三尺高,因為我的黃豆發芽了,并且要長葉子了!
日記四。
今日,我的豆芽長出了兩片葉子,泛青的葉子綠綠的、直直的,旁邊還有一條白白的細絲,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如果你仔細看那細小的葉子,你就會想起螳螂手臂上的大刀。
日記五。
今日,我的豆芽變直了,顯得沒有一點彎曲。大葉子里包著小葉子,綠茸茸的,像剛出生的小鴨子一樣緊緊地貼在大葉子身旁。在看看兩片豆瓣,它呢?卻失去了往日的風采:
枯萎了。
開始不大引人注意的黃豆,被我培育成此刻惹人喜愛的黃豆芽。我不肯拋棄它,因為它是勞動的結晶。
植物觀察日記篇三
今天我觀察了富貴竹,它是我房間的一個裝飾品。我的小房間還有其他植物,下次再給你們記錄下來。
富貴竹是我最喜歡的一種植物了,記得有一天我差點把它給弄丟了,急昨我團團轉,直到媽媽在窗簾后面找到它,我才放下心來。
前幾天的一個早晨,我看到它的葉子有一點黃,媽媽說可能缺少陽光,我們就把它放在小區里的太陽底下曬了。結果,還真的返綠了。
媽媽說:“植物能美化環境。”我才特意把富貴竹放在房間里。每天看著它,心情都非常舒暢。
植物觀察日記篇四
我家的窗臺種了很多花,不知什么時候,花盆里意外地長出了一棵蒲公英。
細雨如絲,蒲公英貪婪地吮吸著秋天的甘露。它越長越高,而且長得比每一盆媽媽特意載的花兒都要壯實,好像所有的肥料都被它吸收了一樣,它還嫌窗臺太悶,一個勁地伸出窗外,伸展著翠綠的葉子,葉子像一頂頂綠色的小帳篷,在雨滴的映襯下,格外惹人喜愛。
蒲公英不僅十分神氣可愛,而且還顯得十分的乖巧,一天一個樣,長得老高老高的,還早早地分出了很多枝丫,枝頭上綴滿了小花骨朵兒,這些花骨朵兒非常地飽滿,鼓得像一個個小皮球。太陽出來了,花骨朵兒慢慢展開來,由黃變白,就像一個個小傘兵的營地,它們個個舉著輕盈的小傘,整裝待發,像要上戰場一樣。微風輕輕地吹來,一個個小傘兵爭先恐后地出發了,它們乘著微風在藍藍的天空盡情地遨游,漸漸地,一個個都不見了,留下了空空的營地,蒲公英有氣無力地舉在窗臺上,像失去了孩子一樣,綠葉也慢慢變黃了。我著急了,忙央求媽媽多施點肥,可是這也不管用,終于沒等到夏天,這棵蒲公英就枯萎了。媽媽說,那是因為它的心跟著它的孩子們走了。
我想:它的孩子們累了,一定會落在地里休息,然后趴在泥土里,像它們的媽媽一樣,重新組織新的家庭,說不定小區的花壇里,那邊阿姨家窗臺上的花盆里,就有它們的身影哩!
植物觀察日記篇五
晚上我吃完晚飯,我和奶奶在種大蒜,奶奶把土扎細,我把大蒜掰成一粒一粒的,然后我把大蒜一粒一粒的插土里,我澆了兩次水,我默默地想它們明天會發芽吧!
20xx年10月2日星期日晴。
第二天早上,我就高興的去看我種的大蒜發芽了沒有,一來到陽臺上我就發現它們靜靜的躺在那里沒有發芽,我非常失望,我想它明天能發芽吧!
10月3日星期一晴。
第三天我又跑去看我種的大蒜,可是他們一點動靜也沒有,我還是非常的失望,我心想它們明天能發出青色的小尖芽吧!
