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生活中的數學手抄報篇一
數學是一門抽象而嚴謹的學科,常常被認為是學生們最頭痛的科目。然而,數學并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樣乏味枯燥。生活中隱藏著許多數學的游戲,通過這些游戲,我們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數學的概念和應用。在我參與和解決這些數學游戲的過程中,我不僅提高了自己的數學能力,還體會到了數學的趣味和活力。
第二段:數獨游戲
數獨是一款風靡全球的智力數學游戲,通過填充9x9的方陣,使每一行、每一列和每個小九宮格內的數字都是1-9,且不重復。數獨不僅考驗了我們的邏輯思維和注意力,還需要我們對數字的整體掌控能力。在解決數獨游戲中,我學會了分析和歸納的方法,通過排除法找出符合條件的數字,這讓我在數學的推理方面得到了鍛煉,提高了我在解決問題時的思考能力。
第三段:解密游戲
解密游戲是另一種融入數學元素的游戲。在這類游戲中,我們需要通過解讀暗號、尋找線索來解開謎題。在解密游戲中,數學的應用顯得尤為重要。例如,在一款解密游戲中,需要利用數學方程式來進行解謎。這使得我在解密的過程中,不僅能夠鍛煉邏輯推理的能力,還能夠將數學知識真正地應用于實際情境中,加深對數學的理解。
第四段:棋類游戲
棋類游戲是一個集合了戰略和計算的綜合性游戲。通過棋類游戲,我們可以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決策能力,同時也能夠鍛煉我們的數學技巧。例如,在象棋中,我們需要根據棋子的價值和位置,進行繁瑣的計算和思考。這種思考方式培養了我的數學計算能力和預判能力,讓我在數學學習中更為自信和深入。
第五段:數學游戲的意義
數學游戲不僅幫助我們學習數學,還能夠培養我們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通過數學游戲,我們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象化,讓學習變得更加有趣和容易。同時,數學游戲還能夠鍛煉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更加具備分析和解決難題的能力。數學游戲的意義不僅體現在提高學習成績上,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愛上數學、熱愛數學,從而打破“數學無聊”的成見,拓展我們的思維和眼界。
總結:
生活中的數學游戲使我認識到數學并不只是一門枯燥的學科,它是一種充滿趣味和活力的思考方式。通過數學游戲,我提高了自己的數學能力,增強了自己的觀察力和思考能力,更重要的是讓我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相信,在將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將會繼續探索數學游戲,不斷挑戰自我,將數學的樂趣融入到每一個角落。
生活中的數學手抄報篇二
你一定去買過菜吧,你一定去買個門票吧……往往我們身邊一些不經意的舉動,卻包含了數學的智慧,有加法、減法、乘法、除法。我們如果弄錯了這些,就會出現經濟受損失、別人恥笑等情況。所以,我們一定要學好數學。
有一次,我和奶奶一起去文具店買文具,我買了3支水筆,1支1元;1個修正帶,1個4元;1本筆記本6元;一副手套14元。營業員在算賬時,少算了1支水筆的價錢,我看見了,可又不知道相差多少錢,所以就算了起來,“3×1+4+6+14”。我突然發現4+6=10,10是個整十數,好加的.,3+10+14=27。“阿姨,您少算了1元!”我說道,“你真是一個誠實的好孩子!”阿姨開心地說,旁邊的人聽了也直夸我,奶奶拍拍我的頭說:“你真懂事呀!”
