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課外閱讀篇一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知識和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而課外閱讀作為獲取知識和豐富閱歷的一種途徑,已經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重視。我認為,開展課外閱讀不僅可以提升個人的知識水平,還能夠培養個人的思考和閱讀能力,使自己更加全面發展。
首先,開展課外閱讀可以提升個人的知識水平。課外閱讀的范圍非常廣泛,包括文學、歷史、科技、哲學等各個方面。通過閱讀各種不同的書籍,我們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知識和見解。比如,閱讀文學名著可以使我們了解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價值觀,對于我們的人文素養有著重大的影響;而閱讀科普書籍則可以使我們了解到最新的科學研究和發現,培養自己的科學素養。只有通過不斷閱讀,我們才能夠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其次,課外閱讀可以培養個人的思考和閱讀能力。閱讀的過程不僅僅是獲取知識,更是一種思考的過程。通過閱讀,我們能夠學會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并形成自己的觀點。尤其是閱讀一些經典著作,比如《論語》、《資治通鑒》等,可以培養我們的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能力。而通過閱讀小說和故事書,我們可以培養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閱讀也是一種良好的語言訓練方式,通過反復閱讀,我們能夠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使我們的語言表達更加準確和流暢。
再次,開展課外閱讀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閱讀是一種交流的方式,通過閱讀他人的作品,我們可以了解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觀。這樣的經歷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他人,建立起更加廣泛和深入的人際關系。同時,閱讀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通過閱讀自己感興趣的題材和作品,我們可以從中找到共鳴,找到自身的追求和價值觀。這樣的體驗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更加清晰地明確自己的目標和方向。
最后,開展課外閱讀可以使我們更加全面發展。閱讀能夠開拓我們的眼界,豐富我們的思想,培養我們的興趣愛好。通過閱讀,我們可以接觸到各個領域的知識和見解,從而拓寬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視野。同時,閱讀也是一種審美的體驗,通過閱讀文學作品,我們可以欣賞到不同的文學風格和藝術魅力。而閱讀藝術書籍則可以培養我們的審美能力和欣賞能力。只有通過全面的閱讀,我們才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擁有廣博的知識和豐富的內涵。
綜上所述,開展課外閱讀對于個人的發展至關重要。通過閱讀,我們可以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培養自己的思考和閱讀能力,理解自己和他人,實現更加全面的發展。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參與到課外閱讀中來,通過閱讀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人生價值。
課外閱讀篇二
課外閱讀在培養學生綜合語文素質上和提高應試成績上,享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語文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得到了和呂叔湘先生在《語文教學中兩個迫切的問題》一文中一樣的答案:“少數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們的經驗,會異口同聲地說得益于看課外書”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怎樣培養真正的人》一書中也指出:“讓學生在圖書世界里生活,這是當今學校一個重要的教育問題”。他還說:“我把人類寶庫中最優秀的圖書給自己的學生們讀。”可見,閱讀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有著多么重要的地位。
一般來講,課外閱讀可以使學生累積大量的豐富的寫作素材和寫作技巧。
課外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增強語感。
