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夜夜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91在线电影-免费a网址-免费v片网站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2023年寓言的教案(模板10篇)

2023年寓言的教案(模板1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9-22 14:06:04
2023年寓言的教案(模板10篇)
時間:2023-09-22 14:06:04     小編:FS文字使者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寓言的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寓、焦、苦、弱、勃、悶、宋、則、疲”,能熟練運用。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懂得復述課文。

3.創設情境,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生字詞。

4.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如果違反自然發展規律,強借外力,強求促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并結合歷史故事及自身經歷理解《鷸蚌相爭》所包含的寓意。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寓言這種體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點,基本能復述課文。

2.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如果違反自然發展規律,強借外力,強求促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并結合歷史故事及自身經歷理解《鷸蚌相爭》所包含的寓意。

教學準備:

(教師)1.準備與本課寓言相關的動畫片或是書籍。2.多補充些其他的寓言故事書籍,推薦學生閱讀。(學生)課外搜集寓言故事在課堂上與大家共享。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 師:同學們喜歡看寓言故事嗎?說說你自己曾經看過哪些寓意故事呢?

2. 揭示課題:今天老師將介紹新的寓言故事給你們。(板書:寓言兩則讓學生齊讀)

3. 學習“寓”字。用字理識字的知識去學習,師引導:寶蓋頭跟房屋有關,這是一個標準的形聲字。(讓學生自由發言,說自己的記憶字形的方法)

4. 解釋課題: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則”就是“篇、個”的意思,兩則就是告訴咱們這課共有兩個故事。

5. 看課題質疑:看到“揠苗助長”這個題目,你會提出什么問題呢?(學生自由發言提問)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請學生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注意讀準字音。

3.交流問題,感知大意。

(1)師:到底是誰揠苗助長?為什么“揠苗助長”?

(2)“揠苗助長”結果怎樣?請學生把這些問題完整地連起來說一說。(同桌先練說)

二、理解文本,配樂朗讀課文

1.讓生觀看《揠苗助長》的錄象,并讓學生注意觀察人物的表情。

2.讓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詞語來進行課文內容的情境再現,注意突出剛才描寫人物表情的詞語。

3.提議:我們每個同學想不想給這則寓言配上自己的朗讀呢?自己試一試。

5.指導朗讀,讀出農夫的焦急。

6.理解第二、第三段。問:農夫想到什么辦法?(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

(1)問:“筋疲力盡”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他會“筋疲力盡”?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讀讀。

(2)讓生觀看插圖。看!此時他的神情是怎樣的?能用一個詞語概括嗎?

(3)有感情地朗讀:能把農夫當時又累又高興的心情讀出來嗎?(指名讀、齊讀)

“回到家里,他興致勃勃地說:‘真把我累壞啦!可力氣總算沒有白費,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長了一大截!’”

(4)問:讀了這段,你有何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帶到文章中去讀,體會農夫的快樂。

(5)“納悶”是什么意思?他的兒子納悶什么?

(6)看到枯死的禾苗,如果你是農夫的兒子,你會說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鄰居,又會說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會說些什么?如果你是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你會忠告他什么?請口頭練習說。

三、總結理解,拓展延伸

1.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

2. 拓展:我們的身邊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如果你碰到,你會怎樣去勸告他們?請你用一句最簡潔的話去概括。

第二課時

一、揭示課題

1.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第24課《寓言兩則》,板書課題《鷸蚌相爭》。

2. 讓學生齊讀課題,要求把字音讀準。

3. 老師出示“鷸”和“蚌”字,請學生把它們放到相應的圖下。

二、初學寓言,了解內容

1.師問:這兩個小動物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故事?請朗讀課文,等會集體交流。

2.請學生把故事的大意說出來。

3.老師出示口頭訓練題:河蚌剛剛張開殼曬太陽,鷸(),蚌(),雙方(),結果()。

4.同桌練說,指名表述。

三、細讀寓言,深入理解

1. 再讀課文,思考:為什么鷸蚌互不相讓呢?

