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冀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教學設計篇一
使學生會讀、寫小數,并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學重點:使學生會讀、寫小數。
教具準備: 幻燈、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0.2是( )位小數,表示( )分之( );
0.15是( )位小數,表示( )分之( );
0.008是( )位小數,表示( )分之( )。
2、0.4的計數單位是( ),它有( )個這樣的計數單位;
0.07的計數單位是( ),它有( )個這樣的計數單位;
0.138的計數單位是( ),它有( )個這樣的計數單位。
二、新課
1、教學小數的數位順序表。
前面我們已經認識了小數,誰能舉出一些小數的例子?
(0.2 0.05 0.005 0.01……)
這些小數有什么共同特點?(小數點左邊的數都是0)
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其他的小數嗎?誰能舉出一些例子?
(1.5 40.6 3.134 6.8……)
這些小數的小數點的左邊還是0嗎?
觀察一下:小數可以分為幾部分?
是不是所有的小數都比1小?
誰還記得整數的數位順序?每個數位的計數單位是什么?相鄰的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邊回答邊在黑板上板書整數數位順序表。
接著提問:0.2表示什么?(表示兩個十分之一)十分之一是它的計數單位;0.05表示什么?(表示百分之五,有五個百分之一)百分之一是它的計數單位。0.006表示千分之六,有六個千分之一,千分之一是它的計數單位。
多少個十分之一是整數1?
多少個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
多少個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
這些小數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10)
這和整數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一樣的,因此,一個小數的小數部分可以用小數點與整數部分隔開,排在整數部分的右邊,向整數一樣計數。
10個十分之一是整數1 ,整數個位的右邊應該是什么位?
十分位的計數單位是多少?百分位、千分位、萬分位的計數單位分別是多少?
指出345.679整數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別是什么位?
再指出小數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別是多少?
2、教學小數的讀法
出示古錢幣的相關數據: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
問:你會讀出古錢幣的有關數據嗎?
誰能總結一下小數的讀法?
強調:讀小數部分,小數部分要依次讀出每個數字,而且有幾個0就讀幾個0。
完成做一做:讀出下面小數
3、教學小數的寫法
(1)例3:據國內外專家實驗研究預測:到21,與1900年相比,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一點四至五點八攝氏度,平均海平面將上升零點零九至零點八八米。
你會寫出上面這段話中的小數嗎?
(2)做一做:寫出下面的小數。
零點零七 五點零六 十點零零二
三百點七一 零點零一四 十五點五零三
三、鞏固練習
1、填空
0.9里面有( )個0.1
0.07里面有( )個0.01
4個( )是0.04
2、小數點右邊第二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一位是( ),第三位是( )。
3、說出24.375 每個小數位上的數各是幾個幾分之一?
4、讀出下面各數
(1)南江長江大橋全長6.772千米。
(2)土星繞太陽轉一周需要29.46年。
(3)1千瓦時的電量可以使電車行駛0.84千米。
冀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教學設計篇二
1、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
1公頃=10000平方米
2、邊長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
3、從大單位變到小單位,乘以進率。
從小單位變到大單位,除以進率。
4、長方形面積=長×寬
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冀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教學設計篇三
(一)、創設情境,以舊引新。
1、課件出示升降觀光電梯、電纜車、直線馬路上的汽車、滑梯等圖片,并通過講臺演示粉筆盒的移動,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相關物體的運動的現象有什么特征?(物體沿直線移動,方向和大小不改變,只是位置發生了改變)
2、教師談話引題:數學中把這種物體沿直線方向移動,物體移動方向、大小不變,只是位置改變的現象就我們二年級時學習的“平移”。物體平移中有兩個重要問題:移動的方向和移動的距離。所以我們今天再來繼續學習“平移”的知識。
