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分類中,你能找到一些不那么常見但同樣重要的主題。在總結的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客觀性和中立性,不要帶有個人偏見。請大家閱讀以下總結范文,并結合自身情況進行參考和借鑒。
月球的自述篇一
二、自主學習。
教師指導學生相互質疑并共同探討,深入體會。
1、宇航員登月到返航經歷多長時間?宇航員是怎樣生活的?
2、宇航員登月后做哪些事?人類登月有什么意義?
3、課文在表達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請舉例說明。
二、合作探究。
對以上的問題,小組研討并在教師指導下達成共識:
1、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來回歷經76萬千米,歷時95個小時。失重狀態下吃飯和睡覺很有趣和特別。
2、宇航員登月球采集月壤和月巖樣品,拍攝了許多照片。“阿波羅”登月計劃成功,使人類的夢想變成了現實,人類開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現代科學技術已達到向外層空間發展的水平。這既是人類巨大的飛躍,也是人類邁出的第一步。
3、語言方面:恰當的描述、用數字說明、敘述中有議論。
三、拓展延伸,聯想和想象。
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看插圖,引導想象。
1、科學家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巖石呢?
2、假如你駕駛宇宙飛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會做些什么?展開想象,寫一篇小短文。題目為《我駕飛船登月》。
板書設計:
12月球之旅。
返回地球。
月球的自述篇二
單元分析:
本組精心描繪祖國的山山水水,作者筆下的千山萬水是多姿多彩的,江河是奔流不息的,江山如詩如畫!學習本組課文要讀懂三首古詩,感悟每首詩中描繪的獨特景色,體會表現手法。通過自讀自悟,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練習給課文編提綱。教學重難點是通過自讀自悟,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時:3+2+2+1+2=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讀懂三首古詩,感悟每首詩中描繪的獨特景色,體會表現手法。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畫面。
3.會認讀本課中“螺”“諳”等生字,會寫“亭”“庭”“潭”“螺”“諳”5個生字,理解“閑”“厭”“和”“諳”等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搜集、背誦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教學重難點:
1.感悟詩中描寫的景色,想象美好畫面。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教學課時: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獨坐敬亭山》,掌握生字詞,理解大意。
2.背誦此詩。
教學重難點:
1.感悟詩中描寫的景色,想象美好畫面。
2.有感情地朗讀,默寫《獨坐敬亭山》。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今天,我們還要從古詩三首中的《獨坐敬亭山》感受一下古代大詩人筆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樣的。
二、學習詩歌。
1.教師范讀。
2.劃出節奏。
3.小組合作學習,了解詩句的意思。
4.匯報解決疑難。
5.欣賞詩歌。
(1)自由朗讀,找出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并說說自己的理解及喜歡的原因。
(2)師生互動,共同欣賞詩歌。
議:詩中除了敬亭山還提到哪些事物,分別是什么樣的?鳥:多、高飛無影。
云:少(孤)慢慢飄走(閑)。
——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畫面。
在詩人筆下,萬物似乎都與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請你從詩中找出這樣的詞句。
閑、相看兩不厭——體會詩中擬人的表現手法。
教師簡介寫作背景,讓學生粗略了解詩中寄寓的情感。
6.背誦全詩。
三、想象練習。
四、拓展學習李白的其它寫景詩歌。
五、課堂小結。
六、作業: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望洞庭》。
2.了解詩句的意思,能對詩句展開想象。
3.背誦詩歌,默寫詩歌。
教學重難點:
1.感悟詩中描寫的景色,
想象美好畫面。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此首詩,默寫《望洞庭》。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吟誦、理解《獨坐敬亭山》。
二、學習生字詞。
1.自由讀詩,讀通,讀順詩句。
2.自由學習生字。
3.檢測朗讀。
三、了解白詩人生平。
四、自主學習詩歌,進行質疑。
1.教師范讀,劃出節奏。
2.了解詞語的意思。
3.理解詩句的意思。
五、欣賞朗讀詩歌。
1.試用自己的話描述詩中所寫的洞庭湖景色,看誰描述得最美。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諧;湖面的光亮平靜。
(2)白銀盤和青螺分別所指。
——從詩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還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
2.從詩中哪些地方看出詩人是站在湖邊往遠處看的?