2. 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巡視指導。

3. 指名朗讀,教師點撥。

4. 聯系文本,理解人物

(1)引導學生抓住:鷸猛得用盡力氣——威脅筋疲力盡

蚌急忙——牢牢地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這些描寫動作、神態的詞語和語言表現兩人互不相讓的態度。

(2)問:就在這時,漁夫看見了,他怎么做呢?(指名回答,朗讀)

(3)全班分角色朗讀。

(4)換位思考:這樣一個結果,三個主人公:鷸、蚌、漁翁會怎么想呢?

(引導學生理解:鷸:后悔不該輕易吃蚌,而且身處困境,還威脅蚌。蚌:不該賭氣不放開鷸,造成兩敗俱傷。漁翁:嘲笑鷸蚌互不退讓,結果讓他輕易獲利)

四、拓展延伸

1.發揮想象:對于鷸蚌來說,這是多么悲哀的結局呀!假如上天再給它們一次機會,它們會怎樣解決這樣一個矛盾呢?(讓學生拓展想象,可以課后練筆,可以當場練說)

2.引導思考:讀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指名回答: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

3.布置課外作業:把這個故事告訴爸爸媽媽聽,聽聽他們的評論與意見,并且自己再去閱讀其他的寓言故事。

板書設計:

鷸——啄——威脅

蚌——夾——毫不示弱

互不相讓 漁翁得利

寓言的教案篇二

同學們,以前學過哪些寓言?是怎么學習寓言的?(使學生知道,學習寓言要了解寓言故事,懂得其中講的道理。)

本課的兩則寓言與以前學過的寓言相比有什么不同?(使學生知道,學習文言文要把語句讀通順,借助注釋理解句子意思,最后達到熟讀成誦。學習本課,首先要讀懂、讀通,然后講寓言故事,明白其中道理,最后讀熟并能背誦。)

1先學《矛與盾》。教師范讀,領讀。使學生讀準字音,知道如何斷句停頓,讀出句子語氣。

2學生自己練習把語句讀通順,讀流暢。然后,整體感知寓言大意,試著說一說。

1自己邊讀句子邊看課后注釋,揣摩句子意思。

2小組合作練習說句意,提出不好理解或說不通順的詞句。

3全班交流質疑。教師重點指導難句:“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引導學生注意三句中“之”字的意思。

強調:用現代語言表達古文句子的意思,句子形式可以靈活些,說法不必強求一致,意思不錯即可。

4把句子意思連起來,練習講寓言故事。先自己講,再指名講。評議:講得是否正確,語句是否通順連貫。

1小組討論:

(1)賣矛又賣盾的人可笑在哪里?幫那個人.總結一下教訓;

(2)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事情?舉例說一說。

2班級交流討論結果。教師指導點撥: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不實事求是,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尷尬境地的人,告誡人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講究分寸。

1練習讀出感情,再分角色演讀(分敘述人,賣矛與盾的人,觀看的人),體會寓言的情境。

2練習背誦課文。

3讀寫生字。

1學習《鄭人買履》。學生自讀課文,邊讀句子邊看注釋,同桌合作,嘗試說一說句子的意思。

2全班交流:句子怎么讀,句子是什么意思;學生評議,教師點撥引導。

一句一句地研讀,指導理解句子意思、讀通順。使學生領悟,只有理解詞句的意思,才能把語句讀得正確、通順。

重點指導難句:“至之市而忘操之。”“何不試之以足?”引導學生注意“之”字的意思。

1自己練習講寓言故事,再小組講,全班講。

2小組、班級討論:鄭國那個買鞋的人可笑在哪里?從這則寓言聯系生活想開去,你能悟出寓言告訴人們的一個什么道理?舉出實例說一說。

這則寓言諷刺了那種辦事過于死板,只信教條、講形式,不相信實際的人,告訴人們做事不能過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實際。