語感從本質上來說一種能夠迅速地領會和感悟語言文字內在意義的能力。如葉圣陶先生就曾經說過:“文字語言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語文敏銳的感覺。”還有人認為:“語感是語文能力的核心,是最高水平的語文能力。”而這種語言能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長期的反復的閱讀積累,通過接觸大量新鮮活潑的語言材料逐漸養成,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我們都知道漢語是一種極其靈活的語言,一個詞在不同的句子中可以表達完全不同的含義,順序的調整,字詞的刪減都可能使句子含義發生變化。這也是為什么語文的閱讀能力完全依賴于語法知識的講解和閱讀技巧的指導但卻收效甚微的一個原因。要學好語文,通過大量的廣泛的閱讀,給予學生廣大的閱讀實踐的空間和時間,在具體的語境中去不斷的自我感悟和比較鑒別,慢慢他們就會培養對漢語言的整體的領會和感悟能力,并且這種能力會不斷由弱到強。
課外閱讀可以培養自學能力。
獨立閱讀能力可以說是一個人終身學習和發展的需要,他們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會經常地依賴于此,只有善于獨立處理、分析和吸收信息的人,才能干好他們的工作。因此,中學階段要把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為首要的任務來抓。課內老師諄諄教導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教會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習,在課外,在離開學校以后也能自主閱讀,會自主的收集、選擇、整理信息,語文學習的目的才算真正達到了。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讓學生在真實的閱讀實踐中自己去摸索去感悟,提高他們的認讀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鑒賞能力。這將會受益一生。
學生在廣泛的課外閱讀中,還有一個重要作用,那就是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對于一個人終身的學習和發展有著極大的意義。當一個人決定閱課外閱讀籍時,他就要開始面臨選擇什么樣的書籍來閱讀,用什么樣的方法來閱讀,閱讀過程中的認真度,以及從中吸取了些什么,這些問題都會在閱讀過程中出現,而這些在日后他走上社會后會反復出現,并且深刻影響著他的學習的提高,進而影響到他人生的生活和事業。這些在廣泛的課外閱讀中日積月累,就會形成自己的行之有效的閱讀習慣,從而受益終身。
課外閱讀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有效途徑。
語文課程標準鮮明地提出:“語文課程還應該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 這就要求我們的語文教育不僅要發展學生的各種學習能力,還要培養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中學階段是一個人人格形成的最重要階段,更要注重他們思想、靈魂上的塑造。而課外閱讀正是進行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徑。優秀的文學作品,本身的目的就是為了展現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撻假惡丑;表現社會、生活、人性中的讓人崇敬敬仰的精神道德情操等等,蘊涵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可以啟迪人生,熏陶品德,塑造和凈化心靈。而且這些文學作品都講究以情動人,以理育人,寓教于樂,通過形象的故事與讀者產生心靈的共鳴,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情感和人格的陶冶。這種無形中的渲染和心理上的認可接受比老師在課堂上的干癟而空洞的說教更容易讓學生信服,因為自己在閱讀過程的這種感染和震撼是直達內心深處的,并進而內化為自己的行為。這樣的學生相信從內到外表現出的人文素養都會是相當高的。
課外閱讀的作用是深遠的,可如今的中學生課業太重,難得有空閑時間去浩如煙海的課外書中去選擇,這就需要給他們推薦一些名篇佳作,讓他們入迷。當課外閱讀不再需要語文教師的指導,閱讀成為每一個學生終身受益的好習慣,學生方能在自主的狀態下,讀得廣、讀得深,也才能寫得靈活,寫得更有個性。在這時,身為語文老師,便會體會到課外閱讀指導中“潤物細無聲”的成功喜悅。
課外閱讀篇三
在當今社會,課外閱讀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受歡迎的活動。通過閱讀,人們可以拓寬視野,豐富知識。在我個人的經歷中,課外閱讀不僅給我帶來了樂趣,還讓我受益匪淺。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獲得了對世界的更深入理解,同時也培養了自己的批判思維和文學素養。以下是我從課外閱讀中獲得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豐富知識,開拓視野
課外閱讀讓我有機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書籍,從文學經典到科學研究,從歷史記錄到哲學思考。通過閱讀,我可以了解到不同領域的知識,拓寬自己的視野。例如,通過讀一本名叫《奇特的植物》的書,我了解到許多奇特的植物的生存策略和獨特的形態。這些知識不僅增加了我的生活趣味,還讓我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心。
