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優質的心得體會該怎么樣去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做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一
幸福是什么?我認為幸福就是一種感覺,是對自己生存狀態的一種滿意度,教師的幸福資本讀后感。職業幸福感又是什么呢?是對自己在職業中的一種成就感。那如何在職業中獲得一種成就感呢?在假期中我讀了雷玲編著的《教師的幸福資本》,感觸頗多。
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從哪里來?
這本書中談及五種"資本":
心理資本、職業資本、才學資本、研究資本、人脈資本。這五種資本造就了一個優秀教師的特質,只有具備了這五種資本,才能增強我們的職業幸福感。我們只有努力學習,才能在工作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職業幸福指數,并且在工作中常常學會反思,在反思中不斷地使自己成長,獲得最大的職業幸福感。
在教學中反思,對自己平常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反思研究,是一條促進自身專業成長最理想的'途徑,也可以使我們從生活的喧囂和浮躁中解脫出來,獲得心靈的寧靜和充實。一個不斷成長和發展的教師,必然是一個讀書的教師。新教育希望教師對于日常教育生活始終保持一種反思的態度,這種反思是通過包括閱讀、寫作和教學在內的行動來完成的。當一個教師在采取教學行為的時候,他往往是受某種內在的對教育的理解的支配,也就是說,每個教師都會擁有自己對教育的理解與解釋,這種理解與解釋往往是未經檢驗的,帶有偏見的。而反思,則是指與書籍、與同事、與專家、與自我保持對話關系,從而洞察與反省自己的理解與解釋,不斷地修正,教學行為因此會不斷地調整。只有這樣,教師工作才會具有創造性,才會不斷地超越自我,專業化水平才會不斷地提高,才會真正地體會到一個教師的職業愉悅,享受到真正的幸福。
做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二
他越來越覺得,閱讀不僅開闊了自己的視野,厚重了自己的人生,更提升了自己的精神高度和人文修養。
要學我的話,多練基本功,比如,寫一筆好字,會朗讀,善于鉆研教材,寫一手好文章。語文教學說到底取決于教師的語文素養,一個語文素養高的教師怎么教都能教好。
談及自己的閱讀方法,于永正表示,他是思考型的閱讀者,讀書時喜歡把自己擺進書中,把自己從事的工作擺進書中,用自己的話說叫愛琢磨。讀書看報愛琢磨,備課愛琢磨,上完了課愛琢磨,聽別人講話愛琢磨,聽別人上課也愛琢磨,有時真是思的食不甘味、臥不安席。但是,琢磨,出智慧;琢磨,出思想。
做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三
陶老師在《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中提到的宗旨就是要讀書、多讀書、讀好書??戳艘院?,我的感受很大,我對讀書有了新的認識—態度決定一切。經常閱讀,經常思考。
雖然也經??匆恍际巧⑺榈?,看到什么就讀什么,很雜,不成系統的。讀書能修身養性,但是要做到陶先生所提及的“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是不容易的;進入‘教學如有神’的境界更是不容易的。
其實,教師的職業幸福是一種心態和狀態,也是信念與追求的體現。教師是精神的“傳道士”,必須擁有好的心態面對工作和社會,心態決定狀態,有了好心態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傳遞的,教師是愛的事業,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對生活,就能愛每一個學生,同他們“打成一片”,非常專一的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就能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禮、引導和激勵。況且,有了好心態,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少些狹隘多些豁達,就會視教師為一種藝術,在忙碌之中、創造之中收獲更多的幸福,樂此不疲雖苦猶甜。我認為,當我們教師的勞動被他人、社會認可時,必然會帶來無比的快樂,會被幸福緊緊“包裹”。
教師的職業幸福就是來源于平凡、忙碌而又充實的每一天。這也許正是所謂天長地久的幸福吧!那么,我也會說我愛教師這個職業,我也會為教師這個光榮的職業貢獻畢生的精力。
“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弊屛覀儜阎活w平常之心,寬容之心,感恩之心,背起幸福的行囊上路,去享受課堂、享受學生、享受生活,使我們的人生充滿幸福,做一個幸福的人民教師。