1練習讀熟;分角色演讀,體會寓言意境。

2出示課后“思考·練習”第二題中的五個句子,練習說句意,注意比較認識“之”字的不同意思。

3練習背誦,指導寫生字。

寓言的教案篇三

1、讓學生初步了解《伊索寓言集》及其作者。

2、了解《伊索寓言集》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3、通過過導讀,讓學生學會讀整本的書的基本方法,培養讀書做筆記的習慣。

4、在活動過程中,引導學生喜愛閱讀課外書籍,對優秀讀物產生興趣。

一課時

1、出示高爾基讀書名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2、出示本班讀書口號:讀書的孩子最美麗

2、最近讀了什么好書?有什么收獲?

1、教師簡介《伊索寓言集》和伊索其人。

2、認真閱讀導讀,想想你從中知道了什么?

2、教師選擇一兩個講伊索寓言故事。

1、伊索寓言版本較多,選擇合適自己的一本進行閱讀,要持之以恒,讀完整本書。

2、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自己的書:可以在書上圈圈畫畫,也可以在書上隨手記下自己的感想和體會。

借來的書:在自己的讀書筆記上作記錄,也可自抽讀書卡片,抄寫點明故事寓言的語句。

采用各種方式隨時留下自己的讀書思考痕跡。

3、制訂讀書計劃,鼓勵學生做到每天必看,根據自己的情況大體的、規定一個時間表,一般可在一個月左右完成。

1、在全班同學都讀完《伊索寓言集》后,組織學生交流心得體會,聯系具體故事談談自己讀了以后的感受,有哪些心得,獲得怎樣的思想啟迪,對“我讀書我快樂”有哪些體會。

2、出示本學期班級推薦閱讀書目

3、宣讀本班讀書計劃

4、小結。齊說口號.

寓言的教案篇四

知識目標:學習本課6個生字,理解詞語,熟讀古文言文。

能力目標:背誦,默寫課文,并理解課文寓意。

情感目標:積極引導學生善于思考,并巧妙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并背誦古文

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并在朗讀中感受寓意。

自學加指導法

小組合作討論

小黑板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講故事導入新課。

1、老師講寓言故事〈〈狼、狐貍和農婦〉〉(馮雪峰)

2、讀題質疑并板書〈〈刻舟求劍〉〉

二、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讓學生借助譯文試讀課文

2.教師范讀古文。

3、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力求:讀流利,注意停頓,把句子讀準確。

4、小組討論:對照譯文理解重點字詞和古文的意思。

5.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涉 遽 契 曰 吾 惑

6、學生匯報:練習用自己的話講寓言故事《刻舟求劍》。

7、學生用小模型來演義故事內容,理解含義。

因為船移動了,船舷上的記號也跟著移動,但掉在江里的寶劍沒有跟著船移動。那個人想等船靠岸后再從船舷上刻的記號的地方跳下去撈,肯定是撈不到寶劍。

8.再次朗讀課文

三、拓展延伸

小組討論寓意,并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感受。

四、作業設計

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刻舟求劍

告誡人們辦事情要學會變通,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一、背誦寓言〈〈刻舟求劍〉〉。

1、全班齊讀課文。

2、指名背誦課文。

二、初讀寓言〈〈鄭人買履〉〉。

1、老師范讀課文,學生跟讀。

2、學生自讀,并借助譯文試讀。

3、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力求:讀流利,注意停頓,把句子讀準確。

4、小組討論:對照譯文理解重點字詞和古文的意思。

5.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履 度 置 反 遂 持

6、學生匯報:練習用自己的話講寓言故事。

7、學生表演話劇〈〈鄭人買履〉〉并理解寓意。

8.再讀課文

三、拓展延伸

小組討論寓意,并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感受。

因為鄭人寧可相信自己腳的尺碼而不相信自己的腳,他墨守成規、迷信教條而不尊重客觀事實,所以買不到鞋。

三、作業設計

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鄭人買履

告誡人們做事情要尊重客觀規律,要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事實。

寓言的教案篇五

1、初步學會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點的閱讀方法。

2、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

3、會復述《濫竽充數》。

先讀懂故事,然后抓住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特點,從中概括出故事包含的道理。

寓意的揭示對小學生來講是比較困難的。只要說得有道理,即使尚未概括也應肯定。

2課時教具準備錄音、投影

分課時

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初步了解“寓言”這種文學作品的特點,理解第一則寓言。

第二課時:運用學習寓言的方法,理解第二則寓言。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理解“寓言”。