第三段:培養批判思維
課外閱讀不僅僅是閱讀文字,更是培養了我的批判思維能力。通過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我學會了辨別真偽,對信息進行篩選和分析。在閱讀歷史書籍時,我能夠理性思考,不被作者的觀點所左右。這讓我逐漸形成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對于解決問題和做決策都大有裨益。
第四段:提高文學素養
閱讀文學作品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分。通過閱讀,我能夠進入作者的世界,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在與主人公一同經歷故事的過程中,我能夠培養自己的情感理解能力。同時,閱讀文學作品還能提高我的寫作技巧,讓我學會用更精準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例如,我讀了一本名叫《1984》的小說,通過與主人公溫斯頓一同感受到壓抑和無聲抗議的恐懼行動,我對于個人自由和權力的關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第五段:結語
總之,課外閱讀對于我來說是一次寶貴的經歷。通過閱讀,我不僅能夠豐富自己的知識,開拓視野,還能夠發展自己的批判思維和文學素養。我相信,無論是在學業還是生活中,課外閱讀都會給我帶來更多的益處。我會繼續堅持課外閱讀,不斷豐富自己的閱讀經驗,讓閱讀成為我一生的伴侶。
課外閱讀篇四
1、《竹里館》
《竹里館》是唐代詩人王維晚年隱居藍田輞川時創作的一首五絕。此詩寫隱者的閑適生活以及情趣,描繪了詩人月下獨坐、彈琴長嘯的悠閑生活,遣詞造句簡樸清麗,表現了清幽寧靜、高雅絕俗的境界,傳達出詩人寧靜、淡泊的心情。
白話譯文:
我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邊彈琴一邊高歌長嘯。
沒人知道我在竹林深處,只有明月相伴靜靜照耀。
作品鑒賞:
這首小詩總共四句,它的妙處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筆調,描繪出清新誘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靜人寂融情景為一體,蘊含著一種特殊的美的藝術魅力,使其成為千古佳品。以彈琴長嘯,反襯月夜竹林的幽靜,以明月的光影,反襯深林的昏暗,表面看來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來,隨意寫去其實卻是獨具匠心,妙手回春的大手筆。
這首詩表現了一種清靜安詳的境界。前兩句寫詩人獨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邊彈著琴弦,一邊又發出長長的嘯聲。其實,不論“彈琴”還是“長嘯”,都體現出詩人高雅閑淡、超拔脫俗的氣質,而這卻是不容易引起別人共鳴的。所以后兩句說:“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意思是說,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為此感到孤獨,因為那一輪皎潔的月亮還在時時照耀自己。這里使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把傾灑著銀輝的一輪明月當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顯示出詩人新穎而獨到的想象力。全詩的格調幽靜閑遠,仿佛詩人的心境與自然的景致全部融為一體了。
詩中寫到景物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幽篁”、“深林”、“明月”。詩中寫人物活動,也是:“獨坐、彈琴、長嘯”。對人物,既沒有描繪其彈奏舒嘯之狀,也沒有表達其喜怒哀樂之情;對琴音與嘯聲,更沒有花任何筆墨寫出其音調與聲情。作為王維《輞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處在于其所顯示的是那樣一個令人自然而然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勝,而從整體見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領略和欣賞它的美,也應當遺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僅如施補華所說,給人以“清幽絕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凈,在其間彈琴長嘯之人是如此安閑自得,塵慮皆空,外景與內情是抿合無間、融為一體的。而在語言上則從自然中見至味、從平淡中見高韻。它的以自然、平淡為特征的風格美又與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輔相成的作用。
2、《春夜洛城聞笛》
《春夜洛城聞笛》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抒發了作者客居洛陽夜深人靜之時被笛聲引起的思鄉之情,其前兩句描寫笛聲隨春風而傳遍洛陽城,后兩句寫因聞笛而思鄉。
白話譯文:
是誰家的庭院,飛出幽隱的玉笛聲?融入春風,飄滿洛陽古城。
客居之夜聽到《折楊柳》的樂曲,誰又能不生出懷戀故鄉的深情?