3.詩人通過恰當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寫得惟妙惟肖,請找出詩中的比喻。
二句,把光亮平靜的湖面比作未經打磨的鏡子。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銀盤,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指導背誦《望洞庭》。
六、課堂小結。
七、作業:默寫詩歌。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憶江南》。
2.了解詩句的意思,能對詩句展開想象。
3.背誦詩歌,默寫詩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背誦詩歌《獨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二、學習生字詞。
1.自由讀詩,讀通、讀順詩句。
2.自由學習生字。
三、了解詩人的生平。
四、了解詞的特點。
五、吟讀、理解《憶江南》。
1.釋題:憶,在此當回憶講。“憶江南”為詞牌。
2.根據學生可能產生的疑問補充注釋。(舊:過去勝:超過)。
紅的朝霞,江邊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燒著的火焰還要紅;那一江春水像藍草一樣青綠,像晶瑩的翡翠。——比較、比喻)。
4.請聯系前面幾句詩的意思,把最后的反問句寫完整。江南的景色,讓我怎能?
5.指導背誦《憶江南》。
六、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1.白居易所作《憶江南》另兩首。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2.其它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七、作業:選畫一首古詩所表現的畫面。
板書:鳥飛云去。
不厭敬亭山。
湖光秋水潭面無風。
山水翠一青螺。
能不憶江。
南?
春來江水綠如藍。
教后反思:
月球的自述篇三
2、知道月球的有關特點,激發學生了解月球的愿望,語文教案-18月球的自述。
3、學會讀懂說明文的方法去學習本課。
二課時
1、猜謎引入:師說謎語,猜猜我是誰?
謎面: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有時掛在山頭,有時掛在樹梢。
(猜出謎語后出示月球的圖片,以激發情感。)
2、那我就是--月亮姐姐,你們還管我叫什么?
3、月亮姐姐很想跟你們交朋友,你們想想跟月亮姐姐交朋友呢?
那就先聽月亮姐姐作一個自我介紹吧!
揭題:月球的自述
1、誰能聽懂月亮姐姐的話,就與誰交朋友,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18月球的`自述》。
師范讀(即自述)
2、學習生字新詞,讀通課文,交流課文大意
1、看來,大家對都很真心誠意地要與月亮姐姐交朋友,但交朋友就要對月亮姐
姐有一個深入地了解,大家可以用哪些方法加深月亮姐姐的認識?
(交流學習策略)
(課后記錄:通過讓學生展開互相討論,從而互相借鑒學習方法,然后讓學生在學習時盡量使用最合理的方法進行合作學習,這樣達到了更好的學習效果。從而也增多了學生的學習方法,鍛煉了學生在面對什么問題時應該選擇什么學習方法的應用能力。)
2、再讀讀文,看課文寫了哪些有關月球的知識?
4、選一方面最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可以是小組合作學習。
(課后記錄:合作學習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礎上的,讓學生覺得自己什么時候該同其他同學進行合作了就什么時候進行合作,讓合作不再流于形式,而是符合學生的切身需要,自發形成的。這樣合作時目的也明確了。)
5、交流匯報學習成果,品讀重點詞句,貫穿感情朗讀
(1)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名字多---人類喜歡月球(讀出喜愛)
月球的自述篇四
1、學會搜集資料,主動獲取新知,進一步了解月球的有關知識,月球的自述(第2課時)。
2、改變人稱,用第三人稱介紹月球的情況。
3、培養學生對月球的興趣,增強探索宇宙奧妙的欲望。
了解月球的知識,并能以第三人稱介紹。
鼓勵學生自己尋找課外知識,合作完成對月球的介紹。
1、請學生自己查詢有關月球的資料;
2、教師制作課件。
師:同學們,35年前,也就是1969年7月21日,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上的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邁出了人類的第一步,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他激動地說:“對于一個人來說,這只是一小步;但對于人類來說,這是巨大的一步!”
