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目標是置頂工作方案的重要環節。在公司計劃開展某項工作的時候,我們需要為領導提供多種工作方案。方案的制定需要考慮各種因素,包括資源的利用、風險的評估以及市場的需求等,以確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成功實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跨學科活動方案教學反思總結篇一
傳統節日與班隊會擴展活動課。
本課是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傳統節日》。在第一課時完成的基礎上,開展一節擴展活動課。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為了引導學生深入地去認識端午節。同時也為了營造一個健康、向上、活潑的節日氛圍,豐富班級的文化生活,培養學生活動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制定如下方案。
1、語文: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感受節日氛圍。
2、美術學科:畫雞蛋、訓練學生動手操作與繪畫的能力,培養與人合作的意識。
3、勞動學科:制作龍舟的過程中,鍛煉動手能力。
4、信息技術學科:利用ppt向學生展示成果。
(一)介紹端午節
1、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端午節)
2、那么,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生動地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
(二)觀看賽龍船慶端午的錄像。
1、看龍舟視頻
主持人:同學們,你看過“龍舟競賽”嗎?端午節龍舟競渡不單是傳統慶祝活動,也是一項體壇盛事!端午節起源于詩人屈原因不滿朝廷腐敗而投江自盡,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鑼鼓聲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粽子拋進江中喂魚蝦,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龍舟競渡可說是端午節的高潮。(播放賽龍船慶端午的錄像)
2、談談感受
主持人:看了剛才的錄像,想談談自己的想法嗎?
(三)制作龍舟
現在就有請我們敬愛王老師教我們制作會動的龍舟吧!今天,我們就自己動手做,看誰的手最巧,做的最漂亮。將自己做好的龍舟送給媽媽或長輩。
1、拿出材料包:硬紙板、彩紙、木棒、剪刀、膠棒。
2、將碎龍舟首尾剪裁好,備用。
3、剪下相對彩紙做龍舟身體。折疊彩紙。
4、將龍舟身體和首尾連接起來
5、學生動手做,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6、展示作品
(四)蛋蛋節
主持人:同學們動手能力真強!今天我們除了慶祝端午節之外,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活動,那就是“蛋蛋節”!
1、畫彩蛋
2、展示彩蛋:把彩蛋擺成心形。
3、撞蛋大賽:評選出雞蛋王,鴨蛋王和鵝蛋王
(五)趣味過龍門
主持人:同學們。看看我們班級的門,今天有什么不一樣?
班級前門事先布置成了龍門的樣子。在門框上綁一個粽子。取寓意“龍門高中”。現在請同學們排好隊。依次通過前門,并高高跳起,摸一下門上的粽子,討個好彩頭。并從后門再回到班級就座。
通過本次活動,同學們近距離接觸了端午節,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相信他們在今后的每一個端午節都會過得特別有意義。
跨學科活動方案教學反思總結篇二
1、學習課文,了解英國化學家開文迪許專心從事科學研究,把自己的一生獻給科學的事跡,懂得“科學怪人”其實并不怪。
2、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課外搜集科學家的故事,由課文閱讀向課外閱讀延伸,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發奮讀書的思想感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知道開文迪許“怪”在哪些方面和為什么作者又說他“并不怪”。
教學難點:知道這位“科學怪人”并不怪的原因。
課前準備:課件,多媒體設備
一、回憶課文,導入新課
2、我們還留下了什么問題要在這一課解決的?(為什么課文開始說開文迪許很怪,后來又說他并不怪呢?)
過渡:對,這一堂課我們就是要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來解決這個問題。請大家打開課本,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學習課文,釋疑解惑
(一)學習1—6自然段
1、自瀆課文要求:自瀆1—6自然段,看看課文介紹了開文迪許怪在哪些地方?你對他哪方面的怪事感興趣,就仔細思考他為什么會這么怪?然后我們一起來交流討論。
2、學生自瀆思考
3、學生討論交流“開文迪許的怪表現在哪些方面?”,大致理解到以下幾點:
(1)“怪”表現在四個方面:衣著不考究、布置很特別、珍愛圖書、珍惜時間(學生回答,教師逐一出示課件上的板書)。
(2)寫他“衣著不考究”的這一自然段中,重點理解“考究”“一般”“過時”,請學生聯系生活、聯系英國的紳士的衣著,進行比較,體會開文迪許的怪。
(3)寫他“布置特別”,這一自然段,a、讓學生比較句子:
開文迪許家里的布置也很特別。
開文迪許家里的布置很特別。
上面哪句話表達的意思準確些,為什么這里要用上“也”?
b、開文迪許家里變成什么樣了?
