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正確的寫作思路書寫演講稿會更加事半功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夠利用到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好的演講稿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演講稿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演講稿模板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爭做有為青年演講稿篇一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五月的春風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飄香,和著春潮,伴著夏韻,在花海燦爛奪目的季節里,我們迎來了“五四”運動__周年。
彈指一揮間,人類已昂首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在這漫長的歲月里,中國戰勝了衰落,走向振興,掙脫了屈辱,走向奮起,中國正以嶄新的姿態向世人展示著自己,然而,人們不會忘記那劃時代民族救之的“五四”愛國運動,更不會忘記那舉起民族救之旗幟,開創民族獨立和民族振興新紀元的先驅者,不會忘記革命戰爭的峰火硝煙,更不會忘記,為真理而拋頭顱灑熱血的英烈們。今天,我們的祖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振興中華的責任,已經落到我們肩上,“五四”火炬已經光榮地傳到我們手中。
我們生活在一個靚麗的季節,一個充滿青春活力的字眼,我們要去追回與你同行、釋放自己青春的能量。
青,是綠色,是生命的顏色,春,是季節,是成長的季節,青春就濁出成在成長季節的那片生命的綠色,是陽光下那片燦爛的笑容。
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暫的,它也許是你人生的一處驛站,不過請記住,即使它象一顆流星,我們也要努力讓它成為一次輝煌的閃現,不懼艱難困險,敢于拼搏,志比云天。
中學時代,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我們知道,風雨會使我們變得強壯,挫折會使我們變得堅強。成熟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質,來自于風雨的洗禮和生活的磨礪,我們要面對山峰,去欣賞它的風光,面對未來去爭創人生的輝煌,這樣才能體現生命的價值。
有人說,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而21世紀,就是我們中國人的世紀,中國經過幾十年來的艱苦建設,已取得了“乘長風,破萬里浪”的迅猛發展,但我們不要忘記,我們仍然是個發展中的國家,還有許許多多地方有待完善和發展,要想國家富強,就必須努力,而希望就寄予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
在二十世紀,中華民族前進的道路上,中國共青團留下了英勇奮斗的足跡,做出了無愧于歷史的貢獻。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挑戰的世紀,中國共青團,將以新的面貌,面向新世紀,以新的作為開創新的事業,在中華民族振興史上繼續譜寫光輝的篇章。
我們緬懷“五四”先驅們的業績,回顧中國人民和青年在整個世紀,走過的歷程,作為當代青年團員應當秉承民族精神,高舉“五四”火炬,肩負時代責任,讓我們用知識加汗水,以滿腔熱情,去開拓、去創造、去擁抱新希望,來迎接這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世紀吧。
爭做有為青年演講稿篇二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用青春擁抱時代,做有為好青年》。
做一名時代好青年,要求我們在家做好孩子:孝敬父母、尊敬長輩、自理自強、常做家務、勤儉節約、生活樸素。在學校做好學生:學習勤奮、善于創新、樂觀向上、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關心集體、愛護公物。在社會做好公民:遵章守紀、文明謙讓、保護環境、誠實守信、樂于助人、熱心公益。
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包括廣大青年在內的每一個中國人的夢,只有把人生理想和追求融入到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去,才能成就一番事業。是的`,我們青年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
我們要立足于學業。努力學習是青年的天職,掌握專業技能,提升各項素質,是我們任務,關注國內外專業領域的最新動向、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成就,應該成為我們的生活習慣。是的,我們應該放棄宅在房間,上網玩游戲的生活習慣。雖然我們年輕,但我們也絕無理由虛度光陰。
創新是國家進步的不竭動力,哪個民族擁有創新這個利器,她就能占據世界之巔,這已經成為不可爭辯的事實。作為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更應該注重創新,我們平時應該多多關注并參與科學研究和創新活動,多聽聽各種講座,多動手多思考,在不斷的參與中,提高自己的實踐動手能力,提升創新的能力,訓練創新的思維。