10月4日星期二晴。
第四天我又跑到陽臺前,我發現大蒜冒出了1厘米的小青芽,我高興地把媽媽叫來看那粒發芽了的大蒜,媽媽高興地說,過不了幾天大蒜就有很多能發芽了,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植物觀察日記篇六
“哦,好可愛!”今天媽媽給我準備了一個驚喜—一盒蠶寶寶。
卵還沒有孵化出來,它們被裝在一個小小的圓盒子里。我發現它們每一個都不一樣,但大概都是扁扁、黑黑的,中間有一部分是凹進去的。
有的卵開始孵化啦!黑不溜秋的小不點兒鉆開卵,打探著這個世界,我吃驚地發現原來蠶也有急性子、慢性子之分。急性子早就在盒子里活動身體了,而慢性子還沉睡著呢!過了幾天部分卵破殼而出了,我看著這一個個蠶寶寶,一口口咬著蠶葉,幾百只蠶一起以包圍式吃法攻擊它們的對手。“嚓嚓嚓……”它們竟吃出了節奏?那令人陶醉的節奏不斷在我的耳邊回響。
蠶長大了,大概有四厘米!我高興壞了,不停地給它們喂食物,而它們也是來者不拒,有多少吃多少!我還摸過它們,胖嘟嘟、白嫩嫩的,非常柔軟,輕輕一提吸盤式的觸角一個個被我征服了。把它們拿到有光線的地方看一看,感受這一個個小小的生命的存在,實在太有趣啦!蠶的食量在這幾天逐漸增加,以至于每次采桑葉時都要帶一個大袋子裝。可有一天蠶的食量變小了,而且它的身體逐漸變黃變透明,這是為什么呢?原來蠶要吐絲了!
現在每個蠶都找了個角落開始布置自己的“小房子”。它們在一個角落反復辛苦地吐絲,然后慢慢形成一個圈,直到最后變成一個堅不可摧的“蛋”。
哇,我發現“蛋”變透明啦!里面有個東西正不停的和“蛋”戰斗,它無時無刻的舔著“蛋”。終于,有一天露出了一個小洞,我看見它正在不停地掙脫“蛋”,看得我心煩意亂,恨不得拉它一把,但媽媽及時止住了我的手,她對我說:“這是自然規律,是不能人為改變的!”
許多蠶都出來啦!看著這一只只可愛的蠶撲騰著,我高興壞了,它們肯定會生寶寶的,我在腦海中又開始憧憬下一個生命循環了。
植物觀察日記篇七
因為媽媽愛吃玉米,所以我偷偷準備了一些玉米種子,把它們種在一個小透明的白盆里,想給媽媽一個驚喜。這些種子是紅色的,跟我們平時見到的玉米一不一樣。
小種子發芽了,它們稈是白色的,還長出了一片綠色的小葉子。我開心極了,這兩天的辛苦沒白費。
這一盆玉米慢慢的長大了,它的葉子也多了,而且又長又細,它的根也越來越粗,長出地面來了。它們長得比前兩天大多了。它們直著身體,在我澆水的時候扭來扭去,就像在跳舞一樣。它們長得越來越大,稈也變得又粗又長。
這段時間,玉米們長得連盆都放不下了。于是我把它挖出來,種到了更大的盆里,它的稈也變成了紅色,一片一片葉子更細長了,葉子長出了尖而且還在下垂,我一天天看著它們,眼前好像看到了媽媽看到我給的禮物時候的笑臉。
我就想早點給媽媽看。
于是我把媽媽的眼睛蒙上。“你要干嘛?”“你一會兒就知道了。”我把媽媽帶到了玉米的旁邊。
媽媽睜開了眼睛。
植物觀察日記篇八
轉眼間春天就過去了,夏天的來臨,讓我的小苗又長高了一大截。
這幾天我給小苗們移到了獨立的花盆中,它們在微風中站得筆直筆直的,更像士兵了。
過了些日子,我發現它們的“身子”往窗戶那探。我看了半天,想了半天,還不知道為什么它會往窗戶那兒探。
嗡嗡嗡!一只蒼蠅落在我的頭上。我趕快起來趕走蒼蠅。這時,我把目光投向天空。看了一會兒,我終于明白了:它們是為了能得到陽光啊!
我們要向它們學習,就像它們不停地往上長,不管有多少困難,還是一直:尋找光明!