從教短短的幾年,深感做一名老師肩負的重任和壓力,這份壓力來自于家長和社會對老師的期望值,所以很多老師和我一樣,工作著、累著、沉重著,缺乏幸福感。做為一名教師,幸福感在哪里?帶著這樣的困惑,我拜讀了陶老師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完這本書,我覺得值得一讀,它給了我很多啟示,向我闡釋了做個幸福的教師并不難。下面是我的幾點體會:
做個幸福的教師,一定要學會真誠做人,善待親朋同事。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首先要學會編織一張灑滿陽光的人際網。一個人不管有多大的夢想,有多高的能力,如果沒有一個支持性的環境,他的績效與感受必然會受影響。因此,我們無論樸素地教書,還是勇敢地教改,都須贏得、同事的理解、家長的支持和學生的肯定。做教育、做研究先做人,在合群中成就你自己,發展壯大你自己。做一個熱情的人、真誠的人、善良的人、寬容的人,一個受人歡迎的教師,應該成為我每天的努力與一生的追求。善待同事,與同事和睦相處,只有同事間,情感交融,關系和諧,才能保證在愉悅的心情狀態下去生活,去工作!在漫長的教育生涯中尋幾位導師。導師不只在教育經驗上多于自己,更重要的是人生閱歷長于自己,與導師保持聯系,聆聽他們的教誨,讓教育的火炬在自己的手中傳遞,無疑是溫情而溫暖的。
做個幸福的教師,一定要培養自身良好的心態。
正如教育專家袁衛星老師所說:“對于幸福的教師來說,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復,而是創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師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驚天動地的偉業,但它應當如百合,展開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它應當如星辰,遠望像一盞燈,近看是一團火……”
做個幸福的教師,一定要學會享受學生
對于教師來說,是否能時時處處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為只有教師幸福,學生才會感到幸福。在教學中通常我們最頭痛這兩種學生:一種是調皮搗蛋,行為有偏差的學生,一種是怎么教也教不會的學生,面對這兩種學生一定要學會寬容和耐心,原本我一直對學生很嚴厲,對他們所犯錯誤有時會忍不住重罰,自從我兒子降生之后,我發現我的兒子和所有調皮搗蛋的孩子一樣,我對他說不的事他偏偏去做,我要求他去做的事,他偏不聽,兒子讓我學會耐心和慢教育,所以現在我面對學生時,就會始終想著兩句話,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這樣的情感使我對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寬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責,多了一份尊重。俗話說:教師的活兒是良心活兒,家長把天真爛漫、聰明伶俐的孩子交給我培養,這是對我的極大信任。我又怎么能不全身心地去愛他們呢?孩子的心是未經雕琢的璞玉,美麗而又稚嫩。當我們肯俯下身來,走進他們的世界,就會發現,原來許多成人眼中的錯誤緣于我們對孩子的誤解。教育是技術,更是藝術,只有師生心靈相通,才能共同奏響教育的和弦之音。
做個幸福的教師,一定要學會享受課堂
課堂是教師生命最重要的舞臺,一個懂得享受上課的人,課堂便自然會成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臺,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起痛苦、一起歡樂,你就會少了許多教學的焦慮和煩惱。
做個幸福的教師,一定要學會學會自我調節。
教師工作性質決定了每天的忙忙碌碌,很多時候在辦公室忙不完,還得回家接著繼續忙,比如很多老師回家還得寫教案、批改作業等,有時遇到班上出了點事連睡覺也不安寧,做夢都在想著怎樣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或者怎樣開展班上的活動。長期的超負荷運轉使得很多老師都心力交瘁、未老先衰,和同齡人比起來顯得那么的憔悴和蒼老。老師也是人,也得吃飯、睡覺、享受生活,老師更應該好好地活著、幸福的活著,讓自己每天都精力充沛、活力十足,這樣的老師才能教出活蹦亂跳、天真可愛的學生。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因過度的操勞導致自己經常生病,上班時經常都面帶土色,說話也有氣無力的,這樣的老師怎能教出樂觀向上、健康美麗的學生呢?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自我調節,讓自己時刻都是健康的、快樂的、幸福的,因為我們的幸??鞓罚覀兊膶W生也一定會幸??鞓返?。
總之,讀了這本書最大的收獲在于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幸福是教育追求的終極價值。只有幸福的教師,才能有幸福的教育;只有幸福的教育,才能有幸福的學生。那就讓我們所有從事教育的老師們,用智慧的雙眼去發現身邊的幸福,用美好的心靈去感悟身邊的幸福,用無私的愛與奉獻創造教育的幸福,堅守教育的崇高理想,享受教育的職業幸福,使學校成為學生幸福學習的樂園,成為老師幸福工作的精神樂園!
