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天津薊州獨樂寺導游詞篇一
來自--的朋友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青年旅行社歡迎各位的到來。我叫林媛是青旅的一名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林。
這位是我們的司機王師傅,他駕車經(jīng)驗很豐富,大家可以放心乘坐。
我們現(xiàn)在開車前往薊縣的獨樂寺,中午12點用餐,下午爬盤山,晚上5點返回酒店。在接下來的游覽活動中請大家多多配合我的工作,我也會給您提供最優(yōu)質的服務,最后在此預祝您旅游愉快順利。
大家注意一下,我們就快要到獨樂寺了,我在這里先對它做個簡單的介紹:
千年古剎獨樂寺坐落在天津薊縣城內(nèi)的武定街上。它建于唐初天寶十一年,遼統(tǒng)和二年時重修,距今已經(jīng)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在1961年,獨樂寺作為最早的一批被國家認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也是獨樂寺五最之一最,那么另外四最,您不妨在一會兒參觀時和我一起注意一下。
大家注意一下,現(xiàn)在是10:20,我們11:30準時回到車上,請大家記住,我們所乘的車是韓國大宇車,車牌號為津a t8210而且在車前窗右下方有“天津青旅”字樣。好了,請大家?guī)Ш觅F重物品,按順序下車。
大家看這兒就是獨樂寺的山門了。我們先抬頭看一下這塊兒匾,這字徑半尺,鋼勁渾厚的三個字“獨樂寺”是出于明代大學士嚴嵩的手筆。嚴嵩的字在北方只留下了六個。這是其中的三個,另外的三個就是北京的“六必居”。那么有關獨樂寺的得名,有幾種說法。有人說,唐玄宗時,安祿山起兵叛唐,在此誓師,命名獨樂。取 “蓋思獨樂而不與民同樂”之意。另說,佛家清心寡欲,恪守戒律,獨以普渡眾生為樂,才命名獨樂寺?,F(xiàn)在,就讓我們進去看一看。
我們一進來就看到了這兩尊高大的塑像,我左面的這尊,從他的表情看,似有一股強勁的氣流從嘴里噴出一“哈”字。而這尊似由鼻孔噴出一“哼”字。他們就是我們民間俗稱的“哼哈二將”,也叫“二王尊”,是佛教里的護法天神,是專門把守山門的。真的是居高臨下,虎視眈眈,讓人不禁生出幾分畏忌。請大家跟我繼續(xù)向里走。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是清光緒年間繪制的四大天王彩色壁畫。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它們手持之物呢組成一個成語,就是風調雨順。我們現(xiàn)在走出山門,從外觀上看一看山門的建筑特點。
我先前提到的獨樂寺的五最,山門占了兩最。它是我國最早的廡殿頂式山門。大家看,它的特點是有五條脊,四面坡。這種建筑形式在我國古代屋頂建筑中是等級最高的了。大家看它橫脊兩端的飾物,叫鴟吻,這是我國最早的鴟吻實物。鴟吻傳說是龍生九子之一,能噴浪成雨,施于屋頂,取噴水鎮(zhèn)火之用。好,下面請大家回過頭來,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就是獨樂寺的主體建筑觀音之閣。
我們看到,觀音閣它通高23米,從外觀上看它是上下兩層,其實它是三層,在它的正中間還夾有一個暗層。觀音之閣是我國僅存的最古老的木結構高層樓閣,這也是獨樂寺的五最之一。我們可以看到,在它上檐的這塊匾的左下方落款為“太白”,對了,它就是出于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手筆。李白52歲時北游幽薊,在此留下了“觀音之閣”這四個大字。那么關于這塊匾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傳說。
傳說李白在寫這塊匾的時候喝的大醉,迷迷糊糊地寫下了這四個字,可是等把這塊匾掛起來以后,才發(fā)現(xiàn)“之”字少了一點。李白站在閣前,把筆蘸飽了墨水,用力往上一甩,正好點在“之”上。這就叫做“飛筆點之字”現(xiàn)在讓我們到大閣里面看一下。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尊高大的觀音菩薩像,是獨樂寺的第五最,是我國僅存的最大的古代泥塑之一。因為她的頭上還有十個小頭像,所以又稱十一面觀世音。我們看她兩邊的這兩尊小的是脅侍菩薩,這三尊塑像加上剛才的哼哈二將,是獨樂寺共有的五尊遼代的塑像,專家評述獨樂寺的早期塑像就是“少而精,藝術價值高,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站在這里向上看,我們可以看到在外面看不到的暗層。為了將這16米高的觀音像安排在閣里,觀音閣采用了“減柱法”,就是將這里的立柱去掉。沒有了立柱,這個暗層就承擔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既是一樓的閣頂,又是三樓的地基,這樣使觀音閣更加堅固。另外,觀音閣對于斗拱的運用也使得它盡管歷盡滄桑,卻仍然屹立于此。我們看這碩大渾厚而結構復雜的斗拱,它是互相插合而成的,中間留有縫隙,就好像人的關節(jié)一樣,起了連接的作用,同時又把上層柱頭的壓力都卸掉了。
我們看這些壁畫,它主要繪制的是十六羅漢和二冥王像,在乾隆十八年大修獨樂寺時它被一層厚達一厘米的白灰覆蓋。直到1972年我們在修整觀音閣時,在墻皮脫落的地方,偶然發(fā)現(xiàn)里面還有彩色的東西。然后請專家把它撥開,才發(fā)現(xiàn)是一幅龐大的壁畫。它的發(fā)現(xiàn)有很大的歷史價值,科研價值和藝術價值。現(xiàn)在它已經(jīng)被臨摹輸入國庫了。在觀音閣的后面呢,還有韋馱亭,臥佛殿和三世佛殿,以及當年的乾隆行宮。
好了,到這里,有關獨樂寺的情況我先為您介紹這么多。下面的時間留給大家自由參觀。但是,請您務必在中午十一點半之前回到車上,大家注意安全。現(xiàn)在就可以解散了。
各位朋友,我們這次的旅游活動就要圓滿的結束了,我也要和大家說再見了。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對于我工作中不周到,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由衷的和您說一聲對不起,請大家多多原諒,這次的旅游活動也使我們大家都成了朋友,我祝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身體健康,萬事盛意!
