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職責制度篇一
校(園)長(法人代表)是本單位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分管校(園)長是主要負責人,學校領導班子成員人人有責、黨政同責,建立健全學校、年級、班級、家長四級防控工作聯系網絡,明確學校疫情報告人,負責在規定時間內報送學校疫情信息。有多校區辦學的學校,每個校區必須指定防控工作的責任人。
2.教師(班主任)崗位職責。
(1)掌握本班學生假期和返校前14天的健康狀況及旅行和居住史,指導學生填寫和提交健康卡。落實了對來自中風險地區學生實行14天居家隔離觀察的要求,決不允許帶病返校。
(2)將新冠肺炎防控知識通過微信、短信、校園網等途徑發送給學生和家長,指導學生和家長自我學習,提高防控知識和技能,強化疫情防控法律責任,做好科學防護。
(3)開學后配合校醫(保健教師)做好本班學生每天晨午檢,對寄宿制學生開展晚檢。重點做好發熱、干咳、氣促、呼吸道癥狀的核查排查,如發現異常情況立刻通知校醫(保健教師)和家長,提示學生戴好口罩,配合校醫(保健教師)將學生轉移至臨時隔離室。
(4)做好因病缺課、缺勤登記追蹤工作,發現學生身體健康異常時,應及時上報給本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并配合做好相關防控處置工作。
(5)開學前,組織學生進行網絡化課程教育教學,對學生實行統一管理,做到“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
3.校醫(保健教師)崗位職責。
(1)應承擔并履行學校疫情報告人的工作職責,在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掌握本校師生員工因病缺課、缺勤情況,開展缺課、缺勤人員病因追蹤。如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要協助學校在規定時間(2小時)內向屬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圖3)。
(2)統籌指導開展本校師生員工的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宣傳教育工作,切實提高廣大師生員工及家長疫情防控知識和技能,配合心理咨詢師(心理老師)做好師生員工心理疏導工作。
(3)指導督促各部門和班級做好開窗通風和清潔消毒工作。如學校發生傳染病疫情,在疾控機構的指導下立即開展密切接觸者排查,按要求開展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生活、學習場所及校園環境的清潔消毒,協助學校做好疫情防控其他工作。
4.食堂人員崗位職責。
(1)食堂人員須持證上崗,加強晨午(晚)檢和缺勤追訪。操作前,必須洗手消毒,一律穿戴好工作衣帽、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按要求規范操作,防止食品交叉污染。
(2)食堂人員每天早、中、晚測量體溫,并做好記錄。如出現身體不適,應立即脫離崗位及時就診,待完全康復后憑醫療機構出具的復工證明,經校醫(保健教師)復查審核通過后方能返崗。
(3)食堂人員要嚴把原材料采購關,嚴格落實了進貨查驗與索證索票登記制度。嚴禁制售野生動物相關食品。
5.門衛、校園保安崗位職責
(1)每天早、中、晚進行體溫檢測,并做好記錄。上崗前做好自身防護,正確佩戴合格的醫用口罩或更高防護級別的口罩。禁止帶病上崗。
(2)配合學校做好教職員工上班、學生上學晨午檢和放學工作,審查入校人員的身份,檢測體溫,不符合要求者一律禁入。
6.宿舍管理員崗位職責
(1)每天早、中、晚進行體溫檢測,并做好記錄。上崗前做好自身防護,正確佩戴合格的醫用口罩或更高防護級別的口罩。禁止帶病上崗。
(2)做好進入宿舍的人員管理,審查進入宿舍人員的身份,實名登記并檢測體溫后入舍,不符合要求者一律禁入。
(3)做好宿舍、樓道、衛生間、浴室等區域的清潔衛生和消毒工作。做好門把手、開關、床欄等頻繁接觸物體表面的規范消毒。
7.清潔人員崗位職責
(1)每天早、中、晚進行體溫檢測,并做好記錄。上崗前做好自身防護,佩戴醫用口罩或更高防護級別的口罩。禁止帶病上崗。
(2)做好校園清潔衛生,按學校要求做好消毒殺蟲工作,重點做好門把手、水龍頭、樓梯扶手、室內健身器材等高頻接觸表面的清潔消毒。
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職責制度篇二
組長:李志雄孫芳城
常務副組長:陳興述李國軍
副組長:陳運超周航何勇平宋豫柏群趙驊譚松濤
成員:各二級各單位主要負責人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黨政辦公室。由羅勇任辦公室主任,沙云、石世明、蔣年韜任辦公室副主任。負責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統一指揮和協調調度,疫情信息的搜集處理和發布,定期研判疫情動態,提出疫情防控措施并加強督促檢查。
辦公室下設四個工作小組,堅持“全校動員、部門配合、依法規范、聯防聯控、科學應對、分級負責”的原則,針對疫情發展的不同態勢,強化風險評估,科學、統一地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工作。職責分工如下:
(一)綜合協調組
組長:羅勇
副組長:華杰、石世明、田雙全、陳新力、靳俊喜、沙云、錢忠坤、張軼、蔣年韜
工作職責:負責協調防控工作及應急處理各小組工作,及時向市教委、屬地衛生健康等部門報送動態信息,傳達上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發布信息公告;配合屬地安全、公安、疾控等部門共同維護校園安全穩定。
(二)疫情防控組
組長:沙云
副組長:各二級單位主要負責人
工作職責:
1、后勤處(校醫院)、學生處、研究生院、人事處、國際合作與交流處牽頭,在學校師生中開展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為重點的傳染病防控知識教育;
