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上海概況導游詞篇一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是一座"城中之城"。它聚集城市的多種元素,舒適、溫馨,充滿新的驚喜和發現。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兼具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雙重功能,信息與金融作為推動。21世紀社會發展的兩大潮流在此交匯,并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吸引全球權威人士匯聚于此,啟迪無限智慧,孕育多樣文化的"城市"。
水上運動場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淀山湖東北,是國內一流水平的水上訓練基地,被亞洲賽艇聯合會稱之為遠東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水上訓練、比賽場地。場內有陸地面積10公頃,水上面積50公頃。大堤中央的7米寬水泥公路可進行馬拉松、競走、自行車等運動訓練和小型比賽。
水上運動場的主體工程按照國際比賽標準設寬150米、長2250米、深3米的主航道,為賽艇、皮劃艇訓練場。起點有調節方便、機動靈活的棧橋設備和遙控裝置。終點有7層25米高,玲瓏剔透、弧形玻璃窗的建筑,電腦傳遞裁判指令,準確記載比賽的成績和名次。主航道車側是寬60米、長850米、用2座8米寬大橋和主航道溝通的副航道,作賽前訓練用。南側是5500平方米水上船塢,可停泊200余艘的各式帆艇。還建有陸上健身房和劃漿訓練房、餐廳、運動員生活樓、招待所等28個單項工程,以及籃球場、網球場、標準田徑場。
上海水上運動場是符合國際a級標準的船艇比賽場地,全國第五屆運動會的水上賽艇曾在這里舉行,1987年第二屆亞洲賽艇錦標賽也在這里舉行。
孫中山故居坐落在香山路7號的孫中山故居,是一幢深灰色的兩層樓花園洋房,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屋內樓下是客廳、餐廳,樓上是辦公室、臥室和一個客房。1920年至1920年,孫中山先生就居住在這里。現在故居的陳列,都是遵照宋慶齡生前指示布置的。室內絕大多數陳列品都是原物原件。客廳中間的沙發,是孫中山先生當年使用過的。墻上的照片是孫中山先生任臨時大總統時拍攝的,鏡框由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的木頭拼成的,代表當時的五色國旗。
樓上的書房,是當年孫中山讀書和辦公的地方,那里,可以看到孫中山用過的放大鏡和繪圖器具,以及幾張地圖。在書房的四周、樓梯角處、過道旁邊,放滿了書櫥和書箱,周圍的墻上掛著大小地圖,包括一張用毛筆畫的軍事示意圖,都是孫中山親自繪制的。
書房的隔壁便是臥室。在臥室的西南角,衣櫥的旁邊放著一只靠背沙發椅。著名的《孫文學說》就是坐在這個椅子上寫出來的。臥室里有一個可以折疊的工作臺。就在這張臺子上,宋慶齡曾用打字機打出了孫中山口授的《實業計劃》底稿。
在樓上,還有一個不大的客房,1920年,孫中山在這里會晤了李大釗和林伯渠同志。接受了新的思想,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1920年發表《孫文越飛聯合宣言》,完成了他一生中最偉大的轉折。孫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國民革命,積勞成疾,于1920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他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至今仍激勵著我國各族人民。
上海概況導游詞篇二
