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學六年級分數乘法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
2.通過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理解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的算理,能正確計算。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演繹推理、歸納總結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習興趣。
2.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學習習慣,體會數學知識之間內在聯系的邏輯之美。
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探究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正確計算及約分方法。
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喚醒認知
(一)列式計算,說說你是怎樣想的?5個12相加是多少?10個23的和是多少?(概括:整數乘法的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二)口答
(三)感受分數乘整數的意義
21個相加太麻煩了,有沒有簡單的表示方法?(學生會想到用乘法表示成×21)然后讓學生說一說×21表示的含義。揭題:怎樣計算×21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分數乘法——分數乘整數。
二、出示問題,探索新知
1、自主學習紅點1。
(1)出示窗1:小鳥風箏的尾巴是用5根布條做成的,小魚風箏的尾巴是用6根布條做成的,每根布條長都是米。學生提出用乘法計算的數學問題。出示紅點1問題:做小鳥風箏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的布條?指名口頭列式。
(2)自學提示:×5表示什么意義?兩個小朋友分別是怎樣計算的?學生自學課本47頁。
(3)交流、質疑。
(4)比較這兩種方法的聯系和區別。計算5個相加是多少,一種方法是加法,另一種方法是乘法。但結果是相同的。你喜歡哪種方法?教師指出,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其中連加的步驟在計算時可以省略。板書簡便的寫法:×5==(米)
2、自主學習紅點2。
(1)出示問題:做小魚風箏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的布條?學生嘗試獨立解決。指名板演。集體評議。
(2)比較計算過程,分類梳理:a先計算再約分;b先約分再計算。討論:哪種算法更簡便?6×===3(米)比較兩種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6==3(米)×6=×6=3(米)(3)小試牛刀(突破難點):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6×=×13=評議談體會。強調:分數乘整數,通常先約分再計算比較簡便。
3、歸納概括:一個分數乘整數表示什么?(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分數乘整數怎樣計算?(用分子和整數相乘,分母不變)應注意什么?(能約分的要先約分)
三、分層練習,強化認知.鞏固分數乘整數的意義
1、自主練習第1、2題:看圖寫算式。集體訂正,說說乘法算式的意義和計算過程。
2、計算擂臺。自主練習第3題,鞏固分數乘整數的算理和算法。
3、明辨是非。
4、結合實際,解決問題。
四、總結
本節課學習了那些內容?通過學習你有那些收獲?分數與整數相乘,要用分數的分子與整數相乘,分母不變。計算時能約分的可以先約分再計算出結果。
小學六年級分數乘法教案篇二
1、在學生已有的分數加法及分數基本意義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例,通過對分數連加算式的研究,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夠應用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通過觀察比較,指導學生通過體驗,歸納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導學生探求知識的內在聯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演示,使學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這過程中感悟到數學知識的魅力,領略到美。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出示復習題。
1.根據題意列出算式:
5個12是多少?
3個14是多少?
2.下列句子中那些可以看做單位1
獵豹的速度是獅子的七分之三。
參加合唱隊的同學占全班人數的五分之一。
紅花比黃花多二分之一。
十月比九月節約四分之三。
3.計算:3/10+3/10+3/10=
3/10+3/10+3/10這題我們還可以怎么計算?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分數乘法。
二、新授
1、利用3/10+3/10+3/10教學分數乘法。
(1)這道加法算式中,加數各是多少?(都是3/10)
(2)表示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計算?怎么列式?(乘法,3/10×3)
誰能把它補充完整
2、出示例1,
(1)理解題意:
引導學生看圖,理解“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2/11”,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離即這一整條線段看作單位“1”。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離。
(2)引導學生根據線段圖理解,
(列式:2/11×3=6/11)
有沒有更簡便的計算方法呢?獨立完成。指生板演。出示課件演示。
3、結合以上兩題,歸納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4、練習:練習完成“做一做”第2題。
5、教學例2
(1)出示3/8×6,學生獨立計算。
(2)根據計算結果,學生觀察討論:乘得的積是不是最簡分數?應該怎么辦?
(3)學生通過自己的想法的來約分:a、先約分再計算;b、先計算得出乘積后約分。(4)對比,讓學生體會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比較簡便,同時向學生說明先約分的書寫格式。
6.練一練,課件出示,學生獨立計算。然后訂正。
三、鞏固練習
比賽:
第一回合
1、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題。(提醒學生,計算前先觀察分數的分母與整數是否可以約分,養成先約分在計算的習慣)
第二回合
2、“做一做”第3題。(提醒學生,計算前先觀察分數的分母與整數是否可以約分,養成先約分在計算的習慣)
四、課堂總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六年級分數乘法教案篇三
同學們應用乘法的運算定律,可以使整數、小數的一些計算簡便,這些運算定律能不能應用到分數乘法中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研究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能否推廣到分數乘法)
2、推導運算定律是否適用于分數。
(1)學生發表對課題的見解。
(2)驗證
有些同學認為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能適用于分數乘法,而有些同學認為不能,你們能找到證據證明自己的觀點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3、教學例5.
