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一個機會,一個機會去審視自己,發現自己的潛力和不足。總結應該包含事實陳述和個人感悟。以下是我們整理的關于高效學習的經驗和方法,供大家參考。
白楊禮贊仿寫篇一
我贊美黃葛樹!
車在老城區一排排整齊的低矮樓房旁慢悠悠行駛著,那一排排斑駁烏黑的建筑從這里一直向前延伸到山腳。突然,我在這老舊陰暗、毫無生機的環境中、看到了一棵樹葉嫩綠、樹根粗壯的黃葛樹。黃葛樹是極常見的,但能在這如荒漠般的環境中長得那樣高大、茂盛,如此鮮明惹眼,就絕然不是普通的。我要高聲贊美這株黃葛樹!
那粗大結實的根從黑土中冒出來,有力地撐破花壇,向四周延伸。斜插在樹根上的粗糙烏黑、通體堅硬的樹干,沒有婀娜的姿態,也沒有惹眼的特點。綴著嫩綠的樹葉,留著長長的須根,頑強地和風雨搏擊,與自然對抗!一片片樹葉頑強地組成了一張“巨傘”,遮住了七月雨的肆虐、八月火的驕陽。養活了一方水土,服務了一方百姓。
那黃葛樹是普通的,卻又是不平凡的,我要高聲贊美黃葛樹!
那黃葛樹是平凡的,卻又是不平凡的,我們一定要高聲贊美白楊樹和它所代表的偉大的三牛精神!
白楊禮贊仿寫篇二
蘭花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蘭花!
它在蓬槁荊棘的叢林中靜靜生長,它于無人喝彩的山野里悄悄綻香。它習慣了寂寞和孤獨,習慣了空谷久疏的日月,習慣了冰雕雪蝕的生存。它卻無言,對世間抱有美好的期待。
那就是蘭花,世間極普通的一種花,然而實在是不平凡的一種花!
蘭花的花瓣很小,從不引人注目。墨綠色的葉子又細又長,一條條葉脈清晰可見。遠遠看上去,更像是一堆草,樸素,卻不失幽香。清淡的花香,冷艷而芬芳。它雖不艷麗也不張揚,卻又像謙謙君子,讓人不由得心生敬佩。
這就是蘭花,世間極普通的一種花,然而絕不是平凡的花!
蘭花是不平凡的花。它在世間極為普通,不引人注目。它沒有玫瑰那樣艷麗,美艷動人,卻留有一絲幽香;它沒有牡丹那樣雍容華貴,卻平添了一抹淡雅;它也沒有百合那樣受人追捧,惹人注意,卻帶上了一點溫和近人。它是極普通,極平凡的一種花。它樸素,淡雅,幽香,低調。
“蘭生山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凌霜”,蘭花,它所象征的是高潔淡雅,樸素。它似乎不被人關注,但卻總在默默綻放幽香。我要高聲贊美蘭花!
白楊禮贊仿寫篇三
梅花實在不平凡!我贊美梅花!
在眾多花兒隨著秋天的離去而凋謝時,梅花開始了自己的綻放。在寒冷的冬天,一片寂靜,唯有梅花傲立在風雪之中,它從來不會跟別的花兒爭奇斗艷,不懼嚴寒,獨自開放。
在心情煩躁之時你若是看到了一株傲然挺立的雪中仙女,你會有什么樣的感想呢?
這是普通的梅花,但不是平凡的梅花!
梅花沒有蓮花那種不卑不亢,潔者自潔的品質,沒有牡丹般的國色天香,沒有菊花高潔的內涵,沒有茉莉花的香氣怡人,沒有雞冠花的顏色鮮艷,但它照樣值得我們歌頌!
想到梅花,我就會想起鐵路工人。因為他們不畏嚴寒酷暑,奮力在工作第一線,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出行帶來便捷,為祖國的建設奉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例如在暴風雨天氣來臨時,鐵路工人們全員齊上陣,不分晝夜的守護旅客,千千萬萬的鐵路職工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為旅客們的安全保駕護航,他們可能普通卻不渺小,他們可能尋常卻不平凡,他們嚴寒下不忘保護旅客安全的這份初心。天氣嚴寒的情況下他們的作業標準也絕不會降低,大雪不停他們的戰斗就不止,他們勇于承擔責任,默默奉獻。
他們默默無聞的奮戰在一線,他們或許很平凡,但他們始終認為這些工作就是自己的分內事,既然是分內的事,就會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實現,在我的心目中,他們都是英雄,盡管我連他們的名字都不知道,但是知道他們都是我們心目中的無名英雄。
梅花的品質難道不代表這些鐵路工人嗎?答案是是的。所以我贊美梅花!更贊美擁有梅花品質,為人民,為祖國服務與奉獻的鐵路工人!
白楊禮贊仿寫篇四
宇宙無邊無際,深不可測,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其中有一種恒星,人人都見過,我們叫它星星。
夜晚,當你步行在自家小院兒,當你步行在露天廣場……只要你抬頭,就或多或少的能看到很亮或有些黯淡的星星。它們眨著眼睛一動不動地凝望著你。
很小的時候,對所有事物都充滿好奇,對每天夜里不停沖我眨眼微笑的星星們更不例外。我不知道它們為什么可以掛在天上;不明白它們從何而來;更不明白,為什么它們看似渺小卻可以在黑夜中如此耀眼。有時晚上和家人走在外面,會發現我在走,星星也在走。于是就會問他們:“你們看到星星在和我們一起走嗎?”他們會斬釘截鐵地回答我:“沒有”。這就讓我覺得自己好神奇,只有我才能讓星星跟著走!或許我有什么魔法也說不定!