同學們,正是這樣的一步,才使我們對月球有了了解。請大家讀一讀月球的自述,說一說你現在了解到的`有關月球的知識。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說說自己從課文中了解到的月球知識。(主要依據文本)。
2、反饋交流——主要形式讀課文中的句段。
1、師:同學們,隨著人類對月球的一天天了解,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希望能到月球上去觀光游覽。旅游局也準備開設一條“月球旅游專線”。這可是一件大事,很多旅行社都在努力,可是,誰都沒去過月球,這個廣告怎么做,導游詞該怎么說呢?——他們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設計廣告語,編寫導游詞等等,優勝者還可能成為月球專線游的第一位小朋友呢!
大家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考慮:a、旅游專線的名稱;b、月球上有哪些值得觀看的地方、有哪些文化景觀;c、旅游時要準備的東西和注意事項;d、吸引人的廣告語。
我們可以讀課文,還可以利用你能找到的一切資料,大家相互合作,合理分工,最后推選出一名同學作介紹。
2、學生小組活動。
1、搶答:題目見課堂作業本。
2、必答:各組匯報自己小組討論交流的情況。
3、師生點評。
1、寫游客須知。
3、以“我來到了月球上”為題,發揮自己的想像,寫一段話。
月球的自述篇五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讀通課文。
2、了解月球的有關知識,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3、仿照課文,用自述的形式改寫一段月球資料。
4、激發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月球的有關知識,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人們與月球之間深厚的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背詩導題。
師:會背有關月亮的古詩嗎?
請生背。如《古朗月行》、《靜夜思》。
齊背《靜夜思》。
談談你心中的月亮。
師過渡語:是啊,古往今來,月亮在人們的心中都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古時有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等美麗傳說,更有許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情的詩詞佳作。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月球,聽聽月球的自述。
生齊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你就已經知道了哪些信息?
1、請同學們放出聲地去讀讀這篇課文,聽聽月球都和咱們說了寫什么?做到讀通讀順,自學課文里的生字新詞。
(1)學生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2)反饋:齊讀新詞,把認為難寫的字在書上寫一寫。
2、剛才聽了月球的自述,你從哪兒能感受到它與人們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
(1)別名。指導朗讀。并板書:玉盤、冰鏡、蟾宮、玉兔。
(2)月到中秋分外明月是故鄉明板:月是故鄉明。
這兩句詩你是怎么理解的?
補充閱讀:《月夜憶舍弟》。
讀--體會--再讀。
再背《靜夜思》。
三、假想考察。
1、現在,我們就進行一次月球假想考察: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5自然段,邊讀邊用心去發現,從字里行間發現并收集你最關心的信息,用筆去劃一劃,等會兒來匯報你的考察成果。
2、反饋交流。
同學們,讓我們回到考察站,匯報各自的考察成果,在考察中,發現什么,就匯報什么。
師隨機引導學生概括并板書:
無空氣無水。
日夜溫差大。
地形多樣。
礦藏豐富。
指導朗讀句子:之后,人們發現這里有近60種礦產,其中5種在地球上至今還未發現。
四、拓展仿寫。
1、師:同學們考察到的內容還真不少,不過,對于月球,人們想知道的何止是這些呢!老師這也收集了一些關于月球的資料,請同學們選取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段話,仿照課文,用自述的形式把它介紹出來好嗎?(在原文上改寫就行)。
2、學生讀后動筆。
3、組織交流。
五、憧憬未來。
1、同學們,雖然我們的這次月球假想考察很活動成功,在體驗成功快樂的同時,我們也許會感到一絲遺憾畢竟我們中國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登上月球。
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的最后一段:我人類宇宙航行的第一站,盼望著來自中國的客人!
2、而事實上,月球卻已經不止一次地留下了人類行走的足跡,請大家看一組圖片和文字。
出示課件。
并板:
3、談感想。
看了這組圖片和文字,此時,你最想說些什么?
師小結:同學們,,咱們的神州5號已經順利飛上太空,科學家們也已經有了具體的登月計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人,一定會實現登月的夢想,在月球表面插上我們的五星紅旗!
六、課外作業。
必做題: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復習本課生字新詞。
選做題:
1、選擇課文的任一自然段,改寫成第三人稱介紹。
2、收集有關月亮的古詩詞。
月球的自述篇六
1、誰能聽懂月亮姐姐的話,就與誰交朋友。
師范讀(即自述)。
2、學習生字新詞,讀通課文,交流課文大意。
三、進入情境,深入學習。
(交流學習策略)。
2、再讀讀文,看課文寫了哪些有關月球的知識?