(1)出示:,學生小組合作獨立解答。
4、教學例6.
(1)出示:,學生小組合作獨立計算。
(2)小組匯報學習成果,說一說你們組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5、小結
應用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在計算時,要認真觀察已知數有什么特點想應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小學六年級分數乘法教案篇四
教學內容:課本第59頁例1、例2及“做一做”,練習十五1-5題。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正確進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教學重點:
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地計算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教學難點:
正確地計算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準備。
1.板演(指名學生脫式計算)
46+570÷8060÷[(30+30)×10]
二、新課。
1.談話:如果把板演題目中的整數換成分數,應該怎樣計算?運算的順序是什么?這節課我們共同來研究。
(板書課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2.學習例1.
出示例1:計算
(4)大家打開練習本,抄題獨立完成。(指名學生板演)
(5)訂正。怎樣確保計算的準確?
3.學習例2。
出示例2計算
(1)請你試著按運算順序讀出例題。
(2)想一想:這個算式里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應該怎樣計算?
(3)想一想: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第三步呢?
(4)在練習本上完成。
(5)指名學生板演。
(6)如何檢查,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問題?
4.完成課本第60頁上面的“做一做”題目。
計算前,先說說這兩道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三、課堂總結。
1.這節課學習的是什么內容?
四、課堂練習。
1.填空:
(1)()與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2)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沒有括號的,要先算(),再算();有括號的,要先算(),再算()。
2.判斷正誤:
下面的計算正確嗎?錯誤的原因。
小學六年級分數乘法教案篇五
林陽小學去年有24個班級,今年的班級數比去年增加了。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個班級?
獨立解答,說說“今年的班級數比去年增加了”的含義及解題思路。
如果把問題改成:“今年一共有多少個班級?”就成了今天我們要研究的新內容了。
二、教學例3
1、出示例3
林陽小學去年有24個班級,今年的班級數比去年增加了。今年一共有多少個班級?
(1)比較復習題與例3的不同。
問題不同:復習題要求“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個班級?”而例3要求“今年一共有多少個班級?”
(2)說說“今年的班級數比去年增加了”的含義。
是哪兩個量比較的結果?這兩個量比時把哪個量看作單位“1”?單位“1”的是哪個量?
(3)讓學生在線段圖上表示出今年班級的數量。
(4)要求“今年一共有多少個班級?”可以先算什么?并列出綜合算式。
板書:24+24,說說24的含義,獨立解答。
(5)(5)想一想,還可以怎樣計算?
板書:24(1+),說說(1+)的含義,獨立解答。
(6)小結:怎樣解答這類應用題?
三、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的第1題。
先說一說可以怎樣想,再獨立解答。
2、做練習十六的第5題。
獨立完成,可以先畫圖思考,再列式解答。
比較兩題的解法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3、做練習十六的第8題。
讓學生先畫線段圖表示兩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再根據線段圖說說這兩小題中的數量關系有什么不同,最后再列式解答。
比較兩題的解法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4、做練習十六的第9題。
先讓學生適當整理題中的條件和問題,再引導學生根據需要解決的問題選擇合適的條件解答相應的問題。
比較兩題的解法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四、全課小結,揭示課題。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在解題時要注意什么?
結合學生的回答,揭題板題。
五、課堂作業
做練習十六的第6、7題。
小學六年級分數乘法教案篇六
1、設疑激趣,調動學習積極性
五年級孩子樂于探究,課始,從古代著作引入“為什么一尺長的木棍,每天截一半會永遠截不完呢?”既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又潛移默化的滲透了無限的思想。
2、相信學生,讓孩子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聽了這一課,讓我更深刻的理解了這句話。課上教師充分尊重孩子們說的權利和做的權利,開展了折一折,涂一涂,說一說,算一算等活動,給孩子們營造了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教師大部分時間是以參與探索者的身份出現,與孩子們一起研究,師生之間體現了平等、和諧的伙伴關系。
3、數形結合,巧妙突破難點。
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是幫助孩子們理解分數乘分數的計算原理,掌握計算方法的基礎,也是學生理解的困難之處,如何有效的引導呢?教學中,教師安排了兩次折一折,涂一涂的活動,化抽象為具體,充分利用圖形語言的直觀性這個特點,引導孩子們探索、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即一個分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注重將操作過程、圖形語言和抽象的算式相結合,鼓勵學生通過折紙活動把四分之三乘四分之一用圖形表示出來,為孩子們發現和歸納出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鋪好了道路。有了圖形的幫助,孩子們就有了思考的拐杖,對分數乘分數的計算就不再是機械的操練和模仿了。
4、讓孩子們在操作中學數學。
皮亞杰曾經指出:傳統教學的缺點,就在于往往是用口頭講解,而不是從實際操作開始數學教學。可以說,加強動手操作是現代的數學教學與傳統的數學教學的重要區別之一。只有讓每個孩子都參與到操作活動中來,才能讓孩子們了解知識的發生過程。教學中,教師給每個孩子都提供了動手的機會,留足了操作的時間,在折紙過程中,學生們不但體會到分數乘分數的意義,更感受到計算分數乘分數時為什么是“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道理。這個過程對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這個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相聯系的過程,不僅解釋了符號語言的意義,也直觀形象的展示了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小學六年級分數乘法教案篇七
教學內容:課本第60頁例3,完成“做一做”題目和練習十五的第6~11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學會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使學生在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計算中能夠應用一些簡便算法;培養學生認真計算,檢查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用簡便方法計算。
62×37+38×3736×99
指名說一說應用了什么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二、新授。
1.導語。
在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中,有時也可以應用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
(板書課題:簡便計算與鞏固練習)
2.教學例3。
出示例3:計算
(1)問:這道題應該先算什么?