漸漸地,我長大了,才知道我根本沒有什么所謂的.魔法,是因為我在走,而作為參照物的星星沒有動,所以就好像是星星在跟著我走。于是,我就開始對“每件事都要有合理的解釋”這句話產生了從未有過的厭惡感。這個看似合理的解釋,讓我心中美好的小幻想瞬間破滅。
再大一些時,知道了星星就是宇宙中的一種恒星,是夜晚在天空中閃爍的天體。突然就發覺他們不再神秘,也不再是那么美麗,而且在潛意識里,就連“星星”這個詞,也漸漸地被“星球”“天體”所取代了。
直到現在,我才慢慢覺得自己先前的想法是多么自私。
想想在漆黑的夜里,如果星星只是跟著你一個人前行,那么被照亮前方道路的就只有你一個人,只可以讓你一個人借助它們微弱的光亮不必在黑天摔倒,不必迷失家的方向。而別人卻是孤獨無助的。
或許,那些所謂合理的解釋,加以修改,就是賦予星星的贊美。
它可以無私地把那微弱的光芒獻給在黑夜中迷失方向的人,而我們,卻只是抬頭稍稍瞥了它們一下,就又低下頭忙著趕路。你可以不感謝它給予的微光,但請不要忽視它們的無私奉獻!
它們不只是星星,更像那無私又默默奉獻的引路人。不求你們的感謝,只求你可以記住它(他)們。
或許在你成功的道路上,會有那么一道微光如影相伴。
白楊禮贊仿寫篇五
仙人掌實在是不平凡,我贊美仙人掌!
當汽車在望不到邊際的沙漠上奔馳,撲入你的視野的,一定是一條單調的金黃的大毯子。金黃主宰著,無邊無垠,坦蕩如砥,如果不是遠處一片連綿起伏的山丘,更本想不出沙的鏡頭。在這黃沙的海洋當中,處處都是熱浪襲人的,仿佛像熊熊燃燒著的火焰。
那就是仙人掌,沙漠極普通的一種植物,然而絕不是平凡的一種植物。
那是一種頑強的,粗壯的身體,細長的莖。它的外形是翠綠的,像一個粗漢,大頭大腦,立在那里。它的莖就是身上那細長的刺,像針,像刺猬。它的皮也不是光滑的,特別的粗糙。這是雖在沙漠的壓迫下卻保持著頑強的一種植物!
這就是仙人掌,沙漠極普通的一種植物,然而絕不是平凡的植物。
仙人掌不是平凡的植物,他為百姓帶來了很多的利用價值。人們得了病,它是一劑特別好的良藥。工作的時候,把仙人掌放到電腦旁,防輻射摧殘人們的身體。
仙人掌不是平凡的植物,它在沙漠極普遍,不被人重視,就像堅強樸質的好漢,他有極頑強的生命力,耐得住高溫的折磨,也跟好漢相似。我贊美仙人掌。就因為它不但象征了奮力拼搏的護國戰士,尤其象征了這種頑強拼搏,不畏艱難,無私奉獻不屈不撓,的精神!
我熱愛仙人掌,我贊美仙人掌!
白楊禮贊仿寫篇六
翠竹禮贊(仿寫《白楊禮贊》)。
君子竹實在是不平凡,我贊美君子竹!
那就是君子竹,一種極為普通的植物,然而實在不是平凡的一株植物。
那是一種潔身自好的植物,筆直而又有勁的枝,翠綠而又鋒利的葉。它的干呢,通常是一節一節平均分配,像是由人工特別分配一般,它所有的綠葉呢,也是像加工一般,豎直向上,絕沒有旁逸斜出。它的皮,稍有粗糙但又稍泛銀光,這是它飽經風霜的最好的證明,他們的樣子,永遠都是傲然屹立,在寒風中,哪怕只有碗來粗細,它們依然努力向上拔,哪怕旁邊只有筷子細般的枝,也依舊百折不撓,用毅力對抗著猛烈的寒風。
這就是君子竹,一種極為普通的植物,然而決不是平凡的植物。
讓那些追求富貴的人去贊美那花中貴族牡丹,去鄙夷這極為常見,極易生長卻又堅強不屈君子竹吧。
但是,我要高聲贊美君子竹,贊美它文雅,樸實和不屈不撓!
白楊禮贊仿寫篇七
榕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榕樹!
以前我走出家門,伸了個懶腰,便走向一顆樹下坐下,是一株枝繁葉茂的大榕樹。綠的是樹冠,仿佛是一頂被人故意放上,想要遮擋那毒辣的太陽的帽子,那是榕樹用了時間生長成的充滿綠意的帽子;褐的呢,是榕樹歷經風雨的象征,是氣生根,和風吹送,像是幾個龍鐘老人,懶洋洋的擠在一起打盹。
綠和褐融合著,樹影婆娑,蒼翠欲滴,這時如果不是太陽那強烈的光束照向你,你會忘記這還是夏季。這時你涌起來的感想也許是“高聳”,也許是“蒼郁”,諸如此類的形容詞;然而同時你的背也許覺得有點倦怠,你對當前的“高聳”或者“蒼郁”躺下去,而另一種味兒在你心頭潛滋暗長了——“愜意”。
這就是榕樹,普遍的一種樹,然而實在是不平凡的一種樹!