上海市,是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和商業口岸,是世界最大的綜合性家產都市,也是世界重要的科技中心、商業中心、金融和信息中心,位于北緯31度14分,東經121度29分。上海地處長江三角洲前沿,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浙江兩省,北靠長江入海口,地處我國南北海岸線的中部,交通便利,要地遼闊,地理位置良好,是一個精采的江海口岸。境內轄有崇明島,面積為1041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三大島。
上海對象寬100公里,南北長120多公里,全市陸地面積為6340.5平方公里,個中外環線以內主城區面積610平方公里。現有18個區(黃浦區、徐匯區、盧灣區、靜安區、長寧區、閘北區、普陀區、楊浦區、虹口區、寶山區、青浦區、閔行區、浦東新區、嘉定區、金山區、松江區、南匯區、奉賢區)、1個縣(崇明縣)。上海屬北亞熱帶季民俗候,四序理解,日照充實,雨量充沛。上海天氣暖和潮濕,春秋較短,冬夏較長。一年中60%的雨量齊集在5至9月的汛期,汛期有春雨、梅雨、秋雨三個雨期。一年四序變革理解:冬、夏長,春、秋短,冬天約有126天,炎天約有110天,春、秋兩季相加約130天。整年均勻氣溫為16℃閣下,7、8月份氣溫最高,月均勻約28℃;1月份最低,月均勻約4℃。冬無寒冷,夏無酷暑,一年四序都可旅游,個中春、夏兩季是最佳旅游季候。
上海的汗青不是很長,可是自1843年開埠,形成了她五方雜處、中西領悟的文化特色。上海的新興的金融證券、期貨買賣營業、外匯和技能等世界性市場的成立,建立了上海作為世界資源設置中心的職位,同時也加速了上海經濟與國際接軌的步驟。20xx年10月,apec集會會議在上海進行,上海作為新世紀國際經濟、金融、商業中心之一的職位已起源建立!邁入21世紀的上海,繁榮與開放在這里播種,東方明珠電視塔、金茂大廈、上海國際集會會議中心、浦東國際機場,無一不描畫著國際多半市的坦蕩遠景,21世紀的上海,慶幸與空想在這里會集,上海博物館、上海大劇院、都市籌劃館,無一不聲張著國際化多半市的精湛情懷。新世紀的上海已儼然成為當代化、國際化、時尚化的標本!
上海概況導游詞篇三
上海市,是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和商業口岸,是世界最大的綜合性家產都市,也是世界重要的科技中心、商業中心、金融和信息中心,位于北緯31度14分,東經121度29分。上海地處長江三角洲前沿,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浙江兩省,北靠長江入海口,地處我國南北海岸線的中部,交通便利,要地遼闊,地理位置良好,是一個精采的江海口岸。境內轄有崇明島,面積為1041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三大島。
上海對象寬100公里,南北長120多公里,全市陸地面積為6340.5平方公里,個中外環線以內主城區面積610平方公里。現有18個區(黃浦區、徐匯區、盧灣區、靜安區、長寧區、閘北區、普陀區、楊浦區、虹口區、寶山區、青浦區、閔行區、浦東新區、嘉定區、金山區、松江區、南匯區、奉賢區)、1個縣(崇明縣)。上海屬北亞熱帶季民俗候,四序理解,日照充實,雨量充沛。上海天氣暖和潮濕,春秋較短,冬夏較長。一年中60%的雨量齊集在5至9月的汛期,汛期有春雨、梅雨、秋雨三個雨期。一年四序變革理解:冬、夏長,春、秋短,冬天約有126天,炎天約有110天,春、秋兩季相加約130天。整年均勻氣溫為16℃閣下,7、8月份氣溫最高,月均勻約28℃;1月份最低,月均勻約4℃。冬無寒冷,夏無酷暑,一年四序都可旅游,個中春、夏兩季是最佳旅游季候。
上海的汗青不是很長,可是自1843年開埠,形成了她五方雜處、中西領悟的文化特色。上海的新興的金融證券、期貨買賣營業、外匯和技能等世界性市場的成立,建立了上海作為世界資源設置中心的職位,同時也加速了上海經濟與國際接軌的步驟。10月,apec集會會議在上海進行,上海作為新世紀國際經濟、金融、商業中心之一的職位已起源建立!邁入21世紀的上海,繁榮與開放在這里播種,東方明珠電視塔、金茂大廈、上海國際集會會議中心、浦東國際機場,無一不描畫著國際多半市的坦蕩遠景,21世紀的上海,慶幸與空想在這里會集,上海博物館、上海大劇院、都市籌劃館,無一不聲張著國際化多半市的精湛情懷。新世紀的上海已儼然成為當代化、國際化、時尚化的標本!
