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央組織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制作的《榜樣5》專題節目3月22日晚播出,大家在觀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悟呢,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2021《榜樣5》專題節目心得體會,有需要的同學們,可以參考一下。
2021《榜樣5》專題節目心得體會1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偉大抗疫精神是新時代中國精神的生動體現。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總體戰、人民戰爭中,白衣執甲逆行出征、科研人員銳意攻關、黨員干部堅守崗位、廣大民眾勇斗疫魔,各行各業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凝聚起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涌現出鐘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等人民英雄和“騎行女孩”“雨衣妹妹”“快遞小哥”為代表的凡人英雄,在他們身上彰顯出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抗疫精神與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偉大精神一脈相承,共同組成了中國精神,14億中國人民要始終把抗疫精神銘記心中,鐫刻在骨子里,把它當作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精神引領。中國人是講精神、尚精神的人,中國是重精神、守精神的國度,中華民族是寫精神、傳精神的民族。廣大人民群眾要把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作為歷史使命,務實擔當、善于作為、無私奉獻,為實現國家復興、民族富強、人民富裕提供強勁力量。要涵養生命至上的精神,在人民生命安全面前不惜一切代價,尊重生命、護佑生命,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發揚舉國同心的精神,把個人冷暖、集體榮辱、國家安危融為一體,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時刻守望相助、同舟共濟。要傳承舍身忘死的精神,面對困難沖鋒陷陣、義無反顧、視死如歸,以生命赴使命,用大愛護眾生。要樹立尊重科學的精神,秉持科學精神、科學態度,遵循科學規律,創新科學技術,_科學難題。要堅持命運與共的精神,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做到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什么是人民至上?在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體現得淋漓盡致。面對感染患者,我們不惜一切救治生命,無論年齡再大、病情再重也決不放棄,這就是抗疫精神中為民解困、保民健康的核心要義。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已經轉入常態化,但不能有半點的掉以輕心、疏忽大意、麻痹懈怠,要不斷筑牢“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嚴密防控體系,繼續做好“內防擴散、外防輸入”的防控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要統籌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著力解決好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發展、民生保障等方面帶來的“后遺癥”,在群眾就業、養老、食品安全、社會治安上下大力氣,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有效推動各項工作回歸正軌。
2021《榜樣5》專題節目心得體會2
在2020年的春節來臨之際,一場不見硝煙、不聞炮響的戰爭打響了,不宣而戰。“新型冠狀病毒”這個令人談虎色變的字眼,跳躍到了我們眼前,這是生命與病毒的對抗。成千上萬名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紛紛請戰,勇敢“逆行”于第一線,他們沒有被嚇倒,憑著大無畏的氣概,守護者每一位病人。
