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桃花心木讀后感篇一
這學期,我剛拿到新課本時,隨便翻了一下,突然一篇題目為《桃花心木》的文章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人種了一大片桃花心木苗,但卻隨心所欲地澆水。他想什么時候來就什么時候來,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拔摇辈幻靼追N樹人的這種種樹方式。問了之后,才知道這個道理: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才能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才能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樹木也一樣,只有這樣,才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讀完后,我有很多感想:是?。∪撕蜆湟粯樱挥猩钤谄D苦環境中,才能更經得起生活的考驗,從而學會獨立和發展自己的能力。我們每個同學都要經得起生活的磨難,努力長成“參天大樹”,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可是,生活中有許多孩子像溫室里的花草一樣,經不起任何的風吹雨打,比如:有些大學生不會洗衣服,竟然把臟衣服用飛機空運了回家。還有的初中生到食堂打飯,竟然不知道雞蛋還有殼,原來在家中父母都是把雞蛋剝掉殼,才放到他的碗里的......我們聽起來也許認為不可思議,但這種現象確確實實地存在著。
社會中也有很多與之恰恰相反的人,他們是一些敢于與命運拼搏抗爭的人。正所謂“上帝在為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給你打開另一扇窗。”我讀過這樣一個故事:兩個年輕人是朋友,一個想當畫家,一個想當鋼琴家??墒翘煊胁粶y風云,想當畫家的人,在一次事故中盲了;而另一個聾了。他們苦惱不已,悲觀喪氣,一個老人對他們說“你們的夢想可以交換一下呀!”他們恍然大悟,刻苦學習,最終都有所成就。
只要我們學會獨立,敢于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就能到達成功的盡頭!
桃花心木讀后感篇二
今天,我學習了課文《桃花心木》,這是一篇借樹喻人的課文。
我帶著好奇心繼續往下讀,課文講了這樣一個故事:種樹人奇怪的種樹方法,作者同樣也產生了迷惑:不定期澆水竟是種樹人的良苦用心:種樹人用模仿老天爺下雨的方式給小樹苗澆水,為小樹苗創設了一種自然環境來“教給”它們在不確定中尋找水源的本領。如果每天定時定量給樹苗澆水,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理,雖然在短時間內不會枯萎,但遇到了大風大雨就會倒下一片,一旦種樹人停止澆水,樹苗也會難以存活。
樹是這樣,人何曾不是呢?生活中一些不可預料的坎坷、曲折和磨難,不就是桃花心木不確定的水源嗎?只有經得起風風雨雨的考驗,才能成長為堅強的人、有作為的人。
溫室中的花朵經不起風雨的考驗,屋檐下的小鳥飛不上廣闊的藍天。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嘗試著鍛煉自己的自理能力:替爸媽分擔家務、一人獨自在家時學會照顧自己、參與社會活動……鍛煉自己在不確定中學會把很少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健康、快樂地成長,因為只有在逆境中自強不息,才是成才的一條通路。
桃花心木讀后感篇三
五年級上學期,我學了一篇借一種樹喻育人,蘊含了深刻道理的課文—《桃花心木》。
初次看到這個題目,我以為桃花心木是一種樹,長得很直、很高,總以為只要每天定時定量地澆水,它就會長成百年大樹。但是,讀了課文以后,才知道自己錯了,因為種樹不能像種菜或種稻子那樣精心的澆灌,然后經過幾星期就可以收成。種樹是百年基業,要經歷風霜雨雪。所以,樹要自己學會生存,要學會自己在土里找水源,人們澆水只是仿佛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小樹苗這才必須在這種不確定中學會生存。如果它無法再土里找到水源,拼命扎根,樹苗自然就枯萎。但是,只要在這種不確定的環境中頑強生長的樹苗,就可以長大、長高,乃至長成百年的大樹。
