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散文字篇一
——題記
這個冬日,有一陣連綿的雨,一如昨夜那場滂沱,我在夢里,深深驚醒。張開眼睛望著窗外,即使那里只有漆黑一片,我也能感受得到這場雨的氣勢,甚至是它的風向。一切都那么清晰,有風吹起的呼喚,有雨落下的叮嚀,仿佛我就是站在雨中的那束蘭花。
但我不是,卻開始擔心,傍晚晾在外頭的水墨畫,這風會不會把它卷跑?這雨會不會烏開那朵蘭花?我的作品會不會成為泡影?絲絲擔憂,絲絲心痛。終究熬不過牽掛,披衣起床,把畫挪到屋里。甚好,雨水只打濕了一個空白角,花還是妖艷的開著。我想,現在該是可以安心了把。
但思緒卻越發的清晰,像一個空洞,把萬世的聲音一點點的放大,風的悲歌,雨的哀號。那個原本靜謐的夜開始變得嘈雜,變得不安。
我用筆尖詢問紙張,該如何找回安寧?紙張說:文字,是一個無聲的小孔,即使是波濤洶涌,穿過后也是緩流。于是,我用筆記下了這段文字,像一段小曲,輕輕吟唱。
我說:我愛文字,很愛很愛。我喜歡那些寂寞而凌空的文字,像空氣里飄落的零星,單薄沒有份量,卻又真實的存在著。我喜歡用藍色的鋼筆把我的所見所聞記在大筆記本里,看它們整齊的排列,宛如一潭清明的湖泊,倒映著歷史的源遠流長、生活的樸實涵養,社會的現實眉眼,每一個字都賦予情感的思考和體驗。也因此,我愿意把我的情感都賦予它,它是個無聲的音符,散著墨香,一直飄到很遠。
我不記得我是什么時候開始這么愛文字的,只記得我的第一篇文章是在初三畢業那年,只因中學生天地上的一篇關于六月的文章,因為喜歡,我一點點的臨摹著,字字句句表達了畢業班離別的'惆悵,和對朋友的不舍。在六月這個本該離別的季節,卻不舍得告別,告別不想告訴的人。
后來,在高一那年,因朋友推薦的那本《花田半畝》和那句相似。讓我真正下定決心開始寫作,也許是感動于田維的故事,可卻是我前進最大的動力。我說:花田不敗。
最開始,我寫那些普通而有些許傷感的散文,情感有些混亂,甚至自己都不知道寫了什么。后來又寫勵志的詩歌,喻自己為枯葉蝶,字詞里寫滿了堅強和執著。這以后,又寫了很多不和諧的詩詞,句句諷刺,語言刻薄,直到后來,才漸漸懂得,文以和為美。
兩年來,寫下的文字記了好幾本筆記本。第一次發表,便是在好心情,看著積分一點點增加,心里有一種別樣的情感。我想,這便是我最后的追求了吧。但同時也有些失落,面對那么多作家,那么多精品,隱約有些自卑。但在另一方面,我很感謝好心情,讓我有幸認認識更多愛文字的朋友,對于我是很有幫助的。
我說,這樣寫文,我會一直寫下去,因為我愛文字。也許,有一天我會把它看作我生命在的全部,但這樣或許有些不公平,因此他是反對我寫文。他說,我把文字看的比他重要。我說,文字和愛情,我選文字。但我也在想:一個人,一樣事,人是活的,也許可以改變。事是死的,被動的,能怎樣呢?那如果反過來呢?無法設想。
我也無法設想我的未來會失去什么,為什么而活,而現在,正值年少輕狂,我只想我喜歡的人陪我做喜歡的事,因為人是活的,事是死的,人是主動的,事是被動的,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
那么,選愛情,選文字,你會如何決擇?
