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我們在經(jīng)歷一些事情后所得到的一種感悟和領(lǐng)悟。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我?guī)痛蠹艺淼淖钚滦牡皿w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篇一
這是11月9日下午,我們學(xué)校的師生觀看了201*“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后的反思與心聲。
愛的指引,帶我們眾里尋你;孝的承諾,溫暖了你我的心。
“沒想到藍曉萍、藍蕓萍的家庭那么困難,她們還能笑著生活。比起來我們很幸福,更要關(guān)心爸爸媽媽,不能讓他們生氣。”
“我在家里也幫奶奶掃地、燒火。我要天天幫奶奶干活。”
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201*“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通過短片、小品等方式,展現(xiàn)了來自甘肅的李依桐、李易軒姐弟、來自山東的王薺悅、來自河南的王帥康、來自湖北的劉倩、來自湖南的楊沛錦、來自西藏的次旦拉姆、來自浙江的徐煜岑、來自四川的蒲曉燕、來自陜西的馮莫林、來自廣西的藍曉萍、藍蕓萍姐妹等12位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跡。節(jié)目依靠真實的故事、真摯的情感引起了學(xué)生們的共鳴,給學(xué)生上了一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課。這些最美孝心少年,用實際行動引領(lǐng)學(xué)生孝敬長輩、自強不息、陽光向上,感染著師生們的內(nèi)心,為他們帶來充滿溫暖與感動的精神能量,讓孝心美德再綻芬芳。
觀影完畢,我們校發(fā)起了“致敬最美孝心少年,踐行核心價值觀”倡議,引導(dǎo)學(xué)生回家后給父母一聲問候,勞動后給父母端一杯茶水,空閑時和長輩一起勞動;學(xué)習(xí)時專心聽講,作業(yè)時認真書寫;遇到困難時勇敢面對,積極向上。
各班將建立“孝心少年光榮榜”,通過班隊會學(xué)生匯報和教師家訪相結(jié)合的方式評選出班級最美孝心少年,在學(xué)期末集中表彰。我們都要正當孝心少年!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篇二
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使我的內(nèi)心深感震撼,每一段故事都使我感動到涕泣,每一個“最美少年”都已成為我的榜樣!我要珍藏起我的震撼與感動,置身于學(xué)海,奮力拼搏來報答我最最敬愛的父母!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把我們撫養(yǎng)長大并教育了我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兒女們永遠報答不盡。然而,如何孝敬生養(yǎng)我們的父母呢?等到兒女們事業(yè)有成,給父母買豪宅、買汽車才算孝敬嗎?不,不要等,孝敬父母就要從現(xiàn)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向最美少年學(xué)習(xí)。
每天當我對著飯桌上豐盛的飯菜,挑來撿去,不是這個不行,就是那個不好的。從來不想媽媽的感受,每天在學(xué)校或家里穿著漂亮的衣服不知愛惜,不是筆劃一下,就是將菜掉在身上,弄得臟兮兮的,從來不顧及媽媽的辛勞,在生活中遇到一點難事就對媽媽掉眼淚抱怨,從來不考慮媽媽的心情,再花錢方面更別提了,不是見到漂亮的筆就買下,就是見了好玩的橡皮就拿下,不時的還偷偷買一些垃圾食品吃吃,從來不想爸爸掙錢的辛苦與媽媽的叮囑……真是太不應(yīng)該了。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篇三
9月27日,“眾里尋你——2019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在中央電視臺錄制完成。
白巖松和歐陽夏丹擔任了頒獎典禮的主持人,頒獎嘉賓包括航天英雄楊利偉、表演藝術(shù)家呂中、歌詞作家任衛(wèi)新、主持人李修平、鞠萍姐姐、金龜子,以及孩子們生活中的“偶像”等。兩個半小時的錄制過程,10位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的故事,讓現(xiàn)場的所有人一次又一次地熱淚盈眶。