生活中的數學手抄報篇三
數學游戲是一種將數學知識融入游戲中的教育方式,它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體驗,提高了學習效率。這些游戲通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觀察力和計算能力,引發了他們對數學的興趣。通過參與數學游戲,我培養了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對數學的學習產生了更加積極的態度。在生活中的數學游戲中,我總結出了五個方面的心得體會。
首先,數學游戲培養了我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數學游戲中,要想解決問題,我們需要觀察和分析問題的條件,運用邏輯推理,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例如,有一次我參加了一個數獨游戲,我發現我需要通過推理和試錯的方法填充數獨的空格。這種過程讓我學會了分析問題,尋找問題的癥結所在,并用邏輯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這些培養和鍛煉了我的邏輯思維能力,使我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也能運用邏輯推理,更好地解決問題。
其次,數學游戲提高了我的觀察力。在生活中的數學游戲中,往往需要我們通過觀察問題的細節來找到解決問題的線索。例如,玩猜數字游戲時,我通過觀察每次猜測的結果來逐漸縮小答案的范圍。通過這樣的觀察,我學會了注意問題的細節和規律,幫助我更快地找到答案。觀察力的提高不僅對數學游戲有幫助,而且在現實生活中也能夠讓我們更加敏銳地觀察和理解周圍的事物,提高我們的認知能力。
另外,數學游戲提升了我的計算能力。數學游戲往往通過一些計算題目來進行,例如填數字游戲、計算迷宮等。這些游戲讓我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計算練習,鞏固了我們的基本計算能力。通過數學游戲,我不僅加深了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還鍛煉了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這對我解決數學問題和應付數學考試有著明顯的幫助。
此外,數學游戲也激發了我的興趣。在生活中的數學游戲中,通過創意和互動的方式進行數學學習,增加了游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這使得數學并不再是枯燥的課本知識,而是變成了一種樂趣。當我取得游戲的成就感時,我也對數學學習的成就感增加了,對數學也有了更大的興趣。興趣往往是學習的最好的動力,數學游戲讓我從中找到了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使我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數學的學習中。
最后,數學游戲也培養了我的合作精神。很多數學游戲都可以進行多人合作,通過合作解決問題,增強了我們的溝通和團隊合作能力。例如,在數學解謎游戲中,我常常需要與隊友合作,互相交流和討論問題的解決方法。通過數學游戲,我學會了傾聽他人的意見,尊重和欣賞不同的觀點,并在共同努力中取得成功。這種合作精神不僅在數學游戲中有用,而且在生活中的學習和工作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生活中的數學游戲不僅豐富了我的學習體驗,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培養了我的邏輯思維能力、觀察力、計算能力,激發了我的興趣,并且培養了我的合作精神。通過數學游戲,我不再覺得數學學習無趣和枯燥,而是充滿了樂趣和挑戰。我相信,通過數學游戲的學習方式,我們能夠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提高數學技能,并在生活中展現出更出色的表現。
生活中的數學手抄報篇四
星期天,果果一家三口出去郊游。
在路上,果果和媽媽一邊走一邊數三分鐘內經過的各種車的輛數。三分鐘到后,媽媽問:“果果,小車有55輛,公車37輛,貨車31輛,你知道平均每分鐘大約多少輛車經過呢?”果果想了想,計算道:先算車輛的總數是55+37+31=123(輛),123輛約等于120,120除以3等于40,所以平均每分鐘大約有40輛車經過咯。
時間總是過得飛快,一轉眼就到了吃午飯的時間了。于是,他們找了一個正方形的草坪坐了下來,這時爸爸問果果:“這個草坪的周長是24米,那它的面積是多少?” 果果說:“24/4=6(米),6x6=36(平方米),所以面積是36平方米。”
開飯啦!媽媽拿出好多美食,其中有一塊大蛋糕,她問果果:“我們把這塊蛋糕平均分成6份,每人吃多少呢?”
果果馬上說:“每人有六分之二份啊!”
真是愉快的一天!
大家看看,生活中,數學是不是無處不在呀!