天津薊州獨樂寺導游詞篇二
來自××的朋友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青年旅行社歡迎各位的到來。我叫x媛是青旅的一名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x。
這位是我們的司機王師傅,他駕車經(jīng)驗很豐富,大家可以放心乘坐。
我們現(xiàn)在開車前往薊縣的獨樂寺,中午12點用餐,下午爬盤山,晚上5點返回酒店。在接下來的游覽活動中請大家多多配合我的工作,我也會給您提供最優(yōu)質的服務,最后在此預祝您旅游愉快順利。
大家注意一下,我們就快要到獨樂寺了,我在這里先對它做個簡單的介紹:
千年古剎獨樂寺坐落在天津薊縣城內(nèi)的武定街上。它建于唐初天寶十一年,遼統(tǒng)和二年時重修,距今已經(jīng)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在1961年,獨樂寺作為最早的一批被國家認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也是獨樂寺五最之一最,那么另外四最,您不妨在一會兒參觀時和我一起注意一下。
大家注意一下,現(xiàn)在是10:20,我們11:30準時回到車上,請大家記住,我們所乘的車是韓國大宇車,車牌號為津at8210而且在車前窗右下方有“天津青旅”字樣。好了,請大家?guī)Ш觅F重物品,按順序下車。
大家看這兒就是獨樂寺的'山門了。我們先抬頭看一下這塊兒匾,這字徑半尺,鋼勁渾厚的三個字“獨樂寺”是出于明代大學士嚴嵩的手筆。嚴嵩的字在北方只留下了六個。這是其中的三個,另外的三個就是北京的“六必居”。那么有關獨樂寺的得名,有幾種說法。有人說,唐玄宗時,安祿山起兵叛唐,在此誓師,命名獨樂。取“蓋思獨樂而不與民同樂”之意。另說,佛家清心寡欲,恪守戒律,獨以普渡眾生為樂,才命名獨樂寺?,F(xiàn)在,就讓我們進去看一看。
我們一進來就看到了這兩尊高大的塑像,我左面的這尊,從他的表情看,似有一股強勁的氣流從嘴里噴出一“哈”字。而這尊似由鼻孔噴出一“哼”字。他們就是我們民間俗稱的“哼哈二將”,也叫“二王尊”,是佛教里的護法天神,是專門把守山門的。真的是居高臨下,虎視眈眈,讓人不禁生出幾分畏忌。請大家跟我繼續(xù)向里走。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是清光緒年間繪制的四大天王彩色壁畫。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它們手持之物呢組成一個成語,就是風調雨順。我們現(xiàn)在走出山門,從外觀上看一看山門的建筑特點。
我先前提到的獨樂寺的五最,山門占了兩最。它是我國最早的廡殿頂式山門。大家看,它的特點是有五條脊,四面坡。這種建筑形式在我國古代屋頂建筑中是等級最高的了。大家看它橫脊兩端的飾物,叫鴟吻,這是我國最早的鴟吻實物。鴟吻傳說是龍生九子之一,能噴浪成雨,施于屋頂,取噴水鎮(zhèn)火之用。好,下面請大家回過頭來,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就是獨樂寺的主體建筑觀音之閣。
我們看到,觀音閣它通高23米,從外觀上看它是上下兩層,其實它是三層,在它的正中間還夾有一個暗層。觀音之閣是我國僅存的最古老的木結構高層樓閣,這也是獨樂寺的五最之一。我們可以看到,在它上檐的這塊匾的左下方落款為“太白”,對了,它就是出于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手筆。李白52歲時北游幽薊,在此留下了“觀音之閣”這四個大字。那么關于這塊匾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傳說。
傳說李白在寫這塊匾的時候喝的大醉,迷迷糊糊地寫下了這四個字,可是等把這塊匾掛起來以后,才發(fā)現(xiàn)“之”字少了一點。李白站在閣前,把筆蘸飽了墨水,用力往上一甩,正好點在“之”上。這就叫做“飛筆點之字”現(xiàn)在讓我們到大閣里面看一下。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尊高大的觀音菩薩像,是獨樂寺的第五最,是我國僅存的最大的古代泥塑之一。因為她的頭上還有十個小頭像,所以又稱十一面觀世音。我們看她兩邊的這兩尊小的是脅侍菩薩,這三尊塑像加上剛才的哼哈二將,是獨樂寺共有的五尊遼代的塑像,專家評述獨樂寺的早期塑像就是“少而精,藝術價值高,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站在這里向上看,我們可以看到在外面看不到的暗層。為了將這16米高的觀音像安排在閣里,觀音閣采用了“減柱法”,就是將這里的立柱去掉。沒有了立柱,這個暗層就承擔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既是一樓的閣頂,又是三樓的地基,這樣使觀音閣更加堅固。另外,觀音閣對于斗拱的運用也使得它盡管歷盡滄桑,卻仍然屹立于此。我們看這碩大渾厚而結構復雜的斗拱,它是互相插合而成的,中間留有縫隙,就好像人的關節(jié)一樣,起了連接的作用,同時又把上層柱頭的壓力都卸掉了。