(4)寫他“愛惜圖書”這一自然段中,出示句子“他自己從書架上拿走一本書,也要辦理一下手續。”說說“也要”在這里強調了什么。聯系自己在家里看書的情況來理解。
(5)寫“珍惜時間”這一自然段中,抓住“慕名、打擾、思索、迫不得已”等詞語來體會“怪”。
(6)以上每一自然段,學生交流到那里,就相機指導朗讀,在讀中悟,悟中讀。
(7)讀第1和第6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這兩段在這部分中的作用是什么?(前面是總起,后面是總結)
4、你對哪方面的“怪”感興趣?把興趣相同的同學分成一組。要求:再讀課文,小組交流他這么“怪”的原因,把理由說透、說充分,然后推派代表上來交流。一個組的代表上來交流,其他組的同學可以補充。
(1)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2)每組推代表匯報,大致理解以下幾點:
a、衣著不考究是因為他注意力集中在科學研究上了,沒有時間去講究穿著;
b、布置特別說明他把家也變成了進行科學研究的場所了,科學研究成了他生命的全部。
c、珍愛圖書說明書對他研究的重要性,同時書有一定的擺放順序,便于自己查找,節省時間。
d、珍惜時間一部分中,學生可能會提出說他對客人沒禮貌等,教師可引導他們從他專著于科學研究,時間緊等方面來思考。
(3)教師小結:開文迪許之所以有許多怪事,是因為他要節省時間,把時間用在科學研究上。用書上的話是怎么說的?(顯示課件板書“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科學”)這是哪一自然段寫的?我們一起讀第七自然段。
(二)學習第七自然段。
1、齊讀,要求:讀后用“這位‘科學怪人’并不怪,是因為……”說說理由
2、讀后學生互相練說
3、全體交流,基本說到他把時間話化在“做實驗”“寫著作”“查資料”等方面即可
4、指導朗讀。
三、齊讀全文
你學了這篇課文,你得到了什么收獲?
四、作業:去圖書館或上網搜集科學家專心研究的小故事寫下來,下一課交流。
跨學科活動方案教學反思總結篇三
奧數是數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拓展,也是學生基本技能的發展。拓展思維能力的高低,對學生基本的運算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計算速度,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及思維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初中理科組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特舉辦全校奧數,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通過這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發展學生的拓展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數學學科老師要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培養學生發散的思維能力與靈活敏捷的思維習慣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必須持之以恒地開展。
出卷老師:魏海平曾郁郁
1、參賽對象:每個班抽取六名學生參與。
2、活動方式:紙質試卷,不得使用其他計算工具。
3、活動地點:多媒體教室。
4、活動時間:201*年11月16日(周一)中午16:00—17:00。
5、監考:蔣應華古家瓊
6、閱卷:段余糧劉奕峰蔣智用
1、學生聽統一信號,宣布“開始”和“結束”。
2、學生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答題,結束信號響起應停止答題。
跨學科活動方案教學反思總結篇四
“關注課堂學習常規,細化指導措施,提高教學有效性”
延續“關注學生課堂學習常規,細化教師教學指導措施,提高教學有效性”這一校本研修主題,上學期我組重在關注“學生課堂學習常規”的養成,本學期我們將組織教師對“有效落實學生課堂學習常規相應的教師細化指導措施”這一重點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從而使一學年的研修更完整、更有效。
一、二年級側重關注學生“聽、讀”學習常規相應的教師教學指導細則;三、四年級側重關注學生“說、寫”學習常規相應的教師教學指導細則;五、六年級側重關注學生“思、寫”學習常規相應的教學指導細則。本學年,無論是課堂教學、聽課評課,亦或案例撰寫、,我們都應密切關注所在學段小主題相關學習常規相對應的教師教學指導細則,進行有針對性、有重點的提煉和落實,同時上牽下聯,學習其他學段的學習常規相對應的教師教學指導細則,相互交流,不斷總結,縱向提升,提高教學有效性。
