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數學日記篇一
以前,我一直認為學習求最小公倍數這種知識枯燥無味,整天與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數類似這樣的問題打交道,真是煩死人,總覺得學習這些知識在生活中沒有什么用處。然而,有一件事卻改變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爺爺和我一起乘坐2路汽車去青少年宮。就在車子快要出發時,1路汽車正好與我們同時出發,此時爺爺看前面的這兩輛車,突然笑著對我說:“澤群,爺爺出個問題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聽好了,如果1路車每3分鐘發車一次,2路車每5分鐘發車一次,這兩輛車至少要經過多少分鐘后又能同時發車呢?”稍停片刻,我說:“爺爺,你出的這道題還缺一個條件:1路車和2路車的起點是在同一個地方。”
四年級數學日記篇二
昨天,我的數學書不見了,后來又找到了。
一開始,我回到家,媽媽也剛回到家,就給我檢查書包,一看,媽媽就說:“咦,你的數學書在哪呀!我沒有看到你的數學書。”
我說:“不可能的'事,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又在騙我。”
媽媽說:“你不信,好,你不信的話就來看看呀。”
媽媽說:“不會掉了吧!”
我說:“好像在桌子里,明天一早就去拿。”
今天早上,我到學校里去拿,一看,怎么不在了?我心里想,哎!我的書呢?這時,老師來上課了,是數學課,我特別著急,后來盧昌松把數學書還給了我,我一看,不對呀,怎么他會有我的數學書呢?我想著想著終于知道了,原來我昨天把數學書放在他的桌子上,他又當自己的書放進了書包里,怪不得我找不到呢,原來在盧昌松那里。
更多四年級日記數學書不見了星期五下午最后一節是班隊課世外桃源心情日記早上的雞人追逐戰唉,媽媽不在家洗衣服秋游前的興奮心靈的回音我是小小理財家“偷懶”的眼睛快樂的班隊課!
四年級數學日記篇三
今天,我們學習了四邊形,看到了這個題目我想到了3個問題。1、什么是四邊形?答:有4條直邊圍成的封閉圖形。2、四邊行有什么特點?答:四邊形有4條邊、4個頂點、4個角。3、四邊形有什么特性?答:四邊形容易變形。
今天,我們學習了時、分、秒,看到了這個題目我想到了四個問題。1、時、分、秒是什么單位?答:時、分、秒是時間單位。2、一小時有多長?答:第一節課和第一節課間是一小時。3、一分有多長?答:我一分鐘能數130個數。我一分鐘能寫19個字,我一分鐘能跳107個繩。4、一秒有多長?答:秒針走一小格是一秒,秒走一圈是一分鐘,一共有60個小格,所以一分等于60秒。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筆算。一位數乘多位的筆算:用一位數乘多位數,每一位上的數從個位乘起。口算:從高位乘起。比如:28乘2等于56。先寫28,再寫2,相同數位對齊個位上的2和個位上的8對齊,再畫橫線。用一位數乘兩位數每一位上的數從個位乘起,用2乘個位上的8,二八十六,向十位進一,個位寫6再用2乘十位上的2,二二得四,四加一等于五對齊十位寫五,所以28乘2等于56,我們用學習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比如28乘2等于56.口算:28約等于30,二三得六六個十是60,所以28乘2約等于60.
四年級數學日記篇四
俗話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一年級時我對數學題一知半解,心想學數學有什么用呢?生活中怎會有這么無趣的學科呢?可在我五年級時的一件事,驗證了我的想法是錯的。
爸爸媽媽不在家,爺爺陪著我,中午吃飯成了問題,爺爺會做飯,可沒了調料,所以我拿上錢下樓買東西。到了超市,我就發現了我要的東西——雞精、鹽與蠔油,都是5塊的價格,我買了雞精2袋,鹽2袋,耗酒1瓶。結帳時,也許是50塊,她找了我22元,我本想收過錢走了,可我發現了不對的地方。
東西都是5元,說明花費的錢是5的倍數,5的倍數特征為個位是零或五的數,買了5袋意味著個位只能是5不能是零,5是奇數,我給的錢是偶數,而偶數減奇數等于奇數,找我的錢是奇數。而卻是偶數,多收或少收了我幾塊,帶入數字“50—5×5=25元”找我25元,卻只找了我22元,25—22=3元,少收了3元,我向員工解釋了,她就再給了我3元。
數學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處,我明白了這個道理。
四年級數學日記篇五
在數學興趣課上,莊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道有趣的題目:
在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壽星。
一打聽,這位老壽星已經141歲了,乾隆皇帝便贈了一聯給老人: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乾隆皇帝要隨行的大臣紀曉嵐對出下聯,這可難不倒他,他的下聯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老師說:“這一副對聯里,藏有一道數學題,請同學們算一算老人幾歲?”聽了老師的話,我想,“花甲”是指60歲,“重開”是指兩個60歲,“三七”是指二十一歲,上聯就是60×2+21=141歲;古稀是指七十歲,“雙慶”是指兩個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歲,下聯就是70×2+1=141歲。原來,對聯中也藏有數學問題呀!