作品賞析:
全詩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詩的第一句是猜測性的問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卻不期然而打動了許許多多聽眾,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說笛聲由春風吹散,傳遍了洛陽城。這是詩人的想象,也是藝術的夸張。第三句說明春風傳來的笛聲,吹奏的是表現離情別緒的《折楊柳》,于是緊接一句說,哪個能不被引發思念故鄉家園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韻裊裊,久久縈繞于讀者心間,令人回味無窮。
短短的一首七言絕句,頗能顯現李白的風格特點,即藝術表現上的主觀傾向。熱愛故鄉是一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詩人的故鄉是他從小生于此,長于此的地方,作為祖國的一部分,那種形象尤其令詩人難以忘懷。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于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多歲就離家東游,后長期居住湖北、山東,春夜聞笛《折楊柳》曲,觸發深長的鄉思當是再自然不過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來在旅人游子心中引發強烈的共鳴。
3、《逢入京使》
《逢入京使》是唐代詩人岑參創作的名篇之一。此詩描寫了詩人遠涉邊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帶平安口信,以安慰懸望的家人的典型場面,具有濃烈的人情味。
白話譯文:
向東遙望長安家園路途遙遠,思想的淚沾濕雙袖模糊面容。
在馬上匆匆相逢沒有紙和筆,只托你給我的家人報個平安。
作品鑒賞:
這首詩是寫詩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長安的東行使者,勾起了詩人無限的思鄉情緒,也表達了詩人欲建功立業而開闊豪邁、樂觀放達的胸襟。旅途的顛沛流離,思鄉的肝腸寸斷,在詩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故園東望路漫漫”,寫的是眼前的實際感受。詩人已經離開“故園”多日,正行進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東邊的家鄉長安城當然是漫漫長路,思念之情不免襲上心頭,鄉愁難收。“故園”,指的是在長安的家。“東望”是點明長安的位置。
“雙袖龍鐘淚不干”,意思是說思鄉之淚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兩支袖子都擦濕了,可眼淚就是止不住。這句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表現思念親人之情,也為下文寫捎書回家“報平安”做了一個很高的鋪墊。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這兩句是寫遇到入京使者時欲捎書回家報平安又苦于沒有紙筆的情形,完全是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氣,寫得十分傳神。這最后一句詩,處理得很簡單,收束得很干凈利落,但簡凈之中寄寓著詩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頗有韻味。岑參此行是抱著“功名只向馬上取”的雄心的,此時,心情是復雜的。他一方面有對帝京、故園相思眷戀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現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的豪邁胸襟,柔情與豪情交織相融,感人至深。
4、《晚春》
《晚春》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詩作。這是一首寫暮春景物的七絕。此詩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通過描寫花草樹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歸去,于是各逞姿色,爭芳斗艷,欲將春天留住,就連那本來沒有任何姿色的楊花、榆莢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隨風飛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全詩表達了詩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時也蘊含應抓住時機,乘時而進,創造美好未來之意。