這是堅韌不拔的一種樹,粗壯的干,粗壯的枝。本站它的干通常是水桶粗,像長滿一肚子贅肉似的,相互纏繞。它的枝向四周散開,成為一頂天然綠色的帽子;它那充滿綠意的葉子多呈不規則卷曲狀。這是在南方臺風的壓迫下依舊保持著高大挺拔的一種樹!哪怕來再猛的臺風,它卻仍然不屈不饒,開拓進取,對抗著令人心悸的臺風。
這就是榕樹,南方普通的一種樹,然而絕不是平方的樹!
在我看來,它所勃發的生機和活力,那種不畏風霜雨雪、烈日酷暑,始終蓬勃向上的精神和氣度,至少象征著一種精神,而我們需要這種精神。我喜歡榕樹,或許更多的還在于此。我的確從內心喜歡它。在我看來,榕樹是堅毅、頑強的精神化身,它能啟迪人們開拓進取,去創造未來的美好前景。
榕樹不是平凡的樹。它很普遍,落地生根,不被人重視,就跟為生活奔波的人們一樣;它有不屈的信念,磨折不了,壓迫不倒。我贊美榕樹,就因為它不但象征了為生活奔波的人們,尤其還有著我們中華民族不可或缺的堅毅、頑強、開拓進取的精神。
這就是榕樹,普通的一顆樹,然而真的是一顆不平凡的樹!
白楊禮贊仿寫篇八
白楊,一棵普普通通的白楊樹,在我眼中永遠是那么的堅強。我喜歡它堅強的毅力,我很喜歡它那種不怕艱難,堅持努力、努力的精神。
白楊樹,它是一棵高聳的白楊樹,樹皮是深褐色的,一條條深深的斑紋,一個個深深扎在樹皮上,看上去是那么的柔弱。它的樹皮是灰褐色的,樹皮是灰白色的,樹皮中間的白色有一些黑色。我喜歡它堅強的一面,它是白色的,它的葉子是翠綠色的。白楊樹,是不朽的白楊樹!
每一次看見白楊樹的身影,我就想起了那件事。那天,天氣很熱,我的心里想著:“要不我去外面玩會嗎?”我走了過去,我對我的外公說:“外公,你快點兒走吧,不然你會著涼的,你會著涼的。”外公說:“你去,外孫女,你去那邊玩好嗎?”我說:“好的。”我一走出家門,就看見外公正在那里曬太陽,還有我最喜歡吃的紅楊梅。我走進去,外公正在給樹木們看樹上結的紅楊梅。我走過去,對外公說:“外公,你先回家吧,等外公有事去了。”外公說:“好的。”我走了回去,我走出了家門,我走了過去,拿起一把鋒利的斧頭,對外公說:“我要把我的樹給砍了,你去吧。”說完,我便走出了家門。到了外面,我看見外公正在那兒打樹的,我走了過去,對外公說:“外公,你這么大了,怎么會這么不懂事呢?”外公說:“你看那棵樹,它的葉子都枯萎了,我看看有沒有好的果子吃,就過去吃。”我說:“那好吧!你等一會,我去。”外公說:“好吧,你走吧!我去。”我說:“那快一點,外公,我去給你拿來,你去那邊吃去吧,要不然你會著涼的。我回去了。”外公說完,我就回家去了。走到了我們回去的地方,我看見了那棵白楊樹,就走了過去,拿來一根長長的樹枝,對外公說:“我來,你先走吧!我去摘一個又大又紅又紅的楊梅。”外公一走,我就開始吃了,我吃了好多,又吃了好多,最后外公說:“不行,要吃多少就會感冒的。”我說:“我知道錯了就行了,我要吃飯!”外公說:“你先回到家再寫吧,等一會你下次來的時候你再去摘樹上的紅楊梅。”我聽了,就高興的回去了。
現在,雖然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我知道了:堅強的'白楊樹,在我的眼中永遠是最可貴的,它的堅強、努力,讓我更加的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堅強,不怕困難和挫折,要勇敢的面對一個個困難,這樣才會取得成功。
白楊禮贊仿寫篇九
白楊樹實在不是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當汽車在望不到邊際的高原上奔馳,撲入你的視野的,是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毯子;黃的,那是土,未開墾的處女土,幾百萬年前由偉大的自然力所堆積成功的黃土高原的外殼;綠的呢,是人類勞力戰勝自然的成果,是麥田,和風吹送,翻起了一輪一輪的綠波——這時你會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兩個字麥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確是經過錘煉的語言的精華。
黃與綠主宰著,無邊無垠,坦蕩如砥,這時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遠山的連峰提醒了你(這些山峰憑你的肉眼來判斷,就知道是在你腳底下的),你會忘記了汽車是在高原上行駛,這時你涌起來的感想也許是雄壯,也許是偉大,諸如此類的形容詞,然而同時你的眼睛也許覺得有點倦怠,你對當前的雄壯或偉大閉了眼,,而另一種味兒在你心頭潛滋暗長了——單調!可不是,單調,有一點兒罷?然而剎那間,要是你猛抬眼看見了前面遠遠地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二株,傲然地聳立,象哨兵似的樹木的話,那你的懨懨欲睡的情緒又將如何?我那時是驚奇地叫了一聲的!那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實在不是平凡的一種樹!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干,筆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象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內,絕無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成為一束,絕無橫斜逸出;它的寬大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更不用說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銀色的暈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這是雖在北方的風雪的壓迫下卻保持著倔強挺立的一種樹!哪怕只有碗來粗細罷,它卻努力向上發展,高到丈許,二丈,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著西北風。這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決不是平凡的樹!它沒有婆娑的姿態,沒有屈曲盤旋的虬枝,也許你要說它不美麗,——如果美是專指婆娑或橫斜逸出之類而言,那么白楊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卻是偉岸,正直,樸質,嚴肅,也不缺乏溫和,更不用提它的堅強不屈與挺拔,它是樹中的偉丈夫!
