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篇一
圍繞著夢想,《開學第一課》上開展了四次班會:“我的夢”,“堅持夢想”,“探索夢想”和“中國夢”。
第一次班會使我明白:我的夢是中國夢,中國的夢是我們的夢;
第二次班會使我明白:堅持夢想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我們要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每天都離夢想跟近一步;
第三次班會使我明白;在實現成長的過程中,需要豐富的想象和大膽的創造,只有不斷地創造,只有不斷探索,不斷創新,才能讓夢想激發生命中更多的潛能;
第四次班會使我明白:中國夢承載著中國民主,富強。公正。和諧。自由的最基本的價值觀,承載著自強的中國精神。中國夢需要我們每一個人付出自己的努力,共同構筑夢想,讓夢想照耀中國,閃亮世界。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劉偉與韓璇的例子了。
因為劉偉讓我明白;一個人生存的價值,就是他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他在一次表演后的話讓我印象深刻;“我有兩個選擇,要么趕緊死,要么就精彩地活著。”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劉偉哥哥選擇了第二條路--精彩的活著。他付出了比別人多一百倍的努力,完成了近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標;用失去雙臂的殘肢,彈奏住了優美的樂曲。那是生命在高歌,是青春在贊嘆!
他的音樂中透著自信,透著喜悅!
而韓璇則讓我明白:盡管房屋倒塌,生命不再,夢想,一定依然存在!
雖然喊爸爸的三天努力化為泡影,雖然小韓璇帶著未完成的夢想離開了認識,但她的教師夢,會有更多的人幫她實現。
節目的最后,當信鴿朝我飛來時,我同樣將我吾想的夢寫成紙條,綁在它身上,請求它,帶著我的夢想,飛向遠方!
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篇二
《開學第一課》是大家開學都會看的一個綜藝節目。每年都有不一樣的主題,而今年的主題是“父母教會我”。
父母教會我們什么呢?《開學第一課》中告訴了我們:父母教會我們要有孝心,有愛心,要學會禮儀、禮貌,還要自強不息。那怎樣才能做到這些呢?
首先要孝順,孝順父母、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其實孝順父母并不一定要做多么偉大的事。我們現在還小,做不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我們只能為我們的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就是孝順父母。節目里洛陽小伙兒何紅濤為來實現75歲父親想旅游的夢,自己改造了一輛有靠墊的摩托車,帶著父親在6年里游覽了陜西、河北、北京等地的名勝古跡,一共行走了十幾萬公里。何洪濤對父親的那份孝心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我們應該趁父母現在還年輕,為他們多做些事,將來才不會后悔。
除了孝順,我們還要懂得愛。我們要用心去愛,你愛別人,別人也會愛你。我們真正愛一個人,就會愿意為他放棄一切,就像節目里最讓我感動的秦勇一樣,他愿意為生病的兒子而放棄那絢麗的舞臺。他用了13年的時間去陪伴兒子,耐心地去教兒子游泳、騎自行車、系鞋帶……這就是愛,是父親對兒子的愛。當我看到這個場景時,不禁潸然淚下,感嘆愛竟是如此偉大。愛一個人就要大聲地說出來,否則你的愛,別人永遠也不知道。
做一個有文明、禮貌的孩子,是每一個家長的心愿。那么如何才能做有禮貌的孩子呢?這就要從小培養。當容祖兒在臺上回憶小時候媽媽對她的種種要求時,我也會想到自己小時候媽媽對我的諄諄教誨,正是媽媽的教導,我才會在學習上更上一層樓,讓大家更加喜歡我。所以說,文明禮貌是父母從小教育和培養才會有的。
除了父母教的這些,我們更要自強不息,面對困難時,我們不要退縮,要相信自己能克服困難;面對挫折時,我們不要低頭,要樂觀地去“翻越”挫折。我們要做最棒的自己。
看了《開學第一課》后,我似乎更能體會到父母的辛苦,父母的偉大。讓我們一起向父母說一聲“謝謝”,用行動去感謝父母。
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篇三
今天,我興致勃勃地來上我的開學后的第一節作文課。
當課上到第二節時,張老師用手拿著水杯“咕咚”喝了一口,緊接著雙手插入口袋,在大屏幕前來回踱步。他剛踱了一個來回,突然立正,語重心長地問我們:“你們寫作文時,一提起筆,有沒有就感覺沒啥好寫,好像生活沒有發生什么大事,都是如同一杯白開水般,平平淡淡,沒有起伏。”
我聽了之后,興趣爆發,回答道:“張老師,張老師你說的太對了,咱倆真的是心有靈犀呀!”