(2)指名學生說出計算方法,教師板書:
(3)問:下一步應該怎樣算?有沒有簡便算法?
學生把題目做完:
三、鞏固練習。
1、完成“做一做”題目。
讓學生說一說怎樣簡便運算。
2.練習十五的第7題。
讓學生比一比,誰算得快,誰的計算方法靈活。
3.練習十五第8題。
第2題讓學生列出綜合算式,也可以列方程解答。
四、全課小結。
1.這節課我們研究了什么?
2.在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中,如果能簡便運算的應該怎么辦?
五、作業。
練習十五第6、9、10題。
小學六年級分數乘法教案篇八
1、能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經歷探索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的過程。
2、能根據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推導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一、欣賞主題圖,激趣引入
教師:同學們,新的一學期開始了,看看愉快的數學之旅又將帶我們到哪些新的站點呢?請同學們觀察主題圖。(多媒體出示主題圖)
教師:認真觀察,說說你獲得了哪些信息?(學生觀察回答)
你們能根據主題圖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這些問題你們能試著列出算式嗎?它們都是些什么算式?
(老師隨著學生的回答板書相關的連加算式或分數乘法算式)
這些算式中的數有什么特點呢?
學生:有的是加法算式,有的是乘法算式,但這些數都與分數有關。
揭示課題: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分數乘法。
評析:新學期開始的第一節課,通過主題圖既調動學生開學學習的積極性,又在主題圖的信息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同時,教師又注意引導學生在眾多信息中注意搜索與分數乘法相關的信息,為本課時教學作好鋪墊。
二、探究新知
1、感知分數乘法的意義。
(1)復習整數乘法的意義。
課件展示,并配上聲音:每人吃5個餅,4人共吃多少個餅?
學生列式:5+5+5+5=5_4
教師:表示什么意思呢?4個5相加的和是多少?5的4倍是多少?
(2)分數乘法的意義。
課件展示例1的情境圖:每人吃15個餅,4人吃多少個餅?
學生嘗試列式:15+15+15+15=15_4或4_15
教師:表示什么意思呢?與整數乘法的意思相同嗎?(4個15是多少;15的4倍是多少?)
2、利用意義探索計算法則。
(1)教師:1/5_4該怎樣算呢?自己在練習本上試一試。
全班匯報,說說你得多少,怎樣想的?指名學生回答,得出:
1/5_4表示4個1/5相加,4個1/5就是4/5。
(2)試一試。
4/5_2=3_1/4=
學生在練習本上做好后,集體訂正。并請學生說說怎樣想的。
(3)口算(教師即時板書):2/5_2、5_1/7、2/9_4、2_4/5。
(4)議一議:這些分數乘法有什么特點?
結合學生回答板書(分數乘整數),根據剛才的計算,你覺得分數乘整數怎樣算?
根據交流小結:分數乘整數,用整數與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3、教學例2。
(1)出示:3/8_2。
教師:這個乘法會算嗎?先自己試一試。
學生嘗試,并適時提問:你在計算過程中遇到什么問題,你怎么解決的?
教師巡視,發現學生不同的約分方法,并抽學生板書。(學生可能出現:計算結果不約分;先計算出結果再約分;或在計算過程中先約分再計算這三種情況)
全班交流,指名說說計算過程中遇到什么問題,如何解決的。
針對三種不同的情況進行評價: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結合學生交流,老師強調:在分數乘法中,計算結果要化成最簡分數。我們可以先將整數與分母約分,再按分數乘整數的方法計算。這樣做,計算數據較小,計算更準確。
(2)練習:2/9_6=1/2_3/4=
觀察巡視學生是否先約分再計算。在約分時,是否有學生將分子與分子約分,為什么只能將整數與分數的分母約分。
集體訂正時,請學生說說計算與約分方法。教師展示一種學生將分子與分子約分的錯誤方法,讓學生辨析。
(3)學生再次小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現在你能比較完整地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嗎?
