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教案嗎?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第一教案網站官網篇一
1、使學生體驗分類標準的多樣性,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
2、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分類的思想及其在生活中的用途。
按照確定好的標準進行分類。
學習用具,幾何圖形。
情境活動參與教學。
一、活動導入
1、讓學生整理自己的書包。
組織討論:說一說是怎樣整理的,
2、讓學生看一看教科書的圖。
說一說這兩個小朋友怎樣整理的。
3、小結:
分類結果在同一標準下是一樣的,在不同標準下呈現多樣性。
二、練一練。
1、分一分,說一說。
(1)怎么分?說標準。
可以按年齡分類,按性別分類。
(2)圖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按顏色分類,按樣式分類,按樣式和顏色分類。
(3)圖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分成機動車和非動車兩類:大車、小車、自行車三類,按分配個數分成三類。
2、看一看,可以怎樣分。
(1)圖上畫著什么,可以怎么分。
(2)匯報,交流:可以按大小分類,按形狀分類。
3、想一想有哪幾種分法。
看圖,可以怎樣分。
按大小分類,按顏色分類,按用途分類。
三、小結,實踐
1、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2、實踐活動。
到圖書館或書店看一看。
五位置與順序
第一教案網站官網篇二
1、探索相關的退位減法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解題策略的多樣性。
2、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理解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感知解題策略的多樣性。
投影
1、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左手3支筆,右手2支筆。說說哪只手多?多多少支?
2、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圖片,理解題目意思。說說你從圖中發現了什么問題?
1、組織小組討論:誰多?多幾只?你是怎么想的?
2、小組代表發言。(允許有不同的解題策略)。
3、列出算式:11-7=
4、研究算法。
(1)獨立思考,嘗試解題。11-7=?
(2)交流11-7=411-7=411-7=4
101因為4+7=11
10-3=711-1=10所以11-7=4
3+1=410-6=4
(3)小結算法
5、運用知識,嘗試練習。
(1)、獨立完成,試一試。
(2)、選幾題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1、指導練一練第1題。
(1)、獨立計算。
(2)、選2題說說思考過程。
2、指導第2題。
(1)、讓學生觀察圖畫獨立填寫。
(2)、交流
3、指導第3題。
(1)獨立計算,交流結果。
(2)觀察題目,說說每一組題有什么特點。
4、指導第4題。
(1)計算,交流結果。
(2)觀察算式,說說有什么規律。
(3)交流規律。
11-7=411-7=411-7=4
因為4+7=11
10-7=311-1=10所以4+7=11
3+1=410-6=4
第一教案網站官網篇三
一、雙姿
坐姿(正、直、平、安):“頭擺正,肩放平,身挺直,足安穩。”前臂肘彎處自然抵住桌沿,雙臂呈“八”字平放桌面。左手扶紙,右手執筆。執筆(捏、托、墊、靠):“拇指食指捏得牢,中指末節托正好,無名小指層層墊,筆桿自然虎口靠。”
二、“永”字八法
側、勒、努、趯、策、掠、啄、磔(點、橫折鉤、橫折撇、短撇、捺)
三、“人”的寫法
力的由重到輕、由輕到重,如同船槳劃水: 例:飛機起飛(撇)――飛機降落(捺)
四、輔助練習
按順、逆時針方向,分別畫出:圓形、正方形、正三角形。練習要求:
1、用力適度,肩、臂、腕、指,貫通無礙。
2、保持勻速,反復體會五指力量的均勻分配。
3、線條粗細一致,分別以極細、極粗筆畫完成標準圖形。第二講
一、復習:
1、坐姿(背誦口訣,強化正確姿勢)。
2、執筆(背誦口訣,做到熟練掌握)。
二、筆畫練習
“點像水滴向下淌,橫像扁擔細又長,豎像鋼針把衣補,撇像彎刀閃閃亮,捺像船槳來劃水,挑像禾苗迎風長,折像積木隨意變,鉤像釘子尖尖樣。”
(一)點、橫、豎、撇、捺、挑、折、鉤的基本寫法及練習。
1、點:斜點、垂點、豎點、長點
2、橫:長橫、短橫
3、豎:懸針、垂露
4、撇:長撇、短撇、平撇、豎撇
5、捺:斜捺、平捺、側捺
6、挑:斜挑、平挑、豎挑、橫折挑
7、折:橫折、豎折、撇折、撇點、橫折折撇
一、漢字的基本筆順
1、先上后下:
三、立
2、先左后右:川、以
3、先外后內:句、同
4、先中間后兩邊:小、水
5、先外后里再封口:
四、目
6、先橫后豎:
十、豐
7、先撇后捺:分、合
8、先橫后撇:左、在
二、筆順特殊規則:
(一)點
1、點在左上先寫:為、頭
2、點在右上后寫:式、我
3、點在里面后寫:瓦、母