結果讓我意外的是,張老師卻說:“如果真是這么想的,那你就錯誤了。寫作文其實就是寫你的生活和所見所聞,而不是寫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
我疑惑了,那如果不寫有意義的事,那不就像流水賬一樣了嗎?
“其實不然,寫作就是記錄你生活的每一點,每一滴,就是記錄你眼睛能看到的,不能看到的;能聽見的,不能聽見的;能感受到的,不能感受到的……”張老師用手指著大屏幕說。
這句話改變了我對作文的認識。
“還有,如果你把你生活的一點一滴都寫下來的話,這將會是一篇色、香、味俱全的作文!”張老師一邊叉著腰,一邊緩緩地跟我們講。
聽了這學期的第一節作文課,我感覺自己受益匪淺。
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篇五
今天我看《開學第一課》。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泥石流發生時,一位父親用最快的速度跑回家,看自己的女兒有沒有受傷。可他看到的是一片泥沙。他不停地刨著泥沙,接連三天三夜!最終,他找到了女兒的發卡,還有——滿身泥沙的女兒韓旋。他悲痛欲絕,親手把女兒的辮子洗得干干凈凈,再重新編好……
是啊!只要堅持,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完成不了的事情。
我的夢,中國夢!相信我們的夢,就是祖國的未來。讓我們為了祖國的更加繁榮富強,人民的更加幸福,去實現夢想吧。
一轉眼,充實而又有意義的暑假生活,已經過去。我們又將迎來緊張的學習生活。今天,全國兩億多名中小學生聚集在長城腳下,共同觀看這意義非凡的《開學第一課》。
這開學第一課的主題很簡單,那就是人要有夢想。其中,有一個片段讓我深深地感動了:在舟曲發生泥石流災難時。有一位父親,他快速跑回家里,看看女兒有沒有被泥沙埋沒身體。跑回家里,映入眼前的是泥沙,顯然,女兒已身處泥沙里了。他不辭辛苦,拼命地刨開泥土,想再看看女兒。經過他三天三夜地努力。終于,他發現了發卡和女兒。女兒的身體全是泥沙,他女兒身上的泥沙全部洗掉,還幫她重新梳妝。我想這應該是父親為女兒做的最后一件上吧!
我當時也在想是什么讓他這么做呢?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吧!是啊!我小時候也有許許多多夢想:當醫生幫助有困難的人;當老師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當收銀員為他人提供便利……這些夢想,成了我生活的方向盤,指引我,將我引向成功的道路。
我的夢,中國夢。我們現在一點一滴的夢想,可能會成為祖國必不缺少的一部分。所以,為了祖國美好的每天,大家努力吧!
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篇六
目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一時間無法按常規在學校上課,于是學校決定把課堂移到家里,進行網課學習。這下我可開心了,假期余額又被充值,每天能睡到自然醒,沒有老師約束,心里美滋滋!
這天一早,我還蒙在被窩里,做著美夢時,被老媽揪了揪耳朵,“起床,起床,該早讀了。”“今天不是九點網課嗎,干嘛這么早喊我起床!”“網課也像學校一樣,該干嘛干嘛。”哎呀,我的美好計劃落空了!懨懨地起床,強行抖擻精神,投入緊張有序的上學流程。
飯前一分鐘跳繩,匆忙吃完早餐,八點三十分鐘前完成早讀,然后坐在電腦前預習第一節課。心里非常緊張,因為媽媽坐在旁邊密切監視著我,一舉一動都不能偷懶。網課一點也不輕松,不但要記筆記還要及時回答老師提問;網課課程也非常緊湊,一天四節網課,外加自主學習、完成作業,不知不覺時間已是晚上十點多了。
有人說,這個假期是老師史上最長的假期,那他一定太不了解我們的老師了。雖然我們的.老師沒有在課堂上課,但工作量一點也不比平時少。比如,我們的班主任張老師,早早地在群里安排了我們一整天的課程,還要指導每位家長及時下載“小管家”。對家長們來說這是一個陌生的程序,怎么下載,如何操作,外加還有一些網絡問題,家長群里,你一句我一句,亂成了一鍋粥。上百條的留言,張老師耐心回答,給各位家長指點迷津,一一解決問題。另外,在這一天里,張老師要正常開展教學,完成學校布置的各項工作,上報學生聽課情況等等,還要在“小管家”里批改作業。我想今天張老師還是有史來最忙碌一天吧。