植物觀察日記篇九
科學老師讓我們自己親手種一種植物并觀察,我選擇了種黃豆。
先找來一個透明的塑料杯,放進土,把黃豆放在杯壁,再蓋上一層土,澆上水。過了幾天,我有些不耐煩,這黃豆怎么還不發芽,我帶著疑問去問媽媽,媽媽說:“黃豆杯子底下要鉆幾個洞,讓水流掉,還有要放在有陽光的地方,你是這樣做的嗎”我搖搖頭,急忙照著媽媽的話重新種了一次。不過幾天,黃豆果然長出了白色的根,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根慢慢變多。
我發現無論豆子的方向在哪里根都是往下的。沒過多久,殼脹開了,長出了莖,殼卻不見了蹤跡,我想可能是變成肥料了吧。莖的顏色是綠的,挺立在土上,就像個衛士。莖上還有一對子葉,綠綠的,聽科學老師說子葉是由黃豆的兩瓣組成的。過了幾天就長出真葉了,我高興極了。我又照外公說的按時澆水,已經有好多片真葉了,慢慢地我發現葉子變黃了,長得不夠快,原來杯子不夠大,營養補充不上,我和外公一起把豆苗移載到大一點的花盆里,施上肥料,漸漸地葉子又變綠、變嫩了。
看著它,想著如果能吃上自己種的果實我該有多高興呀!真希望我種的黃豆能快點長大。
上個禮拜,我家買了一些黃豆,它們像一粒粒扣子一樣大,橢圓的身子外面穿著黃色的“緊身衣”。我拿了一些,小心翼翼地放進碗里,又倒了一些水,想看看黃豆是怎樣變成豆芽的。
第二天,我去觀察了一下,哇!那黃豆變得胖乎乎,肥嘟嘟的,就像一個小胖子。看來它們都“喝”掉了很多水,爭著長大呢!
過了兩天,我早晨起來,迫不及待地去看黃豆,只見一根細絲從它的“緊身衣”里探出小腦袋,而且越長越長。
又過了幾天,我發現這些黃豆都脫掉了“外衣”,就像印度人穿著草裙,在歡快地跳舞。我仿佛覺得這些黃豆也認為自己長大了,在高興地慶祝呢!同時,黃豆也一分為二了。
現在,這些黃豆已成為豆芽,我是多么地高興啊!我想:自己發出來的豆芽,吃起來一定很好吃!
今天放學回家,我想觀察泡豆子。
五點鐘,我從廚房拿出了幾顆豆子,放在碗里,再舀一瓢水,泡起來。過了40分鐘,我出來一看,豆子的表面就像是老奶奶皺巴巴的臉。接著,我仔細地觀察著黃豆,發現有幾粒黃豆在冒氣泡,我想是因為豆子在吸水的緣故吧。又大約過了20分鐘左右,豆子的皮有一點要爆裂的樣子,這是為什么呢?原來,豆子的皮要吸收水分,脹大,然后,再讓豆子吸收水分。第二天早上,豆子全脹大了,差不多有原來的兩倍大,這大概就是豆子沒老沒曬干之前的綠毛豆了吧。
第二天中午,我又看了一次黃豆,豆子已經漲得像花生米一樣大。我輕輕剝去他的外衣,我驚呆了,黃豆不僅會脹大,還會在水中發芽,我看著那一粒粒黃豆上長了一顆顆黃綠色的芽,心里甭提多高興了。
第三天,我又迫不及待地跑去看黃豆。泡黃豆的水變得渾濁不清,我把碗搖了一下,水黏黏的凝固在碗壁上。忽然,我聞到一股淡淡的異味。一開始,我以為是豆子的清香,后來,味道越來越重,這時,我才知道是豆子的異味,我立刻把水換掉了。
一天傍晚,我為了觀察黃豆成長,我就讓媽媽買了一些黃豆,回倒家,我拿出一個盆子,往里面裝了一些水,然后把黃豆輕輕地放在水里,最后又搭了一塊濕布在上面。
第二天放學后,我迫不及待地跑過去觀察黃豆,黃豆比昨天大了一倍多呢!有的黃豆連皮都脫了,就像一個白白胖胖的娃娃。我把盆子里面的水給換了,并在那塊布上灑了一點兒水。
第三天一早,我一起床就去看我的好寶貝。黃豆已經長出了一些小芽兒,它們的一些芽兒正和鄰居聊天,有的正在跳舞,還有的正在和自己的伙伴玩耍、打皮球,好一幅熱鬧的豆芽畫!突然之間,一股臭味打擾了這熱鬧動人的景象。豆芽盆中有一股濃厚的豆漿味。我忙著跑去問媽媽:“媽媽!為什么黃豆盆里面傳出了豆漿味呢?”媽媽說:“孩子,當黃豆發芽了之后,就不能用水泡了,不然黃豆會爛的。應該把水倒掉,在把黃豆盆底鋪上一塊濕毛巾上,再把黃豆放在濕布上,最后在黃豆上面蓋了一層濕布。”我聽完媽媽的話就馬上按她的說法去做。
第四天吃過晚飯,我又跑去看我的黃豆,“哇!黃豆已經長到五厘米那么高了。”我不禁歡呼。這時一陣微風拂過,一盆的豆芽翩翩起舞。
通過觀察黃豆發芽,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堅持,都要多問幾個為什么,千萬不能半途而廢,不然,你前面的努力全部都白費了。
植物觀察日記篇十
今天下午我要讓豆子發芽。我把一個直透明杯放在桌子上,把豆子放到里面。放上比豆子高一點的水,賭住口。
晚上,豆子像一個小胖子一樣在水中玩耍!