當你在積雪初融的高原上走過,看見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這么一株或一排白楊樹,難道你覺得樹只是樹,難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樸質,嚴肅,堅強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農民;難道你竟一點也不聯想到,在敵后的廣大土地上,到處有堅強不屈,就象這白楊樹一樣傲然挺立的守衛他們家鄉的哨兵!難道你又不更遠一點想到這樣枝枝葉葉靠緊團結,力求上進的白楊樹,宛然象征了今天在華北平原縱橫決蕩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那種精神和意志。白楊不是平凡的樹。它在西北極普遍,不被人重視,就跟北方農民相似;它有極強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壓迫不倒,也跟北方的農民相似。
我贊美白楊樹,就因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農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們民族解放斗爭中所不可缺的樸質,堅強,以及力求上進的精神。讓那些看不起民眾,賤視民眾,頑固的倒退的人們去贊美那貴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頎的),去鄙視這極常見,極易生長的白楊罷,但是我要高聲贊美白楊樹!
白楊禮贊仿寫篇十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播放一段汽車在生長著白楊樹的高原上行駛的風光短片,讓學生說說觀后感。
生:大西北具有雄壯、豪放、粗獷的風格。
2、請學生在黑板上寫出生字詞:
坦蕩如砥積雪消融不折不撓縱橫決蕩。
二、交流《茅盾簡介》。
教師提示要點:1、原名沈德鴻,字雁冰。
2、現代作家。
3、代表作《子夜》,《林家鋪子》。
4、茅盾文學獎。
5、請學生上黑板寫出作者姓名及簡介。
三、研討課文。
(學生討論)。
學生:第一個主要是從內容上講,第二個主要談的是寫作手法等等,第三個則與主題有關。
板書:形散神不散。
(學生討論)。
學生:第一和第二問題主要是“形”這個方面的問題;第三則是有關“神”這個方面的。
學生:根據我所查閱的資料(課本第31頁《散文的一般常識》):所謂“形散”是指散文的取材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散文的表現手法可以不拘一格。但是兩者的運用都有一個前提:就是必須服務于“神”,即根據主題的需要去選擇材料和表現手法。
教師:非常好!下面我給大家開列一個書目,請大家瀏覽課文,然后以這三個問題為框架,各自列寫出這篇課文的學習提綱。最后請以四人為一個學習小組進行討論,在四人所列提綱的基礎上醞釀出一個新的提綱,以供大家交流和探討。注意充分運用所列書目。
書目:
《小橘燈》《誰是最可愛的人》《愛蓮說》《荔枝蜜》。
學生讀書、列寫提綱,展開討論。
教師:大家剛才閱讀都很認真,討論也很熱烈,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哪個小組可以將提綱拿來給大家評頭論足一番?在眾人面前展示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是要有點勇氣、有點實力的,但也是一個展示自己才華的難得的機會!
(運用實物投影儀展示第三組所列提綱)。
提綱如下:
1、本文的體裁是什么?
2、本文的線索是什么?
3、本文是怎樣圍繞線索來展開抒情和議論的?(如何分段)。
4、本文主要運用了那些藝術手法?
5、本文的主題是什么?作者真正想禮贊的是誰?
6、文中哪些語句富有深刻的含義,哪些詞語御用比較準確、生動和優美?
教師:大家就這份提綱談談自己的看法,看看它的精譬之處何在?不足之處又是什么?請大家暢所欲言,盡量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學生甲:這份提綱從體裁一直談到字詞,比較全面。
學生乙:這份提綱給我的感覺好象有些籠統或者問題太大了一些,有些方面的問題則沒有涉及到。
教師:怎么講?
學生丁:我覺得第七和第八小節很重要:第七小節的四個反問句之間的關系,第八小節在內容和結構上的作用是什么都應該作重點分析。
學生戊:我覺得還有一個問題要補充一下,那就是本文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之下寫出來的?........還有,好象作者寫得比較隱晦,不,是含蓄。
教師:你從哪兒發現的?
教師:不錯,這個問題提的好?同時表現這個同學很會思考,善于發現問題。
我們不妨請這個提綱的原作者--第三組的同學談談自己的看法。
學生戌:我覺得這幾個同學提的意見很好。(下面一片笑聲)但是我們覺得有必要解釋一下:有兩點,第一,老師在提出列寫提綱的時候,并沒有明確說明是要列詳細的還是簡略的提綱;(下面竊竊私語,教師插一句:這個好象的確是老師欠考慮之處)第二,我們覺得,如果要想包括剛才幾位同學所提的問題,那么這個提綱就得是一個比較詳細的、包含幾個層次的提綱。
教師:好,總之大家確實是認真地閱讀了課文,并且進行認真深刻的思考,提的問題比較有價值,而且最難能可貴的是,大家在探討現有問題的同時,能夠不斷發現新的問題。這很值得贊賞!下面請大家結合剛才幾位同學的發言,對自己原有的提綱進行再討論和修改,然后編寫出一個比較詳盡的,富有層次感的提綱,幫我把板書也設計出來,這樣也省得我再動腦筋了。(學生大笑)注意:要綜合大家剛才所提的方方面面的建議。并且能夠通過討論自行解決提綱中涉及的問題。
學生分組討論。
展示第七組經過修改后的提綱(實物投影儀)。
1、本文的體裁是抒情散文。
2、本文以贊美白楊樹的不平凡為線索。
3、本文是怎樣圍繞線索來展開抒情和議論的?如何分段?
