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神龍峽導游詞篇一
關于這里的石林還有一個傳說。傳說唐朝武則天時代,大將薛剛輔佐被貶在房州的李世民的孫子廬陵王李顯對抗武則天。薛剛在大九湖一帶高樹反唐大旗,招兵買馬。薛剛命人了打造了成千上萬的刀槍劍戟。這個幽深的山谷,十分陡峭,深邃莫測,終年云障霧鎖,是一個理想的軍械倉庫。過了些年,武則天聽人所勸,決定還政給李氏子孫,恢復唐室。于是下詔把廬陵王召回長安,當上了唐中宗,仗不用打了,兵器自然失去了作用。久而久之,人們遺忘了這個兵器庫,誰知這些利器受日月之精華,天地之靈氣,竟然破匣而出,化作了一座座山峰,因此風景埡又叫“藏峰谷”。
神龍峽導游詞篇二
神農頂為“金字塔”形山峰,是長江支流香溪河、神農溪的發源地之一,也是漢水支流南河、堵河的發源地之一。這里深藏鐵礦,山頂生長鋪地柏、高山杜鵑,香柏、蕨類、苔蘚、小叢紅景天等。怪石參差,難以行走。山體由白云質灰巖、砂巖、頁巖及穿插其間的基性火山巖,角礫巖等組成,位于神農架背斜東翼,定型于燕山運動,從燕山運動、喜馬拉雅運動至今,仍在不斷抬升。
神龍峽導游詞篇三
提起旅順,相信在座的很多朋友首先會想到軍港、近代史遺跡。不錯,這些都是旅順具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觀。不過,您如果對旅順的了解僅限于此,還遠遠不夠,不算真正來過旅順。因為您說的這些都是旅順最表層次的東西。那么,什么才是旅順最深層次的東西呢?是它的神秘和靈異,是它的驚險和刺激。
說起來,旅順真是一個神奇的不能再神奇的地方。在這里,能夠看到許多自然界的奇景異觀,而且這些奇景異觀個個都是世界罕見,有的甚至還藏著至今仍未解開的謎團。
一是書中對它的位置有明確的標示,說它“海路由西至塘沽口,可連京師、山海關;北至旅順口,可接長白山、雅克薩”。由此可以判斷,該島當在大連與煙臺之間的海域,而此海域中唯有蛇島上有蛇。
二是1992年金庸老先生來旅順訪問時,曾親口承認自己的構思是受了旅順蛇島的啟發。為此,金庸還特意參觀了旅順蛇館,并題字留念。可見旅順蛇島的影響之大。
蛇島是一座鄰陸的海上孤島,距岸最近處約7海里,面積僅0.73平方公里。可就在這0.73平方公里的面積里,卻密密麻麻的居住著2萬多條毒蛇。奇怪的是島上的蛇只有單一品種,即黑眉蝮蛇。由于這種蛇只生活在旅順蛇島上,所以被生物學家定名為蛇島蝮蛇。
旅順蛇島目前占據兩個世界第一:一是世界上毒蛇數量最多的蛇島;二是世界上唯一生存單一蛇種的蛇島。
蛇島上沒有淡水,基本上沒有食物。那么2萬多條蛇靠什么生存呢?
大連海面有200多個島嶼,為什么偏偏蛇島上有蛇,別的島上沒有蛇?這些蛇又是從哪里來的呢?還有,大家都知道蛇是卵生的,就是通常所說的蛇下蛋,而蛇島上的蛇卻是胎生的,這是只有高級哺育動物才有的生育方式。胎生動物的一個特點是每次產崽的數量很少,就像豬和狗一樣,而蛇島上的蛇一次產崽竟可多達四五十條。別處的蛇一年只有一次冬眠,而蛇島上的蛇每年卻要增加一次夏眠——蛇島腹蛇是地球上唯一夏眠的蛇。這些都是為什么呢?蛇島上的蛇一生都苦守在一根樹枝上,每天凌晨4點左右就會像上班一樣,準時爬到一根樹枝上,仰著頭一動不動地望著天空,一輩子都不會換一根樹枝。它們究竟在那里守望著什么呢?這些都是蛇島的生態之謎。我這里留個懸念。您如果感興趣,可以親自去那里揭開謎底。
當然,有些謎底我現在就可以告訴您:很久以前,蛇島本與大陸是連在一起的。距今1000萬~xx萬年期間,由于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影響,導致渤海一帶地勢下陷,海水蔓延,蛇島才與陸地分開。在分開以前,島上已經有蛇存在了。也就是說,蛇島上的蛇已經在島上至少生活了1000萬~xx萬年。如此漫長的時間,足可以使一切動物的基因在殘酷的自然環境中發生異變,也足可以使一條蛇成精——您想啊,《白蛇傳》里的白蛇僅僅修煉了1000多年,就成了蛇仙,何況蛇島上的蛇呢?所以當地漁民對蛇島上的蛇都懷有一種敬畏心理,在蛇島上就能看到早年漁民搭建的蛇王廟。
蛇島上真的有蛇王嗎?漁民們用肯定的語氣告訴我們:“有!”