(二)引導探索,認知平移特征
1、認知平移的方向與距離
(2)匯報交流(圖形沿??方向平移了??格,圖形平移前后相距??格,圖形的位置變了,形狀大小和方向沒變)——重點引導學生說清楚圖形平移的方向、距離。
(3)教師小結:物體圖形的平移有兩個重要的因素: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離。圖形平移中位置變了,形狀大小和方向都沒變。圖形平移的距離是圖形平移前后對應點之間的距離,而不是圖形平移前后間的距離。誰大誰小?(前者大于后者)
2、畫平移圖形
(2)學生匯報交流畫法,結合課件展示
(3)小結平移圖形的畫法步驟:1)選點:選取確定圖形形狀大小的關鍵點;2)描點:根據要求平移方向和距離(平移規定格數)描出平移對應的關鍵點;3)連線成形:依次連接各平移對應關鍵點即得到平移后的圖形。
(三)練習鞏固,強化新知
1.學生獨立完成習題二十一第1題,說出平移方向和距離。
2.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并說畫法;
(四)總結歸納,引導學生談收獲。
通過質疑匯報:“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哪些收獲?”回顧、反饋本課所學知識。教師小結。
冀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教學設計篇四
教學內容:
教材第11、12頁
教學目標:
1、經歷生活數據收集的過程,理解近似數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數的方法。
3、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不同精確值的近似數。
教具準備:
相關數據資料,學生課前搜集的數據。
教學重點:
會正確讀、寫多位數,并能比較數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小組交流收集的有關森林面積方面的數據。
交流收集的有關森林面積方面的數據,并說說這些數據的實際意義。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數據進行分類,在各種分類中重點討論精確數與近似數這兩類數的特點,并讓學生再舉例說一說日常生活中接觸的近似數。
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數
出示說一說中的數據,使學生通過比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數的方法。結合是試一試第2題的討論,體會如何根據不同需要求近似數。
三、鞏固與應用
做試一試第1題:匯報時說說取近似值的方法。
試一試第2題:在實際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據情況取不同精確程度的近似數。在本題中,可先讓學生說一說三個近似值的精確程度,再出示下面的兩個小問題,供學生討論。在討論時重點讓學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據實際的需要來確定的。
討論:重點可討論括號內的數字有幾種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四、課堂作業新設計
1、教材第12頁底1題。
2、教材第12頁第2題。
3、教材第12頁第3題。
五、思維訓練
括號里能填幾?
49( )835≈50萬 49( )835≈49萬
冀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教學設計篇五
本節課主要是教會學生在方格紙上把一個圖形沿水平(或豎直)方向平移后再沿豎直(或水平)方向平移,平移到指定位置并能正確判斷平移的距離。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初步感知生活中平移現象,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沿水平或豎直方向進行平移。
在教學時,我也是充分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平移知識和經驗,給學生提供動手的機會,讓學生通過數一數、移一移、畫一畫等具體實踐操作活動,進行平移,然后和例題的結果進行對照。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歸納出進行平移的步驟和要注意的問題:找對應點,數清方格數,畫出平移方向的箭頭等。學生在這個環節中,效果還可以。在后面的練習中,學生完成得也不錯,但也有幾個學生在判斷平移的距離時有些問題,我在評講學生的練習時又著重補充強調了:先看清平移的方向,標出對應點,數清平移的方格數等等,有點效果。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冀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教學設計篇六
一、課文解讀:
本文出自六朝志人小說《世說新語》,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周處年少時,粗暴強悍,好爭強斗氣,被同鄉認為是本地“三害”之首。當他知道自己“為人情所患”時,“有自改意”,“乃自吳尋二陸”,“具以情告”。陸云的一番話,使他痛改前非,自勉自勵,“終為忠臣孝子”。文章借陸云的話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陸云說:“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這個道理具有普遍的教育意義。文章剪裁得體,詳略得當,不事雕琢,敘事簡練,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二、設計依據:
1、教學理念依據:
新的教學理念注重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改革創新。教學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探討性、創造性;學習方式要靈活、多樣,突出實踐創新。2、教學大綱依據:語文教學《新大綱》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提高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發展學生的語感和思維,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3、課文依據:
本文雖然是一篇自讀課文,但語言文字對初二學生有一定困難。文中的主人公形象鮮明生動,周處的年齡與學生差距不大,雖然少年時危害鄉里,但后來改過自新,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對學生很有教育意義。文中所講道理對學生很有啟發。課文故事性強,剪裁得體、詳略得當。是學生進行復述故事、口頭作文訓練,進行創造性的片段描寫和課文改寫的好材料。
4、學生依據:
初三學生正處于少年時期,雖沒有像周處那樣兇強俠氣,但也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相仿的年齡、相似的經歷、相同的無知,會使學生很容易走進周處的生活和感情世界。周處的勇于改過自新,會使學生受到很多的啟發和教育。學生會有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內容:
1、了解《世說新語》的主要內容及作者。
2、朗讀、翻譯課文,理解內容,復述故事情節。
3、分析周處的性格,理解課文的思想意義。
4、進行創造性的片段描寫和課文改寫。
5、由周處改過自新聯想自己,進行口頭作文訓練。
四、課型:
自讀課、活動實踐課
六、教學策略:
1、根據課文內容和學生特點,增加說和寫的訓練,進行課型創新、教法創新。2、第一課時,讓學生多讀,在朗讀中感知課文內容。
3、第二課時,讓學生多說、多寫,用說和寫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理解、感悟和創造。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介紹作品,導入新課。
我國南北朝時宋朝的劉義慶,寫了一部志人小說《世說新語》,這部書記錄了從漢末到東晉士大夫階層的遺聞軼事,反映了當時社會一些上層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況,可以說是中國古典小說的雛形。
周處是晉朝人,據《晉書·周處傳》記載,周處在做御史中丞時,糾察彈劾官員的錯誤,即使皇親國戚也不避諱。氐人齊萬年造反,朝廷派周處出戰。有人知道周處有去無還,勸他以母親年老為由,不去出戰。周處說:“忠孝之道,安得兩全?”后來,周處孤軍深入,斬敵甚多,弦絕箭盡,臨危不退,壯烈犧牲。就是這樣一個剛直不阿、戰死沙場的國家棟梁,在少年時期卻曾是一個被鄉人憎恨的禍害。《周處》一文用極富傳奇色彩的筆調,記敘了一個知錯改過的少年周處形象。
二、朗讀學生借助工具書和課文注釋讀課文。
要求:動口、動手。
(1)讀第一遍,要求讀準字音。老師糾正讀音中的錯誤。
(2)老師糾正錯誤之后,學生讀第2遍。
(3)課文中要認讀、掌握的字音有:
處狹蛟冀蹉跎彰橫說
(4)注意下列詞語的意思:
兇強狹氣并皆尤劇更相蹉跎令名改勵彰冀
(5)揣摩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為鄉里所患或說處殺虎斬蛟始知為人情所患
終為忠臣孝子蛟或浮或沉人患志之不立
(6)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注意朗讀停頓。
(7)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
實冀/三橫唯余其一并云/欲自修改
古人/貴朝聞夕死且/人患志之不立或/說處殺虎斬蛟
(8)學生齊聲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三、譯讀
(1)結合注釋,自讀自譯。
(2)學生質疑,問課文中不懂的內容。
(3)老師集中答疑,指導翻譯下列句子:
a、周處年少時,兇強狹氣,為鄉里所患。
(“為??所??”,被動句式,“為鄉里所患”,就是“被本鄉的人認為是禍害。”)
b、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
(“平原”、“清河”是以為官地稱呼陸機、陸云。“具以情告”就是“以情具告”的倒置。)
c、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
(“朝聞夕死”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早晨聽到真理,到傍晚死去也無遺憾,形容對真理的渴望。可直譯為“古人以朝聞夕死為貴”,或意譯為“古人很看重‘朝聞道夕死可矣’這種追求。”)
d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耶?