我們看這些壁畫,它主要繪制的是十六羅漢和二冥王像,在乾隆十八年大修獨樂寺時它被一層厚達一厘米的白灰覆蓋。直到1972年我們在修整觀音閣時,在墻皮脫落的地方,偶然發(fā)現(xiàn)里面還有彩色的東西。然后請專家把它撥開,才發(fā)現(xiàn)是一幅龐大的壁畫。它的發(fā)現(xiàn)有很大的歷史價值,科研價值和藝術價值?,F(xiàn)在它已經(jīng)被臨摹輸入國庫了。在觀音閣的后面呢,還有韋馱亭,臥佛殿和三世佛殿,以及當年的乾隆行宮。
好了,到這里,有關獨樂寺的情況我先為您介紹這么多。下面的時間留給大家自由參觀。但是,請您務必在中午十一點半之前回到車上,大家注意安全。現(xiàn)在就可以解散了。
各位朋友,我們這次的旅游活動就要圓滿的結束了,我也要和大家說再見了。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對于我工作中不周到,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由衷的和您說一聲對不起,請大家多多原諒,這次的旅游活動也使我們大家都成了朋友,我祝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身體健康,萬事盛意!
天津薊州獨樂寺導游詞篇三
歡迎來到天津市獨樂寺,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獨樂寺的概況:
今天我們要游覽的是津門十景之一,的獨樂寺。獨樂寺俗稱大佛寺,是我國古代大型木結構高層建筑的一顆明珠,1961年,國務院公布獨樂寺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位于薊縣城內(nèi),坐北朝南,是由山門、觀音閣和東西配殿組成的一套完整建筑群,布局簡潔,主題突出,宏偉莊重。關于獨樂寺初建的年代已經(jīng)無從考證了,但我國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先生認為,獨樂寺的創(chuàng)立,最遲也應該在唐初,觀音閣上懸掛的李白所書唐制的"觀音之閣"的匾額可作為佐證?,F(xiàn)存獨樂寺的主要建筑,是遼圣宗統(tǒng)和二年重建的。關于獨樂寺,它有五個"之最",剛剛我已經(jīng)說過了一個了,其余四個,我將會在講解過程中告訴大家,請大家仔細聽,回來的路上就請您來說說這五個"之最"。
好了,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景點的停車場了,請大家記住我們的車是白色的大金龍,車牌是津a2345,車子停在停車場的左邊,我們下午4點在寺門口集合,請靠窗的游客把窗子鎖緊,貴重的物品請隨身帶好,好,請大家開始下車。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紅門叫做山門,它高約10米,面闊3間,進深2間,中間為穿堂道,,請大家向上看,在山門正中有一匾額,上書"獨樂寺"三個字,字徑半尺,剛勁渾厚,為明代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嚴嵩手書。為什么叫獨樂寺呢?因為佛家清心寡欲,恪守戒律,獨以普渡眾生為樂,才命名為獨樂寺。好,就請大家隨我走入獨樂寺吧,進入山門,首先我們大家看到的這兩尊高大的護衛(wèi)金剛力士,就是民間俗稱的"哼哈二將"他們均高4.5米,居高臨下,虎視眈眈,面目猙獰可畏。
我們繼續(xù)往里走,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是天王殿,這里東西兩側是彩繪的四天王像,兩兩分立。分東南西北,各護一方。東側北端為東方持國天王,綠臉,怒目,著棕色胄甲,手持琵琶,兩腳各踩一鬼。東側南端為南方增長天王,,臉藍色,雙目圓睜,著棕色胄甲,手持寶劍,兩腳各踩一鬼。西側南端是西方廣目天王,臉紅色,怒目,左手緊握一龍,右手捏如意寶珠,腳踏兩鬼。西側北斷是北方多聞天王,白臉,面目和善,左手持紅蓋黃傘,右手握灰色銀鼠,左腳下鬼作人身獸面,站立;右腳下鬼作獸形,蹲于地。象這樣,南間有哼哈二將,北間有四大天王的設置是少見的。
請大家往前走,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就是觀音閣了。好,請大家轉身,看一下山門的屋頂,它為我國最早,等級最高貴的廡殿頂山門,由一條正脊四條垂脊組成,正脊兩端兩條翅轉向內(nèi),猶如雉鳥飛翔的在建筑中叫做"鴟吻"生動逼真,氣勢宏偉。廡殿頂和鴟吻也就是獨樂寺的第二和第三個之最。