他們說,上個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夏天時,經常有人看到兩條大蛇在蛇島的海邊一起游玩。那蛇大的像人那么粗。高興的時候還來點造型。時而漂浮,時而相互纏繞在一起向上騰起,又一頭扎入大海,那形象就像個巨大的麻花。漁民說,這兩條大蛇就是蛇王,蛇島上的小蛇都是它們的子民。不過,40年代后就再也沒有人見到這兩條大蛇了。它們是否還活著?這又是一個未解之謎。
也有不把蛇放在眼里的。在蛇島附近的老鐵山上就生活著一種兇猛的飛禽——雕。古代官員帽子上的所謂“頂戴花翎”,就是用這種飛禽的翎毛做成的。所以,早在清朝時,老鐵山一帶就被列為皇家禁地,對雕實行保護。當地老百姓因此稱其為神雕。神雕望著對面與自己同樣享受崇拜的蛇,心中不服。心想:小樣,敢在我的家門口牛逼。于是,在蛇島的上空經常能看到雕與蛇大戰的情景:雕展開幾米長的翅膀,在天空盤旋著,突然俯沖而下,叼起或用利爪抓住一條蛇飛上天空。蛇身扭曲著,掙扎著,突然回頭狠狠地咬了雕一口,雕的翅膀漸漸耷拉下來,二者一起摔到地上,雙雙斃命。這樣的戰爭幾乎天天發生,代代不斷。于是,這兩種動物家族便成了世仇。
蛇島上的景色很美。它的地貌屬于海蝕類型,周圍均為懸崖峭壁和天然洞穴,僅東南面有一小片卵石灘。島上的植被以落葉的喬木和灌木為主,林間生長著人參、天麻、靈芝、益母草等30余種藥材植物。山坡上到處盛開著白色的野丁香、紫色的白莨花、粉紅色的櫻桃花……近島海邊則礁島奇異,千姿百態。紫色的,彩虹般燦爛的水母在水中漂浮,魚蝦在自由地游動,大個的海參、鮑魚、海螺潛伏在礁叢中,不時地蠕動著,十分誘人。
誘人歸誘人,真正登上過蛇島的人并不多。一方面是因為人對蛇有一種天生的恐懼心理;二是因為蛇島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只有經過特許才可以登島。盡管如此,每天仍然能夠看到很多中外游客乘坐快艇最近距離地繞著島子觀看、拍照,只為證明自己來過蛇島,滿足自己夢繞魂牽的向往和好奇心理。因為蛇島是世界奇島。
旅順的世界奇島不止一個,還有一個:鳥島。
鳥島與蛇島相距不過3海里,比蛇島距岸更近些,僅五海里。島上現有珍稀鳥類30余種,其中大多數是海鷗。大家在大連見過海鷗嗎?聽過海鷗的叫聲沒有?海鷗的叫聲像什么?像貓。所以當地人又稱鳥島為海貓島。
每年農歷八九月份天氣變涼之際是看鳥的最佳季節。成群的鸞類、雁鴨類鳥兒在南徙的途中都會在這里歇腳,以為攢足力氣飛越渤海海峽。在這期間,但見無數只鳥兒飛臨鳥島上空,遮天蔽日。它們在這里騰飛降落,或如雪花輕盈飄舞,或如秋葉紛紛墜地,百鳥爭鳴,聲音錯雜,宛如在合唱一曲壯美的大自然贊歌,令人癡醉,樂而忘返。
朋友們或許會問:鳥與蛇是天敵,両島相聚如此之近,蛇不會游過來吃鳥蛋嗎?這就要談到旅順的另一個奇觀:佛島。
之所以稱佛島,是因為它橫亙在大海之上,就像一個大佛仰面而臥。有佛頭、佛身、佛腳、五官分明,而且各部位之間的比例都恰到好處,可謂惟妙惟肖。不管遠看近看,也用不著仔細端詳,無論是誰看到這座小島,都會第一時間禁不住發出歡呼,呀,這不是一座大佛嗎!
更為神奇的是,雨后天晴的日子,佛島的上空偶爾會有彩虹劃過,罩著整個佛島,當地人稱之為佛光,說這是佛祖顯靈。
看到這樣的奇景,不由您不瞬間屏住呼吸,大腦出現暫短的空白,繼而相信在這茫茫宇宙真的有一種神秘的主宰力量。所以,每逢此時,就會有漁民在岸邊燒香,祈求佛祖保佑風調雨順,出海平安。
大家知道,四川樂山有座世界最大的大佛,那是人工依作山勢雕塑的,而這座大佛則是天然形成的,是海上臥佛。相形之下,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更大的奇跡。
其實佛島并不是一個單獨的海島,它就是鳥島。因為它的形狀酷似大佛,所以當地漁民都習慣稱鳥島為佛島。
說到這里,相信有的朋友已經猜出剛才那個問題的答案了。當地的漁民們都說,鳥島上的鳥兒之所以不受天敵侵害,家族興旺,全是因為這座大佛的保護。您想啊,蛇島上的蛇看見這座大佛,哪里還敢生出半點貪念。
當然了,這都是迷信的說法。蛇何嘗不想吃鳥蛋,鳥蛋的味道又好又有營養。只是因為蛇家族中除了水蛇外,其他種類的蛇都不善于長時間游泳。這也是蛇島上的蛇雖然食物匱乏,卻不得不長時間待在島上的緣故。