做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四
多讀書,勤讀書。誰都知道書中自有黃金屋的道理,但我們往往工作中讀書卻少了些!在讀過陶繼新老師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后。真的得到了啟發和馬上去讀書充電增加知識儲備的熱情。本書中深克并很自然的表達出讀書給予我們的,和不讀書我們得不到的。特別是讀書的走向取法乎上一講,讓我有著有舍有得的看法和品味。
是的,讀一天書容易,讀一本經典名著也不難,每天堅持讀就艱難了?;蛟S這并不是我個人的感受。也許有時我們會為自己找各種借口說:我備課批改作業要花很多的時間,幾乎沒有時間看書,下班回去要做家務輔導孩子等,這不是你不讀書的理由。課備不好,課也就教不好,如此下去的結果,將是一種惡性循環!越是讀書少,備課所需的時間越多,而且課也就越教不好。因為沒有文化積淀!相反,你看的'有益書越多,你積累的知識也就越多,備起課來就會得心應手,創造性的教學設計會如汩汩的泉水,上課時你會妙語如珠,旁征博引,進入“教學如有神”的境界,正如陶繼新老師所說“讀書破萬卷,教學如有神”,此時就形成了良性循環。
做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五
讀了陶繼新老師寫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讓我的心為之一振,教師也可以幸福嗎?一個個疑問在心頭盤旋。教育,應該屬于幸福,教師要甘于做綠葉,也要敢于爭紅花,教師要以培育人才為榮,也要發展自己,讓自己的生命燦爛起來,精彩起來!怎樣做一個幸福的教師,陶老師的觀點讓我頗有同感:
一、喚醒心靈,潤澤生命
“渴望快樂,追求幸?!笔侨说谋灸?。但是,在物質條件相當優越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感受不到幸福;在教師行業,職業倦怠情緒襲卷了幾乎“半壁江山”。老師們對上,既要應對國家由上而下的新課程改革;對下,又要面對當前學生“獨生子女癥”的各種新問題;在重重的壓力下,不少教師的精神空間越來越逼仄,常感身心疲憊心力憔悴,上下求索卻又不知“幸福”在何方。
在陶老師的報告中,他沒有給老師們提供這個“技巧”那個“方法”。他告訴老師們:“教師完全可以在精神境界為自己找尋一座輝煌的殿堂。”一語驚醒夢中人!物質再豐富,人的所需只是那么一點點而已,所有住著洋樓開著小車天天出入高級酒樓的人未必是最幸福的;但是如果在精神世界里有一座屬于自己的華堂,心靈在那兒詩意地棲息,一定是個幸福者!人們遲鈍的觸須開始蘇醒起來,慢慢地伸向身體的各個角落,逐漸地進入思考:“我到底需要一種什么樣的教育生活?”