3、選一方面最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可以是小組合作學習。
4、交流匯報學習成果,品讀重點詞句,貫穿感情朗讀。
(1)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名字多---人類喜歡月球(讀出喜愛)。
(2)體積小,距離遠(通過比較體會“只有”“平均”等詞用得準確)。
(3)光亮,相當于一面鏡子。
(4)氣象情況:無空氣,無水。
(這樣的氣候條件會造成怎樣的結果?)。
得出:無風云雨雪,聲間傳播、溫差等。
(5)山峰高(通過比較句子體會用詞準確)。
(6)中國人民愿望(喜歡月球,登上月球)。
四、創設情境轉述:(多媒體展示月球)。
1、想不想把這個新朋友介紹給別人呢?(各自準備轉述)。
2、同桌或小組交流,可以選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方面交流,也可全面交流。
3、匯報。
五、拓展知識。
1、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月球的知識?你是怎么知道的?
2、大家還可以通過什么方式能更多地了解月亮姐姐?
六、“假想旅行”語言實踐,升華情感。
2、準備好了東西,現在請朋友們閉上眼睛,月亮姐姐帶你們乘上“神舟8號”宇宙飛船,登上月球。(配上聲音過一會兒)。
你們看到了什么?你們在那里的`生活是怎樣的?
七、激情.總結:
1、是啊,月球上有無窮的奧秘在等待著人類去探索,更等待著深愛著她的中國客人去探索。在旅行即將結束的時候,大家一家有許多心里話要跟月亮姐姐說,現在就把你最想說的話寫在書上吧!
2、交流。
(劉彩琴設計)。
月球的自述篇七
1.帶生字的詞語卡片。
2.制作多媒體課件;準備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紀錄片。
3.學生查找有關月亮的資料,可以是有關月亮的故事、詩歌或知識。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
2.觀看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紀錄片,相機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詞。
1.自由輕聲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詞語做個記號,可以向你的學習伙伴請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課件出示帶生字的詞語,學生在小組內認讀。
3.鼓勵質疑,引導學生聯系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學生能解釋的請學生解釋,不能解釋的,指導學生邊學課文邊理解。
4.游戲:猜一猜。
從學生的描述中猜測他講的是哪個詞語。
三、整體感知,展示朗讀。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中提到的未解開的月球之謎和已解開的.月球之謎。
2.找出你最想讀的段落讀給小組里的同學聽,讓你的學習伙伴也對它感興趣。
3.小組合作,展示朗讀。
四、理解詞語,書寫生字。
1.讀課文過程中,相機指導理解詞語。
2.指導書寫詞語“懸掛”“奧秘”“努力”“估計”中所含生字:懸、奧、努、估。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內容。
默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二、小組合作,探究感悟。
1.小組選擇感興趣的“月球之謎”進行探究性學習。
(1)我們最感興趣的月球之謎是;。
(2)我們要找到相關的段落讀一讀;。
(3)讓我們合作劃出重點詞句;。
(4)你所選擇的月球之謎是否已解開?
2.各小組匯報學習成果并相機指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并鼓勵學生積累。
3.在小組匯報學習成果時,請學生找到相應的段落,教師指導朗讀。
三、拓展延伸,鼓勵質疑。
1.課文中提到了許多有關月球的知識,還有令你費解的嗎?(鼓勵學生質疑)。
2.你所提的問題人類是否已經解開?
如有學生知道可當堂解決,如不了解,鼓勵學生課余查閱資料。
四、指導寫字。
引導學生比較“菌”“藻”,書寫“菌”“藻”“項”“遐”。
五、積累詞語。
鼓勵學生課余把詞語表里的詞語及課文中喜歡的詞語或句子抄寫在積累本上。
月球的自述篇八
大家好!我叫月亮,聽到這個熟悉的名字,你一定會想到嫦蛾奔月。吳剛伐桂等故事吧!呵呵,其實,我的真名叫月球,我還有“嫦蛾”,“嬋娟”,“顧兔”等多達幾十個美稱呢!它們都是古近代的詩人、歌手以及一些詞人給我取的美名。
下面,讓我來做個自我介紹吧!
