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的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海蒂讀后感篇一
暑假,我從書店里買來了一本《海蒂的天空》。靜靜地翻開這本書,懷著期待的心情細細地讀了起來。我用了一周的時間讀完了這本書,但是我的心里一直都不好受,整本書一直讓我充滿了對海蒂的擔心和憐憫。
書中講述的是一個從小就失去雙親的小女孩——海蒂。她一直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不停地在親戚家之間“穿梭”,看著別人的臉色生活。在那樣的環境中成長,海蒂還能擁有那種不卑不亢、不屈不饒的精神,讓我想起在風雪中獨秀一枝的寒梅,孤傲,堅強。這使我不禁又感動、又敬畏。
當海蒂聽說到從未謀面的查斯特舅舅在蒙大拿留下一大片土地讓她繼承時,她決心離開那個她很不喜歡的家。她只身一人帶著胡須先生(她那可愛的貓咪的名字)來到了蒙大拿草原:一個她從來沒有去過的遙遠陌生而又荒涼的地方。在這里她辛勤地勞動,并且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雖然還是沒有收獲,還欠下了許多債,但是她并沒有放棄。
她在努力的墾荒過程中領悟到:原來自己離家的目的是為了尋找一個更好的歸宿。她不但有了朋友也有了“家人”。雖然蒙大拿并不是她得終點,但是我相信在她以后的人生路上,蒙大拿一定是一個永遠也不會被磨滅的回憶。
我被海蒂那種不怕困難,不畏任何艱難險阻,堅持不懈,決心已定的精神所感動,所震撼!她為了生活什么也不怕,獨自面對著種種困難。海蒂所遇到的困難與挫折,是當今的孩子們所遇不到的,但是在她面對困難與挫折時的勇氣、助人為樂的精神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正如書中最后所說:“仔細想想,蒙大拿確實信守承諾。在草原上的那一年,我確實找到了一個家。我在自己身上找到了家,也在別人心里找到了一個家。我帶走了所有的書,只有一件東西我沒帶走:四處為家的海蒂。我不會想她,一點也不!”
我雖然不知道作者克比?萊森寫這本書是為了什么,但是我卻被書中海蒂這個小姑娘的堅強所深深地震撼了。我們雖不是開荒者,但他們的堅持與決心也是我們不可缺少的。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海蒂讀后感篇二
《海蒂》是我寒假讀的第一本書,它是由瑞士一名作家斯比麗寫的一本經典名著。
先由我來講講書中的三名主人翁吧!
先來講講海蒂,海蒂是一個可憐的孤兒。可是她走到哪里,快樂就會被帶到那里,因為她能給別人帶來快樂,所以自己也很快樂。而且她還是一個善良的女孩。
第二名主人翁是克拉拉,她的母親去世了,她的爸爸在很遠很遠的地方上班,加上克拉拉是一個殘疾人,所以克拉拉很孤獨。雖然克拉拉很有錢,但也換不回她的快樂,克拉拉也是一個有愛心的人。
最后我來講講彼得吧!他是一個放羊的小男孩,被別人封為山羊將軍,他還是一個活潑、倒霉、愛學習和知錯能改的好孩子。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海蒂她的爸爸媽媽死了之后,就被一位叔叔領養了,不過那位叔叔找到工作之后,就把她送給了一位脾氣有點古怪的爺爺,她也認識了一位放羊的男孩彼得。彼得也送了一只叫小天鵝的白山羊,和一只小狗熊的黑山羊。可是,好運不久,海蒂被抓到了一個富有的家庭當傭人,這個家庭的主人的女兒叫克拉拉,克拉拉十分善良,但是身受殘疾,可是她不但送了12個奶烙面包,還把她送回了海蒂的爺爺那兒。爺爺和海蒂為了報答她,一直幫助她學走路,功夫不負有心人,就這樣,克拉拉的殘疾慢慢有了巨大的好轉,終于有一天,克拉拉終于會走路了。最后因為海蒂和爺爺重聚了,所以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從這個故事當中我學會了我們要向海蒂學習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走到那里要把快樂帶到那里。要向克拉拉學習她的善良,堅持不懈的精神。要向彼得學習愛學習、知錯能改的好習慣。
最后希望大家能看一下這本好書。因為它能給大家帶來很多快樂和感人的故事!
