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學習語文的一種重要方式,可以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完美的總結應該貼近實際,突出反思和總結,讓讀者有所啟發和收獲。以下是我們整理的關于高效學習的經驗和方法,供大家參考。
戲迷爺爺六年級篇一
這位老人是我的爺爺,他今年60出頭,1米78的個子,光禿禿的頭頂,一雙又粗又大的雙手,額頭上一道道皺紋像刀刻的一樣,淡淡的眉毛,有神的眼睛,一副飽經風霜的臉,走起路來可神氣了。
現在爺爺一般都愛坐在沙發上看報紙或看電視里的新聞,每天還做些家務事。我喜愛我的爺爺,因為是他天天教育我,漸漸的我的學習成績提高了。
記得有一次,爺爺剛來到我家的時候。我在寫作業時,爺爺在一旁看著我,就好像是爸爸派來的警察似的坐在一旁。我多么想玩一會兒,天天就是寫呀算呀真沒有意思,我真有點不喜歡爺爺對我這么嚴格。中午吃過飯后,爺爺讓我做數學題目,我只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硬著頭皮做題目。過了一會兒,我說:爺爺都學這么長時間了,我能玩一會兒嗎?天天就知道玩,不行!爺爺不耐煩地說,我聽后,十分不情愿地底下頭做數學題目,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我又哀求爺爺說:爺爺,我要上廁所。去吧!爺爺說,當我走到沙發前的時候發現了一本《兒童漫畫》我連忙把書塞進衣服里,跑到廁所里看,爺爺等了好大一會兒,不見我出來,便大聲喊到:淳淳,你上廁所怎么這么長時間!我心里像一塊石頭懸掛在半空中似的想:這下可完了,萬一被發現了,肯定沒有好果子吃。我把《兒童漫畫》塞到衣服里說:好了,馬上就來!我躡手躡腳地把書輕輕放在沙發上,走進了書房......
心里暗自慶幸,還好,幸虧沒被發現。
哎,什么時候爺爺才能和我想到一塊去呢?可不久發生了一件事情,讓我和爺爺親密起來了。
這天我們班測驗了一次數學,當我做題目的時候,發現一道思考題是爺爺教過我的。第二天,老師把試卷發下來,我考了100+10分,我高興的比喝了蜜還要甜。回到家里我對爺爺說:爺爺,你猜我考了多少分?95分?爺爺疑惑問,不對,不對再猜猜。最后我把數學成績告訴了爺爺,爺爺高興地說:不錯,這叫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我愛我的爺爺,因為爺爺是一位慈祥可親的老人。
戲迷爺爺六年級篇二
“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這不,我的戲迷爺爺又唱起來了,這幾天,戲曲頻道有比賽,這嚴重影響到了我的電視時間,因為我的爺爺在與我的幾十回合比賽中完勝,最終占領了電視。
說起爺爺的愛好,除了看戲就是看戲,記得一次出去旅游,走了一半,“爺爺呢!”我大叫,媽媽連忙打了電話,只聽悠揚的戲曲聲在電話里傳了出來,我們連忙往回走了幾十里,才在唱戲的地方找到他。
還有一次,媽媽爸爸們出去了,家里只剩了我和爺爺,中午,爺爺聽完了一段戲,在我一次次的催促下,滿心不愿地走到廚房,一個小時、兩個小時,我等的不耐煩,沖進廚房,想看看爺爺下廚房兩個小時后的“戰況”,我本以為爺爺這么努力,今天的飯菜一定很豐盛,結果,卻是一片狼藉,真的是“戰場”,爺爺呢?一看,不得了,爺爺邊唱戲,邊做著動作,那鍋里的飯菜,卻已經是焦黑焦黑的了,爺爺把飯炒糊了。這還是小事,爺爺不僅僅是自己喜歡看戲,還帶動了街坊鄰居們,自己自掏腰包,買了音響,組織出了一個業余戲班子,一天到晚的教大家學戲。這幾天,他還跟我們說,要去文化館拜師學藝呢!
這,就是我的戲迷爺爺,怎么樣,佩服吧!他對戲曲的入迷程度值得我們學習!