在人類的肉眼中,我只有盤子般大小。其實我是一個巨大的球體。我的半徑約千米。可是與地球、太陽相比,我就好似茫茫大海中的一葉扁舟。之所以在人類眼中我只有盤子大小,是因為我離地球的距離太遠了。
其實,我是一個赤道略寬兩極稍扁的球體,我的扁率是,所以你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我是一個圓,這是因為只有當我與太陽的經度相差180度時,從地球上看,我與太陽處在正好相對位置的時刻,才能看到圓月。但是,我圍繞地球運行的軌道是一個橢圓,時近時遠;最近時有36萬千米,最遠時有40萬千米,由于萬有引力的關系,近時走得快一些,遠時走得慢一些。如果在上半個月快了,就會準時到達圓月的位置,在十五圓;如果慢了,就會“晚點”,在十六或十七到達圓月的位置。這就是人們看到的我:“平常是一個弓形或半圓,只有在每月的十五或十六的晚上才是圓形的!”
后來,我才知道,在我這個充滿黑暗,一望無際,孤獨的星球中,人類對我竟然有許許多多的美麗傳說。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嫦蛾奔月,吳剛伐桂……其中,最有趣的是人們把每年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做為中秋節,這一天,月亮格外的大、圓、亮,這一天人們要吃月餅。
據資料顯示: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以秘xxx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月餅”制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后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我暫且介紹到這里。你們對我有了一些初步了解了吧!希望你們常來拜訪我,和我做伴!
月球的自述篇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知道我是誰了吧,我就是你們都知道的月球。古往今來,人們一直沒有放棄對我的探索,因為我還有很多未解之迷呢!
1969年7月20日,兩名美國宇航員首次登上了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異的景色,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卻灑滿了燦爛的陽光,我上面滿是塵土,巖石和環形山,沒有水,沒有任何生命。我是一片荒漠。
我的引力非常的小,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地球商6公斤的東西,道我上面就變成一公斤的了,在我那跳高或跳遠,就能取得比在地上好得多的成績。
這一連串的實驗結果是多么令人費解啊!
隊神秘的我,人類還將繼續探索下去。
月球的自述篇十
1、誰能聽懂月亮姐姐的話,就與誰交朋友。
師范讀(即自述)。
2、學習生字新詞,讀通課文,交流課文大意。
三、進入情境,深入學習。
1、看來,大家對都很真心誠意地要與月亮姐姐交朋友,但交朋友就要對月亮姐。
姐有一個深入地了解,大家可以用哪些方法加深月亮姐姐的認識?
(交流學習策略)。
(課后記錄:通過讓學生展開互相討論,從而互相借鑒學習方法,然后讓學生在學習時盡量使用最合理的方法進行合作學習,這樣達到了更好的學習效果。從而也增多了學生的學習方法,鍛煉了學生在面對什么問題時應該選擇什么學習方法的應用能力。)。
2、再讀讀文,看課文寫了哪些有關月球的知識?
4、選一方面最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可以是小組合作學習。
(課后記錄:合作學習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礎上的,讓學生覺得自己什么時候該同其他同學進行合作了就什么時候進行合作,讓合作不再流于形式,而是符合學生的切身需要,自發形成的。這樣合作時目的'也明確了。)。
5、交流匯報學習成果,品讀重點詞句,貫穿感情朗讀。
(1)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名字多---人類喜歡月球(讀出喜愛)。
(2)體積小,距離遠(通過比較體會“只有”“平均”等詞用得準確)。
(3)光亮,相當于一面鏡子。
(4)氣象情況:無空氣,無水。
(這樣的氣候條件會造成怎樣的結果?)。
得出:無風云雨雪,聲間傳播、溫差等。
(5)山峰高(通過比較句子體會用詞準確)。
(6)中國人民愿望(喜歡月球,登上月球)。
四、創設情境轉述:(多媒體展示月球)。
1、想不想把這個新朋友介紹給別人呢?(各自準備轉述)。
2、同桌或小組交流,可以選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方面交流,也可全面交流。
(課后記錄:讓學生選擇最感興趣的地方跟自己喜歡交流的對象進行交流。學生興趣濃了,交流起來也繪聲繪色,而且還暗含了比較的心理。因為他所選擇的交流對象往往是自己平時的好伙伴,或平時較勁的對象。那通過這么一交流,學生真正地動腦筋去想、去說了。)。
3、匯報。
五、拓展知識。
1、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月球的知識?你是怎么知道的?
