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可是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觀后感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春晚觀后感篇一
從小到大,春節就是我喜歡的節日之一。因為每年都有許多的紅包收,還有新衣服穿呢!同時大人們都在忙著貼對聯、拜年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就是必看的春節聯歡晚會,這是我最喜歡看的節目,也成為了春節的習俗之一。
因此,在春節1月31日晚8時,我早就候在了電視機前面等著《20xx年春節聯歡晚會》的播出。這次的春晚陣容可壯觀了,請了許多的明星,有張藝興、趙麗穎、賈玲等等,還有我最喜歡的沈騰叔叔。
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春節聯歡晚會變得越來越精彩,有讓人笑不停的小品,有精彩萬分的舞蹈表演,一個個節目匯成了一道光彩奪目的畫面,讓人目不暇接。
慢慢地春節聯歡晚會就要接近尾聲了,讓我心里多少有點不舍得,畢竟這么好看的節目,再多我也可以看完。隨后我心里默想到,春晚作為中國文化的符號,承載著中國的傳統與精神,我覺得它有著不可取代的價值與地位,就好像每年我都要收看這檔節目一樣。
同時也感謝春節聯歡晚會所有人辛勤的付出,才能讓我們每一年都看到不一樣且精彩萬分的春晚,他們由各形各色的人來出演,讓我心里不由得感嘆到,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同時節目慶典儀式也多種多樣,可要是沒有人去傳承和發揚下去,也許我就看不到這么精彩的春晚了。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要成為其中一員,把中國優秀的文化發揚光大,讓更多與我一樣的人加入其中,成為一份子,最后也祝大家虎年吉祥,身體健康,平平安安。
春晚觀后感篇二
我覺得今年的春晚最大限度的體現了家國夢,中國夢的主題,有濃濃的中國味,很不錯,具體表現在:
2015年央視春晚所突出的鮮明主題是“共筑中國夢,家和萬事興”。編導和演出團隊善于從生活中尋找素材、題材,利用各種藝術形式進行呈現和深化,同時注重節目思想性與觀賞性的統一,調動氣氛、增強互動、潤物至深。演出開篇一曲由張凱麗、韓童生、佟大為、李光曦等聯唱的《四世同堂合家歡》,四輩人男女老少齊登臺,共同詠唱家和萬事興,抒發普通人對未來的美好暢想,節奏喜慶明快,時代氣息濃郁。“星光大道”選手聯合演繹的《高手在民間》,則很好地呈現了“開門辦春晚”“拆門辦春晚”的思路和成果,看著那些來自各行各業業余演員的出色表現,你不得不相信“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之真理顛撲不破。
動狂歡的情緒,將歡快喜慶與寓教于樂和寓教于美有機地統一起來,在強化共同歡樂、一起歡樂總體效果的同時,很好地實現了寓教于聯歡。
作為民俗的春節凝聚的是中國人對美好家園的想象,對悠久傳統的堅守,對家鄉故土的依戀。正如費翔的《故鄉的云》,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喚起的是炎黃子孫對家國的深沉依戀之情,京劇、雜技、曲藝等各種傳統藝術形式,以及歌詠故土之思作品的交相輝映,激起的則是人們對祖國文化傳統的歸依與熱愛。今年春晚的表現形式格外突出中國特色與中國氣派,從而使這個一年一度的全民大聯歡、順乎年俗與民意的文化成果展示,更成為弘揚傳統、記取鄉愁、增強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的寬闊舞臺。雷佳的一曲《鄉愁》,真切而藝術地傾訴游子對家鄉的眷戀、女兒對母親的思念,也傳達出中國人對故土、對祖先和對傳統文化的回歸與尋根情愫,激發起人們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張豐毅、朱亞文、段奕宏合作的歌曲《中華好兒孫》,劉德華的《回家的路》,莫文蔚的《當你老了》,以及舞蹈《絲路霓裳》,雜技《青花瓷》,總是能夠抓住民族記憶、傳統文化當中那些最富于鮮明色彩的方面進行濃墨重彩的表現,另外,無論是傳統技藝、武術,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目的舞臺呈現,表現手法勇于創新,讓年輕觀眾喜聞樂見,很好地實現了藝術熏陶與思想引領的有機融合。