戲迷爺爺六年級篇三
爺爺很喜歡看報紙,一有空便坐在家里“關心國家大事”,以至家里東一張西一張到處都是報紙。為此,爺爺沒少挨奶奶的“訓斥”,可他挨訓時總是乖乖的,挨訓后還是“我行我素”,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現在電腦運用越來越廣泛,上網看新聞十分方便,我就在想:我為什么不教爺爺上網呢?這樣爺爺奶奶的煩惱豈不都減輕了嗎?我也可以在爺爺面前當一回“小老師”,讓爺爺知道他寶貝孫子的厲害。
在我富有激情的“演說”下,固執的爺爺終于答應跟我學電腦上網。怎么教呢?爺爺從來沒摸過電腦,連電腦怎么開關都不知道,就先從開關機教起吧。我開始手把手地教爺爺開機、關機。可爺爺第二次開機時怎么也開不了,烏啦啦的叫我快去幫忙,我走近一看,簡直哭笑不得,無奈地說“爺爺,您連電源都沒插怎么開機呀?”爺爺不好意思的說“爺爺老了,腦子不靈光了!”
經過幾天訓練,爺爺初步記住了上網的基本方法。我便讓他獨立操作,畢竟是第一次上網,爺爺的動作極不協調,鼠標怎么也不聽使喚,有時手指一抖,把廣告當新聞點了,雙擊呢,更不協調了。我一本正經地告訴爺爺:“爺爺,你必須每天堅持上一會網,可以玩玩紙牌之類簡單的游戲,來增加手指的靈活性。”平時固執的爺爺這時就像小學生一樣連連答應:“好,好,好,我的小老師。”
從此,爺爺真的照做,每天都樂呵呵的上網看新聞,奶奶再也不因為報紙的事罵爺爺了,而我心里總有一點成就感。
戲迷爺爺六年級篇四
爺爺去世前,十分痛愛我。什么事都滿足我就,算上天摘星星,他也會去搭梯子。
爺爺去世那天上午,我剛滿11歲,那時我在公園里玩,一會兒看看藍天白云,一會兒跑到溪邊去玩水。突然,我看見,有幾個大人帶著小朋友在河里面游泳,那幾個大人教小朋友,一會兒蛙泳、一會兒潛水。看的我可羨慕呢!
我看見爺爺來了,便嚷嚷著讓爺爺教我游泳,你也不會游泳,那時的我還不知道。所以爺爺拒絕了,他說“茶茶啊,爺爺不會游泳,改天爺爺請教練教教你游泳,好不好?”我一聽爺爺拒絕了,馬上不高興,叉著腰說“爺爺,你現在要是不教我,我就不理你了。”
那時的我可能有些嬌生慣養,都是被爺爺慣出來的,不知道爺爺的難處,才一味的向爺爺提出要求。
“茶茶乖,明天爺爺教你游泳好不好?”爺爺可能知道我的脾氣,換了一種口氣。“不要不要!”說到這兒,我跑出公園。
跑到公園附近的小賣部,回頭望了望爺爺,看見爺爺正氣喘吁吁地向這邊趕來,邊跑邊說“茶茶,等等爺爺”
“吱——”車門開了,一個肥胖的叔叔從車上下來,說“嘖嘖,這老人反正早晚要死,現在使了不是不好嘛”
“你還不是早晚都要死,那你為什么現在不死!”接近憤怒邊緣的我想那位叔叔吼道。在旁邊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一位好心的姐姐幫我們打了120。
爺爺上了救護車,“好好好,不就是賠幾十萬的錢,那我賠”那位叔叔看到后面的警車來了,才慌張的說。“叔叔,那我用幾十萬買你女兒的命,你干嗎?”
“這個…”那個叔叔有點說不出話了。一位漂亮的阿姨從后面車門下來“小朋友,不要急,我們先送你去醫院看你爺爺,手術費我們付”
爺爺,今天是您祭日,您在天國,過的還好嗎?
戲迷爺爺六年級篇五
很久都沒有想起我的爺爺了。今天打掃屋子,偶然翻找到一張老照片。我拿著照片,仔細揣摩著這是誰。窗外的陽光格外嫵媚,我知道了,他是——我的爺爺。
爺爺還健在的時候,我經常去他家玩躲貓貓,說是“躲貓貓”,其實被爺爺一眼發現了。因此我時常不服氣,想要爭個是非。爺爺卻耐心地陪我玩,開開心心地陪我度過了整個下午的美好時光。我還時候在他那后屋院澆那簇擁的鮮花。紅色的海棠花在陽光下顯得十分生機勃勃,此時我拿著澆水壺,向空中一灑。流水頓時成了點點“雨水”散落在花瓣上、地板上、我的頭上和爺爺的頭上。可爺爺不會因此大發雷霆。他總會“溫柔”地批評:“可真是個小淘氣呢!”