生活中的數學手抄報篇五
數學是一門普遍被人們認為抽象和難以理解的學科,但在生活中,我們時常會遇到與數學相關的問題和課題。通過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可以深入理解數學的應用,讓它在我們的生活中變得更具實際意義。在本文中,我將談談我在生活中面對的數學課題以及從中得到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數學在購物中的應用
日常生活中,購物是我們經常要面對的。在購物中,數學的應用無處不在。比如,我們需要使用數學計算來確定價格折扣、計算實際金額、對比不同產品的價值等等。購物時,我會將價格與折扣進行對比,計算出實際支付的金額,這個過程不僅鍛煉了我的數學能力,還使我開始意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三段:數學在日常預算中的應用
除了購物,日常生活中的預算也是一個需要數學計算的環節。例如,我們通過數學來計算家庭每月的收入、支出以及總額,從而掌握財務狀況并做出合理的決策。我常常使用數學公式來計算各項支出的比例和與收入的關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控制我的財務狀況。這讓我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幫助我們規劃和管理資源的重要性。
第四段:數學在旅行中的應用
旅行也是我們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場景。在旅行的過程中,數學幫助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比如,在預訂機票時,我通過數學計算航班的價格和時間來選擇最適合我的航班;在旅行中,我也會使用數學計算知識在導航軟件上輸入兩地之間的距離和時間,以幫助我規劃行程。這些經歷使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數學在旅行中的實際應用和重要性。
第五段:結論
生活中的數學課題讓我意識到了數學的重要性及其實際應用。購物、日常預算和旅行只是數學在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并且無論我們是否意識到它的存在,它都在靜靜地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因此,我們應當重視數學教育,提高數學能力,并將數學應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這門學科的力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數學課題,從中獲得實際的體會和有益的經驗,使數學真正成為我們生活的有益助手。
生活中的數學手抄報篇六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要用到數學,。不信?今天發生的事就證明了這一點。
下午,媽媽給我二十元錢叫我到超市去買一瓶醬油和一瓶蜂蜜。到超市后,我首先挑選了一瓶“豆亨”牌醬油,需要4。40元。接著,我去買蜂蜜,錢夠的只有兩種,第一種有8。60元,還有一種只要8。40元。我想:“第一種的六角和醬油的四角可以湊成一元,比較好計算,而且,第一種比第二種貴兩角,說明質量也是第一種好。”
于是,我拿起第一種蜂蜜和醬油,到收銀臺付了錢,拿著找回的7元錢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晚上,小伙伴們請我去滑冰,我爽快地答應了。我想:“今天我要帶巧克力去,大家一起平均分了吃。”帶幾顆好呢?我想了想,就帶十二顆。如果來二個,12÷2=6,可以平均分;如果來三個人,12÷3=4,可以平均分……照這樣計算,來1、2、3、4、6、12個小朋友都能平均分。于是,我拿起十二顆巧克力出門滑冰去了。果然,來了三個人,我給每人分了四顆巧克力,正好分完。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數學知識,粗心的小朋友可得不到它!
生活中的數學手抄報篇七
今天,天氣不錯,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商量著去超市買東西。
到了超市后,琳瑯滿目的東西擺在我們的面前,太豐富了!我和爸爸媽媽東轉西逛的挑起東西來,我拉著爸爸媽媽不由自主的來到了零食區,我們買了4包薯片,每包2.99元,1箱酸奶,57元,2包餅干,每包4元,一些士力架,22元,一袋話梅糖,3元,2包海苔,一包2.5元。
轉完零食區,我和爸爸又隨著媽媽來到水果和蔬菜區,我們買了一些橘子,13元,一些番茄9元,一斤五花肉,15元,一些大米,17元。
買完東西了,該到結賬臺付款了,爸爸讓我算算一共花了多少錢,同時爸爸也在算,我冥思苦想起來,經過了漫長的幾分鐘,終于算出來了,我興奮地說:“110.96元!”爸爸說:“恭喜你,答對了!”
聽到爸爸的'贊美,我不禁沾沾自喜,同時得到了數學的樂趣!
生活中的數學手抄報篇八
,真是數不勝數呀,比如說“打折”在生活中就很常用到!