海蒂讀后感篇三
在學校里,讀書學習是我的天職,在老師孜孜不倦的教誨下,我的羽翼漸漸豐滿;在家里,上網是我的課余愛好,與網友們談天說地,侃侃而談,是我人生一大樂趣;奔馳在操場,享受狂奔的歡愉;遨游在書海,享受文學的樂趣。今天,我看完了一本好書《海蒂》。
海蒂五歲時,姨媽一狠心一咬牙,把海蒂送到了脾氣古怪的爺爺:阿爾姆大叔家里面。阿爾姆大叔不喜歡沾染人世間的瑣事,獨自居住在山上。上山的路上,海蒂結識了放羊娃:彼得和一大群可愛的羊兒們。天性活潑的海蒂很快就和羊兒們打成了一片。小海蒂熱愛生活,樂于助人,在她真摯情感的感化下,飽經滄桑、性格孤僻的爺爺重新燃起了希望之光。
后來,姨媽把她送到了富蘭克托的一個有錢的人家,因為那家的女兒克拉拉一只腿癱瘓了,總得坐著輪椅,連上課也只是一個人,既很自卑又想找個孩子和她一起玩。也正是在海蒂的愛心幫助下,使克拉拉鼓起了生活的勇氣。當克拉拉來到海蒂爺爺家:阿爾卑斯山的時候,受到了海蒂的激勵,戰勝疾病的信心愈發強烈。在海蒂和爺爺的幫助下終于重新站了起來。瞧!愛的力量是多么偉大,多么神奇呀!
為什么不去幫助、關心、尊重別人呢?要是實際生活中,人們能像海蒂那樣的去關心他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尊重社會上的每一位人士,那該多好啊!可偏偏就這么一個舉手之勞的事,我們卻做不到。走在街上,到處可見助人為樂的公益廣告,可有誰能去看它一眼呢?走進教室,隨手關門,將呼呼的寒風擋在門外。當你走過衛生角,隨手撿起掉在地上的紙屑。當你經過講臺,隨手將零亂的講臺整理好。當你穿過馬路,扶起一位摔倒的小男孩,安慰他不要哭泣。這一些平時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都是助人為樂的表現。
書,用白話來說就是一打紙。可我說,書是通向高尚品質的階梯。從書中學到的東西是我們一生受用的。從今天開始,讓我們向書中的小海蒂學習,從小事做起,為社會做出我們力所能及的貢獻!
海蒂讀后感篇四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書《海蒂》,這本書挺有意思的他的主要內容: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小女孩因為他的爸媽不見了,他的爺爺不喜歡他,便一直由他姑媽養育,后來又送回爺爺家,有一家非常有錢的人,因為自己的子女內向,他們見海蒂這么活潑就想用他來開朗他們的女兒,海蒂就這樣送來送去,他用自己的樂觀,感染了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就這樣不怕困難,不管遇見什么問題快樂對待。
想想我,看看他,在電池的兩極一正一負。
記的是中考完了的時候,因為從幼兒園開始我的習慣就不雜樣,中午不睡覺,上課說話,這毛病伴隨我有7.8年可吧?上小學雖然老師也經常為此罵我,當時我的成績不差,隨意沒在意,當老師說的廢話。反正成績不差,干嗎要改習慣,就這樣下去沒什么問題。
現在上中學了,我終于明白了盧老師總會讓我們養成好習慣的原因了。
一個好習慣真的很重要,那次因為上課傳紙條遭盧老師罵了,說實話我也很少遭老師這樣罵,小學因為成績一般,所以成績一般成不了老師的把柄,可那次,不管哪門,都被盧老師好好罵了一頓。呵,當時覺得超不服氣,心想:上課也有許多人傳紙條嘛!為什么只有我遭老師看見,倒霉死了,所以那幾天都不開心。在學校被老師罵,回家又被媽媽數落,我都快氣炸了。后來為了報復家長不管他說什么我就反著來。回想起來還真傻。心情一直處于郁悶中,不管誰說什么就簡單應酬幾句,學習上也不努力。可是看了這書后我好多了。
海蒂在那樣的情況下那么樂觀,可我?就被人罵了幾句,況且還是自己錯了,就那樣,如果遇見他那種情況不早自殺了?“笑一笑,十年少。”
海蒂讀后感篇五