(這個句子中間省略了一層意思:“若已立志”,翻譯時應補上。)
(4)女生讀課文,男生說譯文。
(5)男生讀課文,女生說譯文。
(4)、(5)掀起課堂第一次高潮。
(6)齊聲表情朗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7)指名復述故事情節。
(8)男女生賽讀、小組賽讀。
掀起課堂第二次高潮。
四、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
二、研讀
1、指名朗讀后,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1)作者是怎樣寫周處在鄉里危害之大的。
明確:首先用概括的語言直接敘述,“周處年少,兇強狹氣,為鄉里所患。”接著將周處與蛟、虎并稱,“義興人謂為三橫”,并特別點名周處“尤劇”。這充分說明了周處在鄉里危害之大。
(2)課文結尾寫周處同陸云的談話,有何用意。
明確:用意有三:一是說明周處已有悔改之意,二是說明周處改過自新的重要原因是接受了陸云的勸告,三是借此闡述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
2、討論:
冀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教學設計篇七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8個生字,理解生詞。
3、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的獻身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新課
1、初讀課文
指名學生提出初讀要求
(1)借助拼音將課文讀通讀順。
(2)不懂得地方做上標記。
2、檢查字詞(多媒體出示)
(1)齊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通過朗讀,把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來。指名讀,同桌互讀。
3、檢查課文
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同學邊聽邊思考故事主要講了什么?
4、精讀課文
(1)文中哪一部分主要講了盤古開天辟地?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3)讀書光讀準還不夠,還要讀懂。再讀第二段,邊讀邊感受盤古是一個什么樣的大神?
(4)默讀第二段,邊讀邊畫出能夠體現盤古詩歌大神的句子。(多媒體相機出示)
(5)從中你還感受到了什么?
是呀,他是一個沉睡了一萬八千年的大神,一萬八千年,他積蓄了多大的力量呀,這一刻,他要爆發出來了,他要造出一片新天地來。就讓我們想盤古一樣再爆發一次吧。
(6)經過盤古不懈的努力,天和地終于出現了。
a、引讀:輕而清的東西冉冉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沉,變成了地。
b、再讀讀,你從中還發現了什么?
c、講解“對偶”修辭手法。
(7)盤古開天辟地后又做了什么?
a、讀3-----5自然段,大家用一個詞來形容。
b、大家請起立,作“頂天立地”動作一分鐘,說說有什么感覺。
a、讀第6自然段,畫出令你感動的句子。(多媒體相機出示)
b、這微笑里包含了什么?
這不是普通的微笑,他因為勝利而笑,他不在為天地合攏而擔憂。讓我們懷著對盤古的景仰之情來讀。
這不是普通的微笑,這微笑里傾注著他的血汗與生命,書寫著他的坦然與無畏。讓我們懷著對盤古的崇敬之情來讀。
這不是普通的微笑,這微笑里包含著他的無怨無悔、無比樂觀的精神。讓我們滿含無比的感動、無比的崇敬、無比的敬仰之情來讀。
(9)自讀第7自然段,哪些地方令你更感動?邊讀邊畫出來。(多媒體相機出示)
a、想一想,盤古的身軀和化成的萬物有什么關系?
是呀,想象一定要合理,不能瞎想。在我們的習作中,我們的想想也要合理。
b、盤古雖然倒下了,可世界不會忘記,天和地不會忘記,人們也不會忘記,他仍然活在天地當中。
不信你看,那風和云就是盤古(),
你聽,那轟隆的雷聲是盤古(),
那奔騰的江河是盤古()……
c、你再想象一下,盤古的身軀還會變成什么?(多媒體出示)
------------------,那是盤古---------------------。
----------------,那是盤古---------------------。
------------------,那是盤古---------------------。
(10)就這樣,引讀第8段。
(11)孩子們,這美麗的宇宙空間是誰給與我們的?是用他的身軀換來的。當我們沐浴著新鮮的陽光時,當我們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時,不要忘了我們的大神()的盤古。
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再把課文讀一遍。(配樂讀)
三、拓展延伸
此時此刻,你想對我們的盤古大神說些什么?