雙休日時,爸爸媽媽帶我到商場里買新衣服,“哇!商場里的衣服讓我看的真是眼花繚亂呀!”轉著轉著轉到了媽媽朋友的店里。兩人一見面就激動得不能行,向磁鐵一樣根本分不開,不知過了多久,阿姨說:“你要買衣服啊,來我這兒買吧給你打個七折!”媽媽一聽,更是高興了。急忙東瞅瞅,西看看!“就這件吧,多少錢?”“原價320元,給你打個七折,恩?我的計算器呢?”說著,便找起了計算器。在一旁無聊著的我,便想和計算器來個競賽。
經過五年級的學習,我已經對折扣了如指掌了,更何況這種小問題。打七折就是占原價的百分之七十,也就是十分之七,打原價的百分之七十,原價是單位“1”單位“1”已知用乘法。那么就是三百二十乘百分之七十。最后答案就是224元。當我算完時阿姨才找到了計算機!竟然便宜了96元!這衣服便宜的真多!我開心地笑了笑。
生活中處處都是數學!
生活中的數學手抄報篇九
昨日晚上,我媽媽一齊去買桔子。桔子是1.8元一斤,媽媽買了4.5斤,本應當付錢8.1元。可是營業員粗心大意,不明白怎樣算的,算成了9元錢。還好我利用了這個學期新教的知識,在腦子里算過一便后,立刻糾正了營業員的失誤。
不僅僅營業員阿姨夸我聰明,這么小都會小數乘除法了,并且在回家的路上,媽媽還表揚我,給她省了0.9元,并且學過的知識能在生活中活用。
是啊!要是沒學好這門數學,以后損失的不只是這0.9元,或許是幾百,幾千,甚至上億呀!
星期天上午,我和爺爺到藕塘的藥店里買了兩盒藥片——胃爾舒兩盒藥一共44元,一盒22元,爺爺付給她一張50元,營業員找給爺爺6元。找好錢后,我用小數加、減法核算了一下。爺爺還能夠這樣付:
1.先給營業員40元,再付5元,找1元。
2.如果爺爺有零錢,能夠先付40元,再付4元。
經過這次陪爺爺買藥,我明白了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星期日,我和妹妹一齊去超市買東西。我買了一包牛肉干、一瓶牛奶和一瓶汽水,一共花了10元。趙霖買了一盒餅干和一瓶汽水,一共9元錢。我們給了店主20元錢。店主找給了我們2元錢,我們正要回家時,趙霖說:“我還想買10粒泡泡糖。”我就把錢拿了出來,發現店主多給了我1元錢。我們回了過去把多找的1元錢還給了他,店主夸我們是個誠實的孩子,我們聽了心里甜滋滋的。
生活中的數學手抄報篇十
早晨一睜開眼,看一看鐘點,“數學一日”就開始啦!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的很多東西都蘊含著數學因素。比如在農民收割農作物之前,人們要準確地計算收割時間,以確保在惡劣天氣到來之前把糧食收割完畢。在釀制啤酒時,酒廠的技術工需要準確地計算每一爐酒的發酵、蒸煮時間以保證成品啤酒獲得最佳口感。
數學就像是個隱形的朋友伴隨在我們身邊,甚至在我們酣然入夢的時候,腦海中仍然有數以萬計的細胞活動。
不光是我們的日常生活,在世界范圍的公益活動方面,數學也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在南非,平均每天有兩百多名嬰兒通過母嬰傳染的途徑成為艾滋病人。對他們生活數據的精確掌握,有利于針對這一特殊人群展開救助行動。
從具體的個人,到跨越國界的拯救行動,從天文氣象到地理生態,可以說,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同時也是數學的生活;,是真正活著的學問。
生活中的數學手抄報篇十一
你一定去買過菜吧,你一定去買個門票吧……往往我們身邊一些不經意的舉動,卻包含了數學的智慧,有加法、減法、乘法、除法。我們如果弄錯了這些,就會出現經濟受損失、別人恥笑等情況。所以,我們一定要學好數學。
有一次,我和奶奶一起去文具店買文具,我買了3支水筆,1支1元;1個修正帶,1個4元;1本筆記本6元;一副手套14元。營業員在算賬時,少算了1支水筆的價錢,我看見了,可又不知道相差多少錢,所以就算了起來,“3×1+4+6+14”。我突然發現4+6=10,10是個整十數,好加的,3+10+14=27。“阿姨,您少算了1元!”我說道,“你真是一個誠實的好孩子!”阿姨開心地說,旁邊的人聽了也直夸我,奶奶拍拍我的頭說:“你真懂事呀!”