二、理解關鍵詞語,讀懂“南轅北轍”的內容。

三、找出寫人物言行的語句,概括人物的特點。

1、朋友是在什么情況下提醒坐車人的?

2、坐車人為什么不聽勸告?

3、結果怎樣?

四、朗讀課文,想想寓意。

1、跟課文錄音朗讀課文。

2、討論:坐車人錯在哪里?你從哪些詞里看出來?

教給學生理解寓言內容和寓意的方法,進行學法指導。

3、這則寓言說明了什么?自由讀課文,劃出重點詞句,填寫下表。

南轅

北轍起因經過結果寓意

五、按表上所填內容,復述《南轅北轍》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新課。

回憶上節課我們學習《南轅北轍》的方法。

1、抓關鍵詞語讀懂課文內容。

2、找出寫人物言行的語句,概括人物特點。

3、朗讀課文,想想寓意。

二、運用以上方法獨立閱讀《濫竽充數》。

1、抓關鍵詞“充”,讀懂課文。

2、從課文中找出寫南郭先生行動的語句,說說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3、朗讀課文,想想人們常用這個語言故事來比喻什么?

三、續寫寓言,深化教訓。

以《南郭先生出逃以后》為題,續寫《濫竽充數》。

在清楚了寓言內容的基礎上,再理解寓意就水到渠成了。

續寫寓言,既是對寓言內容的鞏固,又很好的提供了一次練筆的機會。

信息反饋

教后隨筆

寓言的教案篇六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兩則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內容,體會兩則寓言的寓意。

教學重難點:在了解寓言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

1、本課課件。

2、布置學生搜集、閱讀寓言故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同學們都愛看故事聽故事,誰還記得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寓言故事?

2、揭題: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個有趣的寓言故事。板書:寓言兩則(指導“寓”的書寫)。我們先來學習第一則寓言故事《亡羊補牢》。

3、說說你對課題的理解。

二、朗讀課文,讀通讀順

1、自由朗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同桌互讀課文,相互正音。

3、指名朗讀課文,相機檢查字詞的學習情況。

4、這則寓言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誰能用三言兩語概括?(先四人小組內練說,再指名回答。)

三、交流體會,明了寓意

1、小組內分角色讀、演課文。

2、組內交流:我從這個故事明白了什么?

3、全班交流(引導聯系學習、生活實際去談感受)。

四、總結學法,自讀自悟

1、我們是怎么讀懂這則寓言的?(引導學生總結寓言的學習方法。)

根據回答,板書

寓言故事學習法:

(1)朗讀課文,讀通讀順

(2)了解故事內容

(3)體會故事寓意

2、根據學法,自學第二則寓言故事《南轅北轍》。

3、組內交流各自的自學所得,提出疑難組內探討。

4、匯報交流,釋疑解惑。

第二課時

一、復述故事

1、熟讀課文,同桌互練,用自己的話講述兩個寓言故事。

2、指名上臺復述故事,師生評議。

二、拓展延伸

1、小組成員互相展示各自搜集的寓言故事資料,商討匯報形式,做好匯報準備。

2、小組上臺匯報。

3、評出最佳匯報小組。

三、堂上寫字

1、你覺得哪些字比較難寫?(指導難寫字的書寫)

2、抄寫生字詞。

3、聽寫生字詞。

四、布置作業

1、把這一課的兩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2、小練筆:我從某個寓言故事想到的

寓言的教案篇七

1、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本課8個生字。積累詞語9個。理解成語“自相矛盾、掩耳盜鈴”的意思。