白話譯文:
春天不久就將歸去,花草樹木想方設法挽留春天,爭奇斗艷,人間萬紫千紅。
可憐楊花榆錢,沒有艷麗姿色,只知漫天飛舞,好似片片雪花。
整體賞析:
這是一首描繪暮春景色的七絕。雖然詩只是寫百卉千花爭奇斗艷的常景,但寫得工巧奇特,別開生面。詩人韓愈《晚春》不寫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卻寫草木留春而呈萬紫千紅的動人情景。詩人體物入微,發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詩人晚春遲暮之感,摹花草燦爛之情狀,展晚春滿目之風采。寥寥幾筆,便展示出滿眼風光,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
此詩熔景與理于一爐,在景物描寫中蘊含著人生哲理:詩人通過草木有知、惜春爭艷的場景描寫,反映的其實是自己對春天大好風光的珍惜之情。面對晚春景象,詩人一反常見的惜春傷感之情,變被動感受為主觀參與,情緒樂觀向上,很有新意。楊花榆莢不因無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門弄斧之譏,避短用長,爭鳴爭放,為晚春添色。正是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紅樓夢》林黛玉《葬花吟》),這勇氣非常可愛。這就給人以啟示:一個人無才思并不可怕,要緊的是珍惜光陰,不失時機,春光是不負楊花榆莢這樣的有心人的。
此詩題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寫乃春游郊外所見。僅就描寫暮春景色而言,此詩可謂有情有趣,亦不落俗套。詩人全用擬人手法,糅人與花于一體,不說人之惜春,而說草樹亦知春將不久,因而百花爭艷,各呈芳菲。湊熱鬧的還有樸素無華的楊花榆莢,像飛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飄舞。人言草木無情,詩偏說它們有知,能知能解還能斗,而且還有才思高下有無之分。想象之奇,實為詩中所罕見。這是此詩明白有趣之處,堪稱平中翻新,頗富奇趣。
5、《泊秦淮》
《泊秦淮》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此詩是詩人夜泊秦淮時觸景感懷之作,前半段寫秦淮夜景,后半段抒發感慨,借陳后主(陳叔寶)因追求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歷史,諷刺那些不從中汲取教訓而醉生夢死的晚唐統治者,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的情懷。全詩寓情于景,意境悲涼,感情深沉含蓄,語言精當錘煉,藝術構思頗具匠心,寫景、抒情、敘事有機結合,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白話譯文:
迷離月色和輕煙籠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賣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國之恨,隔著江水仍在高唱著玉樹后庭花。
整體賞析:
《泊秦淮》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過城中流入長江,兩岸酒家林立,是當時豪門貴族、官僚士大夫享樂游宴的場所。唐王朝的都城雖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兩岸的景象卻一如既往。
有人說作詩“發句好尤難得”。這首詩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響的,那兩個“籠”字就很引人注目。煙、水、月、沙四者,被兩個“籠”字和諧地溶合在一起,迷蒙冷寂的氣氛又是那么濃,繪成一幅極其淡雅的水邊夜色。“夜泊秦淮近酒家”,這句詩里的邏輯關系是很強的。由于“夜泊秦淮”才“近酒家”。然而,前四個字又為上一句的景色點出時間、地點,同時也照應了詩題;后三個字又為下文打開了道路,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國恨”和“后庭花”,也由此才觸動了詩人的情懷。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們唱什么是由聽者的趣味而定,可見詩說“商女不知亡國恨”,乃是一種曲筆,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賞者——封建貴族、官僚、豪紳。