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秋之夜日記篇一
終于盼到了天黑,月亮姐姐化了裝后爬上了樹梢。哇。今天的月亮真是太美了,猶如一個大銀盤掛在了樹上,頓時大地一片亮堂堂。我們一家團聚在一起,吃著香甜的月餅,觀賞著圓圓的明月,心中有著說不出的喜悅和激動。
這時,我呆呆地望著月亮,不由得陷入了沉思:我們一家人能共享這美好的明月,而那些守衛邊防的戰士們,堅守工作崗位的叔叔阿姨們,卻只能面對明月送去他們對家人的祝福。
他們這種默默奉獻的精神,不正像今晚靜靜的明月嗎?想到這兒,我的內心的那絲離苦也淡然了,一種崇拜與感動躍上了心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長娟。”
“澤宇,月亮升在高空了,咱們去放炮吧。”爸爸的喊聲打破了我的思緒。“好呀。”我也正想通過放炮來表達對他們的崇拜與敬意。說著,我拉著爸爸的手興高采烈地跑到了院子中央。隨著“通、通”的聲音不斷響起,天空中綻開了一朵朵五彩繽紛的花兒,我想這花兒是送給忘我工作的叔叔阿姨一個的禮物吧。但愿這花兒綻得更加燦爛、美麗。
今晚過得可真不一般,我永遠忘不了這個中秋之夜。
中秋之夜日記篇二
今天是中秋,我們全家都在樓下的大廣場上賞月。
我看見月亮從東邊升起,又大又圓的月亮高高地掛在天空,現在月亮的顏色像一個大銅盤,也像一個又大又圓的月餅。月亮的顏色漸漸變成如雪的大玉盤,銀白色的月光是那樣的柔和,那樣明亮,照亮了大草坪,照亮了實驗小學,也照亮了中原小區。綠色的小草挺直了腰桿,抬頭望著月亮,似乎也在欣賞著美麗的月景。
我對媽媽說:“我們來比賽看誰帶有‘月’的詩句多,誰輸了刮誰鼻子。”
比賽開始了,媽媽說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迫不及待地回答道“森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媽媽又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胸有成竹地說:“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媽媽還沒說下一句,我就搶說了一句:“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媽媽輸了,我痛痛快快刮了一下媽媽的`鼻子。
此時月亮更加明亮,像是在為我的勝利而高興,我也收獲了大大的、甜甜的、圓圓的月餅。
中秋之夜日記篇三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我們一大家子都到姥姥家過這個“團圓節”,大家歡聚一堂,其樂融融,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曖與可貴。
晚飯過后,媽媽帶我到姥姥家的院子里賞月。夜很靜,我們抬頭望去,只見天空灰濛濛的,沒有一顆星星,只有一輪明月掛在夜幕中,月光明亮又不失柔和,給人一種靜謐而又美好的感覺。我摒著呼吸,長久地凝視著這輪明月,比時此刻,仿佛整個世界都靜止了,只剩那輪明月掛在灰色的夜幕中,讓我不由地想到了那一個個令人心馳神往的'美麗傳說: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我和媽媽就這么靜靜地站了很久,誰也沒有說一句話,好像都不愿意打破這月的安詳,夜的寧靜。
最后,還是媽媽提議在這輪明月下,一起背誦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明月幾時有,把酒月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個里共嬋娟。”
是啊,在這中秋夜,還有什么比團圓更幸福美好的,比親情更溫暖可貴的呢?
中秋之夜日記篇四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盼望已久的中秋佳節,終于來了。
中秋節是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他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禮制,正當秋高氣爽的秋分時節,白天和晚上的時間一樣長,月亮也正好受到太陽的直射,所以月亮明媚皎潔。于是,這一天逐漸成為人們觀賞月亮和思念家鄉的民間傳統節日。
人們還喜歡在中秋節這一天吃月餅,這種習俗源于元末明初: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預定在中秋節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此后,在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廣為流傳。
中秋節還是一個合家團圓的日子。月餅代表團圓,中秋節要吃月餅,所以每年中秋節,遠在外地的親人都要趕回家鄉,與親人團聚。在這個美好的時刻,我們一家人也團圓到一起,吃了頓團圓飯,爺爺、姑姑……都坐到了一起,嘮著家常,有說有笑,好不熱鬧!
這讓我不禁想起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之夜日記篇五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這天,人們在月亮下賞月光,吃月餅。這不,今天中秋節,趁著天好月圓,我和媽媽也開始吃月餅,賞月光。
我和媽媽站在陽臺上,把一塊大月餅切成幾塊,分著吃。我望著遠處高掛在夜空的月亮,雖說“月到中外美”,可今天的月亮卻被一種叫做“思念”愁云包圍著。我想起了遠在異國的親人——爸爸。“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句話正好描述了我此時的心情,不知爸爸現在是否也在望著月亮,思念著他的女兒呢?圓月像一只雪球高懸在天上,皎潔的月光像水似的瀉向大地。幾朵灰白色的,輕紗似的云陪伴在它身旁,宛如仙女舞動紗巾翩翩起舞。月光灑滿了我的衣服,溫暖著我的心。
媽媽給我講著《嫦娥奔月》的,我聽著聽著就進入了遐想:我在月宮里陪著寂寞的嫦娥,和她聊天,說笑話。我又幫玉兔搗藥,和它捉迷藏。這時媽媽對我說:“月餅你還吃嗎?”我下了一跳,這才從遐想中“跑”了出來,中秋節,你是團圓的節日,愿爸爸早點回家,也祝愿我們的'寶島臺灣能早日回到祖國媽媽的懷抱!