陶老師說:“文化一旦在心靈安頓之后,就成為了一生幸福的儲蓄?!彼呶萁驳靥岢鲎约旱囊娊猓骸敖處熞氚l展起來,就要給自己的心靈留下一個閱讀經典的空間,從而使自己的教學登上‘會當凌絕頂’的境地。”他告訴人們通過“文化存款”才能獲得持久的幸福。而他所指的“文化存款”就是閱讀經典!他深入揭示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的關系,他的報告處處流淌著人文關懷,充滿對教師日常生命狀態的關注,直接接通教師通往幸福的大道坦途。這種為教師終生幸福打算,直接進入終極關懷的話語是前所未有的,它慢慢地指向人活一世的終極目標:幸福地活著。于是,隨著心靈的蘇醒,人們慢慢地走出狹小的空間,走出逼仄的環境,目光變得高遠,眼界變得開闊!
其實,“幸?!币恢本蜐摬卦谌说男撵`深處,只是在許許多多外物的包裹下,它變得堅硬而遲鈍,而陶老師用他的“大文化觀”引導人們的思考指向人生一世的終極目標——幸福地活著,而不是計較眼前一時一事的得失。
二、涉獵廣泛,以例說理
陶老師在報告中常說:“讀書破萬卷,教學如有神?!弊鳛榻逃浾叩奶绽蠋?,足跡遍及大江南北,他用自己的所見之事所聞之人告訴聽眾:教師的生命成長靠讀書,教師的終生幸??孔x書。他在報告里講了全國各地的老師們的故事,取例之廣,讓每一個聽眾都能產生共鳴:無論你是大學教授還是小學老師,無論你身處繁華鬧市還是偏僻鄉村,無論你是語文老師還是數理化老師,你都能從這些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榜樣,讓每一個聽眾產生“心向往之”的怦然心動:“如果我也能象他們一樣讀書寫作,是否也能體驗到‘教學如有神’的快樂?”是的,陶老師說,任何一個老師,只要你愿意摒棄浮躁之氣,靜心讀書,你就能觸摸到“幸福”,與“幸?!庇H密接觸。
三、坦誠交流,平等討論
陶老師一次又一次地坦言自己非“生而知之者”,自己之所以達到一定的高度,全在于閱讀經典,積極寫作。在《打點人生幸?!返膱蟾嬷?,他講“孝心”一節內容時,他談起兩個女兒,話里話外承載的是濃濃的父愛,眼神里漾著的深情厚意打動每一個聽眾,大家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家的幸福的味道。他談為人要“寬容大度”時,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人們:“對沖撞自己的人諒解,對批評自己的人感恩,對嫉妒自己的人寬恕?!庇谑牵颐靼琢?,要人生幸福,就要“內在和諧”“寬容大度”。有了平和的心態,有了優化情緒的能力,即使人生的風雪襲來也能從容應對,處變不驚。
四、氣質儒雅,以文“化”人
陶老師在報告中一再談經典誦讀的作用:“首先,經典誦讀可以使人趨真向善。其次,經典誦讀可以使人寧靜致遠。再次,經典誦讀還可使人氣質高雅?!彼嬖V我們:“這種持久的快樂,就是一種最好的美容佳品。大家想想,經典誦讀之后,男士更有風度,女士更加美麗,何樂而不為呢?”