現(xiàn)在我們轉回身來再看看觀音閣吧,它東西面闊五間,南北進深四間,從外表看,上下兩層,實為三層,中間有一暗層。觀音閣是我過僅存的最古老的木結構高層樓閣。我們向上看,屋檐下正中懸有一鎏金方匾上書"觀音之閣",左下方落款"太白",是唐代大詩人李白52歲北游幽薊時所書。相傳,有一天李白喝得大醉,迷迷糊糊寫下了"觀音之閣"四個大字,又題上了"太白"的下款,可是,等到把匾懸掛起來以后,才發(fā)現(xiàn)之字少了一點,李白就站在閣前,把筆蘸飽墨水,用力往上一甩,正好點在之字上。這就是"飛筆點之字"。
我們一起走進觀音閣去看看吧,中間聳立著的巨大的觀音像是整個建筑的主旨,在它的頭上還有十個小頭像,所以又稱十一面觀音。也就是第五個之最,是我國僅存的最大的古代泥塑之一。大家可以看到在十一面觀音像的旁邊還有各有一脅侍菩薩,略向觀音前傾,好像隨時準備聽從差遣。三尊塑像具有很濃的唐代風格,均系遼代雕塑藝術的珍品。
好,請大家看看閣內(nèi)四壁的彩畫,這是明代重描的"十六羅漢"和"二明王"像壁畫上部間繪有山林風云,下面也有世俗題材。這些壁畫,在乾隆十八年大修獨樂寺時被一層厚達一厘米的白灰覆蓋,1972年,休整觀音閣時發(fā)現(xiàn)并剝出,這些壁畫不僅給獨樂寺增添了光彩,也為歷史、藝術、宗教的研究領域提供了寶貴的材料。
好了朋友們,今天的游覽就全部結束了。感謝您對我工作的支持與配合,為了我的工作更加完善,有什么服務不周到的地方請您留下寶貴意見,祝您萬事如意!
天津薊州獨樂寺導游詞篇四
各人好!
接待來到天津獨樂寺,起首我給各人先容一下獨樂寺的輪廓:
獨樂寺位于薊縣城武定北側,它始建于天寶十一年,遼代重建。關于獨樂寺的得名,這里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獨樂寺的主體構筑是十一面觀世音的內(nèi)部,就是一顆參天而立的獨梨樹;第二種說法是,安祿山起兵反唐,這里是誓師地,他“蓋思獨樂而不與民同樂”,故名獨樂寺:尚有一種說法是,“佛家清心寡欲,獨以普渡眾生為樂”故名獨樂寺。整個獨樂寺有三部門構成,東路是清朝天子辟建的行宮,西路是僧房,中路由山門,觀音之閣,八角亭,臥佛殿,三佛殿構成。整體構筑機關簡捷,主題突出,雄偉肅靜。獨樂寺有五個之最:觀音閣是我國僅存的最迂腐的木布局高層樓閣;觀音像是我國僅存的最大古代泥塑之一;山門為現(xiàn)存最早,品級最高的廡殿頂山門;山門正脊上有最早的鴟吻;獨樂寺為第一批世界重點文物掩護單元。
此刻,我們到站了。
此刻我們各人看到的這個構筑就是山門,他高10米,面闊三間,進深兩間,中間坐穿堂,兩側是稍間。在山門的檐下有一塊匾,上書“獨樂寺”三個字,為明代大學士嚴嵩手筆,聽說他在北方只留下六個字,其它三個字就是北京的“六必居”三個字。
在山門的前兩稍間有兩尊遼代的金剛力士站像,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哼哈二將,從他們的嘴形和手形可看出,左邊這尊緘口,握手為“哼”將,右邊張口,伸手為“哈”將,他們都是4.5米高,肌肉隆起,威武富麗,緊守著山門,他們站在此地已經(jīng)是一千多年的汗青了。我們看這兩根中柱的中間,相傳早年有一扇大門,因為年月長遠,這門及應不存了,但這里是山門和觀音之閣的分界限,站在門檻這一邊看觀音之閣,只能看到局部,跨過門檻一步,大閣全貌就一清二楚了。各人不妨試一下,這是魏晉時期,廣泛回收的畫框式布局。山門北稍間的兩側是清光緒年間繪制的四大天王像。先看東側:南邊增添天王,手持寶劍;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琶。西側的兩尊:北方多聞天亡,手持雨傘;西方廣目天王,手握銀蛇。四大天王手中所持之物構成一個成語“風調雨順”,表達了我國老黎民的愿望。
我們?nèi)タ匆豢粗黧w構筑。我們眼前的就是獨樂寺的主體構筑“觀音之閣”,它通高23米,從外面上看分為上下兩層,現(xiàn)實上是三層,在它正中間有一個暗層,整個大閣最突出的特點是沒有一根釘子,都是榫卯布局的,我們看這一朵朵的就是斗拱,方形木塊為斗,長條拱木為拱,整個大閣共用了152朵斗拱。大閣的房頂為九脊歇山式,檐下有一塊匾額“觀音之閣“,它是李白的真跡,這塊匾額已經(jīng)收入世界名匾大全了,下面這塊匾額是“具足圓成”它是咸豐的手筆,意思是說內(nèi)里的觀音已經(jīng)修行圓滿,具備成佛前提了。
我們從這個位置轉頭看一下山門,整個山門是由12根粗大的柱子支挺的,柱頭所有向內(nèi)傾斜。它是我國古構筑的一個特點,稱為側角,使構筑物越發(fā)不變,在山門的正脊上有兩個首飾,尾巴向內(nèi)翹起,似鳥非鳥,似魚非魚,叫做鴟吻。傳說為龍生九子之一,能噴浪成雨,取噴水震火之用。