上海概況導游詞篇四
我們的第一個目標就是上海水族館.上海水族館的大小是亞洲第1,世界第2的,它就坐落在“東方明珠塔的附近.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上海水族館.
水族館屋頂的外行形就像一只展翅欲飛的老鷹,又像新月一樣兩頭高高翹起.也許是因為比較有名,還有好多個外國人,帶著小孩來這里參觀.
剛剛買好了票,我和弟弟妹妹就一溜煙地跑上了樓梯,開始參觀了.我們地第一個參觀的對相象就是那可愛的娃娃魚.那條娃娃魚懶懶地浮在水面上,就像死了一樣.聽工作人員說,這條娃娃魚很懶,在半個小時前,還在游來游去,現在就開始睡大覺了.我觀察了一下,發現它的身上有一塊一塊的斑,大概和大拇指的指甲蓋那么大,它的眼睛特別小,只有幾粒的大小.這條娃娃魚的身體很長,大約有1米左右.它可不跟其他魚一樣,只有尾巴,它還有四條短短的腿,因為它是兩息棲動物呀!
我們又穿過了海底隧道,就像真的潛入了深海一樣.在隧道上,總會有一條又一條的魚游過,每一條都是那樣威風凜凜,就像在為自己做無聲廣告.
(閃亮的黑寶石,嵌在它那張可愛的小臉上,更加討人喜歡.它一直都在水里游來游去,有時還會沿著玻璃游,向我們靠近一些,用那好奇的目光注視著我們.
我們還看到了電鰻,”千手觀音",揚子鄂,老壽星大海龜……
現在,已經有許多動物已經消失或正在消失,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們,不要讓他們在未來的世界沒了蹤影!
上海概況導游詞篇五
步行街上另一大景觀——步行街觀光車同樣引人注目。車由一節節小巧玲瓏的車廂組成,車廂上畫滿了精美的圖案,每節車的圖案色彩各不相同。登上車,仿佛鉆進了玩具車里,任它帶著你逛個夠。步行街上最多的是人,或從容信步,或匆匆疾走,或閑坐休息,或饒有興致地轉進每一家商店。街上跟人一樣多的就是各種商店了,且都是上海店家中的“大腕”:華聯商廈、第一食品商店、第一百貨、新華書店南京東路店……當然也少不了各大專賣店,“麥當勞叔叔”、“肯德基爺爺”自然不甘落后,而哈根達斯、天使冰王、必勝客也為有閑階層提供了世界各地著名的美食。
假如肯早起,那你一定要來看看六七點鐘的步行街。那時的步行街,商店均緊閉大門,清潔工在進行路面的清洗工作,可街上卻熱鬧非凡,人們有的跳著交誼舞,有的打著太極拳,有的在溜滑板,有的在打羽毛球,真是玩什么的都有,不像是一條商業街,倒像是一座公園,與白天的喧囂相比真是兩個世界。原來南京路步行街也是這般“淡妝濃抹總相宜”呢。
從河南路口開始,步行街結束,繼續向東。一直到南京東路外灘,行人似乎又從21世紀墜入一個陌生又熟悉的時空,似乎是狄更斯筆下的英倫街景,似乎是在父輩的照相簿中見過。狹窄的街道,四方高大的建筑,灰色調的圍墻和百葉窗,高高的天花板,尖尖的屋頂,每一棟樓都記載了一段曲折跌宕的故事。夕陽為它們添上一層薄霧,黃黃的街景透出一種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特有的迷離的浪漫。
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上海被迫辟為通商口岸,后成為帝國主義公共租界。二三十年代,南京路既是帝國主義者耀武揚威的“十里洋場”,又是一條富有革命傳統的馬路,著名的“五卅慘案”就發生在南京路上。