散文字篇二
小時候,沒有語言的障礙,也沒有說不出口的情感,腦袋里想到的是什么,不經過心的思考就會從嘴里迸出來,喜怒哀樂沒有半點含蓄,苦辣酸甜全是直白,感情如同沒有河堤的水,不經過大腦就會在表情與語言的配合下明明白白地表達出來。小時候可以在偶然不小心中說錯話而沖撞別人,也會在童言無忌的掩飾下馬上變得風輕云淡。
走著走著才發現,有些想說的話不必再用口舌去表達,有些無法外露的感情只能壓在心底,不管是話語還是感情,在心底里壓得太久,如果及時找不到釋放的出口,便會負荷太重,壓得人不敢喘氣。人生路上,本身外面環境給予的撞擊很多,施予我們的壓力重重,再不盡快清理積聚在心底的語言與情緒,在雙重壓力的作用下,我們怎能輕松前行。既然,有些情感不能借助于語言通過口舌來表達,不如借助于文字在筆墨下釋放,一則可以留存走過的痕跡,二則也可以隨時為自己減負。有些人發說說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不是想要炫耀什么,也不是要求多少人來點贊,有時候就是一種情感上的自言自語。
后來,父親的離開,讓我的眼淚找不到位置安放,讓我的痛苦無處傾訴。我明白:有些痛苦別人再好也不能替你分擔,你的心痛傳不到別人的心里,說與不說,痛苦還得自己消化。所以,在每一個夜深人靜的時候,靠著回憶,和著眼淚,把自己的傷痛放置于淡定的文字里,一遍又一遍,一年又一年,終于發現,這些文字也可以治療心里的傷痛。經過這么多年,回頭望去,昔日里用來釋放情感的文字里已經看不到了憂傷,相反,多了一些溫暖和力量。
有人說:小孩學說話不難,學會閉嘴卻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人本身能夠直言不諱是個好事,但有時逞一時嘴舌之快就會招惹是非,感情的釋放方式不一定非得通過語言的交流,有時,把想要說而說不出口的話語通過筆墨表達出來也是一種發泄方式,不可以傾訴,可以自己對自己說,不可以表達,可以把情感寄存于筆下的字里行間。
一直在想:歷代文人墨客之所以卓而不群,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他們會把自己的情緒通過文字的形式進行釋放,文字的力量是無可估量的,在文字中情緒發泄的意義也是不言而語的。曾記否,小學生就熟知的《七步詩》中,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殘害弟弟,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反映了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的殘酷斗爭和詩人自身處境艱難,沉郁憤激的感情。短短幾句話,安放了曹植多少復雜的情感,也許,此詩一出,擱置里才子心中的一口悶氣才得以發泄,才可以有所輕松。一部《紅樓夢》,走過多少年以后依然光彩照人,誰能說的清,那里面寄存了曹雪芹多少無處可放的情感。且看“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這一句,寥寥數語,已結點明文字就是作者滿紙的辛酸淚,在這里,有作者對無門弟世俗偏見愛情的向往,有對身在紅塵心不染塵的女子們的憐惜,有繁華落盡萬事成云煙的洞悟……一部經典之作,安放了曹雪芹多少復雜的情感,也搬掉了多少壓在心頭的頑石。其實,我們讀李白的詩,就會感到氣勢磅礴,豪放大氣。我們讀杜甫的詩,就會看到歷史的本來面目,就會看到憂國憂民的感懷,不管以何種形式出現的文字,都是作者壓在心底里最真實情感的爆發,也是自己封鎖已久的情感的傾訴。
喧囂的紅塵,無法訴說的苦衷,無處發泄的情緒,有時自己對著自己自言自語,何嘗不是一種解脫?至少,心中多少會得到一些輕松。于是,安靜的午后,無眠的夜晚,一個人,一書本,一支筆,就這樣簡單而快樂已經成為自己尋找開心最好的方式,一個人的開心,寫進文字里,就會如同暖陽一樣,溫暖流向四面八方,一個人的煩惱,寫進文字里,寫著寫著,把煩惱也寫成了雨過天晴,一個人的感動,寫進文字里,就會感動很多具有相同經歷的路人。人生,就是一邊走一邊悟,把自己的情感寫進文字里,當成為一種習慣時,才發現已經積累了許多人生的經歷。
小時候,口無遮攔會在童言無忌的保護下被人原諒。長大后,一些無法傾訴的情感唯有通過文字傾訴才可以找到最好的歸宿。一直以為,學會掌控自己感情的人,應該是優雅而得體的,也是淡定而從容的。但是,有時候當感情的負荷太重時,不妨放進文字里,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全部釋放在一撇一捺里,忽然就會發現,世上的一切原本是如此的美好。
散文字篇三
我猶豫了一下,便說:文學就是我
生活
的一部分。他笑了,笑聲里帶著幾分揶揄和嘲弄。我告訴他,文學是比較神圣的,它有著獨特的魅力和價值所在。
他撇著嘴,眼睛瞪的圓圓的,似乎是在和我挑釁。
他笑笑地,說我腦子被文學整壞啦。
我心里有點不服,于是,我用蔑視地眼光盯著他。
“看了你的文字,有點傷感!”