我的媽媽,原來把我送去學校的這段時間,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了。可是今天,媽媽全程在旁陪伴,不僅像我一樣盯著電腦一起學習,還要關注各任課老師的反饋信息。八點三十分,我坐在電腦前,預習上午第一節課,她適機抓拍一張我認真預習的照片,按照老師教的方法,緊張地往“小管家”上傳第一張照片,生怕操作失誤延誤了打卡時間!上傳照片成功,打卡成功!媽媽一掃剛才緊張的心情,像撿了寶貝似的非常高興。第二節課打卡,媽媽以為學會了,就到點時操作,可是突然忘了剛才的打卡操作步驟,急得直撓頭,東問西問,眼看就過了打卡時間,沒能按時打上卡,就像霜打茄子似的悶悶不樂。下午,作業要反饋到“小管家”作業群,可是媽媽要么忘了發,要么發錯了地方,直到老師提醒才如夢初醒,連聲自責:“我今天怎么搞得,學了一上午還沒有學會,還出了怎么多錯誤。”看到媽媽懊惱的樣子,我連忙安慰她:“讓我來發吧。”她怎么也不同意,“第一天上網課,不能影響你學習”。她就獨自一人坐在客廳里,機不釋手地鉆研著。吃飯時告訴我一個特大的喜訊:她終于能熟練使用小管家發送信息了!
特殊的開學第一天,特殊的教學第一課!新鮮的網課,把老師、我、媽媽,緊緊地串聯在一起,圓滿地完成了學習任務,度過了緊張而忙碌地一天。
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篇七
月光灑在我的臉上,此時的我躺在學校寢室的床上,可是絲毫沒有睡意,因為剛剛看過的《開學第一課》的感人場面還讓我念念不忘。
在《開學第一課》中的第三個環節,班長哪吒寫上了:愛是承擔。班主任告訴我們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上初二的男孩叫馬鵬飛,因為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不在了,所以就只有奶奶照顧他。后來,奶奶患上了糖尿病,為了照顧孫子,她每天只吃很少的藥,因為這樣她雙目失明了!為了照顧奶奶,那時還不到六歲的馬鵬飛變成了家里的主人。
他每天早上5:00起床,然后是燒熱水、洗臉、刷牙、做早餐、喂奶奶吃早餐、跑去上學校。中午快速跑回家做中飯。下午跑回家,做晚飯、喂奶奶吃飯、陪奶奶散步、幫奶奶按摩、學習功課等等,一直到十點半才能上床。因為奶奶得了病,每個月只有幾百元的生活費,他精打細算,悉心照顧奶奶,自己的學習也不落下,常常在奶奶睡了以后才做自己的功課,學習成績保持在班上的二十名左右!
其實,馬鵬飛的事跡早就在全國各地有了報道,有人說:“馬鵬飛就像一株經歷風雨依然茁壯成長的小白楊,他缺少滋養但卻頑強生長,他肩膀柔弱卻勇敢擔當,從他身上我們看到的是親情的力量和人性的堅強。”
是呀!他一天要做這么多的事情,成績還保持在班上中上的水平,是多么的不容易!是對奶奶的愛讓他學會了承擔!如果要我在一天干這么多的事情,我不累得趴下才怪呢!早上他是5:00就起床的,而我也是絕對做不到的呢!記得暑假的時候,我就計劃8:00起床,可還是常常貪睡。他的生活是忙碌的,也很單調,總有干不完的活,所以每次放學,他都要跑回家。而我除了學習,可以晚電腦、看電視、騎單車、游泳……生活很自由、很愜意。平時,媽媽只要我淘米煮飯、擺鞋子,我還總是拖拖拉拉的,比起馬鵬飛,我覺得自己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
“小小身軀卻承擔比常人也難以做到的事情,這就是愛的力量,他用愛托起一片蔚藍的天空,這就是一種承擔,他用行動來承擔一切撫養老人的責任,支撐著一個家。 ”看了這個片子,了解了馬鵬飛的事跡,我要向他學習,學會自立自強,學會幫助父母分憂解難,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讓我們都做一個有愛心的人,學會承擔責任的人,讓我們的祖國因為有愛、有承擔,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