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神龍峽介紹篇一
大家好!
另外神農架還有個十分氣派的稱號——華中屋脊,這是因為神農架中的最高峰——神農頂海拔高達3105.4米,為華中第一高峰,故而有此稱號。
神農架最初只是指一座山峰,即今天的大小神農架,到現在則指整個神農架林區。
神農架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就開始有原始人類在此活動,相傳炎帝神農氏曾率眾在此搭架采藥,教人們耕種,故將這里稱做神農架。神農架也是巴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20世紀80年代,在神農架發現了一部民間唱本《黑暗傳》,以解釋宇宙和人類社會的起源、敘說中國古代歷史為主要內容,其特征近似神話史詩,受到學術界的重視,也填補了華中地區沒有發現過長篇神話史詩的空白。
原來神農架憑借其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環境的優越性,在第三、第四紀冰川時期充當了生物界的避難所,至今尚較好的保存著原始森林的特有風貌,其中有金絲猴、金錢豹、華南虎等極為珍稀的動物。因此,神農架于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接納為成員。
神農架也是一座規模很大的天然藥材庫,有中草藥兩千多種,包括麝香、熊膽、金釵等名貴藥物和頭頂一顆珠、文王一支筆、江邊一碗水等珍惜草藥。其中有60多種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
神龍峽介紹篇二
神農架是土家族聚居的地方,游玩神農架友情提示:土家族雖然熱情好客,但只局限于本族成員,雖然民風淳樸,但也性情彪悍(古有武松醉酒稍棍打死老虎,今有神農架姑娘赤手空拳打死金錢豹)注:武松不是神農架土家族人,只是引用古代男人英雄與現代神農架土家族姑娘在70年代赤手空拳打死成年金錢豹的一個對比。外來游客不要輕易進入土家族開得小店,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紛爭,因為土家族有說一不二的習俗,問價不能還價,還價表示你對土家族不敬重、藐視,土家族認為是對他們人格的侮辱及挑釁,土家族最忌諱問價后還價或搖頭就走,所以外地游客要么入鄉隨俗,要么認真聽從導游的話,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聞名中外的神農架國家級森林及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神農架自然保護區地處鄂渝兩省市交界的長江、漢水之間,神農架林區境內。全境均為大巴山系延伸部分,是中國西南高山向華中低山的過度區域,山川交錯,脊嶺連綿、峽谷異常發育,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相對高差大。境內最高峰神農頂海拔3105.4米,為華中最高峰,而最低處石柱河海拔僅398米。該區平均氣溫12°c,極端高溫34°c,極端低溫-21°c,冬暖夏涼,小氣候特征十分明顯,相對濕度為80-95%,年降水量1800毫米。“山腳盛夏山嶺春,山麓艷秋山頂冰,風霜雨雪同時辰,春夏秋冬最難分”是對這里氣候的形象描繪。保護區總面積70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96%,活立木蓄積量815萬立方米,是全球中緯度地帶唯一的原始森林分布區,是國寶金絲猴的主要棲息地。
傳說這就是野人經常出沒的地方--------
神農頂景區的旅游特點可用一二三四五來概括: -
“一”,一個傳說:炎帝神農氏為救民疾曾在此搭架采藥而得名神農架。 -
“二”,兩個 “第一”:傲立華中的第一峰神農頂;瑯岈參差、流云飛霞的神農第一景風景埡 -。
“四”,四種旅游功能:科考實習 、生態教育、休閑避暑、獵奇探險 -
“五”,五大常規景點:神農頂、風景埡、板壁巖、金猴嶺、小龍潭 -
金絲猴以植物為食物,采食多種木本、藤本植物的葉芽、枝皮和果實,喜食的植物有20余種。秋季各種植物槳果和籽實是它們的美餐;冬春季主要采食冷杉、紅樺、山揚的葉芽和松蘿、苔蘚、松果等。
神龍峽介紹篇三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神農架觀光游覽,我是大家此行的導游xxx,大家可以叫我小x或是x導。這位是我們的司機陳師傅,他的車技相當嫻熟,大家盡可放心地坐他的車。咱們今天一起游覽的是黃鶴樓。一路上您若是有什么問題,請盡管提出來,我將盡力為您解決。最后希望大家在此能度過一段難忘的時光。
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聞名中外的神農架國家級森林及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神農架自然保護區位于鄂渝兩省市交界處,長江、漢水之間,神農架林區境內。神農架群山形成于燕山運動時期,境內最高峰神農頂海拔3105.4米,號稱“華中第一峰”,最低處石柱河谷海拔僅398米,平均海拔1700米,3000米以上高峰有六座,所以人們又稱神農架為“華中屋脊”。神農架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原始人類在此活動,相傳炎帝神農氏曾率眾在此搭架采藥,教人們耕種,所以這里被稱做神農架。
請各位游客朋友往車窗左邊看(講解時伴有手勢,因面對游客,故出右手指自己身體右方),這就是被稱作“華中屋脊的華中第一高峰神農頂,海拔3105.4米。
我們現在來到了進入神農架自然保護區后的第一站——大龍潭。這里是國家組織的兩次神農架“野人”考察的宿營地,也是現在的野考工作站所在地和神農架金絲猴活動習性的重要觀察點。這里曾經住著一對野外考察的夫婦,他們在大龍潭一呆就是10多年。游客來到這里,可以參觀他們的野外考察成果展覽。我們現在到達的地方與剛剛到過的地方只有一字之差,叫小龍潭。這里建有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野人”展館和龍潭茶社。讓我們下車去游覽一番吧!
看過了野人的資料,大家也許非常好奇,不要著急,我們先欣賞這里的美景。現在我們就可以來到被譽為“神農架第一景”的風景埡入口處。風景埡原名巴東埡,1981年地名普查時發現其與小神農架相鄰的巴東埡子重名,于是就更名為“風景埡”。另一種說法是:當年王光美同志來神農架,在這上面呆了兩小時。她說:“這里的風景這么美,為什么不叫風景埡呢?”后更名為“風景埡”。風景埡海拔2785米,這里形成了石林叢生,如筍似柱的奇觀。大家也許會想。這是怎么形成的呢?這是由于所處地層屬神農架背斜的核心部位,又南連北東向的韭菜埡子斷層。燕山運動后,隨著神農架地區的不斷上升,南部斷層的軟弱部位不斷發生深切作用,致使埡南坡下切成深達千米的峽谷,分布于埡南坡的神農架群下亞群的碳酸鹽巖,最容易受到風化溶蝕,經過千萬年來的風刀霜劍,雕塑出了今天的石林景觀。石林周圍,竹海蒼翠,杜鵑搖紅,流云飛霧纏繞,所以有“石林云雨”之稱。風景埡奇特風光被譽為“神農第一景”。因此人們常說:不到風景埡,枉到神農架。這里的景色如此迷人,大家盡可以在這里憑欄而觀,攝影留念。
離開風景埡,我們就到達了板壁巖,這里因為有野人出沒和奇妙的石林而倍受游人注目。在停車場的周圍,有大片的野生杜鵑林,每年5月至7月杜鵑花競相開放,紅的.、紫的、黃的、白的杜鵑花簇浩浩蕩蕩,十分好看。杜鵑花是中國的十大名花之一,名列第6。神農架野生杜鵑有6屬19種之多,是一個奇特的高山杜鵑家族。由于板壁巖周圍的杜鵑林相當集中,所以這里曾作為1995年神農架首屆國際杜鵑花節的開幕式現場。
板壁巖上下,箭竹林漫山遍野,密不透風。這一帶是神冬筍“野人”經常出沒的地方,箭竹林中多次發現“野人”的腳印、毛發、糞便和竹窩。野人的毛發無論是從表面還是細胞結構,均優于高等靈長動物。野人的腳印長約25厘米,步幅約2.7米,可以想象野人的身材是很高大的。最令人驚嘆的還要算是野人的窩,窩是用20根箭竹扭曲而成,人躺在上面,視野開闊,舒適如同靠椅,經驗證,這絕非獵人所做,更非猿類、熊類所為,它的制造和使用者當然是那種介于人和高等靈長類之間的奇特動物了。“野人”的傳說在世界各地宣傳甚廣,名列飛碟ufo、百慕大魔鬼三角等世界之謎之首。在美洲它被稱做“大腳怪”;在青藏高原稱“雪人“;在神農架地區被稱做“野人”、“毛人”、“山鬼”等。在世界各地,所有關于“野人”的傳說都近乎重復著同一個形象:全身長毛、外觀像人、無語言能力、直立行走……這些描繪顯然不同于膜拜鬼神,而完全符合現生哺乳類動物的基本特征。自古至今,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歷史時期,重復著同樣的“野人”故事。我國科學家將這種神秘動物稱為“未知高大靈長目動物”。“野生”這種奇異的生命跡象正吸引著全世界探索自然之謎的人們,它是舉世矚目的世界之謎。而中國神農架是世界上最可能藏有謎底的地區。
跟云南的著名“石林”相比板壁巖的石林別具特色。它沒有云南石林的集中與壯觀,但確十分的靈秀、別致。可能是巖質的原因,也可能是億萬年風霜雨雪侵蝕的結果,板壁巖的巖石都不是光滑的,都是那樣刻滿滄桑,嶙峋凸凹。把這里的每塊巖石搬到別的地方,都是一座漂亮別致的放大了的盆景。
美好的時光總是讓人覺得短暫,我們的神農架之旅就到此結束了。這段時間得到了大家的協助和配合,旅游活動進行得十分順利,對此,我由衷地向大家表示感謝!我有服務不周的地方海清各位多多諒解。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次的神農架之行讓我們的生活有了新的體驗和認識,希望著能成為我們愿用回味的美好記憶。離別之際,送給大家一句話:我們常說因為生活我們不能失去工作,我們努力工作是為了生活,那反過來我們也不能因為工作失去生活,在您忙碌的工作之余別忘了給自己留一份空間,出來旅行一下。祝大家旅途順利,身體健康!謝謝!