讀了這篇課文,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經歷過挫折、磨難,才能經得起生活的考驗,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因為在不確定中深化了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就會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活,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就像華羅庚一樣,他小時候家里很窮,常常連飯都吃不飽,衣服都穿不暖,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他努力學習,刻苦專研,成為我國偉大是我數學家。
我們不能做溫室里的花朵,要做像桃花心木那樣的參天大樹,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戰,經歷種種困難種種挫擇,使我們意志更加堅強,做一個獨立自主的人。
桃花心木讀后感篇四
在今天的語文課上,我們學習了林清玄的一篇文章《桃花心木》。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作者看到種樹苗的人,他的做法讓作者感到奇怪,原因是他澆水老的天數沒有規律、澆水的量也不一定作者終于忍不住想要問問種樹苗的人為什么這么沒有規律,種樹人告訴作者,他這么做是想讓桃花心木學會自力更生學會在這種不確定中學會汲水生長。
種樹人的這番話是想讓作者明白人在生活中會遇到一些。
不可預料的困難、危險、挫折、坎坷只有經得起生活的考驗,克服依賴性,才能成為成功的人、堅強的人。
讀了這篇課文后,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又一次做數學鞏固,那頁題并不難,難就難在計算難,我就把媽媽叫來讓媽媽幫我算,可媽媽不打不來,還讓我自己算,媽媽說:現在我幫你算對你沒有好處,難道到了考試時,我坐在你的旁邊幫你算?聽了媽媽的話,我羞愧地低下了頭。
大家要明白:遇到困難時不要退縮、遇到危險時不要退縮、遇到挫折時不要傷心、遇到坎坷時要勇往直前。
桃花心木讀后感篇五
這篇文章是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不只是樹,人也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中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沒錯,人和樹一樣,都要學會在不確定中生活。樹木要在不確定中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才能長成參天大樹,人在生活中同樣也會遇到很多不確定,只有經得起那些風風雨雨的考驗,才能學會堅強、獨立自主。
而在生活中,我總有一個小毛病,遇到困難和問題就會去找父母。老爸老媽經常說:“你可以動動腦子,自己去解決這些問題的嘛?!蔽衣犃擞謺芪恼f:“是你們自己說不懂得可以來問你們的??!”
長大后,我才知道了自己的這個壞毛病,并及時改正了!從今以后有什么困難我都會自己解決,不會再去依賴任何人!
我們從小就要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困難和問題也可以自己去動腦解決。
比如,當你遇到一道難解的應用題時,會去直接抄襲別人的答案,這樣做只會害了自己,失去一次鍛煉自己思維的機會,還會讓自己養成了依賴的習慣。
其實人和樹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經常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懦弱的人只會退縮,向困難低頭;意志堅定的人才不會被困難嚇倒,而是大膽的迎接困難的挑戰!
桃花心木讀后感篇六
就如同文章中所說的,“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一樣,那些收入不穩定的人,即使偶然發了一筆橫財,也不會沒有思想,當機立斷的將這筆橫財拋出去維持表面風光的破銅欄架,而是在高興之余中,將家中改變一些,卻不至于變得“面目全非”。
就如同樹,需要全身心地去生長,去尋找水源,人也是這樣,人需要尋找幫助自己生長的水源,要去練就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人也要去像樹木一樣,開辟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要將家人甜甜的小小的鼓勵,化為工作,學習的動力。
桃花心木讀后感篇七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課文的題目叫做《挑花心木》。學完了這篇課文,我悟出了一個道理。
很多同學在家里什么事都仰仗父母,在學校任何問題都依賴老師,其實,這并不是我們的本性。