無獨有偶,這一帶海面不但有佛的形象,還有很多酷似神仙的象形石。譬如,有三塊緊挨在一起的礁石,形狀酷似傳說中的福祿壽三星。其中福星執如意居中;右為祿星,作員外打扮;壽星在左,凸額白須,捧桃執杖。在福祿壽三星的周邊還可見很多作朝拜狀的奇石,有的肅穆立正,行注目禮;有的寬衣博帶,雙手作揖……漁民分別稱這些礁石為拜仙石、朝拜石等等。這么多類似的礁石聚集在一起,就好像是神仙聚會,給這一帶更增加了不少仙氣。
還是讓我回答這個問題吧。八仙過的當然是渤海。渤海海峽的最近距離是北至旅順口的老鐵山,南至煙臺的蓬萊。xx年8月,北京體育學院教授張建就是在旅順的老鐵山岬角下水,游到煙臺蓬萊的,創造了一次性徒手游過渤海海峽的世界壯舉,被稱作“第九仙”。由此可知,八仙過海后一定是在旅順登陸。開個玩笑,其實“八仙過海”只不過是一個虛構的神話傳說罷了。但它卻告訴我們一個事實:煙臺蓬萊之所以被看作是看海市蜃樓的最佳地點,不過是沾了八仙傳說的光罷了,是當地的一種炒作。實際上,據我所知,真正在那里看到過海市蜃樓的人少乎其少。而在旅順佛島附近,一年內能看到海市蜃樓的日子竟然多達100天以上。這么高的幾率,可謂全國僅有。
每當大霧彌漫天氣,站在高處,霧中隱約可見仙山瓊閣。我剛才說的蛇島和佛島更是被云霧高高托起,像是漂浮在云端之上,島的周身發出明亮的光芒。給人一種身處仙境的幻覺。仿佛自己所站之處也飄飄然飛升起來一樣。那種感覺真是美妙至極。
蛇島、佛島附近還有一種自然景觀也非常神奇:那里的海水呈現出不同的顏色——遠處為深藍色,近處為微黃色,中間有一道明顯整齊的分界線,就像兩塊不同顏色的巨大金屬焊接在一起一樣,涇渭分明。近岸處的海面上可見一道銀白色閃亮的水線。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海水的顏色還處在不斷變幻之中,現在看是藍色的,過一會兒又漸漸變成黃色,有的地方還會變成棕紅色。這樣的變化一天之內會出現幾次。
怎么樣,我剛才介紹的這幾個景觀還算神奇吧?當然,我說的這些奇景異觀有的并不是旅順獨有。譬如,在巴西就有一個蛇島,在我國的青海湖里就有一個鳥島。但是這么多奇景異觀如此密集地聚集在一起,而且個個都充滿靈異之氣,恐怕在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地方。正如我開頭所說,旅順是一個神奇得不能再神奇的地方。
神龍仙島海上主題公園所有的設施都是為去那里觀賞奇景異觀和探秘的游客而建的。那里有專門為去蛇島、鳥島修建的棧橋碼頭,備有快艇和大型豪華游覽船,有供游客住宿的三星級海島酒店,有富有海島特色的風味餐廳和海鮮燒烤大排檔,有驚險刺激的碰碰車和卡丁車賽場,有可供兒童暢玩的兒童樂園和兒童城堡等。
神龍仙島海上主題公園的選址極佳。整個公園從東到西正好橫跨神奇的3000米海岸線。正面是大海,東邊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老鐵山,西面是一座隆起的坡嶺。站在公園的觀景臺上放眼眺望,遠處是蛇島,云遮霧罩;近處是佛島,歷歷在目;再近處則可見我剛才說的福祿壽三星石、拜仙石等散落在海灘上的奇礁異石。黃渤海分界線、海面上銀亮的水線、變幻著不同顏色的海水等都盡收眼底。
公園里還有一道被稱作龍長城的城墻,緊貼著海邊的山崖蜿蜒而上。沿途依次可見棲鳳石、情人崖、美女峰、將軍墳、朝拜石等奇異的峰石,每一處都有一個傳說,或悲壯,或凄婉,或具有強烈的誘惑性。如,傳說將軍墳里就葬著一位唐代的將軍,里面埋著金筷金碗。
龍長城的內側山林叢生。山林里放養或圈養著山狼、狐貍、梅花鹿、孔雀、牦牛、鴕鳥、大雁、鱷魚、山羊、野雞、野兔等40多種動物,供游人觀賞或狩獵。與別處狩獵場不同的是,這里狩獵用的`不是槍,而是弓箭。箭頭是鋒利的金屬,弓弩上面裝有滑輪,不用費很大力氣就能把箭射出。不會射箭不要緊,林中辟有專門的射箭場,有教練親手教您掌握射箭的要領。現在不是都講究穿越嗎?當您把手中的弓拉的滿滿,即將把箭射出的瞬間,真的會生出一種穿越回古代的感覺——男的像威風凜凜的小李廣,女的像颯爽英姿的花木蘭、穆桂英。