其實,只見其人,不聞其聲,陶老師身邊就形成了一個“場”。陶老師一出現在會場就有一種吸引力,而他儒雅的氣質就有足夠的魅力。不管去哪兒講課,陶老師傳達給大家的不僅僅是知識和智慧,更多的是人格力量。
做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六
拿到《做一個幸福的教師》這本書,我先翻看了一下出版信息,看看有沒有“,翻版必究。”的字樣。因為這是一本教育性質的書籍,如果作者心量太小,怎么會對教育有深刻的領悟,更不可能寫出好文章來。古圣先賢心量大,絕不會有“,翻版必究。”的想法,倒是希望每一個子孫后代受益無窮,所以留下來的教誨能夠成為經典,能夠突破時空。在這本書中我沒有找到版權的特別聲明,這才打開來細心閱讀。
讀過《自序》,我更加深刻地感到經典所含藏的深廣智慧,即使僅窺其一斑,就已頗有所得,開啟超乎常人的智慧,可見如果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圣賢教學的學習,那一定能夠開啟智慧的大光明,正如弟子規中所說:圣與賢可馴至。
一、取法乎上“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取法乎中,僅得乎下,取法乎下,毫無所得?!?,因此我們要向經典學習,學什么經典,當然是古圣先賢的教誨,為什么?因為古圣先賢對于宇宙人生的真相明了了,而孔子的箸述正是古圣先賢的教誨,所以我們的學習,要多多向孔夫子請教,這個一定要有信心,你看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宣言》中都說了,要解決世紀的問題,就應當汲取孔夫子的智慧,難道我們還能超過這位諾貝爾獎得主的頭腦嗎?當然我們更應當學一學佛法,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歷史學家湯恩比教授說,:“挽救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曾經出現在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是最偉大的、最有成就的教育家,所以更是我們教師應當了解和學習的。你要是問我讀什么書,我就告訴你我只讀圣人的經典,其他的專家學者的一概不讀,為什么?很簡單,取法乎上;你要是問我學什么人,我就告訴你我只學圣人,其他的專家學者一概不學,為什么?很簡單,取法乎上。
二、廣學還是專精。書中提到要廣博多覽古今中外的經典,但我想這不是對我說的,因為我得清楚,要學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廣學多聞,如果沒有一定基礎,上來就廣學多聞,心一下子就亂了,學多了反而是干擾,你看在佛門中常念的四宏誓愿:“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你看這個學習方法是有次遞的,先發愿,然后自己斷煩惱,得清靜心,之后才能“法門無量誓愿學”,《三字經》中也說“學之道,貴以專?!?,像我這樣常常拿東忘西,丟三落四,煩惱重重的人,廣學多聞就是不自量力,反而會增加自己的負擔,就會愈學愈煩惱。這就像大家在一起喝酒,看到人家能喝兩斤,就以為自己也能喝兩斤,那就錯了。所以還是中國古老的教學最是高明,他講求的是開啟我們的根本智慧,根本智慧開啟之后才可以廣學多聞,初學還是要專攻專精,先專學一部經典,通達之后就達到一經通,一切經通。就拿儒家的教學來說,如果能夠把《弟子規》真正落實和做到,再拿起其他的經典,很容易就能夠體會其中的深義。在這里我給大家介紹一下讀誦的方法,比如讀《弟子規》,我們每天早晚各大讀誦一遍,讀的時候不要思考里面的意思,用清凈心讀,這樣讀誦,長期堅持,就能夠大開智慧。
三、相信經典,相信圣賢。圣賢是對于宇宙人生的真相能夠了悟的人,比如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能夠觀察到事物的細微變化,在經典中告訴我們: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那是他親證的境界,而三千年后的近代科學才逐步發現和證實。所以經典所述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是古圣先賢親證的境界,沒有一絲毫自己的意思,你看釋迦牟尼佛在涅盤前說自己什么法也沒有說,孔夫子也說:一生述而不作??梢娊浀渌瞿耸潜緛砣绱说?實相而已,絕非一家之言,所以對于圣賢的經典,我們可以完全相信。從圣賢的德行上來說,孔夫子被稱為“大乘至圣先師”、“萬世師表”,請問歷史上能獲得如此殊榮,被贊譽至如此高地位的有幾個人?可見夫子的德行一定是舉世之典范。再如釋迦牟尼佛,曾貴為太子,我們一般人所追求的他都擁有了,可他卻放棄富貴安逸的生活,過著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的生活,一生從事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每天教學八小時,沒有休息,教學四十九年,沒聽說過釋迦牟尼佛度過假,完全是義務。這樣的好人,這樣無私的人,我們要不能相信,我們還能相信誰!