神龍峽介紹篇四
神農頂為“金字塔”形山峰,是長江支流香溪河、神農溪的發源地之一,也是漢水支流南河、堵河的發源地之一。這里深藏鐵礦,山頂生長鋪地柏、高山杜鵑,香柏、蕨類、苔蘚、小叢紅景天等。怪石參差,難以行走。山體由白云質灰巖、砂巖、頁巖及穿插其間的基性火山巖,角礫巖等組成,位于神農架背斜東翼,定型于燕山運動,從燕山運動、喜馬拉雅運動至今,仍在不斷抬升。
神龍峽介紹篇五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神農架觀光游覽,我是大家此行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_或是_導。這位是我們的司機陳師傅,他的車技相當嫻熟,大家盡可放心地坐他的車。咱們今天一起游覽的是黃鶴樓。一路上您若是有什么問題,請盡管提出來,我將盡力為您解決。最后希望大家在此能度過一段難忘的時光。
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聞名中外的神農架國家級森林及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神農架自然保護區位于鄂渝兩省市交界處,長江、漢水之間,神農架林區境內。神農架群山形成于燕山運動時期,境內最高峰神農頂海拔3105.4米,號稱“華中第一峰”,最低處石柱河谷海拔僅398米,平均海拔1700米,3000米以上高峰有六座,所以人們又稱神農架為“華中屋脊”。神農架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原始人類在此活動,相傳炎帝神農氏曾率眾在此搭架采藥,教人們耕種,所以這里被稱做神農架。
請各位游客朋友往車窗左邊看(講解時伴有手勢,因面對游客,故出右手指自己身體右方),這就是被稱作“華中屋脊的華中第一高峰神農頂,海拔3105.4米。
我們現在來到了進入神農架自然保護區后的第一站――大龍潭。這里是國家組織的兩次神農架“野人”考察的宿營地,也是現在的野考工作站所在地和神農架金絲猴活動習性的重要觀察點。這里曾經住著一對野外考察的夫婦,他們在大龍潭一呆就是10多年。游客來到這里,可以參觀他們的野外考察成果展覽。我們現在到達的地方與剛剛到過的地方只有一字之差,叫小龍潭。這里建有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野人”展館和龍潭茶社。讓我們下車去游覽一番吧!
看過了野人的資料,大家也許非常好奇,不要著急,我們先欣賞這里的美景。現在我們就可以來到被譽為“神農架第一景”的風景埡入口處。風景埡原名巴東埡,1981年地名普查時發現其與小神農架相鄰的巴東埡子重名,于是就更名為“風景埡”。另一種說法是:當年王光美同志來神農架,在這上面呆了兩小時。她說:“這里的風景這么美,為什么不叫風景埡呢?”后更名為“風景埡”。風景埡海拔2785米,這里形成了石林叢生,如筍似柱的奇觀。大家也許會想。這是怎么形成的呢?這是由于所處地層屬神農架背斜的核心部位,又南連北東向的韭菜埡子斷層。燕山運動后,隨著神農架地區的不斷上升,南部斷層的軟弱部位不斷發生深切作用,致使埡南坡下切成深達千米的峽谷,分布于埡南坡的神農架群下亞群的碳酸鹽巖,最容易受到風化溶蝕,經過千萬年來的風刀霜劍,雕塑出了今天的石林景觀。石林周圍,竹海蒼翠,杜鵑搖紅,流云飛霧纏繞,所以有“石林云雨”之稱。風景埡奇特風光被譽為“神農第一景”。因此人們常說:不到風景埡,枉到神農架。這里的景色如此迷人,大家盡可以在這里憑欄而觀,攝影留念。
離開風景埡,我們就到達了板壁巖,這里因為有野人出沒和奇妙的石林而倍受游人注目。在停車場的周圍,有大片的野生杜鵑林,每年5月至7月杜鵑花競相開放,紅的、紫的、黃的、白的杜鵑花簇浩浩蕩蕩,十分好看。杜鵑花是中國的十大名花之一,名列第6。神農架野生杜鵑有6屬19種之多,是一個奇特的高山杜鵑家族。由于板壁巖周圍的杜鵑林相當集中,所以這里曾作為1995年神農架首屆國際杜鵑花節的開幕式現場。
板壁巖上下,箭竹林漫山遍野,密不透風。這一帶是神冬筍“野人”經常出沒的地方,箭竹林中多次發現“野人”的腳印、毛發、糞便和竹窩。野人的毛發無論是從表面還是細胞結構,均優于高等靈長動物。野人的腳印長約25厘米,步幅約2.7米,可以想象野人的身材是很高大的。最令人驚嘆的還要算是野人的窩,窩是用20根箭竹扭曲而成,人躺在上面,視野開闊,舒適如同靠椅,經驗證,這絕非獵人所做,更非猿類、熊類所為,它的制造和使用者當然是那種介于人和高等靈長類之間的奇特動物了。“野人”的傳說在世界各地宣傳甚廣,名列飛碟ufo、百慕大魔鬼三角等世界之謎之首。在美洲它被稱做“大腳怪”;在青藏高原稱“雪人“;在神農架地區被稱做“野人”、“毛人”、“山鬼”等。在世界各地,所有關于“野人”的傳說都近乎重復著同一個形象:全身長毛、外觀像人、無語言能力、直立行走……這些描繪顯然不同于膜拜鬼神,而完全符合現生哺乳類動物的基本特征。自古至今,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歷史時期,重復著同樣的“野人”故事。我國科學家將這種神秘動物稱為“未知高大靈長目動物”。“野生”這種奇異的生命跡象正吸引著全世界探索自然之謎的人們,它是舉世矚目的世界之謎。而中國神農架是世界上最可能藏有謎底的地區。
跟云南的著名“石林”相比板壁巖的石林別具特色。它沒有云南石林的集中與壯觀,但確十分的靈秀、別致。可能是巖質的原因,也可能是億萬年風霜雨雪侵蝕的結果,板壁巖的巖石都不是光滑的,都是那樣刻滿滄桑,嶙峋凸凹。把這里的每塊巖石搬到別的地方,都是一座漂亮別致的放大了的盆景。
美好的時光總是讓人覺得短暫,我們的神農架之旅就到此結束了。這段時間得到了大家的協助和配合,旅游活動進行得十分順利,對此,我由衷地向大家表示感謝!我有服務不周的地方海清各位多多諒解。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次的神農架之行讓我們的生活有了新的體驗和認識,希望著能成為我們愿用回味的美好記憶。離別之際,送給大家一句話:我們常說因為生活我們不能失去工作,我們努力工作是為了生活,那反過來我們也不能因為工作失去生活,在您忙碌的工作之余別忘了給自己留一份空間,出來旅行一下。祝大家旅途順利,身體健康!謝謝!
神龍峽介紹篇六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神龍島距淳安縣城0公里,是以觀賞蛇類活動為主的景點。蛇池內的`毒蛇有五步蛇、眼鏡蛇、眼鏡王蛇、竹葉青等幾十種。在蛇園里的樹枝上還盤有許多種類的無毒蛇,游客闖蛇園,有驚無險。
這是一個純人工開發的小島,島上現放養有五十余種、一萬多條蛇,堪稱千島湖中的蛇類世界。島上設有蛇園、蛇展廊、蛇味館、蛇藝表演廳等以蛇為對象的各種消閑設施。“神龍”墮落至此,還不如就叫回“蛇”的本名算了,讓人惡心一點,離人遠著一點,或者還能自在、安全一些。
島上有無毒蛇、有毒蛇幾十種上萬條,闖蛇園與蛇共處一園,有驚無險。觀斗蛇,看人蛇共眠、人蛇共舞、人蛇同游、人蛇親吻是這兒蛇藝表演的特色項目,此外,再和美人蛇合個影,會記憶深刻。
神龍峽介紹篇七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您們的導游員superman,在這里我對大家參加我社的旅游團表示熱烈的歡迎,在接下去的時間里將由我為各位提供導游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游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
下面請大家和我一起去游覽神農頂和神農壇兩大景區。
神農架地處長江和漢水間的川鄂交界地帶,1970年建立行政區劃,面積約為3253平方公里,其中森林覆蓋率達67%,區內居住有漢、土家、回等民族,人口約7.9萬。
另外神農架還有個十分氣派的稱號——華中屋脊,這是因為神農架中的最高峰——神農頂海拔高達3105.4米,為華中第一高峰,故而有此稱號。
神農架最初只是指一座山峰,即今天的`大小神農架,到現在則指整個神農架林區。
神農架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就開始有原始人類在此活動,相傳炎帝神農氏曾率眾在此搭架采藥,教人們耕種,故將這里稱做神農架。神農架也是巴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20世紀80年代,在神農架發現了一部民間唱本《黑暗傳》,以解釋宇宙和人類社會的起源、敘說中國古代歷史為主要內容,其特征近似神話史詩,受到學術界的重視,也填補了華中地區沒有發現過長篇神話史詩的空白。
原來神農架憑借其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環境的優越性,在第三、第四紀冰川時期充當了生物界的避難所,至今尚較好的保存著原始森林的特有風貌,其中有金絲猴、金錢豹、華南虎等極為珍稀的動物。因此,神農架于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接納為成員。