學生先討論“本文是怎樣圍繞線索來展開抒情和議論的?”,討論意見歸納如下:
1)課文首句就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點出贊美對象。然后宕開一筆寫黃土高原,先寫其“雄壯”“偉大”,再寫其“倦怠”“單調”,目的還是突出白楊樹。接著寫其外形,通過展示其外形進而揭示其內在的“神”美。并且在抒情議論中揭示白楊樹的象征意義,最后再次直接抒情,突出文章主題。這樣文章的主線十分清楚,布局嚴謹。
2)課文第1、4、6小節在結構上的作用。
這幾小節在結構和語言運用上都有其相似之處,實際上它們在結構上起著承上啟下的過度作用。正是它們使課文的線索清晰可辨,將課文的各個部分聯結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4、關于段落的劃分:
學生甲:根據課文的線索--“不平凡”--本文可以分為五個段落:
第一部分:(第1小節)點明白楊樹的不平凡,直接抒發對白楊樹的贊美和和崇敬之情。統領全文。
第二部分:(第2-4小節)描寫黃土高原的景色,揭示其生長環境的不平凡。
第三部分:(第5、6小節)具體描寫白楊樹外形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7、8小節)贊美白楊樹是“樹中的偉丈夫”,揭示白楊樹的象征義。
第五部分:(第9小節)再一次抒發對白楊樹的贊美和崇敬之情。
教師:大家認為他的劃分方法如何?
學生乙:我認為他的劃分不錯。不過我們認為還有另外一種段落劃分方法。
教師:原聞其詳。
學生乙:我們認為全文是總-分-總的結構關系。剛才那位同學也說了開頭作者贊美白楊樹,其結構上的作用是統領全文,那么結尾處的再次贊美既回應了開頭,同時也是對白楊樹的感情升華,在結構上也起了收束全文的作用。此其一。其二,從表達方式上來看,第1、9兩小節主要側重于抒情,抒發對白楊樹的贊美和崇敬之情;而中間則主要通過描寫間以抒情議論的手法分別從三方面分說其不平凡。據此我們認為本文在結構上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小節)點明白楊樹的不平凡,直接抒發對白楊樹的贊美和和崇敬之情。統領全文。
第二部分:(第2-8小節)從三個方面分說白楊樹的不平凡之處。
第三部分:(第9小節)再一次抒發對白楊樹的贊美和崇敬之情。收束全文。
教師:好!觀點鮮明,論述充分,條理清楚。大家鼓掌給予鼓勵!下面請大家發表一下看法。
學生紛紛表示認同:由于角度不同,導致分段結果不同。但是并不矛盾,因此,兩種分段方法可以并存。
教師:在學習過程中不迷信,不盲從,具有懷疑精神和挑戰精神是學好任何知識所必須具備的良好素質。
5、本文主要運用了象征和對比烘托以及托物言志等藝術手法。
1)先討論本文象征手法的運用。
以白楊樹象征抗日軍民;楠木象征蔣介石(第五組有學生提出異議:楠木可以象征國民黨_,或者更精確一點象征了一切妥協、退讓,實行消極抵抗的人。在“抗日軍民”前必須加上修飾語“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西北敵后”)。
2)討論對比烘托手法的運用。
第二小節通過描寫白楊樹的生長環境--西北高原,為引出白楊樹設置了背景,并且為下文描寫白楊樹的外形起正面烘托的作用。
第九小節以楠木反襯白楊樹的“不平凡”
3)課文在第八小節揭示出全篇托物言志的主旨。
另外在第七小節,作者采用欲揚先抑的手法來揭示白楊樹的象征意義。
6、討論第二小節是如何寫高原的?
學生回答:本小節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買寫高原:“黃綠錯綜”寫其色彩;“無邊無垠”寫其遼闊;“坦蕩如砥”寫其平坦。
7、討論第五小節是如何寫白楊樹的外形?
課文先以“力爭上游”總述其外形特征;然后分別通過對干、枝、葉、皮等方面的描寫來表現其“力爭上游”的特征;最后再概括出其“倔強挺立”、“不折不撓”的性格特點。
8、討論第七小節是如何揭示白楊樹的象征意義的?