2、學生處牽頭,研究生院、留學生院配合,共同做好留校學生防控工作,做好武漢籍學生回家信息跟蹤工作,做好春節后學生返校防控工作,落實登記報告制度;
3、后勤處(校醫院)牽頭,做好口罩、體溫計、防護服、藥品、隔離病房等應急儲備,做好校醫院發熱門診的管理工作,特別注意發熱門診病例的流行病學史及傳染病報送工作,加強與屬地疾控部門的業務聯系,確保若有疑似病例能夠及時轉送;
4、保衛處、江北校區管委會牽頭,加強校園巡邏、門崗保衛等工作,控制外來人員進校;
5、后勤處牽頭,做好校園的環境衛生,及時進行消殺處理,做好隔離宿舍的應急準備。
(三)輿情監控組
組長:華杰
副組長:楊維東及各二級主要負責人
工作職責:密切關注疫情防控期間各媒體報道及校內外輿情動態,堅決防范負面輿情和網絡惡意炒作。
(四)保障服務組
組長:沙云
副組長:向夕品、石世明、錢忠坤、靳俊喜、莫云、劉強及各二級單位主要負責人
工作職責:負責疫情防控期間的餐飲、保潔、安保、物資及經費保障等工作,做好心理疏導和教育工作,妥善安排教學計劃,確保校園秩序正常。
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職責制度篇三
為了確保我園能夠及時、有序、高效的應對可能發生的傳染病,預防和控制疫情在本園的發生和蔓延,保障廣大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教育局對于傳染病預防工作的有關精神。結合本園實際,特制定應急工作方案
組長:xx
副組長:xx
組員 :xxx xxx
宣傳:xx
上級精神的傳達、措施的制定、指揮:xx
關于突發疾病的聯絡 :xx 食堂管理 :xxx
1、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園內各班,要高度重視預防工作,責任落實,園長,全面負責。對園內衛生工作和食品衛生安全工作。要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平時加強督責。進一步完善內園衛生防病責任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
2、加強宣傳教育工作。黑板報、告家長書等各種形式,廣泛工展宣傳教育活動,使教職工和家長了解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避免參加群體聚餐活動。
3、進一步做好園內環境衛生。為了避免染病的發生流行,我園認真搞好內園環境衛生,及時清理死角,嚴把晨檢和衛生消毒關;加強每日觀餐制,食具每餐消毒,專人專用。
4、加強食堂衛生消毒管理。進一步完善食堂衛生防病管理制度。嚴格執行法律與規章。嚴禁采購腐爛變質和不新鮮食品,食堂48小時留樣,每樣量不少于100克。炊事人員持健康證上崗,并做好個人衛生。
本園幼兒或教職工,若有可疑病人,及時上報有關部門(教育局、防疫部門、當地政府),并進行消毒隔離。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6小時內報告衛生防疫機構。并同時報出疫情詳細情況。
1、發現疑似病人應即送當地醫院救治,同時上報教育行政部門和衛生監控部門,并按要求消毒處理。要不漏1個疑點,不疏一個環節。一旦發現腹瀉、嘔吐、發熱、皰疹病人,應立即向領導匯報,及時隔離病人,并送指定傳染病醫院就診。如疑病人立即消毒處理。
2、與當地衛生部門配合,做好監督防控工作。
3、教師每天上、下午巡查班級,堅持晨檢制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及登記,消毒工作,盡量避免傳染病的發生。
1、幼兒園備有一定量的基本消毒用品,和預防腸道傳染病的口服藥物。
2、領園導安排有關人員值班,專人管理,搞好防治腸道傳染病工作。
學園確保信息渠道通暢,保健教師每天向領導匯報晨檢及觀察情況。
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職責制度篇四
(一)防控原則與適用范圍
1.防控原則。科學防治、依法管理、分類指導、家校聯防、醫教聯控,確保學校各項防控措施全覆蓋,無死角。
2.適用范圍。本《指南》適用于全省中小學(含中等職業學校)、幼兒園(以下簡稱“學校”)。
各類兒童青少年校外培訓機構參照使用。
(二)分區分級實施防控
1.低風險地區。實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策略。學校開學(園)復課均按照有關規定實施。開學(園)前做好預案和監測設備準備、(臨時)隔離室預備、環境衛生改善,物體表面預防性消毒處理、教室開窗通風等工作,做好肥皂、洗手液、手消毒劑、口罩、手套、消毒劑等防控物資的儲備。
開學(園)后開展晨午(晚)檢,落實了報告制度;禁止校園外無關人員進入,不組織大型集體活動,錯時錯峰就餐。對外地返校返園師生員工進行全面排查,對來自中風險地區的師生員工,一律嚴格實行14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來自高風險地區的師生員工禁止返崗返校返園。對有發熱、干咳、氣促、呼吸道癥狀的師生員工,及時上報并配合核查排查。
2.中風險地區。實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策略。推遲學校開學(園)復課時間,合理開展在線教育、網上學習和居家教育;做好開學前人員排查,嚴格落實了報告制度。
3.高風險地區。實施“內防擴散、外防輸出、嚴格管控”策略。學校嚴格采取停課措施,有針對性地加大在線教育、網上學習和居家教育力度。對師生員工進行追蹤隨訪和登記報告,嚴格落實了報告制度。
進一步強化落實了“四方責任”,即屬地責任、部門責任、單位責任、個人責任。充分發揮政府主導、屬地管理、教育主管、衛生健康監管、學校主體、師生員工及家長全力配合的力量,阻斷疫情在學校的傳播。
(一)教育行政部門。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本指南。督促檢查本區域內學校認真貫徹落實了本指南,指導學校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保障方案有效實施,指導學校做好在校師生防控制度落實了、個人防護與消毒等知識和技能培訓。
