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腳踏一方土篇二
家是一所大房子,房子后邊有塊空地,盡是些肥沃的土壤,卻偏偏遇著我們這一家,不喜歡什么花花草草,種上些小蔥大蒜的,倒也實在。
黑的土壤里有塊小地方,特別顯眼,那兒的土不是黑的,中間一小塊是黃色,右邊是青色,左邊是白色,下邊是紅色。
父親告訴我,這叫五色土,傳說女媧補天的時候,用的就是它,女媧也用它創造了人,所以我們有黑色的頭發,黃色的皮膚,藍色的眉毛,紅色的血液和白色的……
“白色的什么呀?”我問。
“自己想。”
“那你的眉毛不是藍色的啊?”
“這只是個神話。”
后來我知道,五色土象征著一個泱泱大中華,東邊是海,西邊是白色的沙,南邊是塊紅土地,北邊是黑土的故鄉,而中間,就是黃土高原。
我常常對著家里的五色土發愣,“海是藍色的,為什么水又變成黑色了?”我問。
“自己想。”
終于有一天,有個人送給父親一個瓷器,
“景德鎮的,好東西呢。”
“什么土燒的?”
“五色土。”
“五色土?”我被這三個字深深吸引。瓷器上除去花紋,不過是一個普通的、中國人的顏色罷了,沒有青、紅、黃、黑、白。
是的,中國人是由這五色土造出來的,沒有更多余的色彩,只有最質樸的和諧,當五種顏色混合在一起的時候,才顯出這種色彩的魅力,那是一種樸素的、純凈的美。
我開始了解為什么眉毛不是藍色的,為什么海是青色的,只有搖籃有了五色土混合顏色的人,才是中國人,只有東西南北中所有的地域結合起來,才是我們的祖國。
五色土,融合著一片大地,融合了一個民族,從我真正了解的那一刻,家中的那塊五色土就成為一個圣地。
父親長笑著摸摸我的頭,“孩子,想清楚了嗎?”“嗯。”我點點頭,不再說話。
腳踏一方土篇三
中華民族大家庭,它有使全世界驚嘆的秦始皇陵的兵馬傭;它有雄偉壯觀的萬里長城;它有民、清兩代皇帝住過的紫禁城;它有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它更有北京故宮、北海公園……使人贊嘆不已!
我愛這土地,因為在它體內有著洶涌奔騰的長江和黃河,清波蕩漾的桂林山水,巍峨雄偉的珠穆朗瑪峰……
我愛這土地,因為這兒山好水好人也好。當突如其來的5。12大地震把千萬人壓在廢墟下時,是鐵軍叔叔連夜趕來,在傾盆大雨下搶救人們。當鐵軍叔叔因勞累過度而犧牲在救災第一線時,他們的親人痛不欲生,但是想到自己的親人是在為災區人們效力,立刻擦干眼淚,豎起大拇指,表揚已經過世的親人。當一位被埋在廢墟下的學生被搶救出來時,鐵軍叔叔心里隱藏了喜悅的激動,因為又多一個人活下來!
在鐵軍叔叔走后,祖國各地的人們都為我們捐來各種救災物資,為我們重建了家園,修建了寬敞明亮的板房學校。為了讓我們盡快走出地震陰影,□爺爺還特地來到都江堰慰問我們災區的兒童。
我感謝祖國各地關心我們的人們,你們日夜操勞為我們搭建板房。當我們躺在舒適的板房時,你們還在起早貪黑的工作。我相信你們一定有個共同的愿望,那就是讓我們盡快走出地震的陰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此我們一定會振作起來,抹掉地震給我們心靈留下的傷痕,刻苦學習,已優異的成績回報祖國給予我們的愛!
中華民族大家庭是一個團結、勇敢的大家庭,在這樣一個家庭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并且不顧一切的付出毫無怨言……
啊,我愛我的祖國!我愛這土地!
腳踏一方土篇四
在我們腳下踏的是中國的一片土著人,它以650萬平方的面積,我們聚積在這一片廣大的土地中,用我們的心與心交流。
我們從一生下來就與大地有密不可分的聯系,我們不管走到哪腳下都是土地的支撐,我們用土地去種糧食,我們在土地上蓋房子,我們在土地上播種,我們在土地上嬉戲,我們腳下的土地哺育了我們,哺育了人類。
在春天我們把土地翻新,把希望的種播撒在泥土里,夏天我們給種子澆水,施肥,秋天我們再把希望豐收,冬天讓它休息。
我們卻下的一方熱土,每天都會有不同的腳步走過,每天都會有不同的事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生活著人們有好,有壞,有窮,有富,有喜,有悲,有種種的事情發生,也有種種的人和物在經過。
有這片廣大的土地上,我們用應該赤子的心來回報這片生我們養我們的土地,那為何我們還要去傷害我們的母親,它用無私的愛來養育我們,那我們為什么還要讓它應得殘破不堪。
我們生活在這一片熱土上,它用僅有的資源來滿足我們這幫貪婪的人們,它用僅有的資源來養育我們,它用自己的血液自己的身軀來滿足我們的欲望。
在這片廣大的土地上有許許多多不同的人和許許多多不同的事,在這一片熱土上有人用熱情來帶動他人,有人用感恩回報他人,有人用感動去感動他人,有人用良心去溫暖他人,在這方熱土上,我們應該用最純潔的心去做人,我們應該在這片圣潔的土地上用圣蓮一般的精神去做人,去做事。
在這片熱土上,我們更一步一步的去開拓屬于自己的一片天。
腳踏一方土,回報一份情。
腳踏一方土篇五
生命是一場極有規律的陰錯陽差,腳踏大地的每一方土,將點滴細節融入一生的追問,演繹生命的精彩。
或許你會抱怨:憑一雙腳,能怎樣?不要灰心。徐霞客游歷名山大川,憑著一雙永不止步的腳,寫成《徐霞客游記》,李時珍翻山越嶺,憑著一雙勇于攀登的腳,鑄成《本草綱目》,你能說腳踏大地不能有一番作為嗎?