向小康,11歲。母親患間歇性精神分裂癥,父親打零工賺錢。媽媽發(fā)病時,她一遍遍深情呼喚;媽媽病情穩(wěn)定時,她給媽媽唱歌,陪媽媽看電視,給媽媽講學(xué)校的開心事。 她成了媽媽的最佳護理,成了家里的核心。樂觀的她,她還被選入北京衛(wèi)視《音樂大師課》,成為楊鈺瑩的學(xué)員。
遲凱琳,14歲。7歲時母親因車禍去世、父親重傷失去勞動能力,姐姐先天失明。8歲時,同情這個家遭遇的繼母來到了這個家。遲凱琳一直喊繼母“姨”,為了給繼母分憂,她不僅做家務(wù),還一手帶大了今年4歲的弟弟。晚會現(xiàn)場,工作人員請來了繼母田薇上臺為遲凱琳頒獎。平生第一次,她對著“姨”喊出了“媽媽”。倆人相擁而抱的一幕,看哭了現(xiàn)場的很多人。
周蕊,16歲。父母離異,母親到外地謀生,她幾乎從小被舅舅帶大。小時候,做體育老師的舅舅最愛抱起小周蕊投籃,但現(xiàn)在,舅舅患上運動神經(jīng)元病,成為一名“漸凍人”。于是,周蕊成了舅舅的依靠。她給舅舅買菜、做飯、洗衣,抱著舅舅康復(fù)訓(xùn)練,還在每個周末送外賣掙錢,給舅舅治病。今年高二的她,希望報考中國醫(yī)科大學(xué)。
田應(yīng)志,17歲。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田應(yīng)志8歲就開始每天照顧剩患有癲癇手腳殘疾的哥哥,幫助93歲的奶奶操持家務(wù)、下地干農(nóng)活。在他的堅持下,哥哥也上了學(xué),和他成為同桌和室友。今年,他又以年級第三的成績,考上了省級示范高中。兄弟手足情,艱難有愛心,他說:一家人就是要相互扶持,這才是一家人。
李佳,14歲。愛美的小姑娘偷偷開始猛吃猛喝,在幾個月里胖了20斤,這才告訴患白血病的媽媽原因:“醫(yī)生說干細胞移植的供受雙方,體重不能相差太大,媽媽,我的體重和你一樣了,我要和你做骨髓配型。”今年5月,李佳和媽媽配型成功,但是由于病痛,媽媽的體重降到103斤,為配合手術(shù),李佳又開始了減肥歷程。
曹胤鵬,8歲。為了給爸爸移植骨髓,挽救患白血病的爸爸的生命,8歲的曹胤鵬兩個月里讓自己胖了20斤,終于達標。5個小時的抽血,從小愛哭的他一聲沒吭。這個可愛的小胖子,像小大人一樣“教育爸爸”要好好吃飯,每天想辦法給媽媽跳舞、講笑話,逗媽媽開心。小小的他,成為爸爸媽媽最強大的支柱。
任芳芳,13歲。汶川地震震毀了任芳芳家的房子。為重新蓋房,家里貸了款,身體虛弱的爸爸不得不外出打工,媽媽面對沉重的生活壓力,選擇了離開。懂事的芳芳和奶奶相依為命。盡管日子很苦,但是任芳芳卻想方設(shè)法成為奶奶的開心果,用自己的孝心,讓家里時常充滿了笑聲。
張釗,13歲。張釗出生前,父親在一次意外中喪生,出生后不久母親離家出走,奶奶因為失去兒子精神恍惚。張釗在爺爺?shù)膿狃B(yǎng)下長大,也慢慢地成為爺爺最好的幫手。他不僅幫爺爺干完地里的活,還會去采草藥補貼家用。2019年爺爺查出冠心病,他又主動跟著鎮(zhèn)里的醫(yī)生學(xué)會了拔火罐。13歲的男孩兒,成為了家里的頂梁柱。
余雖,13歲。從母親過世起,10歲的小余雖就承擔起了母親的角色,那時,弟弟只有一歲多,妹妹半歲。她給弟弟妹妹洗衣、做飯、剪頭發(fā),背著弟弟妹妹去上學(xué),同時還照顧著生病的父親。她被同學(xué)們稱為“13歲的小媽媽”。站在晚會的舞臺上,余雖顯得有些緊張。小編卻覺得:不善表達的她,內(nèi)心里住著一個善良的天使。
姜沅昊,11歲。姜沅昊的父母是軍人,時常加班。外婆有帕金森綜合癥,生活無法自理;外公患白塞氏綜合癥,經(jīng)常打針輸液,只能吃流食。小沅昊每天幫助外婆翻身按摩,清洗床單穢物,代替父母照顧起了外公外婆。曾經(jīng)抵觸學(xué)鋼琴的他,只因為外婆說了一句好聽,就變成了每天堅持練習(xí)。在他的心里,讓外公外婆開心,自己就很快樂。
世界上最美好的就是一個“家”字,世界上最動情的就是一個“愛”字。這十位少年,在他們最美好的童年,遭遇的是突如其來的不幸,挑起的是家庭的重擔,經(jīng)歷的是童年的苦難。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篇四
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愿,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xiāng)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但是真正有孝心的人卻將它銘記在心。
不論是用鐵車將父母推到上海的黃鳳,還是照顧患有尿毒癥母親的趙文龍;不論是與弟弟相依為命的吳桂香,還是照顧身患白血病母親的徐沁燁……在他們身上都譜寫著孝的樂章。
看著大屏幕上閃耀著他們的身影,我的同學(xué)們及我的眼中都閃耀著淚花,我不知道我是否被他們感動了。但是,我只知道,我,不及他們,特別是在“孝”這方面。我和他們簡直是天壤之別。不僅是他們沒有做到,我沒做到,就連他們做到的,我也沒有做到,說起來還真是慚愧呢!