近年來南京路發生了巨變,新的商廈群體及賓館拔地而起,大型商廈與百年老店、名店、特色商店交錯林立,互為襯托。老介福商廈、電器商城、曼克頓廣場、海倫賓館、絲綢商廈、新世界商城、華聯商廈、一百商廈、廣電大廈、輕工大廈、上海商城、錦滄文華大酒店等現代化的大型、高層建筑使南京路更加雄偉、繁榮,據統計,南京路每天客流量在170萬人次以上,連續多年蟬聯全國零售商業企業前三名的上海第一百貨商店、上海華聯商廈、上海新世界商城都在南京路。南京路商廈群內名品薈萃、琳瑯滿目。各地的名、特、優、新產品,以及進口的名牌商品,不下數十萬種。幾家老字號特色商店的商品,尤為名聲卓著。
南京路的夜景分外迷人。火樹銀花不夜天,霓虹燈一條街是上海的一大景觀。許多海外游客稱贊說:這里的燈彩不亞于東京、香港、曼谷等任何一個鬧市地段。
上海概況導游詞篇六
外灘原是在上海城廂(城隍廟)外的一處沿江灘地,舊時稱“黃浦灘”早在1843年上海開埠以后,英國第一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看中了外灘一帶地方,于是劃定外灘在內的800畝地為英租界,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臨江建造起巍峨參差的世界各國古典風格的建筑群,并開設了110多家金融機構,這里成了“遠東的華爾街”,到了九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潮來到了上海,市政府開始對外灘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像一首美妙的五線譜一樣的外灘景區,它是由“凝固的音樂”萬國建筑博覽和“流淌的樂曲”黃浦江所組成。我們各位朋友觀賞這些西方古典風情的建筑群,不僅要注意它的外部的造型美。而且要把它們視為雕塑藝術來欣賞。
在這“凝固的音樂”樂曲上,26棟建筑,樓宇的高低錯落猶如鋼琴上跳動著的琴鍵,樂曲上有序曲、三個高潮、尾聲等樂章組成。
它的序曲部分由外灘防汛墻前的氣象信號臺所承擔,這座氣象信號臺,是“阿脫奴婆”式的古建筑,它的主要功能有兩個:第一個我們各位可以看一下在它的塔頂桅桿上懸掛各形狀的標志,這是起到天氣預報的作用,它根據徐家匯氣象臺測得的氣象信息,第天五次在在桅桿上掛不同顏色的棋子,向來往的船只告示吳淞口外的風力和海浪等氣象信息以保證航行的安全。第二個作用我們可以再觀察一下桅桿上有一只可以上下升降的大球,第天中午11點45分,球升到桅桿一半的高度,11點55分,又將球升到頂端,12點正時,球又降到原來位置。這個目的我不說咱們在座的各位也知道是干什么的了吧?對了!他就是報時臺。但是隨著現代化信息傳播科學的發展,各式各樣的鐘表數不勝數,它只能“退休”了。在1993年的10月份,在外灘綜合改造二期工程中,為了保護這座具有八十多年歷史的古建筑,由是將它在原來的位置向東北整體的平移了20米,并且對它進行裝修,使之面貌一新。夜晚,用青白色的燈光照著,如一個巨大的通體晶瑩剔透的“玉柱”,清麗動人。
上海概況導游詞篇七
上海是太平洋西岸一顆璀璨的明珠,是一座生機勃勃,充滿魅力的國際化大都市,上海又是一座移民城市,各種文化在此碰撞融合形成了海納百川,不拘陳規,敢于創新,兼收并蓄的海派風格,在上海都市景觀氣象萬千,現代風貌引人入勝,20__年舉辦了成功,精彩,難忘得世博會,20__年上海要建成著名的國際旅游大都市,最精彩的游覽區是,陸家嘴,外灘,人民廣場,豫園,龍華,世博園等。
海南百川,追求卓越的大上海熱烈歡迎五洲四海的賓朋光臨!