神農架也是一座規模很大的天然藥材庫,有中草藥兩千多種,包括麝香、熊膽、金釵等名貴藥物和頭頂一顆珠、文王一支筆、江邊一碗水等珍惜草藥。其中有60多種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
現在神農架憑借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及旅游資源,在作為觀光度假旅游區的基礎上,還開展了森林浴行和自行車、攀巖、漂流、淡水垂釣等頗受旅游者喜愛的旅游活動。
好,各位游客朋友,現在我們的旅游車呢已經進入了神農壇景區,請大家稍作準備,我們馬上就要下車去游覽。
現在我們所在的神農壇風景區位于神農架旅游區的南部,是神農架旅游的南大門。雖然面積很小,只有0.7平方公里,但整個景區層次分明,自然風光十分優美。
神農架是神農壇風景區的核心部分,是專供炎黃子孫在此緬懷先祖,祭祀神靈的場所,祭壇內神農塑像高達21米,高大雄偉,莊嚴肅穆,它以大地為身軀,立于群山之中,向上望去,炎帝雙目微啟,似在洞察世間萬物。頭上兩只牛角是根據傳說中的“牛首人身”設計的,中間的草坪和兩邊的臺階也是根據過去皇宮的格局所布置,中間為天子所走,左右則是大臣的通道。因為9在古時候被人們認為是最大的數字,故兩邊的臺階全是9的倍數。臺階下即是祭壇,置有九鼎八簋、香爐、編鐘、大鼓等器物。每一位炎黃子孫都可以在此祭拜先祖。
炎帝神農氏首創牛耕,采藥救民,光照千秋,不僅因遍嘗百草,搭架采藥而使神農架得此名稱,更為子孫后代繁榮昌盛、繼續發展與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離開神農壇,我們現在就要去神農架的至高點——神農頂風景區。神農頂風景區位于神農架的西部,我們今天主要是要去游覽風景埡和板壁巖。請各位游客朋友往車窗左邊看(講解時伴有手勢,因面對游客,故出右手指自己身體右方),這就是被稱作“華中屋脊的華中第一高峰神農頂,海拔達3105.4米。
走過了神農頂,現在我們就到達了風景埡,風景埡原名巴東埡,號稱“神農第一絕”,海拔2800米,風景埡下的板橋河谷深萬丈,滿底瑯岈,風姿各異,四周巖壁如切似削。遍布冷杉如裘(qiu)似衾(qin),更加上氣象瞬變,神韻競奇,將這風景埡的風光齊聚一體。
從風景埡出發,大約二十分鐘的車程,我們就到達了板壁巖,這里因為有野人出沒和奇妙的石林而倍受游人注目。
神龍峽介紹篇八
余蔭山房,又名余蔭園,位于番禺南村,占地1598平方米,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是廣東四大名園之一,國家這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余蔭園是番禺南村鄔彬(字燕天)興建的。他在清同治六年考中舉人,后來,他的兩個兒子也先后中舉。當時,一家有三個舉人,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所以要在家鄉大興土木,修建居室,來顯示家族的榮耀。于是,鄔彬在宗祠旁邊的空地上,建造了余蔭園,意思是要紀念和繼承祖先的余蔭,是子孫后世更加榮華富貴。
鄔彬聘請了許多建院名師,花費了近3萬兩白銀,用了五年的時間才建成余蔭山房。現在我們參觀的余蔭山房,是瑜園和均安堂*在一起的整體建筑。
【一門二門】
進入余蔭山房的一門,往右穿過圓拱門,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壽”字磚雕,其次是夾墻中的一排竹子,相傳在造園時是先下了竹子,然后再建墻與房,如果是這樣的話,這排夾墻竹幾乎有140年的壽命了,但現在看上去還很青翠嫩綠。“夾墻翠竹”是余蔭山房的一大奇景。
二門的對聯是園主人鄔燕天親自題寫的“余地三弓紅雨足,蔭天一角綠云深”(“弓”是古典丈量地畝的單位,一弓等于五尺。這里的“三弓”不是實指,而是泛指占地很少)紅*的木板,黑*的篆書,將園名橋面地嵌*中,*號描繪出這座名園的特*。
進入二門,首先看到的是30米長的廊橋,把院內空間分隔成東西兩半。又有荷花水池將景致劃分為南北兩部分,使園中的景物顯得起伏曲折,虛實呼應。第二大奇景是“虹橋印月”。
【深柳堂】
深柳堂是余蔭山房的主體建筑,原來是園主人讀書的地方。堂前左右兩旁的石柱,分別纏著*仗花樹的古藤,枝葉茂盛,花開是宛如紅雨一片,襯托著古*古香的深柳堂。堂前的楹聯是:“鴻爪為誰忙,忍拋故里園林,春花幾度,秋花幾度;蝸居容我寄,愿集名流笠履,舊雨同來,今雨同來。”
深柳堂面闊三間有寬敞明亮的廳堂,書齋,和臥室。廳堂有一幅長4米的樟木板,上面刻有清咸豐帝封贈園主人的祖父母,父母及其本人和妻室三代的圣旨。堂內還有32幅桃木扇形格子,是木雕中的精品。中廳有兩幅大型花鳥掛落,全用紫檀木雙面雕成,名為“松鶴延年”,“松鼠菩提”,圖案精致優美,栩栩如生。另外,在紫檀木雕屏上刻有晚清廣東三大才子劉山周,張船山,翁方綱等人的詩句,一級乾隆時期大學士劉墉的墨寶,深柳珍藏是第三大奇景。
【臨池別館】
臨池別館在荷花水池的南邊,原是園主人寫詩作畫的書齋,門前有一幅對聯,“別館恰臨洗池硯有時鷗可押,回廊宜步月尋詩不覺鶴相隨。”在夏天的夜晚,主人時而潑墨揮毫,時而憑欄遠眺,隨風送來陣陣荷花清香,令人迷醉。
【玲瓏水榭】
走出臨池別館,來到玲瓏水榭,也就是八角亭,這里曾經是園主人會見客人,吟詩作對,把酒臨風的地方。亭子的八個方向的玻璃窗格都用木雕裝飾,與綠蔭如蓋的高樹穿*配置,有清雅而瑰麗的氛圍。亭內的楹聯是園主人僅留的墨寶:“每思所過名山坐看奇石云依然在目,慢說曾經滄海靜對明漪印月亦足瑩神”。亭里八個方向景致各不相同分別是丹桂迎旭日,楊柳樓臺青,臘梅花盛開,石林咫尺形,虹橋清輝映,臥瓢聽琴聲,果壇蘭幽徑,孔雀盡開屏。
【瑜園】
余蔭山房的南部是相對*的瑜園,是園主人的*孫鄔仲瑜在1922年建造的,作為日常起居,讀書的庭院。
瑜園藝船廳為中心,也稱為“小姐樓”,分上下兩層。首層迂回曲折,內有百壽堂,羅漢堂,百年浮雕,磚雕等民間藝術,百鳥籠與觀魚亭相映成趣,生機盎然;登上二樓,可以觀賞到小姐的琴房,閨房,梳妝樓,焚香*,書齋。出二樓陽臺,還可以俯瞰余蔭山房的全景。
【均安堂】
余蔭山房的北部是均安堂祖祠,門外是兩株*楊桃樹,雨堂內的龍眼樹,紫荊花樹組成“子孫成龍”的意思,表示園主人希望其子孫后代都能繼承先祖的余蔭,使鄔氏后世昌盛繁榮。
【文昌苑】
余蔭山房經過修整,在2006年“五一”前開放了新園區,新園區以文昌苑為中心,主體建筑是三層高的文昌*,樓頂的“魁星踢斗”神像(“魁星”是我國神話傳說中主宰文章興衰的神)腳踩鰲頭,寓意讀書成功,獨占鰲頭。而在文昌*旁邊,有一科爪哇木棉樹,五個分支類似人的手指,含有“五子登科”的吉祥寓意。
【小結】
余蔭山房吸收了北方和蘇州園林的特*,在只有幾畝土地上,巧妙布局,各種構園要素搭配合理,用藏而不露,縮龍成寸的手法,造出園中有園,景中有景,幽深廣闊的境界,是嶺南園林藝術的杰出代表。
有人說:私家園林最出名的不是蘇州園林嗎?這個余蔭山房有什么好看的?這就小瞧了我們這個余蔭山房了。余蔭山房吸收了北方和蘇州園林的特*,在有限的土地上,用藏而不露,縮龍成寸的手法,造出園中有園,景中有景,可以說是嶺南園林藝術的杰出代表。
我們都知道每個園林的名字都有來歷的,那么余蔭山房的名字又是怎么來的呢?原來這里是清朝鄔彬的私家園林,已有140多年的歷史。這鄔家可是厲害喲,有“一門三舉人,父子同登科”之說。后來園林主人看破官場便告老還鄉,修建了這座園林,為紀念先祖的福蔭,取“余蔭”二字做園名,同時期望子孫后代能永澤先祖的福蔭。
要進入余蔭山房參觀可是要經過一門和二門的。請大家仔細看一看前面,這夾墻中怎么會有一排竹子呢?這就是余蔭山房的第一大奇觀——“夾墻翠竹”。這竹子是怎么種進去的呢?相傳在造園時先種下了竹子然后再建墻與房如果是這樣的話,這排竹子幾乎有140年的壽命了。提起竹子是不是讓您想起蘇東坡的詩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令人俗。是的,這竹子就寄托了園主人清新高雅的情*。
進入二門就可以看到第二大奇觀——“虹橋印月”。大家看,這一道30米長的廊橋,把院內的空間分割成東西兩半,又有荷花池把景致分為南北兩部分,如果在月朗風清之夜,這里的月影、橋影、人影在荷花池中相映成趣,構成一幅動人心弦的畫卷。知道園林最美的景致是在哪里嗎?是園林中主體建筑的前面,我們這里的主體建筑就是大家眼前的深柳堂。這里原來是主人讀書的地方。大家請隨我進入廳堂,您會發現這里無處不散發著淡淡的木香氣息。是的,這里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名貴木材,向大家隆重介紹的是這一幅長4米的樟木板,上面刻的是清朝咸豐帝封贈園主三代人的圣旨,請大家看一看這兩幅大型花鳥掛落,全用紫檀木雙面雕成,名為松鶴延年、松鼠菩提,另外還刻有乾隆時期大學士劉墉的墨寶。看到了這些,相信大家都知道這第三大奇觀是什么了吧?沒錯,就是這些“深柳珍藏”。既然是珍藏,相信大家都想仔細研究一番吧,好的,現在的時間就讓大家自由參觀吧。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均安堂,在這里有意思的是所種的植物,大家能告訴我這里都有什么樹木嗎?這位大姐的`觀察力很強,是的,這里有*楊桃樹、龍眼樹、紫荊花樹。這就可以出一謎語了,知道它能組成什么意思嗎?對了,是“子孫成龍”的意思,表示園主人希望子孫后代都能繼承先祖余蔭,使鄔氏后世昌盛繁榮。