不留情地痛下針砭,以笑聲糾偏不良行為。苗阜、王聲的相聲《這不是我的》劍指腐敗現象,發人深省。馬麗、沈騰、杜曉宇的小品《投其所好》,抓住現實中存在的“溜須拍馬”現象痛下“猛藥”,引起人們的反思與警醒。
春節是歡樂的節日,是精神洗禮的節日,也是審美養成節日。一個民族精神文化傳統的重要意義就在于凝聚最大公約數,讓藝術真正有助于增進國民的價值信心,增進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強化對核心價值、對共有意識的堅守,2015年春晚善于抓住老百姓日常點點滴滴,進行入腦入心的藝術表現,如沙溢、賈玲、李菁、瞿穎等的小品《喜樂街》,孫楠的歌曲《搭把手》,孫濤、邵峰等的小品《社區民警于三快》,以及劉和剛的歌曲《拉著媽媽的手》,均通過對凡人小事的藝術展示,強化美德、善意與信仰的力量,堪稱潤物入心的質樸精美之作。
春晚結束了,那滿臺的喜慶、熱烈與祥和,讓人們久久回味與沉思。
春晚觀后感篇三
21世紀的我,雖然被各種的娛樂節目所吸引,但每年的大年三十,我都會與家人準時守在電視機前看央視春晚,這是一種不變的傳統。
總的來說今年的春晚蠻不錯的。美輪美奐的舞臺效果,太驚艷了!看的我如癡如醉,尤其那個激光背景效果配合節目,天衣無縫。
雖然今年本山大叔沒能加入,有些遺憾,但是小品《今天的幸福》,還是讓我眼前一亮,那句“媽媽”我笑了。
楊麗萍的雀之戀太美了,喜歡薩頂頂的《萬物生》,王菲陳奕迅《因為愛情》,回味經典的.《致敬30年》,劉謙的魔術又一次讓我們見證了奇跡的時刻。
希望央視春晚越辦越好!
春晚觀后感篇四
歌舞聲中辭舊歲,虎嘯迎新春。又到了臘月二十九晚上八點,電視中,紅色大幕徐徐升起,音樂聲與歡笑聲頓時充斥在整個房間中。春節聯歡晚會,這場讓我期待了整整一年的視聽盛宴,終于拉開帷幕。
開場幾個節目便深深吸引了我。歌舞《時代感》充分體現了不同時代的人們相同的熱血與激情;小品《父與子》讓我感受到了深深的父子情感;小品《還不還》讓我感受到了誠信的重要性……而當我還沉浸在小品的歡樂中時,舞臺燈光忽的變成青綠色,十幾個身穿漢服,頭挽高髻的女子出現在舞臺上。古典音樂奏起,她們便翩翩起舞。隨著音樂的時急時緩,她們的.舞姿也變化多端,婀娜動人。她們仿佛是國畫中走出來的舞女,水袖起落,皆是詩意。《只此青綠》,讓我也好像身處在山水詩意中,流連忘返。
再說戲曲《生生不息梨園情》,京劇、越劇、昆曲、黃梅戲等美妙的戲曲接連亮相。京劇的豪邁,黃梅戲的婉轉,美麗精致的戲服,令人嘖嘖稱奇的變臉,戲曲背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都是中華傳統的傳承與發揚。尤其是四個十來歲的孩子上臺時,我的內心為之一振且十分佩服他們。他們雖小,但也嚴肅認真,唱的抑揚頓挫,每一句詞,都深深唱入了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
對三星堆出土文物的介紹也十分精彩,其后的舞蹈《金面》也是美輪美奐。20xx年,三星堆又出土了許多讓世界驚嘆的文物,眾多青銅面具、雕塑都仿佛將我們帶回古時,把古蜀文化的瑰麗淋漓盡致地展現在我們面前。舞蹈中的女子與“雕塑”的奇遇記亦是再現了中華古文化的絢麗。
畫中有景,景中有人。《憶江南》這一創意性的節目讓觀眾們置身于然景致中,借江上的文人之口,生動表現出了江南的美麗。場景中,兩岸青山與平靜的江水相映成趣,幾葉扁舟悠行水上,頗有意境。朗誦完后,畫面一轉,青山那邊竟有數十歌女,撐著小傘,踱著小步,隨著音樂,輕盈起舞。“能不憶江南?”白居易的一句感慨便是對這番美景的贊美。
一曲《難忘今宵》,20xx年春節聯歡晚會便走向尾聲。我把贊美之情融入筆墨,向已至的虎年許下最美好的祝愿。