上海概況導游詞篇八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進入花橋收費站呢,就標志著我們開始進入大上海了。很奇怪,為什么我們總是在上海前面加一個“大”字呢?就因為這坐城市的規模、面積、人口世界之最,就連土爾其的伊斯坦布爾也無法與上海相提并論。來到這座城市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海派的風情,現代化的渲染,到處可見的車流人流,隨處可見的外國人。所以,美國著名旅行家馬克休斯都說“來到上海仿佛來到了西方”。的確,上海這座大都市給人們的印象就如同它是一個很西化的城市。
那么上海到底有多大呢?我們從3個方面來剖析吧。第一是它的車多。上海的車輛估計是全世界最多的,光上海的出租車就有4萬8千多輛,全世界飽有量第一。這第二就是人多。上海常住人口有1千2百萬左右,當然不算外來人員。它的總數人口約為近3000萬左右的人口。人口的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萬人左右。這個數字是不是讓大家很吃驚?如果你趕上節假日來這里,尤其是幾大商業區那就應了一句話“上看嘴下看腿了”。最后是樓多。來到上海給我們最深的印象就是,哇好高的樓啊!好像我們進入了水泥森林般的城市。上海這幾年的發展很快,高樓大廈像雨后的春筍一樣,光我們上海浦西的高樓30層以上的就有1026懂。看看,是不是很厲害?那么上海的實際地域面積多大呢?有6340.5多平方公里。通過以上的幾組數字,大家是否感覺到,大呢?我想不用我多說了吧。
如果說上海的發展速度用奇跡來形容,我覺得一點不為過。但是如果來讓我們去讀一讀它的歷史,我想它是一個歷史的侏儒,連美國的歷史都比不上。為什么會這樣講呢?因為上海的歷史是從1843年開始計算,在這之前沒有人去關注它。在中國的歷史進程當中,根本沒有它的一席之地。但是短短的一個半世紀,卻創造了一個神話,一個金子塔般的奇跡。別急,聽我給你們娓娓道來。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國最強盛的一個歷史階段,宋朝的時候,我們上海還只是一座小漁村。當地的居民以打漁為主。后來開始有了貿易的發展,才使得小漁村變的熱鬧起來。在當時的地界上,有18大浦之稱,其中就有上海和下海浦。后來人們的貿易中心主要集中在上海浦著里,所以人們越來越多的將這里稱呼為上海。到了清道光年間,將華亭縣正式改名為上海,一直稱呼到今天。到了1840年的時候,英國人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一打就是2年。最后清朝政府與英政府在南京下關的靜海寺內,簽定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南京條約》。在條約當中規定了上海、廣州、等地強迫開辟為通商口岸,其中將香港本島割讓給英國。到了1843年6月的時候,上海的大門正式被迫打開。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個條約,使得上海真正的擺脫了歷史的束縛,如同一坐機器的啟動,開始了它的傳奇的生涯。就這樣,上海走進了我們的視線。
隨著上海的被動性的開發,使得這里不在是一座被中國封建政府遺忘的小鎮,它卻變成了洋人的天下,變成了冒險者的樂園。很快,我們上海便被美、英、法三國瓜分,形成了世界歷史上特有的“租界”。其實就是國中之國。那么當時的三個國家的租界都位于今天上海的什么地方呢?英租界是整個上海最大的,而且也是最發達的地段。位置在當時蘇州河以南,靜安寺以東,洋金浜(今天的延安路)以北地區。洋金浜以南中國城(城隍廟)以北屬于法國租界,蘇州河北部東至楊樹浦都是美國人的地盤。工部局后來又設立了公共租界,也就是今天的中山公園地區。租界這個名詞,恐怕在全世界也找不到,它是中國落后挨打的體現。租界的存在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開羅會議之后,國民政府才正式的取消了外國在華的一切特權。租界就此在中國的版圖上徹底的消失。但是它的遺留品卻成為了今天上海發展的見證,成為了我們今天上海留給后上海人寶貴的建筑遺產,外灘建筑群。