此刻我們走進大閣里邊來看一下。在我們眼前的就是十一面觀音像,它通高16米,站在蓮花臺上,通過暗層,直達閣頂。觀音有33種變革情勢。十一面觀音為個中一種,這種文體在別處是絕對看不到的,由于就世界來講,只有這里供奉的是十一面觀音,它活著界上也僅存13尊。我們看整個觀音略向前傾,給人以密切感。它的兩個飄帶從手腕處一向垂到蓮花臺之上,現(xiàn)實上是起了支撐點的浸染了。我們說這個觀音是泥塑的,并不是說它完滿是用泥堆起來的,它的內(nèi)部有仿人體骨架的木布局,表面鐫刻的是泥。十一面觀音兩旁的是善財,龍女兩位脅持菩薩,他們腰部微扭,頭頂五佛冠,顯得活躍活波,給人以真實感,這三尊塑像加上前面的哼哈二將,獨樂寺共有5尊遼代的塑像,專家評價獨樂寺的早期塑像就是“少而精,藝術代價高”。
在里邊來看,每個柱頭上都有一個斗拱,整個大閣152朵斗拱,24種情勢,漫衍在大閣各個部位,它恰似人的樞紐一樣,這是觀音之閣歷經(jīng)1000多年的風風雨雨,28次地動,依然安全無事的緣故起因之一。
整個大閣是以三大藝術于一堂的,它就是古構筑,塑像,通欄充滿墻面的彩色壁畫。這組壁畫繪制于元代,1972年才發(fā)明出來的,原本一向掩護在一層土壤內(nèi)里,它的發(fā)明有很高的汗青代價,科研代價和藝術代價。它已經(jīng)被摹仿收入國庫了,壁畫以釋教十六羅漢和二天王為主題,間以釋教有關的神話故事,世俗題材構成一組組各有獨立,又相相互連的巨幅畫卷。
好了伴侶們,本日的游覽就所有竣事了。感激您對我事變的支持與共同,為了我的事變越發(fā)完美,有什么處事不殷勤的處所請您留下名貴意見,祝您萬事快意!
天津薊州獨樂寺導游詞篇五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們天津青年旅行社的全體人員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也感謝大家對我們旅行社的支持和信任。我是今天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旁邊這位是我們的隨隊司機張師傅。張師傅的駕駛經(jīng)驗非常豐富,相信大家在乘車的途中一定會感到既舒適又安全的。如果大家在旅途中有什么困難和要求,請您及時地提出,我將竭盡全力地為您服務。在這里我預祝大家旅途愉快,能夠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參觀的是津門十景之一的千年古剎獨樂寺。獨樂寺位于薊縣古城的中心位置,俗稱大佛寺,是我國古代大型木結構建筑的代表作。它集古建、壁畫、塑像三大藝術于一體,擁有九個“全國之最”的桂冠,是國務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關于獨樂寺名稱的由來說法不一,一種是說主雕塑觀音塑像內(nèi)部支架是由一棵大杜梨樹切割而成,以諧音而取名;還有一種是說“佛家清心寡欲,獨以普渡眾生為樂”故名獨樂寺。
好了,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景點的停車場了,請大家記住我們的車號是16號,車牌是津a1234,我們下午4點在寺門口集合,請靠窗的游客把窗子關緊,貴重物品一定要隨身攜帶。請大家開始下車,跟隨我一起走進獨樂寺。
的護衛(wèi)金剛力士像,就是民間俗稱的“哼哈二將”,造型生動,形象逼真,是形神兼?zhèn)涞乃囆g佳作。
我們繼續(xù)往里走,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是天王殿,這里東西兩側是彩繪的四天王像,分東南西北,各護一方。四大天王手中所持之物寓意“風、調、雨、順”,反映出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希望好年景,盼望五谷豐登的美好愿望。
穿過山門,我們看到的就是獨樂寺的主體建筑——觀音閣了。從外表看分為上下兩層,,中間有一暗層,實為三層全木結構,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木結構高層樓閣建筑。我們向上看,屋檐下正中懸有一鎦金方匾,上書“觀音之閣”,左下方落款“太白”,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北游幽薊時所書,已被收入“全國名匾大全”。大家仔細看會發(fā)現(xiàn)“觀音之閣”的“之”字有些特別。關于之字的由來,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呢。相傳,有一天李白喝得大醉,迷迷糊糊寫下了“觀音之閣”四個大字,又題上了“太白”的下款,可是,等到把匾懸掛起來以后,才發(fā)現(xiàn)之字少了一點。這時李白大叫一聲:“拿酒來!”好酒奉上,李太白抓起毛筆,蘸飽墨水,用力往上一甩,正好點在之字上。這就是著名的“太白飛筆點之字”。現(xiàn)在我們一起走進觀音閣去看看,眼前蓮花座之上的就是主雕塑觀音塑像。在它的頭上還有十個小頭像,所以又稱十一面觀音。像高16米,是我國現(xiàn)存最高的彩色泥塑站像。大家可以看到在十一面觀音像的兩側各有一協(xié)侍菩薩,三尊塑像均是遼代雕塑藝術的珍品。