(二)衛生健康行政部門。
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負責指導學校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協調當地疾控機構、新冠肺炎定點醫院、衛生監督執法機構等支持教育行政部門做好學校防控知識、技能培訓,衛生應急處置指導,確保防控工作科學開展。在疫情防控期間,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按照分級負責原則,安排學校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人員(含經培訓的鄉鎮社區公共衛生人員)每周不少于3次對已開學的學校開展疫情防控和師生健康服務工作指導。對防控措施落實了情況予以執法監督。
(三)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對轄區內學校校醫(保健教師)、師生員工的體溫檢測、健康狀況監測和校園衛生消毒等進行技術指導,免費培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衛生員或相關工作人員,為學校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教育提供技術支持。疫情發生后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開展各項應急處置工作。接到聚集性疫情報告后,通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管理信息系統進行網絡直報,同時報告當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
(四)學校。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完善工作機制,落實了相關部門和人員的工作職責。嚴格遵守、認真執行防控方案,保障師生員工的健康安全。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向學校派出醫療衛生專業人員到學校開展疫情防控、衛生健康指導工作,學校應積極配合并接受指導,要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
基本原則:統一領導,分級負責,聯防聯控;關口前移,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分類管理,部門協同,分工合作;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精準防控;信息共享,心理輔導,依法辟謠。
(一)成立防控新冠肺炎工作領導小組
成立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由校(園)長(法人代表)擔任組長,成員包括學校領導班子成員、校醫(保健教師)、班主任、后勤處、教育處、少先隊、團委、學生社團負責人及志愿者等,全面負責學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信息匯總組、疫情應急處置組、宣傳組、防疫物資統籌組和后勤服務保障組等,各項工作須任務明確、分工清晰、職責分明、責任到崗、任務到人。
明確學校主要負責人為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責任人,分管校領導為主要負責人;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本部門防控工作的具體責任人。有多校區辦學的學校,每個校區必須指定防控工作責任人。
(二)制訂和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制度
學校根據本地疫情防控形勢和本校實際情況,制訂和完善科學、規范、操作性強的“兩案九制”等方案和制度,即防控工作方案、應急處置預案;晨午檢制度,復課(復工)證明查驗制度,免疫接種證查驗制度,通風、消毒制度,環境衛生檢查通報制度,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健康管理制度,因病缺課(缺勤)登記追蹤制度,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落實了各項制度的主要責任人和具體負責人,并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組織開展演練(推演)。
(三)建立健全聯防聯控機制
要建立健全學校與教育行政部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執法監督部門、醫療機構等單位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協同處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聯合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督促檢查專班,制定檢查程序,確定檢查內容,開展聯合督查,確保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機制有效運行,推動學校疫情防控工作落地落實了。
(四)嚴格責任追究機制
各地各部門要暢通監督舉報渠道,及時發現學校疫情防控相關的違規違紀違法線索,從嚴從快查處。督促加強對疫情防控責任落實了不力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責任追究,強化履職監督。對防控不力、漏報、遲報、瞞報,造成疫情擴散等嚴重后果的,對在疫情防控中不擔當、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及弄虛作假等嚴重作風問題的,嚴查嚴處,絕不姑息。
(五)明確學校崗位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