因而作為當代青年,我們在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的時候,一定不能忘記“修身”,孫中山曾說過:有道德始有國家,有道德始成世界。
美德,像一滴甘露,滋潤的內心的荒蕪;美德,猶如一縷陽光,照亮心中的陰暗;美德,猶如一盞明燈,照亮前進的方向。
讓我們見賢思齊、崇德向善,努力提高自己的整體素養和道德修養,積極參與評比,爭取成為有為好青年。帶著自己的夢想和優秀的品質闖出一片新天地。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爭做有為青年演講稿篇三
大三學生亞坤經過三年的努力學習,全面了解了自己所學專業,慎重的得出了“我不喜歡”的結論后,就毅然決然地放棄所學,準備考研時轉換專業。慎思前路,如若果真不是自己心儀之選,那就明辨己心,重新做出人生選擇。
慎思人生路,明辨再選擇。人生不如意,即可從頭來。
想當年,班超投筆從戎,如若他不是毅然放棄刀筆之吏的瑣碎人生,這世間,何來萬里封侯的班定遠?僅率三十六人,即可縱橫西域,在艱難的環境下當機立斷、百戰不殆,班超不僅書寫了自己的傳奇人生,更創造了中國歷史名將之西域神話,揚大漢國威,牽制匈奴,保漢帝國太平,制止匈奴在西域的恃強凌弱,更維護西域諸國和平往來。正是班超深思熟慮之后更改的人生選擇,讓世間少了一個庸庸碌碌的抄寫官員,多了一位畫策安邊的赫赫名將。
慎思人生路,明辨再選擇。行謹方致遠,不可隨意棄。
人生選擇的緊要關頭,固可更改努力方向,但必須是經過謹慎思考的,如若不了解現實狀況而隨意更改,只能換來一事無成的苦果。正如《中庸》所言:“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英國著名科學家胡克,涉獵廣泛,在很多領域都有研究,但是他的研究方向太雜,沒有專注于某一兩個擅長的領域,而是淺嘗輒止,導致他很少有突破性的研究。而且很多研究方向,已經摸到了突破的邊緣,但是沒有進一步深入。博通萬物卻無一物恒久持遠,不禁令后人常常為之扼腕嘆息。
人生選擇非一成不變,關鍵是慎思、明辨。
心理學家榮格說:“只有看清自己內心深處的人,他的視野才會清晰。向外面看的人,一直活在夢中;而向里看的人,才是清醒的。”當年魯迅東渡扶桑,要學醫救國,但是當他看到凡事愚弱的國民,無論體格多么茁壯,也只能做無意義的看客,便決定改變自己的專業,走上了文學救國的道路。吾輩青年,立于兩個百年的特殊節點,人生選擇更是任重而道遠。唯有慎思明辨,知曉自己內心真正所想,方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寫道:“人生的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去走,真正能保護你的,是你自己人生的選擇。”愿以此與諸位共勉!
爭做有為青年演講稿篇四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很榮幸能有機會站在這里發言,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夢里不知身是客,青春尚需奮斗歌”。
南柯一夢、黃粱美夢、夢筆生花,夢夢相似,卻又有所差別。如若夢中之人不明了己身為客,唯將自己的成功夢想牽系于他人或外物,最終一切也必將如夢幻泡影,夢醒一切成空。只有將努力奮斗的精神刻入青春年輪,方能在夢醒之后亦不斷向成功彼岸前行,最終收獲夢想成真的累累碩果。
青春夢想,奮斗成就。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點亮夢想之燈,需要奮斗力量成就。奧運舉重賽場,湘妹子侯志慧以絕對實力捍衛了中國女舉夢之隊的榮譽——在女子49公斤級比賽中,她創抓舉、挺舉和總成績三項奧運會紀錄獲得冠軍。三項紀錄,是拼搏的碩果;獲得冠軍,更是奮斗的回報。在省隊的日子里,侯志慧白天訓練,晚上文化課,節假日不放假,春節只休息一天。從2010年以來,侯志慧連續六年都沒回家過個年。每一枚獎牌閃耀的都是奮斗的光芒,正是因為候志慧的努力奮斗,告別動搖走向堅持,告別“下滑”走向升華,她的夢想才在24歲的青春之年大放異彩。機遇永遠青睞奮斗者,即使遲到也必然達到,必能熠熠生輝。
中國夢,青春擔當,奮斗成就。
用奮斗書寫青春華章,不僅是青年對自己的擔當,更是對民族的擔當,因為只有奮斗,才能不負使命,完成時代賦予的重任。1999年,夢想成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吳華從哈爾濱工程大學畢業,放棄離家咫尺的西安某單位,來到千里之遙的戈壁大漠,面對與所學專業不對口的遙外測崗位,吳華不氣餒、不畏難,沉下心來,把所有業余時間都用在自我學習充電上。一本本專業書籍、一項項課題研究陪伴吳華度過了在點號的數個春夏秋冬。2021年10月16日,吳華作為神舟十三號任務零號指揮員、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高級工程師,發出了“神十三”發射準備口令。“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吳華把自己的青春深深融入祖國的航天事業,融進大漠的一次次飛天,融進航天強國的漫漫征途中。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同學們,作為即將面臨高考的高三學子,漫漫人生征途即將在你我面前展開。弦歌不輟,薪火綿延,我們應以前行者為榜樣,以奮斗書寫青春畫卷,以奮斗成就未來夢想!