四周墻壁上是元代繪制、明代重描的“十六羅漢”和“二明王”壁畫珍品。這些壁畫,在乾隆十八年大修獨樂寺時被一層厚達一厘米的白灰覆蓋,直到1972年修整觀音閣時偶然發(fā)現(xiàn)并剝出,才再現(xiàn)在世人面前。
請大家隨我往后走,在十一面觀音像的背后便是倒座觀音,有韋馱和關羽的護法神像,整個塑像寓意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普化、風波和濟公。后殿是三世佛殿,里面供奉著“橫三世佛”,即藥師佛,釋迦穆尼佛和阿彌陀佛。
眼前這座白塔位于獨樂寺南300米,是早期獨樂寺的一個組成部分,與寺同為一個整體,又名獨樂寺塔。白塔重修于遼清寧四年,塔高30.6米,平面八角形,通體雪白,造型別致,是印度佛教文化與中華民族文化融合的產(chǎn)物。雖歷經(jīng)千余年,飽經(jīng)風霜,并屢遭地震,仍巍然屹立。在出土的100多件文物中,有73件完好無損,做工精細,均為稀世珍寶。
白塔前的三座大殿里塑有三組彩色佛像,分別是釋迦穆尼和阿難、迦葉,觀世音菩薩和龍女、善財童子,以及地藏王和張明父子。下面時間大家可以自行參觀,我們四點準時在寺門口集合,我們的車號是16號,車牌是津a1234,請大家注意安全,不要遲到。
下面的時間可以去自行參觀一下,我們4點準時在寺門口集合,車號是16號車,車牌是津a2345,請大家注意安全,不要遲到。
天津薊州獨樂寺導游詞篇六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們要游覽的景點是獨樂寺。
獨樂寺位于薊縣城武定街北側,它始建于天寶十一年,遼代重建。
關于獨樂寺的得名,這里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獨樂寺的主體建筑是十一面觀世音的內(nèi)部,就是一棵參天而立的獨梨樹;第二種說法是,安祿山起兵反唐,這里是誓師地,他"蓋思獨樂不與民同樂",故名獨樂寺;還有一種說法是:"佛家清心寡欲,獨以普渡眾生為樂",故名獨樂寺。
整個獨樂寺由三部分組成:東路是清朝皇帝辟建的行宮,西路是僧房,中路是山門,觀音之閣,臥佛殿組成。整體建筑布局簡潔,主題突出,宏偉莊嚴。
獨樂寺為第一批全國重點保護單位。
現(xiàn)在,現(xiàn)場解說到此結束,下面的時間,大家可以自己游覽。
祝愿大家快樂!
天津薊州獨樂寺導游詞篇七
各位老師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們四通旅行社的全體人員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也感謝大家對我們旅行社的支持和信任。我叫雕刻時光,是四通旅行社的導游員,大家叫我小劉好了。坐在前方駕駛位置上的是我們的隨隊司機張師傅。張師傅的駕駛經(jīng)驗非常豐富,相信大家在乘車的途中一定會感到既舒適又安全的。今天能擔任本團的導游工作,認識這么多的教師朋友,我覺感到很榮幸,如果大家在旅途中有什么困難和要求,請您及時地提出,我將竭盡全力地為您服務。也希望大家能積極地支持和配合我的工作。在這里我預祝大家旅途愉快,能夠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今天我們要游覽的是津門十景之一,的獨樂寺。獨樂寺俗稱大佛寺,是我國古代大型木結構高層建筑的一顆明珠,1961年,國務院公布獨樂寺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位于薊縣城內(nèi),坐北朝南,是由山門、觀音閣和東西配殿組成的一套完整建筑群,布局簡潔,主題突出,宏偉莊重。關于獨樂寺初建的年代已經(jīng)無從考證了,但我國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先生認為,獨樂寺的創(chuàng)立,最遲也應該在唐初,觀音閣上懸掛的李白所書唐制的"觀音之閣"的匾額可作為佐證。現(xiàn)存獨樂寺的主要建筑,是遼圣宗統(tǒng)和二年重建的。關于獨樂寺,它有五個"之最",剛剛我已經(jīng)說過了一個了,其余四個,我將會在講解過程中告訴大家,請大家仔細聽,回來的路上就請您來說說這五個"之最"。
好了,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景點的停車場了,請大家記住我們的車是白色的大金龍,車牌是津a2345,車子停在停車場的左邊,我們下午4點在寺門口集合,請靠窗的游客把窗子鎖緊,貴重的物品請隨身帶好,好,請大家開始下車。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紅門叫做山門,它高約10米,面闊3間,進深2間,中間為穿堂道,,請大家向上看,在山門正中有一匾額,上書"獨樂寺"三個字,字徑半尺,剛勁渾厚,為明代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嚴嵩手書。為什么叫獨樂寺呢?因為佛家清心寡欲,恪守戒律,獨以普渡眾生為樂,才命名為獨樂寺。好,就請大家隨我走入獨樂寺吧,進入山門,首先我們大家看到的這兩尊高大的護衛(wèi)金剛力士,就是民間俗稱的"哼哈二將"他們均高4.5米,居高臨下,虎視眈眈,面目猙獰可畏。