“是我以前生活經歷的再現。”
“哦,也許是吧!”
他確實摸到我的癢處了。
我呆呆地看著他,心里突然被一種鋒芒包圍著。
我想和他辯駁,他卻幾次打斷我的對話。看的出來,他不給我一點爭辯的的機會。他滔滔不絕地舉了一大堆例子,想徹底瓦解我的觀點和看法。
其實,他說的還挺有道理的。我們寫作,就是為了讓文學成為我們生活的調劑品,而不是成為文學的俘虜。如果我們過于執著文字,甘愿做文字的犧牲品,那我們讀書寫作的質量就會大打折扣。
我們要通過寫作來詮釋生活的精彩和完美,但對文學的過于執著,也許會導致走向消極的一面。不是在文字里淪陷,就是被文學作家設置的情節里沉淪。或者變得頹廢,或者變得麻木不仁。因為我們已經鉆入了文字的圈套。
我的一位大學好友,現在是一家報社的編輯。他寫作如癡,對文學的虔誠和膜拜到了一定的境界。他挑燈夜戰,短短一年內寫了10幾部小說,厚厚的筆記本碼了一桌子。從《攝氏零度》、《浮躁》、《邊緣》都采用灰色的筆調,意識流的手法,來表達血色一樣的寂寞和暗殤。它所塑造的生活都是充滿血色的,填滿了頹廢的色彩。小說中的人物都被扭曲了性格,心理上的變態和畸形,使人物的塑造缺乏生活的張力。生活中,文學已經打亂了他的生活秩序,他變得孤獨寂寞,變得頹廢消極,他總會營造一種沉重的文學氣氛,總在一種文學的視角去看待生活,用文學的晦澀和神秘來審視這個世界。他不愿意正視生活的現實,他的`生活方式因為文字而改變。他說過,他喜歡的作家是賈平凹,因此在他小說里有賈平凹的寫作風格和影子。他看了賈平凹的小說《廢都》,他曾寫了5萬字的評論,可想而知,他對這部小說的熱
愛
和執著。那是以前
你躺在我身邊的那堆詩里
一條腿斜搭在我的身上
說只愛我一個人
愛我的全部可而今
我的全部就像你斜搭的那條腿
重壓著我的身體
讓那堆詩
喘不過氣來
……
從壓抑的文字里明顯感到厚重的浮躁和沉悶,也能感覺到作者內心世界的寂寞和孤獨。他并沒有因為通過詩歌、小說的創作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強和自信。倒是給自己內心設置了太多的障礙和困惑。為了掩飾自己受傷的心態,他把生活嫁接到對文學的追求上,用文字支配自己的生活。他對文字的追求更加強烈和執著。這種執著不僅是對自己思維的一種挑釁,更是一種對現實的極度不滿。
其實,我們愛好文學也好,執著寫作也罷,都不要成為文字的俘虜,也不要成為文字的犧牲品。就像我們同事說的,文學來源于生活,而不是生活來源于文學。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我們都希望通過
讀書、寫作去改變自己的命運,樂觀地去面對人生,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去創造美好的生活和
幸福
。或許,真正的寫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在文字里淪陷。這應該是我們寫作的真正初衷!散文字篇四
也許天生喜歡唯美,所以十分喜歡文學,更是喜歡那些傷感的文字。是不是在讀別人的故事,流自己的淚。