春晚觀后感篇五
除夕,街上冷冷清清的,家家戶戶都在家里看春晚。我們一家也圍坐在電視前,時而哈哈大笑,時而感動不已。
讓我感到最好笑的節目是相聲《我忍不住了》,那個人把“打鹵馕”很夸張的說,他把嘴巴張得很大的,把手放在嘴巴下,做出惡心又驚訝的樣子,帶一點鼻音而且把音拉得長長的說“打鹵馕”。當別人告訴他那是披薩時,他又用手把嘴巴捂住,左右晃動著雙眼,做出不可思議的樣子說:“天哪,這么神奇。”
春晚的節目不但好笑,而且很感人,其中《小棉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棉襖》中,父親只有女兒一個親人,而女兒出嫁要離開他,舍不得女兒的父親堅決不同意,最終父親說“出得十八就取走,騙你是小狗”的話,卻又馬上反悔了,把父親對女兒濃濃的愛表現了出來。
總之,20xx這個春晚我覺得還是值得看的,因為它里面包含了親情、快樂。
春晚觀后感篇六
看春晚成了一種習慣,今年也不例外,雖然網絡上老早就炒作了一些負面消息,但開幕式一拉開,我就喜歡上今年的豬年春晚了。
你聽,譚維維的《華陰老腔一聲吼》,是不是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唱得那是一個蕩氣回腸,唱得你每一個毛孔都充滿力量;而且舞臺也很舒服,中外樂器匯集一堂,看著是不是特別新穎呢。這是少見的有創新,有震撼力的節目!
yif的魔術,奇特吧,平板中可以取出餃子,可以取出圖片,圖片中的積木可以拿下來,可以變成巧克力,好玩吧;毛筆居然是蛋卷做的,筆尖可以變成小鳥,簡單卻非常神奇!
要說沖擊力,《.機器人舞蹈》真讓人嘆服,那可是高科技啊,沒想到我們國家也能造出這么精巧的機器人。
還有小品《是誰呢》,還是那個郭冬臨,只不過女主角變了,呵呵!演了一個好領導鼓勵大學生創業,引出一串故事。有幾個笑點,但不是特別突出。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春晚觀后感篇七
且不論歷來為人所質疑電視究竟是不是世紀以來最好的發明。也不論電視節目的粗俗泛濫造成的社會整體低智商的形象。更不談電視勢必輸在網絡之下的必然趨勢。只說那電視,在啟迪民智,揭示社會能見度上的作用,居然還是那樣乏善可陳。
央視,在一年之中精耕細作的節目,所做的全部努力,居然到了年末,自己一手毀掉。將所有的嚴肅與理性,親手抹殺,忍不住將世俗的一面,展現出來,將歌舞升平、三流趣味拋了出來,迎合想當然的群眾趣味。腦袋一拍,也就不管最后的效果是不是增添了大眾的審美疲勞,更不會想到這不過是娛樂至死的時代,最令人觸目驚心的一幕。
舉國之力,13億人口,居然在一年之計在春的時候,欣賞的到竟然是毫無智商可言的節目,肉麻粗俗當有趣,高科技的舞臺當成現代化的表征。卻忘了在一陣毫無思想的狂歡爛笑之后,迎來的是更大的空虛和現實的麻木。在歌舞所掩飾的太平中,又有多少家庭歡喜,多少家庭憂愁。
整體的煽情泛濫,和對個體的漠視和麻木,這種中國式的病灶,難道春晚中,不也展現得很深刻嗎?仿佛春晚凝聚了所有中國人的心,仿佛即使遠在他國和遙在邊陲的人都照顧到了,可是其實什么也沒有解決和照顧到。當然這不能奢求春晚。但是一場豪華之后,居然引不起半點的思考,相反還要窒息人的思考,一起裹挾在毫無深意的所謂歡樂與喜慶里。這是對真正有頭腦,想思考的人的一種挑釁罷了。
春晚越發成為一種符號。而這符號成為意義本身的時候,連意義也被弱化乃至消解了。在這個國度里,春晚簡化了春節的內涵。本該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本該許許多都人走向街頭,互相的感受人群中的真實歡樂和喜慶。卻被無生命的電視給阻隔了。我們沒有西方的萬圣節,也沒有南美的集體的桑巴舞蹈。我們的人群,感受不了來自自己的同類帶來的哪怕并不怎么標準的舞姿所帶來的真實快樂。春晚在割裂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割裂人與人之間真實的接觸和溫情。居然用所謂的電視信號,帶取代這種真實,用所謂的衛星傳輸,來代替活生生的情感交流。