其實,早在我國古代,文人們就常作對聯,以詠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數字嵌在對聯中,使對聯除了文學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識性。
四年級數學日記篇六
數學家華羅庚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月之繁,無處不用到數學”特別是二一世紀的今天,數學的應用更是無所不在。
今天難得的假期,興趣班放假,我便拉著老爸老媽去逛街。其實說是逛街,還不如說是幫我買書呢!
老爸老媽也識破了我的心思,便說:“買書可以,但是你要算出書打折后的價錢,怎么樣,可以嗎?”我爽快的答應了。
第一本要買的是《伊索寓言》,這本書的價錢是10元,但因為是假期,所以打9折,應該乘0。9,可我還沒學過怎樣用有小數點的數字做乘法,便想用簡便的計算。“哦,有了,可以把0。9看作1,那么10x1=10,10分之一是10÷10=1再用10——1=9(元)哈哈,我算出來了!”老爸笑了笑,說:“那如果一本書是20元呢?”對呀,如果不是整數,那不就不好算了嗎?于是,我又冥思苦想起來。:“咦,我知道了!”可以把0。9擴大10倍,也就是9,再用9x20=180既然我們算的時候擴大了10倍,那么現在就要縮小10倍也就是180÷10=18(元)。
于是,我便滿懷信心地說給老爸聽,這次,老爸露出了贊揚的笑容!我也得到了我想要的書。
這讓我真正明白了華羅庚的那句名言,我想:隨著年級的升高,一定要懂得在生活中充分利用課堂中所學的內容,才能進一步提高成績呀!
四年級數學日記篇七
那天,數學的一個單元學完了,老師就進行了一次測試。
拿到試卷,我先大致瀏覽了一下,嘿,好簡單!我不禁沾沾自喜,立即拿起筆馬不停蹄地奮筆疾書起來。“沙沙沙”不到20分鐘,我就一口氣答完了所有的題目,筆朝桌上一扔,也不檢查,就趴在桌上神思起來。想著想著,我好像聽到了馮老師那響亮的又略帶點喜悅的聲音:“徐浩宇100分!”又仿佛看見了我滿面春風,伴著同學們們羨慕的目光和掌聲走向講臺……我越想越得意,竟控制不住地笑了起來。
真的到了報分的那天,我自信滿滿地來到學校,走路時甚至連門都嫌小,更別說拿正眼看人了。報分了,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沮喪地下臺,看著座位上等待報分的同學們擔憂的模樣,我又忍不住地漾起笑容。突然一個冷冷的聲音傳來:“徐浩宇84,要嚴重批評。”我一下子僵住了。我以為自己聽錯了,環顧四周,發現全班同學們都目不轉睛地盯著我,我確定了這一現實。我羞得滿臉通紅,真恨不得找個地洞鉆進去。我呆呆地站起來,呆呆地取回了試卷。
那一次,我哭了,傷心地哭了!
四年級數學日記篇八
這是一個細雨蒙蒙的星期二.我撐著雨傘去學校,突然發現一樓《學習園地》圍著許多同學.好奇心馬上驅駛我跑過去想看個究竟.當我走近一看,”哇”,原來是《數學廣角》又出新題目了!難怪吸引這么多同學圍觀!我鉆進人群,見到上面寫著這么一道題:.
看了題目,我心里琢磨了起來……。
我靈機一動,答案有了,狗不會吃菜,可以先把雞送過去,空手回來再把菜送過去,考慮到雞會吃菜,那就把雞帶回來,換著把狗帶過去跟菜在一起,最后再回來把雞帶過去。對,答案就是這樣,我甜甜地笑了。
《數學廣角》真好,以后我一定會經常光臨這里噢。
四年級數學日記篇九
通過上個學期數學期末考試,我發現數學基礎部分學得不是很扎實,于是我在暑假里認真學習,努力復習數學基礎知識,使我有所改進。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給自己訂了一個目標:每天做一張口算和應用題,做完讓爸爸審閱。過了沒多久,我的計算速度就變快了,讓我更有自信了。有時去逛超市,我會注意身邊的數字,我真可以說成了“數學迷”。
興趣班中,老師教我們學奧數,我們有疑問的地方可以向老師詢問。學奧數,使我開拓了思路,學到了解題的捷徑。
學數學是件快樂的事情,它使我的大腦轉動起來,讓我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只要生活中有關于數學的事物,我都會嘗試著去完成,所以我認為學數學是一種樂趣。
在許多人眼中,數學是件很難的事,但我認為:只要我們認真、用心地去學習它,那么數學對你來說,一定不是問題。在這個暑假里,我要認真地復習數學,這樣我的數學才不會落后。只要認真、細心、仔細地去做任何事情,一定會成功的。
張熠誠。
四年級數學日記篇十
一做完作業,媽媽便走了過來,對我說:和你玩個游戲吧!”