2、能流利地朗讀課文。在閱讀的過程中了解文章的內容。

3、明白做事要求實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詞,更不應自欺欺人。

:能讀懂課文內容,識記本課的生字,理解課文中相關詞語的意思。

能理解寓言故事中所蘊含的深刻含義。

教學媒體生字卡片

課前學生準備充分預習課文

1、媒體演示,出示矛和盾的圖片。

(1)師簡介:小朋友,你們見過這兩樣東西嗎?這是兩個古代戰場上兵器的名字。(出示生字:矛、盾)

學生字矛、盾(指名讀,齊讀。)

2、初讀課文,感知內容,把課文讀正確。

就這兩樣普通的古代兵器,課文要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輕聲讀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學習課文

(1)媒體演示:課文內容。

(2)那個人是怎樣吹噓自己的貨物的呢?

出示句子:他舉起矛,向人夸口說:“我的矛銳利得很,不論什么盾都戳得穿!”接著又舉起盾,向人夸口說:“我的盾堅固得很,不論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學生自由讀。

(3)理解“夸口”

(4)誰能學著這樣的口氣,來介紹他手中舉著的矛和盾。

(5)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讀,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6)理解“啞口無言”

師生合作讀最后兩句:面對大伙的質問,他怎么樣?(板書:啞口無言)

什么是啞口無言?他為什么會啞口無言?

4、老師

這個賣矛和盾的人不顧實際情況地隨便夸口,說大話,讓自己的話自行矛盾(板書:自相矛盾),最后被人們質問得啞口無言。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詞,否則只會互相矛盾。

1、剛才我們通過一個小故事懂得了一個道理,我們把通過一個故事說明一個道理的小文章成為寓言,板書:(寓言)

2、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第24課――寓言二則,齊讀課題。

學習《掩耳盜鈴》

1、出示“掩耳盜鈴”,師:我們再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

2、學習生字:這里的兩個生字:“掩”和“盜”分別是

什么意思,聽聽課文錄音,動腦筋想一想。

3、自由讀課文:讀正確,思考詞義。

4、用動作來表示這兩個生字的意思并想好辦法記住這兩個字。

讀寓言故事,理解寓意。

(1)那個掩耳盜鈴人想象中捂住自己的耳朵,然后偷鈴會有怎么樣?

(2)實際結果怎么樣?邊讀課文,邊劃出有關的句子。

(板書:被人發覺)

如果當時你也在旁邊,你想對那個掩耳盜鈴的人說些什么?

小組討論、集體交流

(板書:自欺欺人)

復習鞏固、指導寫字。

識字游戲:看誰認得快

寫字指導:銳、啞、鐺,這三個左右結構的字,注意書寫時要左窄右寬

夸口掩耳盜鈴

自相矛盾自欺欺人

啞口無言被人發覺

在教學的設計中我把第二則寓言故事的寓意通過讓學生對那個盜鈴者說說心里話這樣一個環節來揭示。在這一環節中注重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讓孩子們通過小組形式的討論,根據課文的內容,試著對那個盜鈴者說說心里話,應該說這一環節老師是完全放手讓孩子自主學習。但從實際的效果來看,一部分優秀的學生,有較強語言表達能力的孩子,自主學習的效果明顯,能根據課文的內容通過對盜鈴者說的話來揭示寓意,這樣的設計對那部分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在閱讀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等方面的確有很大的幫助。但對于一些后進的學生,效果就不容樂觀,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更應注重老師的引導。教師可否在孩子們說心里話后,增設這樣一個環節:他們說得好嗎?你能學著他的樣子也來說說嗎?這樣既可以給那些學習有困難、害怕發言的學生一個示范,也可以激發這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參與學習的欲望,從而更好地達到預期的目標。

寓言的教案篇八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兩則寓言的寓意。

2.學會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勸告”等詞語的意思。

3.認識“只要……就”,“如果……就……”這兩種句式。

4.能用自己的話將這兩則寓言講出來。

二、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直接進入課題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寓言故事:亡羊補牢

2、自己讀一讀這個成語,“亡羊補牢”有不理解的字嗎?