結合學生交流,小結方法:先看整數與分數的分母能否約分,能約分的先約分,然后用整數與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三、鞏固練習,反饋提高
1、課堂活動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教師追問:1/8_5表示什么意思?
2、練習——第1~3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學困生,集體講評。抽1~2題說說計算方法。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關于分數乘法,你還想知道什么?
小學六年級分數乘法教案篇九
由“攪亂”引起的反思。
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發生這樣的現象:老師剛剛開了一個頭,一些學生就會把后面的`知識講出來,結果一下子把老師事先設計的思路被學生給“攪亂”了。曾經我有過這樣的煩惱和無奈:心理總是責備學生的“插嘴”,覺得這樣以來使大多數學生缺少了自主探究克服困難的成功體驗,也使我的教學沒了層次,講課缺乏激情。
現在的學生頭腦靈活,有思想,現有的知識起點也是比較高的,這樣對教師自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們老教師應該適應新時代的發展,真正把自己主導下的課堂學習建設成為可供學生交流學習心得,整合學習資源,形成學習能力的促進平臺。
小學六年級分數乘法教案篇十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分數乘法》。這節說課分五個環節進行,下面我就來說說第一個節。
一、說教材
《分數乘法》是人教實驗版六年制上冊第二單元的分數乘法的第一課時的內容。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整數乘法的意義很分數加法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在這個內容中,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和整數乘整數的意義相同,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只是這里的相同加數變成了分數,同時分數乘整數又是分數乘分數、分數乘加、乘減混合運算的基礎上,因此必須使學生切實掌握好。基于以上原因,我確定了如下目標。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力目標:培養遷移轉化的能力。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嘗試探究,合作學習的好習慣。為了使學生能比較順利地達到教學目標,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教學難點: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二、說教法
根據新課程理念,學生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結合教材的特點,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借助課件演示:幫助學生審題,理解題意。
2.嘗試教學法:從主題圖中獲得信息,嘗試自己探究,討論解決。
三、說學法
本節課的學習依據知識的遷移,應用轉化的思想,通過學生嘗試自主探究,把新知識轉化為已經學習過的就知識,進一步了解知識之間的聯系,適時點撥,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教師讓學生嘗試、觀察、討論、探究中獲取知識,把課堂還給了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
四、說教學流程
合理安排教學流程是教學成功的關鍵。針對六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將安排以下幾個步驟完成教學。
(一)復習引課
12+12+12+12=2/7+2/7+2/7+=
這兩題可以讓學生口讀結果,他們的作用是要為新授環節做一個簡單的鋪墊。
(二)新知探究
1.課件出示例1
(1)孩子們請仔細讀題,你理解這個題嗎?試著來說一說。在學生分析題意的時候,隨機點出線段圖。再仔細的讀讀這個題,你會列式計算嗎?試著做做。
(2)學生做的時候教師巡視、指導,找有不同想法的學生上黑板去做,絕大多數同學完成的情況下,老師在布置任務“同桌互相說說你們的想法”這樣就可以保證所有學生至少有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時候情板演的同學將出做題的思路。
第一種++==
第二種×3=++==?這里關鍵要剖析第二種方法,為什么可以用乘法,在此基礎上師生共練兩題,教師要做好板書的整理,而后得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整個新授過程,我讓學生仔細想一想、試著做一做、同桌說一說、試著講一講。這樣做可以讓學生在嘗試探究的過程中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2.二次嘗試環節的設計意圖,可以幫助學生及時掌握計算方法。
3.在教學例2時,因為有了例1的教學過程,學生基本有能力解決,所以我讓學生直接動手做,但這一題特別應該注意的是讓學生明白,能約分的要約分,再計算比較簡便。
?(三)教學例2后,就進入了鞏固練習階段,這節課的關鍵是計算方法和計算后能約分的要約分這兩個要點。
(四)最后我進行了課堂小結,讓學生談這節課的收獲,起到歸納知識,畫龍點睛的作用。
五、說預設效果
這節課的設計,主要通過突破難點達到突出重點的教學思路,教學難點的突破主要是給學生充足的嘗試探究的空間,學生在探究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滲透了遷移類推的數學思想,使學生掌握學法。
小學六年級分數乘法教案篇十一
教學目標和要求1、合具體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能解決簡單的分數與分數相乘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1、具體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教學準備1、每人準備一條約10厘米長的紙條;
2、每人準備5張長方形的紙。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備注欄
一、探索分數乘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1、先讓學生讀一讀教科書第7頁的一段話。再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一張紙條,按照例題所述剪一剪。
剪好后,師問:怎樣列式求“剩下的部分占這張紙條的幾分之幾?”