翻翻中國每一座城市的發展期,它都有一個特定的年代,人們很習慣的把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與這座城市的性情結合起來。那么通過這段歷史,能夠使我們更好的了解和提及這座城市。因此當歷史定格在某一瞬間的時候,很多的細節都會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大腦中浮現。簡單的說,我們一說到南宋,就會想起杭州,一想到杭州,我們同時就會想到西湖,就會想到動人的愛情故事。雖然在眾多的電視電影中,沒有一部能夠全面的展示杭州的歷史文化,總是很零散,但是杭州人通過另外一種途徑加深人們對杭州這座城市的了解,它就是宋城。這也是杭州在發展社會、人文等各方面最值得我們借鑒的東西。話在說到我們上海,我們都說上海是十里洋場,為什么呢?就是因為它是一個國際的開放口岸,形形色的人,外國的資本家不斷的泳入,對這座城市的發展,經濟的提升產生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在30年代的時候,尤其是世界各國走出了經濟大蕭條低谷的時候,我們上海的經濟也開始有了突破性的發展。在30年代,我們有很多都能夠回憶起來的。我想說上海的30年代,其實用一部電視劇就能夠徹底反映30年代的上海真實的場景,這部電視就叫《上海灘》。對我說的是不是很贊同?30年代的上海到底是什么樣呢?很明顯這部電視劇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就是因為它是十里洋場,所以它是黑與白,正義與邪惡,迷人的夜色與蒼白的白天鮮明的對比。正是因為上海,才有了許文強與馮程程相互依偎在燈紅酒綠,夜色撩人,霓虹燈影之下。它的背景是什么?背景是夜晚。它是多彩的,是副有情義的,是帶有濃重外國情調的美好世界。說了這么多,上海的性情是什么?上海的文化又是什么?我想歷史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就是突出一個字,夜!周旋不會白天在百老匯里唱歌吧?她唱的最著名的是什么歌?《夜上海》。歸根結底,它是建立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上。為什么我們不說50或者60年代的上海?大家自己去猜想吧。
上海的故事有很多,這些故事都結合著一些人物來產生。如果說,許文強是條好漢的話,我會笑他只是大海當中的一個弄潮兒,真正的大魚又是誰呢?上海三大亨大家都耳熟能詳吧?大家先來猜猜是哪幾個。黃金榮可以說是三個大亨中最大佬級的人物,就連蔣介石也給他磕頭拜師。當然委員長要給他磕頭主要是快混不下去了,因為陳其美被殺了,沒有靠山了,怎么辦?投靠了黃金榮。張嘯林是靠鴉片發家的,后來投靠了日本人,最終的結局是死在戴老板的槍下,漢奸當誅!最后一位,對抗戰有功,老蔣還給他發了青天白日勛章,還和老蔣是拜把兄弟,這人真牛比,有8房太太,他就是在上海橫著走的杜月笙。怎么樣,說了這么多,你有沒有興趣來上海混啊?不過現在時代不同了,現在要是拉幫結派,下場和陳liangyu市委書記一樣!呵呵!
剛才說的是30年代的上海和大佬,這些人已經入土了,已經成為了歷史書中的一頁。沒事的時候可以來聊一聊。今天我們國家都在學習上海的高度和上海的速度。不過,想在2個層面上趕超上海是不可能滴。我們上海的高度是啥?是年收入1億6千萬的姚明,高吧?高不可攀吧!就像上海的金茂一樣,要仰著看!就是胡錦濤來也要仰著看!有人會說了,那么速度就是劉翔了吧?你真聰明!黃種人百年才出這么一個人,難怪開奧運會,日本人他也哭呢!他就像上海的慈浮列車一樣,唰唰就過去了!快!真的快!想不想去體驗一下上海的速度?就請掏100塊坐坐慈浮列車吧,保證去浦東機場能看到法蘭西航空公司的金絲貓!這2個人都是上海普駝區的,也算是有緣吧。
好了,我說了這么多,現在我們的大巴行使上了上海的a20外環線,過了外環線就是上海市區了。如果說剛才所說的只是漱口的話,那么下面就是開胃菜啦!