再從智慧能力上看。過去沒有接觸經典的時候,我常常有懷疑和批評,近來對經典的學習有了一些悟處之后,我才明白,一個一道題也不會做的學生,有沒有可能從一大篇數學家的推理論證中看出問題,當然不可能。我三十幾歲,沒有能力說出一部經典,即便一句,也說不出來,而圣賢留下的經典歷經幾千年的歷史鑒證,我卻能挑出毛病來,這怎么可能?領悟到這一點,對于經典我就沒有一絲毫的懷疑了。
四、圣賢的經典是幸福美滿的教育,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苦苦追求幸福美滿的生活,請問大家,我們每一個人歷經幾十年的追求,我們現在幸??鞓穯?在學習經典之前,我不幸福也不快樂,甚至于曾經身心都幾乎崩潰,所以我也在尋求解決之道,后來學習經典之后,我終于找到原因,我原來一直依靠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去行事,總以為自己是對的,但如果自己是對的應該是一年比一年增長,一年比一年幸福,一年比一年更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也一定是身心健康,可是我卻一年比一年煩惱更多,不平更多,疾病更多,學習經典之后才清醒認識到自己太自以為是了,自己想錯了,看錯了,說錯了,也做錯了。隨著學習的深入,確實我是越來越快樂,越來越幸福,智慧也有了一些增長,身體健康有了很大提高,今年的體檢中,我的檢驗結果中各項指標都處于中間值,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說明。
一個真正學習圣賢經典的人,把經典當作自己的生活,努力去落實,一定是幸福和快樂的,所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催^蔡禮旭老師《幸福人生講座》的老師一定深有體會,蔡老師美滿幸福的心境,常常使用聽者內心深處受到觸動,而許許多多專家學者學了一輩子,由于只把經典當作知識學習,自己在生活中用不上,還是煩惱重重,所謂“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而讀過陶繼新老師的著作,我們也不難體會到,陶老師的涵養、胸懷、智慧,超過一般人,幸福的感覺也超過一般人,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經典中的一些道理,他能夠落實,能夠用得上。今天你要是向釋迦牟尼佛、向孔夫子請教,向古今中外的圣賢請教:你生活的快不快樂?他們一定會告訴你:我過著最幸福美滿的生活,我的生活充滿了智慧。所以我們要想過最幸福美滿的生活,一定要向經典請教,向圣賢請教。
今天我的讀書心得就談到這里,愿我們每一位老師中都能夠從經典中得到幸福美滿。
做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七
回想自己工作伊始,面對新的學生,面對新的環境,都不知道如何把事情處理的有條理。結果班級混亂,毫無規矩。工作中什么事情處理的都不順,而且煩心事情一個接一個的來,我每天奔波于教室內外,身心很是疲憊不堪,而且變得也急躁不安,不知道向誰求助,也不知道如何改變現狀,苦惱不已。那段時間實在是不安和痛苦。自問兒時老師高大的身影在自己這里怎么變了味?哪來的幸福感和優越感呢?當時真的質疑過。再看如今的班級和學生,有時會不自然的產生一種莫名的感覺,心里有所欣喜。想來可能這就是所謂的幸福感吧!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要做知識的富人和精神的貴族,修養的形成,要從好讀書、讀好書開場。讀書是老師生命成長的必需。陶繼新老師在文中闡述了大量的經典誦讀是老師人生的一種儲蓄,儲藏的是一種文化,蓄養的是一種境界,而文化一旦在心靈里安排,于已于學生而言,都將會成為一筆幸福的存款。讀書有三個層次。一是堅持,提升自身修養,就必須從經典誦讀開場,且一定要堅持下去。二是養成習慣,讓讀書成為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養成讀書的習慣,溫故知新,日有所獲。三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就在審美層面,要有求知的欲望和堅持,陶繼新老師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因為有書在豐盈著他的精神世界。老師讀書不僅是尋請教育思想的營養,老師智慧的源頭,也是情感與意志的沖擊與交流,塑造人生理想與人格力量。讀書會讓我們更加擅長考慮,更加遠離急躁,讓我們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讓教育更加美麗。