每逢我到爺爺家玩時,爺爺總會拉著我到書房識字,讀古詩。坐在他那古老的木雕椅上,就開始朗誦了。朗朗的讀書聲似乎比什么聲音都要響亮:“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到現在,我還能仍背吟上兩句。爺爺用他那悉心教導的語氣對我說:“哎哎,這讀錯了。”他總會一邊用手指著字行,一邊向我糾正道。讀累了,就坐在窗前睡一會兒;玩累了,就時不時捉弄他一下……我的幼兒時光,大多數都是在爺爺家里度過的。
直到我見到爺爺最后一面時,爺爺早已安詳的躺在殯儀館前,嘴角帶著一絲微笑——這遲來的微笑。我感到我錯過了太多太多,連爺爺最后一面都沒看到。我深情地看著爺爺,心里想著:“爺爺,對不起,我沒能趕上,對不起……”
自從那以后,我就有一小段陷入悲哀的時間段中。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漸漸把“爺爺”這個名詞給置之腦外。
窗外的陽光格外撫媚,而我是思念著我的爺爺。
戲迷爺爺六年級篇六
軍人,對我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我的體育不好,每次比賽總能在倒數里面看到我的名字。為此,爺爺總是有事沒事的讓我踢踢腿伸伸腰什么的,大都是強身健體的東西。這可苦了我了,我自認為自己已經懶的無可救藥,讓我拿個東西都難得要命,更別提鍛煉身體了。
我不敢違逆爺爺的命令,因為爺爺生氣起來很可怕。也許是曾經當過兵,也許是經過世事的多變,那雙眼睛總是布滿滄桑,深邃如一潭深泉,看不透。那對具有“威嚴”的眉毛皺起來的時候,我深知,爺爺真的動怒了。
爺爺很少生氣,平日里總是樂呵呵的。沒事喜歡逗我弟弟,總惹得弟弟生氣;要么就是在吃完晚飯后,給我講他當兵時的故事。就在不久之前的某一天,我偶爾的抱怨《為人民服務》那篇課文真難背。好不巧,這話傳入了爺爺的耳中。爺爺沉默了一會兒,緩緩說道:“乖孫女,你知道嗎?當年我當兵的時候,這篇文章也是要求要背下來的,那時候我背的最熟啦!唉!人老咯,不中用嘍。”不知為何,爺爺本來有些沉重的語氣,到最后不知為何輕快起來。
搬家的時候,爸爸翻到一張老照片——照片是灰白的,還有幾處殘缺。照片里,坐著幾個身著軍裝的人,中間站著一個人,那人同樣身著軍裝,臉上掛著笑容,手里拿著類似書本的東西。爸爸告訴我,那就是爺爺。爸爸還問了我:“是不是你爺爺這個時候最帥?”我深深點頭,這就是我爺爺。
戲迷爺爺六年級篇七
我的爺爺是個戲迷,他經常跑到幾十里去看戲,然后回來給我和弟弟講有關戲劇的故事。每天下午,爺爺在街道組織了業余戲班子,干活的時候還會更上幾句戲曲里面的經典。有時我放學回來,爺爺邊炒菜邊學著戲曲里的動作,結果把菜給炒糊了。在周末,爺爺有時還去文化館拜師學戲,他每天看戲曲書都看到很晚……我爺爺干了這么多好玩、有趣的事情,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其中的幾件吧!
那是一個炎熱的下午,放學了,我高興的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心想:爺爺說他今天要給我做清湯排骨,外加一盤小茄子,既能解渴還能解餓,想著就開心(因為我是名副其實的“吃貨”)!我一蹦一跳的回到家里,突然聞到一股菜炒糊的味道,我想廚房那邊看去:雖然關著門,但是隱隱約約可以看見爺爺在里面手舞足蹈,又跳又唱,長的聲音還特別大,感覺快跑調了可又說不出來哪里不對。我趕忙打開廚房的門,對著眉飛色舞的爺爺大聲說:“爺!飯都糊啦,茄子吃不成啦!”爺爺終于從自己的世界里回到了現實,他一看鍋里恍然大悟:“天哪!飯糊了,小茉莉呀,你再等一會兒,飯馬上就好,你先去寫作業吧!”我來到房間,拿出作業,開始奮筆疾書。最終,那茄子只剩下一點點還有些西紅柿。雖然味道有些古怪,但是吃著還是很香!