3、指名解疑,并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

4、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 你的猜想對不對呢?讓我們來讀課文。注意:讀的時候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 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引導評議。

3、能用你自己的話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嗎?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 課文哪幾個小節講丟羊的?

2、 自由讀1—4節,思考:養羊人丟了一只羊,為什么還會丟第二只?

3、 同桌互議。

4、集體交流:

a.羊圈破了個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讀,注意“窿”讀輕聲。

(2)“窟窿”就是——(洞)。怎樣記住這兩個字?指導學生書寫“窟窿”。

(3)齊讀這句話。(第三句)

(4)第三句講了丟羊的原因,那前兩句講了什么?引讀前兩句。

(5)理清這小節三句話之間的聯系,試背。

(6)指名背。(指導方法)

b.街坊勸告,他不聽。

(1)“街坊”就是——(鄰居),注意“坊”讀輕聲。

(2)街坊是怎么勸的?指名讀,讀出勸告的語氣。

(3)引導評議,齊讀。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養羊人卻漫不經心,不聽勸告。同桌分角色朗讀。

(6)指名讀,評議。

(7)老師說提示語,學生試背對話。

5、讓我們來看看他不聽勸告的結果。

(1)指名讀第4節,評議。

(2)為什么要讀好兩個“又”字?聯系第一節,想一想。

(3)齊讀第4節。

(4)剛才我們學習的片段,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這個片段,注意:可適當增加一些內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動可通過語言、動作來表現。

7、二次丟羊后,養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讀第5節,劃出有關句子。

8、討論交流:

(1)養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課件,看圖說話。

(2)指名讀文中句子,評議。為什么要讀好“趕快”?能否去掉?(改正錯誤,不能拖延)。

(3)養羊人為什么會這么做呢?引讀描寫他心理的句子。

(4)指導讀這句話,讀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將這句話換一種說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轉念一想,現在修還不算晚,為什么?

(7)他的想法對不對?從哪兒讀出?(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8)“從此”是什么意思?指導學生用“從此”造句。

四、體會寓意。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臺演,并指導評價。

3、如果這個人再不修羊圈,會出現什么后果?

4、 揭示寓意:由此可見,像養羊人這樣犯了錯誤,只要( ),就( )。

5、在生活中,也常常發生類似的事。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看法。同桌互議,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視,沙塵暴,環境污染……)這些都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亡羊補牢”。

五、學習生字總結全文。

1、 再讀課題,理解題意。(本義,引申義)

2、 所以,“亡羊補牢”后面往往跟著一句話——“未為遲也”。自己讀讀,理解它的意思。

3、總結學習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題意——理解內容——聯系實際,體會寓意。

4、認讀生字

(1)記憶生字字型,并講講字是怎樣記住的

(2)難字指導記憶書寫

窟窿:這是個洞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寫時注意第11筆是橫,不是點

六、作業設計:

1.比一比再組詞

悔( ) 叼( ) 屈( ) 隆( )

梅( ) 叨( ) 窟( ) 窿( )

2.聯系學習、生活實際,談談你讀了這則寓言的感想。

板書設計:

想法 已經丟 后悔

亡羊補牢 做法 不補 趕快堵 (未為遲也)

結果 又少 再沒丟

第二課時

一、齊讀《亡羊補牢》。

二、激趣導入

三、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纏”

2、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四、匯報交流,指導朗讀課文

1、檢查讀文和認讀生字

2、交流課文及不理解的問題。討論“南轅北轍”、“盤纏”

3、練習朗讀課文,講故事

4、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5、根據評議,再練習朗讀

6、練習講述故事。注意把任務語言講明白。

五、創設情景練習口語交際

1、出示圖:面對哪個人走遠的影子,他的朋友會說什么?

2、你想對那個楚國人說什么?