讀書使人心靜,也是擺脫急躁的一劑良藥。正如陶繼新老師書中所說“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其實很小,但這種很小的差異卻造成了宏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是指心態,宏大差異指的是人生結果。只要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用快樂填充自己平凡的工作,你就會感到生活著真好。〞當今社會功利之心蔓延,急躁之心盛行。而這種功利和急躁之氣,也悄然走進了校園,這就亟需一種平和的`心態,平和的心態是一種人生修養,一種人生境界。因此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工作和生活,凡事都會自己想得開,不會再計較生活中的得失。淡泊平和,就會擁有一份好的心情,一份好的心境。平和的心態會讓我們心情輕松,不會因為面前的不順心而影響了心情,影響了做事的冷靜和理性。寬闊的心胸,平和的心態,可以讓我們學會知足常樂,知道了生命的意義。擁有了平和心態,你就擁有了充滿活力的心情,平和心態,會讓人快樂,讓人英勇,那時幸福便會不期而至。
做幸福的老師其實是自我修煉的過程,學生們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樹立,孩子們最終形成良好的品質,需要我們老師們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更要以內在高尚的情操、高尚的人格、高尚的品要我們老師們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更要以內在高尚的情操、高尚的人格、高尚的品德、高尚的靈魂去關心保護他們、去影響幫助他們,使我們自身的高尚道德人格在他們身上生根發芽,從而塑造孩子們美妙的心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當我們老師成為學生爭相模擬的對象的時候,幸福便會悄然降臨!
做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八
寒假之余,我讀了由張萬祥編著的《這樣做,教師更幸?!?,我受益匪淺,感想很多,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首先我們要做一名有愛心的老師。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種信任,愛是一種尊重,愛是一種鞭策,愛是一種激情,愛更是一種能觸及靈魂、動人心魄的教育過程。如果一種教育未能觸動人的靈魂,無法引起人的共鳴,不足以震撼人的情感,那就不是成功的教育。常常有人問“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什么?”我們應該不假思索地這樣回答“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如果說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無窮的榜樣力量,那么教師的愛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作為一個教師,不但要擔負起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更重要的是要培養思想健康、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所有的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老師的愛是照亮學生心靈的一縷陽光,是打開學生感情大門的鑰匙,當學生知道你是真誠地熱愛他們時,他們的感情大門、智慧大門才會向你敞開。
“有愛才為教育,用自己的愛心澆灌學生的成長”。學生是人,是一個多樣化的人,他們的.生活、學習、情感是多樣的,這就要求教師用真心去發現學生的需求,用愛心去化解學生的矛盾與痛苦,讓他們體會在自己最需要的時候去愛他們。當老師拾起學生掉在地上的橡皮,耐心回答學生的提問,常與學生個別談心,甚至只是走道里的一聲問候,這些都是能讓學生摸得著的關注,都會化為無窮的動力。
老師對學生的愛不需要轟轟烈烈,老師的愛都表現在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這不僅體現了自己的形象,同時潤入學生的心田。很難想象一個對教育工作毫無興趣的人,一個見到學生就心煩的人,他不會努力完成好教育教學工作,更不會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所以對學生的愛是成為優秀教師的前提條件,只有有愛心的老師才有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總之,老師以欣賞的眼光看待班上的每一個學生,真正相信他們每一個人都有潛力可挖,并不斷地勉勵他們,使他們不斷努力,不斷進步,讓他們為自己的付出感到驕傲,為自己的進步喝彩。那樣,學生就會變得生氣勃勃、自信、自強。你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祝每一個教師都成為幸福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