和時間賽跑!武漢市政府參照北京小湯山急救醫院模式,僅僅耗時6天建設起可容納1000張病床的專用救治醫院。很多身處武漢的普通民眾,不懼病情蔓延,主動投入到防疫一線做志愿者;有的武漢人暫時沒發現身體異常,也堅定地選擇留在武漢,避免出去后,感染到其他人。國家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重要指示,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在我們身邊,政府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從下令讓民眾“只要還有一口飯吃,便堅決不出門”,到設置關卡,測量出行民眾的體溫,再到進行樓層、大街消毒,封路、禁止民眾出行,甚至延遲開學。這一系列的舉措,無不讓我們意識到這場災疫的嚴重性。同時,我們也知道,只有積極配合政府,這場“戰爭”才會早日結束。
每個人都可能經歷疾病、意外,都可能面臨困難、挑戰,正因如此,在災疫面前,我們尤須保持一顆同理心,彼此寬慰、互相支持。從不遠千里馳援武漢的“最美逆行者”,到
“武漢加油”“今夜我們都是武漢人”的聲聲吶喊,再到來自各方的物資支援,團結一心、同舟共濟才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有網友感慨,鼠年春節恐怕是最冷清的一個春節。但恰恰因為所有中國人都都心系疫區、心系彼此,這又何嘗不是一個最暖心、最熱鬧的春節。
戰,則勝;不戰,則敗。合,則利;不合,則傷。公共健康是全民健康,公共安全是全民安全,具有公共屬性,不能有個別得失之分、利益之別、屬地之界??箵粢咔椋皇且怀且坏刂?,不是醫療衛生戰線的事,而是全國人民的事。醫護工作者換上防護服,義無反顧地走進病區;武漢采取應急措施,留下阻擊疫情的決心;廠家加緊生產口罩等醫療用品,承諾不加價、不斷貨,馳而不息地運往各地……從政府到個人,從救治前線到支撐后方,全社會各方面力量只有積極行動起來、主動作為起來、誓死堅守起來,才能以自我之強大壓制住病毒,全社會的“免疫系統”需要在恢復中增強抵抗能力。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在中華大地上,從來不乏英雄的足跡。在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我們不懼任何艱難險阻。無論何時何地,我們中華兒女總有超乎想象的堅強、團結與力量。
新年的鐘聲已近敲響,萬紫千紅的春天已經不遠了,我相信: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戰疫”。
2021《榜樣5》專題節目心得體會3
“逆行者”這個詞最近悄然火了起來,那么到底什么是逆行者?逆行者就是在危險情況發生時,在所有人都在想盡辦法撤離時,那些把生命置之度外,向著危險的地方去拯救更多生命的人……
誰都知道武漢是疫情重災區,可是仍然有太多人選擇逆行而上。他們與病毒作斗爭,他們與死神搶奪生命,他們用火熱的中國心書寫著大愛的文字,他們不斷地用行動詮釋著什么是“信仰”,什么是“使命”。奮斗在一線的醫生,維護社會治安的警察,堅持前方報道的記者,許多滯留武漢的異鄉人,甚至還在上學的學生……千千萬萬人的命運,都在這個新年對彼此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人們關注著手機上的最新消息,一條條來自一線報道,一串串令人揪心的數字,越來越多的人被卷入這場巨大漩渦。讓人欣慰的是,更有越來越多的人請戰、報名,他們“不計報酬,不論生死”。不管是抗擊一線還是支援后方,他們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勇敢負責的精神,堅守自己的崗位,認真完成本職工作,用實際行動筑牢疫情防控的防線。
奔跑著,在死神的世間與時間賽跑;穿梭著,在陽世和陰間搶救生命;堅守著,病毒不退前進的步伐不停;也逆行著,不怕困難病毒不消決不退縮!哪怕前方是萬丈懸崖,也要義無反顧往下跳;哪怕背后死神在揮著鐮刀,也要從容不迫向前跑。責任,他們的肩頭,承載的是全國人民對他們的信任。他們是最普通的中國人,卻也是最偉大的逆行者!
防控疫情,他們是“最美逆行者”。84歲的鐘南山院士,帶領一流技術團隊,在前線努力工作;無數志愿者,從全國各地而來,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社區工作人員,用實際行動筑牢基層防疫第一防線。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也正凸顯了全國人民的團結一心,我們在努力,我們再努力。
這本是一場毫無溫度的災禍,但逆行者卻讓災區的人們感受到世間的溫暖。2003年的非典,我們挺過來了,2013年的H7N9,我們也戰勝了,2020年的肺炎,肯定也會在各階層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最終勝利!
武漢封城,封鎖住的是病毒的擴散,而鎖不住的,是武漢人民生生不息的希望和全國人民對武漢的祝福。武漢,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全國人民都在等待著,等待著病情過去,等待著武漢重新煥發生機,等待著……再去武漢吃一碗熱干面,再等一場櫻花盛開。
這世上本就沒有歲月靜好,我們所謂的安逸,其實只是因為有人在背后替我們負重前行。逆行者,是“偉大”的代名詞,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在他們的帶領下,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美好的明天指日可待!