作者首先采用欲揚先抑的手法,從外在形象到內在氣質全面地贊美白楊樹。然后運用四個反問句構成一組排比句,逐層加深地揭示白楊樹的象征意義:第一句啟發人們的聯想;第二句肯定其品質及其與北方農民之間的聯系;第三句進一步明確指出白楊樹象征堅強戰斗的抗日軍民;第四句肯定白楊樹的精神面貌,象征了敵后抗日軍民的精神和意志。而第八小節末尾一句則進一步深化了四個排比句的意思。
9、討論語言富有深刻的含義,詞語運用比較準確、生動和優美。
教師提示:試舉一-二個例子來說明即可。其余可以作為課外作業來處理)。
學生:第一小節用“實在”來強調作者對白楊樹的高度贊美和崇敬之情。
第二小節“撲”、“涌”等詞語的運用精當貼切、生動凝練。
10、作業:討論本節課的得失,課后寫一篇學習體會,就課文內容、藝術手法、語言運用、課堂教學形式、目標達成的情況,或者干脆就是自己意見或建議等方面,任選1--2點談談自己的看法。
白楊禮贊仿寫篇十一
理解白楊樹的象征意義,感受作者對北方抗日軍民的贊美之情。體會恰當運用排比反問句式對于表情達意的作用掌握作者分層次描寫白楊樹的方法。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茅盾的《白楊禮贊》,學習目標:
1理解白楊樹的象征意義,感受作者對北方抗日軍民的贊美之情。
2體會恰當運用排比反問句式對于表情達意的作用
3掌握作者分層次描寫白楊樹的方法。
讀課文第5-9節,思考:
1課文第五段是對白楊樹的正面描寫,你能說出作者描寫的層次嗎?
2(1)探究.練習三(2)作者為什么贊美白楊樹?
3課文結尾寫楠木是否離題?為什么?
1第五段先總述白楊“力爭上游”的'特點,再分別描繪白楊的干、枝、葉、皮,最后抽象出白楊“倔強挺立”、“不折不撓”的性格特點。
2(1)引導生讀四個句子,理解它們的含義,明確答案。
反問句的問法:1句用肯定的語氣表達否定的語氣,后三句用否定的語氣表達肯定的語氣。
意思逐層加深:
由“不只是樹”聯想到人:“至少象征了北方農民”――“守衛家鄉的哨兵”最后聯想到“在華北平原……精神和意志”。
(2)引導生從文中找句子。
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農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精神。
師小結白楊的象征意義。
3指名生答不離題
a它與白楊形成對比
b引出贊美楠木的國民黨蔣介石們,表明自己對黨領導的北方抗日軍民的熱愛。
(師可適當介紹寫作背景)
請你仿照第五段,選擇一種樹木花卉,對它作一段正面描寫。
白楊禮贊仿寫篇十二
一、思想主題。
這篇文章采用象征手法,通過對白楊樹不平凡的形象的贊美,歌頌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軍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緊密團結、力求上進、堅強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爭意志。
二、思路結構。
文章一開始就贊美白楊樹的不平凡,接下來并不說明道理,而在第2自然段寫景色,交代了白楊樹生長的自然環境。第4自然段承上啟下,又回到了對白楊樹的贊美。第5、6自然段描繪了白楊樹的和,突出了它的不平凡。第7自然段把白楊樹象征為,點明了主題。最后,第9自然段以斥責,贊美白楊樹收尾。
按照這條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直抒對白楊樹的崇敬、贊美之情。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描寫黃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楊樹生長的自然環境。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具體描繪白楊樹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揭示了白楊樹的象征意義,點明了文章的主題。
第五部分(第9自然段),以白楊樹與楠木對比,表達鮮明的愛憎,再次贊美白楊樹。
三、象征手法的運用。
本文寫作上的最大特點是象征手法的巧妙運用。通過象征,來抒發自己強烈的感情,歌頌黨和人民群眾。(組織學生閱讀知識短文《記敘中的議論和抒情》第4自然段。)在運用象征手法時,必須注意象征的事物和被象征的事物之間,在特征的表現上具有共同之處。如白楊樹力象上游的形象,直的干,靠緊向上的枝枝葉葉,樸質的皮,以及倔強挺立的斗爭性格,正和黨領導下的北方農民的正直、樸質、團結、進取的性格和民族解放斗爭中的堅強精神相一致,所以用來象征,就非常貼切自然。
四、擬人化和欲揚先抑的寫法。
以課文第七段為例,本段通過對白楊樹抒情性的評價,把白楊樹進一步擬人化了。白楊樹和其他樹相比,沒有婆婆的姿態和屈曲盤旋的虬枝。那么白楊樹美不美呢?單就這一點來說,“白楊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這似乎對白楊樹“抑”了一下,但白楊樹卻偉岸、正直、樸質、嚴肅,不缺少溫和而又堅強挺拔,這就肯定了白楊樹是樹中的偉丈夫,具有大丈夫的剛健美,這就是揚。作者對白楊樹作了抒情性的評價,突出了白楊樹與眾樹的不同,由贊美樹到贊美人。
五、排比和反問的運用。
本文排比和反問連用,強調和深化了白楊樹的象征意義。文章第七段,連用四個反問句,構成一組排比。
句法的變化如下:
難道你就只覺得它是樹。
難道你就不想到……。
難道你竟一點也不聯想到……。
難道你又不更遠一點想到……。
意思的加深:
反問句一:讓人由樹聯想些什么。
反問句二:讓人由白楊樹的樸質、嚴肅、堅強,聯想到有相同特點的比方農民。
反問句三:由白楊樹的堅強不屈聯想到傲然挺立、守衛家鄉的抗日軍民。
反問句四:由白楊樹枝枝葉葉緊靠團結、力爭上游的精神,聯想到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精神和意志。
以上不難看出四個反問句由外向內,層層深入的特點。
六、結尾設疑教學方法建議。
激發閱讀興趣能促進學生的積極思維。要想在閱讀中達到思維訓練的目的,就要激發學生的興趣,這是促進積極思維的前奏。閱讀興趣的激活,關鍵在于施教的藝術。教師要竭力探求新穎的教學藝術,摒棄呆板的教法,創設寬松樂學的氛圍。細巧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興趣。一文結尾就可以這樣設疑:作者在第七段完成了白楊樹形象的刻畫,點破了白楊樹的象征意義,按理文章可以結束了,但作者為什么還要寫八、九段?這對表達主題有何作用?學生帶著疑問去閱讀,會掀起學生思維活動的波瀾,促進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同時也會帶來良好的教學效果。
