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社會,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秀的報告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生活中的談判案例分析報告篇一
在還沒有出發之前,我們了解到另一個朋友買了相同的一款電腦價格是8300元。同時,我查詢了有關資料,該款電腦的市場價格有很多,其中最低的一家價格是7200元。此外,我還問想買電腦的朋友s,今天是否定下來一定要購買到筆記本電腦。朋友s說:下定決心了。
我們到了電腦城,一起去的兩個朋友只是隨便逛逛而已。其中逛了兩家很大的電腦店鋪,朋友s,對電腦不大懂,只是左看看,右看看。他不知道買什么樣的機子比較好。然后我建議他說,電腦款式你來選,電腦配置我們來跟你說明,最后決定權在你手里??戳撕芏嗫铍娔X以及詢問了很多關心的問題后,我們把目標鎖定在朋友s比較看好的兩款筆記本電腦上。
進入砍價部分,我開始正式跟賣電腦的業務員說:很感謝你今天花了很多時間給我們作有關筆記本電腦方面的說明?,F在我們看中這兩款電腦,你能否給我們再詳細介紹它們的區別?聽他講完介紹,朋友s又問了他關心的一些問題。最后,朋友s說那就決定選這個機子了。然后,我跟業務員談。我說:今天我陪朋友過來買電腦,是因為他們很信任我,認為我在電腦方面懂得還是比較多的。今天,我們決定把電腦買好,只要價格比較優惠的話。朋友看中了這款電腦,你看能以多大的幅度給我們優惠?他回答說:嗯!你們既然選好了這款機子,我這邊報個實價給你,給你們7900元,優惠400元。我接著問他:很感謝你,你不僅服務態度好,一直為我們挑選筆記本忙前忙后。同時也感謝你給我們優惠了400元。不過我覺得還是很貴。據我了解到的情況,有其他商家比你們價格要低的多。你看看,你這邊是否還能再優惠?他反問我說:那你說吧,你想多少錢買下來?出個價。我回答他:我出的價怕你一下子接受不了,這樣吧,我們想知道你還能給我們一個什么樣的優惠價?他說:這個價格已經是很低了,那家給你們那么便宜的話,你們為什么不到他們那家商家去看看?我回答他:我們看中了你們的服務和公司的規模,要是價格能跟他們差不多的話,我們就不用跑他們那邊去了,畢竟花時間和精力。他說:那你說說吧,他們給你們是多少價格?我回答他說:是跟你們有一定的差距,他們給我們的價格是6800元。我一報價格,這位業務員就一副很吃驚的樣子答:不可能的,我們這里沒賣過這個價格的。然后,我接著說:這樣吧,我們看你今天為我們服務的這么好,也挺辛苦的,我知道這么低的價格對你來說,是很難作出決定的,你看這樣,你請示一下你們經理看看?聽了我說的話,他就找他們經理去了。
他們經理過來,問電腦現在是怎么回事了。我回答他說:電腦很好,你們的服務態度也很好,能為我們忙前忙后的,所以我們決定今天一定要把電腦買回去,不然感覺不好意思呀!不過,現在就剩下價格沒談妥了。他說:你們想要什么價?我回答他說:剛才我跟你們業務人員已經說過了,我們是了解到有一家商家可以賣到6800元的,機子型號、配置都是一模一樣的。他一聽,回答我說:這樣,我看一下我們倉庫進庫單,我核實一下進貨成本。5分鐘過后,他們倆回來了,經理說:這樣吧,給你們7100元。我遲疑了一下,說:這樣吧,我們也商量一下,等會給你們答復。我跟朋友s說:我再盡力一次,看能不能談到7000成交,要是實在不行,這個價格也可以考慮的。朋友s告訴我說:這個價格他還是比較滿意了。然后,我們回來說:這樣吧!經理,你看,我們把零頭去掉,7000元整,可以的話,我們馬上付錢。他回答說:不行,我給的價已經到位了,不然,真的沒辦法。最后,我說:看在你們的業務人員這么專業,態度這么認真,那我們決定就按照7100元買了。
案例分析:
一、首先,此例顯然符合“可行可欲”的先決條件。即能談,且談比不談好。