無論狩獵來的野味,還是垂釣或趕海來的魚貝,您都可以帶走,也可以委托景區烹調燒烤。那新鮮純美的味道自然與市場上買來的大不一樣。
公園中最多的是龍的形象。一進入公園就能看到一面用整塊漢白玉雕成的九龍壁。壁上九條龍騰云駕霧,形象各異,栩栩如生。這面九龍壁被看做是神龍仙島海上公園的圖騰。
據公園的工作人員介紹,公園之所以把龍作為圖騰,一是因為瀕臨蛇島。蛇盡管是小龍,但畢竟也叫龍;二是公園的海面經常會出現龍卷風、龍吸水、龍兵過等奇異的景象。如果不對龍表示敬意,就會惹龍發怒,造成天災。
先說龍卷風、龍吸水。據當地漁民描繪說,每逢龍卷風、龍吸水出現之際,晴朗的天空會突然變得陰沉,天空亂云飛渡,風發出聲聲嘶鳴,平靜的海面也開始變得躁動不安。繼而風雨交加,海浪像億萬頭憤怒的雄獅不斷地撲向海岸。遇到海岸阻擋后,又陡然而立,像一座大山鋪天蓋地般轟然砸下,那情景可謂驚心動魄。與此同時,可見海面出現巨大的漩渦,一股粗大的水柱被從海底拔起,飛旋著直沖云天。龍卷風所到之處,海中的漁船,岸上的簡陋建筑都會被統統卷得無影無蹤。景區的海邊就有一座剛剛用水泥蓋的倉庫,連同倉庫里面所有的漁具,被一場龍卷風卷走,至今不知所蹤。
當地漁民說,這是龍在吸水,證明是:曾有人在被卷起的海水里看見過龍的身影。這當然是一種幻覺——人在極度驚恐的狀態,加上頭腦里固有的觀念,產生幻覺,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既然這一帶海面可見如此多與龍相關的奇景異觀,敬龍、供奉龍,并以龍為圖騰就不足為怪了。
公園里最吸引游客的人文旅游項目當屬蒙古風情園。在神龍仙島海上主題公園的海邊空地上,可見一排用蒙古包搭建的長街。蒙古包前是一條用海沙鋪就的跑馬場,蒙古族小伙子們身穿蒙古民族服裝,揚鞭馳騁,英姿颯爽。迎面輕拂的是清涼的海風,耳邊掠過的卻是悠揚的牧歌;近處是駿馬,遠處是白帆;身后是草原的碧綠,眼前是大海的蔚藍,那種感覺真是一種莫名的奇妙。
走進蒙古包,撲面而來的更是一股濃濃的蒙古民族生活氣息。您可以在蒙古包內品嘗蒙古餐飲——奶茶、炒米、手扒肉、烤全羊。蒙古族的姑娘和小伙子唱著歌兒為您斟酒、敬獻奶茶和哈達。興之所至,您也可以與他們一起跳舞,放歌。
最熱鬧最浪漫的是晚上。蒙古風情園里有一座大型的露天燒烤場,燒烤場前的海邊燃起堆堆篝火。游客可以圍坐在那里暢飲啤酒,饕餮剛剛出鍋的新鮮海鮮和現烤的全羊和牛羊肉串等。不管認識的不認識的,大家圍著篝火,拉著手唱歌跳舞,一直跳到夜色闌珊。跳舞間歇,自會有蒙古族姑娘或小伙兒邀請您來到蒙古民族傳統的敖包廣場,讓您體驗什么是“敖包相會”。
另外,公園從泰國引進頂級的紅藝人和鱷魚馴養師帶
給大家精彩難忘的歌舞
"表演和驚險刺激的馴鱷表演,你將不用走出國門就可以領略到異國風情。從香港聘請技術一流的馬術表演大師和罕見的袖珍人帶給您一場精彩絕倫的馬術表演和袖珍人泥漿摔跤表演。說到這里,朋友們可能會感到奇怪:大連也不是草原,怎么會有那么濃的蒙古風情呢?大家有所不知,旅順是大連地區蒙古族人相對比較集中的地方。追根溯源,這里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話說當年蒙古人建立元朝后,首先統一的是東北地區。為了南下中原,他們曾在離山東最近的老鐵山一帶渡海。可是天公偏偏不作美,一連一個多月總是風急浪高,元軍幾次試著出海,每次都船傾桅斷。元世祖忽必烈非常焦躁。一天,他站在海邊望著海中的佛島,心中頓悟:原來全是這座大佛阻攔的緣故。于是命令士兵在海邊設壇祭祀,祈求大佛保佑,并保證在統一中原過程中絕不亂殺無辜,統一中原后要讓全蒙古人都供奉佛像。說來也怪,祭祀完第二天,海面便變得風平浪靜,元軍順利渡海。了解蒙古族歷史的人都知道,蒙古人最早信仰的是一種多神的宗教,叫薩滿教。自此以后,逐漸改信佛教。至清朝時,佛教已經上升為蒙古族的第一宗教。
就是在那次蒙古軍隊的大集結中,很多沒有渡海的蒙古將士留守在旅順,并定居下來。他們或攜家帶口,或與當地人結親,留下了一代代蒙古人的后裔。為了感念佛祖保佑,這些蒙古族后裔每逢年節都會在海邊燒香祭祀佛祖。這種風俗一直延續至今。
怎么樣,各位朋友,有沒有興趣去親眼目睹我上面說的那些奇景異觀?順便再體驗一下我剛才說的那些特殊旅游項目。
神龍峽導游詞篇四
你們好!