總是喜歡開著音樂,一些悠揚的音樂,把椅子靠在窗口邊,然后手捧著一本紙質的書,靜靜地讀著,讀到優美的句子,用鉛筆于文字下輕輕一劃,如同春日的早晨,睡夢醒來時見到美麗的花兒燦放于微微的晨光中,于是滿懷喜悅地俯下身深深地吸一口淡淡地芳香,用一份喜歡的目光撫摸著那些美麗的嬌嫩的花瓣。讀到憂傷時,情感共鳴,心靈震顫,眼眶一熱,淚珠盈轉。
于是,在別人的眼里,總有那么一幕,一位纖細的女子常常手捧著一本書,或坐或站或倚著,迂轉于一扇大大的落地窗前,窗外喧囂的世界與她無關,窗外的風雨與她無關,她常常沉溺于自己的書本里,與書里的情節起伏,與書中故事跌宕深浮,與書中的人物同悲喜,有時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淡淡的微笑。有時一個人掩面痛哭,在別人眼里她是不可理喻,也許認為她太多愁善感,也許是杞人憂天。
喜歡一個人思念一個人如同在讀一本名著,在安靜角落,靜靜地把他的音容,他的棱角,他的微笑,他的閃爍的眼睛一遍遍地讀,想到他的笑自己就開心,嘴角就會自然上揚露出微笑,想到難過處,眼淚就自己在眼眶里打轉,努力抬起頭也阻擋不了它順著臉頰滑下。
但不管如何地想一個人,茫茫的時光總會稀釋相思的濃底,當情感顯現于面前是卻不是原來的樣子。當繁華落盡,一切都歸于沉寂,空留一腔無法訴說的酸楚。
如今,我只能躲在這靜靜在角落,用文字與自己的靈魂對話,讓曾經的愛在文字里回放,讓自己靜靜地回眸與審視與感動于自己一份曾經的深沉與執著的愛。如同重讀一本美麗的書,讓自己對情感如同對書的美麗程節更加地理解與深透,讓自己對愛擁有更深刻理解。
今夜,我與自己心中的愛獨舞,從今后,我與自己的靈魂相擁相愛——在這靜靜的角落里,無人喝彩地獨舞!
散文字篇五
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記錄著自己的人生,因為每個人不折不扣地都是一名演員,從來到世間,就開始了他的戲劇人生,這期間,他既是自己戲中的主角,又是別人戲里的配角,不管愿不愿意,也不管想還是不想,始終扮演著自己的角色,直到生命的結束。這些是最好的,也是最客觀的人生記錄。
除了在生活中的角色外,人們的不同行業也提供了記錄人生的不同條件,很多演員都認為,通過自己對角色的塑造,自己經歷了更多的人生,也記錄了自己不同的人生,是啊,那一段段的膠片,記錄的何止是自己的人生,也代表著不同的人生。所以很多演員終其一生都很喜歡自己的職業,我也的確這樣想,可能沒有任何職業像演員這樣富有創意和讓人激情四射。
古今中外,他們塑造的一個個經典的角色,不僅豐富了人生這個大銀幕的內涵,也把一個個精彩的瞬間化為了永恒,費雯麗走了,郝思嘉還在;派克離開了,《羅馬假日》還在;周璇走了,《漁光曲》還在唱,張國榮離開了,《霸王別姬》還在上演…...人們用短暫的生命塑造了藝術的永恒!
攝影師通過自己的鏡頭和底片記錄人生,那一幅幅畫面、一個個底片記錄了這個奇妙的世界的同時,也在記錄自己的生活軌跡,真是讓人欣羨的職業。我想,每天,人們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并扮演著人生的同時也被記錄著,這世界也就變得更美好、更豐富多彩。
人生能得以被記錄下來,就不去苛求總是美好,因為別樣年華就會有別樣人生與精彩!