2、大家還可以通過什么方式能更多地了解月亮姐姐?
六、“假想旅行”語言實踐,升華情感。
2、準備好了東西,現在請朋友們閉上眼睛,月亮姐姐帶你們乘上“神舟8號”宇宙飛船,登上月球。(配上聲音過一會兒)。
你們看到了什么?你們在那里的生活是怎樣的?
七、激情.總結:
1、是啊,月球上有無窮的奧秘在等待著人類去探索,更等待著深愛著她的中國客人去探索。在旅行即將結束的時候,大家一家有許多心里話要跟月亮姐姐說,現在就把你最想說的話寫在書上吧!
2、交流。
語文教案-18月球的自述由本站會員分享,,請注明出處!
月球的自述篇十一
2032年的月球將會是什么樣子的呢?今天,我在導游的帶領下,通過時光隧道來到了2332年的月球。
來到月球上,月球上一層薄模似的大型門打開了。導游說:“你看,月球外面的保護摸,它是科學家利用月球上的特殊原料制造的保護模,有了它,人們就不用怕有小型星來撞擊地球了。”走到里面一看,我嚇了一跳,原來月球上只能看到廣袤的荒原上高山聳立,巨石嶙峋。而現在,到處都有許多千姿百態的房子,有的如彩色的金字塔;有的如螺旋形的電梯;有的如金黃色的金日葵;還有的如我們北京的萬里長城。導游想我們介紹到;“這是利用太陽的光合作用來制造的房子。你看,房頂上的儲存器,那是因為晚上照不到太陽,人們就利用太陽的光合作用儲存氧氣。”我聽后,連連點頭。“可是,度假村在哪兒呢?”我疑惑不解地問。導游神秘地一笑,意識我跟他往前走,我隨著他跨過了第二個大門,這里就是度假村了。我一看,這些人走起路來身輕如燕。“呀,那是什么啊?”我指著那些人身上的東西,驚奇地問。導游說:“這就是氧氣包,用剛剛房子里的氧氣,裝在氧氣包里,然后供應給人們,再回復利用,一點兒也不浪費。對了,他們身體上還有一個通迅。因為這兒滅有空氣‘只有用通訊器聯絡。”我聽了后:想不到短短二十年時間,月球上就如此繁華。
“丁零零!”時光穿梭機載我回了地球。
月球的自述篇十二
大家好,我是一位時尚達球,有很多人贊頌過我。我姓月,“舉頭望明月”的“月”,名球,地球的“球”。嘿,地球,咱老歌倆同名呢!
我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體積大約是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引力大約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我圍繞地球逆時針方向運行,是地球的天然衛星。我和地球是鐵哥們,所以我不向地球收取任何費用。說真的,地球真是好球,我雖然比它小,比它輕,但它不會恃強凌弱。
地球上的.人們,你們是不是覺得我長得十分有個性?我身上分布著許許多多的環形山。環形山大多為圓形,有單個的,有幾個重疊在一起的,也有大環套小環的。環形山的直徑有的不足一千米,有的能達到幾百千米。其實這是我的發型。沒想到吧,我可是一個很趕時髦的球哦!