今天我們將要游覽的是被稱為華中屋脊、綠色明珠的神農架原始森林。
神農架在湖北省的西部,最早是一座山峰的名稱,而后是一個山系的總稱,如今是一個行政區——神農架林區的簡稱。神農架林區是1970年經國務院批準建立的行政區,面積為3250平方公里,人口7.9萬人。
神農架群山形成于燕山運動時期,境內最高峰神農頂海拔3150.4米,號稱"華中第一峰",最低處石柱河谷海拔僅398米,平均海拔1700米,有3000米以上高峰六座,所以人們又稱神農架為"華中屋脊"。
山腳盛夏山嶺春,山麓艷秋山頂冰。神農架因有好的原始森林和古老珍稀的生物物種,加之宜人的氣候條件,因而被人們稱為"森林公園"、"自然博物館"、"科研基地"、"避暑旅游勝地"。尤其令人稱奇不已的是神衣架多次發現和捕捉到各種"白變動物"如白熊、白金絲猴、白獐、白鷹、白蘇門羚、白松鼠、白雕等。
神農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不僅孕育了優美的自然景觀,而且在原始洪荒人跡罕見的原始森林中,還隱藏著不少珍禽異獸。更有那被譽為世界之謎的"野人"。"野人"在我國的傳聞中由來已久,傳說"野人"抓住人后先是一陣狂笑,直到笑得昏過去,等醒來之后,再把人吃掉或背走。人們為了獵獲"野人",進山時在手臂上套上竹筒,一旦被"野人"抓住,在它笑昏過去之后,便迅速將雙手從竹筒中抽出,將"野人"抓獲。在距今三干多年前,我國就有人捉到一對"野人"獻給周成王,周成王稱其為"川狒狒"。春秋戰國時期,生活在神農架比鄰的秭歸,楚國著名詩人屈原就把"野人"比作"山鬼"。
1925年至1942年的十八年間,房縣(神農架原屬其管轄)曾有多次活捉和打死"野人"的事件,曾經把野人捆綁著在房縣縣城大街上示眾。近年來,在神農架林區關于"野人"的見聞仍然十分多。
各位朋友,神農架是美麗的,神農架是神秘的,神農架是綠色的,神農架是原始的,神農架是獨特的,神農架是其他旅游景點所望塵莫及的。在隨后的幾天中,讓我們在神農架實實在在享受一回回歸大自然吧!
神龍峽導游詞篇五
提起旅順,相信在座的很多朋友首先會想到軍港、近代史遺跡。不錯,這些都是旅順具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觀。不過,您如果對旅順的了解僅限于此,還遠遠不夠,不算真正來過旅順。因為您說的這些都是旅順最表層次的東西。那么,什么才是旅順最深層次的東西呢?是它的神秘和靈異,是它的驚險和刺激。
說起來,旅順真是一個神奇的不能再神奇的地方。在這里,能夠看到許多自然界的奇景異觀,而且這些奇景異觀個個都是世界罕見,有的甚至還藏著至今仍未解開的謎團。
一是書中對它的位置有明確的標示,說它“海路由西至塘沽口,可連京師、山海關;北至旅順口,可接長白山、雅克薩”。由此可以判斷,該島當在大連與煙臺之間的海域,而此海域中唯有蛇島上有蛇。
二是1992年金庸老先生來旅順訪問時,曾親口承認自己的構思是受了旅順蛇島的啟發。為此,金庸還特意參觀了旅順蛇館,并題字留念。可見旅順蛇島的影響之大。
蛇島是一座鄰陸的海上孤島,距岸最近處約7海里,面積僅0.73平方公里。可就在這0.73平方公里的面積里,卻密密麻麻的居住著2萬多條毒蛇。奇怪的是島上的蛇只有單一品種,即黑眉蝮蛇。由于這種蛇只生活在旅順蛇島上,所以被生物學家定名為蛇島蝮蛇。
旅順蛇島目前占據兩個世界第一:一是世界上毒蛇數量最多的蛇島;二是世界上唯一生存單一蛇種的蛇島。
蛇島上沒有淡水,基本上沒有食物。那么2萬多條蛇靠什么生存呢?
大連海面有200多個島嶼,為什么偏偏蛇島上有蛇,別的島上沒有蛇?這些蛇又是從哪里來的呢?還有,大家都知道蛇是卵生的`,就是通常所說的蛇下蛋,而蛇島上的蛇卻是胎生的,這是只有高級哺育動物才有的生育方式。胎生動物的一個特點是每次產崽的數量很少,就像豬和狗一樣,而蛇島上的蛇一次產崽竟可多達四五十條。別處的蛇一年只有一次冬眠,而蛇島上的蛇每年卻要增加一次夏眠——蛇島腹蛇是地球上唯一夏眠的蛇。這些都是為什么呢?蛇島上的蛇一生都苦守在一根樹枝上,每天凌晨4點左右就會像上班一樣,準時爬到一根樹枝上,仰著頭一動不動地望著天空,一輩子都不會換一根樹枝。它們究竟在那里守望著什么呢?這些都是蛇島的生態之謎。我這里留個懸念。您如果感興趣,可以親自去那里揭開謎底。
當然,有些謎底我現在就可以告訴您:很久以前,蛇島本與大陸是連在一起的。距今1000萬~xx萬年期間,由于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影響,導致渤海一帶地勢下陷,海水蔓延,蛇島才與陸地分開。在分開以前,島上已經有蛇存在了。也就是說,蛇島上的蛇已經在島上至少生活了1000萬~xx萬年。如此漫長的時間,足可以使一切動物的基因在殘酷的自然環境中發生異變,也足可以使一條蛇成精——您想啊,《白蛇傳》里的白蛇僅僅修煉了1000多年,就成了蛇仙,何況蛇島上的蛇呢?所以當地漁民對蛇島上的蛇都懷有一種敬畏心理,在蛇島上就能看到早年漁民搭建的蛇王廟。
蛇島上真的有蛇王嗎?漁民們用肯定的語氣告訴我們:“有!”