其實,數學就藏在我們的身邊,只要你用一雙靈巧的手和一對智慧的眼睛,就能發現它!
生活中的數學手抄報篇十二
數學是一個伴隨我們一生的學科,它不僅存在于我們的學校課堂中,而且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活中的數學課題常常讓我們發現數學的魅力,也讓我們明白數學的實用性。通過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我逐漸理解了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從中獲得了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生活中的數學課題讓我明白了數學的實用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計算和測量,例如去超市購物時計算總價,做飯時量化材料等。這些看似簡單的任務都離不開數學的運算和測量。例如,在購物時,我們需要計算商品的總價和找零;在煮飯時,我們需要按照比例進行配料。這些看似平凡的非常明確的數學需求,幫助我們解決了實際問題,并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
其次,在處理生活中的數學課題時,我意識到了數學的邏輯思維。在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時,我們需要運用邏輯思維來分析和解決問題。例如,在規劃旅行過程中,我們需要計算旅行時間、路程和費用。這涉及到對不同選項進行比較,最終做出最優決策的能力。在解決這類問題時,數學讓我們充分運用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幫助我們更好地思考,做出理性的決策。
此外,生活中的數學課題還讓我領悟到了數學的環境意識。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遇到各種數學問題,例如分析金融投資回報率、評估房屋面積、計算能源消耗等。這些問題需要我們根據實際環境來進行數學建模和分析。通過解決這些問題,我們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環境中的數學特性,還可以實際應用數學知識來改善生活。例如,通過分析能源消耗,我們可以找到減少能源浪費的方法,提高資源利用率。
最后,生活中的數學課題還讓我體會到了數學的美感。數學包含了一種獨特而美妙的邏輯結構和規律。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我們常常能夠發現美麗的模式和關系。例如,在解決幾何問題時,我們可以欣賞到完美的對稱和精確的圖形。這些美麗的數學結構不僅給我們帶來了視覺上的享受,也讓我們感受到數學的優雅和魅力。
總的來說,生活中的數學課題讓我深刻理解了數學的實用性、邏輯思維、環境意識和美感。數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它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通過在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我們能夠培養嚴謹的思考方式和邏輯推理能力。同時,數學還讓我們關注環境,改善生活,并帶給我們美的享受。因此,我認為理解和應用數學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問題,還可以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和生活質量。
生活中的數學手抄報篇十三
今天,我和媽媽逛完街回家,到樓梯口時,媽媽問我:“從一樓上到三樓用了30秒,那么,從一樓上到五樓要用幾秒?”
我毫不猶豫地說:“要用50秒。”
媽媽搖搖頭,連聲說:“不對,不對,你再想一想。”
我思考了一會兒,恍然大悟,說:“媽媽,我明白了!從一樓上到三樓,一樓不用上。所以,3—1=2(層),要上兩層,從一樓上到三樓要用30秒,30÷2=15(秒),上一層要用15秒,上到五樓,第一層不用上,5—1=4(層),要上四層。4×15=60(秒),也就是一分鐘。”
媽媽聽了,朝我豎起了大拇指,微笑著說:“你真棒!你用自己的智慧解決了一道數學難題呢!”