在父母的懷抱中度過,在一種不確定的生活中生存,我們則永遠會有一顆依賴的心,當有一天這種依賴不復存在,我們就會像高個子種的樹一樣,莫名其妙地枯萎。
在家里父母什么也不讓我們干,老是把我們放在安樂窩里,能不養成依賴的習慣嗎?
我們總依靠父母,無論在做什么事,總是喜歡選擇訴說,向父母說明困難,而不去自己動手解決。日常的雜事,也少不了父母的幫忙,不管現是用餐還是娛樂,父母的關懷和照顧總是無微不至。”
看看吧,在學校里,老師又在不停的催促。幫助我們批改作業、糾正錯誤。他們不就像辛勤的種樹人嗎?樸實無華的老師,往往日夜操勞。而我們也總依賴著他,讓他總有操不完的心。
其實,父母和老師都知道,要想獲得自理能力,必須經過生活的考驗,擁有不確定的生活。從中我們才能加深對事物的認識,對生活的理解。特別是對于一些看似簡單的物質,更會有深刻理解。
桃花心木讀后感篇八
學習了《桃花心木》這一篇文章,我深受感觸。溫室里的花固然美麗嬌艷,可是如果有一天離開了溫室到大自然中去,它卻經不住與風吹雨打而夭折了;而那些原來就生長在大自然中無人呵護的花兒,來到這世上反而會拼命扎根,獲取水與養分,照樣可以開出鮮艷的花朵。即使大風大雨來了,根深蒂固,越長越猛。
挫折可以說是一種財富,筍芽兒經歷層層挫折沖出了土壤,獲得了春風的輕拂;蝴蝶沖破了蠶蛹的禁錮,得到了陽光的沐?。圾Q蟬經過挫折沖破蟬蛻的束縛得以感受微風的涼爽。
挫折好比是一塊磨刀石。經歷的挫折越多,如果次次都努力克服挫折自己就會變得越來越強大,也會變得更加有毅力,更加自信,不被一時失敗而失去斗志。挫折是雕刻人生的一把利刀,是砥礪人生的青石。戰勝了挫折,就會擁有無比堅強的信念,戰勝了挫折人生便會向高山攀登,發出燦爛的光芒。
古之成大事者孫斌,被鋸斷了雙腳受盡磨難,卻寫下了《孫子兵法》;越王勾踐受盡了恥辱,臥薪嘗膽,最后打敗了吳國;我國古代偉大的儒學之祖孔子一生困苦,最終創立了儒學派;愛迪生發明電燈不知嘗試了多少次,受盡了無數挫折,終于發明了電燈;張賽通使西域,唐僧西天取經,鄭和七下西洋,蘇東坡吟唱大江東去……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在挫折與磨難中成長出來的。
在這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社會里,要想成功,要想有所作為,必定要承受重重無奈與挫折。我們面對挫折是迎刃而上還是退縮躲避,這決定了人生之價值。世上沒有一條道是一馬平川,也沒有什么陽光大道與艷陽天,人生的道路就是無比坎坷的,人生之道鋪滿了荊棘,但是只要我們敢于面對挫折,勇于戰勝挫折,就會活得精彩。
《桃花心木》中的桃花心木,懂得只有克服挫折才能精彩的活著,所以在惡劣的環境下也可以生存下去,把根扎得深深的,長得高高的。
我們只有感受挫折,擁有挫折,迎接挫折,戰勝挫折,生命才會更加燦爛與輝煌。
桃花心木讀后感篇九
在今天的語文課里,我們學了一篇文章《桃花心木》。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作者看到了了一個栽種桃花心木苗的人。奇怪的是:這個人澆水的時間很不規律,而且每次澆水的量都不同。那個人告訴了作者,他是模仿老天下雨,因為老天是不定時不定量的下雨。如果有規律的下雨,那樹苗就會產生依賴的心理,不會自己尋找水源,而獨立成長。
讀了這篇課文,我深受感觸,人在不確定的生活里,不能依賴別人,要養成獨自生活的心。要經得起考驗,不要受到一點障礙而自悲。
在生活里,我曾經有個小毛病,遇到困難,首先找父母,不管是生活上的困難還是學習上的難題,我都依賴父母。我的父母都經常說:“小孩子要自己主動動腦筋,不能老問別人?!蔽衣犃司秃芪恼f:“是你們大人都經常說遇到不懂的問題就要問的嘛!”自從學了這篇課文,我懂了不能老是依賴別人,自己經常不動腦。我今年就要考初中了,到時候遇到不會的那可問不了別人了,所以我要獨立思考問題,不能依賴別人,實在不懂再問。我懂得了無論做什么,我們都應該學會獨立自主。
讀了《桃花心木》這篇文章后,我深有所感。我知道了樹苗要長成百年大樹,不僅要靠別人給它澆水,更重要是靠自己找水源,拼命扎根,才不會在惡劣的環境中枯死。如果樹苗養成了依賴性,即使長成大樹,但一旦遇到狂風和暴雨,就會連根拔起。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當你遇到一道難解的應用題,便去抄襲別人的答案。這樣做只會害了自己,失去一次鍛煉自己思維的機會,使自己養成了依賴的習慣。
其實人和樹木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經常會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難。懦弱的人只會退縮,向困難低頭;意志堅強的人不會被困難嚇倒,而是向困難招手,向困難挑戰!
讀完課文,掩卷沉思:我們雖然生活在和平的環境里,但今天的社會是充滿競爭的社會,因此擁有獨立自主的精神對我們來說是多么重要!