我喜歡文字,它給了我無限的靈感,記錄我生命跳動的脈搏,我更喜歡用文字來記錄自己的人生,雖不能成為經典,但如果能與人分享,哪怕有為數不多的人的喜愛與并產生共鳴,也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
關于文字的情感散文推薦:文字,唯美了時光
清晨,一抹朝陽透過薄薄的云層射向大地,朵朵漂浮的白云就像流動的音樂,滑過碧澈的天空,清脆的鳥鳴穿過郁郁蔥蔥的枝葉飄入耳膜。涼爽的晨風穿窗而過,端坐在窗前,讓自己沉浸在晨曦的光暈里,心底,泛起柔柔的情愫,這便是恬靜的味道。
當喧囂湮沒了周圍的寧靜,獨處的清幽就成了最美的奢望。一天中最美的光陰,莫過于靜靜地坐在時光的角落里,拂去所有的喧囂,讓心靈沉淀下來,茶香裊裊中,捧一卷詩書,細細品讀。婉約清新的文字,如清冽的溪水,洗濯著疲憊的心;又似輕柔的晨風,清爽著燥熱的心。
在文字的國度里,沒有爾虞我詐,沒有利欲熏心。有的,只是一份清逸,一份閑適。撲鼻而來的淡淡墨香,瞬間陶醉了心情,驅除了煩擾。
將心根植在文字里,感受書能香我何須花的樸素。鋪開記憶的素箋,撿拾生活的點滴。讓萬千心情在筆尖潺潺流淌,釋放內心的塊壘,記錄難忘的瞬間。不奢求“采菊東籬下”的世外清幽,但求一份“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淡然清逸;不奢求“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孤傲不羈,但求一份“窮則獨善其身”的潔身自好;不奢求“一蓑煙雨任平生”的達觀超然,但求一份“白云依靜渚,芳草閉閑門”的與世無爭。
在喧囂和繁雜交織的生活中,文字于我,是慰藉心靈的美味佳肴,是醇美馥郁的美酒佳釀。在文字的香徑中徘徊,看陌上花開,賞柳梢月圓,心如一塊瑩白的玉石,晶瑩剔透,純凈溫潤,浮世的嘈雜、奢欲,在文字的世界里瞬間遁形。文字,唯美了時光。
關于文字的情感散文推薦:文字魅惑
如果說能對世間萬物細致入微、深入脊髓的完美展現,那么唯有文字。
文字是跳躍在紙上的音符,再優美的歌,也需要文字來作詞,通過文字來抒發歌曲的情感。
文字是生活中舞動的芭蕾,既優雅靈動,又耐人尋味。
文字是到達心靈的直通車,如果想要心與魂完全契合,請搭上文字的快車,按文字譜寫的軌跡前行。
文字是獨白者的武器,它能趕走青春期的狂莽、更年期的煩躁、抑郁者的憂傷。如果你不想說,就請用文字來表達,文字是你最忠實的朋友,它能讓你找到宣泄的突破口,讓你的心歸于平靜。
文字是輸送情感的中轉站,無論親情、友情、愛情,亦或是工作、商務交流,都可以用文字去詮釋,讓我們真實的心意充分展露。
文字是旅行者最好的陪伴,相機拍下的是美景和人文風情,而文字能記錄同一境遇里,不同人的感知和心里路程。
文字是求知者的甘露,在知識的海洋,智者通過文字儲存能量,知者通過文字傳播見識和科學。而廣大的讀者就是文字最大的受益者,是文字讓我們雖足不出戶,卻能走遍天下;是文字讓我們從井底之蛙,到展翅翱翔;是文字讓我們眼中看到的不僅僅是山川水月,還有風景背后隱含的深意。
文字是寫作者的魂,筆者用文字做成子彈擊中讀者的心,震撼讀者的感知。同時文字也是筆者永遠的喜與悲,喜的是寫于心,形之文,心意同步。悲的是意在心,止于筆,詞不達意。雖是如此,筆者和文字也會永遠相互依托。
文字是人與人交往的紐帶,因為喜歡相同的文字而相識相遇相知。好的文字純粹,凈化心靈,讓我們相信世界總有那么多美好,激勵我們勇于探索的步伐,一直向前。
文字是人類永遠的傳承,從古至今,從今往后,更是恒久不變的魅惑。
散文字篇六
獅子山頂碎步閑,麗江古城臥眼前。玉龍雪山伴云倩,古樹映竹青石巖。三角梅開爭斗艷,千年古樓史呈現。
剛才,在麗江酒吧門前,抽了一根紅塔山。此刻在吉他聲里回想,剛才,才從云端落下,落進麗江的
雨
里,麗江的古城忽雨忽晴,此刻,被一杯普洱安靜下來。客棧的劉掌柜很熱情,如剛才的黑山羊火鍋、臘排骨、傷心粉的熱辣,我漸漸進入了麗江的小橋流水,水里魚兒自由舞蹈,有無數花兒相伴,迷失在二百年前古城,水車依舊轉著,多希望有夕陽西下,露出天際,心若流浪、歲月流年,何處家園!麗江的天藍的讓人迷醉,拉什海實際是一片濕地,徜徉其中,實在辯不清天地。束河古鎮與麗江古鎮大同小異,只是安靜許多,若真想發呆、聽聽音樂,來束河吧……這里有道野菜,名字特別,叫水性楊花,我喜歡昂首的向日葵和遠方神秘的玉龍雪山,在天邊時隱時現,一些野花如一米陽光的.吉他曲,買了一盤麗江小調,應該是民謠,在茶馬古道上搖晃,突然想起過橋米線鮮香,原來餓了。此時,我想放聲歌唱,從心里。此時,我只想在搖椅上飄蕩,只為沐浴陽光!