媽媽拿來一塊圓紙板,紙板被平均分成24個格,格內分別寫著1—24個數。指針轉到單數格或雙數格,都要加上下一個數。
一連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贏不了媽媽,“為什么總是單數呢?”我絞盡腦汁地想呀想,終于讓我想起了老師曾經講過的公式:奇數+偶數=奇數。這下我可明白了,媽媽就是利用這個規律獲勝的。
在數學的世界里,有著許多奇妙的規律,只要我們學好數學、善用數學,它,就是無處不在的!
四年級數學日記篇十一
我高興的從床上跳起來趕緊穿好衣服和媽媽一起來到了菜場哇!菜市場真熱鬧人山人海叫賣聲、歡笑聲。我看見了又圓又紅的西紅柿像蘋果看見了又細又長的豆芽我還看見了紫色的茄子像彎彎的月亮又像可愛的'小船還有許多綠葉的菜生菜、青菜、白菜等等。
我和媽媽買了許多菜,如:買了二斤西紅柿,每斤二元;冬瓜買了三斤,每斤一元;長豆角買了三斤,每斤二元;黃豆芽買了二斤,每斤一元。這時媽媽給我提出個問題,你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把今天買菜需要花多少錢算一算。我笑了笑告訴媽媽,一共支出十五元。其算式如下:
(2×2)+(3×1)+(3×2)+(2×1)=15(元)因為算出了結果我更高興了!
四年級數學日記篇十二
今天,我在數學課上學習了統籌法,更加了解了時間的`寶貴。運用統籌法安排時間,是一種最合理的方法,它將大大降低時間的無謂消耗。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能夠運用統籌法。
比如:我為父母做水果大餐。準備工作要用5分鐘,泡水果用5分鐘,切水果用7分鐘,擺設用2分鐘,冰鎮果汁用10分鐘。用統籌法來安排時間,泡水果時可做準備工作,共用5分鐘,然后拿一瓶果汁去冰鎮。在這過程中,還可以切水果,擺水果。這樣才用去了9分鐘,還有1分鐘可以休息一下。用流程圖來表示:泡水果(同時做準備工作)——冰鎮果汁(同時切水果,擺設水果)——共用15分鐘。這樣多節約時間啊。
再如:早晨起來,整理床鋪需要5分鐘,洗漱要用5分鐘,溫牛奶要用10分鐘。那么就可以起床后先溫牛奶,在這過程中,可以洗漱,整理床鋪,這樣只需10分鐘便可以喝到牛奶,非常節約時間。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非常寶貴,一去便不復返了。如果我們用統籌法去做每一件事,就會把時間利用得非常緊湊,也不會讓時間無謂消耗!
四年級數學日記篇十三
我們學在習中,數學是必不可少的科目,但在我們生活中數學也是可以派上很大的用場。比如在你買菜的時候,算帳的時候,有些數學計算方法都能派上用場。
我家開的是一家服裝店,常常有一些客人刁難我老爸,還好有我在,我用在數學課上學到的知識成功擊敗了他們。
上次,我爸和往常一樣在賣衣服。突然,有一個身強力壯的男人走了進來。他問了一個問題,說:“我要一套衣服,它們價格的比例是3:2,褲子的價錢在60到70之間,總價在160到170之間。”我老爸算了又算,就是算不出來。這是,我出來看見了,這個場景,我說:“讓我來試試吧!”老爸說:“就你,你老爸我都沒算的出來,你還能算出來?”我生氣地說:“為什么我不行?我們老師剛教過。”老爸只好讓我來試試了。
我算了算,把比例3:2同時擴大,等把它擴到倆數相加不超過170時。我說:“答案是褲子66元,衣服99元。”我是這樣算的:3和2同時擴大,等到倆數相加不超過170,就能得到答案了。壯漢說:“一個大人還不如一個孩子。小孩,我就要買你算的價錢。”我得意地對我老爸說:“看你還敢小看我!”
在這件事中,讓我知道了,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比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