《后庭花》,即《玉樹后庭花》,據說是南朝荒淫誤國的陳后主所制的樂曲,這靡靡之音,早已使陳朝壽終正寢了。可是,如今又有人在這衰世之年,不以國事為懷,反用這種亡國之音來尋歡作樂,這不禁使詩人產生歷史又將重演的隱憂。“猶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歷史、現實和想象中的未來串成一線,意味深長。“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于婉曲輕利的風調之中,表現出辛辣的諷刺,深沉的悲痛,無限的感慨,堪稱“絕唱”。這兩句表達了較為清醒的封建知識分子對國事懷抱隱憂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貴族正以聲色歌舞、紙醉金迷的生活來填補他們腐朽而空虛的靈魂,而這正是衰敗的晚唐現實生活中兩個不同側面的寫照。
6、《賈生》
《賈生》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一首借古諷今的詠史詩,意在借賈誼的遭遇,抒寫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其著眼點不在個人的窮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統治者不能真正重視人才,使其在政治上發揮作用。詩中選取漢文帝宣室召見賈誼,夜半傾談的情節,寫文帝不能識賢、任賢;“不問蒼生問鬼神”則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藥求仙,荒于政事,不顧民生的昏庸特性。此詩寓慨于諷,深刻而具有力度,在對賈誼懷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備受排擠、壯志難酬的感傷。
白話譯文:
漢文帝求賢,宣示召見被貶臣子。賈誼才能,確實高明無人能及。
只是空談半夜,令人扼腕嘆息。文帝盡問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國事民生。
整體賞析: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從正面著筆,絲毫不露貶意。首句特標“求”“訪”,仿佛熱烈頌揚文帝求賢意愿之切、之殷,待賢態度之誠、之謙。“求賢”而至“訪逐臣”,更可見其網羅賢才已達到“野無遺賢”的程度。次句隱括漢文帝對賈誼的推服贊嘆之詞。“才調”,兼包才能風調,與“更無倫”的贊嘆配合,側面烘托出賈誼少年才俊、議論風發、華采照人的精神風貌,詩的形象感和詠嘆的情調也就自然地顯示出來。
第三句承轉交錯,是全詩樞紐。承,即所謂“夜半前席”,把漢文帝當時那種虛心垂詢、凝神傾聽,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狀描繪得惟妙惟肖,使歷史陳跡變成了充滿生活氣息、鮮明可觸的畫面。而轉,也就在這高潮中開始。用詠嘆之筆輕輕撥轉——在“夜半虛前席”前加上“可憐”兩字。可憐,即可惜。一方面為末句——一篇之警策預留地步;另一方面也更為含蘊,更耐人尋味。仿佛給文帝留有余地,其實卻隱含著冷雋的嘲諷,可謂似輕而實重。
末句方引滿而發,緊承“可憐”與“虛”,一語中的——“不問蒼生問鬼神”。鄭重求賢,虛心垂詢,推重嘆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為了詢求治國安民之道,卻是為了“問鬼神”的本原問題。詩人仍只點破而不說盡——通過“問”與“不問”的對照,讓讀者自己對此得出應有的結論。詩人同時抓住“虛前席”“問鬼神”這兩處細節,借題發揮,在議論中把諷刺君王昏聵棄賢和傷嘆賢士懷才不遇兩方面的意蘊融于一篇,足見其思想深刻、構思新穎。
7、《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是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組詩共有六首,這是為人們所熟悉的第五首。這是一首哲理,詩的前半部是議論,后半部是描摹,詩人借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創造了一種深邃的意境,寄寓著一個具有簡單意義的深刻哲理:人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做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的成功所迷醉。
白話譯文:
不要說下山嶺就沒有困難,這句話騙得前來爬山的人空歡喜一場。
當你進入到崇山峻嶺的圈子里,剛攀過一座山,另一座山便會將你阻擋。
作品鑒賞:
第一句當頭喝起,“莫言下嶺便無難”,這是一個富于包孕的詩句,它包含了下嶺前艱難攀登的整個上山過程,以及對所經歷困難的種種感受。正因為上山艱難,人們便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輕松。開頭一句,正像是對這種普遍心理所發的棒喝。“莫言”二字,像是自誡,又像是提醒別人,耐人尋味。
第二句補足首句,“賺得行人空喜歡”,“賺”字富于幽默風趣。行人心目中下嶺的容易,與它實際上的艱難形成鮮明對比,因此說“賺”——行人是被自己對下嶺的主觀想象騙了。詩人在這里點出而不說破,給讀者留下懸念,使下兩句的出現更引人注目。
三四兩句承接“空喜歡”,對第二句留下的懸念進行解釋。本來,上山過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嶺,下山過程中也會相應遇到多少道山嶺。山本無知,“一山放過一山攔”的形容卻把山變成了有生命有靈性的東西。它仿佛給行人布置了一個迷魂陣,設置了層層疊疊的圈套。而行人的種種心情——意外、驚詫、厭煩,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這一“攔”一“放”的重復中體現出來了。
8、《約客》
白話譯文:
梅子黃時,處處都在下雨,長滿青草的池塘邊上,傳來陣陣蛙聲。
時已過午夜,已約請好的客人還沒有來,我無聊地用棋子在棋盤上輕輕敲擊,震落了燈花。
整體賞析:
前二句交待了當時的環境和時令。“黃梅”、“雨”、“池塘”、“蛙聲”,寫出了江南梅雨季節的夏夜之景:雨聲不斷,蛙聲一片。讀來使人如身臨其境,仿佛細雨就在身邊飄,蛙聲就在身邊叫。這看似表現得很“熱鬧”的環境,實際上詩人要反襯出它的“寂靜”。
后二句點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幾分焦急地等著,沒事可干,“閑敲”棋子,靜靜地看著閃閃的燈花。第三句“有約不來過夜半”,用“有約”點出了詩人曾“約客”來訪,“過夜半”說明了等待時間之久,本來期待的是約客的叩門聲,但聽到的卻只是一陣陣的雨聲和蛙聲,比照之下更顯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第四句“閑敲棋子”是一個細節描寫,詩人約客久候不到,燈芯很長,詩人百無聊賴之際,下意識地將黑白棋子在棋盤上輕輕敲打,而篤篤的敲棋聲又將燈花都震落了。這種姿態貌似閑逸,其實反映出詩人內心的焦躁。
該詩寫的是詩人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夏夜獨自期客的情景。詩歌采用寫景寄情的寫法,表達了詩人內心復雜的思想感情。通過對詩人思緒的環境及“閑敲棋子”這一細節動作的渲染,既寫了詩人雨夜候客來訪的情景,也寫出約客未至的一種悵惘的心情,可謂形神兼備。
課外閱讀篇五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越來越緊張快速,我們開始關注內心呼喚,重視課外閱讀的精神世界補充。在我看來,課外閱讀不僅能夠豐富我們的知識,還能夠啟迪我們的思想,帶給我們更加寬闊的視野與無限的想象力。因此,本文將闡述我在課外閱讀中的體會和收獲。
第一段:課外閱讀帶給我的啟示
在閉關生活中,我們可能失去了人與人的交流,對于作者所想所寫,常常是難以從簡單的語言理解的。因此,課外閱讀,把我們帶到了廣闊的閱讀范圍中,豐富我們的思想和思維,帶給我們想像出新的視野,并在這個特殊時刻激勵了許多人,教育我們對生活的積極面的認識。比如,我曾經一度就讀于自己并不喜歡的職業,通過課外閱讀我了解了CEO的故事,從他們的眼中看來,平凡的事情也可以用一個個小的細節變得非常壯麗,我們和他們一樣,在普通的生活中也可以創造自己的奇跡。
第二段:課外閱讀給我帶來的知識盛宴
閱讀中不僅增加了生活中的娛樂和多樣性,還給我帶來了全新的知識和概念,有時候你以為自己了解某個領域,看到一個具有專業知識的作者,你會發現自己的知識是粗略又模糊的。這讓我感覺到自己是個居民在各種領域的入門者,給我更多的知識進行價格分析和思考,在審美,政治,哲學等領域中探尋突破口。閱讀中實際應用的更加廣泛,包括在與人交流時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更快速地接受新的事物,更好地提升自己。
第三段:課外閱讀豐富了我對生命的理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官體驗,而閱讀通過語言的特殊表現形式,傳達著一些觀點、人物、想象等各種情感。在閱讀中,我們不是一個人孤獨地思考問題,而是學習到其它人之間互相思考、探討和辯論的過程,學習到人類文明和生命的價值。在閱讀活動中,我們的思想和情感受到了錘煉、淬煉和訓練,實現了心靈間的博弈和對生命的理解。更多的是,在閱讀中感知我們的生活或人生無論成功與失敗都是必然的,即也充滿了希望。
第四段:課外閱讀實現了思維的創造性變化