“善良”是什么?在讀過《海蒂》這本世界名著之后,我悟到了其中幾分。主人公海蒂就是一個善良的.女孩。
這本書寫了海蒂被阿姨帶上了與世隔絕的奧西姆大叔家中,與自己的爺爺生活。她與彼得上牧場放羊,去彼得家中探望奶奶過得極其快樂。然而有一天,阿姨又把海蒂接過戶了,到法蘭克福與富人家的女兒克拉拉做伴。過了一段時間,由于思鄉得病海蒂不得不返回高原牧場。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令我手不釋卷,而海蒂的善良更是深深映在我的腦子里。
當海蒂被帶到法蘭克福時,總能吃到可口的白面包和其他豐富的食物。可海蒂每次吃飯,都把白面包裝在裙子里,放起來。為什么她從來不吃白面包呢?因為她想到了彼得的奶奶吃黑面包,嚼不動。特意把這些白面包儲存起來,到時候再帶回去。看到這里,我感到了海蒂那份天真,那份善良。身在福中卻將福留給那些困難的人,這正是我們不具備的,也正是善良的最高境界吧!我尋思著。
讓我們行動起來,一起向海蒂學習!
海蒂讀后感篇六
在假期中,我讀了《海蒂》這本書,它使我深受啟發。這本書主要講海蒂從小就生活在她的爺爺家,所有的人都遠離著他的爺爺,過了兩年的時光,姨媽才把海蒂接到法蘭克福,海蒂也學到了不少知識,并決定回去看望爺爺。爺爺和人們和好以后,海蒂海蒂還教會了彼得不少的知識,彼得認識了字母,還會讀課文了。
海蒂這么小就那么了不起,給別人當老師,對爺爺的印象很深,喜歡和爺爺住在一起,海蒂還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
海蒂很熱愛學習,在這一點上是最可貴的,也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所以我們要取長補短。
我們很多人都不如海蒂,她有著很強的自理能力和是一個善良有愛心的孩子。
我也不如海蒂,她的每一個行動都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海蒂就是我的好榜樣,我的目標是:要超過海蒂。
海蒂就是這本書的主人公,也是這本書最了不起的人物。
所以,我現在也要怒力學習,用功讀書為將來的夢想而飛翔吧!
海蒂讀后感篇七
《海蒂》這本書是由瑞士的女作家——約翰娜·斯比利書寫而成。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名叫海蒂的小姑娘,因為父母雙亡,所以被姨媽帶到了獨自一人居住在阿爾姆山上的爺爺后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海蒂與爺爺之間深厚的親情,以及海蒂與住在福蘭多托的小姐克拉拉,阿爾姆山上的牧童彼得之間真摯的友誼。
海蒂在阿爾姆山上住了幾年后,就被她的姨媽接到了福蘭多托的一個大戶人家。可是,離開家鄉的海蒂在不久后就得了嚴重的思鄉病和夢游癥,因為這是無法用藥醫治的病,所以,可憐的小海蒂便被富有愛心和同情心的大夫克拉森送回了家鄉。雖然小海蒂在福蘭多托的大戶人家那里生活了幾年,但小海蒂并沒有滋生虛榮心,養成嫌貧愛富的壞毛病,她對爺爺和鄰居們依然是那么的熱情,熱心,樂于助人,小海蒂沒有忘記要感恩親人,感謝上帝,小海蒂依然愛著阿爾姆山上的一草一木。
我不由得想起了我家的一個鄰居,她是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每當她放假時,她便會回到家中住幾天。在這期間,她總是抱怨:家里的床太硬了,電視屏幕太小了,家里裝修的不好看等等。她一點兒都沒想到要感激父母給她的一切。
回到家鄉的小海蒂,每天幫助彼得學習,讓他改掉了不愛看書,不愛學習的壞習慣。當海蒂在福蘭多托唯一的朋友——大戶人家里的那位體弱多病的朋友克拉拉來到阿爾姆山上修養身體時,可愛的小海蒂和她的爺爺熱情的迎接了她們,并答應讓克拉拉在休養身體的這段時間,住在他們家,克拉拉欣然同意。在白天,小海蒂和彼得便扶著克拉拉教她走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最后的幾個星期里,克拉拉終于學會了走路。