(二)豎在上(在橫的左面)、在上包下或全包圍結構里一般要先寫 例:岡、戰
一、漢字的偏旁部首
(一)偏旁
偏旁是合體字的結構單位。我國在古代進稱漢字合體字的左方為偏,右方為旁。現在上下左右統稱為偏旁。例如:“張”字是由“弓”、“長”兩個偏旁左右組合而成;“思”字是由“田”、“心”兩個偏旁上下組合而成。
在漢字的偏旁中,有些本身就是一個字,如“力、寸、弓、馬、見、石、目、田、鳥、皮、車、身、角、青、其、骨、音、韋、黑、鼠”等;有的本身已不成為字,如“匚、廴、宀、彡、巛、疒、虍”等。有些獨體字做合體字的偏旁用時,因形體上相互配合、相互照應的關系,往往要發生形體上的改變。例如:“人”字做為偏旁時,捺畫變為豎,成為單立人“亻”;木字做為偏旁時,捺畫變為點,成為木字旁“朩”等。因此,學習和掌握漢字在形體上的特點,也可以加深對漢字結構方式的理解。
(二)部首
部首是全面研究漢字偏旁,系統整理漢字偏旁的結果,是由字典檢字法而得名的。編纂字典時,分析所收漢字的形體結構,然后分部排列,每部用一個字做標目,就是“部首”。如“大”部、“钅”部等。
(三)偏旁與部首的關系
部首和偏旁不能等同,偏旁的數目要比部首多得多。所有的部首都是偏旁,而偏旁卻遠不都是部首。比如“海”、“究”兩個字的“氵”、“每”、“穴”、“九”都是偏旁,其中“氵”、“穴”是這兩個字所屬的部首。部首包含于偏旁之中,偏旁的范圍比部首大,這就是它們之間的關系。
二、偏旁部首名稱、寫法及在漢字中的部位
1、名稱
2、寫法(附后)
第五講
一、漢字的結體
傳統結體八法:對準中心、掌握重心、橫平豎直、上緊下松、疏密勻稱、斜度相等、伸左讓右、比例適當。
二、幾何形與中心線的運用 方形:國(大方),田(小方),目(長方),曰(扁方),夕、戈(斜方)圓形:者(正圓),矛(橢圓豎),心(橢圓臥)三角形:公(等邊),左(等腰長),土(等腰扁),丁、甲(倒置),之(斜放)菱形:牛、申、半(長形),勿、方、十(短形)梯形:亞(豎放),川(側放),留(倒放),晨、醫(局部變異)多邊形:凸、馬、司、墨、臺(分直曲線的組合和不同形狀的組疊)
第一教案網站官網篇四
1、在具體的情境中,學會8和9的加減法。
2、指導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和表達。
學會8和9的加減法。
投影
1-2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情境圖,說說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
二、提出問題,討論
1、觀察圖提出問題。
2、指名回答,列出算式。
3、分小組交流算法。
三、畫一畫
1、同桌兩人一組,一人涂色,一人記錄算式。
2、組織全班交流,整理出算式。
四、練一練
1、說一說,填一填,先學生獨立填寫,再指名回答,并說出這樣列的理由。
2、口算,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3、湊成9,先指導學生看明白題目的意思,再連一連,同桌檢查連好的結果。
五、拓展練習,數學故事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猜一猜八戒吃了幾塊西瓜,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師巡回指導。
六、課外延伸
放學后,想一想寫一寫有關8和9的加減法算式,能寫幾個就寫幾個。
第一教案網站官網篇五
星期五第三節是四年級二班的體育課,課的主要內容是進行體育教學常規的訓練,可四五個同學老師靜不下來,好像心理處于亢奮狀態,好像拿老師的嚴厲要求當耳旁風,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得坐下來仔細分析。
我沒中國有句老話:“嬌子如殺子。”這句話應是一條真理,無論在教育孩子還是在教育學生方面都應認真貫徹執行。對待自己的孩子現在的家長沒有經驗,等到孩子大了發現對孩子嬌慣不對未免有些晚了,但及時改正對孩子的教育態度也未免不是亡羊補牢。
因此對待我們的學生也不要過份放松要求,對待每個學生都應基本一樣,無論是書記的侄子,還是房校長的兒子,還有黃主任和王海燕老師的女兒,這幾個孩子都是一塊寶玉,只是家長和學校教育對其加工程度不同,當然生活也不可能千篇一律,也就是房展程度稍有不同。
因這幾個同學是同事的親戚和兒女,所以我對它們要求有點松,有違反紀律時我總是對其進行教育但不嚴厲,以致于其他同學逗他幾個讓他們處于違反紀律的狀態,看老師怎么對待他們。
仔細想想,這樣對他們成長是不利的,等他們上了初中會對教師的.要求不適應,因此我在這節課上試探性的收到王哲的玩具搶,牟哲昊的玩具小到,因為這是體育課的基本要求,違反了基本要求就不能輕易要回去,以加強二人對教學常規的認識。
第一教案網站官網篇六
1、探索相關的退位減法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解題策略的多樣性。
2、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理解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感知解題策略的多樣性。
投影
1、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左手3支筆,右手2支筆。說說哪只手多?多多少支?