中秋之夜日記篇六
我的中秋節過得很快樂。中秋節的晚上院子里的小伙伴們全跑出來了個個帶著節日的喜悅我在“特許”的情況下也出來玩了。
我們商量著怎樣慶祝中秋節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不休最后我想出了怎樣過一個快樂的中秋節就對大家說:“我們來個‘娃娃中秋大型演出會’吧”大家異口同聲地說“好”!
我們商量拿出我們平時的一點點“私房錢”到附近的小賣部買了些蠟燭和火柴我還囑咐他們買了一個月餅誰表演得好誰就可以得到月餅。
我們把蠟燭有規則地放在乒乓球臺上然后把它們點燃演出就正式開始。我是節目主持人我站在乒乓球臺上給大家主持節目因為它就是我們的舞臺。我對大家說:“中秋節到了祝大家節日快樂!”臺下的小伙伴為我使勁鼓掌我非常得意。“歡迎大家參加我們的演出會第一個節目是由我給大家表演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大家再次鼓掌我唱得很動聽“觀眾”也聽到很入迷當我一聲“謝謝”之后那更是雷鳴般的掌聲。接著我主持第二個節目“下面由趙立表演……”臺下的.趙立生怕我說錯連忙小聲地給我說“舞蹈、舞蹈”大家聽說趙立表演舞蹈更來勁了又響起了一片掌聲因為大家知道別看他是個男生但他一直堅持在舞蹈團訓練他的舞跳得可好啦。接著是王昭、王雄、盧嘉聰……最后連我們家的那個不愛說話的表哥看到這里也耐不住寂寞堅持為大家表演了一套武術。
時間過得真快我們的演出就要結束了誰表演得最好呢?大家一致認為是“四不像”的趙立于是我們把月餅發給了趙立他又把月餅分給大家共同吃。這時我發現今天的月亮特別大、特別圓、特別亮就說:“大家開始賞月吧”于是大家都抬起了頭仔細地觀看著月亮。
中秋之夜日記篇七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是美好的節日,是團圓的節日,是思念的節日。
傳說嫦娥和后羿是一對感情極深的愛人。后羿一天看到嫦娥滿臉憔悴,就到生活在人間的老婆婆取了兩顆仙丹,吃了一顆就會長生不老,而吃了兩顆則升為神仙飛上天。嫦娥聽完,把兩顆都吃了下去,她慢慢地升上天,嫦娥不舍地離開后羿。后來,她升到月宮了,一生只有一只玉兔相伴。所以,中秋節就是這么來的。
中秋節當天晚上,我們一起圍著桌子在吃團圓飯,各式各樣,有芋頭、雞肉、魚……
吃過晚飯,媽媽就為“拜月娘”而忙碌起來。陽臺上,圓圓的桌子擺上月餅、水果、芋頭、香燭等供品,我們坐在圓桌邊,一邊賞月,一邊在媽媽的指揮下拜月,祈求平安吉祥。中秋的月又圓又大!圓月像一個玉盤嵌在深藍的夜空中,寧靜、幽美。一會兒,月兒似乎害羞了,躲進云層。
慢慢地,云兒飄走了,月亮姑娘又輕輕地撩開銀光色的白紗,露出玉盤似的笑臉,星星也跟著舞動,忽然,月亮閃出皎潔的光芒。
“發什么愣?快來吃月餅啦!”哥哥吆喝著。哈哈,令我最開心的時候到了——吃月餅。大家圍坐一起,一邊賞月,一邊品嘗著月餅——香甜的綠豆餅,入口即化的白蓮月餅,還有甜而不膩的水果月餅……各取所需,感覺就是一個字:美!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就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
中秋之夜日記篇八
這個中秋節,天上沒有禮花,地上沒有喧鬧,但我依然非常快樂!
我們一家人都很喜歡月亮:喜歡尖尖的月牙;喜歡皎潔的半月;喜歡橢圓形明亮的月。我經常看著月亮想爸爸、媽媽,每次睡覺我都要看著月亮進入夢鄉。
終于,到中秋節了。
晚上,本以為會禮花滿天,街上人山人海,可老天似乎捉弄我,晚上竟一點也不熱鬧。我撇撇嘴,和姥姥、姥爺、媽媽一起下樓賞月。
月光如水,靜靜地撒在大地上,給大地披上了銀灰色的紗裙。遠處的小區好像籠罩著一層薄薄的銀紗。一排排高大的樓房依稀而見,在皎潔又柔和的月光下,幾只夜游的小鳥輕輕地跳動著,偶爾還發出啾啾的叫聲。月光撒在了開滿了各式各樣花兒的花壇里,給花仙子罩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微風吹來,飄舞飛香。花壇的倒影恰似一幅美麗的圖畫:黑幽幽、靜幽幽。啊!這就是那種夢幻般的美吧?!
月好似一個變化無常的嬰兒,時而繃著又圓又胖的小臉,像是生了氣;時而彎著小嘴,樂呵呵地笑。月又好似一個頑皮又淘氣的孩子,常和星星玩捉迷藏:有時它躲在樹梢后;有時它躲在云層里;有時它躲在樓房前……星星常找不到它。
賞著賞著,我就打起了哈欠,一看表,已經九點了。我們急忙上樓,只有我,一步三回頭地看著月亮,這時的月亮更加明亮,更加皎潔,更加圓潤。天上的星星都暗淡無光,月亮變得更加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