9月20日晴。
今天早上小豆子發芽了,像一個英文字母“g”啊!我動一下杯子,豆子像小蝌蚪在水中歡快的舞蹈。我把小豆子放在陽光下。一會兒把它拿回來。把水換一下。最后放回原位。
多么可愛的豆子啊!你們也來種一顆吧!
植物觀察日記篇十一
小區里四季花開不斷。它們是:春天開放的映山紅和紫藤;夏天開的梔子花和紫薇;秋天,不算高大的桂花樹也來湊熱鬧;茶花有兩種:一種是春天開放的,長得比較高大;另一種是冬天開放的,長得比較矮小,只有一尺高;還有就是月季花,每個月都開放。
小區里面最不引人注意的就是那些草:大片的草坪都是人工種植的;還有一些是野草,他們生命力頑強,隨遇而安。我認識的有車前草和三葉草,還有一些我不認識。
小區里還有一種特殊的植物—世界上最小的房子“蘑菇”。尤其是一場小雨以后,草叢中,大樹底下,你會發現許許多多的小蘑菇。
小區里,大部分植物都是長綠的。這些樹和花的葉子表面都像涂了一層蠟,油光光的。只有銀杏樹是落葉植物。一到秋天它的葉子就變黃了落下來。所有的野草都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到了秋天它們就都枯死了。
通過觀察,結合科學書,我學到了不少知識。大自然真奇妙啊!
植物觀察日記篇十二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植物的種子你一定見過,可你見過有植物把自己的種子“裝扮”的像地雷,而且不加任何“防身”的工具嗎?今天我就介紹一下。
九月,胭脂花積蓄了力量,準備開花。它的脾氣與別的花不同,它是“開夜車”的。晚上9點——10點,你如果出門的時候看見胭脂花叢并且把頭探到里面去的話,一股濃郁的香味就會流遍你的全身,使你忘也忘不了。如果這時你把它的花朵連根摘下,再剝去外面的葉,就會看見一個綠色的小球,把它使勁一拉,就會拉出一根由白變紫紅的絲來。這就是胭脂花的雄蕊,那個小球就是胭脂花的種子。深秋,種子變成了“地雷”,也非常硬,黑黑的,有一道道裂痕。把它摘下來,放在地上,像一個個地雷,所以又叫“地雷花”。
下次再見到胭脂花種子,可不要把它和地雷混為一談哦!
牽牛花都生長在夏天。到了夏天,去樓后一看,哇,牽牛花一片一片的。
牽牛花樣子有的像小喇叭,有的像一頂倒著的帽子,有的像小漏斗,還有的像一只高腳酒杯,它形象萬千,不得不讓人陶醉。因為牽牛花樣子十分像喇叭,所以人們又叫它喇叭花。
過了幾天,它就長出了綠色的葉子,看了之后讓人是那樣的舒服。葉子的大小比手掌還小一點兒,葉子的外形是一個心形,那么多的葉子,一簇堆在另一簇上,不留一點縫隙。葉子輕輕地搖晃,仿佛是一只蝴蝶在翩翩起舞。
最后,它長成了花。花筒顏色潔白潔白的,下面是細的,越往上就越粗,好像一只號。被花筒頂著上面的花是最飄亮的。它的顏色有許多:有紅色的,有綠色的,有藍色的,有紫色的……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它的生長方向也不同,有向上的,有向下的……仿佛是一只樂隊在吹喇叭。
我愛牽牛花!它無人澆水,無人施肥仍然長得那樣美麗。我愛它!