2、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圖片,理解題目意思。說說你從圖中發現了什么問題?
1、組織小組討論:誰多?多幾只?你是怎么想的?
2、小組代表發言。(允許有不同的解題策略)。
3、列出算式:11-7=
4、研究算法。
(1)獨立思考,嘗試解題。11-7=?
(2)交流11-7=411-7=411-7=4
101因為4+7=11
10-3=711-1=10所以11-7=4
3+1=410-6=4
(3)小結算法
5、運用知識,嘗試練習。
(1)、獨立完成,試一試。
(2)、選幾題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1、指導練一練第1題。
(1)、獨立計算。
(2)、選2題說說思考過程。
2、指導第2題。
(1)、讓學生觀察圖畫獨立填寫。
(2)、交流
3、指導第3題。
(1)獨立計算,交流結果。
(2)觀察題目,說說每一組題有什么特點。
4、指導第4題。
(1)計算,交流結果。
(2)觀察算式,說說有什么規律。
(3)交流規律。
11-7=411-7=411-7=4
因為4+7=11
10-7=311-1=10所以4+7=11
3+1=410-6=4
第一教案網站官網篇七
劉校長曾經說過這么一句話:“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個國家在于孩子”。開學一周半了,看著孩子們背著書包,迎著陽光來到了學校,一聲:“老師好!’,我覺得自己的責任重大。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花朵,看到這些天真爛漫的孩子求知的眼光,看到孩子們抱著書,認真細讀,我就是想到了自己,想到自己沒有好好去多讀書,認真學習,其實我還有好多知識等待著我去學去探討。
周三有個學生問:“老師!有什么辦法能使我們的空氣變好?”我……?這個問題希望你們好好學習,將來這個問題有待于你們去開發研究。
第一教案網站官網篇八
1、能正確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
2、在集體的情境活動中,體會加減法的.含義。
:在活動中明白算理。
:1-10數學卡片、算式卡片、頭飾
:情境活動教學
今天,動物園來了很多小客人,他們都想找一個好朋友,可是卻沒能找到。讓我們班這些聰明的小朋友們一起來幫忙找一找。
分給10個人動物頭飾,一張數字卡片。
要求:
1、找出的好朋友必須是兩個數合起來組成10。
2、邊唱《找朋友》邊做。
3、匯報:________的好朋友是_________
解放軍叔叔想考考我們班的小朋友打靶的本領。
看第2題,明確題意。
獨立完成,校對
1、整體估計是黑棋子多,還是白棋子多。
2、數一數每種棋子的數量。
3、進行比較:_______比______多_______。
_______比______少_______。
4、完成練習,校對。
1、看清題意。
2、獨立完成。
3、小組交流。
老師看時間,要求在2分時間內完成。
比一比誰做得又對又快。
1、分小組模擬比賽。2、小結評議。
理解8的組成:你出6,我出2。你出(),我出()。
第一教案網站官網篇九
1、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讓學生認、讀、寫11-20各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建立數位的概念。
2、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填寫算式。
3、在教學中滲透數的順序,并進行社會秩序教育。
4、學會與人合作,體會計算的多樣化,發展學生思維。
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
初步建立數的概念
每組一個數位計數器及40-50根小棒等。
抓問題,用多種游戲,把抽象的數位具體化。
一、創設情景,尋找關鍵問題
1、數學課研究數學問題,一些小棒會有什么數學問題。
(每張桌子發40-50根小棒,玩小棒時間為3-5分鐘)
2、你發現了什么數學問題。
(目的.:練習20以內數的順序,也可以在玩小棒中發現十根捆一捆)
3、游戲,看誰的手小巧。
老師報數,學生用棒子表示,討論:快的同學的訣竅。
出示:十根可以捆一捆。
再進行游戲,讓學生習慣中把1捆當作10根用。
4、完成:
()個一()個十
試一試,在計數器拔出10
個位只有幾顆珠子,怎么辦?(10個一是1個10)
在個位拔上一顆珠子,表示1個十,也表示10個一。
二、自主合作,解決數位順序。
在解決了10是1個十也是10個一后,還能過度試一試在計數器上表示。接下來就是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數位,組成和算式結合,理解11-20各數。
1、11-20各數在計數器上怎么表示呢?