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能夠有一些偏題或文章,則我們會迎來一些有趣的思維,使學習更加多樣化、活潑化。這使得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思路進行推測、預測、判斷和表達的擴展。學習中產生的一種特殊的思考和模型推理的本質特征可以被運用到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實現自己的創造性變化。
第五段:課外閱讀給我帶來了自信和自信
隨著閱讀的不斷深入和完善,人們往往體驗到了越來越大的自信和美好的追求。在閱讀的過程中,自我感受到了一定的成長,這種成長感覺使人慢慢成為了更好的自己,形成了對生命和人生各個方面的更多的體驗和學習,磨練了我們的精神,提高了我們的人際交往和表達能力。
總之,課外閱讀讓我從簡單的細節中截取出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在思考和表達上更加自由,讓我開始全身心地把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這項活動中。也正是因為如此,我開始更加熱愛生命,并帶著新的信仰去尋找人生的意義。
課外閱讀篇六
進了換了新的環境,讓我還不是很適應,做什么事都感到迷茫。科目一下子增多了幾科,平時想預習、復習總是無從下手。因此,我決定制定一份學習計劃。
首先,我想要建設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我便應該和同學們有著共同的目標,前進的動力。還應該各盡我所能,發揮我所長,奉獻集體。最重要的是,要和同學們團結協作,互助前行。
然后,我應該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去學會自主學習。我要擺脫對父母和老師的依賴,成為一個自主的學習者。每逢在做完作業的時候,都要自覺學習這一周所上的新內容,新的知識點要熟記。
接著,我要提高學習效率。只有把握好每個環節的質量,如課前認真預習,上課時專心聽講,課后及時復習,才能從整體上提高學習效率。在要復習的時候,千萬不能想著要推遲。要記住學習后的短時間內對學習內容的保持量是不同的。剛學完是能記住很多內容,但是在學后的短時間后遺忘的速度也是很快的,經過一段時間后遺忘的遺度開始減緩,最后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因此,及時復習所學習的內容是很重要的。
最后,我要科學安排時間。隨著學習科目的增多,難度加深,科學的安排學習時間顯得十分重要。每一科的學習時間都要平均,一定不能出現偏科。在做著某一個科目的作業的時候,不能想著另一科。正所謂勞逸結合,留出不分時間,不能只是盲目的學習,要懂得適當的放松自己。
學會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科學安排時間,這些方法和策略,能使我們在學習中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課外閱讀學習計劃書作文四:我的學習計劃
假期馬上就要結束了,我已經五年級了,講一個嶄新的面貌進入這下學期,在這半年里,我要做到積極向上,更進一步。為了提高我的學習成績,在新學期初,我要給我這半學期制定一個學習計劃。我要珍惜每分每秒。當遇到自己不能決的問題時,虛心請教同學或請教老師。我有很多不足:老師講的不是不會,但卻總是出錯,一到考試的時候就粗心、馬虎。而且對一些難的題,很少出錯,反而簡單的一些題,卻經常出錯,有時,就連英語聽力也犯錯。
于是,我根據自己的不足,制定了幾個學習計劃:
1、認真專心致志的完成作業,以端正求學的態度對待每一門功課。
2、沒填寫完成作業后,復習當天的學習的內容,將當天的學習內容牢牢記住,并預習第二天的上課內容,為第二天的積極發言做準備。
3、但遇到自己不會的,不懂的問題時,要及時的請教老師,知道自己將這個問題弄明白的時才能罷休,堅決不能不懂裝懂。
4、每天晚上睡覺前聽30分鐘的英語,訓練自己的聽力。
5、在考試的時候,認真對待每一道題,簡單題也要重視,難的題腰包提讀懂,不能輕易放任何一道不懂的題。
6、要做到上課時認真聽講,積極發言,不做小動作。爭取將老師上課講的內容全部消化掉,思想要與老師的思想同步。每天按時整理課堂筆記,丹田內容當天復習,當天掌握。現將基礎知識做好,弄明白,之后在基礎知識好的情況不做一些專項訓練。重點的學習內容由難到易逐一解決。
7、每天按時朗讀三篇作文,增加詞匯和多學習一些好句和好段,以防在考試當中應頻凡而扣分。
在學習中,確定學習目標,也很重要,制定學習目標就是做了一個努力的方向,正確的學習目標,能激勵著人前進,沒有學習目標,就是對事件的極大浪費。我暫時的目標是進入全班前5名。
定了學習計劃,就一定要執行。想完全做事也并非容易之事。我只要努力在努力,勤奮再勤奮,爭取向最高的境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