讓我們用堅定的信心,用踏實的行動作為青春的號角,向著夢想,前進!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爭做有為青年演講稿篇五
力量生于團結,幸福源自奮斗。
新時代領路人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這一重要認識深刻闡明了“團結就是力量,奮斗開創未來”的重要啟示,進一步明確了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之源、信心之源,飽含著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堅定歷史自信,必將激勵和鼓舞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挑戰,繼續創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跡。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新時代領路人指出:“一百年來,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團結奮斗的結果,團結奮斗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從浴血奮斗的革命歲月,到發憤圖強的建設時期,再到大潮激蕩的改革年代,不管形勢和任務如何變化,不管遇到什么樣的驚濤駭浪,我們黨都始終依靠團結奮斗戰勝困難、破浪前行、走向成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新時代領路人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黨的團結統一達到了新的高度,軍政軍民團結堅如磐石,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黨心軍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奮,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發生深層次、根本性歷史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歷史和現實充分證明,能團結奮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團結奮斗的政黨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創業維艱,奮斗以成。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是一部偉大斗爭史。奮斗就要付出辛勤汗水,就會有流血犧牲,奮斗者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這是團結奮斗的關鍵所在,也是新征程上創造新奇跡的必然要求。我們之所以“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既有敢于斗爭的勇氣,又有善于斗爭的本領,進而化作攻堅克難、除弊糾頑的力量,孕育推陳出新、革故鼎新的智慧。今天,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經過不懈奮斗,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可以預見,前進的道路上,我們面臨的風險考驗只會越來越復雜,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敢于斗爭的精神越足,善于斗爭的本領越強,越有利于戰勝前進路上的“攔路虎”“絆腳石”、跨越復興途中的“婁山關”“臘子口”。
我們靠團結奮斗創造了輝煌歷史,還要靠團結奮斗開辟美好未來。今年,人民軍隊將迎來建軍95周年。聚焦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強軍之路,推動軍隊高質量發展,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和戰略工程,任務繁重、責任重大,更加需要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全軍官兵要錨定發展目標,凝聚“想在一起”的團結之心,激發“干在一起”的奮斗之力,加緊練兵備戰,加快規劃執行,加強改革創新,跑出新時代奮斗強軍的加速度;要夯實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思想根基,更加自覺地加強斗爭歷練,在斗爭中學會斗爭,在斗爭中成長提高,努力成為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勇士,練就斗爭的真本領、真功夫,努力創造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歷史的輝煌業績,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爭做有為青年演講稿篇六
古人日常交流,莫不嫻于辭令,即便是寒暄,也務求得體。惟其如此,古人溝通與交流,繡口一吐,往往就是千古名篇。
古人便言多令才,恐“算而今重到須驚”。
網絡時代,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學歷越來越高,但語言卻越來越貧乏,滿屏“yyds”“emo”、表情包……很多人已經不會說話了。這些高頻網絡用語,折射出人們語言表達的同質化:萬物皆可“絕絕子”“yyds”……在鍵聲如雨、指尖翻飛中,人們開始用手指思考。我們再也無法沉浸于那種“寂然凝慮、悄焉動容”的深度思考,再也無法體會那種“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式的苦吟后的豁然驚喜……滿屏的“yyds”,在廉價甚至敷衍的表達中,我們喋喋不休,用手指說話,卻不用大腦思考,不用心靈交流,不用情感共鳴,我們手機上的朋友圈越來越大,但知己、知音卻越來越少。
這無疑是一面巨大的鏡子,照見網絡時代國人的“文字失語”癥。這是高懸于國人頭頂的一顆巨大的苦膽,我們不得不苦嘗網絡時代的“文字失語”癥。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作為數字原住民的我們,尤其要警惕網絡時代的“文字失語”癥。
“器識為先,文藝其從”。一方面,我們要學會獨立思考,深入思考,才不至于人云亦云地跟帖“yyds”,才會寫出“屬于自己的文字”;其次,適時放下手機,手捧書本,含英咀華,從中汲取語言的滋養。只有這樣,才不至于有“眼前好景道不得”的尷尬無奈和“讀書人一聲長嘆”的捉襟見肘。讓李白的繡口一吐,讓易安的清詞麗句,讓《紅樓夢》詞句的滿口余香,讓母語的典雅優美,重回當下吧!用高雅對抗粗鄙,用唯美精致對抗無病呻吟……身為詩的國度的子孫,這是我們應有的人文素養。
漢語不老,歷久彌香。
“yyds”“絕絕子”確實難賦深情,從此可以休矣!讓我們以優美的漢語為鄰,捕捉心靈的悸動,書寫青春的詩行,鐫刻時代的華章吧!