二、信息傳達到位?!翱硟r師”很正確的向賣主表達了“如果合適,就成交”的想法。
三、用感謝之語來博得對方好感。例子中“砍價師”始終重復“很感謝你今天花了很多時間給我們作有關筆記本電腦方面的說明?!?“很感謝你,你不僅服務態度好,一直為我們挑選筆記本忙前忙后。同時也感謝你給我們優惠了400元?!钡日Z,這不僅是對對方的尊重,更加會增加對方的好感,為談判的進行鋪墊了良好的氣氛。
四、增加議題。案例中的“砍價師”沒有在賣主做出退步后立刻決定成交,而是讓他的朋友考慮后再做決定,留有余地。
五、讓對方出價,給自己留有回旋之地。顯然一個是賣主一個是買主,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自己貿然出價,必將難以將價格降到底線。不斷讓對方出價,通過觀察對方的舉止神態來推測是否到達低價,并一次改變自己的應對策略。
六、不能急于求成。討價還價過程應該反復進行,且應該表現得冷靜自若。要表現的可買可不買的姿態。
七、亮出自己的底價。此時價格已經降到很低,最后自己可以出一次價,將價格再壓低,看對方的反應。
八、達成交易。
生活中的談判案例分析報告篇二
有一家旅店四周有些吵鬧,不處于最有利旅店發展的理想住所,旅店董事會存在是否搬遷的爭議。但是旅店的占地面積很大。有一天,一位名叫威爾遜的先生找到了旅店的經理希望洽談旅店的買賣問題。威爾遜先生的建筑開發承包公司希望買下旅店。經理回答她從沒想要賣出旅店,但是如果價錢合適,董事會也許會考慮。最后,威爾遜先生留下了自己的名片,表示希望繼續洽談。
董事會委派史蒂夫辦理此事,并且對史蒂夫充分信賴,基本上委托他全權代理。史蒂夫在咨詢了一位談判家朋友之后,先和威爾遜打了非正式電話,然后兩個人在一次雞尾酒會中進行了首次會談,在會談中,史蒂夫堅持自己付賬并且沒有做出關于董事會尋址搬遷的暗示。威爾遜先生希望馬上談論借口,但是史蒂夫借口需要董事會批準,而將具體價格談判推遲到了兩周后。
在兩周的準備期間,史蒂夫確定了兩塊搬遷地:包含房地產費用和其他雜項費用在內,22萬美元的梅德福處以及27.5萬美元的奧爾斯頓處。因此,史蒂夫以22萬美元作為談判底線。然后,他調查了現在旅館所在地房產的一般售價,他根據專家建議,估計旅館售價大概在12.5萬美元。最后,史蒂夫根據威爾遜的可能建筑意圖,粗略地確定威爾遜能出的最高價在27.5萬至47.5萬美元之間。
談判開始時,威爾遜說“請告訴我,你們能夠接受的最低條件是什么,好讓我看看是否能再做點什么?!笔返俜虿辉敢馐紫葓髢r,于是反問:“為什么不告訴我們,你愿意出的最高價格,好讓我來看看是否能在削減點價格”。威爾遜先生于是報價12.5萬美元為開盤價格,并以周圍房產售價作為支撐。之后,史蒂夫強調了旅館并不愿意搬遷,除非環境更安靜,他們不會賣掉旅館,而安靜的地方房產都很貴。最終,史蒂夫以60萬美元最為最初報價。威爾遜先生反駁,這個價格根本不可能被接受。之后,兩人決定暫時休會,均表示仍需調查。
但是兩天后,威爾遜先生打來電話,表示他愿意將價格提到25萬美元。史蒂夫忘乎所以,脫口而出“現在這個價格比較接近了”。在他意識到自己的莽撞后,他又補救道,他相信自己能說服董事會將價格降到47.5萬美元。之后,兩人約定了下一次談判。
在這次談判中,威爾遜逐步將價格提到了29萬美元,最終確定在了30萬美元,而史蒂夫則先降價至42.5萬美元,之后又降到了40萬美元,然后又“費力地”降到了35萬美元。最終,史蒂夫表示他需要和董事會聯系,看看是否能進一步降價。
這是,史蒂夫所能拿到的價款依然遠遠超于27.5萬美元的價格,他們計劃將搬遷多余的款項用于購買商品和納入“財務援助基金”。他們都很希望拿到35萬美元。
最后,史蒂夫和威爾遜打了電話,表示董事會杜宇30萬美元的報價有不同意見,因此,“您的公司能不能再多出一點兒?如果我們的買賣做成了,你們的公司能不能免費做相當于3萬至4萬的裝修?”威爾遜表示,公司并不準許自己承諾免費承包類交易,因而不行。史蒂夫又問“那能否對旅館的‘財務援助基金’卷4萬美元的款項?”,威爾遜最后同意捐助2.5萬美元,而史蒂夫同意了。