并根據剪的結果寫出得數。
1/2×1/2=1/41/4×1/2=1/8
學生列出算式后,師問: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引導學生理解,求剩下的部分占這張紙條的幾分之幾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與上節課學習的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意義相同,所以用乘法計算。
折一折,涂一涂3/4×1/4-=?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一張長方形紙,按照教科書的要求折一折,涂一涂。
討論:(1)請你說一說,紅色部分占斜線部分的幾分之幾?占整張紙的幾分之幾?
(2)你能按照上面的方法先涂出1/4,再涂出1/4的3/4嗎?
做一做: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結果。
2/3×1/55/6×1/3
說一說:你能總結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嗎?
小結:分數與分數相乘,分子與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與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想一想:此法與分數與整數相乘的方法有矛盾嗎?
試一試:
1/4×2/33/52/97/8×5/14
強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
二、課堂練習
1、計算練習。
教科書第8頁“練一練”第2題。
學生計算后觀察:分數相乘的積一定小于每一個乘數嗎?
2、解決問題。
(1)教科書第8--9頁“練一練”第3、4、5、6、7題。
學生完成后,說說解題思路。
(2)教科書第9頁數學故事“唐僧分瓜”。
作業設計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
教學內容(課題)教科書第10--12頁《練習一》
教學目標和要求1、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
2、較熟練地進行分數乘法的計算;
3、能正確解決簡單的分數乘法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準備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備注欄
一、計算練習
1、教科書第10頁第3題。
學生獨立計算,指名板演,集體講評。
2、教科書第11頁第11題。
先讓學生根據分數的意義進行判斷,再計算確認。
二、基本練習
1、教科書第10頁第1、2、4、5、6、7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并說說解題思路,集體講評。
2、教科書第11頁第8題。
如果有時間,可以把剩下用品的現價全部算出來。
3、教科書第12頁第12、13、14題。
同桌互相討論完成,集體講評。
三、拓展練習
教科書第11頁第9題。
每人提三個問題后嘗試解決。同桌交流。有異議提出來讓全班評議。四、嘗試練習
教科書第12頁“你知道嗎?”。
鼓勵學生回家查找資料,把問題求出來。比一比,誰完成得最快。
作業設計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
教學目標和要求1、通過觀察、分類、操作、討論等活動,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了解長方體、正方體各部分名稱。
2、經歷觀察、操作和歸納過程,發現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能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3、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經歷觀察、操作和歸納過程,發現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能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難點經歷觀察、操作和歸納過程,發現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能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準備準備一些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紙盒。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
1、說一說。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13頁的情境圖,辨認一下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
同桌討論,指名學生回答,集體講評。
師:再說說,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
2、認一認。
師:請同學們認真閱讀13頁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幾何形體,認識一下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頂點、面和棱。
學生自學后,指名回答。
二、探討長方體、正方體的特點
師:現在我們來研究長方體和正方體各有哪些特點。我們可以從點、面、棱三個角度進行研究。下面拿出你們帶來的紙盒,以4人小組為單位開展研究,可以先分工研究,再共同討論。
(學生開展研究,教師同時參與多個小組的研究和討論。)
約8分鐘后,教師組織學生交流。
師:下面請各小組的代表來說說你們發現了哪些特點?是怎樣發現的?
按面、棱、頂點進行交流。
師:剛才大家通過研究發現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很多特點,下面我們一起整理一下,把剛才研究的結果填入14頁的表格中。
教師與學生一起進行整理、比較、交流,共同完成表格。
指出: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三、練一練
教科書第15頁第2、3、4題。
作業設計教科書第15頁第1題,實踐活動。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
小學六年級分數乘法教案篇十二
xx小學
主備人:
從備人:
整體備課
一、學情分析:
我們六(五)班有學生48人,男生有19人,女生有29人,自上學年實行小組合作學習以來,每個學生都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在平時學習中主動、努力,每組中的1、2號對3、4號的幫扶起了很大的作用,使這部分學困生在思維方法和技能上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在數學情感上,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本冊內容共有8個單元。一單元分數乘法,二單元分數除法,三單元比,五單元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這四個單元所屬領域是數與代數。四單元的圓所屬領域是空間和圖形。六單元的統計,七單元的可能性,八單元的百分數所屬領域是統計與概率。美的奧秘,數學與生活,遠離肥胖所屬領域是綜合應用。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有: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按比例分配應用題,如何求圓的周長和面積,化簡比和求比值的區別和聯系。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分數乘除的意義,能解決有關分數的實際問題。
2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會解決有關按比例分配的實際問題。
3結合具體情境,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能用百分數解決問題。
4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能夠運用圓的周長和面積公式解
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5認識眾數、中位數,會求一組數的眾數和中位數,會對一組數據作出合理的分析推理。
6結合具體實例,設計一個符合要求的方案。
(二)數學思考目標
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轉化”和“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
在觀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動中,
進步發展抽象概括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目標
1能積極參加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獲取成功的學習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2體會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的嚴謹性和數學結論的