爭做有為青年演講稿篇七
我不知道土地這兩個字,對于大家來說意味著什么?與我而言,黃土高坡的厚重、沉穩已經深深鑲嵌在我心底。土地二字與我,永遠是新鮮的,櫻桃剛沁上露珠,梅子微微黃,日子重復,而她卻始終鮮艷,后來櫻桃熟紅,梅子成酒,當我再次抬頭看到她,整個世界便在我的身后,恢復成春天剛綻放的樣子。
2015年的夏天,我懷著對土地的熱愛與憧憬,進入了府谷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陜北的夏天天氣總是陰晴不定,我和我的同事們一起用手上的儀器和自己的腳步,丈量著每一寸黃土地,那個時候,同事們總是一起嬉笑著說,我們草帽小隊又要出發了,那個夏天陪伴我們最多的就是頭頂的黃草帽和手上的儀器。我和同事們穿梭在陜北大地的山山峁峁之間,山峁間留下了我們太多的汗水與嬉笑。而我們也用自己的腳步,踏遍了家鄉的每一寸土地。
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剛入職那會,在一次丈量土地中,我核對編寫報告的時候,寫錯了一個數字,事后我深感自責,因為對于我們而言,數字的精準尤為重要,每一分的土地,在老鄉的心里,就意味著他們世世代代的生活保障和對于生活的盼頭。一年又一年,我就這么看著家鄉的土地,由荒地、雜地慢慢地變成了帶動經濟發展的大石公路,心里不由地多了一份自豪感和一份使命感。
日子在土地和數字中一天天的過去,時間也翻過了五個年頭,當我發現我早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之后,我卻猛然驚醒,這份工作對于我而言,遠遠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
清水川電廠三期工程是省重點項目,然而征地拆遷工作卻屢遭群眾攔堵。征地前期,李主任帶隊下鄉。那天剛好是淺淺的陰天,我們開心的念叨著天公作美,這次下鄉可不用受罪了。然而讓大家沒料到的是,在丈量土地的過程中,一個老鄉突然奪過我同事手中的gps狠狠地扔在地上,阻止量地,口中還罵罵咧咧,一副不可侵犯的樣子。我們懵了,站著不動,大家面面相覷。“我不信任你們那樣的玩意兒,我要皮尺量。”那人說完仍然是氣鼓鼓的。這時候李主任主動上前,拍拍老鄉的肩膀,慢慢地講解這兩種測量工具的區別以及國家的政策法規,思想工作大約做了半個多小時,那個老鄉才終于松口了,同意就用gps繼續量地。我們暗暗為李主任豎起大拇指。就這樣當日尾留的工作才得以順利完成。
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也遇到了類似的事件,村民們不理解我們的工作,有一次我去跟村民說征地的事情,他見著我就是破口大罵,說自己世世代代耕耘的土地,憑什么被征收了去,我耐心地跟他講了這片土地的用途,以及利害關系,讓村民看了我們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規劃的每一片土地之后,得到了他的理解和認可,當看到他們由怒轉笑的時候,我的心里暖暖的,這不僅是一種信任和認可,也是我在這個崗位上堅持這么久的動力。
流星劃過天空,飛鳥略過樹梢。光陰荏苒,又來到了一個嶄新的時代,而我也有幸一直見證著,自然資源的成長。如今我從一個國土新兵,成長為一名自然資源的守護者,每一串數字,每一片土地,都是老鄉們給予我們的信任和認可。今天站在這里我想說,其實一線的生活也不苦,因為我們丈量的除卻溫暖的大地,還有一個個淳樸厚實的人心。
爭做有為青年演講稿篇八
美學家李澤厚在經濟寬裕的條件下衣食住行依然簡樸,拒絕添置名牌襯衫,而是專心致力于事業。大方之家,儉以養德,行為世范,啟人深思,縱然社會快速發展,物質極大豐富,亦當保持樸素生活態,涵養踏實奮斗觀。
修身以儉,專心于業,樸素生活姿態是最美的姿態。
修身以儉,涵養踏實奮斗觀,繪就“萬紫千紅總是春”的美景。