本學期校本研修共分三個階段:學習思辨(二)——實踐研討(三)——總結提升,為此設定三個分目標:
1.通過大組集習《浙江省義務教學管理指南》、《語文學科教學常規》、《小學語文教學建議30條》,小組分散重溫《語文課程標準》及各小組搜集的相關學習材料”等活動多形式開展學習思辨活動,繼續關注學生課堂學習常規,思考教師相應的教學指導措施,完成《奉化市實驗小學學生語文課堂學習常規相應教學指導措施》(討論稿)。
2.借助學校開展的常規課堂檢查、青藍工程學員學藝課、市小學語文單元整組教學研討及與“江口、方橋、蕭王廟、大堰”等協作教研組的校際聯誼等活動,充分運用課堂觀察表,通過跟帖、集中評課等方式扎實地開展實踐研討活動,落實教師相應的教學指導措施,完成《奉化市實驗小學學生語文課堂學習常規相應教學指導措施》(修訂稿)。
3.在案例撰寫、論文交流等活動中,逐步細化教師教學指導措施,加強教師教學能力,提高教學有效性。
跨學科活動方案教學反思總結篇五
多年來,xx小學一直高度重視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根據學校教育教學實際,開展綜合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學校開發了以“知我東營愛我家鄉”為主題的學工、學農、學科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了解認識自己的家鄉,感知東營的發展,增強同學們熱愛家鄉的意識。
4年級全體學生(兩個班,共計85人)
6月6月全天
“知我家鄉愛我xx”主題實踐活動。
依托《城市信報》社,四年級家長委員會負責組織實施。
學校帶隊領導:劉xx
安全員兼校醫:李xx
四年級一班:班主任朱君,兩名學生家長,一名導游
四年級二班:班主任艾麗華,兩名學生家長,一名導游
1.早晨7:30從勝利集輸小學乘大巴車出發。
2.8:30乘車到廣饒烈士陵園,先參觀大理石浮雕、到烈士墓獻花,統一參加廣饒縣委縣政府組織的公祭活動。隨后兩個班學生單獨組織紀念活動,參觀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
3.10:20第二站到孫武湖踏青,休整,參觀;
4.下午1:30乘車趕到廣饒歷史博物館和公孫祠參觀游覽。
5.下午4:00左右回到學校。
1.文明參觀,禁止大聲喧嘩;尤其是在公祭活動現場和到烈士陵園參觀必須保持肅靜。
2.組織有序參觀,禁止用手拉拽標本展品,損壞將照價賠償;
3.注意環境衛生,禁止亂扔垃圾,垃圾必須隨手攜帶,集中存放。
4.各班要組織學生認真做好記錄,寫出觀后感,或者游記等。
5.各班要注意時間安排,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參觀學習。
6.戶外活動期間,做好分組,明確責任,注意用火,禁止踩踏草坪。
1.各班出發前必須對學生進行安全警示教育,堅決杜絕安全責任事故的發生。
2.每個班配備1-2名教師,2-3名家長和1名導游管理員,分工負責,明確責任。
3.出發前,每位學生必須填寫安全預案表,明確出行路線、攜帶物品及相關要求,并經家長簽字許可。
4.學校配備一名校醫跟隨,并配備相關藥品,器材。
5.四年級家長委員會負責與城市信報社簽訂出行合同。
6.所用車輛為旅游車輛,按每個座位購有保險。《城市信報》社負責落實車輛。
7.為每位學生及家長購買一份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城市信報》社負責購買。
8.聯系電話(略)。
跨學科活動方案教學反思總結篇六
課本第1—4頁。
1、能抓住教師的形象神態進行描繪,培養自己的觀察力。
2、能記憶或想象畫出師生之間印象深刻的故事,培養自己的繪畫表現力。
3、掌握賀卡設計的方法步驟,能制作一張尊師卡片送給自己喜歡的老師,表達自己的心意,提高自己的動手設計能力。
4、在充滿生活情趣的繪畫與制作中,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掌握賀卡設計的方法步驟,能制作一張尊師卡片送給自己喜歡的老師,表達自己的心意,提高自己的動手設計能力。
能記憶或想象畫出師生之間印象深刻的故事,培養自己的繪畫表現力。
卡紙。
本課圍繞“老師”這個主題,將表現性繪畫和手工制作融入到師生情感交流之中,教師的教學藝術將激活學生對教師的美好印象。語言的交流、心靈的對白、細節的.把握將再次勾勒師生學習生活的直觀畫面。
活動一重在啟發學生觀察、記憶自己喜歡的教師的形象特征,教學可作如下安排:引導記憶——學習討論——提供指導——創造表現——交流評析。
上課前講發生在某位教師(或者是自己)身上的故事,讓學生猜猜這位教師是誰,并引導學生對結果進行推理分析:“你是怎樣猜出來的?”,“這位教師外形有何特點?”,“你還知道他(她)喜歡干什么?”,通過交流學習討論引發學生對教師的注意和記憶。在學習指導中可通過示范畫或學習作業的展示觀察,讓學生重溫“自畫像”那一課中人物的基本畫法,抓住自己喜歡的教師的特點進行獨特的創作表現。作業之后,可將作業進行展示,先讓學生們猜猜畫上是哪位教師,再請作者本人進行介紹,首尾呼應,結束本課的學習。