2021《榜樣5》專題節目心得體會4
記憶中的春節是闔家團圓、走親訪友其樂融融,而今年,注定是不尋常的一年,當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國蔓延,居家防疫、在線拜年成了最熱的關鍵詞,當我們還在家中心懷恐慌,不少英雄的身影已經逆行而上,為了祖國大地的安寧,人民身體的康健,他們奮勇前行無所畏懼,因為這“疫”路上有你,我們堅信寒冬終將過去。
致敬最美逆行醫護人員。當疫情的號角吹響,一封封請戰書、一個個紅手印、一張張返程票、無不詮釋著救死扶傷、為生命護航的天使情,他們主動放棄那原本就少的可憐的休假,告別父母、愛人和孩子奔赴抗擊疫情的最前線,一縷縷剪去的秀發、一道道勒出的傷痕無不昭示著黨員的職責與使命,他們也會有疲勞也會有牽掛,但疫場就是戰場,他們全副武裝不舍晝夜的奮戰,讓我們記住了那一張張看不清的臉,也激勵著我們每一個人勇往直前。
致敬最帥逆行建筑人員。他們是城市的建設者,是質樸的勞動者,17年前,當非典來襲,他們僅用七天七夜就建成了小湯山非典醫院,為接納救治病人立下戰功,看今朝,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拔地而起,僅用十天火神山醫院完成竣工并接納患者,這背后隱藏著建筑工人們的辛勤汗水,還有設計師黃錫璆博士的默默付出,并強調他們是在與時間賽跑,與病魔爭奪生命,要把這里建成遏制疫情蔓延的“安全島”,如今他們不辱使命。
致敬最靚逆行基層干部。他們是奮戰在最前線的宣傳員、排查員、守護者,他們沒有制服警服、隔離衣,更沒有專業的N95,有的只是一個紅袖章、一個口罩、一部手機,他們沒有執法證、沒有資格證,有的只是群眾們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和沉甸甸的責任,他們沒有誓師大會,不計報酬得失,有的是逐戶上門的登記、叮囑與跟溝通協調,他們的身后也有家庭的牽掛,但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他們選擇逆行而上,當夜幕降臨萬家團圓之時,他們在寒風中堅守,守的是背后的一片祥和,守的祖國的大好河山。
恩格爾說過,“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這段時間我們目睹著一個個生命的逝去,一位位勇者的逆行,見證著生死分離,期待著柳暗花明,我始終堅信,在信息及時公開的輿論氛圍下,這次戰疫的勝利終將屬于我們,因為這“疫”路上有你,寒冬終將過去。
2021《榜樣5》專題節目心得體會5
世上最殘酷的事莫過于生死,政治老師說過:“人出生就注定要死去,這是命中注定。”但是,卻有這么一批人,每天與死神作斗爭,不計生死,不論報酬,站在危險的邊沿上,挽救更多的生命,完成了最美的逆行,他們就是——勇敢的白衣天使!
沒有什么征兆,沒有什么預言,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新型冠狀病毒,這些黑暗中的敵人,正邁著大步,侵入了我們的生活,向我們發起了攻擊。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幾乎侵占了整個武漢,防控疫情迫在眉睫。一群白衣天使出現了,他們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在新年前夕,不顧生危,告別家人,奔赴武漢,與死神作斗爭。
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奉勸大家不要去武漢疫區,自己卻連夜從廣州趕往武漢,奔赴在抗戰疫情的最前線,臨危受命,義無反顧地奔赴武漢的還有73歲的李蘭娟院士,同樣奔赴在疫情的前線,這兩位敬愛的老人,放棄了在家的安穩,站在了抗爭“非典”肺炎的一線。這種為大家舍小家的精神怎能不值得我們贊揚呢?
不僅如此,祖國各地優秀的醫療人員,成立了醫療分隊,奔赴武漢,給武漢支援。一張張請戰書,一個個紅手印,分明就是一個個鮮活的熱血靈魂在跳動啊!
在網絡上傳來感人事件的同時,白衣天使們正在執行他們的使命,他們是醫生,他們為“醫”而“生”,他們為“生”而“醫”,他們就是我們的定海神針,有了他們,疫情總有一天要完蛋!
可惡的新型冠狀病毒,威脅著人們的生活、生命,可白衣天使們并沒有退縮,依然每天直面死神,同命運抗爭,為了照顧病人,關注病情,他們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待在病房8個小時,為了使空氣流通,他們沒有開暖氣,手都凍紅了,可他們卻一如既往地工作,沒有絲毫懈怠!
新聞上曾報道過:一個六歲的孩子哭鬧著,死活不讓做護士的媽媽去武漢,她怕媽媽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赴武漢支援的兒子向兩位老人辭別,老人的眼淚在眼珠里打轉,卻堅定地朝兒子揮揮手,不讓他有任何的牽絆。
勇敢的白衣天使啊!他們是孩子的母親,也是母親的孩子啊!我們驕傲,因為有白衣天使在,祖國母親自豪,因為她有優秀的中華兒女!
讓我們一起對祖國祝福,讓我們日夜祈禱,向奔赴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們祈禱:身體健康,家人在盼你,中國人民在盼你,讓我們向全世界呼吁: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以上,就是可圈可點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1《榜樣5》專題節目心得體會全部內容,可圈可點一直關注學習資料,為大家提供優質文章,更多內容請各位同學持續關注可圈可點。
【2021《榜樣5》專題節目心得體會 觀看《榜樣5》心得體會范文】相關推薦文章:
學史力行心得體會 關于學史力行專題心得體會范文
預防近視節目觀后感500字 預防近視節目觀后感精選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