似乎很先進,其實很糟糕。似乎很喜慶,其實很寂寞。似乎很有情,其實虛假在蔓延。當所有的投機者,盯著在春晚的舞臺來博取名利的時候,春晚這象征性的喜慶,都演變成了一個看不見的名利場。而我們的觀眾,在虛假的開心中,還要被欺騙,真是中國式的熱鬧。p民永遠不懂春晚熱鬧的真實含義。
電視、民族、傳統、新的連接紐帶。當我寫下這樣的字眼,其實無需我說再多,很多人都能明白其中的含義。說中國傳統,其實新的出奇,居然電視運用得這么好。說中國維新,其實中國又傳統得出奇。居然幾十年了,甚至幾千年了,還這樣自己人愚弄自己人。
春晚觀后感篇八
春晚以“你我中國夢、全面建小康”為主題,努力實現“東西南北中、全民大聯歡”,在真情、感人、歡樂、祥和的氛圍中傳遞社會正能量。
春晚聚焦年度大事,貫穿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題主線,在歌曲、情景劇、舞蹈、小品、雜技等各類藝術作品中,都充分地融入體現,可謂精彩紛呈。
歌曲《多想對你說》旋律優美、大氣,歌頌黨的領導,表達了全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情景劇《將軍與士兵》以“9·3”大閱兵為創作背景,展現中國軍隊在強軍路上的昂揚斗志和大無畏精神,作品銜接了歌曲《鐵血忠誠》,表達崇尚英雄和英雄主義的傳承。
雜技《直掛云帆》展現在“十三五”發展藍圖繪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全國人民面對挑戰,揚帆起航的信心和勇氣。
舞蹈《茉莉花》由亞特蘭大晨星舞蹈學校華僑華人子女精彩演繹,西方芭蕾與中國的扇子舞巧妙融合,表達了海外游子對祖國的熱愛和眷戀,從而形成晚會的情感高潮。
小品《放心吧》在喜劇故事中表達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誠信友善的主題,具有笑中有思,寓教于樂的效果。其中,楊洋和歌唱家佟鐵鑫帶來一首感人的合唱歌曲《父子》,楊洋演唱現場更一度落淚。
楊洋在演唱這首歌時還落下了眼淚。網友點評:“這個節目是今晚一個淚點,人好帥聲音好暖,兩代人的配合挺感動。”
這一年的春晚努力滿足各種層次人群的玩樂與淺談的主題,很有特色,我耐心地看了四個小時,覺得西安、廣州、泉州、呼倫貝爾蒙古包等的節目非常有新意,廣州524個機器人的舞蹈舉世罕聞,西安的美女歌者長眉毛、長臉蛋、高鼻梁,很有漢唐氣韻,蒙古包里的淳樸真情,除此之外,只領略到李谷一《難忘今宵》的優美旋律與溫情。
其實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核心就在于“聯歡”,節目異彩紛呈,沒有大的漏洞,讓觀眾感到輕松自然就好。這兩天看了其它各大衛視的幾臺春晚,感覺非常精彩,節目形式新穎,各具特色。假如我們明年的央視春晚,多從各省臺挑選出一些優秀的節目登臺表演,相信百姓們一定會更加喜歡。
年年歲歲有春晚,歲歲年年人不同。不可否認的是,春晚的影響力已不如以往,對人們的吸引力也有所減弱,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這里面也有著受到社會前進、時代進步因素影響的一面,人們的社交方式、文化娛樂方式的日益多種多樣和日益豐富;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微博、微信等網絡社交及娛樂軟件的興起以及娛樂場所及娛樂方式的`多元,人們早就不局限于單一的守著電視過除夕了。但對絕大多數的中國人來講,春晚仍是值得期待的除夕盛宴。春晚仍然是把千家萬戶,把千千萬萬個中華兒女凝聚在一起的紐帶。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每一年的春晚,都是一次文化藝術的大發揚,都是一次中華民族情結的加深,都是一次民族親和力的加強與體現。在除夕的晚上,能夠與家人團聚在一起看春晚,仍然是一種幸福,也已經成為了一種固定的習慣。春晚已經成為我國人民辭舊迎新的新年俗,她讓親人之間的溫情得以傳遞,她為我們展現著傳統與現代交織的濃濃的年味兒。當然,我們也熱切地期待著央視春晚能夠在藝術質量上有一個更大的飛躍提高,期待著央視春晚一年更比一年好、更美滿、更圓滿!