總結:南轅北轍的故事現實中可能沒有,但是實際上,有多少人在做著這樣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選擇錯了方向,無論怎樣努力,也是達不到目標。

六、寫字練習

1、抄寫生字

2、難點提示:“纏”右半部不要寫成“厘”

3、抄寫詞語

寓言 窟窿 勸告 軟硬 狼群 法則 后悔 盤纏 叼走 街坊

七、作業設計:

1、完成《課堂作業本》。

2、閱讀幾則課外寓言成語故事。

3、找幾個好朋友排演課本劇。

教學反思:

兩則寓言,其中第一則比較簡單,容易理解,第二則要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對于寓意的理解需要引導。

1、 其實這節課可以兩個故事放在一個課時里來上,《亡》先讓學生談談讀后對寓意的體會,然后分析細節,再讓孩子們回憶自己的生活里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南》在寓意的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先體會文章的內容再歸納寓意,和《亡》的順序正好相反。

2、 在學習《南》的時候,由于孩子們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識,所以很多孩子容易產生這樣的問題:地球是圓的,所以可能這個人花費的時間多一些,盤纏多一點,可是他最終還是會到達楚國的啊?這樣的問題,我是這樣理解的,寓言故事和普通的事實是不一樣的,所以在學習寓言故事的時候不能完全按照普通的生活實際去理解和分析,要注意體會其中蘊含的道理,而不是靠理性的去分析課文中出現的情景。

3、 在教學寫字時,最容易出錯的是:叼、窟、窿,在教學時,因為時間的關系,分析的不是很詳細,所以在課后的練習中這三個字,寫錯的次數最多,可能是因為第一印象很牢固的原因。

4、 剛剛考好了第二單元的測試,分析丟分的原因:主要是字詞和課文內容掌握的不夠扎實,所以丟分很多,主要是由于這學期教學任務比較緊張,復習的時間很緊張,同時也因為這個單元沒有認真、系統的復習造成的。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亡羊補牢,南轅北轍,寓言兩則 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寓言的教案篇九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知道這三則寓言的故事,能從寓意中獲得教益。

能結合生活中的例子體會寓意。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關知識。

1、同學們都很喜歡看寓言故事,那你們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點嗎?

2、查閱資料,簡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

二、初讀寓言、讀通讀順。

1、我們首先來學習《狐貍和葡萄》。提出初讀要求:想想這則寓言講了什么故事,注意生字的讀音,讀通讀順句子。

2、匯報初讀情況。學生說說自己對寓言內容的理解。

3、你認為哪些字的讀音應提醒學生注意:

三、細讀課文,領會寓意。

1、自讀每自然段。思考: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狐貍非常想吃葡萄? 自己先找出來讀一讀。師生交流。

2、小組合作討論:狐貍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夠葡萄?

3、“白費勁”說明了什么?你能想象出此時狐貍的神情嗎?

6、同學們吃過成熟的葡萄嗎?是什么滋味?狐貍為什么說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默讀第三自然段。從上面的故事你能知道“無能為力”是什么意思嗎?你怎么理解這段話?

提示寓意對照前面的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把你所讀懂的道理講給同學聽聽。

四、積累遷移,自學寫字。

貍、葡、萄、饞、酸

《伊索寓言》導學案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二則寓言《牧童和狼》。

1、自讀寓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讀順句子。想想這則寓言講了什么故事?

2、默讀第一和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在“好幾次”和“后來”發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們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現?抓住重點詞語,讀懂課文。

3、體會:牧童兩次“大叫”時的不同情感,村民兩次聽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4、生活中你有經歷過或見過聽過類似的例子嗎?

5、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說說自己對寓意的理解。

二、學習第三則寓言《蟬和狐貍》

1、還記得我們學過的《狐貍和烏鴉》的故事嗎?自己講一講。

3、想想《狐貍和烏鴉》和《蟬和狐貍》這兩個故事有什么相似之處,又有什么不同之處?

4、讀第三、四自然段,思考:蟬為什么沒有上當?