確定性。
3學會傾聽與質疑,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四、教學措施:
1整合學習內容,強化數學知識間的聯系及學科間的融合。
2恰當確立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樹立單元教學思想,在重點例題上下功夫。
3精心設計數學活動,讓學生在探索中理解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方法。
4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和解決問題策略的方法。
在本冊中結合教學內容滲透“極限”和“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在教學中學生經歷“現實問題--數學問題--聯系已有知識經驗尋找方法--歸納概括總結公式--運用公式解決現實問題”這一首尾相接的全過程。
5改進評估方法實行小組“捆綁式”評價方法和個人評價方法相結合的方式。評價形式也有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等多種形式。
五、課時安排
一、分數乘法
二、分數除法
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解決已知一個數的幾分
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實際問題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會計算,會解決實際問題。
三、比
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理解比的意義,會求比值掌握比的基質,會化簡比。
四、圓
圓的周長和面積
認識圓的特征,會正確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
五、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分析稍復雜的有關分數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則混合運算問題的數量關系及理解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六、統計
理解眾數、中位數的意義,選擇合適的統計量描述數據的特征。會求一組數的中位數、眾數,會選擇合適的統計量描述數據,分析問題。
七、可能性
能按要求根據可能性大小設計方案
能根據可能性大小設計符合要求的方案
八、百分數
百分數的意義,解決一個數是另一個百分之幾
的問題能進行百分小的互化,解決實際問題
總復習
整理知識點
養成總結與反思的習慣
第一單元:小手藝展示――分數乘法
一、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乘法、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加減法以及約分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是學習分數除法、比、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及百分數知識的重要基礎。因此,教學時要注重從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和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的情境中,理解一個數和分數相乘的意義,掌握一個數和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為后續學習打好基礎。
本單元的主要學習內容有:整數和分數相乘;分數和分數相乘;分數連乘;“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倒數的意義和求一個數的倒數。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理解一個數和分數相乘的意義和計算方法,教學難點是理解“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二、教學目標
1.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會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一個數倒數的方法。
2.經歷分數乘法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體會數形結合思想在解決數學問題中的應用,培養分析、比較和推理的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分數乘法在現實中的應用,并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
三、單元教學重難點及關鍵
重點: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法則。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
難點:理解分數乘以分數的算理。
關鍵:找準單位“1”的量。
四、教學設計思路、教學方法和措施。
1.借助直觀圖示理解一個數和分數相乘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2.在教學中將計算與解決具體問題相結合,通過研究具體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分數乘法意義和計算方法,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逐步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4.在教學中采取分組討論,讓學生充分自學,探索新知,結合學生預習效果確定教學的重難點。
五、單元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表示分數的圓形、直尺、彩筆等。
學生準備:表示分數的卡片,直尺等。
六、單元實踐活動。
用圖形表示一下分數乘以分數的意義。
七、課時劃分。
分數乘整數2課時
分數乘分數2課時
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2課時
分數連乘2課時
倒數1課時
我學會了1課時
考查1課時
分數乘法練習課1課時
第一課時、飄逸的風箏--分數乘整數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5頁例題及自主練習1、2、3題。
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掌握計算法則;正確計算分數乘以整數的算式題。
2.經歷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
3.浸透事物是相互聯系、相互轉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及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分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法則的推導。
教學準備
小黑板等。
預習提綱:
1、讀一讀:默讀教材2--3頁。
2.填一填:
6+6+……+6(a個)=()×()
+++++=()×()==()
3、想一想: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是什么:。
4、算一算:
×16是先約分計算簡單還是分子先相乘呢?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預習展示
1、交流預習情況。
2、你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
3、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結合情境圖,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得出:做這個風箏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條?
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列怎樣的算式?隨著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
二、研究問題指導點撥
1、根據問題在小組內交流解決。
2、班內匯報
3、師生交流
教師:求6個相加的和還可以用乘法計算,你會列式嗎?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6或6×
提問:這個算式中的6是什么數?式中的6是什么數?
教師:由此可以看出,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是相同的,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4、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是什么?