回首以前,爸爸叫我干什么事情的時候,我總是拖拖拉拉的,并且為了這種小事還挨了不少的罵;媽媽叫我做什么事情的時候,我總是很生氣的說不去,特別煩媽媽,當然也曾為了這事挨罵,甚至是挨打……但,怎么說呢……我呢,現(xiàn)在還是“死不悔改”。不過,現(xiàn)在與他們相比,我幸福的很多。至少,我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至少,我的父母都在我的身邊;至少,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健在;至少,我不用每天僅僅睡幾個小時;至少,我真的比他們幸福的多。這么多的至少加起來,事實證明,我并不比他們差。但是……我卻讓他們傷透了心。所以呢,我決定,我要改。我不會說我要怎么怎么怎么樣,但我會說,我要先把這些小毛病改過來,再步入另一個地方。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xiàn)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將永遠無法鏈接。
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奉上一份真誠的愛心,無論是豐厚還是微薄,只要獻上就好。因為,在孝的天平上,他們是等值的。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篇五
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我最念念不忘的.人有:龍花,“奔跑女孩”路玉婷,“賣燒烤的小女孩”高雨欣,邵帥。
龍花姐姐失去了父親,母親患有重病,而只有十七歲的她,成了家里的頂梁柱。龍花每天要照顧幼小的弟弟和妹妹還有患有病的母親,為了家人,她放棄了學(xué)業(yè)。但是,龍花卻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夢想。
12歲,這正是我們無憂無慮,依偎在自己父母懷里的時候,但12歲的邵帥卻要忍受著痛苦,為患有白血病的母親移植骨髓。雖然自己暈血,暈針,但邵帥卻不顧一切的去救他的母親。他是多么的有孝心啊!
路玉婷,一個邊上學(xué)邊送票來維持家里生活的“奔跑女孩”。他心中有苦,卻從不肯給媽媽說,每當人家在安安穩(wěn)穩(wěn)的睡午覺時,她總是要去送票。
高雨欣,她成績優(yōu)異,但是家里卻遭受了不幸。她的母親右手使不上勁,殘疾了,只有11歲的她,每天夜幕降臨的時候,她和母親就賣著燒烤,自己辛辛苦苦的賺錢,但就算自己再肚子餓,也不愿吃一口烤腸。她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她說:“如果有一天,你(母親)干不動了,那我來養(yǎng)你們。”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看了這些感人的事例,想想自己,我們是不是也要反省一下呢?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學(xué)習(xí),不會辜負父母的期望的。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篇六
今天,我和家人們一起觀看了中央電視臺2019“眾里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看完后我們都感慨萬千!
現(xiàn)場,在一顆顆心組成的舞美設(shè)計中,純真悅耳的原創(chuàng)歌舞《慈孝若晴天》拉開了頒獎典禮的序幕,也道出了孝親文化在傳統(tǒng)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典禮以《眾里尋你》旋律貫穿全程,由人物事跡短片融合全場掌聲引出每位“最美孝心少年”登臺領(lǐng)獎,并在與主持人的現(xiàn)場訪談中講述他們記憶中最難忘的事、表達他們心中的夢想,自然開掘他們孝親善行中使人震撼的閃光點。
而后,由著名作曲家呂遠、著名表演藝術(shù)家呂中、深受廣大觀眾特別是孩子們喜愛的鞠萍等央視知名主持人,以及孩子們的父母、生活中的身邊人等作為頒獎嘉賓為他們頒獎,給予“最美孝心少年”最樸實和親切的禮敬。現(xiàn)場,一位位“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跡,就像一曲曲動人心田的歌聲、一條條清澈甘醇的溪流,滋潤了每位觀眾的心靈,使人感受到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深沉震撼。
配合人物事跡短片的放映,根據(jù)“最美孝心少年”徐煜岑的事跡改編的情景劇《加油,媽媽》生動再現(xiàn)了小煜岑在媽媽患病喪失語言能力后,從吐字發(fā)音開始,一天天、一步步慢慢幫助媽媽重新開口說話的過程。劇中小煜岑發(fā)自肺腑的話語“從小媽媽就是一句句教我說話的,我不管用多長時間,教媽媽多少次,一定要讓媽媽開口說話!”以及媽媽一字一頓的“寶寶,你真?zhèn)ゴ螅瑡寢寪勰?”等滿含真情的表達,讓現(xiàn)場所有人深受感動,熱淚盈眶。