園林的一草一木一字一聯都寄托著園林主人的文化修養與美好的期望,同樣的我也把這個祝福送給大家,好了,我的講解完畢,現在的時間給大家自由參觀,謝謝。
各位游客,歡迎來到余蔭山房游覽,我是這里的導游。
相信大家都知道余蔭山房是屬于什么樣的景點,是的,是嶺南園林。我聽到有人問:園林最出名的不是蘇州園林嗎?這個嶺南園林有什么好看的!您這是小瞧了我們這個余蔭山房了。余蔭山房吸收了北方和蘇州園林的特*,在只有幾畝土地上,巧妙布局,各種構園要素搭配合理,用藏而不露,縮龍成寸的手法,造出園中有園,景中有景,幽深廣闊的境界,是嶺南園林藝術的杰出代表。
參觀之前,我想問一下大家,您覺得園林應該如何游覽?其實我國園林不是單純地模仿自然,而是經過藝術加工的、有著各種理想意境的風景。因此,欣賞園林要在景*的主次、深淺、輕重和隱顯虛實變幻中,品味造園家創造的意境。
好了,閑話少說,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大門。這里原本的山房正門很小,且有照壁,經迂回方進入園林的中心地帶,這才符合傳統建筑的“藏而不露”。現在所看成到的大門是當宗祠外建的。這大門的最亮點是斗拱。斗拱是*傳統木結構建筑所特有,是*傳統建筑的象征。
我們都知道每個園林的名字都有來歷的,那么余蔭山房的名字又是怎么來的呢?這里原是清朝舉人鄔彬之私家園林,已有130年歷史。他官至刑部主事,任七品員外郎。更難得的是他的兩個兒子也是舉人,所以有“一門三舉人,父子同登科”之說。后來園主人看破世情,便告老歸田,隱居鄉里,興建了這座園林。為紀念先祖的福蔭,取“余蔭”二字作為園名,同時期望子孫后代能永澤先祖的福蔭。
要進入余蔭山房參觀可是要經過一門與二門的,一門的“夾墻翠竹”是余蔭山房的一大奇景。這夾墻中怎么會有一排竹子呢?這排竹子到底多少歲了呢?相傳在造園時先種下了竹子然后再建墻與房如果是這樣的話這排夾墻竹幾乎有140年的壽命了但現在看上去還很青翠嫩綠。提起竹子,讓我想起了蘇東坡的詩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這也寄托了園主人的清新高雅。進入二門就可以看到第二大奇景是“虹橋印月”。
知道園林最美的景致是在哪里嗎?是園林中的主體建筑前面,我們這里的主體建筑就是大家眼前的深柳堂。這里原來是園主人讀書的地方。堂前楹聯是“鴻爪為誰忙忍拋故里園林春花幾度秋花幾度蝸居容我寄愿集名流笠履舊雨同來今雨同來。”“深柳藏珍”是這里的第三大奇景。那這里有什么珍寶呢?大家請看這里的一幅長4米的樟木板上面刻著有清咸豐帝封贈園主人的祖父母、父母及其本人和妻室三代的圣旨。中廳有兩幅大型的花鳥掛落,全用紫檀木雙面雕成,名為“松鶴延年”、“松鼠菩提”。圖案精致優美栩栩如生。另外在紫檀木雕屏上刻有晚清廣東三大才子劉山舟、張船山、翁方綱等人的詩句以及乾隆時期大學士劉墉的墨寶。
園林的一草一木一字一聯都寄托著園林主人的情*與文化修養,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均安堂,在這里有意思的是所種的植物,大家能告訴我這里都有什么樹木嗎?這位大姐的觀察力很強,是的,這里有*楊桃樹、龍眼樹、紫荊花樹。這就可以出一謎語了,知道它能組成什么意思嗎?對了,是“子孫成龍”的意思,表示園主人希望子孫后代都能繼承先祖余蔭,使鄔氏后世昌盛繁榮。
好了,最后我拿我們這里的文昌苑的樓頂的神像與旁邊的木棉樹來祝福大家,讀書獨占鰲頭、五子登科。我的講解完畢,現在的時間給大家自由參觀,謝謝。
神龍峽介紹篇九
神農架地處長江和漢水間的川鄂交界地帶,1970年建立行政區劃,面積約為3253平方公里,其中森林覆蓋率達67%,區內居住有漢、土家、回等民族,人口約7.9萬。
另外神農架還有個十分氣派的稱號——華中屋脊,這是因為神農架中的最高峰——神農頂海拔高達3105.4米,為華中第一高峰,故而有此稱號。
神農架最初只是指一座山峰,即今天的大小神農架,到現在則指整個神農架林區。
神農架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就開始有原始人類在此活動,相傳炎帝神農氏曾率眾在此搭架采藥,教人們耕種,故將這里稱做神農架。神農架也是巴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20世紀80年代,在神農架發現了一部民間唱本《黑暗傳》,以解釋宇宙和人類社會的起源、敘說中國古代歷史為主要內容,其特征近似神話史詩,受到學術界的重視,也填補了華中地區沒有發現過長篇神話史詩的空白。
原來神農架憑借其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環境的優越性,在第三、第四紀冰川時期充當了生物界的避難所,至今尚較好的保存著原始森林的特有風貌,其中有金絲猴、金錢豹、華南虎等極為珍稀的動物。因此,神農架于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接納為成員。
神農架也是一座規模很大的天然藥材庫,有中草藥兩千多種,包括麝香、熊膽、金釵等名貴藥物和頭頂一顆珠、文王一支筆、江邊一碗水等珍惜草藥。其中有60多種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
神龍峽介紹篇十
神龍架導游詞,神龍架是我國湖北一個旅游勝地。請大家一起閱讀
神龍架導游詞
,從文字中體現神龍架的美吧!除此以外,小編還為大家準備了衡山導游詞
,供大家參考!
神農架位于湖北省西部邊陲,東與湖北省保康縣接壤,西與重慶市巫山縣毗鄰,南依興山、巴東而瀕三峽,北倚房縣、竹山且近武當,地跨東經109°56′--110°58′,北緯31°15′--31°75′,總面積3253平方公里,轄4鎮4鄉和1個林業管理局(國家森林公園)、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人口8萬人。是我國唯一以“林區”命名的行政區。
遠古時期,神農架地區還是一片汪洋大海,是燕山和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將其抬升為多級陸地, 成為大巴山東延的余脈。山脈呈東西方向延伸,山體由南向北逐漸降低。山峰多在海拔 1500米以上 , 其中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多座。最高峰神農頂海拔3105.4米,為“華中第一峰”。西南部 石柱河海拔398米,是神農架的最低點,最高點與最低點的相對高差為2707.4米。
神農架是長江和漢水的分水嶺,境內有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和堵河 4個水系。由于該地區位于中緯度北亞熱帶季風區,氣溫偏涼而且多雨,海拔每上升 100米,季節相差3--4天。“山腳盛夏山頂春,山麓艷秋山頂冰,赤橙黃綠看不夠,春夏秋冬最難分”是神農架氣候的真實寫照。由于一年四季受到濕熱的東南季風和干冷的大陸高壓的交替影響,以及高山森林對熱量、降水的調節,形成夏無酷熱、冬無嚴寒的宜人氣候。當南方城市夏季普遍是高溫時,神農架卻是一片清涼世界。
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立體小氣候,使神農架成為我國南北植物種類的過渡區域和眾多動物繁衍生息的交叉地帶。神農架擁有各類植物3700多種(菌類730多種,地衣190多種,蕨類290多種,裸子植物30多種,被子植物2430多種,加上苔蘚類可達4000種以上),其中有40種受到國家重點保護;有各類動物1050多種(獸類70多種,鳥類300多種,兩棲類20多種,爬行類40多種,魚類40多種,昆蟲560多種),其中有70種受到國家重點保護。幾乎囊括了北自漠河,南至西雙版納,東自日本中部,西至喜馬拉雅山的`所有動植物物種。
神農架是我國內陸保存完好的唯一一片綠洲和世界中緯度地區唯一的一塊綠色寶地。它所擁有的在當今世界中緯度地區唯一保持完好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是最富特色的壟斷性的世界級旅游資源,動植物區系成分豐富多彩,古老、特有而且珍希蒼勁挺拔的冷杉、古樸郁香的巖柏、雍容華貴的梭羅、風度翩翩的珙桐、獨占一方的鐵堅杉,枝繁葉茂,遮天蔽日;金絲猴、白熊、蘇門羚、大鯢以及白鸛、白鶴、金雕等走獸飛禽出沒草叢,翔天林間。一切是那樣地和諧寧靜,自在安詳。這里還有著優美而古老的傳說和古樸而神秘的民風民俗,人與自然其同構成我國內地的高山原始生態文化圈。神農氏嘗草采藥的傳說、“野人”之謎、漢民族神話史詩《黑暗傳》、川鄂古鹽道、土家婚俗、山鄉情韻都具有令人神往的誘惑力。這里山峰瑰麗,清泉甘冽,風景絕妙。神農頂雄踞“華中第一峰”,風景埡名躋“神農第一景”;紅坪峽谷、關門河峽谷、夾道河峽谷、野馬河峽谷雄偉壯觀;陰峪河、沿渡河、香溪河、大九湖風光綺麗;萬燕棲息的燕子洞、時冷時熱的冷熱洞、盛夏冰封的冰洞、一天三潮的潮水洞、雷響出魚的錢魚洞令人叫絕;流泉飛瀑、云海佛光皆為大觀。
一日游導游詞開場白
學生團導游詞開場白
陜西導游詞開場白
四年級導游詞怎么寫
小學生導游詞怎么寫
英語導游詞開場白
日語導游詞開場白
導游詞開場白和結束語
全陪導游詞開場白
精彩的導游詞開場白
神龍峽介紹篇十一
大家好!