盤古大神,我想對你說:(多媒體出示)
四、作業
把你想對盤古大神說的話,寫在讀書筆記上。
搜集神話故事,下節課,班上交流
[開天辟地(蘇教版四年級上冊)]
冀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教學設計篇八
——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
學習目的:
1、能夠用合理、快捷的方式解決沏茶等簡單的生活問題,懂得在同一時間內,所做事情越多,效率就越高。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的方案。
2、通過小組的合作討論制定自己及小組學習、休息一天、一周時間表,讓自己的學校生活更“從容不迫”。
3、通過學習自己能夠合理的安排好所做事情的流程,讓自己的學習、生活更高效。
學習重點:能夠用合理、快捷的方式解決沏茶等簡單的生活問題
學習難點:能夠合理的安排好所做事情的流程,讓自己的學習、生活更高效。
活動過程:
一、情境激趣,初步感知
學生匯報時間:十分鐘
師:其實啊,合理安排時間可是一門大學問,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到時間的世界去探秘吧:怎樣合理安排時間,好嗎?(出示課題)
二、自主探究、辯論感知
1.幻燈片出示小紅家里來客了要喝茶的情景:(先不出示工序和問題)
師:你了解到哪些故事情境?誰來說給大家聽一聽。
師:說一說沏茶都需要做哪些步驟?
【設計意圖】:讓學生說一說感知做事要有一定順序。
師: 我們來看看小紅沏茶都需要做哪些工序?分別需要多長時間?(屏幕出現沏茶工序和問題)
2、觀察工序
師:觀察工序, 你發現了什么?(工序的順序是亂的,有些事情可以同時做)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是為了學生能更好更快的解決“小明怎樣能盡快的讓客人喝上茶”做鋪墊,這樣做是不是引導的有點多?思維靈活,解決問題快的優秀生會不經鋪墊也能解決問題,但課堂上還有一些速度慢的孩子們,對于他們我還是主張這樣的引導。但孩子們的回答又怕阻礙了孩子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不知怎樣才能完美些。師:誰想好了,可以趴在老師的耳邊說一說。
3、屏幕出現問題
師:小紅遇到了一個什么問題?先獨立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小紅怎么辦?
學生獨立設計自己的方案
【設計意圖】:學生要參與討論,參與探究,必須要有自己的見解和認知能力作為基礎,而個體的獨立思考是無法由別人或小組來替代的。只有在學生思考到達一定的程度展開討論,才有可能出現一點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時展開討論,才有可能出現觀點的針鋒相對和正面交鋒,因此在組織學生參與討論或探索之前,留給學生一定的獨立學習思考的時間。
4、小組交流,自主設計的方案。
師:小組之間說一說,如果你是小明,怎樣才能盡快讓客人喝上茶?(教師到學生中去,聽他們交流)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方案,并畫出流程圖。
5、展示匯報設計方案
各小組把本組的方案張貼在黑板上。
學生參觀各組的成果。
6、舉手投票,評選優秀設計方案
學生舉手投票,老師查票,宣布票數。
表揚優秀方案設計小組。
【設計意圖】:學生親自參與的,才是最好的;學生評選出的,才是最好的。在這個環節里,通過讓學生參觀,并從中評選出最優方案,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自己受到了重視,自己的勞動得到了認可。
三、
學以致用,制定自己或是小組一天或一周時間表1、師:制定自己或是小組一天的時間表,要注意些什么問題?
學生分小組討論,并做好記錄。
2、學生匯報并匯總公布:
a、弄清楚學校的時間表。
b、明白自己今天要干的事情。
c、如何讓自己要干的事情合理的安排在一起。
d、哪些事情是可以同時完成的。
e、要如何做到勞逸結合。
f、時間不能安排的太滿,要預留一部分時間,防止有特殊情況放生。
……
3、學生依據上面的問題獨立制定自己一天的時間表。
4、在小組內交流、修正完善自己的時間表。
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完善時間表。小組成員相互提出補充意見。
5、全班展示自己的時間表。
學生把自己的時間表張貼在指定的位置,接受同學們的參觀。
四、活動小結
師:通過本次活動,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在小組內相互說一說。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收獲。
五、課后延伸
師:回家后幫助自己的爸爸、媽媽或者其他家人設計設計他們一天的作息時間,爭當家庭“合理安排的設計師”。
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 合理安排 教學設計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設計
人教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設計
人教部編四年級上冊完整教學設計16,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