我們繼續(xù)往里走,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是天王殿,這里東西兩側是彩繪的四天王像,兩兩分立。分東南西北,各護一方。東側北端為東方持國天王,綠臉,怒目,著棕色胄甲,手持琵琶,兩腳各踩一鬼。東側南端為南方增長天王,,臉藍色,雙目圓睜,著棕色胄甲,手持寶劍,兩腳各踩一鬼。西側南端是西方廣目天王,臉紅色,怒目,左手緊握一龍,右手捏如意寶珠,腳踏兩鬼。西側北斷是北方多聞天王,白臉,面目和善,左手持紅蓋黃傘,右手握灰色銀鼠,左腳下鬼作人身獸面,站立;右腳下鬼作獸形,蹲于地。象這樣,南間有哼哈二將,北間有四大天王的設置是少見的。
請大家往前走,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就是觀音閣了。好,請大家轉身,看一下山門的屋頂,它為我國最早,等級最高貴的廡殿頂山門,由一條正脊四條垂脊組成,正脊兩端兩條翅轉向內(nèi),猶如雉鳥飛翔的在建筑中叫做"鴟吻"生動逼真,氣勢宏偉。廡殿頂和鴟吻也就是獨樂寺的第二和第三個之最。
天津薊州獨樂寺導游詞篇八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和大家介紹一下!
獨樂寺,俗稱大佛寺,位于天津薊縣城內(nèi)西大街。傳說安祿山起兵叛唐,在此誓師,因他想做皇帝,“思獨樂而不與民同樂”而得寺名。古寺建于唐貞觀十年,遼統(tǒng)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是中國僅存的三大遼代寺院之一,為國務院1961年首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津門十景之一。獨樂寺現(xiàn)已列為申報世界歷史文化遺產(chǎn)預備清單名錄。
獨樂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現(xiàn)存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位于天津市薊縣縣城內(nèi)。 獨樂寺相傳始建于唐,遼統(tǒng)和二年(984)重建。
薊縣縣城不大,從長途車站下車,步行就到了武定侯街,也許是由于獨樂寺外的鐵門緊閉,無法從馬路上體會山門的震撼,從側門進入寺內(nèi),山門的氣勢就讓人感到不同一般,山門高約10米,正中匾額楷書“獨樂寺”,這是明朝嚴嵩題字,顯得剛勁渾厚。
同去懂建筑的朋友介紹,獨樂寺山門的屋頂五條脊,四面坡。檐角如翼似飛,使建筑物莊重而高昂,表現(xiàn)出了中國建筑特有的藝術效果。
走過山門就看到了觀音閣,閣上的匾額“觀音之閣”是唐朝著名的詩人李白在52歲北游幽州時所題寫的,觀音閣中間的觀音像高16米,頭上還有10個小頭像,所以還被稱為11面觀音。
觀音閣后的八角小亭名“韋馱亭”塑像韋馱身著鎧甲,雙手合十,以往看到的韋馱像一般都在天王殿或大雄寶殿里,而單獨給韋馱設亭的寺院在中國還是十分罕見的。
由于觀音閣與山門同在一個中軸線的原因,當你站在山門正中,從山門的畫框里,能把觀音閣高聳的雄姿全納入鏡頭,這種把高層建筑放在山門之內(nèi)的布局,是南北朝及以后建立寺院的傳統(tǒng)手法。
修建于唐朝的獨樂寺,已經(jīng)有1000多年的歷史,從史載多年的戰(zhàn)亂地震到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以至如今,獨樂寺依舊安然無恙。梁思成先生說,“在薊民心中,實為無尚圣地”。
觀音閣的西北,有28塊乾隆皇帝的書法碑帖,都是乾隆的書法真跡,如今看上去已經(jīng)字跡斑駁,不過,在這樣一個小小的縣城里卻能看到如此的珍寶,主要原因就是,清朝的東陵在遵化,皇帝去遵化祭祖,薊縣成為一個重要的中轉休息站。
談到薊縣獨樂寺,就不能不繼續(xù)說到梁思成先生,梁先生曾親自撰寫《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三卷第二期)“獨樂寺專號”,在解釋觀音閣上咸豐皇帝手書“具足圓成”時,梁先生認為,“具足”是佛家語,“圓成”不是佛語,應為“具足圓通”。
1966年,中國的政治形勢已經(jīng)發(fā)生變化,梁先生依舊冒著風險,抵達薊縣,提出要為觀音閣“裝避雷針、安門窗,為防止鳥類落在觀音頭像上,要為觀音頭像上罩鐵絲網(wǎng)”,于是,文化部當年就撥款9000元人民幣,由河北省古建隊施工安裝完畢,使獨樂寺受到了妥善保護。