海蒂讀后感篇八
這個故事從一個叫梅恩菲爾德的小鎮開始,小海蒂就被姨媽送到這里,但姨媽沒有留下來,而是去了法蘭克福。從此,小海蒂就與爺爺一起開始了新的生活。
在這里,他認識了放羊的彼得,彼得的婆婆……,她一有時間就陪彼得去放羊,聽著山風,撫摸著小羊柔順的毛,看著眼前美麗的景色,采野花……,他還經常去比的家看彼得的婆婆,但彼得的婆婆瞎了,看到這里,我不禁為彼得的婆婆感到悲哀,想想沒有陽光、沒有色彩的日子是多么枯燥無味,但是自從海蒂到來后,婆婆的生活就多了幾分快樂,她漸漸拋掉煩惱與海蒂一起享受起生活來……,看到這里,我也越來越喜歡海蒂,越來越想繼續看下去。
最終海蒂終于受不了了,但在這之前她平時也沒哭過,只是等晚上夜深人靜時才悄悄的啜泣。幸虧細心的醫生及時把她送回了家,海蒂又能像以前一樣享受在山上的快樂了。
最讓我感動的是最后一段,克拉拉來后,海蒂和爺爺一起努力,讓瘸腿的克拉拉學會了走路!看到這里,我心頭的大石頭終于放了下來。
海蒂就像一個美麗的小天使,把快樂帶給別人。而她永遠是最美麗、最善良的。
海蒂讀后感篇九
去年寒假,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海蒂》,作者是瑞士的作家約翰娜·斯比麗,我不僅被它的內容深深吸引和感動了,也讓我明白了愛的教育是一把智慧的鑰匙。
這本書的主人翁海蒂是一個雙親早逝的小姑娘。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被帶到大都市富蘭克托的賽斯曼家做他家孩子克拉拉的伴童,每天陪克拉拉學習、玩耍……她是一個聰明、美麗、善良的小姑娘,我非常喜歡她。
海蒂為什么這么聰明呢?她剛開始就這樣聰明嗎?其實,她剛到賽斯曼家,在管家羅得邁爾和老師的眼里,海蒂并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他們甚至認為海蒂精神和智商都有問題,連簡單的abc都記不住。但是自從克拉拉的奶奶來了之后,小海蒂變了。奶奶常常到海蒂的房間里去和海蒂談話并且耐心地教導她,不斷地鼓勵她,特別是奶奶那慈祥的面容、親切的話語、笑瞇瞇的眼睛,使海蒂幼小的心靈在陌生的環境里得到了慰藉,找回了自信。后來她的成績突飛猛進,令老師都很驚訝。我認為這恰好證明了像文中的管家那樣經常罵孩子、打孩子的教育方法是錯誤的。如果每一位老師和家長在教育孩子們時,多一些切實的、發自內心的關愛,多一些耐心和鼓勵,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揚起自信的風帆,變得越來越優秀。
其實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這樣的例子。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最近在報紙上看到了這樣一則報道。我省淮北市一位名叫楊傳芬的婦人由于難產,1986年生下了兒子張魁,醫生診斷張魁為腦部缺氧造成的腦癱。專家斷定張魁沒有希望了。但是楊傳芬不離不棄,26年來,她給了兒子無數關愛,付出了難以想象的努力,現在張魁馬上就要研究生畢業了。故事中的張魁被專家斷定為腦癱,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大家都知道腦癱意味著傻子、白癡、沒有思維……可是在母親楊傳芬的愛的召喚下,一點一點的打開了張魁智慧的大門,他一步一步完成了學業,現在馬上就要成為人人羨慕的碩士了。楊傳芬用愛打開了兒子心靈與智慧的大門,創造了人間奇跡!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家長整天抱怨孩子成績不好,大腦笨等,有的甚至打孩子。這樣的家長應該反省一下自己,一味地指責打罵有用嗎?只會使孩子越來越不自信,越來越沮喪,越來越討厭學習,越來越笨。