他們說,上個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夏天時,經常有人看到兩條大蛇在蛇島的海邊一起游玩。那蛇大的像人那么粗。高興的時候還來點造型。時而漂浮,時而相互纏繞在一起向上騰起,又一頭扎入大海,那形象就像個巨大的麻花。漁民說,這兩條大蛇就是蛇王,蛇島上的小蛇都是它們的子民。不過,40年代后就再也沒有人見到這兩條大蛇了。它們是否還活著?這又是一個未解之謎。
也有不把蛇放在眼里的。在蛇島附近的老鐵山上就生活著一種兇猛的飛禽——雕。古代官員帽子上的所謂“頂戴花翎”,就是用這種飛禽的翎毛做成的。所以,早在清朝時,老鐵山一帶就被列為皇家禁地,對雕實行保護。當地老百姓因此稱其為神雕。神雕望著對面與自己同樣享受崇拜的蛇,心中不服。心想:小樣,敢在我的家門口牛逼。于是,在蛇島的上空經常能看到雕與蛇大戰的情景:雕展開幾米長的翅膀,在天空盤旋著,突然俯沖而下,叼起或用利爪抓住一條蛇飛上天空。蛇身扭曲著,掙扎著,突然回頭狠狠地咬了雕一口,雕的翅膀漸漸耷拉下來,二者一起摔到地上,雙雙斃命。這樣的戰爭幾乎天天發生,代代不斷。于是,這兩種動物家族便成了世仇。
蛇島上的景色很美。它的地貌屬于海蝕類型,周圍均為懸崖峭壁和天然洞穴,僅東南面有一小片卵石灘。島上的植被以落葉的喬木和灌木為主,林間生長著人參、天麻、靈芝、益母草等30余種藥材植物。山坡上到處盛開著白色的野丁香、紫色的白莨花、粉紅色的櫻桃花……近島海邊則礁島奇異,千姿百態。紫色的,彩虹般燦爛的水母在水中漂浮,魚蝦在自由地游動,大個的海參、鮑魚、海螺潛伏在礁叢中,不時地蠕動著,十分誘人。
誘人歸誘人,真正登上過蛇島的人并不多。一方面是因為人對蛇有一種天生的恐懼心理;二是因為蛇島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只有經過特許才可以登島。盡管如此,每天仍然能夠看到很多中外游客乘坐快艇最近距離地繞著島子觀看、拍照,只為證明自己來過蛇島,滿足自己夢繞魂牽的向往和好奇心理。因為蛇島是世界奇島。
旅順的世界奇島不止一個,還有一個:鳥島。
鳥島與蛇島相距不過3海里,比蛇島距岸更近些,僅五海里。島上現有珍稀鳥類30余種,其中大多數是海鷗。大家在大連見過海鷗嗎?聽過海鷗的叫聲沒有?海鷗的叫聲像什么?像貓。所以當地人又稱鳥島為海貓島。
每年農歷八九月份天氣變涼之際是看鳥的最佳季節。成群的鸞類、雁鴨類鳥兒在南徙的途中都會在這里歇腳,以為攢足力氣飛越渤海海峽。在這期間,但見無數只鳥兒飛臨鳥島上空,遮天蔽日。它們在這里騰飛降落,或如雪花輕盈飄舞,或如秋葉紛紛墜地,百鳥爭鳴,聲音錯雜,宛如在合唱一曲壯美的大自然贊歌,令人癡醉,樂而忘返。
朋友們或許會問:鳥與蛇是天敵,両島相聚如此之近,蛇不會游過來吃鳥蛋嗎?這就要談到旅順的另一個奇觀:佛島。
之所以稱佛島,是因為它橫亙在大海之上,就像一個大佛仰面而臥。有佛頭、佛身、佛腳、五官分明,而且各部位之間的比例都恰到好處,可謂惟妙惟肖。不管遠看近看,也用不著仔細端詳,無論是誰看到這座小島,都會第一時間禁不住發出歡呼,呀,這不是一座大佛嗎!
