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鄉愁為題鄉愁為題字篇一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我認為“愁”是“鄉愁”,“春水”是“春運的客流”。在春節來臨之際,來自全國各地的千絲萬縷的鄉愁紛紛進入了我的視線,讓我陷入回憶。
那年寒假,我到父母的工作地點游玩,誰知沒過幾天,父母就告訴我要準備回家過年了,我很不理解,為什么春節要回家呢?他們又告訴我,春節的意義在于一家人團團圓圓。我不在意的點點頭,又搖搖頭。
我忘記了母親的囑咐,慢慢地走了過去。他黝黑的爬滿皺紋的臉上,洋溢著喜悅和幸福,顯得憨厚老實,回家這件事似乎讓他很開心。我走上前去,小心翼翼地打了個招呼:“大叔?!彼麤]有聽見?!按笫??”我又加重了聲音。他頓了頓,回過頭,一看是我一個小姑娘,就露出一抹淳樸的笑容。我大膽表達心中的疑問:“在外面辛辛苦苦一整年,您為什么還要千里迢迢回家呢?”他撓了撓腦袋,說道:“在外打工,一打就是一年,怎么能不想家??!家里上有年邁的父母,下有年幼的女兒,想起他們的臉,我就特別想回家。就像喝著濃烈的酒,一杯又一杯,直至喝醉。等你長大了,就會理解,思鄉,人人都會?!彼f這段話時,看向前方的眼神變得深邃而又堅定,那是家的方向吧!
“薇薇,要走了!”母親一邊指責我,一邊牽著我跟著人群去檢票。他也慢慢涌入人海,消失在我的視野中,人群如水般流去。
一江春水的方向是東流,而春運客流的方向是四面八方,那是家的方向。鄉愁進入了我的視線,更融進了我的心。
鄉愁為題鄉愁為題字篇二
在大城市生活已久的我,內心沾染上了灰蒙蒙的風塵。但在內心深處,卻有一片凈土。一片回不去的凈土,承載著別樣的鄉愁。
我回來了,我的故鄉!踏上這片厚實的土地,內心驀地踏實了下來。這里是我生長的土地,是祖祖輩輩依靠的土地,無論是從何歸來的游子,只要腳下是這片土地,便會熱淚盈眶。因為他們曾經無處可放的鄉愁,終于有了歸依。
向深處走去,一條青石板路鋪在了眼前。春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街道向晚;跫音不響,三月份的春帷不揭,你小小的窗扉緊掩,伴著達達的馬蹄,懷著別樣的鄉愁,走進了歸家的小路。
兩旁是石頭堆砌的灰暗的房屋,時光早已磨去了石頭的棱角,舊時的銳氣,只留下了光滑與無奈。青綠的屋檐也早已容光不在,沾上了墨綠的斑駁,一角的鳥兒孤獨地眺望。我蹲下身子,撫摸這令人憐惜的石板,不經意間發現古雅的蕨草正善意地沿墻角滾著花邊散發新刈的幽香,這也許是故鄉的清香吧!
屋檐上的露珠輕輕翻身,不想卻滾落屋檐,激在青石板上,泛起雪白的銀花,漾起歲月的漣漪。故鄉啊,多少年了,時光匆匆,鄉愁濃濃。
奶奶挎著籃子,牽著我到后山的桃花林里,就和小時候一樣。十里桃花,朵朵微笑著,似玲瓏可人的女子,令人動容。奶奶俯下身,拾起一朵朵粉嫩的桃花,在籃子里撫平,擺整,又到河邊洗濯,輕拭。接著,桃花被奶奶揉進面團,和面,蒸熟。??!是桃花糕!我拈一塊放入嘴里,桃花的芳香便在舌尖融化。眼角再次濕潤,因為我嘗到了奶奶的愛,家鄉的情。
可一切,都是多年前的回憶了……
機器轟鳴,塵土飛揚,只有門前的老井兀自枯著。
鄉愁為題鄉愁為題字篇三
依稀記得,小時候父母總會在假期帶著我去看望住在鄉下的爺爺姥姥。姥姥家地處關中平原地帶,屬于典型的關中農家。門前有個菜園,園子里種滿了果蔬,正所謂“茄子、辣子、洋柿子,家家必備三件寶”,再配上綠生生的黃瓜和長豆角,日常所需的蔬菜就基本齊了。
每次我都會興致勃勃地摘上一些當季的果蔬,采摘的過程可以說是樂趣多多。菜園后方有兩棵高大的槐樹,具體年歲已不可考,但憑著它那斑駁的樹皮和遒勁的枝干,就足以顯示出它所經歷的滄桑歲月。樹干很粗,基本上需要兩個半大孩子才能合圍住它,每到春夏交替之際,樹上就會開滿大串潔白而清香的槐花,即使隔著很遠亦可聞到那獨特的香味,久久不曾消散。
每年槐花飄香時節,只要我們回到爺爺家里,他總會一邊帶上竹筐和帶鉤子的竹竿,一邊牽著我的手去鉤槐花。爺爺登上梯子,我就在下邊把梯子扶穩當,讓爺爺騰出手來把一叢叢的槐花從枝頭鉤下來再放進竹筐。等爺爺從梯子上下來時,竹筐里已堆滿了槐花,我迫不及待地取一捧槐花在手中,輕嗅著花香,吸吮著花蜜,味道是那樣的甘甜馥郁。
摘下的槐花在姥姥的巧手下不一會兒就變成了一大鍋噴香的槐花麥飯??梢赃@么說,每年的這個時候,我最大的樂趣就是能親口嘗到姥姥做的槐花麥飯,那種入口即化的感覺,那股令人陶醉的清香,再配上自制的酸辣白菜,簡直絕了!
如今我已很少能有機會去姥姥家玩了,也很久沒能吃到姥姥親手做的槐花麥飯,但在閑暇之余亦或夢中總能見到它們,姥姥家的一草一木在記憶中漸漸清晰,尤其是那槐花的清香,麥飯的可口竟已深入我的內心,化作了一抹淡淡的鄉愁,難以描述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