愛的教育是打開智慧的鑰匙,尊敬的家長們,請用愛的教育去教育孩子,培養孩子吧,相信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海蒂讀后感篇十
時光在輕紗流霜中漸行漸遠,歲月在悄無聲息中變了容顏。負手窗前,回首青春,一路收獲,一路成長,譜寫成我的黃金季節里不朽的詩篇。
她是一位瑞士著名作家約翰娜?斯比麗筆下的人物。她是一位心地善良,熱愛生活的女孩,她叫海蒂。書以瑞士及德國為背景,遠離喧囂的城市,來到了風景如畫的阿爾卑斯山,向人們講述了一個關于愛與熱愛生活的故事。
在剛到山頂與爺爺生活的小海蒂并沒有因為陌生而感到害怕,她樸實的性格和古靈精怪讓爺爺也忍俊不禁。白天,她會下山與朋友彼得一起放羊,晚上會回到山頂,喝上一碗鮮美的羊奶,睡在爺爺鋪的床上,看著山上的夜景,漸漸入睡。
但一陣時間后,海蒂的姨媽來了,將海蒂帶到城市做富家女孩克拉拉的陪讀。雖然在這里生活很好,但是卻很想念山上的爺爺和朋友們。一向樂觀的海蒂也變得悶悶不樂。中間竟還出現了"白衣白鬼"事件,最后事情水落石出,原來是海蒂因思念家鄉而得了夢游癥,晚上會無意識地起來在房子里走著。因為這個,海蒂被姨媽送回山上。會下山陪著盲眼老奶奶,給她讀一些書,讓奶奶也感覺到快樂。在不久之后,克拉拉上山找海蒂,當時正是下雪天,輪椅也不怎么方便,每天只能待在屋中。
也許像海蒂一樣,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熱愛著自然、生活,并能將自己的這種精神傳遞給大家。
記得之前,有一位名叫李夢瑤的11歲小女孩,從小有著先天性心臟病,經治療有了好轉,這本是好的,但她卻又得了髖骨頭壞死,不久這只腿便會廢掉,而父母身體也并不好。這樣的她,是這樣不幸,但她并沒有感到無力,絕望。而是從小肩負起照顧家人的責任,洗衣打掃做飯,樣樣都做。僅管如此,她也沒有抱怨生活中的不公平,而是熱愛生活,堅強面對著。
現在,我們可能會抱怨著生活,覺得大自然并沒有美的地方。其實不是,生活艱苦的人有很多,但是他們可能會熱愛著生活,以不同的目光發現生活中的美。
所以,對于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我們不要選擇去抱怨,而是在享受、熱愛著生活,總會有不一樣的生活。
不負時光,熱愛生活。這便是書所給的啟迪。
海蒂讀后感篇十一
閱讀最大的好處是擺脫知識的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今天,我讀了《海蒂》這本書,它給了我很大啟發。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瑞士孤兒——小海蒂在5歲時,被她的姨母送給了她的爺爺。她很愛她的爺爺和高山牧場,在那里生活得很快樂。可是沒過多久,她的姨母以來了,想要把她從高山牧場上接走,送給她之前服務過的賽斯曼先生家的女兒克拉拉作個玩伴。雖然克拉拉和她的傭人、奶奶對她都很好,但她還是無時無刻不想念爺爺,想念高山牧場。她不敢和克拉拉傾訴,也不敢哭,她擔心克拉拉和奶奶以及賽斯曼先生會認為她忘恩負義。最后日漸消瘦,竟然得了夢游癥和嚴重的思鄉病,弄得家里人心恍恍,又把她和克拉拉送回了高山牧場。賽斯曼一家人經常來看海蒂和克拉拉,克拉拉在高山牧場住了一段時間,通過美麗的環境和新鮮的食物,結實了許多,在奧姆大叔——海蒂的爺爺的幫助下,慢慢地從輪椅上走了下來,這讓賽斯曼一家興奮不已……。