理論分析
以上的談判情形是一個典型的“黑箱”情景,無論是實力相對強大的威爾遜先生,還是以史蒂夫先生為代表的旅館一方,雙方都不知道對方所持的底線價格,只能通過各種信息進行推斷。在這個時候,能夠保持談判關系中相對強勢地位的一方則更可能獲得利益。而在整個談判過程中,旅店一方小心地維護了自己的相對強勢地位。
首先,在威爾遜先生主動接觸旅店經理,希望商談旅店的轉讓事宜時。旅店經理敏銳地意識到,這不僅僅是單純的意向詢問,更是對談判中主體雙方地位的首次確認。因此,旅店經理藝術性地回答了這一問題“從沒想要賣出旅店,但是如果價錢合適,董事會也許會考慮”。這一信息首先暗示己方對旅館出賣這筆交易不存在任何依賴,因而也對威爾遜先生一方不具有依賴。但是,由于威爾遜先生主動聯系旅店經理一方,因而依然表現了自身對該筆交易的依賴性。這樣,在旅店經理的掩飾下,該談判形成了表面上的單方面依賴。并且,旅店經理援引“董事會”,借助自己的“授權問題”占據了主動且沒有否定談判未來發展的可能。
然后,談判人史蒂夫在主動權爭取方面更是不遺余力。由于旅店其他人堆談判不感興趣,他是旅店實質上的全權代表,但是他多次借助“授權問題”謀取談判主動權,在談判的關鍵時刻依據自己的意愿中止談判,這使得他免受當時報價的時間壓力,從而讓他可以更為充分地考慮接下來的報價。除此之外,史蒂夫在首次談判的一開始便著力避免先報盤,而是盡量設法讓對方先報盤。比較令人可惜的是,史蒂夫在第一次聽到威爾遜先生的提價后,有些忘乎所以,脫口而出“現在這個價格比較接近了”,這使得他的低價有一定程度上的泄露。不過,好在他表示他只是“自信能夠說服董事會”,暗示者并不是董事會的指示。補救手段有一定效果,但是“能夠說服”本身也能傳遞旅館一方對此的滿意態度。不過,雖然史蒂夫先生在此有一定失誤,我們仍可以從這一事件中發現“授權問題”的挽救失誤的作用。己方談判代表不要被授予全權,至少,不要讓對方知道己方代表被授予全權。
由于是“黑箱”情景,兩方之間互不知曉對方低價。因此,雙方通過事先準備以判斷對方報盤就顯得尤為重要。史蒂夫在參加談判時,從旅店附近的房產交易價格以及威爾遜先生的購買動機兩個方面進行推斷。史蒂夫由于信息不足,所以估算的報價并不準確,但是其股價并沒有錯,最后的成交價正在其估算的價格內。
在具體的操作層面,史蒂夫在雞尾酒會與威爾遜會談時,史蒂夫先生堅持自己付賬的行為表明自己的立場,向威爾遜先生表明了自己較為強硬的立場。由談判另一方付賬難免會使得雙方之間的關系產生一定的模糊,摻雜一定私人情誼。而且自己付賬還會表明自己談判的堅決,令對方不會過度欺壓。并且,史蒂夫在最終報盤時,顧全了對方顏面,要求漲價的同時,不再嚴格地從交易價格方面謀求利益,而是基于威爾遜的報價請求對方提供裝修或者捐助。談判是以利益為中心的利益分配過程,雙方應當關注的是實質上的利益。在這樣的前提下,談判雙方都應當盡力提供多種選擇方式。因為在多種選擇的情況下,雙方都更容易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在威爾遜先生否認了“免費裝修”的提議后,史蒂夫先生迅速地提出了“捐助款”的建議。這一建議同時滿足了雙方的利益追求。史蒂夫提高了威爾遜先生的實際出價,但是回避了立場問題,而關注了利益問題。
史蒂夫先生的降價策略同樣值得玩味。他以60萬美元作為開盤報價,然后在第一降價時降了最大幅度的12.5萬美元,然后依次降了5萬美元、2.5萬美元。最后的35萬報價則是“費力地”降到的。由此可見,他的降價策略是逐漸縮小降價幅度,這樣可以避免威爾遜先生對降價的不滿足。這一種做法符合降價的談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