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中學生講美德作文篇一
在和一個女人擁摟,他的媽媽怒火中燒,向他爸爸飛快的跑去。但是卻因走的匆忙而沒有注意到旁邊飛馳而來的面包車,被其撞飛,雙腿被壓在車輪底下,動彈不得。而司機卻因害怕而匆忙逃走,父親也逃之夭夭,母親卻因未及時救治而失去了雙腿。這一切來的都太突然了。小小的他在聽到這些消息后,幾次哭昏了過去。從此,他覺得他好恨自己的爸爸,也好恨自己的無能為力。但是,小小的他也知道,從此以后,他,就是家里的男子漢,是家里的頂梁柱,是家里的天。
于是,他便默默地承擔起了家里的一切。而在媽媽的面前佯裝笑容,從不在媽媽的面前掉下一滴眼淚。
僅僅只有十二三歲的他,本該是無憂無慮的笑。但卻因為這些事情變得堅強起來,變得成熟起來。本該是父母親做的事,他卻完全承擔了下來: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照顧母親……一系列的事情他都學會了做。
每天早晨在天還沒亮時,他便起了床,做好飯。吃了以后再給媽媽盛好飯,待微涼后,便喂媽媽吃下,然后再幫助媽媽洗臉、梳頭、上衛生間……待安頓好媽媽后,他便要馬不停蹄的趕往學校,開始在校生活。
但他并沒有因為照顧媽媽而耽誤了學業,反而越學越好,多次被評為優秀生、三好學生……
孝心無價。孝,是人的最根本品質,因為有了“孝”,人世間也不再寒冷,有了暖暖的愛。因為有了“孝”,每個人才更完美、更獨特。
孝心無價。
中學生講美德作文篇二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民族世代相傳的精神財富,也是我們這個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節約這種美德為世代中國人所崇尚。
在教育界中,有一位頂尖級的肖川教授。一天,教授正在給老師們作報告,漸漸出汗了,于是,教授拿出一包衛生紙,抽出一張,習慣性地把紙撕成兩份,再用其中的一份來擦汗。頓時,臺下一片嘩然,教授見狀,平靜地說:“大家不要以為我小家子氣,其實,我在教師中算是最富裕的,只要我愿意,我每天都可以掙到很多錢。但我知道,無論有多少錢,都應該保持勤儉節約的美德!”
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后大為不解,那么有名的教授,掙的錢早就可以買無數包紙了,干嘛“吝嗇”那半張呢?當我一次次品了教授說的“勤儉節約是美德”這句話后,才開始明白了教授的所作所為是為何。
節約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一滴水、一張紙、一度電,司空見慣。但是這一點一滴慢慢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數字也慢慢增加,不久后,這數字一定大得驚人。
回想起以前,我就是擦擦鋼筆上的墨跡,就要用一大張紙,紙上還有很多地方沒有用到,就被我無情地扔進了垃圾桶。
還有一次,我買了一個面包,剛吃了幾口,就感覺肚子已經飽了,望著這剩下的大半個面包,我想:面包吃不下了,先放進冰箱吧,這可是用錢買來的,以后想吃了再拿出來。可又想:不想吃面包了就扔了吧!一個面包值幾個錢?扔了它,也沒人知道。
于是,我走到垃圾桶旁,悄悄來了個“標準投籃”,面包轉眼間就消失在了它不該去的地方。
現在想起這些事來,我慚愧極了,浪費是可恥的,是不容寬恕的。鋪張浪費已成為危害人類未來的定時炸彈,很多同學以為,在別人面前表現得奢侈浪費才足以顯現自己很“闊”,恰恰相反,這正成為別人看不起你的一種因素。勤儉節約才是美德!
關于勤儉節約,還有一位典范——我的石頭。一天,領導請石頭吃飯,大家都脫掉了外套,只穿著毛衣,領導們的毛衣大都是名牌,最便宜的也得有幾百元吧,唯有我的石頭,還穿著自己兒子中學時穿小了的、幾十元錢的舊毛衣。但石頭并沒有覺得顏面掃地,她照樣談笑風生,絲毫沒有感覺“丑”。石頭依然是大家心中的那位好老師,并且是勤儉節約的好老師。
以前,在我心中,節約只不過是一種降低檔次的德行,而現在,我真正意識到,勤儉節約是修養,是素質,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