人無儉不立,業無專不精。《可愛的中國》作者方志敏曾說:“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共產黨人將勤儉節約與事業成敗緊緊聯系在一起。樊錦詩說:“我這輩子就做了一件事,無怨無悔。”她專心于業,以生命守護敦煌,守護華夏文明,吳儂軟語成了粗礪北音,肌容風姿成了溝紋褐衣……但是她毫無怨言。扎根高原的吳天一院士風雨兼程五十載,以“藏族適應生理學”診療救治上萬藏族群眾;“中國核潛艇之父”彭士祿隱姓埋名三十年,歷經千難而不改初心本色,一生為國家深潛……他們樸實無華,知重負重,以生命赴使命,讓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揆諸當下,有些年輕人生活奢侈,追求名牌,在事業上卻無所追求,選擇“躺平”。奢靡茍且的行為往往潛藏著“危亡”的預兆。所以,我們當“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盡可能地克制享樂的欲望,踐行勤儉節約,專心興業,篤行不怠。
誠然,“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當下,家給人足,物阜民豐,穿名牌衣服,用名牌物品,無可厚非,但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如果習慣奢侈,就會貪欲泛濫,以致發生禍患,所以戒奢以儉,專心于業,踔厲奮發,才能不為外物所役,行穩致遠,才能守住本心,專心事業。
我輩青年當弘揚節儉的優良傳統,激發出凝心奮斗的精氣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踐履篤行,朝乾夕惕,馳而不息,久久為功!
爭做有為青年演講稿篇九
前段時間,“躺平”一詞的流行引發公眾批評;“不僅不正義,而且可恥。”這句話振聾發聵,點醒眾人。故我認為,拒絕安逸躺平,誓做有為青年。
拒絕躺平,以作為的姿態,擁抱美好的明天。
誰無狂風勁雨時,守得云開見月明。君且看,獨臂少年張家誠雖無法改變自身的殘疾,仍積極面對生活,在球場上留下自己的足跡。君且觀,華為公主孟晚舟面對加拿大的強制監管,無法歸國,仍不斷搜集證據自證清白。君且看,男性芭蕾舞家安東尼縱受多方質疑反對,仍心懷舞蹈,熱愛可抵歲月漫長。他們在面對棘手無法改變的事情時,拒絕躺平,以努力改變的作為,譜寫人生的美麗篇章。青年啊,青春是用來奮斗的。
拒絕躺平,以有為的姿態,為天下大眾分憂。
在西南大山中,李桂林陸建芬夫婦幫助“懸崖村”走下2556級臺階。窮什么不能窮教育,他們以一寸冰封的土地,培育出千萬朵勝放的薔薇。在無路可通的山谷之底,環周大山抵擋不了下莊人走向外部世界的腳步。毛相林帶民眾打通山脈,修一條通往“世外桃源”之路,誓要讓下莊人走出去,讓外面人走進來。更有當代青年秦玥飛、黃文秀,扎根鄉村,脫貧攻堅,把青春獻給人民。他們在面對困境難解之事時,以有為的姿態,為天下大眾分憂,成為這個社會的中流砥柱。青年啊,是不是應該見賢思齊,拒絕躺平,做有為之人。
拒絕躺平,以發展的姿態,建設強盛之國。
如果每個人都是一束光,那中國必將是一輪火紅的太陽。回望來路,有仁人志士喚醒愚昧民眾,求新求變,建立新政;有鄧稼先、錢學森等科學家面對強國封鎖,奉獻自我,鑄強國利器;有面對疫情突襲,臨危不懼奔赴疫情一線的白衣工作者,面對未知,面對挑戰,他們挺身而出,為了心中理想烈火的燃燒,奉獻自我,他們是拒絕躺平的代言人,華夏的山河因為有他們,所以格外亮眼。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我輩青年一定要拒絕躺平,直面挑戰勇往無前,發奮有為,在泱泱大國的建設中,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進程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