a、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應該怎么解決。
b、哪個小組愿意展示一下
現在我們來看分數乘整數怎樣計算。我們先來研究×3,×3=怎么算呢?請大家嘗試解決。指名板演典型算法:
×6==
×6=+++++==3(米)
……
交流:第二種按照加法計算,不簡便,重點體會第二種和加法有著聯系:×6=+++++=====3(米)(教師板書),符合加法計算結果,是正確的,也是簡便的。同時借助直觀圖觀察驗證。
c、誰能試著總結一下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分母不變,分子和整數相乘,所得積做分子。能約分的要先約分。
三、類化練習限時作業
1、練習:先判斷可不可以約分?怎樣約分?在計算。
總結注意事項:能約分的先約分再乘。
2、限時作業
a、第3頁的1、2題
b、計算10××9
四、作業:課本第4頁自主練習第3題
課后反思:
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多個不同層次的論證,使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在學生頭腦中逐漸明晰。學生通過兩個例題的比較自然的歸納出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做好圖示是教學的關鍵。
第二課時:分數乘以整數(練習課)
一、教學內容:教材4--5頁,自主練習題
二、教學目標:
正確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三、教學過程:
自主練習第1、2題是關于分數乘整數意義的基本練習,讓學生根據圖示來填寫算式的同時進一步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
第3題是整數乘分數的基本練習。練習時,可讓學生獨立完成,再在小組內交流訂正。教師注意引導學生仔細檢查計算結果是否是最簡分數。
第4、5、6題是運用分數和整數相乘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教學時,要讓學生自主進行,重點放在探究列式的理由和計算的方法上。
第8題是求正方形周長的題目。練習時,可讓學生先回顧一下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然后列式計算。
第10題是直接寫得數的題目。練習時,可讓學生先約分,然后進行口算,這樣速度比較快一些。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設計這樣的題目時,數不宜過大,要求不宜過高。
第11題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在列出算式后,引導學生利用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求出每天看這本書的幾分之幾,注意約成最簡分數。第二個問題在第一問題的基礎上,算出4天看了幾分之幾。
第13題是一道綜合性比較強的題目。第(1)小題要注意一周按七天計算。第(2)小題是部分占整體的幾分之幾,要利用分數與除法的關系進行解決。第(3)小題引導學生理解,要求這件作品一共用了多少千克蘿卜,就是求50個是多少。
四、作業:自主練習第五頁11、12、13題
五、教學反思
基本練習是每節練習課最重要的一環,通過不同形式的基本練習,學生可以查漏補缺,解決疑難,使學生不理解的部分得以理解,使基本理解的變為理解清晰。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實際與教學的重點、難點重組教材,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追求實效,精講多練,激發學生的興趣,發展學生的思維。綜合練習設計力求“趣”、“實”、“活”,有層次、有坡度,逐步深化。既鞏固和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學會了運用,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思維,把課堂的知識和生活緊密結合,達到了鞏固知識、培養技能、激發興趣、發展思維的目的。
第三課時:一個數乘分數(1)
教學內容:教材6--7頁
教學目標:
1、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探索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初步分析、推理能力。
3、經歷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滲透數形結合思想,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
教學重點: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長條紙、彩筆、尺子
預習提綱:
1、讀一讀:讀教材6-7頁內容。
2、畫一畫:
×
3、想一想:
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是:。
4、算一算: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預習展示
1、通過預習知道了什么?在小組內交流討論。
2、班內交流預習情況。
3、你還有哪些問題未解決?師提取適當的板書。
4、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同學們,在生活中,你們一定有自己擅長的小手藝吧?王芳同學呀,就是她所在班里的手工編織能手,她每小時能織圍巾1/4米。
板書:每小時1/4米)
根據這個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估計生會先提如2小時織多少米?3小時織多少米之類問題,師要及時引導:如果織的時間不夠一小時呢?生因此有可能提出如1/2小時織多少米?2/3小時織多少米等等,師根據生的提問適當選取,有序板書書問題)
二、研究問題指導點撥
1、研究一個數乘整數的意義。
1、咱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2小時可以織多少米?怎樣列式?
為什么這么列?
(生可能說:每小時織的乘以幾小時就等于一共織的米數,也可能說工作效率乘工作時間等于工作總量,都可以。)
2、那么你能說說1/4×2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嗎?
(抽生回答)
3、那如果是1/4×5呢?1/4×10呢?
你再舉個例子?
4、小結:也就是說,一個數乘整數,我們可以說是----?(求這個數的幾倍是多少)
2、:研究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1、咱們再來看第二、三個問題:
2、想一想,該怎樣列式??(1/4×1/21/4×2/3)
3、根據是什么?
4、這兩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許多同學感到很困惑,來,咱們先來動手折一折,畫一畫,每個人手里都有兩張長條紙,請你試著用它們先表示出前一個算式的意思,你也可以用畫線段圖啊等等其他方法來表示。
5、誰來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如果大部分同學有困難,可以請一個做的比較好的同學到前面交流,給大家一些啟發,然后再同桌互相折一折,說一說。)
(師選擇有代表性的折紙方法或線段圖畫法貼在黑板上)
7、生動手做并交流。
8、(師也選擇有代表性的折紙方法或線段圖畫法貼在黑板上)
9、根據剛才的交流,誰來總結一下1/4×1/21/4×2/3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那如果是1/4×2/5呢?
你能再舉個例子嗎?
10、咱們來總結一下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3、研究一個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1、我們明白了這兩個算式表示的意思,那你知道它們的得數嗎?
2、你是怎么知道的?
能驗證你的想法嗎?同桌交流一下。
3、你能說說不看圖的時候如何計算嗎?
4、應用剛才的發現,你能計算一下1/4×8/15,7/9×3/14嗎?