或許你會問:腳踏大地又有什么用?勿庸置疑。大地物產豐饒,內涵豐富。大地廣闊浩瀚,充滿奇觀。汲取養份,濡染精神,時時與大地相連;幸福生活,詩意棲居,處處與大地相伴,翩翩聯想,理性思考,常常與大地有關。大地如一座寶庫,峻秀挺拔的山嶺屹立在大地上,蜿蜒曲折的溪流鑲嵌在大地間,茂盛蒼翠的樹林遍布在大地上,奇特多樣的物種生長在大地上,就連大地上莊稼地里被翻出的泥土也散發著陣陣幽香,如此富庶的大地,你還能說腳踏在上面毫無意義嗎?
或許你會懷疑:我們本來生活在大地上,為何還要強調腳踏大地呢?難道我們現在不是嗎?不要著急。我們的確立于大地上,我們行走在上面完成人生漫漫的征程。可是又有多少人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在生活的路途上呢?我們需要踏實,需要恒心,需要毅力,錢學森五年歸園路,十年兩彈成,試問如果他沒有踏實嚴謹的精神,他又如何能夠抒寫華美的篇章,為后代鋪下堅實的路基呢?閔恩澤,中國化學領域的催化劑,請問倘若他缺乏認真堅持的恒心,他又如何能在患病切除肺片之后仍堅守在化學領域的陣地上了?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假使他沒有面朝黃土背朝天,孜孜不倦地繁忙在實驗基地上的吃苦耐勞的精神,他又如何能取得南優二號的培育成功呢?
在我們的生活中,時間是經,空間是緯,交織出無數的生命軌道,選好一種軌跡,堅持腳下的一方寸土,然后演繹一段屬于你自己的精彩!
腳踏大地,與這一方土親密相連,你會感到充實,踏實,扎實。雄鷹沒有地方可避,魚兒沒有港灣可靠,只有你,可以腳踏大地,昂首前進。
腳踏一方土篇六
“哪兒來這么大的楊梅,簡直和乒乓球一樣大?”我驚訝得瞪大了眼睛。爸爸笑瞇瞇地說:“這是我們青田的特產——孫前楊梅,個兒大,核小肉厚,是楊梅中的上品呢,你嘗嘗。”我迫不及待地撿了一顆就往嘴里塞,甜津津的汁水直往喉嚨里鉆,真好吃!“雙休日帶你們娘兒倆去孫前看看那一片金土地。”金土地?我疑惑了。
好不容易盼到了這一天,爸爸開車把我們送到了孫前。好一片郁郁蔥蔥的山地,滿山種著翠綠的楊梅樹。抬頭望去,像一個個綠色的大絨球,密密麻麻。爸爸像個導游似的介紹開了:“嘉蔓,六年前這里是雜草叢生的荒山。”
“是嗎?”我的眼睛瞪得像個大圓球,這怎么可能呢?
“對,1998年,我們縣農業局的領導帶領村民開荒種植了果樹,特地從外地引進了優質的楊梅苗,使荒山變成了果園。”
我們邊說邊爬山。現在正是楊梅收獲的季節。農民伯伯正在忙著小心翼翼地采摘楊梅。我來到一位漂亮阿姨身旁,她已經摘了滿滿一大籃的楊梅。
“阿姨,這里的楊梅長得真好啊!”我不禁贊嘆道。“小姑娘,你的眼力真好。從前年開始,每年的楊梅都大豐收。我種了50棵楊梅樹,年產量可達1萬斤。現在市場上每斤賣10元,你算算,我一年可收入多少元?”什么?10萬元!50棵楊梅樹會有這么多的收入,那這連綿的楊梅山,一年的收入……真難以想像。阿姨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是啊,這一片山地比黃金還值錢呢。這不,去年我家蓋起了一幢三層樓的新房子。”說到這兒,阿姨一臉的喜悅和自豪。
啊,我恍然大悟,爸爸為什么把這片山叫做金土地,原來它蘊藏著無窮無盡的、取之不竭的財富。