更為神奇的是,雨后天晴的日子,佛島的上空偶爾會有彩虹劃過,罩著整個佛島,當地人稱之為佛光,說這是佛祖顯靈。
看到這樣的奇景,不由您不瞬間屏住呼吸,大腦出現暫短的空白,繼而相信在這茫茫宇宙真的有一種神秘的主宰力量。所以,每逢此時,就會有漁民在岸邊燒香,祈求佛祖保佑風調雨順,出海平安。
大家知道,四川樂山有座世界最大的大佛,那是人工依作山勢雕塑的,而這座大佛則是天然形成的,是海上臥佛。相形之下,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更大的奇跡。
其實佛島并不是一個單獨的海島,它就是鳥島。因為它的形狀酷似大佛,所以當地漁民都習慣稱鳥島為佛島。
說到這里,相信有的朋友已經猜出剛才那個問題的答案了。當地的漁民們都說,鳥島上的鳥兒之所以不受天敵侵害,家族興旺,全是因為這座大佛的保護。您想啊,蛇島上的蛇看見這座大佛,哪里還敢生出半點貪念。
當然了,這都是迷信的說法。蛇何嘗不想吃鳥蛋,鳥蛋的味道又好又有營養。只是因為蛇家族中除了水蛇外,其他種類的蛇都不善于長時間游泳。這也是蛇島上的蛇雖然食物匱乏,卻不得不長時間待在島上的緣故。
無獨有偶,這一帶海面不但有佛的形象,還有很多酷似神仙的象形石。譬如,有三塊緊挨在一起的礁石,形狀酷似傳說中的福祿壽三星。其中福星執如意居中;右為祿星,作員外打扮;壽星在左,凸額白須,捧桃執杖。在福祿壽三星的周邊還可見很多作朝拜狀的奇石,有的肅穆立正,行注目禮;有的寬衣博帶,雙手作揖……漁民分別稱這些礁石為拜仙石、朝拜石等等。這么多類似的礁石聚集在一起,就好像是神仙聚會,給這一帶更增加了不少仙氣。
還是讓我回答這個問題吧。八仙過的當然是渤海。渤海海峽的最近距離是北至旅順口的老鐵山,南至煙臺的蓬萊。xx年8月,北京體育學院教授張建就是在旅順的老鐵山岬角下水,游到煙臺蓬萊的,創造了一次性徒手游過渤海海峽的世界壯舉,被稱作“第九仙”。由此可知,八仙過海后一定是在旅順登陸。開個玩笑,其實“八仙過海”只不過是一個虛構的神話傳說罷了。但它卻告訴我們一個事實:煙臺蓬萊之所以被看作是看海市蜃樓的最佳地點,不過是沾了八仙傳說的光罷了,是當地的一種炒作。實際上,據我所知,真正在那里看到過海市蜃樓的人少乎其少。而在旅順佛島附近,一年內能看到海市蜃樓的日子竟然多達100天以上。這么高的幾率,可謂全國僅有。
每當大霧彌漫天氣,站在高處,霧中隱約可見仙山瓊閣。我剛才說的蛇島和佛島更是被云霧高高托起,像是漂浮在云端之上,島的周身發出明亮的光芒。給人一種身處仙境的幻覺。仿佛自己所站之處也飄飄然飛升起來一樣。那種感覺真是美妙至極。
蛇島、佛島附近還有一種自然景觀也非常神奇:那里的海水呈現出不同的顏色——遠處為深藍色,近處為微黃色,中間有一道明顯整齊的分界線,就像兩塊不同顏色的巨大金屬焊接在一起一樣,涇渭分明。近岸處的海面上可見一道銀白色閃亮的水線。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海水的顏色還處在不斷變幻之中,現在看是藍色的,過一會兒又漸漸變成黃色,有的地方還會變成棕紅色。這樣的變化一天之內會出現幾次。
怎么樣,我剛才介紹的這幾個景觀還算神奇吧?當然,我說的這些奇景異觀有的并不是旅順獨有。譬如,在巴西就有一個蛇島,在我國的青海湖里就有一個鳥島。但是這么多奇景異觀如此密集地聚集在一起,而且個個都充滿靈異之氣,恐怕在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地方。正如我開頭所說,旅順是一個神奇得不能再神奇的地方。
神龍仙島海上主題公園所有的設施都是為去那里觀賞奇景異觀和探秘的游客而建的。那里有專門為去蛇島、鳥島修建的棧橋碼頭,備有快艇和大型豪華游覽船,有供游客住宿的三星級海島酒店,有富有海島特色的風味餐廳和海鮮燒烤大排檔,有驚險刺激的碰碰車和卡丁車賽場,有可供兒童暢玩的兒童樂園和兒童城堡等。
神龍仙島海上主題公園的選址極佳。整個公園從東到西正好橫跨神奇的3000米海岸線。正面是大海,東邊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老鐵山,西面是一座隆起的坡嶺。站在公園的觀景臺上放眼眺望,遠處是蛇島,云遮霧罩;近處是佛島,歷歷在目;再近處則可見我剛才說的福祿壽三星石、拜仙石等散落在海灘上的奇礁異石。黃渤海分界線、海面上銀亮的水線、變幻著不同顏色的海水等都盡收眼底。
公園里還有一道被稱作龍長城的城墻,緊貼著海邊的山崖蜿蜒而上。沿途依次可見棲鳳石、情人崖、美女峰、將軍墳、朝拜石等奇異的峰石,每一處都有一個傳說,或悲壯,或凄婉,或具有強烈的誘惑性。如,傳說將軍墳里就葬著一位唐代的將軍,里面埋著金筷金碗。