(抽生板演,分析兩種做法,提醒同學們計算時可以先約分再計算。)
4、歸納概括建立模型
a、分數乘分數的意義?
b、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
三、類化練習限時作業
1、圖示下列算式的意義:
4/5×1/2=1/3×2/5=
2、計算:
4/7×5/68/9×3/48/21×7/162/9×3/5
3、解決問題
完成第8頁4(1)(2)
四、作業:課本第8頁第3題
五、教學反思
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多個不同層次的論證,使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在學生頭腦中逐漸明晰。學生通過兩個例題的比較自然的歸納出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做好圖示是教學的關鍵。
小學六年級分數乘法教案篇十三
分數乘以分數的運算法則: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約分的要約分。
【教學反思】
本課主要是通過操作活動,借助圖形語言,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探索計算方法,進行正確計算。
其中理解意義是這部分教材的難點,這一難點一旦突破,計算方法也將隨之攻破。所以,我下大力量在學生的操作中,讓學生充分的動手折一折、涂一涂,然后展開觀察所涂部分與整張紙的關系。這樣,通過圖形語言,學生們體會到了分數乘分數的意義,感受到分數乘分數為什么是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方法。學生在折紙的過程中,還體驗到:不管是3/4的1/4還是1/4的3/4,結果都相同的道理。
因為本節課,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作用,所以學生們學習探究的愿望非常強烈,討論也比較積極,算理說得頭頭是道。比較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第六課時分數乘法(三)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習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學生能夠熟練準確的計算出一個分數乘以另一個分數的結果。
能力目標:
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探究有關的數學信息,發展初步的分數乘法的能力。
情感目標:
使學生感受到分數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習數學的良好興趣。
【教學重點】
學生能夠熟練的計算出分數乘以分數的結果。
【教學難點】
發展初步的分數乘法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教師出示教學板書,請學生計算下列分數乘法運算題。
教師:來回巡視學生的做題情況,并提問學生說說自己如何計算的?
學生尋找完畢,紛紛舉手準備回答問題。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
(分數乘以分數,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約分的要約分。)
二、課堂練習:
學生做第2題,注意讓學生體驗分數相乘的積于每一個乘數的關系。
學生做第3題,讓學生理解分數的幾分之幾與占整體“1”之間的關系。
學生做第4題,讓學生能夠學會比較的和占整體“1”的大小。
學生做第5題,教師注意讓學生整體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學生做第6題,讓學生注意區分不同標準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占整體的幾分之幾。
學生做第7題,教師注意讓學生利用分數乘法學會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第8題,學生根據學過的分數乘法知識,分辨一下唐僧分西瓜是否公平。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一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提問學生回答)
【板書設計】
分數乘法(三)
分數乘以分數的運算法則: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約分的要約分。
【教學反思】
1、每節課的內容不易過多,不能貪多,貪多嚼不爛,學生不易一下全掌握.要分的稍微細致一些,以便學生理解掌握,也有利于知識的擴展與深化。
2、分數乘法中: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本冊中的重點。本冊所有數與代數教學內容都是圍繞著這一中心展開的。
3、整數乘分數這塊內容學生在約分中書寫還是有不規范情況出現:課堂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整數約分后的結果往上寫,分母約分后的結果往下寫,結果還是有學生把整數約分后的結果寫在下方,計算時就出現了把它當分母乘了。并且有些學生最后結果不寫最簡分數。
針對以上失誤,在今后教學中要補充一定的內容。
第七課時練習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復習分數乘以整數和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學生能夠熟練準確的計算出一個分數乘以整數和一個分數乘以另一個分數的結果。
能力目標:
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探究有關的數學信息,發展初步的分數乘法的能力。
情感目標:
使學生感受到分數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習數學的良好興趣。
【教學重點】
學生能夠熟練的計算出分數乘以分數和分數乘以整數的結果。
【教學難點】
發展初步的分數乘法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教師出示教學板書,請學生計算下列分數乘法運算題。
學生尋找完畢,紛紛舉手準備回答問題。
2、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
(分數乘以分數,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約分的要約分。分數乘以整數,整數乘以分子,分母不變。)
二、課堂練習:
學生做第2題,注意讓學生用分數乘以整數的知識求出全年我市空氣質量為優的天氣是多少天?培養學生從小保護環境的環保意識。
學生做第3題,讓學生計算整數乘以分數和分數相乘的算式。
學生做第4題,讓學生能夠學會比較整體“1”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學生做第5題,教師注意讓學生求整體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學生做第6題,讓學生用整數乘以分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有關分數的生活問題,培養學生“一方有難,多方支援”的人道主義思想。
學生做第7題,教師注意讓學生利用分數乘法學會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一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提問學生回答)
【板書設計】
練習一
1000×200(克)1000×100(克)
整數乘以分數的運算法則:整數乘以分子,分母不變,能約分得要約分。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