與此同時,由知名歌手平安演唱的以“陪伴不孤單”為主題的歌曲《星星不眨眼》,以及呈現(xiàn)“父母養(yǎng)育與子女反哺”主題的沙畫表演,配合整場主題良好營造了震撼、溫情而親和的現(xiàn)場氛圍,使慈愛孝親美德、核心價值觀在孩子們心中的自然培育和深深根植,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
這些都深深地觸動了我,使我熱淚盈眶!我今后一定要孝心少年們學(xué)習(xí)!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篇七
昨天,我觀看了中央電視臺2019年“眾里尋你——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在頒獎典禮上,活動將首次發(fā)布經(jīng)過幾個月征集并提煉濃縮的“新時期新孝行”內(nèi)容。
我印象最深刻是青島市市北區(qū)包頭路小學(xué)的王薺悅。
2019年,薺悅出生在一個比較特殊的家庭,爸爸先天失明,媽媽也僅有模糊的一點點視力。在薺悅不到4歲的時候,她的媽媽又患上了急性青光眼,連僅有的一點視力也無法保住,從此以后,這個三口之家就只有薺悅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了。
堅強的父母沒有依賴別人,一直堅持自己帶小薺悅。在特殊家庭成長起來的小薺悅有著比同齡人更多的孝心。早上,當同齡的孩子還在睡夢中時,王薺悅已經(jīng)悄悄地起床了。她輕輕地起床,拿米、淘米、加水、打開電飯煲的開關(guān),幫著父母做好早飯。別人家的孩子是爸爸媽媽送到學(xué)校,可在王薺悅家,吃過早飯后,是小薺悅牽著爸爸媽媽的手,把他們送到工作的盲人按摩店,再一個人走進學(xué)校,開始她一天的生活。在學(xué)校,她會爭分奪秒地寫作業(yè),以便回家更好地照顧失明的父母。
“學(xué)校里的很多人都知道這個樂觀、活潑的薺悅,大家也都特別喜歡她。”包頭路小學(xué)的大隊輔導(dǎo)員韓老師告訴記者,中央電視臺“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在得知了薺悅的事跡后,特意到青島錄制了宣傳片,也為薺悅提供了到北京參加頒獎典禮的機會。
薺悅現(xiàn)在是小學(xué)五年級的學(xué)生,但對于自己的未來,她有一個從未改變過的理想,就是成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我媽媽特別喜歡小孩,但是因為眼睛看不見,不能到幼兒園工作,我想長大以后替媽媽完成這個愿望。”說起自己的理想,薺悅的眼睛里透著認真與堅定,也透著對媽媽的愛。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篇八
“沒想到藍曉萍、藍蕓萍的家庭那么困難,她們還能笑著生活。比起來我們很幸福,更要關(guān)心爸爸媽媽,不能讓他們生氣。”
“我在家里也幫奶奶掃地、燒火。我要天天幫奶奶干活。”
這是11月9日下午,我們學(xué)校的師生觀看了2019“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后的反思與心聲。
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2019“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通過短片、小品等方式,展現(xiàn)了來自甘肅的李依桐、李易軒姐弟、來自山東的王薺悅、來自河南的王帥康、來自湖北的劉倩、來自湖南的楊沛錦、來自西藏的次旦拉姆、來自浙江的徐煜岑、來自四川的蒲曉燕、來自陜西的馮莫林、來自廣西的藍曉萍、藍蕓萍姐妹等12位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跡。節(jié)目依靠真實的故事、真摯的情感引起了學(xué)生們的共鳴,給學(xué)生上了一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課。這些最美孝心少年,用實際行動引領(lǐng)學(xué)生孝敬長輩、自強不息、陽光向上,感染著師生們的內(nèi)心,為他們帶來充滿溫暖與感動的精神能量,讓孝心美德再綻芬芳。
觀影完畢,我們校發(fā)起了“致敬最美孝心少年,踐行核心價值觀”倡議,引導(dǎo)學(xué)生回家后給父母一聲問候,勞動后給父母端一杯茶水,空閑時和長輩一起勞動;學(xué)習(xí)時專心聽講,作業(yè)時認真書寫;遇到困難時勇敢面對,積極向上。
各班將建立“孝心少年光榮榜”,通過班隊會學(xué)生匯報和教師家訪相結(jié)合的方式評選出班級最美孝心少年,在學(xué)期末集中表彰。我們都要正當孝心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