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六年級數學日記篇一
在六年級即將結束的時刻,回顧這一年來學習數學的日記,我感慨良多。回想起一開始的一堆數字和公式,簡直令人頭疼。不過,通過不斷的努力和老師的細心指導,我終于順利地掌握了一些重要的數學概念和方法,這是我非常自豪和滿意的成果。
第二段:數學知識的進步。
通過日記的記錄,我發現自己在數學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例如,我在圖形的認知和畫法上有了很大的進步。由最初對各種圖形都感到困惑和糊涂,到現在能夠輕松識別和繪制各種圖形,我對這項成就感到非常欣慰。此外,我還學會了合理估算數值,能夠快速算出近似結果,這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有用。
第三段: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數學日記,我也意識到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增強。在過去的一年里,我遇到了很多看似棘手的數學問題,但通過逐步分析和解決,我發現數學問題并不可怕,只要用心思考,就一定能找到答案。同時,日記還幫助我明確思路,整理思緒,能夠更好地將問題分解和解決,這使我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也有了更好的表現。
第四段:學習的方法和策略。
我還發現通過數學日記,我找到了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和策略。比如,面對復雜的問題,我會先做好記錄并用圖表解釋,這有助于我更清晰地理解問題的關鍵點。而在解題過程中,我還嘗試使用各種方法和技巧,比如繪制圖形、設方程等,以求得最佳解決方案。這些方法和策略在我解決其他學科問題時也非常有用。
通過數學日記,我深刻體會到數學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它要求我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同時,數學還教會我們面對困難要堅持不懈,從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不斷改進自己。這些都是我在學習數學中得到的寶貴財富。
總結:通過六年級數學日記的記錄,我深刻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和價值。它培養了我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我的思維能力,同時也幫助我找到了有效的學習方法和策略。數學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思維方式,我相信這種思維方式將伴隨我一生。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我一定會繼續努力,不斷提升自己的數學水平,為實現更大的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六年級數學日記篇二
今天是星期六,媽媽帶著姥爺和我一起坐車去森林公園玩。車費:5元錢。
到了森林公園,我和媽媽去買門票,價格如下:大人每人2元,兒童每人1元。我掐指一算,兩個大人,一個小孩兒,共需5元錢。
我們拿著門票高高興興地進入了森林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青青草地上的一群可愛的白鴿子。媽媽用3元錢買了一包鴿子食,讓我和姥爺到鴿子群中喂小鴿子。我們在鴿子群中照了六張照片,淘氣的小鴿子把我的右手給抓了,好像在和我握手一樣。
我們走啊走啊,來到了“水上樂園”。我對“滾筒”特感興趣,它“旋轉”得真有趣。然后,我們又花了20元錢玩了“游船”,它是一個“平移”現象。我和姥爺玩累了,餓了,媽媽就跑到商店買了一些美味佳肴:4根香腸、2個冰淇淋。媽媽說:“一根香腸2元錢、一個冰淇淋1元錢。媽媽一共花了多少錢?”我板著指頭算出是10元錢。
過了一會兒,爸爸來接我們啦,我們又去游了“動物園”,看見了獼猴、鹿、藍孔雀……這些動物真可愛!
回來時,我們坐車、吃飯共花費27元錢。媽媽笑瞇瞇地說:“寶寶,算算今天共花了幾元錢?”我用加法認真地算了兩遍,說:“一共花了65元錢。”
看,今日一行,離了數學行嗎?