這故事里我最喜歡的就數海蒂了,她很善良,富有同情心,讓“小雪”從喪親之痛中走了出來。她總是會去彼得家里找瞎眼奶奶說話,還會給奶奶讀一些贊美的詩,讓奶奶的心情豁然開朗。到了冬天,她不能天天去了,就決定教彼得閱讀,讓彼得給奶奶讀詩。
海蒂不僅善良,富有同情心,還有一顆感恩的心。她在克拉拉來住這一段時間里,總陪她玩耍,給奶奶寫信。有一次,她和克拉拉、彼得一起去牧場,他們很想去看藍色風鈴草和閃著金光的黃色巖薔薇,但克拉拉的輪椅摔壞了,所以海蒂和彼得一起攙扶著克拉拉走了起來,一步、兩步、三步……越走越穩當,最后來到了鮮花盛開的地方。克拉拉非常激動——這意味她恢復健康了,能像正常人一樣行走自如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要做一個知恩圖報的人,要時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周圍的一切,千萬不要忘了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海蒂讀后感篇十二
大自然是每個人都渴望親近的地方,雪峰、奇花異草、落日晚霞……一切是那么詩情畫意,令人心醉神迷。而在遙遠的阿爾卑斯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有一個小女孩從小失去了父母,和爺爺阿爾姆大叔一起生活,牧場邊的小木屋就是他們的家。這個可愛的小女孩天真爛漫,純潔善良,她就是海蒂,故事中的主人公。
看了《海蒂》這本書,最感人、最令人不能忘懷的,就是作家筆下刻畫出的海蒂的形象。她熱愛生活,熱愛自然,關心他人,樂于助人,充滿了人格魅力和強烈的感染力。生活活潑開朗的海蒂,熱愛著牧場,每天和放羊倌彼得一起在遼闊無垠的牧場上放羊,盡情玩耍,陪雙目失明的老奶奶唱贊美詩,給老奶奶帶去快樂和安慰,又和爺爺一起熱心地為老奶奶修葺房屋,生活得無憂無慮,像個快樂的小天使。她的快樂也感染了身邊的許多人,使心情抑郁、性格孤僻的爺爺重新開始樂觀地面對生活,她真誠地幫助小伙伴克拉拉堅定了生活的信心和戰勝病魔的決心,最終站了起來;目不識丁的彼得,在海蒂的耐心指導下,學會26個字母,并能慢慢地學會讀書了。而且海蒂用她的善良、純真的愛溫暖了爺爺冷卻的心,使爺爺重新來到教堂,參加聚會,和村里的人們消除了冷漠和隔閡,使這個小山村的人們又煥發出愛的火花。
《海蒂》的作者約翰娜·斯必麗,是一位享有“瑞士的安徒生”女作家,她以生動的筆觸描寫了瑞士阿爾卑斯山多姿多彩的自然美景和豐富有趣的風土人情,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尤其是書中一幅幅精美、生動的插圖,更為讀者帶來獨特的視覺美感。《海蒂》雖是一部兒童教育小說,但沒有冗長的說教,作者運用樸實自然的語言,恰到好處的藝術細節,真實感人的生活場景,逐步揭示了海蒂的成長過程。
從一個成人的視角來閱讀《海蒂》,你會發現該書會讓你回憶起自己的童年生活,也曾那樣天真爛漫、無拘無束,只是那一份童真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蕩然無存。現代社會的無奈,人情世故,讓我們漸漸地把那一份純真遺忘在心靈的角落。書中描繪的地方,是許多人夢想的凈土,似乎早已無處可尋。而《海蒂》則讓人們重新發現了一個動人、真善美的世界,遠離塵囂,單純寧靜的生活狀態,正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
阿爾卑斯,那里的人們會永遠記得你,將你珍藏在他們內心最柔軟的那個房間,你是上帝賜給他們的天使,你用你那稚嫩的雙翅呵護著他們的心靈。每個人都渴望擁有那一份質樸、純真的愛,讓我們也找到自己心中的童真,也像海蒂那樣擁有一顆金子般、充滿自由和愛的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