白楊禮贊仿寫篇十三
《白楊禮贊》是一篇采用象征手法來抒情的經典散文,它線索明晰,感情真摯。故理解和掌握象征手法,清理線索:環境不平凡――形神不平凡――象征意義不平凡是本文教學的重點。首先在導語中,就先將象征這一寫法初步滲透給學生,使學生從理性上認識什么是象征。接下來在整體感知的朗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明確文章中白楊樹象征著什么。在品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要采用象征這一寫法,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象征手法的作用。
在本文的教學中,意在多讀,預習熟讀、課堂賞讀、品味再讀。以讀代講、以讀感悟、以讀品情。注重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把握,加強學生對散文多種寫法的掌握(特別是象征),在比較閱讀中拓展運用,在寫作練習中提高升華。
(一)知識與能力:
1、理解白楊樹的象征意義,把握本文的主旨。
2、品味語句蘊涵的情感,賞析關鍵語句。
3、理解并初步運用象征手法。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文本學習,讓學生自然生成象征手法的有關知識;朗讀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層層深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情感目標:學習北方抗日軍民的頑強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1、重點:象征手法及象征意義的揭示;
2、難點:分析人與樹的相似之處。
3課時
(一)學生準備
1、熟讀課文,借助工具書和文下注釋正音,理解詞語,了解文章大意。
2、收集作者及本文的寫作背景等資料,以備課堂上交流。
(養成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培養學生搜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
(二)教師準備
1、準備在課堂上播放的多媒體文件《小白楊》;
2、準備有關作者、背景及象征手法概念的多媒體文件。
(一)激趣導入
(學生必然回答“不是,還有更深層次的含義。”教師引導學生從文本中挖掘白楊樹的象征意義,從而揭示象征的定義。
投影:象征是文學創作的一種表現手法,它借助某一具體事物來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它的特點是利用象征物與被象征物之間的某種類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特點內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現,象征手法是“托義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
2、今天我們學習的散文《白楊禮贊》(板書課題)與《小白楊》歌詞在寫作手法上有異曲同工之妙。
(用歌曲導入,營造課堂良好氛圍,激發學生興趣,從寫作手法導入,緊扣教學重點。)
(二)預習交流
1、生字詞正音、釋義(投影);
2、文學常識及寫作背景(投影)(略)。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自主探究):
高原風景圖白楊特寫圖物人聯想圖
2、你是否感受到了屬于黃土地屬于白楊樹的特質?那是一種怎樣的樹?
用“白楊樹是的樹”的句式表達。如“白楊樹是力爭上游的樹”“白楊樹是質樸、堅強的樹”“白楊樹是倔強挺立的樹”
(白楊樹與人的相似之處)
3、作者的贊美之情溢于言表,請說說作者從哪幾個方面贊美白楊樹的不平凡?
生長環境外部形象內在氣質
(學生與文本對話,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內容,針對文本的重要問題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然后合作交流。)
(四)再讀課文,賞析品味(合作探究):
1、賞析形美、神美:
(1)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描繪白楊樹的?
(2)作者用了哪些詞語來概括白楊樹的外形特點?
教師范讀7、8自然段,學生思考。
(3)白楊樹的形美,顯示了它不平凡,它的內在氣質美嗎?
師:欣賞課文到這兒,我們才明白作者托白楊來贊美的是……對、是北方的抗日軍民,這種寫法就叫托物言志(象征手法)。播放多媒體文件,介紹象征手法及寫作背景。
(學生在賞析品味白楊樹的形美、神美及樹與人的相似點中,自然生成對象征手法的認識。)
2、朗讀,賞析“景美”,體會襯托手法的運用。
(明確:不多余。生存環境的寫作目的是烘托白楊樹傲然挺立的形象,也暗寫陜甘寧邊區抗日根據地,為后文揭示象征意義,表達主題思想作鋪墊。寫高原風光及作者的感受是從正反兩個方面襯托了白楊樹的“不平凡”。)
(本環節中,學生能夠達到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相互滲透,并對探究結果達成共識。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運用合作探究來完成學習內容,增強了學生的探究意識。)
3、分析本文的抒情線索。
明確:白楊樹不平凡:生長環境不平凡――外在形象不平凡――內在氣質不平凡――象征意義不平凡。
(學生再讀課文,歸納板書,理清文章抒情線索。能夠通過自主探究來完成此問題。)
(五)品味語言,寫法:
語言猶如文章的衣服,一篇好的文章離不開精彩的語言,你認為文中哪些詞語、句子用得最帖切、生動、富于表現力。
把它們摘錄下來,并且談一談你的理由。
教師為學生品味語言進行方法指導。如刪一刪、換一換、比一比等。
1、課文題目中的“禮贊”是什么意思?
“禮”是敬禮、致敬,“贊”是贊美,題目的意思是對白楊樹的致敬和贊美。
2、朗讀,請你找出文中直接對白楊樹進行贊美的語句。
明確:
第1段: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
第4段:那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實在是不平凡的一種樹。
第6段:這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決不是平凡的樹。
第8段:我贊美白楊樹,就因為……
第9段:……我要高聲贊美白楊樹!