我是您們的導游員superman,在這里我對大家參加我社的旅游團表示熱烈的歡迎,在接下去的時間里將由我為各位提供導游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游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
下面請大家和我一起去游覽神農頂和神農壇兩大景區。
神農架地處長江和漢水間的川鄂交界地帶,1970年建立行政區劃,面積約為3253平方公里,其中森林覆蓋率達67%,區內居住有漢、土家、回等民族,人口約7.9萬。
另外神農架還有個十分氣派的稱號——華中屋脊,這是因為神農架中的最高峰——神農頂海拔高達3105.4米,為華中第一高峰,故而有此稱號。
神農架最初只是指一座山峰,即今天的大小神農架,到現在則指整個神農架林區。
神農架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就開始有原始人類在此活動,相傳炎帝神農氏曾率眾在此搭架采藥,教人們耕種,故將這里稱做神農架。神農架也是巴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20世紀80年代,在神農架發現了一部民間唱本《黑暗傳》,以解釋宇宙和人類社會的起源、敘說中國古代歷史為主要內容,其特征近似神話史詩,受到學術界的重視,也填補了華中地區沒有發現過長篇神話史詩的空白。
原來神農架憑借其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環境的優越性,在第三、第四紀冰川時期充當了生物界的避難所,至今尚較好的保存著原始森林的特有風貌,其中有金絲猴、金錢豹、華南虎等極為珍稀的動物。因此,神農架于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接納為成員。
神農架也是一座規模很大的天然藥材庫,有中草藥兩千多種,包括麝香、熊膽、金釵等名貴藥物和頭頂一顆珠、文王一支筆、江邊一碗水等珍惜草藥。其中有60多種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
現在神農架憑借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及旅游資源,在作為觀光度假旅游區的基礎上,還開展了森林浴行和自行車、攀巖、漂流、淡水垂釣等頗受旅游者喜愛的旅游活動。
好,各位游客朋友,現在我們的旅游車呢已經進入了神農壇景區,請大家稍作準備,我們馬上就要下車去游覽。
現在我們所在的神農壇風景區位于神農架旅游區的南部,是神農架旅游的南大門。雖然面積很小,只有0.7平方公里,但整個景區層次分明,自然風光十分優美。
神農架是神農壇風景區的核心部分,是專供炎黃子孫在此緬懷先祖,祭祀神靈的場所,祭壇內神農塑像高達21米,高大雄偉,莊嚴肅穆,它以大地為身軀,立于群山之中,向上望去,炎帝雙目微啟,似在洞察世間萬物。頭上兩只牛角是根據傳說中的“牛首人身”設計的,中間的草坪和兩邊的臺階也是根據過去皇宮的格局所布置,中間為天子所走,左右則是大臣的通道。因為9在古時候被人們認為是最大的數字,故兩邊的臺階全是9的倍數。臺階下即是祭壇,置有九鼎八簋、香爐、編鐘、大鼓等器物。每一位炎黃子孫都可以在此祭拜先祖。
炎帝神農氏首創牛耕,采藥救民,光照千秋,不僅因遍嘗百草,搭架采藥而使神農架得此名稱,更為子孫后代繁榮昌盛、繼續發展與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離開神農壇,我們現在就要去神農架的至高點——神農頂風景區。神農頂風景區位于神農架的西部,我們今天主要是要去游覽風景埡和板壁巖。請各位游客朋友往車窗左邊看(講解時伴有手勢,因面對游客,故出右手指自己身體右方),這就是被稱作“華中屋脊的華中第一高峰神農頂,海拔達3105.4米。
走過了神農頂,現在我們就到達了風景埡,風景埡原名巴東埡,號稱“神農第一絕”,海拔2800米,風景埡下的板橋河谷深萬丈,滿底瑯岈,風姿各異,四周巖壁如切似削。遍布冷杉如裘(qiu)似衾(qin),更加上氣象瞬變,神韻競奇,將這風景埡的風光齊聚一體。
從風景埡出發,大約二十分鐘的車程,我們就到達了板壁巖,這里因為有野人出沒和奇妙的石林而倍受游人注目。
神龍峽介紹篇十二
流浪蛇,又稱紅頸蛇,前半部分紅色背景上有黑點,后半部分綠色背景上有黑點,是一種微蛇。最小的蛇是小水蛇,因為它的繁殖方式不同于其他蛇,而且它的卵是在母體中孵化出來的,出生后是小蛇,所以存活率很高。請注意,樹上和腳下都有蛇。這是蛇園的出口。出口后,就不會有毒蛇了。
前面是毒蛇池,這是眼鏡蛇。為什么叫眼鏡蛇?那是因為它背上的圖案就像戴了一副眼鏡。眼鏡蛇不上火的時候,頭是橢圓形的。當它被激怒時,它會膨脹并變平。當有人被眼鏡蛇咬傷時,人們不會感到疼痛,因為蛇的毒液具有神經毒性。現在你們都聽到了它嘴里發出的呼呼聲,這是它的喘息聲。有時伴隨著這種聲音,平行噴射出一種透明的毒液,最遠距離為1-2米。如果噴到人眼睛里,人就瞎了。它也會對傷口造成毒害。
眼鏡蛇只有解毒能力,沒有抗毒能力。如果被其他毒蛇或者同類咬傷,也會中毒,尤其是心臟和肝臟。眼鏡蛇主要靠地面震動來確定方向。雖然用眼睛看不出來,但是對黑色特別敏感。如果它在野外遇到眼鏡蛇,最好輕輕走開,千萬不要發出很大的聲音。
這是一條五步蛇。它的頭是三角形的,身上的花紋是三角形對稱的。像其他蛇一樣,白花蛇的視力很差。請注意。它有一個上翹的頭,用來確定方向。這種蛇毒是一種毒性強、價格高的珍貴藥材。較小的是蝰蛇。它的頭部呈三角形,身體圖案呈半圓形對稱。屬于混合毒。被它咬的人復視,身體像狗屎一樣盤旋,所以被起了個不雅觀的名字“屎堆”。它爬得很快,所以也被稱為“在草地上飛”。我們來看看樹下那條綠色的蛇,叫竹葉綠。因為它尾巴上的顏色像是被火燒過一樣,所以也叫燒焦的尾巴。它有很好的保護色。所以,大家一般不太容易發現。在這一點上,有必要告訴你毒蛇和非毒蛇的表面區別。一般來說,蛇的頭部是三角形的,與身體有明確的邊界,尾巴急劇變細,而無蛇的與身體沒有明確的邊界,尾巴慢慢變細。
看完白花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上去玩一次飛行蹦極,在那里人們可以看到瀘水湖的整個湖區。接下來可以從這一步下到表演場地,看泰國社麥、俄羅斯歌舞等民間表演。看完表演,大家可以乘坐空中飛人返回游輪。
神龍峽介紹篇十三
神農架最初只是指一座山峰,即今天的大小神農架,到現在則指整個神農架林區。
它的對面是哈爾濱第一百貨公司,它是一架鋼琴式建筑,那我們照相最好的位置式在臺階上,可以找到教堂的全景。廣場中心冬天有大的冰雕建筑,夏天時特別大的音樂噴泉。給大家30分鐘自由參觀,合影留念。
碉樓從功能上有居住的居樓,村人共同集資興建的眾樓,還有用于打更放哨的更樓三大類。從建筑上呢又分為,石樓,三合土樓,磚樓,和鋼筋混凝土樓四種,而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將碉樓主人的意愿與風格各異的國外建筑式樣結合在一起,合成一體。盡管它們在用才風格上都各有差異,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門窗窄小,鐵門鋼窗,墻身厚實,墻體上設有槍眼。有的碉樓還頂樓四角還設有“燕子窩”可以對碉樓四周形成上下左右全方位控制。碉樓頂層又多設有t望臺,并準備了早期的槍械,發電機,警報器,探照燈及石塊,銅鑼等防衛裝置,從這一特點我們就可以看出碉樓在當時的主要功能就是防范匪患。碉樓也在不同歷史時期發揮了不同的作用。
青巖鎮的鎮容布局沿襲明、清格局,至今仍存完好的朝門、腰門以及陳舊古老的石柜臺和木柜臺,總給人以悠悠古韻。新建的古鎮商業街更使古鎮遺風韻味得以弘揚。
神農架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就開始有原始人類在此活動,相傳炎帝神農氏曾率眾在此搭架采藥,教人們耕種,故將這里稱做神農架。神農架也是巴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20世紀80年代,在神農架發現了一部民間唱本《黑暗傳》,以解釋宇宙和人類社會的起源、敘說中國古代歷史為主要內容,其特征近似神話史詩,受到學術界的重視,也填補了華中地區沒有發現過長篇神話史詩的空白。
原來神農架憑借其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環境的優越性,在第三、第四紀冰川時期充當了生物界的避難所,至今尚較好的保存著原始森林的特有風貌,其中有金絲猴、金錢豹、華南虎等極為珍稀的動物。因此,神農架于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接納為成員。
神農架也是一座規模很大的天然藥材庫,有中草藥兩千多種,包括麝香、熊膽、金釵等名貴藥物和頭頂一顆珠、文王一支筆、江邊一碗水等珍惜草藥。其中有60多種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
現在神農架憑借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及旅游資源,在作為觀光度假旅游區的基礎上,還開展了森林浴行和自行車、攀巖、漂流、淡水垂釣等頗受旅游者喜愛的旅游活動。
1988年即被列入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舞陽河風景區,除干流峽谷外,還有諸條風光特別優美的支流峽谷,有梯級跌泉瀑布的高枯溪;有九寨溝式鈣華景觀的小塘河;有著名風景區云臺山的杉木河等。與歷史文化名城鎮遠相距不遠的鐵溪,山水特別清幽,早在500年前的明代中葉就成了旅游區。
好,各位游客朋友,現在我們的旅游車呢已經進入了神農壇景區,請大家稍作準備,我們馬上就要下車去游覽。
現在我們所在的神農壇風景區位于神農架旅游區的南部,是神農架旅游的南大門。雖然面積很小,只有0.7平方公里,但整個景區層次分明,自然風光十分優美。
井岡山自公元前221年秦代設群縣制起,即為九江群廬陵縣屬地,但茨坪的開發是在公元668年以后,大小五井則是在公元1644年以后才建村立寨,并分屬永新縣、龍泉縣(今逐川縣)。直至井岡山斗爭時期的1928年,這里才設獨立的行政建制dd新遂邊陲特別區。1955年成立江西省井岡山管理局,1984年改為井岡山市。
神農架是神農壇風景區的核心部分,是專供炎黃子孫在此緬懷先祖,祭祀神靈的場所,祭壇內神農塑像高達21米,高大雄偉,莊嚴肅穆,它以大地為身軀,立于群山之中,向上望去,炎帝雙目微啟,似在洞察世間萬物。頭上兩只牛角是根據傳說中的“牛首人身”設計的,中間的草坪和兩邊的臺階也是根據過去皇宮的格局所布置,中間為天子所走,左右則是大臣的通道。因為9在古時候被人們認為是最大的數字,故兩邊的臺階全是9的倍數。臺階下即是祭壇,置有九鼎八簋、香爐、編鐘、大鼓等器物。每一位炎黃子孫都可以在此祭拜先祖。
炎帝神農氏首創牛耕,采藥救民,光照千秋,不僅因遍嘗百草,搭架采藥而使神農架得此名稱,更為子孫后代繁榮昌盛、繼續發展與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離開神農壇,我們現在就要去神農架的至高點——神農頂風景區。神農頂風景區位于神農架的西部,我們今天主要是要去游覽風景埡和板壁巖。請各位游客朋友往車窗左邊看(講解時伴有手勢,因面對游客,故出右手指自己身體右方),這就是被稱作“華中屋脊的華中第一高峰神農頂,海拔達31050.4米。
走過了神農頂,現在我們就到達了風景埡,風景埡原名巴東埡,號稱“神農第一絕”,海拔2800米,風景埡下的板橋河谷深萬丈,滿底瑯岈,風姿各異,四周巖壁如切似削。遍布冷杉如裘(qiu)似衾(qin),更加上氣象瞬變,神韻競奇,將這風景埡的風光齊聚一體。
從風景埡出發,大約二十分鐘的車程,我們就到達了板壁巖,這里因為有野人出沒和奇妙的石林而倍受游人注目。
神龍峽介紹篇十四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光臨神龍島!