問題提出后,可以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并加以解決,并結合p68的圖示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實現生生互動。
(這兒注意11-20的表達多樣,只要求至少一樣,方法選擇,方法應用應由學生通過自主交流來確定。)
2、
1個十,1個一是1110+1=11
10和11,十位上是1,沒有變,個位由0變成1,就是11。
3、15、19、20的數位可重點檢查。
(20的數位可由10-20,也可19-20來描述。)
4、小結,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數位不一樣,數也不一樣,十位上1表示1個十,個位上1表示1個一。
5、練習(口算)
10+910+810+710+610+5
10+410+39+108+107+10
6+105+104+103+10
二、實踐應用,實現知識延伸
1、尋找粗心丟失的數。
游戲報數。(報數時丟一些中間數)
2、開火車順數
游戲:數數(順數和倒數)
3、拔珠游戲(師生――生生)
報數13,拔13并寫出13,同時說13的含義,還可畫珠。
4、p691-6自己完成。
四、課外實踐,拓展知識應用。
1、完成10-20各數數位圖及小棒圖。
2、和父母互說10-20各數組成。
第一教案網站官網篇十
師:我發現重慶的孩子特別聰明,老師非常高興,老師的家鄉在呼倫貝爾,前幾天,那里下起了第一場雪(老師伴隨音樂、畫面深情介紹場景。)
上課。
師:一場及時的大雪給人們帶來了豐收的希望,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一場雪》,請同學們齊讀課題,打開書,讓我們伴隨作者的描述去感受喜悅的心情。輕聲朗讀課文,注意讀準生詞的字音。
生自由讀課文。
師:同學們讀得真認真,我們來檢查一下。
(媒體出示生詞,學生認讀。)
師:老師提醒一下,大家仔細看看這些生詞,在字形和讀音上有什么注意的地方?
生:沉甸甸的甸需要注意,玉屑的屑要注意讀音。
師:非常好,誰愿意領著大家讀一讀。
生領讀屑、瑞等生詞。
師:我們來比賽誰認得快。(媒體出示生詞,生依次認讀。)
師:非常好,我們來分段朗讀課文,好嗎?
生:好。
請位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齊讀。(老師隨機糾正玉屑、映著等字詞的讀音。)
師:這是一場怎樣的雪?
生:及時的雪。
生:我認為這不僅是一場及時的雪,還是一場很美的雪,給孩子們帶來了舒暢。
生:我認為雪像一位化妝師,把山川、樹木、房屋打扮得非常美麗。
師: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感受雪的大和美,邊讀邊勾畫出描寫雪景的句子,看看自己有什么收獲。
生默讀課文。
師:(巡視)她是抓住重點詞。
師:好了,你來說一說。
生:我認為有第三段中的雪花簌簌,因為寫出了雪的大。
生:我認為還有山川、樹木,這段話
師:粉妝玉砌的世界是怎樣的世界?多美啊,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嘆?
生:呵,好大的雪啊!
師指導感情朗讀。
師:還有嗎?
生:我從第四自然段中的落光了葉子的松樹上體會到了作者把雪后的美景描寫的很好。
投影展示雪后的美景。
師: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一句。
生讀落光了葉子的一句。
師:誰愿意繼續。
生:顯出一道五光十色的彩虹。這里更加顯示了雪化了之后的美麗景象。
投影展示雪末隨風的景象。
師:讓我們連起來讀一讀。
生讀落光了葉子的柳樹上五光十色的彩虹一段。
師:你還有什么樣的感受嗎?
生:我從這里體會到了雪花的大。
生:我從地上一會兒就白了也體會到雪下得大。
師:我們來看看105頁下面這段話,偶爾撲哧一聲,我們來感受一下。
生:我聽到了積雪把枯枝壓斷的聲音。
師:對,我們一起用朗讀來感受一下。
生讀。
師:多美啊,同學們聲音再大一點,我們再讀一次。
生讀。
師:雪多大,景色多美啊!請結合自己搜集的資料和生活經驗,想想什么叫瑞雪。
生思考,老師巡視。
生:我體會到這場雪預兆著明年是一個豐收年。
生:這預示著給農作物帶來豐收。
師:你把這段話讀一讀。
生讀。
師:聽明白了,大雪可以把,請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生讀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師:被指的是什么?
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