一天又一天過去了,爺爺越來越沉迷戲劇。
我見爺爺沒有睡覺,便去看我的《福爾摩斯》了。不久,媽媽哄完弟弟出來看我有沒有睡覺時,她見我再看閑書,就說:“你閱讀課的書看完了嗎?現在迅速睡覺。”我只好乖乖聽話,洗漱完上床了。我聽見媽媽也讓爺爺睡覺,“砰”一聲,爺爺房間里的燈滅了。在我下床上廁所的時候,我看見爺爺房間里的燈又亮了起來,我猜,他一定是又開始看書了。
這就是我的戲迷爺爺,我擁有一個每天沉迷在他的小世界里的、可愛的爺爺!作者:孫銘珺。
戲迷爺爺六年級篇八
我的爺爺愛聽戲、會唱戲,是遠近聞名的戲迷。
如今他上了年紀,對聽戲那股勁兒依舊不減當年。不管什么時候,爺爺嘴里總是哼著那些令人非常著迷的戲,什么《沙家浜》、《四郎探母》、《貴妃醉酒》……他張嘴就來。在他的耳濡目染之下,我也會唱一點點。家里的電視節目,常常停留在戲曲頻道。他還經常和一群有同樣愛好的爺爺奶奶坐在一起看戲、聽戲,逍遙自在。
有一次,我打開電視機,正好在放《花木蘭》。爺爺本來要出門,一轉眼坐在沙發上看了起來,我笑了笑問:“爺爺,您不是要出門嗎?”爺爺仿佛沒聽見我的話,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大約半小時過去了,戲演完了,爺爺才不情愿地站起來往外走,邊走邊說:“一場戲怎么演得這么快,還沒看夠吶!”
爺爺模仿著電視里的演員,一下子就坐在了地板上,疼得直咧嘴。媽媽趕緊跑過去把他扶了起來,要帶他去醫院看一看,爺爺卻說:“戲還沒看完呢,我不走!”爺爺可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戲迷呀!
你聽,這會兒爺爺又哼上了:“那蘇龍魏虎為媒證,王丞相是我的主婚人……”
戲迷爺爺六年級篇九
烈日在萬里無云的天空上“掛”著。灼熱的光線照射在小公園的亭子上。知了在綠樹上玩命地叫著。“將軍!”幾個老頭兒圍在亭子下,干什么呢?原來,有兩個人在下象棋,其他幾個老頭兒看著他們。那下棋的兩個人之中,有一個就是我的爺爺。
我的爺爺,是一個脾氣有點兒倔的人,在家里經常與奶奶發生“沖突”。他說過,他會的字都是他自己小時侯自學的,真了不起,學了不少的字。因此,他比較喜歡看新聞,并經常與我一起評論評論世界上的新聞。但是,他最擅長的是下象棋。他在我們小區的小公園里是下得最棒的,誰也下不過他。不過,這也有點兒夸張,偶爾輸一兩盤也是免不了的。
爺爺喜歡下棋喜歡得無法形容。一天之內要下6個小時的棋。早上,下了夜班回家,放下飯盒就執筆“象棋大戰前線”,中午回家吃頓飯后,下午又去“出戰”。等到了下午5點多才“班師回營”。真累!在放假的時候,常常是爺爺和我在家。我偶爾與他下一兩盤象棋,經常是我輸——這并不奇怪;當我不想玩的時候,就讓爺爺和電腦下棋,經常是爺爺輸——這也不奇怪,因為人腦要想超過667兆赫茲的芯片是不容易的。
其實爺爺在小公園、在家下棋只不過是“練練兵”、“打個小仗”罷了,真正的“戰役”還是在國家建材局舉行的老干部中國象棋比賽中展開的。為了這次“戰役”,他在家里花了不少時間研究下棋時的一招一式。到最后,他終于能大獲全勝,得了一等獎。
現在,他到老家去了。我想,他現在可能正與他在老家的棋友們下棋呢。
戲迷爺爺六年級篇十
爺爺離開我們已經有一年多了,往日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仍不時地浮現在我的腦海。