接下去,我將介紹我最喜歡的發型師。它就是以獨特的撞擊法而出名的發型師――流星。這些發型師知道我表面沒有空氣,相當于沒有保護層,于是就用獨特的撞擊法為我設計發型。一年又一年,我就變得現在這樣個性十足了。
好了,就先介紹這么多吧,介紹太多了,我怕你一時也記不住。
月球的自述篇十三
大家好,我是月球,我是一個球體。但為什么有時你們看見我是彎彎的小船,有時看見我卻是一個大大的銀盤,甚至有時你們完全看不到我呢?那是因為地球會擋住太陽的光,沒被擋住的陽光射向我的時候,你們只能看到半個我,而當地球完全遮住太陽光時,你們就看不見我了哦!也就是你們說的月食或是天狗食月。
人們都愛用“皎潔”來形容我,我的美麗甚至讓很多人一度以為我是水晶球,但其實我全身呈灰色,坑坑洼洼的我能發光也是因為太陽光。造成我坑洼的很大原因,是來自天體中的小行星碰撞,我為地球擋住了所有可能的撞擊。所以,人們也稱我為地球的衛星。
我的半徑大約為千米,是地球半徑的倍,我離地球的平均距離約萬千米,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
關于我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據說是一位女子被徒弟強搶仙丹,迫不得已女子吃下仙丹成為神仙。你們猜到是什么故事了嗎?沒錯,就是中國民間故事”嫦娥奔月”。
在2019年5月16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宣布,由該臺研究發現我的背部有著許多的礦石,悄悄告訴你,我可是個隱藏的小富豪哦!
阿姆斯特朗是美國宇航員,海軍飛行員以及大學教授,在美國國家航天局服役,是第一個登上我的人,從那天開始,人們開始了對宇宙的探索,都想來征服我。
我還是美好與思念的代名詞哦!”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中我是濃濃的思念;”明月別夜驚鵲,清風半夜鳴蟬”中我是郎朗的月色;“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我是深深的祝福。我為無數文人墨客打開靈感和情思的大門,鍛造出無數佳句名篇。
你還想知道我的哪些故事呢?可以盡管來問我喲!
月球的自述篇十四
八冊)。
18??月球的自述。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18個詞語。
2、知道月球的有關特點,激發學生了解月球的愿望。
3、學會讀懂說明文的方法去學習本課。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一、趣味揭題、奠定情感基礎。
1、猜謎引入:師說謎語,猜猜我是誰?
謎面: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有時掛在山頭,有時掛在樹梢。
(猜出謎語后出示月球的圖片,以激發情感。)。
2、那我就是--月亮姐姐,你們還管我叫什么?
3、月亮姐姐很想跟你們交朋友,你們想想跟月亮姐姐交朋友呢?
那就先聽月亮姐姐作一個自我介紹吧!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誰能聽懂月亮姐姐的話,就與誰交朋友。
師范讀(即自述)。
2、學習生字新詞,讀通課文,交流課文大意。
三、進入情境,深入學習。
(交流學習策略)。
2、再讀讀文,看課文寫了哪些有關月球的知識?
3、選一方面最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可以是小組合作學習。
4、交流匯報學習成果,品讀重點詞句,貫穿感情朗讀。
(1)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名字多---人類喜歡月球(讀出喜愛)。
(2)體積小,距離遠(通過比較體會“只有”“平均”等詞用得準確)。
(3)光亮,相當于一面鏡子。
(4)氣象情況:無空氣,無水。
(這樣的氣候條件會造成怎樣的結果?)。
得出:無風云雨雪,聲間傳播、溫差等。
(5)山峰高(通過比較句子體會用詞準確)。
(6)中國人民愿望(喜歡月球,登上月球)。
四、創設情境轉述:(多媒體展示月球)。
1、想不想把這個新朋友介紹給別人呢?(各自準備轉述)。
2、同桌或小組交流,可以選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方面交流,也可全面交流。
3、匯報。
五、拓展知識。
1、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月球的知識?你是怎么知道的?
2、大家還可以通過什么方式能更多地了解月亮姐姐?
六、“假想旅行”語言實踐,升華情感。
2、準備好了東西,現在請朋友們閉上眼睛,月亮姐姐帶你們乘上“神舟8號”宇宙飛船,登上月球。(配上聲音過一會兒)。
你們看到了什么?你們在那里的生活是怎樣的?
七、激情總結:
1、是啊,月球上有無窮的奧秘在等待著人類去探索,更等待著深愛著她的中國客人去探索。在旅行即將結束的時候,大家一家有許多心里話要跟月亮姐姐說,現在就把你最想說的話寫在書上吧!
2、交流。
(劉彩琴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