春晚觀后感篇九
除夕的餃子香,除夕的春節晚上也特別好看!
在我國,春節是最熱鬧的節日,其實我們過的是春節的是春節的前一天晚上,也就是除夕夜,從某種意義上說,除夕夜結束等于正月。
除夕夜,大家一家人都會吃年夜飯。吃完年夜飯,正是春晚開播的時候。
大年初一晚上八點,20xx年的春晚如期而至,今年的春晚依然是去年的配方,主持人稍作修改,不過整體上變化不大,大多是熟悉的面孔,相信大家也可以叫出他們的名字。
而且今年的春夜意味著創新,有很多新的亮點,加上流光溢彩的舞臺和眼睛看不見的精彩節目,讓觀眾贊不絕口。通過觀看今年春夜,我們不難看出節目組的良好用心。一些節目不僅能笑,還能深刻反映社會現實,體現平民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不僅是一個節目創新,而且舞臺也做了一定的精心設計,增加了許多中國元素和中國文化。
春晚觀后感篇十
虎年新年到了,大街小巷的新春氛圍也愈發濃厚起來。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是萬家團圓的日子,每逢春節,人們不遠萬里、跋山涉水,只為和最親的人吃頓團圓飯。
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提及春晚,心頭就會涌起過年的喜悅和團圓的感動。在春節即將到來之際,央視與億萬國人共迎春晚,感受濃濃年味兒。
除夕夜,央視春晚,在零點準時為全國人民敲響新年鐘聲,陪伴全球華人迎接“虎力全開”的農歷新年。
除此之外,《春晚進行時》《龍騰虎躍中國年》《傳奇中國節》等一系列精彩節目將形成“春晚播出矩陣”,把春晚的.歡樂吉祥、喜氣洋洋延伸到整個春節假期,陪伴廣大受眾過一個高高興興的團圓年。
上一年的春晚主題是“共圓小康夢,歡樂過大年”,晚會突出時代性、人民性、創新性,節目內容豐富多彩,其中語言類節目達到8個,創下歷年之最。而20xx年春晚以“萬民安康辭牛歲,歡歌笑語迎虎年”為主題,緊跟時代主題、緊扣社會現實、緊貼火熱生活,在“歡樂吉祥、喜氣洋洋”的新春氛圍中為全球華人獻上一臺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文化盛宴。
在看今年春晚的整個過程,我們被一個又一精彩的節目吸引住了,可以說開闊了我們的眼界。這次春晚的舞蹈會比較多,可以讓我們看到中國古典舞、少數民族民俗舞和現當代舞等等舞蹈的創新,真的是創意十足。還有今年春晚除了是一臺文化盛宴,同時是科技創新的盛會,因為這次晚會大幅度融合前沿科技手段,給觀眾帶來了巨大的視聽震撼,讓人贊嘆不已。
我們一家人都非常認真看完了春晚,甚至當春晚結束之后,發現自己都還沒反應過來,因為這次春晚實在太精彩了。最后,我想給20xx虎年春晚點個贊,20xx年春晚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歡樂,還賦予我們一股正能量。許多節目內容讓人印象深刻,受益匪淺,相信這將成為我們又一個美好的回憶,希望春晚越辦越好!祝大家虎年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