后來爺爺得了重病,讓我很傷心。這期間發生了一件事,讓我想起來就難過得直流眼淚。
那是我上一年級的時候,有一天爸爸媽媽加班沒法接我。爺爺知道后,一定要來接我。當時爺爺經過幾次化療,身體非常虛弱,不能走太遠的路,因為擔心我的安全,還是在放學前趕到了學校。我走出學校,爺爺一見到我,臉就像綻開的花朵,立刻露出笑容。我心疼地說:“您得了重病,應該在家休息,我自己走就行了嘛!”爺爺聽了這句話,夸我有孝心,說他身體好著呢!我坐上車子,爺爺推著我,走了沒多遠,爺爺就累得滿頭大汗,上坡路更是喘得上氣不接下氣。我跳下車子扶著爺爺在路邊的臺階上坐下來,心疼地直掉眼淚。幸虧爸爸趕來了,爸爸抱怨說:“您病的那么重,怎么還來接他,一點也不操心自己的身體!”爺爺喘著氣說:“還小,路上車多,我不放心他一人回來。”我聽了,心里感動極了。休息了好大一會兒,我們才一起慢慢地走回家。
雖然爺爺離開我了,但他對我的愛仍時時伴隨著我。爺爺,我永遠愛您!
戲迷爺爺六年級篇十一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我正在玩平板,在游戲的世界里,開心的遨游著。忽然,隨著一陣關門聲,嚇得我趕緊退出了游戲,把平板關起來,放在床頭。我裝作沒事走出房間里,對著剛回來的爸爸打招呼:“爸爸”。
爸爸沒法回我,因為他在打電話。妹妹睡著了,所以他就跑到自己的房間,把門關起來打電話。我真是太開心了,天賜良機!我又可以打游戲了。我跑回房間,跳上床,拿起平板,指尖開始在屏幕上飛舞起來。
過來一會兒,爸爸把門打開了,我還沒來得及退出游戲,嚇得我全身冒冷汗。幸好他沒注意到我。不一會兒,爸爸又把門關了起來,我這才松了一口氣,繼續打游戲。我的眼睛盯著平板,一會兒按開火鍵,一會兒按行走鍵,一會兒......
晚上,爸媽都睡覺了。我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又是我的時間了,我二話不說,拿起平板就開玩。奶奶路過也沒看她一眼。直到她說:“圖圖,睡覺了。”“哦。”我頭不抬,眼不睜地說。
這就是我,一個游戲迷。
戲迷爺爺六年級篇十二
爺爺的背滿是滄桑,滿是回憶。爺爺的背是高大的。小時候每次早晨送我去學校時,爺爺總舍不得讓我背那沉重的書包,都把它扛在自己的背上。在朝陽的映襯下,爺爺的背就像一座大山巍峨而挺拔。
爺爺的背是溫暖的。每次我靠在爺爺背上,就像沐浴在冬日的陽光下,又像依偎在綿軟的枕頭上,那么溫柔、那么舒坦,多少回把我帶進美好的夢鄉。
爺爺的背是堅固的。多少年來,它為我遮風擋雨,從不讓我受到一絲傷害。記得有一次,大雨傾盆,剛巧家里的.雨衣都被爸爸媽媽穿走了,只剩下一件破雨衣。爺爺披著它到學校來接我。到了學校,他二話不說,就把雨衣脫下,披在我的身上,而他自己卻一轉身冒雨沖回了家。
爺爺的背是蒼老的。近幾年來,爺爺的背越來越駝了,我知道那大多是為了我。小時候不懂事,常常騎在爺爺的背上玩,那種樂趣現在想想真是有些奢侈。而今,年逾花甲的爺爺,早已承受不了我的體重……看著爺爺那越發蒼老的背,我的眼睛濕潤了。
爺爺的背,寫滿了他的付出,也寫滿了我的幸福。但愿爺爺能健康長壽,長大后,我一定好好報答我的好爺爺。
戲迷爺爺六年級篇十三
爺爺早年畢業于北京地質學院,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學生,未退休時是五二零地質隊的總工程師,經常帶領許多工程師上山找礦,在野外住宿的條件非常非常的差,工作十分艱苦,每天很晚還不能睡覺,要計劃明天去哪,怎么干。爺爺在年輕時工作很努力,退休后,隊上經常有一些問題就問爺爺,爺爺一看就會了,我們稱他為“電子腦”。