植物觀察日記篇十三
新年快到了,為了增添喜慶,爸爸買回來一盆劍蘭。買回來時,我大吃一驚,哇!劍蘭和肩膀一樣高了!蔥綠的葉子、嫩黃的花瓣再加上古典的花盆,顯得格外高雅。
走進細看,我發現劍蘭的根緊緊的扎在泥土里,讓我想到了“根深本固”這一類詞語。有的根還彎曲盤繞在外面。
劍蘭的葉子蔥翠、修長,像一把綠色的劍。許多片葉子的根長在一起,上緊下松,從側面看宛如孔雀開屏。葉子中間有一道線,把葉子一分為二,這就是莖,也叫葉脈。葉子很光滑,正面是蔥綠色,反面是深綠色。
劍蘭的花很奇特,它是一串串的,使我想起了糖葫蘆、燒烤串。我數了數,這盆花里一共有五串,每串有十幾朵花。這些花緊緊地依偎在一起,競相開放。有的花還是一個花苞,像一個個小棉球,有的花開了一半,像害羞地小姑娘露出了一半臉,好奇地看著世界;有的全開了,露出了燦爛的笑臉。全開的花瓣外面是純黃色的,里面的格外漂亮:邊緣是紅色的,像一顆大黃瑪瑙上鑲嵌著小紅寶石。
我喜歡這盆劍蘭,因為它裝扮了客廳,讓我的家變得更加美麗。
植物觀察日記篇十四
漂亮的牽牛花都生長在夏天。到了夏天,去樓后一看,哇,漂亮的牽牛花一片一片的。
漂亮的牽牛花樣子有的像小喇叭,有的像一頂倒著的帽子,有的像小漏斗,還有的像一只高腳酒杯,它形象萬千,不得不讓人陶醉。因為漂亮的牽牛花樣子十分像喇叭,所以人們又叫它喇叭花。
過了幾天,它就長出了綠色的葉子,看了之后讓人是那樣的舒服。葉子的大小比手掌還小一點兒,葉子的外形是一個心形,那么多的葉子,一簇堆在另一簇上,不留一點縫隙。葉子輕輕地搖晃,仿佛是一只蝴蝶在翩翩起舞。
最后,它長成了花。花筒顏色潔白潔白的,下面是細的,越往上就越粗,好像一只號。被花筒頂著上面的花是最飄亮的。它的顏色有許多:有紅色的,有綠色的,有藍色的,有紫色的……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它的生長方向也不同,有向上的,有向下的……仿佛是一只樂隊在吹喇叭。
我愛漂亮的牽牛花!它無人澆水,無人施肥仍然長得那樣美麗。我愛它!
植物觀察日記篇十五
今天是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學校老師給我們發了一顆種子,讓我們種下去。
我回到家,在網上查閱了很多栽種的方法。上面說,要把蘿卜種子泡在水里,泡一下。我按照這個辦法開始了栽種,我把種子放在盛滿水的杯子里,看著種子慢慢的沉到杯底,心中充滿了喜悅,期待它快快長大。
第二天,我早早的醒了,滿懷期待去看種子,發現它只是“變胖”了一點,并沒有發芽。媽媽看見了,微笑的跟我說:“還早呢,我們得把它種進泥土里,它才能發芽長大。”媽媽拿來準備好的泥土,我小心翼翼的把種子種在了泥土里,媽媽這個時候給種子澆了一點水。然后媽媽說:“讓我們一起等待它破土而出到那一刻吧。”
過了三天,我準備去上學,來到陽臺上,我驚喜的發現,它發芽了,一顆嫩嫩的綠芽,非常可愛地在土壤上吸收著新鮮空氣。我趕緊去叫媽媽來看,媽媽笑笑的說:“你剛出生的時候,和它一樣可愛,接下來我們就讓它茁壯成長吧。”媽媽還說,“它雖然是一顆小小的種子,但是無論它在何處,都可以頑強的生長發芽,比如在石頭下,它也可以長出來,這就是生命的力量。”
原來一顆小小的種子,也是可以長成參天大樹的,我要像它一樣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