解決了數學難題,我真開心!以后我要根據實際,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生活中的數學手抄報篇十四
工具是:一套尺子,一個一元硬幣,一只彩筆。
先用彩筆畫出一元硬幣的直徑,它的直徑是厘米,要想算出圓的周長,再用乘等于厘米如果知道圓的半徑,在求圓的周長,應是:圓的半徑乘乘2。
今天,我在家里沒事干,就找到了一個以前四驅車的輪子。我就開始測量它的周長。找不著圓點是一個難事,于是我借用個課堂上的幾個方法,由于這個輪子是安到這里的,所以很不好測量,最后我還是按照車輪的大小在紙上畫出了一個圓。
測出了直徑。×、85(厘米).
這可真是一次有趣的測量啊!
生活中的數學手抄報篇十五
數學是我們每天必要接觸的,因為數學,我們的生活方便了許多。就如我們所學的百分率就讓我們知道了生活離不開數學。就在暑假的一天,我回到了老家。多么熟悉的感覺呀!今年真是地瓜大豐收啊,那地瓜就像一個個胖娃娃。老師曾說過地瓜還可以做成地瓜粉呢。農民伯伯們正在計算今年的地瓜能做出多少地瓜粉呢?我也過去幫幫忙吧!看來我學的百分率終于派上用場了。第一步當然要知道一共有多少地瓜啦!農民伯伯說:用來做地瓜粉的地瓜一共有38千克。
他還告訴我100千克地瓜可以做出20千克地瓜粉。大家都知道求分率是:比較量除以標準量=分率。那么就是:20除以100乘100%=0。2乘100%=20%。這就是地瓜的出粉率啦。接下來就要利用這個出粉率來計算一共可做多少地瓜粉了。地瓜的總數乘出粉率=38乘20%=9。6(千克)這樣就可以輕輕松松地算出地瓜粉的總數啦!是不是很簡單呢?其實不止是求地瓜粉,還有種樹的成活率,籃球的命中率,抽獎的中獎率等等。這些都是可用以上的方法的。就像種樹的成活率,只有把成活的棵樹除以種樹總數,再乘100%就=成活率了。這就是,有了它是不是很方便呢?快與我一起去探索數學的奧秘吧!
生活中的數學手抄報篇十六
北宋的一個夜晚,一家小酒店的老板正和伙計一起堆酒壇。因為近來生意特別好,酒壇自然也就多。老板一邊在心里樂,一邊盤算著如何發更大的財。他要把酒壇堆得整整齊齊,美觀大方,吸引更多的顧客光臨酒店。
第二天。這堆酒壇果然吸引了不少顧客,老板望著酒壇,樂不可支。這時,一位衣冠楚楚的青年書生走了過來,面對酒壇,若有所思。老板心想:我昨天為了數清這堆酒壇,花了很大的功夫,這位青年相貌不凡,我倒要考考他看。
"年輕人,你知道這堆酒壇一共有多少個嗎?"老板半開玩笑地問道。
"這很容易,只要你告訴我這堆酒壇最上面的那層一共幾排,每排多少個,一共有幾層。根本不用數,我馬上就知道這堆酒壇的數目。"年輕人這么說話,顯然有十足的把握。
"噢!"老板心想:這位年輕人真會說大話,不妨把他提的條件告訴他,看看他的能耐到底有多大。于是老板爽快地說:
"最上面那層酒壇是四排,每排8個,第二層是五排,每排9個……"
"好了,一共七層,"年輕人打斷了老板的話,不加思索地報出了答案,"一共567個酒壇。對嗎?"