前幾天,我和爸爸、媽媽在家,我有一道題怎么也想不出來,于是去問爸爸、媽媽,他們也不會做,這時我給爺爺打電話,不出一分鐘他就想出來了。
我爺爺是一個“怪老頭”,他很“怪”,比方說他自己說了一件事就會肯定自己說得是對的,任憑別人怎么說也不頂用,非常固執。我爺爺和奶奶是同學,并在一起工作,現在他們經常一起去公園打門球,就在打門球時也是自己說要往哪打就要往哪打,還一致要求別人也聽他的,果然,最后還真就贏了。
我爺爺是個聰明,“古怪”的人。
戲迷爺爺六年級篇十四
在我的心里,爺爺一直是健壯的漢子,可是那天,我竟然無意間發現爺爺的背駝了。
那天,爺爺帶我回老家。因為家里賣樹苗,爺爺去幫忙搬運。我早早地寫好作業,倚在墻上,看著爺爺挪樹。看著看著,我突然發現,他一向挺拔的脊背,比過去彎了許多。
只見爺爺一手拿著麻繩,另一手則把樹“頭是頭,尾是尾”地放整齊,并用繩子綁好。無論是搬樹苗,還是綁樹苗,他的背都彎著。見我看得很入神,爺爺對我喊道:“傻小子,呆站在那里干什么?過來搭把手。”我答應著,走了過去。
學著爺爺的樣子,我很順利地綁好了一捆樹苗。當我將它抱起時,樹苗卻散落了一地。爺爺見了,連忙過來幫我撿起來,一邊撿一邊對我說:“樹苗上的葉子要摘掉,不然會長不好的。繩子你綁好了嗎?沒有吧,要綁好的。”爺爺手把手地指點我。就在他俯下身子綁樹苗的一瞬間,我發現爺爺的背更駝了。本以為綁好樹苗,爺爺站起身,他的背也能直起來,但卻再也不像以前那么直了。我問自己,爺爺的背怎么變成了這個樣子?以前,他的背很直啊,我在他的背上掐爆氣球,在他的背上玩飛翔,在他的背上騎馬玩……我的眼眶濕了。
我不敢想,也不敢問,反正爺爺的脊背是駝了。他為這個家付出了很多汗水。是勞累,壓彎了他的脊背。
我真想告訴爺爺,其實我知道,他對我,對我們這個家的愛,都在這彎曲的脊背上。
戲迷爺爺六年級篇十五
奶奶平時沒有什么愛好,最喜歡的就是聽戲。只要哪里搭了戲班子,以一百米沖刺的速度跑向那里,然后津津有味的看起來。
你看,現在奶奶又要拉著我去看戲了,我被拉到了戲臺前,奶奶一邊找前排的座位一邊對我說:“今天的戲肯定很好聽,待會演員出場時,你別忘了鼓掌。”我無奈的對奶奶點點頭,誰叫我有個“戲迷”奶奶呢!演員終于出場了,奶奶瞄了一眼,我立刻鼓起了掌,心里卻在想:奶奶真是的,都沒看見別人鼓掌,自己干嘛要鼓掌呢?一開始沒在聽,卻發現奶奶正看得津津有味,自己便也跟著看了起來,覺得唱的還不錯,就說了句:“真好聽!”奶奶驚訝的問:“真的嗎?”我并沒回答她。“樹上的鳥兒,成雙對……”一聽這聲音就知道奶奶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練戲了。自從我那次說“真好聽!”后,奶奶每天都要哼上幾句,唱完后,還總問我:“好聽嗎?”我只好說:“好聽。”不然這“戲迷”奶奶準和我過不去。
奶奶生日那天,爺爺給她買了一臺小音箱。奶奶愛不釋手,睡覺都要抱著,生怕被人偷走似的。奶奶有了這臺小音箱,白天晚上都在放戲,她的戲功也增進不少。
奶奶雖是人老珠黃,可唱起戲來卻不輸給那些年輕人呢。我真喜歡這個“戲迷”奶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