神龍島是一個半人工島,占地面積119畝,海拔98米,距赤壁市區六公里,是一處集民俗文化、異國風情、游客參與和動物野趣于一體的旅游景點,主要有毒蛇和無毒蛇幾十種上萬條及民俗歌舞表演等內容。
陸水湖形成時,眾多的蛇沿著水上升聚集到這個島上,神奇的是幾十年來,眾多的蛇無人工投放料料照樣生存下去來,……讓大家去思考?一提到蛇,可能有些游客對這種爬行動物感到可怕和討厭。在我國俗語中有這樣一句話,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盡管蛇的樣子十分可怕,卻全身都是寶。
我國有句成語叫“畫蛇添足”,用來比喻事物多此一舉或者無中生有,那么蛇到底有沒有腳呢?應該說原來是有腳的,只不過后來的四肢已在進化中退化了,所以腳沒有了。科學家發現在蟒蛇的肛門兩側,還留著一對爪狀的后肢遺痕,其實這就是蛇的足。既然蛇沒有了腳,那么蛇又是如何爬行的呢?我來告訴各位,蛇在爬行的時候,中樞神經系統指揮著肌肉進行有節奏的收縮,引起肋骨向前移動,這就是蛇爬行的原理。一般而言,蛇的爬行速度為每小時三到四公里,但有的蛇最快速度高達每小時近三十公里。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進入的是無毒蛇園,請大家不要踩到它,它一般不會咬人。這里是蛇池,里面有各種各樣的無毒蛇。首先看體形最大的王錦蛇,俗名為菜花蛇,也叫大王蛇,因為它頭頂上有大王兩字,此蛇性情兇猛,不僅吞食同類,而且還會吃毒蛇;這條是黑眉錦蛇,因它眼睛邊上有像眉毛的黑線而得名,黑眉錦蛇俗稱美女蛇。這邊的這條是烏梢蛇,最主要特征是從頭到尾有兩條線,是無毒蛇類中藥價值最高的一種,它的肉質鮮美;這是灰鼠蛇,它身上的顏色是灰褐色的也稱黃金條,它是一種不會放臭腺的蛇,主要食物老鼠,所以對農業非常有利;虎斑游蛇又名紅頸蛇,其特征是前半截是紅底黑點,后半截是綠底黑點,這是一種微毒蛇。體型最小是小水蛇,因為生殖方式和其它蛇不一樣,是卵胎生的,它的卵在母體內就已經孵化了,出生后就是小蛇,所以成活率非常高。請注意樹上和腳下都有蛇,這是蛇園出口,出口以后就沒有無毒蛇了。
前面是劇毒蛇池,這是眼鏡蛇。為什么稱它為眼鏡蛇呢?那是因為它的后背部的花紋像架著一幅眼鏡。眼鏡蛇沒有被激怒的時候,它的頭是橢圓形的,發怒以后就膨脹變扁,當有人被它咬后,人不會感到痛,那是因為此蛇的毒屬于神經毒。現在你們都聽到從它嘴里發出的呼呼聲,這就是它的喘氣聲。有時候伴著這種聲音會平行地噴著一種透明的毒液,最遠的距離有1-2米,如果噴到人眼里,就會失明。到傷口上也一樣會中毒。
眼鏡蛇只有排毒能力,卻沒有抗毒能力,如果它被別的毒蛇或同類咬到的話也會中毒,特別是咬到心臟和肝臟部位(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七寸)。
眼鏡蛇主要靠地面震動確定方向,雖然它眼睛不太看得見,但是它對黑顏色特別敏感,如果在野外遇到眼鏡蛇,最好是輕輕地走開,千萬別發出巨大的響聲。
這是五步蛇,它的頭部成三角形,身上的花紋也成三角形對稱,五步蛇和其它的蛇一樣視力很差,大家請注意看,它頭部有一個翹起,是確定方向用的,此蛇毒屬于血循毒,毒力強,價格昂貴,是一種珍貴的藥材。那條體形較小的是蝮蛇,它的頭部成三角形,身上花紋成半圓形對稱,它是屬于混合毒,被它咬到之人產生復視(看一種物體會變成兩種物體),它身體盤旋的形狀像狗拉的屎,所以給它取了個不雅觀的名字“狗屎堆”。它的爬行速度很快,所以也叫做“草上飛”,大家看一下樹下有青顏色的蛇叫竹葉青,因它尾巴上的顏色像被火燒焦了一樣,所以也叫焦尾巴,它有一層好的保護色。因此人們一般不會輕易發現它。講到這里,有必要和大家一講劇毒和無毒蛇的表面區別。毒蛇的頭一般來說都是三角形,和身子有明顯的分界,尾巴是急劇地往下細,而無毒蛇的和身子沒有明顯的分界,尾巴是緩緩往下細。
看過五步蛇以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上去座飛天蹦極,人在上面可以看見陸水湖整個湖區景色,下面我們從這臺階下去到表演場,看泰國人妖、俄羅斯歌舞等民俗表演,看完表演大家可以坐水上飛人返回游船。
神龍島導游詞內容介紹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神龍島距淳安縣城10公里,是以觀賞蛇類活動為主的景點。蛇池內的毒蛇有五步蛇、眼鏡蛇、眼鏡王蛇、竹葉青等幾十種。在蛇園里的樹枝上還盤有許多種類的無毒蛇,游客闖蛇園,有驚無險。
這是一個純人工開發的小島,島上現放養有五十余種、一萬多條蛇,堪稱千島湖中的蛇類世界。島上設有蛇園、蛇展廊、蛇味館、蛇藝表演廳等以蛇為對象的各種消閑設施。“神龍”墮落至此,還不如就叫回“蛇”的本名算了,讓人惡心一點,離人遠著一點,或者還能自在、安全一些。
島上有無毒蛇、有毒蛇幾十種上萬條,闖蛇園與蛇共處一園,有驚無險。觀斗蛇,看人蛇共眠、人蛇共舞、人蛇同游、人蛇親吻是這兒蛇藝表演的特色項目,此外,再和美人蛇合個影,會記憶深刻。
神龍峽介紹篇十五
在年節敬神祭祖的祭祀活動中得到最隆重的供奉。
除了"神農架"這極具紀念意義的名字,神農架人還特地在木魚附近的神農山上修建了神農祭壇,讓來神農架訪勝尋祖的游人,有一個吊古祭祖的地方,以紀念這位華夏族的偉大始祖。
樹林雖然樹少林稀,且多數樹身雙手可握,卻與它處的林木迥然別趣。因為幾乎每棵樹的樹底下都有一塊兩尺見方的石頭,上刻某地某某人領養的字樣,原來是一處別出心裁的領養林。見這么多陌生的名字刻在神農壇前的石頭上不朽,幾乎每個人心里都會蠢蠢欲動,誰不想在這萬人朝圣的必經之途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呢?而且,在神農架有棵沾著祖先靈光的樹屬于自己,有空時常來看看,的'確也是一個美妙誘人的創意。在這里每領養一株樹,須繳領養費五百元。看來,這領養權并不是輕易與人的,要把名字刻在石頭里不朽,還得首先看看自己的腰夠不夠粗。難怪這些有碑的樹都簇擁在路的兩邊,而稍遠處的樹就成了伶仃的棄兒,無人認養呢!祭壇上的神農氏若有靈,看見這么多刻著名字的石頭堆在自己腳下,不知又是怎樣的悲天憫人、憂慮不安:人間的民夭仍在,而他千辛萬苦采到的那些藥草,卻對之無能為力。
神龍峽介紹篇十六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光臨神龍島!
神龍島是一個半人工島,占地面積119畝,海拔98米,距赤壁市區六公里,是一處集民俗文化、異國風情、游客參與和動物野趣于一體的旅游景點,主要有毒蛇和無毒蛇幾十種上萬條及民俗歌舞表演等內容。
陸水湖形成時,眾多的蛇沿著水上升聚集到這個島上,神奇的是幾十年來,眾多的蛇無人工投放料料照樣生存下去來,……讓大家去思考?一提到蛇,可能有些游客對這種爬行動物感到可怕和討厭。在我國俗語中有這樣一句話,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盡管蛇的樣子十分可怕,卻全身都是寶。
我國有句成語叫“畫蛇添足”,用來比喻事物多此一舉或者無中生有,那么蛇到底有沒有腳呢?應該說原來是有腳的,只不過后來的四肢已在進化中退化了,所以腳沒有了。科學家發現在蟒蛇的肛門兩側,還留著一對爪狀的后肢遺痕,其實這就是蛇的足。既然蛇沒有了腳,那么蛇又是如何爬行的呢?我來告訴各位,蛇在爬行的時候,中樞神經系統指揮著肌肉進行有節奏的收縮,引起肋骨向前移動,這就是蛇爬行的原理。一般而言,蛇的爬行速度為每小時三到四公里,但有的蛇最快速度高達每小時近三十公里。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進入的是無毒蛇園,請大家不要踩到它,它一般不會咬人。這里是蛇池,里面有各種各樣的無毒蛇。首先看體形最大的王錦蛇,俗名為菜花蛇,也叫大王蛇,因為它頭頂上有大王兩字,此蛇性情兇猛,不僅吞食同類,而且還會吃毒蛇;這條是黑眉錦蛇,因它眼睛邊上有像眉毛的黑線而得名,黑眉錦蛇俗稱美女蛇。這邊的這條是烏梢蛇,最主要特征是從頭到尾有兩條線,是無毒蛇類中藥價值最高的一種,它的肉質鮮美;這是灰鼠蛇,它身上的顏色是灰褐色的也稱黃金條,它是一種不會放臭腺的蛇,主要食物老鼠,所以對農業非常有利;虎斑游蛇又名紅頸蛇,其特征是前半截是紅底黑點,后半截是綠底黑點,這是一種微毒蛇。體型最小是小水蛇,因為生殖方式和其它蛇不一樣,是卵胎生的,它的卵在母體內就已經孵化了,出生后就是小蛇,所以成活率非常高。請注意樹上和腳下都有蛇,這是蛇園出口,出口以后就沒有無毒蛇了。
前面是劇毒蛇池,這是眼鏡蛇。為什么稱它為眼鏡蛇呢?那是因為它的后背部的花紋像架著一幅眼鏡。眼鏡蛇沒有被激怒的時候,它的頭是橢圓形的,發怒以后就膨脹變扁,當有人被它咬后,人不會感到痛,那是因為此蛇的毒屬于神經毒。現在你們都聽到從它嘴里發出的呼呼聲,這就是它的喘氣聲。有時候伴著這種聲音會平行地噴著一種透明的毒液,最遠的距離有1-2米,如果噴到人眼里,就會失明。到傷口上也一樣會中毒。
眼鏡蛇只有排毒能力,卻沒有抗毒能力,如果它被別的毒蛇或同類咬到的話也會中毒,特別是咬到心臟和肝臟部位(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七寸)。
眼鏡蛇主要靠地面震動確定方向,雖然它眼睛不太看得見,但是它對黑顏色特別敏感,如果在野外遇到眼鏡蛇,最好是輕輕地走開,千萬別發出巨大的響聲。
這是五步蛇,它的頭部成三角形,身上的花紋也成三角形對稱,五步蛇和其它的蛇一樣視力很差,大家請注意看,它頭部有一個翹起,是確定方向用的,此蛇毒屬于血循毒,毒力強,價格昂貴,是一種珍貴的藥材。那條體形較小的是蝮蛇,它的頭部成三角形,身上花紋成半圓形對稱,它是屬于混合毒,被它咬到之人產生復視(看一種物體會變成兩種物體),它身體盤旋的形狀像狗拉的屎,所以給它取了個不雅觀的名字“狗屎堆”。它的爬行速度很快,所以也叫做“草上飛”,大家看一下樹下有青顏色的蛇叫竹葉青,因它尾巴上的顏色像被火燒焦了一樣,所以也叫焦尾巴,它有一層好的保護色。因此人們一般不會輕易發現它。講到這里,有必要和大家一講劇毒和無毒蛇的表面區別。毒蛇的頭一般來說都是三角形,和身子有明顯的分界,尾巴是急劇地往下細,而無毒蛇的和身子沒有明顯的分界,尾巴是緩緩往下細。
神龍峽介紹篇十七
各位游客:大家好!