老板一下子驚得連張開的嘴巴也忘記合攏了。這么快!老板馬上把年輕人請進酒店,上茶,敬酒,招待得萬分周到。老板真是打心眼佩服這位青年,又是請教姓名,又是討教數壇的方法。
這位青年就叫沈括。優越的家庭生活條件使他有機會讀書,加上他好奇心強,肯鉆研,于是他就成了很有才學的人。沈括回答老板說:"我數這壇子的方法其實非常簡單,因為最中間那層共77個,共七層,只要再乘7,最后加上常數28就行了。"
沈括從小對籌算很感興趣,讀了許多數學名著。后來自己寫成了一本數學專著《隙積術》,專門研究高階等差級數的求和問題。沈括數壇的方法就是利用了高階等差級數求和的方法,要比單純地數方便多了。數學上還可能碰到數字更大,項數更多的題目,用這種方法便可一下子迎刃而解。
生活中的數學手抄報篇十七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離不開數學,有了數學,難題就迎刃而解。
今年的春節特別寒冷,媽媽說趁著沒下雨我們全家去外面走走,順便吃個飯,爸爸問我寒冷的冬天吃什么最好呢?我腦子一轉,脫口而出“火鍋”。媽媽拍了拍我的頭說“好”。我一聽高興地跳了起來,恨不得馬上就去。
終于到了吃飯時間,我們來到了火鍋店,店里已經熱氣騰騰了。我們選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了下來,分別點了四個不同的鍋底。哇,菜品區的小菜真是太豐富了,有各種各樣肉、海鮮、蔬菜真是讓人大開眼界。我挑選了一些最喜歡吃的牛肉,蔬菜、蟶子、蘑菇回到座位,等鍋底冒出一個又一個小泡泡時,我將愛吃的東西都一點一點放進去,很快它們就熟了,我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就這樣我們吃完拿,拿好煮,煮熟吃,我的肚子吃得像一個大西瓜。
這時已經吃完的媽媽準備手機掃碼買單,算了一下我們一共消費382元,然后發現這家店美團里面正好有花80元有0元的代金券,媽媽笑著問我和爸爸,說:“今天我考考你們倆,怎么買券最合算”,爸爸想也沒有想說“買3張,自己在付82元就好了”。媽媽笑了笑,然后看向我,我想了想告訴媽媽;“我覺得應該買4張代金券”爸爸的這種是80*3+82=3優惠了60元,而我的是80*4=3優惠了62元,比爸爸的還多優惠2元。媽媽拍了拍我的頭說不錯不錯,老師教的東西能用到生活中,非常好。
媽媽讓我在能挑一瓶店里低于元的飲料,我有點疑惑?媽媽笑著說:“你的方法不僅比你爸爸的方法優惠2元,而且你說的方法買的優惠券里我們只要拿低于以內的飲料,我們都不用另外加錢”。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它真是我們的好幫手!最后我抱著一瓶大大的飲料,開心的回家了。
冬天吃火鍋真是太美味了,下次我們還要去!
生活中的數學手抄報篇十八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離不開數學。比如,上街買東西要用到加減法、修房造屋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用法數不勝數,這都是數學在生活中的具體體現。
我今天要說的是我在生活中發現的一個特點,那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用具中大多數都是圓的,如喝水用的杯子、吃飯用的碗、水桶、瓶子上的蓋子等等。為什么這些用具都是圓的呢?我想了又想,終于想明白了,原來在生活中人們用其他形狀的用具不容易盛東西和使用,如果用圓的的用具就能解決這樣的問題了。
我把我的觀察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只要認真觀察生活,就能在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學深了,學透了,自然會發現,數學能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問題。
生活中的數學手抄報篇十九