(直接抒情的句子把全文的內容貫穿起來。)
下列問題,學生能提出來更好,否則教師應適時點出:
1、課后思考與練習二。
2、第七自然段揭示白楊樹的象征意義用了什么手法?作用是什么?
3、賞析四個“難道”句式的妙處?
4、篇末寫楠木是否多余?
(說明:品味美文,提高審美能力;品手法,學習欲揚先抑的寫法,溫習襯托的寫法。)
(六)閱讀:
1、比較閱讀《白楊》
思考:這篇文章突出了白楊樹怎樣的形象特征?作者又借此寄予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相關閱讀:《白楊禮贊》姐妹篇《風景談》。
多媒體出示《風景談》內容簡介,具體內容可查閱茅盾作品及研究的網站。
(七)運用寫作:
1、想一想:以象征手法為主要表現手法的文章該如何寫?
2、寫作實踐:
以梅、竹、粉筆、蠟燭、松或其它你喜愛的事物,任選一個事物,寫一個小片段,以象征手法為主要表現手法。
3、指導寫作:以粉筆為例,先說說象征物與被象征物之間的相似點。然后說說思路,最后寫作。
4、學生展示。
(聽、說、讀、寫之間有著天然的聯系,讀寫結合相輔相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
(八)小結:
1、同學們,通過三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
(課文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使得文章的主旨含而不露,隱而不晦。散文中記敘、描寫是抒情、議論的基礎,抒情、議論是記敘、描寫的深化。)
2、教師補充小結。
(說明:學生自主說,既體驗成功的快樂,又獲得理性化的認識。)
(九)板書設計:
環境之美
白楊樹的不平凡形神之美象征了北方抗日軍民
象征之美
白楊禮贊仿寫篇十四
學習目標:
理解白楊樹的象征意義,感受作者對北方抗日軍民的贊美之情。
體會恰當運用排比反問句式對于表情達意的作用。
掌握作者分層次描寫白楊樹的方法。
一、導入、示標。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茅盾的《白楊禮贊》,學習目標:
1理解白楊樹的象征意義,感受作者對北方抗日軍民的贊美之情。
2體會恰當運用排比反問句式對于表情達意的作用。
3掌握作者分層次描寫白楊樹的方法。
二、出示自學指導。
讀課文第5-9節,思考:
1課文第五段是對白楊樹的正面描寫,你能說出作者描寫的層次嗎?
2(1)探究.練習三(2)作者為什么贊美白楊樹?
3?課文結尾寫楠木是否離題?為什么?
三、生讀書、思考。
四、討論、交流。
1第五段先總述白楊“力爭上游”的特點,再分別描繪白楊的干、枝、葉、皮,最后抽象出白楊“倔強挺立”、“不折不撓”的性格特點。
2(1)引導生讀四個句子,理解它們的含義,明確答案。
反問句的問法:1句用肯定的語氣表達否定的語氣,后三句用否定的語氣表達肯定的語氣。
意思逐層加深:
由“不只是樹”聯想到人:“至少象征了北方農民”——“守衛家鄉的哨兵”最后聯想到“在華北平原……精神和意志”。
(2)引導生從文中找句子。
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農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精神。
師小結白楊的象征意義。
3指名生答不離題。
a?它與白楊形成對比。
b?引出贊美楠木的國民黨蔣介石們,表明自己對黨領導的北方抗日軍民的熱愛。
(師可適當介紹寫作背景)。
五、作業。
請你仿照第五段,選擇一種樹木花卉,對它作一段正面描寫。
白楊禮贊仿寫篇十五
1、掌握“無邊無垠、坦蕩如砥”等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象征手法和白楊樹的象征意義。
理解白楊樹的象征意義與象征手法。
朗讀法、討論法、圈點勾畫法、啟發式教學法。
錄音機、投影儀。
重點把握文章5、7兩段,揭示文章的象征意義及反問、排比修辭方法的運用,突出朗讀。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能力,推進民主、平等、和諧、友好,教學相長的教學過程。
指導學生觀察語文課本封面,簡要說一說畫中白楊樹的特點,并適當展開聯想,說說應用哪些詞形容白楊樹比較適合。
幻燈片:
白楊樹。
聽課文錄音5-7段,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文中生字詞的寫法與讀音。并運用圈點勾畫法,找一找作者是如何描寫白楊樹的形態的。
1、在學生回答白楊樹的外形特點后,與學生共同賞析課文第5段,感受白楊樹的形態美,并指導朗讀。
2、拋出問題:作者對白楊樹還做了哪些描寫。由此導入第7段。賞析本段,要求學生將四句反問句改成陳述句,并比較、朗讀、感受白楊樹的內在美。
幻燈片:
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
3、拋出問題:讀到這里,難道同學們還覺得本文僅僅是寫白楊樹嗎?
4、講解什么是象征。
幻燈片:
象征是……。
1、適當擴展聯想,加深對象征手法的理解。
幻燈片:
綠色——長城——。
2、聽歌曲《白樺林》從中感受象征的含義。
幻燈片:
《白樺林》歌詞。
……。
3、課后閱讀散文《白楊》,理解文中內容及象征手法,并與《白楊禮贊》做比較閱讀。
茅盾。
象征。
樹人。
北方農民哨兵。
上進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