龍長城的內側山林叢生。山林里放養或圈養著山狼、狐貍、梅花鹿、孔雀、牦牛、鴕鳥、大雁、鱷魚、山羊、野雞、野兔等40多種動物,供游人觀賞或狩獵。與別處狩獵場不同的是,這里狩獵用的不是槍,而是弓箭。箭頭是鋒利的金屬,弓弩上面裝有滑輪,不用費很大力氣就能把箭射出。不會射箭不要緊,林中辟有專門的射箭場,有教練親手教您掌握射箭的要領。現在不是都講究穿越嗎?當您把手中的弓拉的滿滿,即將把箭射出的瞬間,真的會生出一種穿越回古代的感覺——男的像威風凜凜的小李廣,女的像颯爽英姿的花木蘭、穆桂英。
無論狩獵來的野味,還是垂釣或趕海來的魚貝,您都可以帶走,也可以委托景區烹調燒烤。那新鮮純美的味道自然與市場上買來的大不一樣。
公園中最多的是龍的形象。一進入公園就能看到一面用整塊漢白玉雕成的九龍壁。壁上九條龍騰云駕霧,形象各異,栩栩如生。這面九龍壁被看做是神龍仙島海上公園的圖騰。
據公園的工作人員介紹,公園之所以把龍作為圖騰,一是因為瀕臨蛇島。蛇盡管是小龍,但畢竟也叫龍;二是公園的海面經常會出現龍卷風、龍吸水、龍兵過等奇異的景象。如果不對龍表示敬意,就會惹龍發怒,造成天災。
先說龍卷風、龍吸水。據當地漁民描繪說,每逢龍卷風、龍吸水出現之際,晴朗的天空會突然變得陰沉,天空亂云飛渡,風發出聲聲嘶鳴,平靜的海面也開始變得躁動不安。繼而風雨交加,海浪像億萬頭憤怒的雄獅不斷地撲向海岸。遇到海岸阻擋后,又陡然而立,像一座大山鋪天蓋地般轟然砸下,那情景可謂驚心動魄。與此同時,可見海面出現巨大的漩渦,一股粗大的水柱被從海底拔起,飛旋著直沖云天。龍卷風所到之處,海中的漁船,岸上的簡陋建筑都會被統統卷得無影無蹤。景區的海邊就有一座剛剛用水泥蓋的倉庫,連同倉庫里面所有的漁具,被一場龍卷風卷走,至今不知所蹤。
當地漁民說,這是龍在吸水,證明是:曾有人在被卷起的海水里看見過龍的身影。這當然是一種幻覺——人在極度驚恐的狀態,加上頭腦里固有的觀念,產生幻覺,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既然這一帶海面可見如此多與龍相關的奇景異觀,敬龍、供奉龍,并以龍為圖騰就不足為怪了。
公園里最吸引游客的人文旅游項目當屬蒙古風情園。在神龍仙島海上主題公園的海邊空地上,可見一排用蒙古包搭建的長街。蒙古包前是一條用海沙鋪就的跑馬場,蒙古族小伙子們身穿蒙古民族服裝,揚鞭馳騁,英姿颯爽。迎面輕拂的是清涼的海風,耳邊掠過的卻是悠揚的牧歌;近處是駿馬,遠處是白帆;身后是草原的碧綠,眼前是大海的蔚藍,那種感覺真是一種莫名的奇妙。
走進蒙古包,撲面而來的更是一股濃濃的蒙古民族生活氣息。您可以在蒙古包內品嘗蒙古餐飲——奶茶、炒米、手扒肉、烤全羊。蒙古族的姑娘和小伙子唱著歌兒為您斟酒、敬獻奶茶和哈達。興之所至,您也可以與他們一起跳舞,放歌。
最熱鬧最浪漫的是晚上。蒙古風情園里有一座大型的露天燒烤場,燒烤場前的海邊燃起堆堆篝火。游客可以圍坐在那里暢飲啤酒,饕餮剛剛出鍋的新鮮海鮮和現烤的全羊和牛羊肉串等。不管認識的不認識的,大家圍著篝火,拉著手唱歌跳舞,一直跳到夜色闌珊。跳舞間歇,自會有蒙古族姑娘或小伙兒邀請您來到蒙古民族傳統的敖包廣場,讓您體驗什么是“敖包相會”。
另外,公園從泰國引進頂級的紅藝人和鱷魚馴養師帶
給大家精彩難忘的歌舞
"表演和驚險刺激的馴鱷表演,你將不用走出國門就可以領略到異國風情。從香港聘請技術一流的馬術表演大師和罕見的袖珍人帶給您一場精彩絕倫的馬術表演和袖珍人泥漿摔跤表演。說到這里,朋友們可能會感到奇怪:大連也不是草原,怎么會有那么濃的蒙古風情呢?大家有所不知,旅順是大連地區蒙古族人相對比較集中的地方。追根溯源,這里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話說當年蒙古人建立元朝后,首先統一的是東北地區。為了南下中原,他們曾在離山東最近的老鐵山一帶渡海。可是天公偏偏不作美,一連一個多月總是風急浪高,元軍幾次試著出海,每次都船傾桅斷。元世祖忽必烈非常焦躁。一天,他站在海邊望著海中的佛島,心中頓悟:原來全是這座大佛阻攔的緣故。于是命令士兵在海邊設壇祭祀,祈求大佛保佑,并保證在統一中原過程中絕不亂殺無辜,統一中原后要讓全蒙古人都供奉佛像。說來也怪,祭祀完第二天,海面便變得風平浪靜,元軍順利渡海。了解蒙古族歷史的人都知道,蒙古人最早信仰的是一種多神的宗教,叫薩滿教。自此以后,逐漸改信佛教。至清朝時,佛教已經上升為蒙古族的第一宗教。
就是在那次蒙古軍隊的大集結中,很多沒有渡海的蒙古將士留守在旅順,并定居下來。他們或攜家帶口,或與當地人結親,留下了一代代蒙古人的后裔。為了感念佛祖保佑,這些蒙古族后裔每逢年節都會在海邊燒香祭祀佛祖。這種風俗一直延續至今。
怎么樣,各位朋友,有沒有興趣去親眼目睹我上面說的那些奇景異觀?順便再體驗一下我剛才說的那些特殊旅游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