在我們總算是開始進入大上海的市區地帶了,一進入了市區仿佛就讓我們置身與水泥森林當中。連呼吸的空氣都帶有強烈的渾濁味道。應該說上海是目前中國最現代化的城市,現代化水平位居全國之首。這些都是通過10多年的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就。其實也就是中央每年不斷的投入,簡單的說,上海就是一座金山堆積起來的。這里遍地都是黃金,想不想挖?就看你的機遇了。這么多年的發展,上海的成就世界矚目,就拿它的城市高架道路環網來說,公里數、密集度全國前列。就拿我們現在所走的延安高架來說,是東西走向,連接虹橋機場a9環線,一直到外灘的。其他還分布著南北、滬閔、內環、中環等高架道路,使得今天的出行比過去要方便很多。而且高架道路的環網相當合理,最大可能的考慮到汽車流量的問題,因地制宜才是上海發展高架道路的主體思想。所以,當我們打開上海地圖的時候,你會發現上海的高架道路是呈一個“申”字的布局走向的。自從1991年內環高架打下第一根樁子開始,上海向世界宣布了他的快速的成長。在這幾年當中,上海的交通不斷的完善,如今已經形成了空中、地面、地下等一系列的道路架構。當然大家也別認為既然上海道路發達,那么也應該會好走,不會像過去的上海交通問題令人頭痛了吧?來我們上海不要認為交通便利,但是堵車對于這座城市來說,很普遍,有人就說了,不堵車它就不是上海。所以,大家來上海不要問我多長時間到什么地方,在上海,尤其是交通。什么樣的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因此,每天早上上海人的出行總是行色匆匆。所以,很多外國人都說來到上海才感覺到它不是中國的城市。
來到上海當我們走在高架道路上的時候,左右兩旁都是高樓大廈。這些高樓大廈卻幾乎沒有重復的。這也是上海城市建設的亮點。上海很大,但是我們上海的規劃部門對于城市規劃的節點掌握的相當好。給人一種雖然樓多,但是很有序,并不是很雜亂的感覺。不像我們國家的其他一些城市,盲目的開發,城市格局很亂。當然,這些都是建立在鈔票的基礎上。上海人每年都會請美國波特曼設計事物所,以及一些國內國外建筑頂尖人員來規劃一下上海的城市發展構造。所以,上海這點就大大領先于我們其他城市。等我們進入核心城區的時候,在拿幾座大樓著重的說一說。當然,上海樓多,土地少,所以地價也昂貴。那么上海的房價是怎么來劃分的呢?據我所知,上海的房屋價格是根據環線而定。一般來說分為外環到內環,內環到核心,以及浦東的房價。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房價大約為1800美元左右一個平方。為什么會按美元算?因為上海外國人買樓的也比較多,所以,上海人都習慣的標房價的時候標一下國際貨幣的價格。大家也不要覺得價格高,更高的房價在浦東,創下了亞洲樓盤之最,有多貴?13萬均價一個平方米,那里就是湯臣一品。那個老板還是一個30多歲的女人噢!而且還有國際知名的世界5大高爾夫球場,湯臣。那么你也許會說,這房子我住不起,我還能看一看呢?第一,這房子送給你住都住不起,為什么?因為它每年的物業管理費將近24萬人民幣。第二,看房必須要有500萬的資產,人家才會給你看一看!所以,小張每次帶客人去浦東看夜景的時候,總會走到哪里。那里的保安都傲氣的一米多高,頭都昂到天上去了!人家就是牛比!