靈山迎嘉賓,飛泉奏歡歌。歡迎游客們來到生態旅游和度假休閑的勝地神龍川游覽。
神龍川地處浙江臨安天目山東麓,景區面積1萬6千多畝。天目山有九條大川,我們神龍川獨占二條,是太湖最主要的水源發源地。
神龍川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北距南京350公里、蘇州230公里,東北距上海240公里,東距杭州63公里,離臨安市區僅25公里。
神龍川是個大景區。“天目三千丈,東南第一峰”,神龍川即在天目山的腹地。它像一柄巨大的碧玉如意,橫亙在天地之間。川中清泉長流,碧潭相連,群山聳翠,巉巖突兀,金沙遍地,神藥滿山,山花爛漫,蒼松如蓋。游客稱之為“江南華山”“浙江黃山”并不為過。海拔1200多米的飛龍嶺小華山蜿蜒十里,懸崖峭壁上黃山松虬枝如龍,據初步測算數量在一千八百棵以上,這在江浙一帶已經絕無僅有,堪稱稀世珍寶。登上飛龍嶺小華山,東望俯視臨安杭州,南邊咫尺是東天目主峰大仙頂,西面是龍王山,向北看到亞洲最大蓄能電站天荒坪。正可謂“人在天地間,一覽眾山小”,人生偉大豪邁之感會油然而生。
神龍川是個大氧吧。由于神龍川一帶是浙江省暴雨中心,全年降雨量比其它地區高出一倍以上。所以此地雨量充沛,氣候濕潤,川中嶺上樹木蔥郁,植被優良,滿目翠綠,滿川花香。一年四季,飛禽走獸,出沒其間,蝶飛鶯啼,充滿生氣,真是世外桃源,人間仙境。“游覽神龍川,活到九十九。”主要是講這里空氣清新,空中的氧氣充足,對健康長壽大有益處。
神龍川是個大空調。由于此地氣候濕潤,綠樹成蔭,海拔較高,炎夏時節,此地氣溫比杭州、上海低7℃-10℃。熱天游人到此,頓感暑氣全消,涼爽無比,人稱“清涼世界”,確是名副其實。
神龍川還是一個中草藥大寶庫。中華醫藥是世界醫學文明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中草藥能治好一切疑難雜癥,已為醫學界所共識。神龍川據傳有先祖神農氏和明代李時珍到此采藥醫民,聲名遠播。川中山上有黃芪、三七、百合、石斛、黃精等各類中草藥材二千余種,“不識是寶,識得是寶”,神龍川山中水邊都有治病健身的寶物。
神龍川還積淀了很多名人文化和民俗文化。
先祖神農氏和明代大醫藥家李時珍曾到神龍川采藥;南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曾隱居于此,后上天目山分經;元代高僧高峰原妙和中峰明本也曾到此入山問道;還有明代大畫家大才子唐寅從蘇州到玲瓏山探望秋香的表妹秋月途中也曾到神龍川農家住宿。這當中有史料記載也有民間傳說。神龍川還有很多中華民俗民間文化的傳承。如龍文化、山神崇拜、大樹信仰、觀音崇拜等等。這一帶地名很多有“龍”字,如金龍坪、青龍坑、白龍潭、后龍塢等,反映了天目山區龍文化傳承。說來也是,你如登上飛龍嶺小華山頂,向東遠望蜿蜒的山胍,確像一條翠綠巨大的神龍。山神崇拜比較典型,凡大山腳下都建有山神廟,我們這個景區龍鳳樓內北側就有一個古老半塌的山神廟。山民上山勞作,有供奉豬頭、磕頭點香,請求山神保佑的習俗。大樹信仰從老百姓給小孩取名如樟根、樹生、桂花,有的還寄拜給古樹作子女等就可以看出。
觀音信仰則從流傳在臨目指南皇圖一帶的《觀音豆腐》民間故事就可以了解。
神龍川是森林旅游的最佳選擇,這里的12萬畝森林的包孕之中。這里有千年的楹樹、五百年的桂樹、三百年的杉樹、幾萬畝山核桃、幾千棵黃山松,還有成片的毛竹、石竹,真是綠色的海洋、森林的王國。到這樣廣闊的綠色森林里旅游觀光,不僅是生活中的極大樂趣,而且對促進人人們的心理、生理健康,增進對大自然的認識具有重要作用。
森林旅游對人類健康長壽有著特殊的作用。
10平方米的樹木花草就會感到神靜氣清心曠神怡的原因。
森林還會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每公頃樹林每月能吸收二氧化硫60公斤,吸附粉塵68噸,一條200米寬的林帶可以減少空氣中75%的浮懸粒子。所以人們稱贊森林是天然吸塵器、空氣凈化器,神龍川風景區正符合這一特點。
綠樹叢林中存在一種叫負離子或陰離子的物質,當人們將負離子吸進肺泡時,能刺激神經系統產生良好的效應,它將電荷送到全身組織細胞,就能改善心肌功能,促進細胞代謝,增強心肌營養,提高免疫功能。據測定,森林中的空氣,每立方米負離子高達2萬多個,相當于城市室內空氣負離子含量的500倍。實踐證明在森林中進行森林活動是一項非常有益健康的美好享受。
森林具有調節氣溫和濕度、緩和太陽輻射熱、減緩風速和消除噪音的作用。森林能吸收百分之七十的陽光,反射百分之十三,透過森林的陽光只有百分之十幾,所以炎夏季節有林地的氣溫比無林地的氣溫可降低5-6℃。我們神龍川夏季平均氣溫比杭州臨安低7℃左右正是緣于此。
森林中生長著各種藥用植物,這些植物的色、香、味有防病治病的功效。神龍川是百草原、萬花圃,它的芳香飄溢山間。
當你走進浩瀚的綠海中,首先帶給你的是青山綠水,寧靜開闊的境地,從而使精神緊張和疲勞得到緩解和松弛。接著就是森林里美麗豐富的自然景觀帶給你無限的歡愉和美感:古樹名木、奇峰怪石、云海霧雨、瀑布山泉令你樂而忘憂;“萬紫千紅、層林盡染”的多彩山林,使人賞心悅目;花香四溢會令人愉悅、爽朗、陶醉。這些美的感受不由自主使人忘掉煩惱,消除雜念,整個身心會產生一種適應性調節反應,從而能夠或減弱 的壓力,解除腦血管收縮的緊張度,使植物神經功能平衡,進而使精神愉快,情緒和心態乃至整個身心得到良好的改善。
正是由于森林具有上述多方面的優良功能,使越來越多的人走進蕩漾著靈氣的山水森林。國際上有識之士預測:“二十一世紀將是回歸大自然,走進大森林的時代”,森林旅游必將成為發展生態旅游的主角。
到神龍川游覽,會使你感到祖國山河的壯美,能使你吸收到靈山秀水之精華,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強健體魄。擁抱大自然,情系神龍川。如果將神龍川作個大致的描繪,則可概括為“金茶銀筍神農藥,奇峰飛瀑天目松”。
神龍川有五大景區,分別為怡樂園、寶葫蘆、清涼界、神農臺、小華山。五大景區有30多個景點。
讓我們一起進入神龍川這綠色王國、山水畫圖、清涼世界、知識寶庫吧!