六年級數學日記篇三
今天我終于把暑假報的數學思維課上完了。
這次我上了十二節課,在這個課上我遇到了同學李鮑翔,真巧啊。
這種課主要是教我們簡便運算、巧算,還有乘法和加法的原理。老師說:“你們一定要認真學,否則就白來了。”后來我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因為一開始我聽得糊里糊涂的,后來我就認真地預習,上課就能聽懂了。
在我學習的過程當中,最難忘的就是“一筆畫”。
我原先對它的理解是:不管什么物品,只要能一筆畫出的就叫一筆畫。可是學過以后,我明白了,一筆畫是要求在不重復任一一條線段的情況下一筆畫出某個圖形。如果想簡便判斷出一個圖形能不能一筆畫出,要用到“奇點”和“偶點”,如果全部都是偶點,或者有兩個奇點,其它都是偶點,那這個圖形就可以一筆畫。
通過這十二次的學習,我的收獲很大。雖然我不是我們這次班上學得的,但是我覺得會對我以后學習數學很有幫助。
六年級數學日記篇四
今天我們去買菜,我們買了2斤黃瓜、1斤西紅柿,還有2斤我最愛吃的土豆。回來的路上爸爸問我:“黃瓜正好有4只,咱們一家三口,媽媽不吃黃瓜,我們兩個人每人吃幾只?我想起了以前學的`除法,我說:“4÷2=2,每人吃兩只。”爸爸點了點頭,笑著說:“你算得真對!”
今天很高興,不僅跟著爸爸去買了菜,而且還會算數了,真是太好了。
六年級數學日記篇五
零看上去很單調,就是沒有,其實它非常地豐富,它隱藏了許多。在數學中零非常特殊,不管做什么題,你應該考慮零。
在幾何中,“0”經常被作為記號。
“0”的特殊源于在一些概念或題里,比如每個有理數都有倒數,“0”卻沒有,有理數分為正數、負數。“0”,一個數就分為一類,這不特殊嗎?在除數里,只有零不能作除數。零作被除數,不管除以什么數(“0”除外)都得零。
往往我們會忽視零,但它卻起著重要的責任。如,問等于幾?有些人就不能聯想到“0”。在數數時,有人就會忘掉零。如:不大于5不小于-5的整數有幾個?有人就會定有8個。其實還有0。如:有哪些數的絕對值不大于本身?那就是正數和零(也可以稱之為非負數)。
零在生活中更量五彩斑斕。在期末后開家長會,老師那里登記的犯錯本給家長看時,我們都希望自己的那一格記著“0”,這表示我們沒有犯過錯,家長高興,我們高興。但是在卷子上我們都不希望看到這個數或接近這個數的整正數,否則回家的日子就難過了。在比賽中,誰都不希望得到“0”。
零是豐富的。我認為零在題中是陷井,大家以后做題時應考慮零。零在不同的場合也能使人的情緒改變。它是美妙而又豐富的。
六年級數學日記篇六
在日常生活中,做每件事情都離不開數學,可見數學與我們的關系是多么的密切呀。
暑假里我跟爸媽到表姐家玩,路上口渴了,爸爸只好到附近雜貨店買礦泉水喝。雜貨店有個規定:買3瓶礦泉水能夠換一瓶礦泉水,一瓶礦泉水賣價1元錢,爸爸見了掏出10元錢給雜貨店老板,說:“老板買10瓶水”,水拿到了,我如饑似渴的喝了起來,一會兒就喝掉了二瓶。還沒等我回過神,已經有好幾個空瓶了。爸爸問我:“靈靈,我們用10元錢能換多少瓶礦泉水?”我想:10瓶水喝完,拿9個空瓶子換了3瓶礦泉水,3個空瓶又換了1瓶礦泉水……還剩下兩個空瓶子。
我高興地對爸爸說:“爸爸,我算出來了,是14瓶礦泉水,還余下2個空瓶子。”爸爸笑了,說:“你再想一想!”我若有所思:“我們能夠再向雜貨店老板借一個空瓶子,喝完后再把空瓶還給老板,噢!我們能夠喝15瓶礦泉水。”爸爸點頭稱贊。
數學就是要靈活運用,理論聯系實際,只有掌握了數學知識,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于我們。所以我們要學好數學,讓數學成為我們學習生活中的好幫手。
六年級數學日記篇七
4月8日星期日晴。
今天我閑著沒事干,就想去幫阿姨買菜。我就想這樣也好我也能完成數學日記了。
一來到菜市場,熱鬧非凡。喧鬧聲,讓人感到好煩。我馬上就去買我的最愛的雞腿吃了,剛到那一股香氣讓我迫不及待的過去。我馬上問老板幾元一只,老板回答說:“4.5元一只:”我掏出10元錢給了他,他給了我錢我就走了。當時我沒注意就跑了。我準備在去買東西時卻發現少了5毛錢準備去換了,當時我真糊涂馬上來到了當時來買雞的地方去換。我真的很馬虎怎么沒注意看呢?那位老板也是個熱心的人他沒說什么就給了我錢我羞愧的'低下頭說了聲:“謝謝”就走了。