好了,我們現在呢離上海市中心不遠了。先前呢也給大家講了不少上海的基本特點等等。那么來到上海我們看過了高樓,走過了高架,也將會聽到“啊拉”的上海話。上海的方言與蘇州話同出一個語系。但是蘇州話說起來很軟,我個人認為還是上海話還算好聽些。如果我和大家說上海話,可能大家也聽不懂。教你們幾句。上海人說你,叫“儂”,管出租車叫“叉頭”,洗澡叫“打藥”,是不是有點意思?當然啦,大家可別當上海人面說上海話,如果你說了,人家會票你“洋金浜”。什么意思呢?就是說你講上海話四不像。這是有來歷的,想不想聽解析?想聽就給點掌聲!說到這個“洋金浜”我們現在就走在它上面,為什么啊?因為20世紀初它是黃浦江的支流,隨著工業污染的嚴重,變的又黑又臭。當時英法租界就是以“洋金浜”來劃分。后來工部局將“洋金浜”填河造路,最初叫維多利亞大道,后來抗戰勝利將這條路命為中正路,解放以后為了紀念延安,就將這條路命名為“延安路”了。那么上海人為什么說外地人講上海話叫“洋金浜”呢?因為上海人以前喜歡學外語,一會大規模的學英語,一會又大規模的學法語,學來學去,學到最后也學不來什么,講的洋文外國人又聽不懂,后來老百姓就干脆用“洋金浜”來諷刺說上海話或者說外文的人四不像了!
好了說了這么多我們現在的位置已經來到了人民廣場。大家現在都把視線往左側看。最先看到的是黃色的圓頂,方底,還有4個大耳朵這里就是上海博物館所在地。背后正中是上海市政府所在地,左右兩側分別是造價18億和12億的上海大劇院和上海城市規劃館。這個人民廣場以前是什么地方?以前啊就是跑馬場。匯集眾多名流紳士的地方,供有錢人賭馬玩耍的地方,自然的是一塊風水寶地。所以這上海人倒也看中了這塊地的風水,因此人民廣場的建筑造型很特殊。空中看這些建筑都是包圍在一口大鐘之內,上海市府像一個官帽,博物館的頂上是一個銅錢,博物館本身就是一口鼎,這些組合排列代表什么?官道、金錢、權術!你看,上海人能不有錢嘛?能不風光嘛?官的位置越做越大。所以啊,南京人更聰明,修了滬寧高速公路,在在我們南京的中山門廣場這里放一個超大的南京市徽貔貅,嘴巴對著滬寧高速,屁股對著鐘山,我們南京這幾年能不發展的快速嘛?因為我們會吸上海的鈔票!上海的鈔票就這樣不斷的被吸入到了南京。當然博物館內還有鎮館之寶,2只大銅獅子,是原來中山東一路交通銀行門口拆來的!一個是張著口的,一個是閉著口的,代表著“出”和“納”。頂上就是古代的鈔票。什么意思啊?知道我在蘇州給你們說的嘛?什么是“舍得”啊?來上海不花錢這是不可能的,鈔票要花的!花了鈔票是有搞頭的!上海人不會不賺你錢的!一會在告訴你們為什么!可惜啊,上海外表風光,內部卻是**云涌。幾個月前,老chen同志被因為犯了大錯,被zhongyang抓了,那個真是可惜啊!我們在也看不到和普通市民一起坐公交的chen書記了。前天,前上海市長huangju也離我們而去,這中央在也沒有上海出來的進zhengzhiju了,歷史就到這里要改寫嘍!哎,真是風水輪流轉啊!管他呢,不是有那么一句話嘛“百姓天天醉,皇帝萬萬歲”。
先前說了那么多,這說上海最離不開的是夜色。經常會有人說,上海有兩臺電視機,一臺是黑白的,還有一臺是彩色的。很恰當的比喻了白天和上海的不同的風情。其實,白天的上海是給我們購物的,晚上的上海是出來感受交響的樂章的。我們得去看一看中國現代化的發展成就,我們要去看看東方的曼哈頓,我們去登登金茂,看看旁邊的東方明珠,是怎么像一把利劍而插進香港人的心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