蒼山十九峰,巍峨雄奇。洱海三百里,千嬌百媚。雙廊二千年漁村,古樸素面。我不知道,市場化的侵蝕,這些樸實還能多久,我寧愿相信人性本真的善良,如茶馬古道邊的薰衣草,雙廊海邊的陽光,白族少女的布裙和純粹的目光,大理古老的城墻,納西x雪白耀眼的銀飾!
散文字篇七
你本不是旁人眼中的玩物,又為何作賤自己談好他們………
喜歡文字,喜歡唯美,只是因為喜歡其中哪久留不舍的真意…………
不是無能為力就要順其自然,只是無言以對,不得不隨遇而安………
散文字篇八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旅行,生活的故事不會永遠的平靜如水陽光明媚,將自信、善良、堅定、無悔融于生命之中,走成屬于自己的風景。總感覺自己走過了一條很簡單很長遠的路程。期間那一段心靈的荒蕪常常想起,一個人的日子,一次次問自己,如果可以,我能否在從前里尋找現在的自己?拄筆前行,是我心靈的皈依。
也許相攜一份淡然知足,每一個日子都能幸福安暖,風來不驚,雨落無聲,如此平平靜靜。看著夕陽再次吻別青山,晚霞的余輝中又種一個新的期盼。一朵香蓮在心中緩緩舒展……曾經禹禹獨行的路上綠蔭清涼,心入清香。將一份最美的期盼端放在前方,遙看水天一色,品讀平靜淡然,溫柔安暖。攜幾行小字,輕嗅最美詩意;賞一片流云舒卷,掬一朵雅致清蓮,心中綻放清爽與芬芳。
將一些心語寄予文字,將走遠的故事點滴傾訴。只是,思念一如往昔,跌落在水中,泛起一圈圈漣漪……清風能讀懂,流云聽得見。溫潤的軟風,安寧淡雅,在柔雨初停的午后飄進來,隔了淡綠的紗窗,落在我的電腦旁。躲過惱人的喧嘩,我在清茗半盞中尋找時間的縫隙,停泊在心靈的港灣里。讀你,文字中的美麗;賞你,是花事般的相遇。情亦深深,念亦溫婉,一遇,便成永遠。不能沒有你,這是我不變的情懷,真情留下來。將一朵清歡深種,于一片心相約的芳草地……踏著月光去尋覓,滿地清愁,我一一撿拾。總有一些來得及以及一些來不及走進了生命里,今生來生選擇與釋然相伴相依。
封鎖的記憶慢慢開啟,昨日的云煙隨風散去。思念如一棵開花的樹,在這個季節的壟中旖旎茂密。若有靈犀,你可否留意,每天晨暉中的晃動,那不是風,而是我深情的叮嚀。濃濃淡淡的心緒溫婉在歲月里,日子,疏落成一筆明月清風,月缺是詩,月圓是歌。塵世、繁華、云煙淡遠,我心中所有的語言交給了無言。流年,在文字中婉轉,悠揚;人生,每一份經歷,在時光中生香。還好,我不在乎憂傷,只眺望經年的芬芳。如此,季節開始暈染舒適、清爽……時光里的故事盤旋在心間,是一朵溫暖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