周末,我幫家里采茶,還要幫家里賣茶。因為我采茶的速度不行,所以,只要我在家里,賣茶葉就是我的任務了。
到茶市上去賣茶呀,是我最喜歡的事情。因為在茶市上聽大人們算茶葉賬挺有趣味,能學到好多計算的技巧。另外,老師每次教我們寫作文的時候,總是說“作文材料來源于生活”,要求我們要認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思考生活,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材料豐富,耐人尋味;否則,寫出來的作文總是干巴巴的,空空洞洞幾句話,讀起來沒有滋味。
今天下午五點多,我就拿著茶葉來到村部橋頭的茶市上賣茶。一開始人還不多,收茶葉的人比賣茶葉的人多得多。這時候,收茶葉的人為了刺激茶農賣茶,會放一個較高的價格。我正好就是利用這個機會賣掉了自己的茶葉。
賣完自己的茶葉,我并沒有馬上回家。我決定在集市上溜達溜達,一方面觀察茶市,回家好寫作文;另一方面,聽聽農民伯伯算自己的茶葉賬,是特別有味道的事。
瞧,那邊來了一位老大爺,手里拎著一袋茶葉。這邊收茶葉的老板馬上迎上去,與其說是接過老大爺的茶葉,不如說是將老大爺的茶葉奪過來。他們把手伸進茶葉袋子里,從底下往上翻看,似乎想從茶葉袋里找到什么秘密一樣。翻來覆去找個遍,然后說:“茶葉大了,我只能給每斤35元的價格,你賣不賣?”老大爺沒有說什么,茶老板稱了一下,說“正好5.4斤”。接著,老板掏出手機算賬。這時,我聽見老大爺嘴里咕咕嚕嚕自言自語地說:“6斤210元,6兩21元錢,210減去21,189元。”老大爺早已算出結果是189元,茶老板還沒有劃開自己的手機屏幕。
那邊又過來一位老奶奶,也拎著一袋茶顫巍巍地走了過來。這時,來到茶葉市場賣茶葉的茶農越來越多,老板開始壓價了。剛才每斤35元,現在每斤32元。老板稱出老奶奶的茶葉是4.5斤,老奶奶叫我幫她算算多少元。我也學著剛才老大爺的方法,把4.5斤看成5斤減去5兩。5斤160元,5兩16元,160減去16,應該是144元。
別急,強中還有強中手。瞧,那邊來了一位阿姨。她的茶葉是3.8斤,價格是每斤32元,我還在想怎樣算,阿姨早就說出得數了:“121元6角。”老板付了錢,阿姨轉身就走。我一把抓住了阿姨:“阿姨好!請問您剛才是怎么算的?”
阿姨笑著說,“我看你這孩子肯學習,就告訴你吧。3.8乘以32,第一個數字相同,后邊一位數的和是10,這樣的兩個數相乘,只需把第一個數字乘以比自己大1的數,再在后面粘上末尾兩個數的乘積,就可以了。例如47乘以43,四五二十,三七二十一,得數就是20xx”。
真是大開眼界了,這種奇怪的算法我還是第一次聽到。回家還要研究其中的原理是什么。也許還要到學校去問一問老師才會弄明白其中的道理。
生活中的數學手抄報篇二十
今天早上,媽媽說:“今天休息,我們來包餃子吃吧!”我高興的說:“好啊,我最喜歡吃餃子了!”
媽媽去菜場買來了香菇、筍、蔥、肉和餃子皮,回家洗干凈切成碎末,把料理拌好就開始包餃子了。我先拿起一片餃子皮,用筷子把餡放在中間,然后在餃子皮的周圍抹上一些水,最后把餃子皮粘起來,打幾個漂亮的折就大功告成了。
過了一會兒,我和媽媽把餃子做完了。媽媽拿出5個餃子盒說:“你能快速地算出來這里有多少個餃子嗎?”我看了一下餃子盒橫著數有6格,豎著數有3格,那就是6×3=18個,一個盒子能裝18個餃子。那么5個餃子盒就是18×5=90個,一共能裝90個餃子。我把所有的餃子全部放進盒子里還多出了10個,我對媽媽說:“我算出來了90+10=100,我們一共做了100個餃子。”媽媽說:“你真棒!”
媽媽說:“中午我們就來吃餃子吧!”媽媽拿出40個餃子,我們家有5個人平均每人吃幾個呢?我想了一下40除以5等于8,就是把40個餃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8個。我們就每人能吃8個餃子。媽媽又說:“你算得非常正確。”我聽了很開心!
我覺得這次包餃子非常有趣,一邊包餃子一邊動腦筋還能吃到好吃的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