活動一作業表現僅僅是教師個體形象,活動二與活動一比較,要表現的人物更多,情節更生動。教學中可作如下安排:觀察比較——學習討論——提供指導——自主表現——交流評析。
可利用cai課件出示兩副學生作業,引導學生觀察比較,第一副畫是一位教師的具體形象,第二副畫是將第一副畫中的教師形象與一些學生形象進行組合的畫面,通過比較揭示本課學習主題。學生討論師生相貌、身材、衣著的區別,并在cai課件中強化表現意識,在提供學習指導時可通過cai課件讓學生在畫面中對既定的教師、學生形象進行嘗試組合構圖,出現人物形象組合的各種圖畫,并鼓勵學生根據記憶加上一定的主觀想象,積極思考“學生和教師在何處干什么?”的故事情節,大膽表現,在交流評析中對自己表現的印象深刻的畫面故事暢所欲言。
活動三是關于卡片設計制作的學習內容,可以信息加工策略為主導設計學習活動,教學安排如下:觀察分析——掌握規律——拓展思路——自主設計——體驗交流。
教師出示尊師卡揭示課題,并讓學生拆分卡片,了解卡片的構成要素包括:襯底、形象、文字,探討卡片的設計方法和設計規律。教師提供各種卡片供學生欣賞,開拓學生的視野,并向學生提供卡片外形和圖案設計的思路,如根據文字、祝詞進行聯想等。學生設計制作完畢后可相互欣賞,并贈送給自己喜歡的教師。教師充滿謝意的表白既是對孩子的肯定,又促進情感交流的升華。
評價不能局限于繪畫或制作表現的因別,更重要的是通過評價繼續構建師生友誼之橋,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
作業要求:活動一,以寫生或記憶的方式畫一畫自己喜歡的老師,可以是頭像、半身像或全身像。活動二,記憶或想象畫出自己和老師之間印象最深的事情。活動三,設計制作一張賀卡送給自己喜歡的老師,表達自己的心意。
跨學科活動方案教學反思總結篇七
為創設濃郁科學教育氛圍,推動我校科技創新教育活動的開展,構建學校科技教育的大平臺,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情感,開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動手動腦能力,讓學生在科技活動中感受生活離不開科技創新,體驗科技活動過程的快樂,提高科學素養。
體驗創新成長
科技引領未來創新改變世界
1、面向全體,重在參與。積極宣傳科普知識,增強學生科學意識,培養學生的科學品質。
2、以滲透為引導,以活動開展為強化推進,形成科技教育長效機制。
3、以身邊的事物為出發點,突出科技創新,突出動手實踐,積極開展科技小發明、小創造等活動,擴大普及面。
xx年11月
第一階段(11月1日——11月5日)啟動宣傳階段
1、制定科技節方案(責任部門:德藝處)
2、11月5日利用升旗儀式召開動員大會(責任部門:大隊部)
第二階段(11月6日——11月28日)活動開展階段
第三階段(11月29日——30日)活動總結表彰階段
1、搭建“摩天大樓”
用提供的材料設計并制作一座“摩天大樓”,越高越好。
材料:1米長木條2根。
工具:剪刀一把、直尺1把、鉛筆1支、裁剪刀1把、細膠帶1卷、膠水1支、紙、橡皮(工具自帶)
制作要求:
b、自行設計結構和形狀;
c、制作時間20分鐘,測試時間為1分鐘。
評分規則:測試時,選手將作品直立在測試區域(室外,有風),要求結構穩定,維持在10秒鐘以上不倒;測量“大廈“的高度,以2個團隊的合計高度排出名次。各班推選兩個團隊(每個團隊3人,男女搭配)參賽。
比賽時間:透明教室
比賽地點:11月19日中午12:00
負責人:
評委老師:
獎項設置: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2個
攝影攝像:錢威
2、科普知識競賽
每班選派5名學生組成代表隊,進行科普知識的必答、搶答。以5名學生的總成績排定名次。
比賽時間:11月20日中午12:00
比賽地點:電腦房
負責人:
評委老師:
獎項設置: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2個
攝影攝像:錢威
跨學科活動方案教學反思總結篇八
9月25日
我愛北京天安門
1、通過活動,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了解天安門
2、繪畫祖國首都,鍛煉幼兒小肌肉的靈活性。
3、知道每年10.1是國慶節,自己是中國人,五星紅旗是中國的國旗。
一、詩歌欣賞
《愛》
前年,媽媽問我:
你最愛誰?最喜歡什么?
我說最愛親愛的媽媽,最喜歡紅紅的蘋果。
媽媽的臉上消除了酒窩,使勁地親我。
去年,爸爸問我:
你最愛誰?最喜歡什么?
我說最愛解放軍爸爸,最喜歡家鄉的山河。
爸爸張開了雙手,高高地舉起我。
今年,老師問我:
你最愛誰?最喜歡什么?
我說最愛我們的祖國,最喜歡我們的國旗。
老師說我長大了。
二、學唱歌曲:《我愛天安門》
三、線條畫《美麗的天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