天津薊州獨樂寺導游詞篇九
歡迎來到天津市獨樂寺,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獨樂寺的概況:
今天我們要游覽的.是津門十景之一,的獨樂寺。獨樂寺俗稱大佛寺,是我國古代大型木結構高層建筑的一顆明珠,1961年,國務院公布獨樂寺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位于薊縣城內(nèi),坐北朝南,是由山門、觀音閣和東西配殿組成的一套完整建筑群,布局簡潔,主題突出,宏偉莊重。關于獨樂寺初建的年代已經(jīng)無從考證了,但我國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先生認為,獨樂寺的創(chuàng)立,最遲也應該在唐初,觀音閣上懸掛的李白所書唐制的"觀音之閣"的匾額可作為佐證?,F(xiàn)存獨樂寺的主要建筑,是遼圣宗統(tǒng)和二年重建的。關于獨樂寺,它有五個"之最",剛剛我已經(jīng)說過了一個了,其余四個,我將會在講解過程中告訴大家,請大家仔細聽,回來的路上就請您來說說這五個"之最"。
好了,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景點的停車場了,請大家記住我們的車是白色的大金龍,車牌是津a2345,車子停在停車場的左邊,我們下午4點在寺門口集合,請靠窗的游客把窗子鎖緊,貴重的物品請隨身帶好,好,請大家開始下車。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紅門叫做山門,它高約10米,面闊3間,進深2間,中間為穿堂道,,請大家向上看,在山門正中有一匾額,上書"獨樂寺"三個字,字徑半尺,剛勁渾厚,為明代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嚴嵩手書。為什么叫獨樂寺呢?因為佛家清心寡欲,恪守戒律,獨以普渡眾生為樂,才命名為獨樂寺。好,就請大家隨我走入獨樂寺吧,進入山門,首先我們大家看到的這兩尊高大的護衛(wèi)金剛力士,就是民間俗稱的"哼哈二將"他們均高4.5米,居高臨下,虎視眈眈,面目猙獰可畏。
我們繼續(xù)往里走,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是天王殿,這里東西兩側是彩繪的四天王像,兩兩分立。分東南西北,各護一方。東側北端為東方持國天王,綠臉,怒目,著棕色胄甲,手持琵琶,兩腳各踩一鬼。東側南端為南方增長天王,,臉藍色,雙目圓睜,著棕色胄甲,手持寶劍,兩腳各踩一鬼。西側南端是西方廣目天王,臉紅色,怒目,左手緊握一龍,右手捏如意寶珠,腳踏兩鬼。西側北斷是北方多聞天王,白臉,面目和善,左手持紅蓋黃傘,右手握灰色銀鼠,左腳下鬼作人身獸面,站立;右腳下鬼作獸形,蹲于地。象這樣,南間有哼哈二將,北間有四大天王的設置是少見的。
請大家往前走,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就是觀音閣了。好,請大家轉身,看一下山門的屋頂,它為我國最早,等級最高貴的廡殿頂山門,由一條正脊四條垂脊組成,正脊兩端兩條翅轉向內(nèi),猶如雉鳥飛翔的在建筑中叫做"鴟吻"生動逼真,氣勢宏偉。廡殿頂和鴟吻也就是獨樂寺的第二和第三個之最。
現(xiàn)在我們轉回身來再看看觀音閣吧,它東西面闊五間,南北進深四間,從外表看,上下兩層,實為三層,中間有一暗層。觀音閣是我過僅存的最古老的木結構高層樓閣。我們向上看,屋檐下正中懸有一鎏金方匾上書"觀音之閣",左下方落款"太白",是唐代大詩人李白52歲北游幽薊時所書。相傳,有一天李白喝得大醉,迷迷糊糊寫下了"觀音之閣"四個大字,又題上了"太白"的下款,可是,等到把匾懸掛起來以后,才發(fā)現(xiàn)之字少了一點,李白就站在閣前,把筆蘸飽墨水,用力往上一甩,正好點在之字上。這就是"飛筆點之字"。
我們一起走進觀音閣去看看吧,中間聳立著的巨大的觀音像是整個建筑的主旨,在它的頭上還有十個小頭像,所以又稱十一面觀音。也就是第五個之最,是我國僅存的最大的古代泥塑之一。大家可以看到在十一面觀音像的旁邊還有各有一脅侍菩薩,略向觀音前傾,好像隨時準備聽從差遣。三尊塑像具有很濃的唐代風格,均系遼代雕塑藝術的珍品。
好,請大家看看閣內(nèi)四壁的彩畫,這是明代重描的"十六羅漢"和"二明王"像壁畫上部間繪有山林風云,下面也有世俗題材。這些壁畫,在乾隆十八年大修獨樂寺時被一層厚達一厘米的白灰覆蓋,1972年,休整觀音閣時發(fā)現(xiàn)并剝出,這些壁畫不僅給獨樂寺增添了光彩,也為歷史、藝術、宗教的研究領域提供了寶貴的材料。
好了朋友們,今天的游覽就全部結束了。感謝您對我工作的支持與配合,為了我的工作更加完善,有什么服務不周到的地方請您留下寶貴意見,祝您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