景區景點介紹
神龍川有五大景區,分別是怡樂園、寶葫蘆、清涼界、神農臺、小華山五大景區。怡樂園景區主要有龍鳳樓、休閑叢林、含笑軒、靈山石、神農廟、度假村、游樂場、百草園、益智潭等景點組成。寶葫蘆景區主要有遠志橋、合歡橋、太子謝、大寶葫、仙鶴亭等景點組成。清涼界景區主要有辛夷塢、蕩悠橋、天竺潭、仙人腳、望仙閣、紫雪瀑、蝴蝶崖、鹿含潭等景點組成。神農臺景區主要有百合橋、神農居、神藥園、將軍石、凌霄瀑等景點組成。小華山景區主要有一指峰、蓮花峰、三線峰、南天門、升天臺、孤云峰、金劍峰、仙人臺等景點山峰組成。
龍鳳樓 游客們,歡迎你們到神龍川游覽休閑度假。我們走進這座高大雄偉的門樓,就進入了景區的大門。這座門樓名為龍鳳樓,由建筑專家設計,在臨安現有風景區門樓建筑中屬于最高水平。龍鳳樓方位與整個景區和諧統一,正樓兩邊配以副樓和雉墻,有古代雄關之風范。在樓上可觀景、可打牌、可喝茶休閑。兩旁的徽式青瓦白墻建筑,更襯托出景區中華傳統文化構建的人文景觀特色。
龍鳳樓旁有大榧樹,樹齡已有800多年,樹上結滿果實,我們不妨稱它為“迎賓樹”。你看它綠云擎天,果實累累,我們可以看到榧樹結果是三代同堂的。這里還有介紹神龍川土特產和野生動物的介紹牌,如果你花幾分鐘閱讀,相信你會在知識積累中增加一點養份。草坪上屹立的石碑上刻有著名林學專家、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基金會主席、中國森林旅游協會會長、中國治沙協會會長、原林業部副部長董智勇先生題寫的“神龍川”字樣,旅客可在此拍照留念。
休閑叢林 進了龍鳳樓山門,依靠路南就是一大片樹木,我們叫它為休閑叢林。休閑叢林中有銀杏、山核桃、木榧、紅豆杉等大樹近百棵,這些大樹樹齡長的已達好幾百年,一般也有好幾十年。
大家知道,森林對人類生存非常重要,對人們養身保健也有著特殊的作用。我們漫步在休閑叢林,品位森林旅游帶來的樂趣,吸收清新空氣,聆聽鳥語水聲,觀賞山色風光,洗去一路風塵,這是何等高雅的享受。古人有詩云:“一生好入名山游”,到大自然中去,將身心融入綠色世界,確實是人生一大樂事。
含笑軒 各位游客,進入神龍川門樓之后不過百米,迎面迎接我們的就是這座紅色漂亮的花轎亭――含笑軒。含笑,是一種草藥名,也有微笑迎客的意思。我們神龍川風景區的名稱有許多是以中草藥里富有文學性的名稱取名的,如遠志、辛夷、合歡、紫雪、凌霄等等,因為神龍川是一座中華醫藥的寶庫。這座含笑亭建筑風格也很獨異,橋上建亭,亭為花轎,名稱含笑。游客們進入神龍川,會使你身心愉快,笑口常開。
百草園·度假山莊 游客們,現在我們漫步在百草園,我們這個百草園,恐怕要比魯迅先生筆下紹興的百草園要大好多倍。我們這個百草園,主要是培育種植一些天目山區的名貴藥材介紹給游客,健身防病,醫治疾患。百草廳中還展示陳列著數百種中草藥材,附有說明,游客們如有興趣者可慢慢觀賞。那邊的神農度假山莊,層層徽派建筑古色古香,背山面水,養生貯氣,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設有三星級賓館設施,是一個休閑度假的好地方。春天到這里來賞花,夏天到這里來避暑,秋天到這里來采野果,冬天到這里來看雪,一年四季各有特色,歡迎游客到神農度假山莊來度假。
靈山石 各位游客們,這塊大石重約10多萬斤,取名靈山石。上有“靈山神秀”四個大字,是集晉朝書圣王羲之的字,由開發神龍川風景區的董事長、浙江省優秀青年科技發明家、臨安市工商聯副主席王曙耀撰句刻石而成的。據考證,這種十多萬斤重的大石,是第四紀冰川運動導致大山崩塌滑坡而留下的。這種巨石遍布神龍川,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億萬年地球運動的結果。天目山是長江南岸的名山,神龍川是浙西北地區名山,靈山名川,使你充滿靈性,永遠健康。
神農廟 各位游客,這座神農廟,是為紀念我國藥祖神農而建的。根據我國民俗習慣,各地都有祭祀山神的風俗。神農氏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也是我國最早最大的農神和山神。我們構建這個紀念神農廟,主要是尊重民俗,紀念神農氏采集中草藥“嘗百草救萬民”的功績。有關神農氏和中草藥介紹,請看廟內簡介。
神農廟后的蓮花池,可以投幣求運,有興趣的游客不妨一試。
神農廟上邊的大白果(銀杏)樹,一株為“四世同堂”,一株為“五子登科”,已經生長三百多年。你們看兩株白果樹大樹華蓋,郁郁蔥蔥,好似巨大的兩朵綠云為人們遮陰納涼。白果樹下可愛的仿真梅花鹿,正悠閑自得地在玩耍呢。
神龍峽介紹篇十八
大家好!
很高興能成為大家這次旅行的導游。下面請大家和我一起去游覽神農架。神農架地處川鄂交界地帶,1970年建立行政區劃,面積約為3253平方千米,其中森林覆蓋率達67%,區內居住有漢、土家、回等民族,人口約7.9萬。
大家知道神農架的來歷嗎?又有些什么樣的故事流傳其中呢?現在就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遠古時期,神農架地區還是一片_大海,是燕山和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將其抬升為多級陸地,成為大巴東延的余脈。山脈呈東西走向,山體由南向北逐漸降低。山峰多在海拔1500米以上,其中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多座。最高峰神農頂海拔3105.4米,為華中第一峰。西南部石柱河海拔398米,是神農架的最低點,最高點與最低點的相對高差為2707.4米。
神農架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就開始有原始人類在此活動,相傳炎帝神農氏曾率眾在此苔架采藥,教人們耕種,故將這里稱作神農架。神農架最初只是指一座山峰,到現在則指整個神農架景區。神農架也是巴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20世紀80年代,在神農架發現了一部民間唱本《黑暗傳》,以解釋字宙和人類社會的起源、敘說中國古代史為主要內容,其特征近似神話史詩,受到學術的重視,也填補了華中地區沒有發現過長篇神話史詩的空白。
大家知道神農架還有別的稱呼嗎?對,有一個分氣派的稱號華中屋脊,這是因為神農架中的最高峰神農頂海拔高達3105.4米,為華中第一高峰,故而有此稱號。
因為神農架憑借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環境,至今尚較好的保存著原始森林的.特有風貌,所以有多種極為珍稀的.動物在此繁衍。此外,神農架也是一座規模很大的天然藥材庫,有中草藥兩千多種。目前,神農架是我國內陸保存完好的唯一一片綠洲和世界中緯度地區唯一的一塊綠色寶地。
它所擁有的在當今世界中緯度地區唯一保持完好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是最富特色的壟斷性的世界及旅游資源。因而神農架也享有了綠色明珠、天然動植物園、生物避難所物種基因庫、自然博物館和清涼王國等眾多美譽。
現在神農架憑借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及旅游資源,在作為觀光度假旅游區的基礎上,還開展了森林沐浴行和自行車、攀巖、漂流、垂釣等頗受旅游者喜愛的旅游活動。
好,各位游客朋友,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神農壇景區,請大家稍做準備,我們馬上就要下車去游覽。
現在我們所在的神農壇風景區位于神農架旅游區的南部,是神農架旅游的南大門。雖然面積很小,只有0.7平方千米,但整個景區層次分明,自然風光十分優美。
好了,現在我們就來到了神農壇,神農壇是神農架風景區的核心部分,是專供炎黃子孫在此緬懷先祖,祭祀神靈的場所。
大家知道為什么炎帝神農氏受到我們的幾年嗎,因為他首創牛耕,采藥救民,為子孫后代繁榮昌盛,持續發展和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草坪和兩邊的臺階也是根據過去皇宮的格局所不值,中間為天子所走,左右則是大臣的通道。因為9在古時候被人們認為是最大的數字,故兩邊的數字全是9的倍數,臺階下面是祭壇,每一位炎黃子孫都可以在此祭拜先祖。
離開神農壇,我們就要去神農架的制高點,神農頂風景區,神農頂風景區位于神農架的西部,被稱作華中屋脊,是華中第一高峰,海拔達3105.4米。
走過了神農頂,現在我們就到達了風景埡,風景埡原名巴東埡,號稱神農第一絕,海拔2800米。風景埡風景奇異,氣象瞬變,將這風景埡的風光齊聚一體。
神龍峽介紹篇十九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神龍島距淳安縣城 0公里,是以觀賞蛇類活動為主的景點。蛇池內的毒蛇有五步蛇、眼鏡蛇、眼鏡王蛇、竹葉青等幾十種。在蛇園里的樹枝上還盤有許多種類的無毒蛇,游客闖蛇園,有驚無險。
這是一個純人工開發的小島,島上現放養有五十余種、一萬多條蛇,堪稱千島湖中的蛇類世界。島上設有蛇園、蛇展廊、蛇味館、蛇藝表演廳等以蛇為對象的各種消閑設施。“神龍”墮落至此,還不如就叫回“蛇”的本名算了,讓人惡心一點,離人遠著一點,或者還能自在、安全一些。
島上有無毒蛇、有毒蛇幾十種上萬條,闖蛇園與蛇共處一園,有驚無險。觀斗蛇,看人蛇共眠、人蛇共舞、人蛇同游、人蛇親吻是這兒蛇藝表演的特色項目,此外,再和美人蛇合個影,會記憶深刻。
神龍峽介紹篇二十
各位游客,你們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神農架人對大家來神農架觀光旅游表示熱誠的歡迎!
此次神農架之旅,將游覽神農頂、香溪源、天燕、玉泉河四大旅游區,線路較長,旅途比較辛苦,我們將本著“賓客至上,服務第一”的宗旨,盡心盡力地做好服務工作,同時也希望我們的工作能夠得到各位游客的支持和配合,促使我們提高服務質量,從而使大家吃得滿意,住得舒適,玩得愉快,游得開心,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神農架旅游資源獨具魅力,遐邇聞名,譽滿中外。國家旅游局、湖北省政府已將神農架作為全國生態旅游示范區和鄂西北綠色旅游圈的`龍頭進行重點開發。神農架林區黨委、政府確立了“立足保護,發展旅游產業,發展綠色產業,構建生態經濟體系,建設富裕文明神農架”的建設方針,決心把神農架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旅游精品。
神農架之旅,除傳統的觀光攬勝游、度假休閑游之外,還有許多各具特色的旅游項目可供選擇。如:“神農架‘野人’覓蹤游”。野人是世界四大謎之一。在中國,3000多年前就有關于野人的記載,神農架是發現“野人”次數最多的地區,迄今為止目擊“野人”已達114次,約有360多人看到138個“野人”活動形象。如果運氣好,追蹤“野人”或許能一睹“野人”的風采。
還有“神農架森林沐浴行”。神農架森林原始程度高,覆蓋面積大,森林覆蓋率已超過88%,活立木蓄積量2013萬立方米,其中林業管理局(國家森林公園)910.9萬立方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814.9萬立方米,是開展森林浴的理想場所。
最后還要推薦一下“神農架高山滑雪游”。神農架冬季有“南方雪國”之稱,降雪量大,存雪期長,雪質可與阿爾卑斯山的積雪媲美。冬天降臨,大雪紛飛,山野蒼茫,滿樹瓊花,冰清玉潔。在雪道上滑行,可以體驗到飛翔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