5、讀第五自然段,說說自己對寓意的理解。

體會蟬不僅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能從同伴的災難中吸取教訓。(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例子)

三、積累遷移。

選一兩個你喜歡的寓言故事,講給別人聽。

四、當堂檢測

完成《練習冊》、《語文補充習題》作業。

寓言的教案篇十

1、“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

2、會讀書,不動筆墨不讀書。“我讀書,我快樂”(愛讀書)。

1、讓學生初步了解《伊索寓言集》及作者。

2、了解《伊索寓言集》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3、通過導讀,讓學生學會讀整本的書的基本方法,訂立讀書計劃,培養讀書做筆記的習慣。

教師準備:

1、通讀《伊索寓言集》,了解其內容,知道伊索寓言在種程度上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

2、設計讀書計劃表樣表,讀書卡樣卡。(樣表、讀書卡附后)

學生準備:

1搜集整理伊索寓言(課內外)(已讀或未讀的),準備匯報自己的讀后感。

2、討論:我們應如何讀書、設計讀書計劃表、讀書卡、準備交流。

3、了解《伊索寓言集》及其作者的資料。

教師導引

民間俗語導入:日常生活中,人們口頭流傳著許多含著深刻道理的名句和寓言故事,如吃不到葡萄說葡萄是酸的、龜兔賽跑、老鼠與青蛙、叼著肉的狗、狼與小羊、熊與狐貍……這當中不少是來源于《伊索寓言集》。

問題激趣:有了解《伊索寓言集》和其作者的嗎?

師生互動

交流

簡介《伊索寓言集》和作者:(盡量讓學生有充分的展示機會)

生:………………

(掌聲鼓勵)

師生點評或補充:

生:我覺得………………

師:………………

生:……………………

……………………(掌聲)

…………………………

………………………………

(掌聲)

(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寓言家伊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被后人譽為“寓言之父”!相傳伊索原來是奴隸,后來獲得自由,他善于講寓言故事,諷刺權貴,終于遭到殺害。《伊索寓言》是后人托伊索之名收集整理的希臘寓言故事。)

1、你所讀過的《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有哪些共同特點呢?舉例說明。

提示:從故事的主人公方面、故事的結果方面、故事中的人物雙方的情況……多方面去思考。

小組討論交流班級匯報。師生小結。

2、你都是怎樣去讀所讀的故事的?你建議同學們讀書時要注意什么?

討論預設:根據學生的討論情況導入讀書要求---------

(1)讀書做記號,不動筆墨不讀書。

如是自己的書,可以在書上圈圈畫畫,也可以在書上隨手記下自己的感想和體會;如是別人的書,就要在自己的讀書筆記上作記錄,也可以自制讀書卡,抄寫點明故事寓意的語句。

(2)采用各種方式隨時留下自己的讀書思考痕跡。這樣一來不但豐富了自己的語文積累,而且給自己留下特別愉快的回憶。

(3)整本的書怎樣讀?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刺激花蒂抽搐视频在线看 | 亚洲丶国产丶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波多野结衣字幕久久 | 窝窝午夜看片免费视频 | 免费乱理伦片在线观看八戒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看片 |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成年视频 | 97国产视频 | 亚洲午夜免费视频 | 在线看片你懂的 |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免费一区 | 天天操人人射 |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视频 | 午夜影院一区 | 看亚洲色图 | 久久本道综合色狠狠五月 | 黄色福利网址 |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 |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成人国产系列 | 78m成年视频免费观看 | 美女黄色免费在线观看 | 免费人成视网站在线不卡 | 开心激情综合 | 国产一区亚洲二区三区 | 欧美综合国产精品日韩一 | 在线高清一级欧美精品 | 伊人最新网址 | 六月丁香激情综合成人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永久 |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 | 污污视频在线免费看 | 久久99精品麻豆国产 | 香蕉成人在线视频 | 在线欧美日韩国产 | 中国黄色网址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 免费黄色的网站 | 2022日韩理论片在线观看 |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