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保護作為關鍵任務,通過打好環境問題整治、深度節水控水、生態保護修復攻堅戰,明顯改善流域生態面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的內容,供大家參考閱讀,希望能夠給你提供一些幫助,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1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黃河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華夏文明的搖籃。黃河從青海源頭,向東流經四川、甘肅、寧夏、丙蒙古、陜西、山西、河南等省區,
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
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黃河流域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黃河流域是我國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在世界各地大都還處在蒙味狀態的時候,我們勤勞勇敢的祖先就在這塊廣闊的土地上斬荊棘、辟蒿萊,勞動生息,創造了燦爛奪目的古代文化。
歷史上,黃河決口1590次,改道26次,泥沙淤積,洪災不斷,傷痕累累的母親河需要子孫的關注,由于黃土高原的面積太大,要解決水土流失問題,最為實際也最為關鍵就是種草植樹來改善環境。
1952年1月,毛主席第一次出京考察的地方就是黃河,他不無憂慮地問:“黃河漲上天怎么辦。”他敬畏黃河,審慎思考著黃河的開發和治理,他沒有留下“根治”之類的豪言壯語,在視察期間只是殷殷囑咐有關同志:“你們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
9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習近平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座談會前,習近平在17日下午在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沿黃河岸邊步行察看周邊環境,了解到沿黃地區生態保護、水資源利用、堤防建設和防洪形勢等情況。他強調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科學發展,綠色發展,以水為定,量水而行。
習近平指出“黃河清,天下寧”,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和同黃河災害作斗爭。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對黃河問題高度重視,沿岸軍民對黃河進行了大規模治理,取得了矚目的成就。水沙治理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防洪減災體系基本建成,實現了“人進沙退”的治沙奇跡,生物多樣性明顯增加。習近平強調治理黃河重在保護,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統籌各項工作,加強協調管理,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指出推動黃河流域發展要有耐心和定力,要圖謀長遠,才能治理好黃河,才能讓黃河造福人民。黃河清,天下寧。
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2
聽完這場黃河流域可持續發展論壇,我深刻理解了黨中央重視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內涵。被稱為“母親河”的黃河自古以來就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呈"幾"字形,自西向東流經9個省自治區。它不僅是構成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還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地帶,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區域,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
自古時起我們就非常重視對黃河流域的保護和治理,但是因為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底下和社會制度的制約,再加上人為破壞,黃河屢治屢決的局面的到沒有根本改觀。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對治理開發黃河極為重視,把它作為國家的一件大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黃河流域的軍民和科研建設者一起開展了大規模的黃河治理保護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績。黨的十八次代表大會以來,黨中央著眼于生態文明建設全局,更加重視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9月18日上午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時明確表示一直很關心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他強調“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當然,承認我們長久以來工作成效的同時我們也要清楚地看到,黃河一直體弱多病,災害頻繁,當前黃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難和問題。水資源保障形勢嚴峻,黃河水資源總量不到長江的7%,人均占有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7%,書中描寫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景象已經很少見了。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依舊脆弱,上游局部地區生態系統退化、水源涵養功能降低,中游水土流失嚴重,泥沙沉積現象嚴重,下游生態流量偏低、一些地方河口濕地萎縮。發展質量亟待提高,黃河上中游7省區是發展不充分的地區,同東部地區及長江流域相比存在明顯差距,保護黃河流域生態穩定和堅持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我們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此外,也覺得因為專業的關系自己與黃河的關系更加親密,朱顯謨院士生前一直致力于黃河流域的保護和治理,現在的一部分本專業科研方向都是向黃河治理靠攏的,前輩們為黃河流域水土保持、水沙治理,植被恢復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我作為一名水土保持專業的學生,理應接過前輩們的接力棒,將黃河流域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一直傳承去。
反觀當下,現在的我應該努力建設我的“基座”,扎實學好理論知識,先充實自己再追去創造創新,厚積薄發,尋求突破自我的機會;提高實干能力,從書本課堂走出去,扎根黃河,做不怕吃苦,勇于挑戰的實干家;樹立高遠的人生目標,不能只局限在考試得高分,而應該像朱顯謨、唐克麗、山侖等前輩們一樣,用我們所學的專業知識,解決我國當下面臨的一些難題。
前仆后繼,繼往開來,我們有信心有決心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可持續高質量貢獻自己的力量,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落到實處,讓子孫后代看到更清更美的黃河風貌,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3
10月26日,自治區黨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研究貫徹意見。自治區黨委書記陳潤兒主持會議并講話,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決扛起政治責任,勇擔時代重任,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取得新突破。
會議指出,要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重大意義。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站在“國之大者”的政治高度和“千秋大計”的戰略高度,對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出了深刻闡述,站位高遠、思想深邃、內涵豐富,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指導性和實踐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總結分析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當前形勢,深刻闡明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問題,安排部署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任務,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深謀遠慮的戰略眼光、統籌全局的戰略思維、鍥而不舍的戰略定力,為我們加快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要認真學習領會、把握精神實質、掌握核心要義,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上來,以釘釘子精神擔當好政治責任、履行好寧夏使命,堅決把黨中央的部署要求貫徹落實好。
會議指出,要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關鍵重點。要把握好重點方向,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現代化道路,牢牢把準把實推進黃河流域大保護的重點方向,堅決防止思想認識上的“偏差”、發展理念上的“誤差”、行動實踐上的“落差”,切實把大保護的要求貫徹落實到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各項工作中。要處理好重大問題,以正確的政績觀把握好保護和發展的關系,把大保護作為關鍵任務,堅決守住生態保護這條紅線;以辯證的系統觀把握好局部和整體的關系,樹牢全國一盤棋意識,在重大問題上自覺服從發展大局、流域全局;以宏闊的歷史觀把握好當前和長遠的關系,保持歷史耐心,既謀劃長遠、又干在當下,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以科學的發展觀把握好發展和安全的關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積極應對水安全、水災害風險防控問題,全面提高災害防控水平。要落實好重要任務,筑牢有效抵御自然災害的防線,立足防大汛、抗大災,針對薄弱環節盡快補好災害預警監測短板,補好防災基礎設施短板;全面貫徹落實“四水四定”的原則,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扭住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關鍵,抓好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防治、水污染防治,分區分類推進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構建國土空間保護利用的格局,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科學規劃國土空間,實現空間規劃、要素配置、生態保護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突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堅定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建設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嚴格落實“雙碳”“雙控”要求,認真抓好能源保供工作。