一回家我來到爸爸面前說:“爸爸對不起我算錯錢了,”爸爸笑了笑說:“沒關系,在生活上肯定有馬虎錯誤的。”這次我原諒下次不能犯了。我聽見了說什么。所以說一般數學不能犯馬虎錯誤,一犯馬虎就吃虧了。后來我去買菜不會犯了。懂得上次的教訓。
六年級數學日記篇八
今天,數學課后,老師布置我們預習除法估算。
預習是什么呢?老師為什么叫我們預習呢?我帶著驚奇的心情回到家。查資料,問爸媽。原來預習就是在學習新課之前,自己先把書上的內容看一遍,(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做上記號,等上課時,再認真聽。)這樣,就能對新知識有了初步認識。
我好奇地預習著除法估算。通過預習,我知道了估算538÷62時,可以把538看作540,62看作60,那么,538÷62≈9。原來,預習可以幫助我掃除數學學習的障礙,我對估算有了初步的理解。聽課時,我能很快地接受新知識。即使有疑問的地方,也能迎刃而解。
所以,課前預習很重要,我們一定要養成預習的好習慣,因為成功的預習,可以使聽課質量更高,學習的效率也跟著提高,所以,它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
六年級數學日記篇九
一個世紀有1;一年有365—366天;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28—31天;一天有24小時;一小時有60分鐘;一分鐘有60秒;一秒有100毫秒。現在的時間是:21世紀20xx年3月21日13時25分30秒49毫秒。這個時間我能記錄下來,可是我不能讓它停下來不動。
六年級數學日記篇十
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訴爸爸。首先把媽媽的工資看作和爸爸同樣多,那么爸爸、媽媽的月工資一共是元),再把月工資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資。就是元)。
爸爸聽了,滿意地直點頭。這時,正在做飯的媽媽對我說:“你還有其它方法嗎?”我靜下心來再次觀察、思考,我發現此題關鍵是找出以誰作標準的問題,標準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于是,我有了第二種方法:“就是以媽媽的工資作標準,假設爸爸和媽媽的工資同樣多,那么倆人的月工資和就是元,再把月工資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媽媽的月工資最后加上爸爸比媽媽多的3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資啦,也就是元,對不對?”爸爸聽了,滿意的點點頭,“看來奧數班沒白上嘛!哈哈!”爸爸還表揚了我,都是數學幫了我忙呀!
六年級數學日記篇十一
零看上去很單調,就是沒有,其實它非常地豐富,它隱藏了許多。在數學中零非常特殊,不管做什么題,你應該考慮零。
在幾何中,“0”經常被作為記號。
“0”的特殊源于在一些概念或題里,比如每個有理數都有倒數,“0”卻沒有,有理數分為正數、負數。“0”,一個數就分為一類,這不特殊嗎?在除數里,只有零不能作除數。零作被除數,不管除以什么數(“0”除外)都得零。
往往我們會忽視零,但它卻起著重要的責任。如,問等于幾?有些人就不能聯想到“0”。在數數時,有人就會忘掉零。如:不大于5不小于—5的整數有幾個?有人就會定有8個。其實還有0。如:有哪些數的絕對值不大于本身?那就是正數和零(也可以稱之為非負數)。
零在生活中更量五彩斑斕。在期末后開家長會,老師那里登記的犯錯本給家長看時,我們都希望自己的那一格記著“0”,這表示我們沒有犯過錯,家長高興,我們高興。但是在卷子上我們都不希望看到這個數或接近這個數的整正數,否則回家的日子就難過了。在比賽中,誰都不希望得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