桃花心木讀后感篇十
《桃花心木》這篇課文值得我們大家都去看一看。小編為大家搜集了4篇“《桃花心木》讀后感200字”,歡迎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更多文章請瀏覽首頁。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桃花心木》這篇課文,我知道了,種樹不能像種菜或種稻子,種樹是百年的基業,它必須學會將根扎得更牢,自己找水源,如果定時定量給它澆水,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
不只是樹,人也一樣。如果依賴別人而生存,不如堅定地面對未來,應對種種意外和考驗。只有鍛煉出了一顆堅強的心,才有可能成為有用之才,因為沒有一個人會永遠在你身邊。
人的生活中不能依靠任何人,只有鍛煉自己的能力才行,如果不懂得鍛煉自己的實力,一味依賴他人,自己什么也不干,只等著別人來幫助你解決困難,那你的希望就渺茫了。
今天我們學了《桃花心木》這一課,讓我感觸很深,這一課使我懂得了生活中不能老依靠別人,要學會自己應對壓力,要學會在“不確定”中生活。
我就用自己的經歷來作個示例吧!我五歲那年,最疼愛我的爺爺過世了,我們全家人都沉浸在悲痛中,我第一次經歷生死離別,有一段時間不能自拔,但人不能老這樣啊,要向前看,生活的路還很漫長,為了不再這樣,我找到一個辦法,首先分散自己的精力不老想這件事,如果想到了爺爺我就想爺爺現在在天堂那里,比我們凡間生活得舒服多了,過了一段時間,我就又開開心心地去幼兒園了。
所以人生這一輩子會經歷無數個“不確定”,要學會在“不確定”中調整心態,樂觀面對。
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告訴我們要在艱苦的環境下自強自立,克服依賴,學會獨自生存的道理。我也認為是這樣的,在生活中有著不可預料的坎坷,挫折和磨難,我們都要敢于面對。比如楊樹挺拔在道路旁,無論是多大的風沙,楊樹都筆筆直直,默默為我們奉獻著,我很受啟發。
通過白楊樹,使我想到了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付出的人,并且他們毫無怨言。所以,我們也要向這些人學習,學習他們的奉獻精神。
今天我看了林清玄先生的文章桃花心木,感觸良多。
文章講述的道理就是只有在不確定中努力的成長,克服依賴才能取得成功。我雖然覺得確實很有道理,但是如果想成功,光是按別人成功的秘訣來做,并不算是成功。比如假如你成功了,但是如果讓你談談成功的感想,你會按照別人總結出的道理么?想要成功,我覺得要在陌生的環境里不顧后果,想一個瘋子一樣闖蕩,這樣,才能悟出成功的道理,自己悟出的道理,往往比別人實用的多。
你想成功么?那就自己闖蕩吧!
桃花心木讀后感篇十一
這個暑假我讀了林清玄的。
散文。
選集,其中的《桃花心木》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文章講的是一位種樹人,為了是桃花心木長成百年大樹,運用了他自己獨特的方法種樹,但作者一開始不明白,當種樹人說了“謎底”的時候,作者才恍然大悟,并悟出了做人的哲理。
種樹人說的一番話讓我也非常感動,的確是這樣的,只有能夠自己去努力扎根的樹才會很好的活下去。同時作者的一份感悟“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能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币沧屛殷w會更深刻。是呀!人難道不一樣嗎?別人是不能依賴的,只有靠自己才是最現實的。其實,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挫折,會遇到坎坷。我們不能知難而退,要勇敢的去接受風雨的考驗,去迎接困難的挑戰,不要依靠別人,依靠自己才是可行的。不要向往一帆風順的生活,那樣你會經不起風雨。只要你努力了,盡力了,你一定會有回報。只有經歷了生活中的不可預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難,經過風風雨雨的考驗,才能成為堅強的,有作為的人。
是的,我也要像那桃花心木一樣,在風風雨雨中堅強,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難,鍛煉自己的獨立、自主、堅強。我們從小就要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們雖然生活在和平的環境里,但今天的社會是充滿競爭的社會,因此擁有獨立自主的精神對我們來說是多么重要!
桃花心木讀后感篇十二
在“三八”婦女節這一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桃花心木》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作者看到一個人栽種桃花心木苗。奇怪的是,這個人澆水的時間很不規律,而且澆水的量也是多少不一。作者好奇地問那個種樹人,才知道如果有規律地澆水,樹會慢慢地長得柔弱不堪,只有在不確定中生活成活率才高,也會很強壯。
讀完這篇文章,帶給了我很深的感受,就像文中的一段話“他的一番話,使我非常感動,想不到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比較經得起生命的考驗。因為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養成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在不確定中,我們深化了對環境的感受雨情感的感知。在不確定中,我們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成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我對12年幾乎沒有什么困難,甚至壓力也很少??墒?,有點兒芝麻大的小事兒,我就會有很大的壓力,也會有壓抑感。所以,我總是生活在焦慮中。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緊緊張張??赐赀@篇文章,我才發現:其實沒有必要把自己搞得這么忙。遇事應該分清大和小,沒必要把一切全部弄得完美無暇。
通過和媽媽交流,我發現其實媽媽對我的教育也和種樹人相仿。她對我對批評就是對我對關心和愛,無非是希望我能做一個好孩子。我為何不化被動為主動,力爭上游,多讓媽媽省省心呢?于是,我決定努力發揚自己的優點,克服自己的缺點,開始準備沖刺啦!
今天正好是三八節,我想,這就是我送給媽媽最好的禮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