會議強調,要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部署要求。“十四五”時期是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要牢記囑托、擔當重任,以先行區建設為統領,自覺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先行一步、主動作為,干在實處、走在前列。要進一步增強先行區建設的使命擔當,在“先行”上擔使命、在“深入”上下功夫、在“實效”上求突破。要進一步把握先行區建設的關鍵問題,在服務全局中促先行,在生態優先中抓發展,在“四水四定”中謀開發,在綠色低碳中求轉型。要進一步落實先行區建設的重要任務,高標準打造百年堤防,高水平保護生態環境,高質量推進綠色發展,高效率推進“四權”改革。要進一步形成先行區建設的強大合力,強化責任落實、強化改革創新、強化督查督導,凝心聚力推動各項任務落實落地。
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4
9月19日,中共中央習近平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8日上午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他強調,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千百年來,黃河孕育了古老而偉大的中華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黃河是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命線?,F在,她仍在供養著1.4億人口、160萬公頃耕地、50多座大中城市。近年來,黃河斷流問題正日益引起我國政策的高度重視。保護母親河,保護生態環境,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具體舉措,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作為一個炎黃子孫我們更應該保護我們的母親河應在全社會提倡倡導、樹立綠色文明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社會各界的人士廣泛認同和大力支持保護母親河的行動。一方面我們要植樹種草,綠化大地,改善局部氣候,擴大植被覆蓋率,發展生態經濟,資源開發與水土保持相結合,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局部氣候,減少洪水危害,增加土壤肥力,增加地下徑流。另一方面提高人口素質,促使公民自覺地保護環境與水資源,合理用水,節約用水。
滔滔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九曲回蕩,奔騰不息,滋潤著良田萬物,保衛黃河,從我做起,從此刻做起。
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5
中共中央習近平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2日下午在山東省濟南市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科學分析當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形勢,把握好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問題,咬定目標、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久久為功,確保“十四五”時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為黃河永遠造福中華民族而不懈奮斗。
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進一步增強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責任感使命感。要堅持問題導向,統籌水安全和水資源優化利用,保障生態和生活用水,嚴控高耗水產能過度擴張。要從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系統性和完整性出發,加強上游水源涵養能力建設、中游水土保持、下游濕地保護和生態治理,分區分類推進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要扎實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建設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高度重視煤炭清潔利用,建設全國重要能源基地。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凝聚大保護合力,堅決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點任務落實到位。
10月20日至xx日,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到山東省東營市的黃河入??诘鹊乜疾?,實地了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情況,強調扎實推進黃河大保護,確保黃河安瀾,是治國理政的大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為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實地考察沿黃省區,為新時期黃河保護治理、流域省區轉型發展指明方向,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擘畫藍圖。
山東東營,黃河入海口。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和山東9省區,全長5464公里的母親河,就要從這里與渤海相匯聚。20xx年10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在黃河三角洲這片共和國最年輕的土地上,察看河道水情,牽掛黃河安瀾;考察生態環境,關心綠色發展;調研農業種植,著眼中國飯碗;走進遷建社區,情系富民安居
習近平總書記說,我一直很關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今天來到這里,黃河上中下游沿線就都走到了。
10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第二次黃河全流域的專題座談會——深入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著眼于“深入推進”,強調要科學分析當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形勢,把握好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問題,咬定目標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久久為功。
作為新時代黃河發展的“掌舵人”,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奔赴沿黃九省區考察調研,多次主持召開重要會議布局,走實走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每一步,在“全國一盤棋”的大局中,擘畫著黃河保護和發展的新藍圖。
扎實推進黃河大保護,確保黃河安瀾,是治國理政的大事。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關懷、牽掛著黃河的保護與治理,多次深入黃河沿線視察調研,主持召開座談會,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掌舵領航。
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期間,聽取了甘肅省和蘭州市開展黃河治理和保護情況介紹。他指出,甘肅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要首先擔負起黃河上游生態修復、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蘭州要在保持黃河水體健康方面先發力、帶好頭。
“我一直很關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今天來到這里,黃河上中下游沿線就都走到了。”10月20日下午,習近平來到黃河入???,他在考察調研中這樣強調。多次深入黃河沿線考察調研,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遍布上中下游和流域九省區,為黃河保護和治理工作把脈定向、作出部署。
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地帶,是全國重要的農牧業生產基地和能源基地。對于流域省區的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既寄予厚望,又傾注心血。
20xx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各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揚長補短,走出適合本地區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新方向、新要求之下,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頂層設計先后出爐:2020年10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20xx年10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草案)》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通過
從三江源頭到渤海之濱,從上中下游到左右岸,“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積極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一系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方針要求正在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